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

时间:2019-05-14 06:4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

第一篇: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

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

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

【摘要】童话故事作为儿童的娱乐形式之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了数百年。现今,它的教育功能已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因为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童话故事,尤其是世界上经典的童话故事,包含了人类对世界的体会。在这点上,对于孩子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幼儿园童话教育活动中,童话最本质的精神,即其快乐、幻想、诗意、游戏等特性常常被教育者丢失在教育活动之外,从而导致孩子们对童话的淡漠甚至厌恶。根据本人的研究,发现教师在童话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使儿童认知产生偏颇;过分注重语言技能培养;教化现象相对严重;教材选择相对局限等几大问题。根据这几大问题,结合观察访谈,总结了一些当今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 童话教育 教育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作为一种幼儿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故事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的童话教育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误区,在提倡教改新理念的今天, 在童话教学的问题上, 儿童应以何种心态接受童话作品, 追求快乐的体验?又如何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 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受到某种启发, 得到正确的人生导向?这些都是十分严峻的课题。本文旨在解析童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理论意义

童话的价值具有娱乐性、审美性、认知性和教育性。人们对童话的传统认识过分强调童话的教育性,而忽视了童话的审美性。把童话作为习得知识和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而忽视了童话的艺术性——审美。而实际上审美性是奠定其他功能的基础。在童话这个特定的艺术世界里,美感功能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对儿童心灵的净化,对儿童精神家园的守护,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探究等等,都是“教育”二字所不能简单概括的。通过本研究,童话对儿童价值观、荣辱观的形成,以及对儿童语言发展、形象思维、社会认知产生的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2.现实意义

(1)进一步推动学前课程的建设。通过本研究,使我们了解目前童话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开阔视野,给幼儿教育者启示,改变对学前儿童基本价值认识的态度,从而对童话进行选择,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在道德教育与社会化教育中,更好的把童话运用于幼儿园课程实施。

(2)为幼儿园语言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童话在幼儿园领域的应用偏少,教学方法也较单一,不能充分发挥童话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本研究,我们能更好地发挥童话的效能,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通过各种方法,结合理论与幼儿园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教育建议措施,这为童话在幼儿园中运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鉴定意义。

二、研究设计

首先,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所在幼儿园班级的全体儿童以及教师。

其次,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提出幼儿园童话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本人在幼儿园工作期间对教师的观察和访谈,根据自己所看结合所感,对当今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另外,在文中通过对一定的教学案例以及童话故事的分析,更加充实与丰富所提出的观点。

最后,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整合,完成论文。

三、童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析

(一)易使儿童认知观念产生偏颇

美国文学理论家乔治·普莱认为(1): 在幼儿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 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将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区分开来, 甚至时常将艺术中描写的人物、事件当作真实的现实来感知。心理学研究也证明, 特殊的情感发展特征导致3~6岁的幼儿很容易混淆虚构梦幻的童话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社会都会对继母这个词语非常有芥蒂,看到类似“后母”、“后妈”这样的字眼首先就会联想到打骂、虐待等一系列的贬义词。有些孩子会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讨厌她的后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童话中代替慈爱的母亲出现的基本上是凶恶的后母, “白雪公主”的后母要杀死她, “灰姑娘”的后母只疼爱自己的亲生女儿······所以, 孩子十分容易受影响而将童话中的后母与现实中的后母等同起来, 而觉得自己就是那位可怜的“公主”, 在与后母“作斗争”。

在幼儿园的真实教学活动中,老师在说故事的时候,也会刻意的对继母形象进行强化。虽然,老师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是想让孩子明白: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道理。可是,不知不觉中对于孩子在区分童话和现实中的角色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让孩子产生了思维定势。

同样,认知观念的偏颇同样也会导致孩子的一些性格问题。在童话世界中,许多女主人公的形象往往都是善良懦弱的,她们通常都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并且经常接受着其他人物的比如“仙女”之类的帮助等等。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是非判断能力本来就十分地薄弱,已有经验也不丰富,看事物大都是表面肤浅的。在阅读这些童话的同时,也不可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方面对这个人物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更加不可能像我们成人那样做到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故事主旨。在幼儿园中,有些孩子他们的性格本身是比较胆小内向,不善于展示自我。一旦他们接触到这种类型的童话,他们就会把自己归因为童话里面的主角,祈求着能够有“仙女”或者“魔法”来解救他们,从而使他们变得非常依赖他人,没有自信,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过分注重技能培养,不重视幼儿情感体验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内容中有明确的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在幼儿园童话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加应该注重的是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文学素养的熏陶,而并非十分注重识字等技能类的训练。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情况却并非如此,教师往往注重幼儿的技能大于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培养。当然,这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有来自家长的,也有来自社会的。目前适合幼儿自己读的书籍匮乏是原因之一。对于这点有些人或许会提出质疑,走进书店,到处都是包装精致的儿童文学作品丛书,怎么能说匮乏呢?我所指的是真正适合自行幼儿阅读的童话刊物。目前市面上的幼儿文学作品,仔细翻阅一下,你就会看到这些童话书大多数是以丰富的图片为主,在每幅图片的下方会有一段文字说明作为“陪衬”,并且会在每个字的下面注上拼音解释。这样的书籍与其说是让幼儿“感受语言和丰富和优美”,还不如说是让幼儿看拼音认汉字。有的书籍后面甚至还会有由专门的板块,让幼儿进行生字的训练。事实上,这些原本更加适合小学生或者在大班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的书籍,已经逐渐地被下放到了幼儿园中班甚至是小班的年龄段去阅读,原因就是潜移默化的对儿童进行认字训练。其实,幼儿的识字水平有限,在自行阅读上的确会出现一些困难,但这不意味着做不到,我曾经在一家幼儿园看到过这样一些奇特的书,他们更像是一种玩具,比如:三只小猪,他们会在第一只小猪的房子上,贴上一些小稻草,让小朋友触摸到房子的材质。这样,幼儿就自然会有兴趣翻阅那第二只小猪的房子呢?幼儿对书籍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并且还能学到许多生活常识。

在教育策略上的单一性也是导致童话教育忽视儿童情感体验的原因之一。(2)保罗·德曼曾说过,阅读与欣赏是一种体验,是美学的真正主题。文学中的审美体验是指鉴赏主体以强烈的情感参与文学活动(3),融入文学作品,与剧中人同喜共忧的一种现象。孩子在文学欣赏中想象的丰富性和对形象感受的真实性、深刻性常常是成人不可企及的,有时他们还需要毫不掩饰地抒发和表现欣赏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身体力行那些有趣的情节,这是孩子接受审美教育的天然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文学欣赏活动中,老师的方式不是让孩子跟着自己枯燥的阅读,就是一个人在那里讲,让孩子坐在椅子上听。很少看到在教育过程中,让幼儿观看一部童话电影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感想,或者策划一部儿童剧让幼儿扮演其中的主人公等等。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通过让小朋友扮演小矮人,让他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以及善良的人才是最幸福的,由于这种让儿童抒发和表现情感的渠道太少,使得儿童并不能完全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使得儿童并不能真正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又怎么能让他们在情感上体验出童话的魅力呢?

(三)教化现象严重,忽视童话审美情趣

孩子阅读童话的过程是一种特有的审美过程,他们不知不觉就在这样的审美中完成了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远比家长、老师的说教更容易使孩子们接受,也能够更深入、更持久地对儿童起着陶情冶性的作用。由此可见童话对于儿童有多么重要。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常借助童话的形式,但这些童话作品多半仅仅被当作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的工具。教师过于关注作品讲了什么道理,带来了哪些教益,有较多的道德训诫和实用性解释,而忽视从情感与审美体验的角度进行引导。这种忽视童话审美特征的做法背离了童话的本体功能:即其快乐、幻想、诗意、游戏等特性。

教师在进行童话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这则童话能让孩子掌握哪些知识?是否丰富生活经验?诸如此类的问题,最终会捆绑住“儿童的想象力”和“游戏精神”的开发。比如:《魔法奶奶的电话》(大班),这则故事讲述了魔法奶奶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通电话,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四季的画面。故事中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丰富他们对四季的认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抑制了幼儿的拓展思维,只是希望他们能记住书本里面的四季各有什么特点。让孩子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就这样,孩子懂得了书中的“春天”有回有报春花、“夏天”莲花在小河里盛开······看似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但是事实上孩子远离大自然,只是在文字中习得了生活常识,对于他们而言,依然十分匮乏的。

再比如:例如,(4)在《路上有个小土坑—— 中班文学欣赏活动设计》中,其活动目标被确定为“通过学习故事,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且会描述;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幼儿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着想。”在活动过程中,首先是通过提问(路上有个小土坑,假如你看到,你会怎么做?)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接下来是通过教师讲述故事和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中都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而后是听故事录音并讨论(你喜欢谁的做法?等)。

整个活动目标的设计非常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提供的素材也十分地生动有趣。活动过程中也尽量引起孩子的兴趣,使之能完成幼儿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预设目标。但道德的教育痕迹依然很重,注重对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比如:要让幼儿记住···培养幼儿的某种能力···而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十分拘泥于一些细节问题,对于这篇故事本语言艺术的欣赏(如:小狗是怎么样做的?小猫又是怎么样作的?因为动物的不同,所以他们会产生的行为和举止也是不一样的)就十分的缺乏。虽然,童话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教育,可是过分的强调“明理”,让孩子体会不到语言的优美和画面感,也是不可取的。

(四)教材选择局限,占课程比例的份额少

幼儿园现在使用的语言教材都是与二期课改的教材相配套的,换句话说,上课时教师能用的语言类教材其实并不多。教材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了课程份额的数量,现在平均每个幼儿园专门的开设的阅读课程1-2节/周。另外,与过去分科教学与提倡纯语言教育的不同,根据二期课改的要求,现在幼儿的语言教育必须贯穿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这样,幼儿在词汇的丰富,句式的掌握上就更加趋向于口语化和生活化。其实,对于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来说,不但没有增强,反而是削弱了。

其次,童话教材缺乏优美、想象空间大的优秀文学作品。童话具有浪漫、异想天开等艺术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甚至是华丽夸张的语言文字让幼儿身临其境,沉醉其中。例如:经典童话《小篮和小黄》就是一篇意境十分优美,又让教师发挥和儿童的想象空间都很大的作品。在认知上:让孩子认识色块——黄和蓝融合在一起就成了“绿”。在情感上: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甚至还可以衍生到更深的主题——爱与融合。优美且创意十足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儿童的心,让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驰骋在幻想的世界。可惜地是,在我们的教材中,经典童话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这些可能变成了孩子的枕边读物,却鲜少登上幼儿园的课堂。现在的图画书配有色彩鲜艳的画面,内容却苍白无力,并没有给孩子留下想象的余地,文字浅白简短,功利性很强,不客气地说,它们就是为了幼儿的识字服务的。

再来,童话教材自成一家,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从浅层次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现在幼儿园的教材都十分固定,配合二期课改的内容进行同步教学。教材应该可以跟着热点走,但是实际操作中没有。从深层次看,教材的编排永远都是有滞后性的,时代的发展永远要比出版物来的快。童话反映的当下,可能已经是社会的过去,所以,越要求童话与时俱进,反而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越是频繁的更换教材,反而达到了恶性循环的效果。现在普遍要求文字和其它内容进行整合,具有教育意义,导致有些文学作品过分强调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其实,它们当中的有些作品离孩子们的生活古远,有些更加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此外,童话书的选择对于老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好的老师有能力节选童话,摘取里面精华的部分,幼儿进行学习。这种能力,是要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和专业培训来达到的,因为我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所以在师资培训方面也有欠妥当。

总之,目前来说,幼儿园的童话教育还是缺少系统的课程,它们是融入在在主题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孩子们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已经很多,童话教育的份额势必减少,如何能够在“夹缝”给予童话一定的空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天马行空,这还是个值得的关注的问题。

四、引导幼儿阅读童话的教育策略

(一)凸现童话人物性格特色,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真善美”

童话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他们的性格通常也是十分单一化的,这样使得孩子在接触童话的时候,很容易对其中某个人物喜欢或者是讨厌,也很容易把自己幻想成童话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所以,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发展水平的孩子有目的的选择童话进行阅读,因为儿童有迁移的能力,某些人物的性格特色可以加强或者改善幼儿的某些性格特质。在一些性格比较胆小懦弱的孩子面前,对他们讲《丑小鸭》的故事。虽然一开始丑小鸭和他的伙伴长的不一样,可是经过了她自己不屑地努力,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同样,也可以在没有一些没有耐心的孩子面前,和他们讲《铁杵磨成针》或者《滴水穿石》的小寓言等等。

同样,通过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的强烈对比,引导幼儿接受正面信息。例如, 希望儿童做人要善良时, 教师可以通过对《灰姑娘》中继母和姐姐的“懒惰自私”与灰姑娘的“勤劳善良”之间的对比进行教育。灰姑娘虽然饱受继母和姐姐的欺负, 但仍然时刻怀着一颗怜悯善良的心, 她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得到了回报: 在仙女的帮助下, 她幸运地被王子爱上并成为王后,“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白雪公主》中王后的“恶毒”和白雪公主的“单纯”、小矮人的“善良”也形成鲜明的对照。恶毒的王后为了维护自己“天下最美”的地位, 想尽一切办法要杀死比自己美丽的白雪公主, 结果却变成了最丑陋的巫婆, 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另外,展示不同童话题材中的一些特别形象, 引导幼儿突破固定的性格认知模式。教师应该留意童话的选材, 有意识选择不同类型的童话中一些新形象展现给幼儿, 这些形象应该有着独立、自信、敢于创新的性格特质。其中《长袜子皮皮》就是很好的选择。“皮皮”生活在我们普通人的身边, 而不是城堡的虚构世界里;“皮皮”虽然富有个性, 穿着“一只棕色袜子一只黑色袜子”, 但是她富有怜悯心, 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不温柔有时还顶嘴的顽童, 也得到了大人们的疼爱和保护, 因为“皮皮”是纯真的、善良的、自信勇敢的。我们可以以此来告诉幼儿, “可爱”还有另外一种诠释。由于儿童较易“沉溺”于幻想, 分不清楚现实与童话, 在开展传统童话教学时, 应有意识地丰富拓展活动, 将童话的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一些对比, 让儿童认清现实。如, 可以针对童话的情景邀请儿童讲讲自己身边的情况, 引导她们观察、表述身边的人跟童话里的人物形象有何不同。让他们自己体会童话与自己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重视童话的多种教育功能,不要片面化

现在童话故事中的审美教育已经逐渐被认知和道德约束代替,其实童话本身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也是幼儿应该去体会发掘的。那么如何才能把童话的多种教育功能以一种儿童喜欢的方式使他们接受呢?其实,如果把童话和游戏结合,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游戏走向文学,让儿童追求快乐的体验,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融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启蒙性于一体, 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和乐观心态, 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快乐地翱翔于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首先,可以采用抢答或者选择题等形式,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对童话进行全面的认知。童话本身的趣味性就十分的强,不用担心引不起孩子的兴趣。老师可以运用多种媒介表示:可以根据不同的童话故事选择比如DVD、VCD 或录音带, 这些多是根据童话内容制作的动画片或录音剪辑。尤其是动画片, 其色彩斑斓的画面、儿童化的口吻, 都能极大地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和喜爱。在播放前, 教师先不要设置问题, 以免使孩子有负重感, 而形成一种紧张气氛, 这将有悖于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相反, 而是让他们带着轻松的心情看完整部故事, 然后趁热打铁, 由易到难的提出一些问题。题型可以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选择问答题或者选择题。当然, 这些问题如果能用PPT或者FLASH等课件, 效果会更好。比如以《白雪公主》为例: 后母给公主吃的毒水果是哪个? ——红苹果、绿苹果、红桔子、绿桔子。可以打出这些图片, 让孩子们来选。可分小组抢答, 每答对一题, 教师为该小组加一面小红旗, 答对题目最多的学生, 教师给他(她)一朵小红花。答案无论对错, 只要积极参与了, 就应给予鼓励。

其次,采用童话剧表演, 让儿童融入童话世界, 培养多种能力。童话一般有较多的对话, 很多童话只要稍作加工, 就能成为童话剧。童话剧,其实就是一种“表演游戏”, 这与孩子们以“游戏”为主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因为它非常符合儿童爱玩、好动、擅于模仿的特点, 能让儿童的全身器官(眼、耳、口、手、脚)都参与到操练中去, 穿插跳、唱、说等多种形式。这比单纯的讲故事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 在表演中情绪高涨, 气氛热烈, 情感得到了真实流露, 不但对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勇敢、大方、自信的性格有积极作用, 而且也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提升舞台经验。当然, 最直接的好处是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让孩子能更深切的感受到童话的启迪作用, 像《白雪公主》、《小猫钓鱼》、《小蝌蚪找妈妈》、《小羊和狼》、《小马过河》、《美丽的公鸡》等都很适合表演。通过表演获得的这种体验是他们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难以体会到的, 更是教师用任何生动的语言讲述都难以奏效的。当然,这对于幼儿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比较适合大班的孩子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适度扩充题材,丰富儿童想象

其实,市面上能买到许多充满童趣优秀的童话作品,它们的文字形象生动、语言或夸张或幽默或讽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根据《大纲》要求上课,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主时间,选择这些童话故事作为扩充教材,让儿童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童话题材可以多选择一些超人体童话。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和超人体童话三种:第一种,拟人体童话,这类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猫、狗、鱼、虫、鸟、树、石、风等。这些题材在幼儿园最普通、最常见的,把动、植物赋予生命,让幼儿通过它们的一言一行,迁移到自己身上;第二种,常人体童话,这类童话中的人物,看起来与常人完全一样,但其性格、行为、遭遇都极度夸张,往往具有某种讽刺性和象征性。比如:《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作,幼儿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化;第三种,超人体童话,这类童话所描写的是超自然的人物及其活动,主人公常为神魔仙妖、巨人侏儒之类,他们大都有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不平凡的技艺。诸如:《哈里波特》为其经典之作。书中有许多超自然的、难以置信的奇妙情境:上学时,“哈利”来到国王十字火车站,闭眼推着行李车朝墙壁撞去,转眼进入神奇的魔幻世界;他们的信使是猫头鹰;图上的人物能喊口令,眨眼睛,甚至跳出画框,彼此互相串门······

这类童话在幼儿园很少能够见到,在二期课改的配套教材中看到了一本《盘古开天辟地》,勉强可以算是一本。但是,对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来说,实在是远远不够的。究其本质,(5)超人体童话才是童话中幻想质感最强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虽然这些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可是他们却可以表现出来人类共有的情感。教师能够为幼儿选择一些超人体童话,正确积极地引导,那种天马行空的幻想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启发绝对会有很好的启蒙作用。

再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最新的童话作品,多让幼儿欣赏到国外许多优美的童话作品。幼儿园教师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现在的孩子已不会满足于《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应该让他们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欣赏那些动人的童话故事,做到与“国际接轨”。《纳尼亚传奇》、《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些美丽的童话故事,可以成为每个人的童年最美丽的宝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的童话教育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进行童话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挖掘其积极因素;在解读童话形象之时, 应立足于现代的教育理念, 充分挖掘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圣诞老人的存在是件美好却又困难的事情,教师要做且能做得就是尽力为他们保有一个拥有丰富想象的快乐童年。

参考文献:

1.腾守义.《给孩子讲故事的本领》[N].《家庭科技》,2005,(3)

2.王玉 王花 王凡芳.《童话的“颠倒”叙事对儿童精神的开启意义》[J].《研究与探索》,2005,(9)

3.王文军.《谈童话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作用》[N].《辽宁师专学报》,2007,(2)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异步教学研》,2006,(4)

5.张莉.《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及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4)

6.《当前亲子共读存在的五个问题》[N].《谁阅读,谁收益》

7.王台珍.《浅谈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3)

8.圣埃克苏佩里(法).《小王子》[M].中国书籍书版社,2007

9.伯顿(英).《一千零一夜-世界经典童话故事》[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第二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

摘要:

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和生存压力,而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幼儿抗挫能力普遍低下,因此研究何如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幼儿园的课程、课间过渡环节和幼儿园周边环境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关键词:挫折教育、幼儿园课程、课间过渡环节、心理素质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里发展规律,创设或利用日常生活情境,通过自然方法妨碍或干扰幼儿某些目标的实现,从而对他们进行经受挫折、摆脱依赖、增强对困难承受力,建立起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最后获得成功。人的一生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让幼儿经受一定的挫折是必要的,特别是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点。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因此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是这个社会必须的,也是一个紧追的时代任务。

一、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孩子在小班的时候赏识、激励的教育可以偏多,但是到了中、大班孩子就要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这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孩子在慢慢承受挫折的过程中,才可以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很好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渐渐学会自我调节,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往往会忽视一些对子女的教育,直接把孩子给奶奶或者保姆来抚养,甚至还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一)挫折教育有利于发展儿童的非智力因素

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儿童的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决定儿童是否能够成才的重要方面常常是那些易被家长和教师忽略的非智力因素。一个儿童如果能具有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顽强的毅力,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挫折教育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孩子长大以后要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竞争强烈的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里素质及环境适应能力的人才。事实证明只有具备以上几点那你成功的机率将明显提升,从小就被父母保护着的孩子,由于一直过着顺境的生活,心里的优越感非常强烈,只听了赞歌,受不了批评,对自己的认识性不足,因此在当他彻身投入到这个社会的同时,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工作处处碰壁,由此变得消沉,毫无斗志。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也说明只有让孩子从小接触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锻炼幼儿的挫折感是非常重要的,经不起挫折磨难的人成不了栋梁之材,终将会被社会淘汰。

(三)挫折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需要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心里就会产生沮丧,失意或者紧张的情绪,这就是挫折感。挫折感是导致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原因,在幼儿园中,常常会发现小朋友与同伴争抢玩具,在抢不过对方的情况下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这就是挫折感产生的,幼儿由于抢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情感到非常的失落,而产生了挫折感至此发生了攻击性行为。也许这只是一件和平常的一件事,但是他却需要教师与家长及时做适当的引导。

正如我们班的郭露琪小朋友,在班级里看到他喜欢的东西,就去抢过来,其他小朋友不给她,她就去打他,其他小朋友不让她,她就用力哭。如果任其发展恐怕会产生一些关于“唯我独尊”“什么都是我的,凡事我最大”等一些心理问题。当今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行为。很可能都是因为幼儿在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因此挫折教育就成为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对进行幼儿挫折教育,我提出一下观点:

二、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一)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替他们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能有对挫折的充分感受和深刻体验。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幼儿形成畏难和依赖的心理。如在一节小班折纸《喇叭花》当中,黄米琳突然用力哭了起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他是不会折才哭的,于是这个时候我对她说:“剪这个折纸本来就是有点难的,那我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呢?对了,要多加练习,多试几次,不懂可以问老师或者其他会折的小朋友。于是我便再跟她说了一次折喇叭花的方法,终于在她试了两次她成功了。她大声叫着:“老师,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帮助幼儿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是在挫折教育的重要的一点,对一些对陷入严重挫折中的幼儿要及时引导,对于一些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也不要过于积极的表扬与赞同。

(二)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

由于孩子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幼儿面临困难时,成人常常替他们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可能有对挫折充分感受和深刻体验。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我正要准备上语言课的时候,却发现还差一张挂图,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甜甜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摇头不去,因此我便对他说:“没事的,你去试试看,老师相信你可以的。”这样她便鼓起勇气往门口走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她,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甜甜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这时候金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甜甜,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挂图。当拿着自己借来的挂图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甜甜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在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会锻炼孩子的耐挫个性。

三、在幼儿园开展多种途径的挫折教育

成人在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让幼儿接受挑战之前,应该由浅入深,让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成人们过于急功近利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作用。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能力,急于求成一下子就不顾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们往往由于没有做好心里准备无法完成家长的意愿,这样会让幼儿感到灰心,丧失斗志,以后接触到类似的事情,便会产生恐惧感。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是在其成长过程和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他们抗挫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一个由低到高、从非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老师们也不要太过于着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一)挫折教育融入幼儿园教学

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通过教学计划的实施,挫折教育就变成了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因此每个学期我们班级都开展一周的挫折教育主题活动,以下是我的一节课程设计实例:

以上这个活动只是在开展挫折主题教育当中的一个活动,我还设计了健康活动《勇敢的跳高运动员》,语言活动:故事《狐狸和兔子的故事》,艺术活动:美术《小鸭洗澡》等等一系列的活动。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幼儿对感受和理解挫折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也比以前坚强了很多,遇到困难一般会通过自己来解决。

(二)一日生活中的挫折教育

1.整合游戏

挫折教育课程应与游戏、竞赛结合起来。因为游戏和竞赛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开展挫折游戏和竞赛活动,容易让儿童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在“骑自行车“的游戏中,在我讲解完怎么骑自行车之后,很多幼儿对于这个一坐在上面就会滑的东西充满了恐惧,都不愿尝试。这个时候我就请了班级里几个胆子大的幼儿先示范,这些示范完的幼儿纷纷说:“很好玩很好玩”,这个时候也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很多幼儿也纷纷去试验了,几个胆小的小朋友我便先站在他旁边先扶着她,然后告诉他不要害怕,要慢慢练习,失败了还可以再继续这样经过了两个多星期的练习之后,班上大部分幼儿基本上都会骑自行车了。于是我又在这个基础上请幼儿来一次自行车比赛,更让幼儿在输和赢当中体会到挫折与成功。

2.运用建构玩具

在平时玩建构玩具中。我发现我们班钱多多小朋友一个人站在那里,于是我便过去说,多多,来我们一起玩,这个时候他说,我不要玩,我不会玩。钱多多小朋友自尊心非常强,她不愿意面对失败,因此他宁可不玩,也不要让别人知道他不会搭积木,因此我便跟她说,这个积木可好玩了,我先叫他拿积木让我来搭,接着再她拿积木我们一起搭,当我们一起搭成功之后,她居然说:“老师,我好想有点会了,让我自己试试吧。”于是我便再边上看着她搭,果然她搭出了一把小手枪。在今后玩建构玩具中,也都能看到多多认真搭积木的身影了。

3.利用滑滑梯

在挫折教育方面,教师更要做好榜样,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冷静、勇敢。如在玩滑滑梯当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的,老师和你一起到医务室看一下就好了,下次要注意一点。”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当然如果是很严重的伤的话,教师也要冷静的,及时带幼儿到医院治疗,并鼓励幼儿,让幼儿在你的鼓励中战胜痛楚。

4.结合盥洗活动

幼儿平时一日生活活动当中,盥洗环节是一个很好的挫折教育活动。在盥洗活动中,刚开始我们班的厉舒如小朋友每次去上厕所都说自己不会拉裤子,在刚开始我们帮她拉了几次之后,更是全部都依赖我们。当我发现这点之后,她每次拉小便的时候,我就躲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我惊奇的发现她看到我不在便自己拉起来了,虽然拉的不是很整齐,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每次他上厕所我都躲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这样久而久之,她便学会拉裤子。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家长和老师们要是肯放手,给他们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幼儿的抗挫能力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5.深入评比活动

今天我来当小老师”的活动就颇有良效,我们每天都按照学号的顺序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小老师每天都要分条跟,点名,带操等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一些胆小小朋友们都很不熟悉这些流程,于是我便在旁边鼓励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并请一些胆大的小朋友先带头,做的好的给予积极的表扬,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是容易受暗示,小朋友们很快就战胜了这些困难。现在对于能当小老师这一职务都非常的开心了

(三)通过环境创设内化挫折教育

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对于幼儿的挫折教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开展挫折教育主题活动那一周,在班级的主题墙上也展示了健康活动中《勇敢的跳高运动员》的照片,《摔倒了爬起来》的调查问卷以及幼儿通过努力完成的手工作品《折衣服》等等,还在图书角中放置各种有关于挫折教育的图书等等。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与环境相结合的方式,本班幼儿有了明显的进步。

立体地接受挫折教育,提高和检验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这是挫折教育的较高层面。我觉得之所以我们现代幼儿抗挫能力越来越差,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因此我觉得可以让幼儿到幼儿园外的大自然中体验挫折,如:春秋游、野餐、爬山、放风筝,到附近的农村参加秋收,与山区的幼儿园“手拉手”,让城市幼儿体验山区幼儿的艰苦生活,让幼儿有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多与人交往。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徒步走,十分自然地让他们开扩眼界、磨炼意志、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战胜未知挫折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中国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在乎的是心理健康,因此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是关键的,挫折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勇敢的去面对,当然挫折也不可以过度的去强化,要不然只会弄巧成拙,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不敢面对失败。因此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来确定施加挫折的频率,以防给孩子心理带来创伤,要慢慢的,循序渐进的,从易到难的施加挫折,这样便能使孩子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来应付激烈的明天。

第三篇:浅析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界定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简析了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针对教师的应对策略,从而加快教师教育改革以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问题应对策略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即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一是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二是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三是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一、专业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帅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教师培训机构缺乏专门的领导班子和稳定的师资队伍,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系统的培训计划和规章,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保障。不少教帅培训机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条件均未达到教帅培训机构的条件要求,培训机构内部教师的基本素质—教育思想观念、职业道德水平、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等都还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未走出传统教育的圈子,毫无借鉴和实际意义。

2.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包括通识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类知识三大类,这三大类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体现出教师的从教能力。但由于我国在教师教育期间的课程设置体系一直围绕学科专业展开,忽略了通识知识和教育类知识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而且在已开课程中又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比例失调,缺乏必要的通识知识和教育类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和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教师知识基础欠缺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还有教师所学专业与任教科目不符或兼课的现象。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不得不面临一个教师教几门课的尴尬局面,跨学科甚至跨行业的教师普遍存在。

3.教师教育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

首先,不少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存在着教师不懂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现象。因为这些教师从未上过中小学讲台,从未深人中小学教育生活,既不懂中小学生心理、情感,又不懂中小学管理及其中小学教师的能力、素养要求,出现了教师只顾照本宜科地大谈书本中的概念、原理和条条枢枢的现象,本本主义思想严重禁锢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理沦与教育实践被割裂,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里被闲置、被冷落、被排斥,整个课堂成为教育理论的讲座课。其次,不少师范院校对学生教学实习管理不严格。不少师范院校的教育见习作是“开放式”和“放羊式”的,由学生自己联系见实习学校,自己管理自己,在数个月的见实习时间里,师范院校是撒手不管的。学生见实习结束后,只向学校交上一份由见习学校签署意见证明即可,这样,学生实习的有效性就大大降低。

4.教师职业道德面临挑战

当前教师道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事业心、进取心和爱心。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部分教师丧失了应有的事业心,对教学不负责任,工作马虎,不钻研业务,不备教案,不批改作业,凭过去的一点教育教学经验糊弄人。其次,部分教师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能及时地获取教改新信息,缺乏进取心和成就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再次,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师偏爱尖子生,冷漠中下生,歧视后进生,有的教师对所谓的“差生”讽刺挖苦、心理施暴、体罚、变相体罚,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与师德相悖。

二、专业化背景下针对教师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1.重构教师教育体系,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教育要似教师专业化为目标,坚持连续性原则和一体化原则,为此,必须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教育、“人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二是中小学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要求打破单一的教师培养体系,吸收非师范教育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教师培养体系,使定向型与开放型教师培养模式并存。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把职前、人职与职后的教师教育连接成一个整体,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成立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对于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2.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式,丰富课程设置、提高专业素养。

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有师范教育之名,无师范教育之实。体现教师教育特征的课程结构具体应包括哪些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基本方面是有共识的。首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教师专业课程观,建构起突出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在巩固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同时,要把教育科学课程列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赋予其与学科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增加教育科学课程门类,开设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课程,如教学设计、教学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等。其次,课程建设应突出教师专业的发展性,使师范生成为一个拥有教学工作能力和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者,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机的学习者,能进行课程开发与创新的研究者。课程改革要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性,打破学科壁垒,在人文、科学、教育理论选修等领域开设一定的综合课,或在学科内实现内容综合化,为师范生打造宽厚的知识基础,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使师范生形成明显的教师专业优势和社会就业竞争力。

我国现有的教师培养是以独立定向的教师教育院校为主体的,通过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门类和改善这些课程的质量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但这种课程模式的发展空间不大,所增加的课时不可能满足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为此,可以结合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的建设,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式,由国家规定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和硕士的基本课程、门类、学时和学分、毕业标准,由设立了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的院校的各专业院系为准备当教师的学生提供一般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再由教师教育基地为其提供专门的教育学科课程,为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士学位或教育硕士学位,对于尚未设立国家教师教育基地而又承担了教师教育任务的学校而言,可以参照国家教师教育基地的模式改革课程模式,并创造条件向国家教师教育基地模式过渡。

3.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实现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步提升。

当前,如何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已成为教育改革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出现了一些可借鉴的学科教育+教育专业教育的模式,如在本科阶段实行“3+1”模式或‘`4+1”的本科与教育硕士连续的培养模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什么式,无论是在教师培养的哪个阶段,最主要的是要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那些仅仅依靠某些脱离具体教育内容、学生和课程情景的教学(技能)是难以奏效的,要设法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此,应延长教育实践时间,至少10周,安排教学观摩、见习、实习、教育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使它们贯穿在三年或四年的教育过程中。同时引人案例教学法,提高教育实践课的综合教育效果,从而突出课程构成与课程教学的专业性特征,使师范生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学习,尽快提高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水平。

4.加强教师道德规范和专业理想的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专业化教师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具有为教师工作奋斗终身的专业理想。作为专业化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等教学的认知和技术侧面固然重要,但是与学生以及在学生之间建了感情纽带,为同情、宽容和对公共利益的关心与投人奠定基础等所谓教学的社会、道德、情感侧面被认为更具基础性。专业化教师必须超越自己执教的课堂和学校,必须对自己工作的道德和社会目的或使命及所持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并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不仅如此,专业化教师对自己的终身专业发展负责的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至少包含两面含义:一是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二是坚持不断地学会教学,教师的终身学习或专业发展必须是自主的。因此,教师教育要培养学生自觉地遵守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和崇高的理想追求,使教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人文教育及其存在问题

浅谈幼儿园人文教育及其存在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实验幼儿园邮编:355300

作者姓名:ruth联系电话:

【摘要】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

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

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关键词】人文素质幼儿教学

一、何为幼儿园的人文教育。

本文先介绍幼儿园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立足于当前幼儿园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幼儿园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育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幼儿期是人生长与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敏感期,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对幼儿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怎么样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呢?,在此本文对幼儿园的人文教育进行一些方面的阐述。

二、一个团体中人文素质的相互影响。

一个幼儿园的整体人文素质一定是从上到下的,不仅幼儿园,每个团体单位亦是如此,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人格素质的如何更为凸显为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影响,因此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也是由上至下、由下往上。从园长到重要的传递媒介——老师,再到直接受影响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彼此影响、彼此观照的关系。从最小的事上去抓紧做正面的事情,一点点微妙的影响会渗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真叫人敬畏。因此老师的个人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孩子在适宜学前教育时期接触更多的是老师,在此我简单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如:幼儿园大家最为常见的动植物角,在小中学、大学没有要求有这样一个区域,但是幼儿园将这个角落视为一种教育的契机和爱心培养的所在,但是这个角落的功能是否真的被老师看重,或者真的只是一个抵上头领导检查或只因幼儿园都有植物角存在的观念,因此有的幼儿园植物角就为此诞生了,若是如此,我想这个角落会成为动

植物英勇牺牲的所在,一个枯干凄凉的角落。若是如此我想不会起到任何教育或爱心影响的辐射作用,更可能产生副作用,反射出老师的生活现状。及工作现状。说到老师的个人人文素质,不得不提到就我个人了解到的大众老师的工作生活状况。老师常常忙于各项事务,回家还要疲于面对许许多多家人和社会活动的需要,老师的体力和精力上产生极大的倦怠,热情被消减,精力变枯干。许许多多的事情变成应付,连对孩子简单的说上几句话很难,童真童趣的话更是如宝石般稀少。这是一种可怜的状况,更别谈人文教育,那是一种奢侈,像是在天堂才有的现状。这和整个国家幼儿教育的现状,幼儿的人数多出老师的精神上所能长期达到的范畴,一个父母在家里都较难长期耐心的辅导和关爱孩子,做到周到顾全。因此老师的人文教育和整个幼儿教育的现状急需国家的重视和给予扩充各方资源,不论物质或精神上都需翻倍的扩充。在此我也为私立幼儿园的孩子感到忧心,一个打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幌子进行招收、急为扩充生源的园所,真的很难为孩子提供文明科学的幼儿教育。(当然这里并不是一概而论,只是有这样的现状存在)个人也参观过一些私立幼儿园,也渗入了解一些孩子的活动现状,不仅孩子的人均占有空间少的可怜,就连孩子吃喝睡的地方都不能自由的有进出的空间,这样的地方不是为了培养出一群有骨气吃苦耐劳的孩子,更是许许多多的争端的滋生地。也许有些我观察的不够全面细致,以致在某些方面存在纰漏,仅是个人观点。再一个简单的事情就可以看到孩子真是一群无力说不和问为什么的人群,他们只是默默的接受一切别人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好的不好的影响。再一个令我消极的印象是,分发午餐。在这里我简单的阐述自己所知道真实的有这样的现象,但不是包罗万象,仅是我看到的一点,有一个大班的班级,保育员的孩子也在这个班里。有一天学校为孩子准备了炒饭,这炒饭里有切得细碎的肉丁和一些豌豆、香菇,当饭刚搬到教师,保育员老师不是急着给孩子们分发食物,而是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碗,将肉丁和一些豌豆、香菇,挑选进碗里,上面再盖上一点饭。完事后,才开始为孩子们分发中餐。本来肉就少的可怜,这下大家只能浅尝辄止了。孩子们的眼睛继续盯着电视边看便发出酣畅的爽朗的笑声,孩子们的可爱和简单,孩子们对电视画面的注释,和心无旁骛集中在挑肉的保育员老师,我为此感到汗颜,若是大人能有点像小孩子的样式,教育更透彻,能见度更大。

三、《指南》中指出幼儿教师如何胜任教师一职。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顺利完成保教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总和,主要包括:领会和把握教育活动目标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活动研究能力、与幼儿有效沟通能力等等。我想幼儿园教师所有的专业能力可以后天慢慢积累,但作为一个教师,和孩子直接接触的个体。那么老师的人文素质应该是第一点,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这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是否完善发展。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幼儿园教师没有完善的人格。如岭南幼儿园被曝光的新闻还有不断曝光的幼儿园丑闻,如何会这样发酵和爆发,这不是老师专业的问题。为何幼儿教育无法达到社会各界的预期要求,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尊重,幼儿园教师的群体专业地位也无法得到保障。成为一个令人崇尚的事业必定有令人崇尚的事情发生。那么全国,乃至全是世界的老师一起建立,从最小的事情上对孩子衷心和忠心。做一个和孩子平等的老师。老师这个职业也是一种服务,参观服务员提供的是餐饮服务,老师提供的是文化和人格影响的服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谦卑自己,认识自己的身份,虽贵为老师,但绝不是只教书不育人。有才无德所培养的是对社会有害的人才。如何教养孩子走当走的道这是全社会当关注的焦点,如何教育在你如何认识教育、教育为何之后。

三、幼儿园教育的春天——社会重视幼儿园老师人文素质的教育。

但我相信幼儿园的教育会越办越好。随着社会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念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必将有助于人格的完善,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个人人文的重要表现,往往对其将来的成功起着重大的作用,而幼儿期又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期,因此我们要将人文素养的教育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个生活环节,结合幼儿的实际活动进行即时教育,帮助幼儿培养人文素养。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和平教育、尊重教育、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快乐教育、合作教育、诚实教育、谦虚教育、包容教育、简朴教育和团结教育。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总之,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离不开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教育首先要驻扎于培养教师的人文素质,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尊重和对幼儿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学生就像是教师的一面镜子,赵寄石教授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说明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刁宇兰.《如何培养幼儿的人文素质》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年第3期供稿《新校园》学习版

第五篇: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以求能够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使他们获得更为科学的发展。早期阅读更是作为学前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关语言的内容与要求中提到: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同时相关的研究也表明:三到八岁是学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前儿童爱阅读、会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今后语言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教育;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10-01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活动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成型的书籍材料并没有考虑到实施中的具体情况。长期使用已经成型的书籍材料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锻炼也是单一的。在学前儿童自己进行阅读的时候,便会出现无法理解书中情节、表达存在障碍等一些情况。

(二)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活动中的阅读是一种放松行为,是学前儿童一种完全自我的探索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是不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的。相反的,像娃娃家、益智区等区角,是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的。教师在观念上的忽视,导致了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会将注意力转移,甚至是放弃阅读区的观察与指导。其实不仅仅是区域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都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的,及时帮助学前儿童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培养一种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改善早期阅读活动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

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便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因为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前儿童的引导是相当重要的,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等等方面,都是需要教师能够进行一个很好的把控。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相关的培训,能够对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础,转变教学观念,能够对语言活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再将自己的教学目标紧紧地局限于识字上面,还有学前儿童前阅读技能,阅读的习惯的培养等等方面。

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强化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在学前儿童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他们具体的发展特点有选择性的干预。在阅读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的采用有效方法的解决,帮助他们能够顺利进行阅读。

最后,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制作合适的早期阅读的材料。不同形式的早期阅读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加正确的发挥早期阅读在促进学前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其实,早期阅读不是需要学前儿童这一个阶段学习到多少东西,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敏感度、兴趣的培养。同时,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对于成人的一种模仿和实践。

首先,在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区域活动,教师都应该制定规则,让幼儿能够在语言活动中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语言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上,教师不应该说幼儿看不懂便放弃文字的展示,在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文字的展示,给学前儿童形成一定的刺激。教师可以利用环境的感染力,将我国一些经典名著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在学前儿童的面前,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一个兴趣的基础,充分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为学前儿童创造自己表达的机会

在利用早期阅读活动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学前儿童自己的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给学前儿童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表达。

1.小班(3-4岁)

在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未发育成熟,所以在表达上容易出现发音不清等情况,妨碍了他们进行正常的表达。所以说,进行语音的训练是进行正确表达的基础。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这一阶段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规律和本班学前儿童的发音特点,对他们的语音进行示范和纠正。在进行语音训练的时候,尽量的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内容和形式趣味性强。在时间方面,一般在十分钟左右,不宜过长。

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词汇量大概是1600个,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这1600个词甚至更多的词来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的表达,这便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学前儿童进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的以名词为主,接着是形容词、动词。

2.中大班(4-6岁)

中大班的学前儿童发音器官已经基本成熟,能够正确的进行发音,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需要使用特定的时间进行教学。而对于那些发音不准的学前儿童,教师应该利用教育活动以及一日生活中的环节进行。

在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的词汇量基本上达到了2500以上,因此,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交流的愿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学习到新的词汇,还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表达。

三、总结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语言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说,语言教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却也是教师需要在一线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的。

参考文献:

[1]王海金.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技巧.基础教育,2011(9).[2]管颖超,刘薇.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综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下载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研论文:幼儿园童话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校本培训材料: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一.论文种类教育科学研究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基础研究。也称为基本理论研究或纯理论研究。这多是专门从事教育研究人员的工作。基层......

    教育科研论文怎样写范文

    教育科研论文怎样写 论文的篇幅应该根据题目的大小,掌握资料的多少而定。一般说来,篇幅过短,难以把问题分析得深刻、透彻。同样,洋洋数万言的论文也不容易写好,很容易变成资料的......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教师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教师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教师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摘要: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完......

    幼儿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以主题活动为主要活动模式,以分科教学和区域活动为辅助形式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至今,回首我们走过的道......

    教育童话

    《教育童话——另类眼光看教育》感想 偶然在书架看到《教育童话》这么本书,甚是好奇,教育怎么能和童话扯上关系,不可思议,随手一翻,教育学也能编成一个个的故事,煞是新鲜,不得不承......

    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是基于对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进行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培训策略。这些切实可行的培训策略主要包括培训内容要“软......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初探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从而农村留守儿童也逐渐增多。留守儿童成了各地基础教育的弱点,引发了......

    中学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中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余 伟 (德江县第二中学化学教研组)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加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当前,中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