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大纲第一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难点: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矛盾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提问、小讨论为辅。○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 联系实际: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对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学 时:10学时(课堂讲授10学时)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2、哲学基本问题
①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以及各派哲学的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①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②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某一种或某几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当作物质本身。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特定的物质结构当作物质本身。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①恩格斯对哲学物质范畴的阐述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②列宁对哲学物质范畴的科学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②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什么是世界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①什么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②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①静止是特殊的运动状态。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4、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①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②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
5、社会的物质性
①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不彻底性。②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科学规定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2、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现实基础。
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表现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什么是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事物联系的特点 ①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②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①发展与运动之间的区别
发展就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
②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定。③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哲学范畴的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同一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3、矛盾的斗争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5、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③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④内因分析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
①从空间上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无处不在。
②从时间上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①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指不同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
②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唯物辩证法核心的核心。
②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本原则的思想基础。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事物的质、量、度的含义
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②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③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2、量变与质变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②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反对两种形而上学观点:突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②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和信心结合起来。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肯定与否定的含义
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②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辩证否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周期性的过程
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4、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5、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②对待一切事物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略)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略)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法的基础观点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与方法。
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①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等。
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的方法论意义(略)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略)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含义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③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①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联系
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意识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④意识指导和调控人的行为与生理活动。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与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3、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①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②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堂讨论: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谈谈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思考题:
1、如何理解哲学的物质范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并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来理解这一原理的现实意义。
3、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课外阅读书目:
1.《矛盾论》
2.《实践论》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4.《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
5.《自然辩证法》(部分节选)6.《谈谈辩证法问题》
习题:
一、辨析题。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简答题。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2、矛盾的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4、实践及其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说明当前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简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材料题。
材料1:贝克莱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尼采主张“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材料2: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黑格尔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程颐认为“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事先”。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哲学观点?
(2)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原理
上海杉达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论文题目 学 院 专 业 姓名及学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目录 目 录 摘要 正文 调查背景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 调查数据分析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实践活动计划及时间节点 附录二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附录三小组成员的分工 附录四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 附录五小组成员认可的签名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1 内容摘要 就实践报告产生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做集中表述包括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正文 2 标 题 调查背景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 调查数据分析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附录 3 附录一实践活动计划及时间节点 附录二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含调查问卷样本或访谈实录 附录三小组成员的分工 附录四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 主要包括从事实践活动的感想和查找资料后的收获。附录五小组成员认可的签名 对于本次社会实践及报告的书写完成工作本小组全体成员声明如下 我们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所有工作对于报告中所涉及的文献引用都做了明确标注不涉及任何抄袭和作弊行为。小组成员签名 附录社会实践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社会实践环节分组进行。以自愿为原则6-8人为一组组内分工由小组同学商定。
二、要在课程学习结束前1周每个实践小组提交字数不低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一份。
三、内容上报告要联系课程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自己的结论。
四、实践报告包括电子稿和打印稿文稿的正文字体选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打印稿用A4纸打印。
五、随实践报告或论文一起提交的还必须有两个附件一是每个小组成员在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二是小组成员在阅读和查找资料时认为最有益的书目及感想、收获。
六、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以作弊论处记零分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附录 4 附录选题参考
1、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分析如何看待和谐社会中的矛盾。
2、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
3、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成因。
4、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讨论大学生如何面对和处理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5、如何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6、用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讨论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
7、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8、用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原理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性。
9、探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如何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
11、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1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13、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4、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5、讨论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6、讨论大学生活中如何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17、使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
18、使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理论分析美国准备采取的货币宽松政策及其影响。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原理
课程教学指南
注:*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到课率、小论文、单元测试及期中测试。
*答疑可采用网上答疑、电话答疑、当面答疑等,办公室、教室、教师家里均可作为答疑地点。确定后必须事先告诉学生。
第四篇:大一马克思主义原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P2-3)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的统一?(、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P14-18)答: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3会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科学回答了社P33)
答: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这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关系?(、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p45)
答:矛盾的普遍性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5别?(、如何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P55)
答:两者只见爱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6答: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P77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7答: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8用?、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P123-126
答: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革命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首先,对生存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9答: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P147-148 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11向?、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P207-210
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2答: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经济全球化的消极的后果是什么? 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这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13P229、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答: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完善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多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火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
14答:、共产主义的特征是什么?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P258-260 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材料分析题
(一)1、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p183
答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窜在这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P64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时间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时间使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第四,时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这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恰恰相反。
(三)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P103-108
答:第一,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P97-99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骑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四)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
一方面,社会总资产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五: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
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六: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七: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八:量变,质变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三: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一:资本的原始积累⑴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⑴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⑵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⑴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⑵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⑶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⑷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⑴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⑴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⑵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八: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九:资本积累
⑴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⑵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⑶∶ v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来表示。
资本对它的需要。
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⑴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⑵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⑷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十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十二:经济危机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本质: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第五章 一:垄断
⑴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⑵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⑶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五:经济全球化
⑴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⑵ 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的资本主义 八: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历史过程 ◆第六章
一:无产阶级革命
⑴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⑵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
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三: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四: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1、(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原理心得体会
马克思之一原理的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武汉理工的魏教授,为我们开讲了以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和建设为主题的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够亲临现场听魏教授这样一位知识渊博、拥有学者风范的教授的演讲,现将当晚所获得的心得记以如下。
首先魏老师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的精神体会展开,带领我们聚焦十七届六中全会。他提及到全会的内容: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我们一一回顾大会时的情境,使我们这些略微只知死读书的大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关系国家大事。
由大会展开,魏教授主要谈论了大会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其中的一个主要是让我们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指出我们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所要进一步作出的努力方向,即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魏老师在这个方面主要以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为例,引用马克思的名言“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来很深入地阐述,接着又以孙中山、周恩来来进一步深化,使原本乏味承重的话题变得故事情节,使我们很主动的吸取。魏老师还提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荣辱观,以及文化产品制作与产业发展方向、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等等,也鼓励我们奋发图强,激励我们为国家做贡献。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方面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当今社会,很多人唯利是图、为了钱不惜一切代价的作出甚至是反社会行为,例如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的出现,瘦肉精的问世等等。无不让人为当今的世风感到担忧。会议期间魏老师呼吁我们积极进取、敢于坚持真理与不法行为做抵触。呼吁国民素质的提高,希望我国能够高度重视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建设,尽可能减少类似现象的发生。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持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理解与发扬,其中主要以爱国主义为主;同时在文化产品创作和产业发展方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双百方针,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在文化体制机制方面,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张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和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坚持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讲座的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四个迫切:①提高文化软实力,赢得世界文化潮流中的主动地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迫切需要进行文化改革;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进行文化改革;④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学要加快文化改革。在当今社会中,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的发展,以及当代传播技术的迅速的发展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挑战,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才能更好的建设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魏教授所提及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持以下指导思想,为文化的发展确定方向。坚持文化发展的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十七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努力建设文化强国。在建设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以下六个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不段增强,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讲座最后还进行了一个互动环节,在魏教授激情澎湃的演讲引领下,同学们的激情也被燃烧起来,大家积极向魏教授请教,探讨真理。通过这次讲座着实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更进一步的了解到马克主义原理的中国化,让我们切实体会到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她所作出的贡献。也让我们更加的关心时事、国家大事,不再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纯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