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 为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现状的认知、其影响因素及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影响。方法 对郑州大学医学院及其各附属医院81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81%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患关系现状较为紧张,是否实习、专业类型、学历、沟通能力等因素对医学生医患关系紧张度认知有影响;并且,医患关系现状已经对其专业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媒体报道及社会传闻是其获取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两个主要来源。结论 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和谐医患关系意识的教育;在医患关系信息来源方面,加强媒体报道、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大临床带教老师对相关信息的教导力度。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专业思想;调查与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edical students' recognition on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n specialty thinking.Methods We used homemad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810 medical students of medical college and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Results Show that 77.81%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re was tension in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Practice,professional,academic,communication ability are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medical students' recognition on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And the status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pecialty thinking.Media reports and social rumor are the two main sources of its acquisition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related information.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of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strengthen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media reports,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the clinical guidance.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Recognition;Specialty thinking;Investigation;Analysis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是整个医学的最本质体现[1]。目前,我国医疗纠纷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医患冲突频繁发生并不断升级[2]。患者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到了患者的自身利益,也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干扰了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阻碍了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医学生作为潜在的卫生人力资源,未来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现状的认知及影响其认知的因素,医患关系现状对其的思想影响,对促进医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4]。为此,作者于2014年3月~6月对郑州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医学生,进行了该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郑州大学医学院及其各附属医院在校生及实习生。
1.2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用自行编制的医患关系紧张度现状认知问卷。调查问卷由基本情况、医患关系紧张度认知情况、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影响三部分组成。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是否实习、是否开展相关课程、专业类型、学历、沟通能力等6项(见表1);其中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采用李娟[5]译制的SEGUE量表,该量表分5个纬度,25个子项目,总分25分,得分越高,意味着该学生沟通技能越好。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影响包括:医患关系相关信息来源情况,医患关系现状对其专业思想的影响程度。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现场调查过程中由研究者进行现场指导,并对已填好的调查表进行核查,以排除漏项和错填。所有数据实行双录入,并进行逻辑核查。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AS9.2对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医患关系紧张程度认知情况分为:和谐、一般、紧张三个等级。所以采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1基本情况:共调查医学生810名,收回有效问卷802份,有效率为99.01%。男性292人,女性510人;在校生396人,实习生406人;开展过相关课程553人;临床515人,护理287人;研究生239人,本科生386人,专科生177人;沟通能力0~17分有566人,18~25分有237人,见表1。
2.2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紧张度现状的总体认知 其中认为医患关系总体情况紧张的学生有624人,占调查医学生的77.81%,见表2。
2.3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 为筛选医患关系紧张度认知现状的影响因素,以医患关系认知情况为因变量(0和谐,1一般,2紧张),以性别、是否实习、是否开展相关课程、专业类型、学历、沟通能力等6项为自变量,在α=0.05的水平上进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比例优势假定条件检验结果显示:χ2=1.97,P=0.98,满足比例优势假定,可以使用累积比数logistic模型,是否实习、专业类型、学历、沟通能力等4项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未实习相较实习认为医患关系较好,护理相较临床认为医患关系较好,大专相较本科或研究生认为医患关系较好,沟通能力强的认为医患关系比较好,而性别和是否开展相关课程对其认知方面没有影响。
2.4医患关系相关信息来源 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亲身体验、社会传闻、媒体报道、观察带教等4个方面。四种信息来源构成比中,“媒体报道”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分别占:46.2%、52.3%、44.8%,均居于首位;“社会传闻”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分别为25.7%、20.6%、21.9%;而“观察带教”所占比例最低,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分别为7.5%、12.9%、11.6%,见表4。
2.5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专业思想的影响 医患关系现状对调查对象选择医生或护士作为终生职业的思想已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认为“有一定负面影响”和“有极大负面影响”的比例分别为:38.9%、51.9%;46.4%、36.3%和52.0%、26.6%,其中学历越高,调查显示结果负面影响比例越大,见表5。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77.81%的医学生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在影响其认知因素方面,不因性别和是否开展相关课程而有所差异,而与是否实习、专业类型、学历、沟通能力四项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沟通能力。在医学生培养教育中,开展相关课程是必要的[6],调查中显示“是否开展相关课程”对医患关系紧张度认知无影响,考虑原因为开展相关课程的力度不够。沟通作为解决双方问题的唯一桥梁,沟通能力强的医学生在处理与患者之间关系及问题时,能够很好地使患者满意,使自己满意,达到共赢,这与调查中沟通能力强的人认为医患关系较好相符[7]。
就医患关系相关信息来源的结果来看,各学历层次均认为“媒体报道”和“社会传闻”是较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而非“亲身体验”和“带教观察”,可见目前医患关系相关的信息主要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传闻”传播,医学生本身通过“亲身体验”和“带教观察”获取信息的情况较少,结合徐?D[8]等对医学生获取医患关系相关信息来源重要性的研究结果:“亲身体验”和“带教观察”对医学生本人的影响较大,而“媒体报道”和“社会传闻”对其影响较小,表明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辨别是非、不盲目相信媒体及社会传闻的能力,但“媒体报道”和“社会传闻”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应加强对其的正确引导。
本次调查还发现医患关系现状对调查对象选择医生或护士作为终生职业的思想已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学历越高,调查显示结果负面影响比例越大。这一点结合医患关系相关信息来源结果:学历层次越高“亲身体验”所占构成比越大,而“亲身体验”对医学生本身影响较大,表明负面影响程度与所在医学领域时间长短相关,而在长期的医学环境中,医学职业憧憬与现实落差、医学职业高风险的付出与回报、社会舆论等均使医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9]。结论与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大学医学院及其各附属医院在校生及实习生的医患关系紧张度认知现状的调查,比较分析各学历层次对医患关系现状认知和对其本身影响的差异,得出结论:医学生所认知的医患关系现状紧张度是和医疗大环境下日趋上升的医疗纠纷及医患冲突是相符的,并且医患关系现状对其专业思想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随着学历的增高,所处临床领域时间的增加,自身所见所闻负面信息也随之增多,所以受负面影响程度也表现得尤其明显。针对此种情况,提出如下对策。
4.1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和谐医患关系意识的教育。在调查目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专业思想影响板块中,医学生受影响程度并不是学历升高而降低,结果却恰恰相反,所以应在各个学历层次有针对的对医学生加强教育,并着重于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其自身意识能力方面的培养[10]。在教导过程中,应端正其学习态度,调整其心理状态;在医学生沟通能力方面,增加其沟通的知识性和通俗性,强化沟通意识,培养其掌握相应的医患沟通技巧,做到换位思考,增加沟通的亲和力[11];同时,在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及形象意识的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以此来全面的提高其和谐医患关系意识[12]。
4.2在医患关系信息来源方面,应加强对媒体报道、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大带教老师对相关信息的教导力度。本次调查当中“媒体报道”在各项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中高居首位,然而一些有关医患关系虚假的、片面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公众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认识,也对医务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从而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而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3]。国家应加强对媒体报道、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使其以公正、全面的立场,对医患关系相关信息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价,增加大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14]。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大带教老师对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教导力度,加强医学生明辨是非、获取真实医患关系相关信息的能力,为其解除困扰、消除对其思想的负面影响,使其健康发展,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姜洁,郑尚维,李幼平,等.我国医患关系实证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医学与哲学,2012,33(19):18-20,71.[2]傅兴华,肖水源,唐友云.我国医患关系研究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197-198.[3]张露红,杨宣.浅谈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30):186-187.[4]刘永达,袁坚,曾国华,等.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当前中国的医患关系[J].当代医学,2012,18(22):161-163.[5]李娟.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6]邹希利.浅谈医学教育中增加医患关系处理课程的必要性及方案[J].人力资源管理,2010,7:225-226.[7]刘姿,刘红,邱仿,等.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5):522-524.[8]徐?D,郭岩.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患关系认知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498-500.[9]连锡军.医患关系不和谐对医学生专业思想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102-103.[10]李正关.医学生和谐医患关系意识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0):700-701,712.[11]李斌,孙晓阳,陈小飞,等.医患双方对沟通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9):55-57.[12]管睿,惠宁,徐明娟.强化医学生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142-143.[13]吕兆丰,王晓燕,张建,等.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诸因素研究--全国十城市典型调查[J].中国医院,2008,12(12):32-40.[14]余妍.合理利用媒体报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今传媒(学术版),2013,9):152-153.编辑/成森
第二篇:当前医患关系的伦理分析[推荐]
当前医患关系的伦理分析
一、前言
医学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疗纠纷,不足为奇。但是如今中国的医疗纠纷已经上升到了恶意伤害的地步就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一现状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若干年前,深圳有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曾戴钢盔上班,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缩影。因此,总得来说,如今中国的医患关系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不仅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之一。
二、造成中国医患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1、医生方面的原因
在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中,医生无疑是处在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上。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储备,更因为患者是用自己的身体来承担所有的医疗结果和风险。面对医院,很多患者存在着“离不开,惹不起”的依赖性。一旦出现问题,患者所面临的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在中国医患关系现状中,医生方面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部分医务工作者价值取向偏差,职业道德低下
2)过度倚重仪器治疗,忽视与病人之间的交流
2、患者方面的原因
著名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的社会无非是医生和病人这两类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由此可见,当今中国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仅仅在于医生或医院,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患者。而患者方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过高
2)患者医疗知识不足
3)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3、社会方面的原因
中国当前的医患关系现状不仅仅由医生和患者造成,我们社会的大环境也在其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这些原因看似是社会的客观环境,但又与医生和患者的主观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个人认为社会方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医疗资源匮乏及分配不均衡
2)学校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3)医生收入过低以及“医药养医”的状况
4)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医疗费用过重,患者不堪重负
5)“医闹”风助长医疗纠纷中的恶意伤害
6)媒体舆论片面的报道和错误的引导
7)法律保障存在缺陷
在现代化医学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十分重要。由于人们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差异,如果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就容易出现形形色色的不和谐现象。从本质上说,医患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理应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如果做到人性化的沟通,服务到位,就可以预防和杜绝一些不该发生的医患纠纷。而护理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做到人性化沟通,尤其重要。因此,我觉得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医患关系的改善至关重要。基于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了解护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我们创造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三、护患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改善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病人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从病人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因此,可以说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而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最多的也是护士。面临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目,护士队伍严重缺编,我国平均每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00∶1,而世界多国家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00∶5以上,1名医生配备2~3名护士,而我们医护比为1∶0.61,由于临床线护士配置不足,护士超负荷工作影响了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护患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患关系出现了经济化、人机化、多元化、社会化、法制化的趋向;患者面对高额医药费,因病致贫或看不起病,愤怒怨气转嫁到医院及临床一线的护士身上,护患纠纷日益增多。护理方面
1)护理队伍年轻化,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术。
2)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具体表现如下:(1)语言不规范:过于简单、生硬而引起护患关系紧张。(2)沟通方式和技巧欠妥: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病人想法;使用说教式的语言主观判断;谈话中随意改变话题,阻断病人表达感情和信息,这些使病人及家属心情不愉快,有碍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3)在繁忙的工作情况下,沟通信息发出量大、速度快,急于求成;不讲成效同时忽略了病人的感受。
3)工作中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实施错误治疗,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不信任,甚至给医院带来了不良影响。
4)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主动,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生命表现出冷漠或不以为然,对待病人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或不耐烦,甚至指责病人或家属,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5)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相关规定不到位,引起护患纠纷,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6)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编制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护士责任与义务履行不够。2患者方面
1)缺乏应有的就医道德规范,无端提出不合理要求。
2)患者预后不佳,将自身疾病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医护人员,引起护患纠纷。
3)患者对护士履行护理工作职责不予理解,不予配合,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4)患者及其家属的过度维权。患者不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懂医学道理,将自己作为商品消费者对待,导致过度维权。
5)患者和家属不尊重客观事实,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过度强调自身利益。3 社会方面
当前国内的医患关系跌到了国外罕见、国内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低谷,医患之间的诚信度大大降低。一方面,普通大众、社会舆论极力要求扩大患者就医的自主权、选择权,另一方面又用过高的期望值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还有一些人对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类似事件作壁上观,甚至弹冠相庆;其次一些媒体对医患纠纷带有浓厚情感色彩而非客观公正的报道,直接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正确判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了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医患关系的缓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护理服务,是建立新型、良好的护患关系前提,也是未来系统化整体护理顺利开展的关键。既然
护患关系也存在诸多问题,那么我们又能从哪些方面来改善护患关系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呢? 1护理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坚持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态度。护理工作者要锻炼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准确、熟练地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痛苦,避免因操作失误或不熟练导致患者痛苦加重或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3护理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进患者信任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自身的言行举止,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护理工作者要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正确运用语言,掌握好语音语调。语言应清晰、文雅、通俗易懂,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或方言,语调应平稳、柔和,语速应流畅而不太快,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 以避免产生生硬难以接受或消极、怠慢、不重视感,语言可治病,也可致病。
2)正确使用身体语言。语言沟通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如抚摸、搀扶等来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强化沟通效果,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不同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根据社会地位、文化层次、信仰、年龄及对疾病治疗的需求不同实施相应的护理。)善于倾听,诱导患者交谈。在倾听过程中,护士应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也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从而使患者敞开心扉,展现内心世界。
5护理人员仪表端庄、举止稳重。庄重的仪表及大方的举止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成为良好沟通的开始。
6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获得患者认同、赞赏、信任的良好基础。
7护理人员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康、稳定的情绪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情绪,用乐观、向上、稳定的态度去感染患者,为患者树立榜样,促进护患间的人际吸引。
8尊重患者隐私。护士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告知他人。
9详细、耐心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院相关规定。使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增进护患间的交流,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10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时刻站在病人的角度为患者着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实处,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
11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改变“懂医不懂法、懂法不执法”的被动现状,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医疗护理常规等,避免护患纠纷。12加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培养正确规范的就医行为和道德,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活动,遵守就医程序和医院有关管理制度。
13护理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确保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质量到位,避免人员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甚至侵犯患者权益的事件发生。
14呼吁社会支持。解决医患纠纷,对抗绝对不是办法,而且可能越走越远。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遏制,每一个人都将有成为受害者的机会。中国的法制建设已经走上了正轨,现有的法律制度对处理医患纠纷还是有能力的,关键是要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其次,医患双方相互理解和体谅、信任,携起手来共同与疾病作斗争才能达成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护患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从而促进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总之,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患者的、医院管理的。在护患关系中,作为帮助患者的护士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其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负责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是防范护患矛盾和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实施一切护理措施的基础,是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所必需的,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医院管理部门则应通过加强护患接触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改善人员状况,加大培训力度等来改进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四、结束语
中国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现状绝不仅仅由医生或患者单方面决定的,同时还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动,思想观念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凸显。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地方,自然最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任何事情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面对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地改善,虽然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医患关系是可以逐渐改善的。
第三篇:当前医患关系之我见专题
当前医患关系之我见
做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大四的学生,从上学期伦理课开始,我们就陆续了解到了当前我国医患关系形势严峻。并且在某些地方呈现医患对立的出尖锐化态势。首先我先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当前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
”济南精神病院医生值班遇害 谁来保护他们的安全记者再次来到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就值班医生遇害一事进行了追踪采访。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称:患者伤害医生事件,每年不下一二十起。
福建中医学院一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戴春福在该院附属的“国医堂”医院坐诊时,被一名患者用刀捅死。福建中医学院的师生对戴教授的被害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而耐人寻味的是,在并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网上评论却大量出现出对医生的质疑和批评声音。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说明当前医患矛盾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亟待引起足够重视。
乌鲁木齐居民刘华东,带着不慎被开水烫伤的生命垂危的3岁幼儿,先后跑了4家医院,奔波几十里,均被以种种理由拒收。距烫伤4个小时后,终于住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时,孩子已经奄奄一息,终因耽搁过久,严重脱水,休克死亡。据有关人士说,这4家医院只要有一家及时收治,悲剧就不会发生。
1993年12月22日7时30分,5岁的患儿刘大龙的扁桃体摘除术和4岁的严重先心(法洛四联症)患儿许冲的开胸手术,术前准备工作同时紧张的进行,悲剧也在悄悄的开始……
从上面几个例子我来谈一下近年来的医患关系。那么什么是医患关系呢?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疗者一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就医者一方)在治疗或缓解患者疾病过程中所建立的相互多方面的联系。狭义的医患关系是特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从我们去年刚接触临床开始,我们见习医生遇到的大多数病人还是很配合我们医学生的。我们在指导医生的带领下,可以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等。大所属病人也是相当配合我们的教学。所以我认为医患关系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在总体和谐中存在着不和谐,甚至形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态势,正如上面我举得那些例子。
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热点,缘于社会转型时期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方面说 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3。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应,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4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倾向于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人群造成了误解,广大医务人员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从医院方面来看 1 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以非医疗过失纠纷为主2。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只要产生纠纷,不论是否医疗事故,患者(或死者)家属既不走法律途径,也不通过医学鉴定,就是一个字:闹!医院为了息事宁人就只有赔钱,少则3—5万元,多则几百万元。3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病人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上面便是发人深省的例子
4医生害怕医疗纠纷,对重症患者拒收事件时有发生
从现实来看,绝大多数普通医生正在受着多重煎熬:生存压力、患者情绪、职业良心等等。
三、从患者来说
1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未得到解决。目前我国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我国各类与健康相关服务设施覆盖率仅为21%,而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0%,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其191个成员国的卫生体系绩效的评估排序中,我国居144位,其中“用于卫生体系的财务负担在国民中分布状况”指标一项,名列180位,卫生保健的公平性排列为188位,几近尾数,其中公共卫生人均支出比非洲最穷国家还低50%。2005年哈尔滨发生“天价医药费事件”。在央视《新闻调查》的报道中,病人翁文辉住院76天,竟然发生费用550万元。很多人因为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而放弃了治疗。2部分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甚至认为医生草菅人命 如南京某医院医生在其上班期间下围棋,导致患儿死亡。此类事件对医务人员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 那么形成当前医患关系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一、现行医疗体制结构的原因 医疗改革偏重于走市场化路子,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可以说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总根子。以2002年的统计为例,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仅占全部医疗费用的15%,为GDP的5%左右。政府投入少,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必然会产生逐利冲动,甚至陷入以药养医的误区,导致一些医生不顾病情需要,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等,令患者不堪重负。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对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医疗赔偿制度不健全,最具风险的医院是唯一缺乏保险理赔的,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均不能投保,一旦出了问题,患者就只能找医院。
医患纠纷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从法律制度来说,我国有律师法、教师法,但是没有《医师法》。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香港就有“执业医师法”。对于医闹,我们只能用行政手段去处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二、医院及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医方缺少与患者的沟通。客观上,我国医生尤其是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量很大。受就诊时间限制,面对众多患者,医生很难做到有问必答,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超负荷的工作量,也使一些医生精神压力很大,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诊疗活动的厌倦和对患者的冷漠。另一方面,一些医务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据有关部门统计,医疗纠纷的诱因80%以上不是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服务质量甚至职业道德问题,如“红包”与药品回扣现象。另外,医院实际上存在着“以药养医”,医务人员收入与患者所交费用多少挂钩的政策,药品的虚高定价是医疗费用高昂的主因和医卫界不正之风的源头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有些医院本身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投入不足,一些医院设备不够、老是满负荷运转。个别医生的个别失误、个别医生的不负责任等给患者带来损害。医生因为怕出差错,于是就多检查,这也容易导致患者不满。医院的服务流程还可以改进。
三、患者方面的原因 患者不能理性看待医疗问题,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认为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但医疗服务业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当今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或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原因,医方很难保证对所有患者的治疗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即使对于很多常见疾病,在治疗中也会有意外发生(因过失导致的医疗事故除外)。社会的信任缺失,又使有的患者对医生开具的处方、检查检验项目及实施的治疗措施的必要性、合理性持怀疑态度,最后对正常的治疗效果总有这样那样的疑虑。有些患者如果期望没达到,就无限地指责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迫使医务人员过于谨慎而放弃效率,结果是优质了不廉价、安全了不便捷。还有就是看病往往要排很久的队,几个小时后终于轮到自己了,只得到医生几分钟的诊治,患者对此不满。
四、医患之间的关系因素 1是医患双方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且医患冲突的最终受害者是患方,患方的求医与医生的施医而形成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2是医患信息的不对称,使医方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善意或非善意的信息隐瞒
3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4是医患沟通不够。有统计表明,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5是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五、媒体因素,对医患关系的紧张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医疗事故时未能全面、准确、客观地报道,对恶化医患关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介对患者具有同情心,而缺少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其立场倾斜于患方。新闻媒体正面舆论宣传不够而过分渲染医院的黑暗面,误导患者在治病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而与医方发生冲突
那么我们将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第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1尽快地建设覆盖我国城乡的城镇社区医疗和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于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致使病人不正常的流动,大部分病人流向城市大医院,大医院的患者有70~80完全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假如说医疗体系健全,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就不会出现大医院看病难的事了。2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致使医院过的追求经济利益,而这些都是靠医生来完成的,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所以,政府加大对医院的资金投入,恢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本来面目,是广大的群众感到不再看病难看病贵。这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得重要一环。3增大医保赔偿的力度与范围
第二,加强法治化管理进程 1不断完善卫生法规和制度。在医患双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各方都要遵守卫生法规。
2、对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执法要严。杜绝医闹事件的发生
第三,医院与医务人员方面
医院应重视医疗质量、重视人文关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病人不单需要肉体上的治疗,更需要情感上真诚的关注和抚慰。作为医生,不仅要为病人解决病痛,更应该理解患者心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阴影。第四,患者方面
患者要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和探索性,尊重医务人员,当诊疗出现意外时,应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
第五,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增加医生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
医患沟通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医疗机构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责无旁贷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努力加以改进。
第六,媒体应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意识,并增强群众对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建立公正的社会舆论导向:新闻媒体应多宣传医疗成就及医务人员的业绩,尽量避免过分渲染医疗事故、医疗过失方面的新闻,以免对医患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篇:浅谈当前的医患关系
浅谈当前的医患关系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变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就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1、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真诚沟通,密切配合的情境与状态。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提高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的医患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1医患之间冲突频繁发生。近年来,因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诊疗失当、疗效不理想、服务不到位等引发的医患冲突比例不断上升,据中国医师协会在114家医院所做的调查结果,近3年来,被调查的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客观而言,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完全杜绝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客观的,但是医疗纠纷如此频繁地发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医患关系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
1.2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某些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给患者开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以从中获利,造成患者不再轻易相信医生所开列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戒备心理加强;而一些患者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动辄高额索赔或对医生施以暴力,也使医生惧怕医疗纠纷缠身,纷纷有意识地规避医疗风险,进行防御式医疗。由此,本该一致抗击疾病的医患之间由信任、协作,逐渐演变为戒备、防范,严重的甚至走向对立。
1.3医患冲突引发其他问题。医患矛盾渐成社会焦点,一些医患冲突因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断升级,从而异化派生出治安问题乃至刑事案件。一些患者聚众破坏医院公共设施,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个别医生被殴打致死。据报载,华西医院某科主任带着保镖上班,深圳的护士带着钢盔工作。广东省卫生厅公布,2006年1至6月,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发生的“暴力索赔”事件共200件,其中95%比例的患方试图通过聚众围堵医院、砸烂医疗设备、限制医务人员的人身自由甚至殴打工作人员来达到赔偿目的。这种状况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秩序,威胁着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病人就医。而一些貌似维护患者权益、声称保持中立的“医闹”公司趁机介入,不仅造成局面更加混乱,而且使社会正常的运行秩序受到影响。
医患关系不和谐,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一是加剧了社会信任危机。医患之间的诚信是生命相托,是份量最重的契约。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医生与患者之间互不信任,不仅引发矛盾,而且危及社会诚信的底线。二是制约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暴力索赔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医务人员不得不将保护自己放在第一位。不宽容的医疗环境人为地设置了许多禁区,阻碍了对医疗极限的突破,妨碍了医学的进步。三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难以得到公平地维护。医疗纠纷“大闹多赔”、“少闹少赔”、“不闹不赔”等不良现象的存在,模糊了已有的医疗事故赔付标准,扭曲了社会的正义与公平。
2、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不和谐,表面上表现为医、患之间不和谐,但实质上有着经济、体制、医疗保障和社会变革等多方面原因。主要有:
2.1政府对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医院公益性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造成发展不平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报告表明,我国2005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合计仅占GDP的10%左右,而美国为16%,法国为30%,巴西、波兰、伊朗、俄罗斯等国为20%。
低投入使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难以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医院经费中,政府投入所占比例不到10%,其余均由医院自筹。这种政策导向客观上迫使医院追求效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院的生存和正常运转,才能留住并不断引进人才。医院自筹资金从医疗服务和药费两方面来,其中药费大约占经费来源的一半左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医院药品可以定价为出厂价格的115%,由此造成医药费高,看病贵。医院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不仅使医药费上涨幅度过快,也使自身公益性质逐渐降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中国社会心态报告》调查数据表明,“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中第二大压力源,城乡居民对医院收费标准普遍不满,因医疗费用而放弃就医的现象时有发生。
2.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不明确。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大体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农村人口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传统的医疗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体制解体后,新的体制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与国情相符的范式,医疗体制改革应该“坚持什么”、“改革什么”、“引进什么”、“发展什么”,有关部门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医疗卫生事业就融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因此,医改始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2.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体制改革之后,相应的医疗保障体制没有跟上,即使是后来实施的保障制度,但其覆盖面有限,也没有能够发挥社会统筹的作用。据《2006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数据表明,基本医疗保险在城市、小城镇、农村地区的覆盖率分别为48.8%,24.3%和6.5%,社会统筹性大病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分别为39.8%,7.2%和3.3%。医疗保障没有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医疗公平就无法真正落实和体现。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系绩效排名中,我国医疗筹资公平性指标名列199个会员国中的倒数第4位。
由于医疗保障不健全,加重了个人看病的负担,使“看病贵、看病难”成为当前城市居民认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严重程度和被关注程度超过了“就业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据2006年的一项调查,我国城乡家庭人均年消费收入中,医疗支出已经占到了11.8%,远高于教育、交通、衣着等其他生活支出。医疗保障覆盖率比较低,还加剧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使贫者愈贫。《西部城乡居民的贫困状况》报告显示,25%的农村贫困家庭一年的医疗支出超过其全年收入,仅医疗费一项支出,就使其到了入不敷出的困境。
2.4社会转型时期引发的社会矛盾在医院的泛化。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发达国家的社会变革是“渐进”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变革是一个矛盾聚集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在转轨、过渡、并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冲突和摩擦。这些冲突和摩擦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所体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长期以农为本,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而言,旧体制的转轨和新体制的确立需要有一定的调试期,很多不完善的有待于完善,缺失的有待于健全。而目前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探索、调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经历阵痛。此外,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把市场经济的原则“平移”到社会生活领域,导致了思想观念、道德取向、行为取向出现了混乱与失衡。由社会深层次变革而带来的人们生活、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和混乱,又极易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下,以各种因素为导火索以医患冲突的方式,比较集中、比较激烈地表现出来。
2.5对医疗技术的有限性认知不足。近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在提高了诊疗水平的同时,使医生的诊断更多地依赖于仪器,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物化”与“疏远”。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趋向,也使医患之间关系由过去的一对一演变为多对一。医院服务的对象淡化了病人,突出了疾病,忽视了病人的整体和心理需求。这些都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另一方面,公众对医学技术的局限性认识不足。目前疾病有3700种,而人类能认清的只有700种,不足20%,国际公认的诊断准确率只有70%,抢救成功率为75%。此外,由于病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同一种疾病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治疗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客观事实。但目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主观期望值比较高。部分患者医疗消费意识比较强,认为付出了费用就一定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医学虽然比过去发达了,但还不能攻克所有疾病。而医生的理性也是有限的。病人突发各种紧急状况,对医生的知识、经验、水平、能力等都是非同寻常的考验,有些医疗差错未必是责任心造成的,而是技术、经验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我们必须承认医生有限理性的存在,即使是在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每年死于医疗错误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交通事故、乳腺癌、艾滋病的人数。
总之,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既有长期以来国家发展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又有医院、医护人员的因素,还有患者自身的因素。既然构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那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必须从多个方面来架构。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3.1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应该看到,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事业发展道路,坚持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转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等。让人欣喜的是最近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正是围绕着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3.2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是关键,医护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患者。因为求医的过程比较艰难,这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再有,要学会和患者沟通。医患之间发生误解与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导致的。第四,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的仪表形象,能给患者产生第一印象,优美的环境给患者增加舒适感。医务人员对患者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端。患者对热情、开放、真诚、幽默、可信、忠诚、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充满尊敬和信任。而往往讨厌虚伪、不尊重人、自私、嫉妒、固执、骄傲、冷酷的医务人员。
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3.3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患关系和谐与否,涉及医患双方,单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患者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职业。一些患者以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认为既然医院是治病的,那么治不好病,当然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对一些疑难杂症,在某种情况下,医生也是有心无力。因此,有些时候,医生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少患者看待医院、医生,常常是只看重结果不看过程,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少医疗纠纷就是因此而起的。其实,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与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无关。患者对此缺乏认识,就会和医生产生矛盾。只有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3.4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新闻媒体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发挥正
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对于媒体揭露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不护短、不遮丑,坚持正确对待、举一反三,积极主动地采取改进措施。要学习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学会与媒体沟通,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要真诚地希望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客观如实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不刻意炒作个别医疗纠纷事件,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总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推动者,努力构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五篇:急诊科医患关系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急诊科医患关系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此中关系应该是一种双向、双赢、互动的良性关系。正确处理此种关系,是维持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全天侯对外开放,是院内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战场,也是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最易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场所。因此,探讨急诊科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防范措施,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现状分析
护理方面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强
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重。病人普遍存在急躁、恐惧、不安、慌乱心理,病
人入院后对接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十分敏感,医护人员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产
生很大影响。如果服务态度冷淡、说话生硬、动作迟缓、懒散或无人接待,即引
起病人反感。现在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人们已经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
自己的权益,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势下,如果护理人员无意识地侵犯了
病人的某些权利,均可能遭到投诉,目前,医患间矛盾起因针对服务态度的占首位。
护理工作量大
急诊护士工作繁重而紧张,常常出现急诊患者多而护士少的情况,使急诊护
理工作处于超负荷的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可能只顾及对患者疾病的救治而
忽略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焦急心情的安抚,从而影响护患关系。业务素质
急诊科病人多、病情急、病情重,急诊护士如何保证病人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学问。急诊护理工作体现在一个“急字,要求护
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考能力,遇事冷静而不慌张,分清主次,以生命
为第一。目前急诊科护理队伍普遍存在年轻化,缺乏对复杂病情的判断能力,缺
乏处理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缺乏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掌握不扎
实,知识面窄,缺乏人文方面的知识;操作技术不过硬;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护患
关系。
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使病人产生信任感,促进护患关系。而缺乏人际
关系、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知识,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能力,缺乏沟通交流技巧;
在急救中护士通常注重疾病抢救,忽略了与病人的交流,往往会影响护患关系。
患者方面 知识缺乏
急诊病人或家属都渴望看到医护人员对病人表现出高度重视、予以全力以赴的抢救,但大多数病人及家属又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从
医护人员的表情言谈举止中作出对疾病的判断,如果急救的预期结果不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即对医疗、护理技术产生怀疑。比如通常把静脉穿刺技术的“一针见
血”作为衡量护理技术质量的标准,护士稍有闪失,则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
满,影响护患关系,甚至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制度约束
急诊科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急于求诊的病人或家属常因不了解急诊科规章
制度,或者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过度强调自身利益提出不当的要求,一旦急诊科不能满足其要求时,患方易产生误解而导致纠纷。其它方面 服务设施
急诊病人流量大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床位周转快对急诊科的抢救设备的要求高。如果因服务设备数量少、医务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常常会引来病人或家属的抱怨,被投诉为“急诊不急”,如果这时医护人员忙于抢救重病人无暇顾及其他病人的要求又没有及时给予解释,更易引发误会,这是急诊科护患矛盾常见的原因。
布局不当
急诊科虽设有自己的抢救室、处置室、观察室,备有重症抢救监护仪器药品、物品等抢救设备和院内抢救系统,但急诊科工作运转还需要检验科、放射科药房、收款处等辅助科室,部门多、环节多、发生医患摩擦机会也相应增加,如候诊、划价、交费取药时间长,检查报告未能及时取回,找不到检查科室等任何一个环
节梗阻,均可能会增长病人及家属的不良情绪。社会因素
急诊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抢救生命,而所收治的病人多数是病情急,变化快,常常需要就地抢救形成了开放式医疗环境。随着病人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在抢救治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不理解的行为,都希望有个说法。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看待医患关系时,把医疗服务活动视为单纯的经济交往,即商品关系,使得医疗活动与病人的健康权益、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当医疗的效果与病人的期望效果相背驰时,即发生投诉或纠纷,甚至借助新闻媒体,想从中谋求高额经济补偿更加恶化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改善护患关系的对策
转变观念
护理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政治思
想教育,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坚持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只有认清医疗改革的形式,主动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一切为病人着想,从病人需要出发,尽可能提供方便,帮助解决问题,才能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赢得病人的信赖,建立起良
好的医患关系。强化业务培训
提高急诊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是保证急诊工作质量的关键。为提高全员专业素质,应狠抓业务技术质量管理,对急诊医护人员,采用命题复习、讲课、业务查房、晨间提问、急救技术综合应用操作示范练兵、看录像等方式方法,定期进行急救知识考核和技术操作训练,使全员熟练掌握,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并且医护人员还要注意与病人接触中的职业艺术和修养,了解急诊病人常规心理,协调医 患关系。加强沟通能力
正确运用语言,掌握好语音语调:语言应清晰、文雅、通俗易懂,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或方言,语调应平稳、柔和,语速应流畅而不太快,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以避免产生生硬难以接受或消极、怠慢、不重视感。语言沟通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如抚摸、搀扶等来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强化沟通效果,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比如抢救病人时医护人员一方面应迅速熟练有条
不紊,不遗余力救治护理,减轻病人肉体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注意家属心理反应,如对急重病人在技术抢救无效时,根据家属心理需要进行“感情抢救”,使家属心里有一段适应过程,能够承受不幸消息打击。
加强软、硬环境建设
为病人创造清洁、舒适、温馨、秩序井然的环境,科内各种标示醒目、清晰、指向明确,设公用电话,提供优质服务,重病人的挂号、检查、取药办理住院手续,陪送住院等全程有医护人员协助解决。
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已广泛开展,法律本身对医护、对病人都是要保护其合法权益,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且配合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培养正确规范的就医行为和道德,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活动,遵守就医程序和医院有关管理制度。护理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确保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质量到位,避免人员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甚至侵犯患者权益的事件发生。
姓名:王云
单位:镇江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
邮编:212002
固定电话:88773302
移动电话:***
E-mail:qhf21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