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20世纪,占据西方文学主潮地位的是(现代主义)文学。
2.在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卡夫卡)堪称一个奠基者。
3.1904年,卡夫卡结识了他—生中最重要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
4.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5.《变形记》的主人公是(格里高尔•萨姆沙)。
6.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主要有(《美国》)、(《审判》)、(《城堡》)。
7.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集)主要有(《观察》)、(《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
8.“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 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以后的几年中获得广泛的认可。
9.《城堡》的主人公名叫(K)。
10.法国作家纪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两个相反相成的世界:一是(对“梦幻世界„自然主义式‟的再现”),二是(“大胆地向神秘主义的转换”)。
11.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其中法国现代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直接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哲学背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基础。
12.“意识流”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意识流”这一术语引入文学评论。
13.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态。
14.意识流小说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主要技巧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
15.乔伊斯的祖国是(爱尔兰)。
16.《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
17.小说《月桂树被砍掉了》的作者(杜阿•杜夏丹)是法国小说家,一般被认为是较早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
18.《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是(普鲁斯特)。
19.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
20.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填国名)
21.最初作为哲学概念的存在主义,可追溯到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他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兼作家(马塞尔)把(克尔凯戈尔)的思想引入法国,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文坛又产生了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存在主义思潮。
22.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等。
23.(“自由选择”)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观念;(“荒诞体验”)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对世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和感受;它们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24.萨特的主要作品有(《恶心》)、(《墙》)、(《间隔》)、(《自由之路》)、(《禁闭》)等。
25.加缪的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堕落》)、(《流放与王国》)等。
26.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新小说理论的重要论文。
27.《一个陌生人的肖像》的作者是(娜塔丽•萨洛特)。28.(萨特)在为《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再版作序时提出了著名的“反小说”的概念。
29.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这些新小说派的纲领性文献的作者是(罗伯—格里耶)。
30.(诗)和(画)的结合构成了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独特的艺术追求。
31.新小说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马格丽特•杜拉斯)、(克洛德•莫里亚克)。
32.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有(《橡皮》)、(《窥视者》)、(《嫉妒》)。
33.法国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尔特总结说,罗伯—格里耶放逐意义的维度(取消意义)的主要策略有二:一是(消解深度);二是(瓦解叙事)。
34.拉丁美洲著名的文学爆炸现象出现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
35.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卡洛斯•富恩特斯)、(阿莱霍•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何塞•玛利亚•阿尔格达斯)、(胡安•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36.1967年,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
37.古巴作家卡彭铁尔的主要作品有(《人间王国》)、(《消失了的足迹》)、(《光明世纪》)等。
38.黑色幽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年代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
39.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约瑟夫•海勒)、(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瑟•巴斯)、(托马斯•品钦)、(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40.西方文学界对“黑色幽默”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哈利•肖在《文学名词辞典》(1973)里说,黑色幽默又叫(黑色喜剧),“由于它对当代社会常常采取不相容的态度,因此又叫(病态幽默)”。有一些评论家又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41.文学界一般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创作起码在40年代(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小说中就有表现,到了(6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高峰,在欧洲有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为其最突出的代表,俄罗斯裔美国小说家(纳博科夫)也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42.文学评论界通常把博尔赫斯的小说概括为(“宇宙主义”)或(“卡夫卡式的幻想主义”)。
43.卡尔维诺毕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著有一部百万言的巨著(《意大利童话》)。
44.《我们的祖先》被认为是一部关于现代人的(生存和人性)的寓言。
45.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在20世纪既是并行不悖的两条主线,同时也突出地表现出彼此(渗透)和(交融)的特征。
46.象征性技巧在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特征为越来越趋于(多义化)和(朦胧化)。
47.帕斯捷尔纳克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
48.《日瓦戈医生》在小说艺术史上的独特贡献是把俄罗斯传统小说的(写实性的叙事传统)与帕斯捷尔纳克式的(诗意品质)完美地结合起来,因而被称为(“诗化小说”)。
49.(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生活构成了索尔•贝娄始终关注的重要领域。
二、选择题
1.这一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这一流派是(B)。
A.现实主义
B.表现主义
C.意识流
D.唯美主义
2.这位作家获得了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称赞他是(美国)“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实验主义者”。这位作家是(A)。A.福克纳
B.马尔克斯
C.普鲁斯特
D.加缪
3.以下哪部作品是约瑟夫•海勒的?(B)
A.《芬尼根的苏醒》
B.《第二十二条军规》
C.《万有引力之虹》》
D.《儿子与情人》
4.《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浪》等小说是哪位作家创作的?(A)
A.伍尔夫
B.福克纳
C.加缪
D.西蒙娜•波伏瓦
5.这篇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军官以一种非理性的迷狂参与制造了一部构造复杂精妙的处决人的机器,但最终制造这部行刑工具的军官竟自己躺在处决机器上,轧死了自己。这篇揭示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异化的作品是(C)。
A.《变形记》
B.《地洞》
C.《在流放地》
D.《城堡》
6.美国文学理论家汉弗莱曾对意识流小说下过这样的定义:“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所谓“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指的是(A)。
A.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B.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C.意识与前意识层次
D.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7.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这些作家是属于哪一个流派的?(C)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存在主义
D.黑色幽默
8.这一流派的作家往往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他们在小说中表达他们的哲学观点,其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哲理化。这一流派是(D)。
A.表现主义
B.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C.黑色幽默
D.存在主义
9.中性的、非感情化的写作又被称作(D)。
A.时间零
B.自然主义
C.表现主义
D.零度写作
1O.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的一个小说流派在理论上的重要论文。文章引用了法国作家斯汤达的一句话:“怀疑的精灵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并同时宣称“我们已进入怀疑的时代”。这个小说流派是(D)。
A.黑色幽默
B.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C.现实主义
D.新小说派
11.卡洛斯•富恩特斯、加西亚•马尔克斯、阿莱霍•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何塞•玛利亚•阿尔格达斯、胡安•鲁尔福等作家,是哪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C)
A.浪漫主义
B.新小说派
C.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D.现实主义
12.“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是对哪位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A)
A.马尔克斯
B.加缪
C.福克纳
D.肖洛霍夫
13.“……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这是哪一流派的创作特点?(B)
A.新小说派
B.黑色幽默
C.现实主义
D.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4.《福尔赛世家》、《儿子与情人》、《约翰•克利斯朵夫》、《美国的悲剧》,这些小说属于下述哪—类作品?(D)
A.浪漫主义
B.新小说派
C.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D.现实主义
15.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大战前夕,地点在作者所虚构的一个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的疗养院,里面住着来自欧洲各地的病人,他们精神空虚,身体虚弱,有如行尸走肉,从而反映着世纪初叶欧洲精神的病态和危机,因此,这部小说也被称为“时代小说”,透露的是“整个欧洲精神生活的精髓”(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语)。这部小说是(A)。
A.《魔山》
B.《喧哗与骚动》
C.《静静的顿河》
D.《福尔赛世家》
三、简答题.1.什么是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运用在绘画评论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了8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22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又再度出现,用来描述一群法国年青画家(其中包括毕加索)的绘画特色。而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词则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德国,并在此后的几年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本现。其特征表现为:①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②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水恒的品质。③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2.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技巧有哪些主要特征?(1)具有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①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的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即小说的图象在总体上呈现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荒诞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世界;而小说的细节描写又极其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有非常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小说的场景处理也极其生活化。②具有高超的虚拟现实的本领,他擅长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在逻辑上又有存在的可能性的现实情境。这种情境卡夫卡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艺术手段来实现。(2)作品在内容上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和人的双重异化。(3)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和多解性。(4)许多作品没有结尾。
3.简述在《城堡》解释史上,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不同结论。
“城堡”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主题级的意象,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视野出发,得出的是不同的结论。解释“城堡”的观点主要有7种: ①从神学立场出发,研究者认为,“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所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也有研究者认为卡夫卡用城堡来比喻“神”,而K的种种行径都是对既成秩序的反抗,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
②持心理学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内在真实的外在反映。
③存在主义的角度则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④社会学的观点则认为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⑤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认为,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的困境。
⑥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⑦实证主义研究者则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观点证明《城堡》是一部可以有多重解释的作品,这种多重的解释,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4.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说明:因为涉及到两种不同观点,这部作品算不算意识流小说都算对);詹姆斯•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们的苏醒》;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浪》等。
5.筒述弗洛伊德关于精神领域的三种形态及其作用。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种结构形态,认为其中的“无意识”是处于意识最底层的广大的区域,它是一片充满着盲目冲动的黑暗域,深埋着人的本能、欲望与冲突。人的无意识是非理性的,受到理性的压抑而很难实现,同时无意识也是人的清醒而自觉的理性意识所无法认识、也无法控制的。但是,人有做梦的行为,而梦的活动却是无意识的间接的反映,人在梦中的时候,饱受压制的欲望和本能便通过变形的象征方式浮现,从而人的梦便成为被压抑的欲望的一个宣泄的渠道,使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欲望得到补偿性与替代性的满足。
6.简述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个层面及其各自的主要内容。(1)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2)一种小说文体。
两种观点:①包括意识的全部层面(意识、前意识、无意识,)。②侧重于描绘前意识和无意识(教材采取后一种)。根据后一种观点,“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意识的未形成语育层次”,指的即是前意识与无意识层次)。
(3)一种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技巧,这些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自、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等。
7.什么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1)内心独白:①间接内心独白,指在叙事者的叙述过程中突然插入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时这种内心独白活动有着“他想”、“他意识到”一类的提示性引导词;有时不用“他想”、“他感到”一类的提示词,直接从叙事者的声音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②直接内心独自,小说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直接传达内心的活动,让人物的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作者不站出来向读者作指示性的说明。
(2)自由联想: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
(3)“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手法,通常指电影镜头的组合、叠加,而意识流小说中蒙太奇的运用指的则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进一步分为时间蒙太奇与空间蒙太奇两种。
8.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设置了一个和《奥德塞》相对应的结构,对于这一问题,评论界有两种主要观点,简述这两种主要观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不同之处:一种观点认为,这表现了乔伊斯的宏大创作意图。对荷马史诗的借用反映了乔伊斯借助一种神话结构从总体上把握当代社会生活的意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尤利西斯》所代表的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在史诗和神话模式中所建构的秩序和统一性不过是一种虚构的产物。小说中的主人公布卢姆作为一个有些下流的广告推销员不能与荷马史诗中的大英雄相提并论;平庸琐碎的都柏林的现实生活不能成为一个神话。
(2)相同之处:这两种观点看似不同,但在对丧失了生命力的无序的现代文明的基本判断上堪称一致。
9.《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叙述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首先,班吉的讲述呈现了文学感性的具体性和原初性。整个世界在班吉的眼里,是由一个个具体事物构成的,都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他的感官世界密切相联。而这种不加任何修饰的感官世界的具体性和生活场景的原初性都反映了福克纳文学想象力的原创性。
其次,白痴叙事更有助于表现意识流的创作技巧。在意识流的技巧层面,白痴是服从于小说艺术构思的需要的。“混乱”是班吉叙述的最突出特征,在他的叙述中,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场景混沌一片,难以分清,过去与当下的事件无从区别。因此,班吉的叙事突出表现了意识流的特征,一是时空和记忆的场景切换,二是所有的流程都由当下的某种感觉和事物触动。
最后,白痴叙事有助于福克纳传达小说的深层主题:“人生就是一篇荒唐的故事,由白痴讲述,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1O.简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艺术手法。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指借助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或观念,如印第安古老的传说、神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观念(如相信鬼魂存在等),以及作家的想像、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独特艺术手法。具体表现为:
(1)把现实魔幻化或把魔幻现实化。如给马尔克斯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概括的,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是其主要艺术特征。这种结合还不仅仅是把现实魔幻化或者把魔幻现实化,而是最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拉丁美洲人的眼里,现实与幻想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2)陌生化的技巧。陌生化是指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照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著名理论,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3)神话化。神话是受到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青睐的文学形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对神话的大量运用也与20世纪神话主义思潮密切相关,同时,拉丁美洲这块有着深远的神话传统的土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更普遍地运用神话提供了更充分的根源。
11.如何理解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中现实与魔幻的关系? 一种看法认为,“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另一种看法则把魔幻与现实看成一个整体,把“魔幻”看成拉丁美洲人观察、体验以及传达世界的固有方式,同时也是拉丁美洲小说家固有的思维与艺术方式,魔幻与现实在这些小说家的创作中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而恰恰是一个统一的世界。瑞典文学院在给马尔克斯的颁奖词中也认为: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艺术特征。这种结合还不仅仅是把现实魔幻化或者把魔幻现实化,而是最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拉丁美洲人的眼里,现实与幻想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12.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的“孤独”主题? 马尔克斯是从整个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学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孤独的主题。他反思的是整个拉丁美洲,他的诺贝尔受奖词的题目《拉丁美洲的孤独》也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拉丁美洲的视野,还是“百年”的时间尺度,都升华了孤独的主题: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孤独,也不是一个家族的孤独,甚至也不仅是马尔克斯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拉丁美洲”以及“百年”的字眼使孤独的主题最终与整个拉丁美洲的广袤的大陆以及一个世纪的漫长历史联系在一起。马孔多是一个落后、封闭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域的象征。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不仅没有为马孔多带来现代文明,反而最终使之走向毁灭。但这种结局却对拉丁美洲大陆的政治生命产生着一种政治警示的作用。对孤独与死亡的抗争由此构成了小说的真正的意图。
13.什么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小说家经常运用哪些艺术手法? “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在文学上的反映,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对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的反响。“黑色幽默”小说家集中写的是社会现实处境的荒谬及其对人的个体存在的挤压,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其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为:无以复加的变形与夸张;运用滑稽讽喻的手法,冷漠、无动于衷甚至是调侃和嘲弄的叙述调子(写人的处境的离奇荒诞、怪异);取消传统小说那种连贯性的叙事格局,使小说碎片化、集锦化、杂糅化等。
14.如何理解黑色幽默小说的“杂糅”特征? 黑色幽默小说的“杂糅”就是在小说中把多重文体与文类杂糅在一起,巴赛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特征。白雪公主曾经在大学里学过文学,她的意念往往又与学术性的文化论题有关,小说中因此充斥了关于悲剧和诗歌的学术讨论。此外读者还能在小说中读到书信,读到毫无文学色彩的平铺直叙的公文写作,读到长达一页的王子名单,排列了三十多个王子的姓名。在第一部结束后巴赛尔姆还针对读者设计了关于小说阅读的问答题,譬如:“你喜欢目前这个故事吗?”“白雪公主是否像你记忆中的那个白雪公主?”“你认为创造新形式的歇斯底里对今天的艺术家是否是一种可行的行为?”“你是站着读书?还是躺着,坐着?”等等。这一切,使小说成为多种文体和文类的大杂烩。
15.“第二十二条军规”有什么象征性含义? 在小说中,“第二十二条军规”指一个自相矛盾的圈套,一个陷阱。它隐喻了人类的一种悖论般的荒谬的存在处境,作为一个生存的总体隐喻它直接指向当代世界的生存现状,象征着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以及有理性的荒诞,象征了后现代社会的一种谁也看不到,但却无所不在的统治。
16.简析萨特小说《恶心》中对“恶心”的感受。
萨特在小说《恶心》中把对“恶心”的感受上升到存在论的高度。“这种恶心不单纯是生理的反应,而是一种认知,但它又不单纯是抽象的认知,而是具体形于一种生理反应。毫无疑问,作为一种认知、一种感受、一种体验,萨特的恶心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的认识、感受和体验。它既然是一种主体的反应,那就正映照出外部现实世界、周围的自在存在之中有着令人恶心的性质。”“既然外部世界的存在、自在存在只有通过恶心才被显露出来,那就说明了外部世界就是一个令人恶心的世界。总而言之,在萨特看来,外部世界的根本性质就是恶心。”
17.加缪的小说《鼠疫》中的“鼠疫”这一意象有什么象征性含义?
《鼠疫》中的“鼠疫”这一意象的象征性含义是法西斯势力对各国的侵略。正如加缪在谈及自己写作《鼠疫》的基本动机时所说的那样:“我想通过鼠疫来表现我们所感到的窒息和我们所经历的那种充满了威胁和流放的气氛。我也想就此将这种解释扩展至一般存在这一概念。”小说结尾这瘟神发动的鼠群,正象征着人类始终面临的惘惘的威胁,象征着毁灭人类的一种可知以及未知的力量,它是关于人类总体生存境遇的象征表达。由此,“鼠疫”的意象就上升为“一般存在”的概念高度。
18.新小说派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小说派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1)对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主要包括对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观念的质疑;新小说派首先质疑的是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的观念,认为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对环境的注重、对人物的刻划所反映的只是一种肤浅的真实,不仅无法揭示一个客观世界,而且以真实性的假象欺瞒读者。同时,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手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习惯。
(2)在艺术观念上,新小说派作家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因此,对“物”的重要性的强调在新小说派这里走向了一个极端。
19.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消解意义(放逐意义的维度)的做法主要有哪些?(1)消解深度。传统的小说的意义是建立在“深度”这个神话的基础上的,小说家总认为他的小说试图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小说总是隐含有一种深度,而这深度就是小说的意义。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不相信世界有一种深度和意义存在,力图创作出一种排斥所谓深度的“表面小说”,在技巧上表现为大量运用视觉性极强的词汇,惯于不厌其烦地描写事物的形状、数目、方位、性质、质地等等物质表层的特征。
(2)瓦解叙事。打断叙事的连续性,大量运用场景、细节、断片,读者很难再读到一个完整的有连贯情节线索的故事;新小说派小说家尽可能地在小说中摒弃故事,即使有故事情节的某种形态,也表现为一种未完成状态,小说的讲述方式通常表现为“现在进行时”,小说成为叙事者的正在进行的叙述行为,所以,“未完成性”构成了新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20.为什么说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主观主义者? 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嫉妒》,名字有双重含义:主观心理活动“嫉妒”,与客观物质“百叶窗”所表现的“观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表现了新小说派的重要观念:“物化”主题——人的主现心理和情绪与客观存在的“物„密不可分。《嫉妒》同时又是一部自身内部具有某种悖论性的小说,是自我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叙事者在不动声色地呈现着“物”,另一方面这个叙事者并不是一个所谓冷静客观的人,恰恰相反,他是“所有的人当中最不中立、最不偏不倚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永远是一个卷入无休止的热烈探索中的人,他的视象甚至常常变形,他的想象甚至进入接近疯狂的境地”。“是这个人在看、在感觉、在想象,而且是一个置身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的人,他受这感情欲望支配,一个和你们、和我一样的人。”简单地说,《嫉妒》的叙事者是个被“嫉妒”的心理疯狂折磨的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人。因而罗兰•巴尔特说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人本主义者,或主观主义者。
2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写作?
后现代主义写作是一个异常庞杂的领域:(1)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把小说当作是一个虚构的文本世界。他们力图打破文学是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反映的神话,而直接承认小说的本质就是对世界的想象性虚构,是作家对杂乱无章的创作素材的编织和缝合。(2)他们不仅在创作观念上强调小说的虚构性,而且往往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刻意表明文本的虚构属性,并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手法凸显小说本身就是—种虚构行为。(3)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使小说成为充满元叙述的元小说。(4)具有文类和文体的杂糅性。
22.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创作有什么特征?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创作主要有以下特征:
(1)把小说当作是一个虚构的文本世界,他们力图打破文学是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反映的神话,而直接承认小说的本质就是对世界的想象性虚构,是作家对杂乱无章的创作素材的编织和缝合。
(2)写作过程中往往刻意表明文本的虚构属性,并用各种各样的叙述手法凸显小说本身就是—种虚构行为,使小说成为充满元叙述的元小说。
(3)具有文类和文体的杂糅性。(4)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
23.什么是“元小说”?
“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当一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关于小说本身的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则被称为元小说。24.简述博尔赫斯的创作特征。
(1)具有玄学特征:每一篇作品都关注某种宇宙模式或者宇宙的某种属性(无限性,不可数计性,永恒的或者现在的或者周期性的时间)。小说中充斥着对无限和永恒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以具体有限的形式传达出来。力图以有限表现无限。
(2)小说中充满了形式化的意象,比如梦、镜子、废墟、花园、沙漏、罗盘、锥体、硬币、盘旋的梯子、大百科全书、迷宫等等。这些意象不同于一般小说或诗歌中的意象,它们都有鲜明的形式化特征,有可塑性,是有意味的形式,同时又有玄学意味,可以在小说中对它们进行形而上的阐释。
(3)杂糅性(见《交又小径的花园》要点)。
(4)小说具有幻想性。但他写的往往不是纯粹的幻想小说,而是更擅长于把幻想因素编织在真实的处境之中,在小说中致力于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
25.如何评价博尔赫斯对小说学的贡献? 博尔赫斯的小说以幻想性著称,但是更值得重视的是他在小说处理幻想题材的方式。其实博尔赫斯写的往往不是纯粹的幻想小说,他更擅长于把幻想因素编织在真实的处境之中,从而在小说中致力于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譬如《交叉小径的花园》,就制造了一种神奇的时间花园曾经真实存在于中国的幻觉。真真假假就这样混杂在一起,从而表现了博尔赫斯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的高超技巧。博尔赫斯的对小说学的贡献正在这里。他的出现正像卡夫卡、乔伊斯、罗伯—格里耶一样,也使人们对小说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再度思考,去追问小说的可能性限度究竟如何?小说在形式上到底还能走多远?如何在小说中处理真实与幻想的关系?小说能够用什么样的虚拟和变形的方式呈现人类象征性的存在图式?这些都是博尔赫斯带给20世纪小说领域的值得珍视的启示。
26.解释关于“时间零”的理论。
卡尔维诺的“时间零”理论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个猎手去森林狩猎,—头雄狮扑了过来。猎手急忙向狮子射出一箭,雄狮纵身跃起。羽箭在空中飞鸣。这一瞬间,犹如电影中的定格一样,呈现出一个绝对的时间。卡尔维诺把它称为时间零。这一瞬间以后,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狮子可能吃掉猎手;也可能被羽箭射中而亡。但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之后的事件,即进入了时间一,时间二,时间三。至于狮子跃起与利箭射出以前,那都是发生于时间零以前,即时间负一,时间负二,时间负三。
27.《交叉小径的花园》总体构思的出发点(也是作家所迷恋的“意象”)是什么?它是如何体现在这部小说中的?
“迷宫”是博尔赫斯所迷恋的意象,构成了他的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总体构思的出发点。“迷宫”这一意象是通过小说中关于崔朋的中国迷宫故事体现出来的。小说所具有的迷宫的特征则表现在:整部小说文本可以看做是一个谜面,而谜底则是“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叉小径的花园》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时间的迷宫故事,时间在这里也具有了迷宫的特质。博尔赫斯理解的时间,不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线性时间,而是一种具有玄学特征的迷宫般的时间。博尔赫斯对迷宫的酷爱也正因为“迷宫”意象非常适合于承载一个关于宇宙和世界的幻想性总体图式。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迷宫是一个象征物,它真正影射的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时间”主题。如果说整篇小说可以看成一个譬喻的话,那么“迷宫”是喻体,真正的本体是“时间”。
28.结合作品选,说明《交叉小径的花园》如何体现“杂糅”这一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
《交叉小径的花园》包括了多种创作动机,也包括了多种小说类型,这就是该篇小说表现出的杂糅性。《交叉小径的花园》把不同类型的小说模式组合嫁接在一起,即在文本中综合了不同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不同的小说文体,也有不同的小说类型,同时也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和主题模式,从而充分体现了“杂糅”这一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由此,《交叉小径的花园》引发出的小说学问题是小说家如何在文本中缝合不同的情境、文体乃至不同的叙事文类。从这个意义上说,缝合与杂糅构成了博尔赫斯的小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博尔赫斯在小说中融会了更多的东西:主题、形式、文体、小说类型,此外还杂糅了不同的情调与美学风格。
三、论述题
1.结合《变形记》节选,论述这篇小说如何体现卡夫卡小说的主要特征——总体的荒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 总体的荒诞性和细节的真实性是卡夫卡小说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变形记》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疑是具有荒诞色彩,但是卡夫卡通过精细的描写却使这一荒诞的情节显得真是可信。这取决于卡夫卡的细部的写实原则和艺术手法。作为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卡夫卡所注重的不在于展示外部世界,而注重内心心理表现,在《变形记》中表现出虚妄荒诞与细节真实相结合的特色。作品虚实交融,人虫合—,穿插的故事和场景常常游离于情节之外,有时记录瞬间的直觉,有时显示离奇的梦幻。人在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一方面有人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又逐渐具有了虫性。读来看似荒谬离奇,但在异化社会中,人丧失谋生能力,被社会遗弃,无异于一只甲虫,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本质揭示。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最初的反应尚不是对自己变成甲虫这一残酷现实感到惊恐,仿佛变成大甲虫是个自然不过的事,而是担心老板会炒他的鱿鱼。他像平常一样,想着他的工作,想去赶车。他形变心不变,虫形人心,时时还在关心家人,为自己不能上班赚钱造成家境贫困而内疚。这一切使小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荒诞性,情节虚幻怪异。但对荒诞事件描述的细节,人物内心心理的表述,却是现实的,真实可信的。家人从希望他好起来到完全失望;从小心翼翼地照顾到残忍无情地置他于死地,这一切都通过格里高尔的感受与心理活动,描绘了一幅现实的家庭生活图景。细细品位,便觉真实无比。卡夫卡将荒诞不经的事件安置在极为平常的家庭生活之中,同时又以极为真实自然的日常生活内容去进一步展示荒诞不经事件的全过程。
《变形记》写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社会现实是一个使人异化的存在,格里高尔为了生存而整日奔波,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社会甚至家庭、人伦都使他感到陌生,最终使他成为异己的存在物,被社会与家庭抛弃。这就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可能面临的生存处境的变形化的写照。卡夫卡以一个小说家的卓越而超凡的想象力为人类的境况做出了一种寓言式的呈示。现代人面临的正是自我的丧失和变异,即使在自己最亲近的亲人中间也找不到同情、理解和关爱,人与他的处境已经格格不入,人成为他所不是的东西,同时却对自己这种异化无能为力。而这一切,都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某种本质特征。《变形记》因此也状写了人的某种可能性。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就是卡夫卡对人的可能的一种悬想。在现实中人当然是不会变成甲虫的,但是,变成大甲虫却是人的存在的某种终极可能性的象征。它是我们人人都有可能面对的最终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说,卡夫卡写的是人的生存现状。因而,当格里高尔本人和他的家人发现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时候,都丝毫没有怀疑这一变形在逻辑上的荒诞,而是都把它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实接受下来。卡夫卡的写法也完全遵循了写实的原则,仿佛他写的就是他在生活中所亲眼目睹的一个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读者也完全把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作为一个我们自己的生存处境的写真而接受下来。虚幻荒诞中蕴含着现实真实,现实表现中充满了梦魇荒谬。两者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卡夫卡”式的主要艺术特色。
2.结合《喧哗与骚动》节选,谈谈(1)昆丁的叙述交代了哪些故事情节?(2)昆丁的叙述如何表现“意识流”的特征?(参照《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第71页注释)(1)在《喧哗与骚动》节选中,昆丁的叙述主要交代了以下故事情节: ①“现实时间”里的故事情节
昆丁在宿舍里砸坏了自己的表;昆丁准备自杀。他把东西装进箱子,以便让别人以后带给他的家人;昆丁在宿舍门口碰到了从小教堂回来的施里夫;昆丁到邮局给父亲寄信;昆丁到钟表店修表;昆丁乘电车来到查尔斯河边;昆丁在浮码头看到了同学吉拉德•布兰特;昆丁搭上一辆回哈佛的电车;昆丁下车后寻找执事,托执事把一封信交给施里夫,并给执事一张字条,让他到自己宿舍取东西;
昆丁搭上一辆电车离开哈佛,到坎布里奇郊外的阿尔斯顿去;昆丁选定自杀的地点;昆丁向三个钓鱼的男孩问到小镇去的路;昆丁在小镇上推门走进一家面包店。
②“心理时间”里的故事情节 妹妹凯蒂结婚的情景;凯蒂失身那晚昆丁与父亲谈话;昆丁与同学斯波特吵架;凯蒂与达尔顿•艾密司的关系;昆丁在桥上与达尔顿•艾密司斗殴;凯蒂结婚前夕,昆丁与凯蒂在她的卧室里谈话;赫伯特•海德与昆丁谈话。(2)昆丁的叙述是这样表现“意识流”的特征:
第一,它们仿佛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忖”之类的引导语。如昆丁叙述中的这样一段:“只要他高兴你跟他说什么他就能用鼻子闻出来。他不用听也不用讲。他能闻出人家给他起的新名字吗?他能闻出坏运气吗?他干嘛去操心运气好还是坏呢?运气再也不能让他命运更坏了。如果对他的命运没有好处,他们又干嘛给他改名呢?”这一段叙述的是昆丁乘电车前往查尔斯河时又想起1900年给班吉改名那一天的事,前面就没有冠以“他想”、“他自忖”之类的引导语。
第二,它们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到另一思想活动,不必有逻辑,也不必顺时序。如:
坐着一动不动,我肚子里因为你而蠕动。①她一下子就站在了门口。班吉。大声吼叫着。②班吉明我晚年所生的儿子③在吼叫。凯蒂!凯蒂!我打算拔腿跑开。④他哭了起来于是她走过去摸了摸他。别哭了。我不走。别哭了。他真的不哭了。迪尔西。
①为昆丁想起几年前他在老家和一个名叫娜塔丽的少女一起玩耍的情景。②为昆丁又想起他妹妹凯蒂失身那天的情景。③为昆丁想起康普生太太给小儿子换名字时所说的话。④为昆丁想起1898年祖母去世那晚的事。在回大房子时,班吉哭了,凯蒂安慰他。在这一叙述中,叙述者的头脑里,就是从一个思绪跳到另一个思绪,没有逻辑关系,也没有时序顺序。
第三,除了正常的思想活动之外,它们也包括潜意识、下意识这一类的意识活动。如:“地狱里,除了她和我,再也没有别人。如果我们真的干出件非常可怕的事就能让人们逃之夭夭,光剩下我们俩在地狱里。我犯了乱伦罪我说父亲啊是我干的不是达尔顿•艾密司。”这一段说的是昆丁又想起妹妹与推销员达尔顿•艾密司有了苟且关系后,自己去向父亲“承认”犯了乱伦罪的情形。这就是昆丁的一种潜意识、下意识。
3.结合《局外人》节选,谈谈(1)这部小说如何表现荒诞的世界观?(2)什么是《局外人》的“零度写作”?
(1)在《局外人》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透视主人公默尔索对于世界的荒诞感受,来试图表达一种荒谬的世界观。在默尔索这里,荒谬感产生于对自己处境的冷眼旁观,产生于自己的局外人的姿态,产生于对世界的陌生化的体验。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所说的那样:“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觉和光明的宇宙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流放无可救药,因为人被剥夺了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乐土的希望。这种人和生活的分离,演员和布景的分离,正是荒诞感。”因此,“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它不存在于对立的两种因素的任何一方。它产生于它们之间的对立。”“荒诞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两者的共存。”小说《局外人》的主题表达的就是人与他所处的生存境遇之间的乖谬。默尔索的冷漠正是因为在世界中找不到和谐感,他与周围的存在格格不入,他之所以被判了死刑,根本原因尚不在杀了那个阿拉伯人,而是因为他对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蔑视,他对一切都漫不经心,都感到无所谓,连母亲的死也使他无动于衷,在这个意义上说,他被社会视为一个异己,一个疏离者,一个局外人,最终则被看做社会的一个敌人而走向死亡。这就是默尔索悲剧命运的根源。
但是默尔索的冷漠不意味着他是个毫无感觉的人。加缪在为《局外人》写的序言中这样评价默尔索:“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著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默尔索是一个对世界的荒诞的属性比起他人来有着更为自觉的体认的人。通过默尔索的形象的塑造,加缪指出:荒谬感首先表现在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某种怀疑。正像他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描述的那样:
有时,诸种背景崩溃了。起床,乘电车,在办公室或工厂工作四小时,午饭,又乘电车,四小时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总是一个节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容易沿循这条道路。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味道的厌倦开始了。“开始”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于一种机械麻木生活的活动之后,但它同时启发了意识的活动。它唤醒意识并且激发起随后的活动。
厌倦导致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拒斥的态度,并最终指向一种觉醒。尽管在默尔索这里,这种可能的觉醒是以其生命的消亡为代价。
(2)所谓《局外人》的“零度写作”,即中性的、非感情化的写作。在《局外人》中主要表现为: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口吻讲述人生中最能激起强烈感情的事件;在语言上突出“非感情化”。如《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的这段冷漠的叙述:“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这段叙述反映了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所谓的一种零度写作的特征。这种排斥了主观情绪和感情的叙述调子显然更有助于加缪表达他的存在主义的荒谬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小说的叙述方式与主题取向构成了有机的统一。
4.结合《嫉妒》节选,论述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它如何体现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 罗伯—格里耶的《嫉妒》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隐匿了叙事者。《嫉妒》的特别首先表现在你不知小说到底是由谁来叙述的。从叙事者的声音上判断,它显然是一个第一人称,但从未有“我”的字样出现,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者是隐匿的,我们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却不知他是谁。进入视野和场景的总是女主人A,A在家中走来走去,她在写信,在梳头,然后就是A和邻居弗朗克在露台聊天,在餐厅吃饭的场景。但是读者却时刻感到场景和空间中不止有两个人,不止有A和弗朗克,还肯定有幽灵般的第三个人。这第三个人最有可能的当然是小说中的嫉妒的丈夫,也就是小说中那个隐匿的叙事者,一个潜在的“我”,他其实一般情况下都在现场,但他像个哑人一样从不出声,他只是不动声色地在观察,在倾听,其实是时时刻刻在监视和猜忌让他嫉妒的妻子。但这一切都是隐藏不露的,读者只能从叙事过程中进行猜测,最后断定有这么一个吃醋的丈夫。
(2)视觉性强。从叙述层面上看,小说的隐藏的效果取决于叙事者的观察位置和角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只写了一件事情:一个隐匿的叙事者在观察。一切都取决于他的视野,他能看到什么决定了小说能叙述出什么,小说记录的其实只是丈夫眼睛所能看到的。所以也可以说《嫉妒》是一部“视觉小说”。
(3)“现在进行式”。作为“视觉小说”也决定了《嫉妒》的“现在性”和“空间性”。观察总是正在进行的,这就是它的“现在”的特点。《嫉妒》九个段落中的五段都是以“现在”二字开头的。“现在”造成的效果是叙述过程与被叙述的对象、事件同步发生的假象。被叙述的事件是正在发生的,进行中的,叙事者就缺少了时间距离,也缺少了判断距离,只能呈示所看到的一切。这使视线中的景象有一种无序性。一切都是现在进行的,小说成为正在进行的东西,我们读者的阅读似乎与小说的写作是同步的,小说家给你展示的正是他的完成小说的过程。
(4)极其精确的视觉语言。小说的场景好像是叙事者用眼睛一寸一寸地丈量出来的。比如小说一再重复写几片香蕉林,详细地不厌其烦地写香蕉林的形状,是矩形,还是梯形,树干高度如何,每排树是多少株,减去砍掉的树之后,数字又是多少等等。观察者的眼睛有如一个米尺。这种语言的特点是极端精确,注重空间、轮廓而轻色彩,是一种“几何式的描写”。
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主要是:(1)消解深度;(2)瓦解叙事;(3)致力于探索小说的新的可能性,探索还没有被别的小说家实践过的小说形式和主题,而对传统小说形式则一概否定。作为新小说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罗伯—格里耶在《嫉妒》这部小说中所进行的以上实验和创新,正充分体现了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
5.结合《百年孤独》节选,选论这部小说如何体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艺术手法。
(1)把现实魔幻化或把魔幻现实化。瑞典文学院在给马尔克斯的颁奖词中曾这样评价《百年孤独》的艺术成就: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从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段颁奖词还概括说,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是其主要艺术特征。这种结合还不仅仅是把现实魔幻化或者把魔幻现实化,而是最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拉丁美洲人的眼里,现实与幻想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2)陌生化的技巧。所谓的陌生化,就是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照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如《百年孤独》中关于马孔多的第一代创始人布恩蒂亚带领孩子们见识他们从未见过的冰块的描写,就是马尔克斯笔下的一个堪称神奇的细节。它使冰块显示出了奇特的光芒,使读者也有一种神奇之感。读者正是借助小说中人物的眼光在重新打量冰块,从而使冰块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3)神话化。神话是受到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青睐的文学形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更是神话传说的集大成。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总结的几种神话原型:天堂神话,原罪与堕落神话,出埃及记神话,田园牧歌神话,启示录神话等等,在《百年孤独》中几乎都得到了印证。研究者们认为,《百年孤独》模仿了《圣经》中从“创世纪”和“伊甸园”一直到“启示录”的所有核心情节。小说中的第一代领导人布恩蒂亚离开故乡去寻找新的乐园就酷似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小镇马孔多的建立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创世神话,也是一个伊甸园的田园牧歌神话。而最终马孔多的堕落及毁灭则是原罪和堕落神话的体现,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末日神话,一种启示录。此外,马尔克斯还吸纳了世界上众多的神话和传说。如第一代布恩蒂亚杀了人之后受鬼魂纠缠就是取材于印第安传说。
(4)独具匠心的小说叙事结构。小说的第一句就非同凡响: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一句奠定了小说总体时间框架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参观冰块”的一个小说的初始情节,而且在一句话中包含了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与未来。小说的叙事者不是像一般回忆性小说那样站在全部故事的终点去回溯已经发生的情节,而是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现在”,既能回溯过去,又能预叙未来,从而囊括了小说的三个时空。这种具有“三维”特征的叙述时空的设置,有助于小说凸显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有助于表现布恩蒂亚家族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沧桑。
6.结合《顶瓜瓜的早餐》节选,谈谈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1)小说是一部典型的“反小说”作品,没有故事情节,也不按照传统方法描写人物性格(小说中的人物都像木偶),作者写小说时信笔所至,讽刺范围很广,想到什么就用荒诞的幽默的笔法讽刺什么。小说的基本情节作者已在第一章中和盘托出,这种别开生面的写法也说明作品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这部小说的序与一般的书不同,它本身就是小说的一部分,是真正的作者小库尔特•冯尼格假想的一个作家——也是小说的叙事者——在谈论与评价自己正在写的这本书,如“我自己对这本书是什么看法?我觉得它糟得很”等等。
(2)滑稽讽喻。《顶刮刮的早餐》的叙事者有一种超然的叙述调子,他借着外星球的视角,以一种陌生化的眼光打量地球上的一切,那些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情都一下子呈现出不合理性。比如小说以这样的方式评论所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1492年:“教师告诉孩子们说,这是人类发现他们的大陆的日期。事实上,在一四九二年,这个大陆上已有千百万人居住,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年只是来了强盗,对他们进行了欺诈、掠夺和屠杀。……”再如小说对美国国歌的嘲讽:“下面是它的国歌,真是废话连篇,就像许多要你严肃对待的东西一样……宇宙中有无数亿国家,但是德威•胡佛和基尔戈•特劳特所属的国家是惟一一个国歌里带着许多莫名其妙的问号的国家。”小说的基本观念是借助反讽化的叙事者的口说出的:“我在本书中表示了这样的疑虑:人类是机器、是机器人。”“我还有意把人类想象成橡皮大试管,里面起着激烈的化学变化,在我孩提时,我看见不少人甲状腺肿。……这些不幸的地球人甲状腺肿得就像喉咙上结着笋瓜。”这种人变成了机器的思想,反映着作者对后现代社会机械化和物化发展态势的忧虑,是对现代主义诸种流派所关注的文学主题的沿承和发展。书名所谓“顶刮刮的早餐”则是信手拈来的美国通用面粉公司用来推销一种谷物早餐的广告语,小说在此顺手牵羊地表达了对商品化趋势的冷嘲热讽。(3)碎片化和集锦化。如小说中关于人的机器属性的哲理思辨、对后现代社会中的商品广告的援引,小说作者自己在作品中亲自画的穿插在文字之间的诸如卡车、手枪、电灯开关的大量插图,关于自由女神的火炬像一个燃烧着的蛋卷冰淇淋一类的富于解构色彩的想象,都以片断化的形式组合在小说之中,形象化地冲击着读者的视觉。
7.结合作品论述《日瓦格医生》表现出的精神内涵。
小说《日瓦戈医生》的精神内涵: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俄罗斯传统价值形态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日瓦戈医生》从人道主义和个体生命的角度反思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其后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它的价值之一也正是小说所表现出的看待历史和革命的一种复杂的甚至矛盾的态度。日瓦戈医生的矛盾体现在,他一方面憎恶俄罗斯沙皇时代的政治制度,赞同十月革命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怀疑革命同时所带来的暴力和破坏,用日瓦戈医生自己的话来说:“我是非常赞成革命的,可是我现在觉得,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应该以善为善。”他的信仰仍是来源于俄罗斯宗教的爱的信条以及托尔斯泰式的人道主义,在历史观上则表现出一种怀疑主义的精神。但是在史无前例的以暴易暴的革命时代,这种爱与人道的信仰是软弱无力的。所谓“爱是孱弱的”,它的价值只是在于它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人彼此热爱、怜悯的精神需求,代表着人类对自我完善和升华的精神追求,也代表着对苦难的一种坚忍的承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帕斯捷尔纳克代表了俄罗斯知识分子所固有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对苦难的坚忍承受,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对灵魂净化的向往,对人的尊严的捍卫,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帕斯捷尔纳克是俄罗斯内在的民族精神在 20世纪上半叶的代表。他的创作深刻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虽然饱经痛楚、放逐、罪孽、牺牲,却依然保持着美好的信念与精神的良知的心灵历程。这种担承与良知构成了衡量帕斯捷尔纳克一生创作的更重要的尺度。这一切塑造了《日瓦戈医生》特有的高贵而忧郁的品格。因此,《日瓦戈医生》也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灵魂的纯洁和尊贵的小说”,它的问世,被称为“人类文学和道德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因此,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帕斯捷尔纳克虽然历经沧桑,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望:“我渴望生活,而生活就意味着永远向前,去争取并达到更高的,尽善尽美的境界。”我们同样理解了小说的结尾借助日瓦戈医生的一对朋友的感怀所表达的对心灵自由和美好未来的信念,并为这种俄罗斯式的内在精神品性深深触动。
8.结合《我们的祖先•分成两半的子爵》节选,谈谈这部小说的童话和寓言特征。
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分成两半的子爵》是具有童话思维和寓言色彩的传奇故事。
《我们的祖先•分成两半的子爵》写的是一位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一分为二,竟然分开的两半都各自存活了下来,一半善良,一半邪恶。人性的善与恶就这样以童话的形态形象地反映在分成两半的子爵身上。从客观真实性的意义上说,子爵这个“我们的祖先”属于“不存在”的人物,有一种童话的属性。
童话思维正体现在小说的人物形象身上。分成两半的子爵,形象简明,观念鲜明,有儿童思维的色彩和特征。因此,尽管小说的主题是抽象的,但是这种童话化的构思却使这部小说形象鲜明,生动逼真。小说建立在具体的形象构思的基础之上,正如卡尔维诺自己说的那样:“我开始写作幻想的故事的时候,是没有考虑理论的问题的;我只懂得我全部的故事的源头是一种视觉的形象。有一个形象是一个人被分割为两半,每一半都还继续独立地活着。”
《我们的祖先•分成两半的子爵》同时又是关于现代人的生存和人性的寓言。因此,尽管小说写的是古代的故事,批评家仍称《我们的祖先》“是现代人的三部曲”。它们恰像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一样,写的是关于现代人生存境况、人性追求和自我认同的寓言,只是卡尔维诺的想像比起灰暗的卡夫卡来更具有一种亮色而已。
《我们的祖先•分成两半的子爵》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它创造了一种寓言形式。寓言形式是现代小说最有活力的一种模式,在卡夫卡那里就奠定了它在20世纪小说中大量运用的基础。寓言的原型模式中往往蕴涵着人类的基本境遇,蕴涵着人类的基本心理动机,也蕴涵着人类的基本的追求与渴望,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最古老的寓言模式:孩子在森林里迷路或是骑士战胜遇见的恶人和诱惑,至今仍然是一切人类故事的无可替代的程式,仍然是一切伟大的堪称典范的小说中的图景。”在《我们的祖先•分成两半的子爵》中,寓言的模式与传奇的故事和关于生存的哲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小说既有形而上的内蕴,又有可读性,是现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第二篇:外国文学复习题
1、美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太阳照样升起》,该书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2、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有《椅子》的作者尤内斯库和《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
3、卡夫卡作品中,描写绝对化的父权对人异化这一主题的作品是发表于1913年的短篇小说《判决》
4、《沙恭达罗》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豆扇陀和沙恭达罗。
5、在古埃及文学中,关于太阳神拉神的神话对天地的出现、人类的诞生、万物的形成作了朴素的解释。奥西里斯则是自然、土地、丰收之神,他的死而复活表现了古埃及人对万物荣枯等自然现象的理解。
6、中古时期,日本、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国的文学走在亚非文学的前列。其中被波斯诗人萨迪的《蔷薇园》、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都是其重要作品。
7、古代东方文学成就辉煌,出现了人类文学史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出现了人类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
8、《旧约》中的摩西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民数记》、《利未记》、《申命记》等五卷书。
9、古代印度文学中的两大史诗分别是《摩诃罗婆多》和《罗摩衍那》
10、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描写了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大甲虫的故事,表现了人的异化这一主题。
11、萨特发表于1938年的长篇小说《厌恶》表达了主人公洛根丁对荒谬的世界充满厌恶的主观感受。
12、“他人就是地狱”一语出自萨特的一部哲理味极浓的名剧《禁闭》
13、《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是古代埃及(国家)故事体文学中的佳作。名词解释
硬汉性格: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个性独特鲜明的男性形象被称为“硬汉子”。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能忍受苦难与折磨,不怕失败,视死如归。精神胜利,在困难与死神面前不是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时的优雅风度。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是作者在30年代以来的作品中塑造的“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是“硬汉子”形象的代表。冰山风格: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批评界称之谓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即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体现了海明威式的语言简洁和表达含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 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黑色幽默小说“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它作家: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代表作家法国的萨特。简答题
1、简述《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
第一、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婚姻,是《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乌木马的故事》 第二、形形色色的冒险故事是《一千零一夜》中最动人心魄的篇章。其中,航海旅行尤为引人入胜。《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故事。
第三、《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故事表现正义战胜邪恶,歌颂了真善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渔夫的故事》
第四、在《一千零一夜》中,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恣睢暴戾得到暴露,人民大众的怨愤之声和反抗意识也有所表现。如《女人和她的五个追求者》 此外,《一千零一夜》中有不少惩恶扬善、充满道德伦理教诲的故事,如以女奴为主人公的故事
2、简述《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点。
第一、朴素的现实主义和奇幻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是《一千零一夜》的一大艺术特色,它的形形色色的神奇故事,无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二者彼此交融,相得益彰。
第二、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它的整个故事是以宰相女儿山鲁佐德给国王山鲁亚尔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的。其中的许多故事本身又套故事,形成纵向的或横向的“连环套”。
第三、《一千零一夜》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诗文并茂、语言大众化。作品不仅叙事状物朴直流畅,而且诗歌通俗易懂,古代诗人之作和市井艺人所作。
第四、《一千零一夜》中还有一些艺术手法运用的颇为成功,如:细节的描写,突发性场面的运用,成功的心理刻画,生动的长篇独白,颇有近代小说风格,即使单独成篇也堪称佳作。
3、简析《母亲》的艺术成就。
①是文学史上第一步从正面描写无产阶级伟大斗争的不朽之作,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气概。
②文学史上第一部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典范作品 ③文学史上第一部塑造光辉高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作品。
4、试分析《母亲》中帕维尔的人物形象。
帕维尔是无产阶级文学史上第一个血肉丰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小说通过沼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法庭斗争三个事件刻画他的性格,他的成长反映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过程,反映了俄国革命由自发斗争向自觉斗由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的转变过程。
5、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谈谈黑色幽默小说的特点。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
1、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2、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帖,而没有一个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
3、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喜剧效果中又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6、以《禁闭》为例谈谈存在主义文学的特点。
第一、题材的荒诞性。萨特由阳通阴,以阴写阳,这种奇特新鲜的超现实感,便形成了浓郁的荒诞色彩。
第二、境遇的极限性。萨特剧作的具体境遇,往往是特殊条件下的极限境遇,常常通过人物的自我毁灭而确立自己,以便使“自由”在最高程度上展现出来。第三、哲理的深刻性。萨特最善于把人学哲理化为具体的戏剧冲突。《禁闭》中的阴曹地府分明是反面人生的深刻揭示,展露出来的人际关系就是人间地狱关系,三个鬼魂就是那种扭曲了的畸形关系中的你、我、他。
7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卡夫卡式小说的理解。1、20 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卡夫 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席勒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2、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3、“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
1、荒诞下的细节真实。如《生死不明的人》卡尔的遭遇,揭示西方人生存状态;《诉讼》每个细节都显得比较荒诞和不可思议;《城堡》、《美国》、《诉讼》被称为“孤独三部曲”都贯穿着社会批判主题,正因为这一主题所以细节就比较真实。
2、怪诞:《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引起别人的讨厌,最后产生了消灭自己的决心,虽然情节显得怪诞、奇怪,但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
3、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神秘、异化力量的象征。
4、自传色彩:卡夫卡从小在家受到压抑、胆小脆弱,又追求美好,但却常常失败,内心幻想浓重;《地洞》中表现小人物胆小心理,权威不可抗拒,障碍不可克服,孤独不可忍受,真理不可求寻。
8、谈谈你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①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的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它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也是欧美文学发展、演变的必然。
②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人的自由度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惶恐不安,对未来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在社会普遍流传。①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的产物。②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③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①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的表现异化主题
在艺术特征上:①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②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③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④现代足以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④评价:现代主义对形式技巧的探索与追求,使文学的表现方法得到了丰富和拓展,但是,现代主义在形式和技巧上的革新与实验也并非都是成功的。一些作家可以追求新奇,把文学原有的最基本的标准和特性也抛在一旁,这种走极端的标新立异,不能认为是严肃而负责的。
1、试析巴威尔的人物形象。
巴威尔是高尔基《母亲》的主人公,是一个由普通工人成长为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型。巴威尔的成长过程,正是20世纪初俄国革命者成长过程的艺术概括。他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以一次大的斗争为标志。①“沼地戈比”事件;②“五一”游行;③法庭演说。
2、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文学的基本特点。
①幽默的风格。②塑造“反英雄”式的人物。③“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
3、谈谈你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首先:应对现代主义文学作一般描述,如它的产生、流派等。
其次:①从其反映社会和人的深度上肯定其认识价值。从美学的角度讲,可以汲取其艺术探索的创造性活力。②从反传统的表现方法上,借鉴其有生命力的和成功的艺术技巧。③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应严肃地指出其反动颓质的一面及其局限性。4简析《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色。
①想象大胆,情节生动,浪漫主义义与现实主义有机结合。②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框架结构”。③善于运用对比等艺术手段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④语言丰富优美,通俗流畅。5谈谈你对卡夫卡式小说的理解。
卡夫卡式小说的思想内容主要有: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感和困惑感。
在艺术方面,主张表现,反对再现。作品形象怪诞,人物符号化,时代和环境淡化,习惯于采用象征、荒诞、讽刺等艺术表现手段,叙事风格冷漠。以《等待戈多》为例说明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色。
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独具特点的语言艺术 海明威的创作的独特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硬汉子”的形象。他们不屈服失败命运,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蔑视困难、厄运和死亡,勇敢迎接生命的结束;精神上的胜利。(10分)②“冰山风格”主要表现为潜在的主题,隐匿的情节,简洁的文体。(10分)③“迷惘”的文学主题。(5分)
2、“硬汉性格”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硬汉性格”是人们对海明威小说中许多主人公精神特征的概括。其特征:
①不屈服失败命运,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蔑视困难、厄运和死亡,勇敢迎接生命的结束;精神上的胜利。
3、简析《源氏物语》中光源氏的形象。
光源氏是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的中心人物,是平安时代理想贵族的典型,是一个性格复杂和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
作者从多方面地对光源氏这一形象进行了极力地美化,寄托了紫式部的政治理想。同时,又以嘲讽的态度,再现了一个贵族社会的官僚和浪荡子弟的形象。
第三篇:外国文学2复习题(2015)
一、填空:
1、一般认为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家。
2、标志果戈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成熟的作品是《钦差大臣》。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出自《老人与海》。4、19世纪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北欧作家是丹麦(国名)的安徒生,他以写童话闻名。
5、安徒生是丹麦(国名)人,他的著名作品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6、托尔斯泰作品中有许多在精神领域苦苦探索的贵族形象,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彼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
7、《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叫爱玛。
8、《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巴黎、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
9、托尔斯泰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作品是《复活》。
10、司汤达是在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有关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的。
11、《死魂灵》中的吝啬鬼叫泼留希金,中心人物是乞乞科夫。
12、为19世纪俄国文学建立批判方向的是果戈理,他把批判矛头指向沙皇制度和农奴制度。
13、现代戏剧之父指易卜生,他是挪威人。(填国名)
14、《玩偶之家》的男女主人公是海尔茂、娜拉。
15、《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16、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 1848 年为界分为前后时期,前期文学高峰在法国,后期高峰在俄国。
17、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发展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主题。
18、发展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主题的作家有普希金、果戈理等。19、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学中新人形象取代了“多余人”。
20、托尔斯泰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中心写的历史小说是《战争与和平》。
21、《战争与和平》中的三个中心人物是安德烈、彼尔、娜达莎。
22、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2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锋芒同时指向封建贵族、大资产阶级。
2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是司汤达的《红与黑》。
25、巴尔扎克用编年史法和人物再现法将90多部小说联系在一起,总名为《人间喜剧》
26、《高老头》中对拉斯蒂涅成长有直接的是伏脱冷、鲍赛昂夫人、高老头。
27、《尤利西斯》的作者是乔伊斯,他是爱尔兰(国名)人。
28、《尤利西斯》在写法和结构上模仿《奥德修纪》。
29、苏联在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30、《母亲》中的女主人公叫尼洛夫娜,她的儿子巴威尔是工人革命家。
31、给拉美文学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流派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
32、《百年孤独》的作者是马尔克斯,他是哥伦比亚(国名)人。
33、《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是著名无产阶级诗人。
34、“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国名)的海明威。
35、存在主义文学和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国名)的萨特。
36、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小说《恶心》和戏剧《地狱就是他人》。
37、《德伯家的苔丝》作者是哈代,它的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38、《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在身体上、精神上受到亚雷和克莱的压迫。
39、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名)的代表作家,他的长篇《城堡》为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40、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大潮流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
41、现代主义是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反传统是它们共同的旗帜。
42、《尤利西斯》被誉为意识流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43、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波德莱尔,代表作《罪之花》。
44、《红与黑》作者是司汤达,它的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45、《老人与海》主人公是桑提亚哥,作者突出其硬汉性格。
46、厄弗里蒙侯爵兄弟是《__双城记___________》中的人物。
47、海明威因《太阳照常升起》的发表而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48、乞乞科夫是作品《____死魂灵__ 》中的主要人物。
49、《变形记》的主人公叫格里高尔,作者是卡夫卡。50、通过主人公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表现异化主题的,是___卡夫卡_____的《变形记》。
51、“伏盖公寓”是小说《高老头》中的场景。
52、《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著名的吝啬鬼的典型。
53、《死魂灵》中,凶狠残暴的兽性地主是__罗士特来夫______。
54、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穷人》
继承、发展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主题。
55、《老人与海》作者是海明威,主人公叫桑提亚哥。
二、指出作家的文学史地位 1.司汤达: 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代表著作为《红与黑》。2.果戈理:19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是《死魂灵》 3.高尔基:20世纪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是《母亲》
4.萨特: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是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恶心》 5.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6.安徒生:是丹麦童话大师、十九世纪第一位赢得世界声誉的北欧作家;著名的童话作品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7.易卜生:19世纪挪威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社会问题剧”对戏剧艺术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是《玩偶之家》 8.托尔斯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三、指出文学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 1.于连: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于连是一个有才能、有智慧、野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的形象,在当时尔虞我诈、争名夺利、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的社会上大道出人头地的目的,于连走了一条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与反动势力妥协,政治上进一步堕落的道路。于连的性格变迁,充分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动摇性、妥协性。他的失败结局,也是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共同命运的反映。2.泼留希金: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是一个贪婪、吝啬的地主典型,果戈里用饱含辛辣讽刺和无情嘲笑的犀利语言,通过他对农奴主和农奴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3.乞乞科夫: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狡诈无耻的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这一形象体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贪婪的资本积累者的特征。
4.马奈特: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充满智慧,但是却遭受到了侯爵兄弟的迫害,经历了长达十八年的苦难,最后他接受了仇人的侄子与女儿的婚事,放弃了报仇。他的形象体现出了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5.卡尔登: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是基督教仁爱精神的典型形象。他的形象体现出了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
6.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是小说《复活》的男主人公,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聂赫留朵夫突破了贵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放弃了贵族特权的地位,最后跟贵族阶级决裂。他否定了土地所有制,提出了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交给农民的看法。他对一切都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和爱护之心;对革命者充满敬意;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贵族非常的厌恶;他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高尚理想,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所以,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在那个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这一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7.玛丝洛娃:出自托尔斯泰《复活》,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通过她的形象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及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和欺骗性,表达了农民的抗议和革命要求。玛丝洛娃的形象正反映了宗法制农民的弱点。
8.高老头:高老头父爱的典型形象。高老头畸形的父爱表现。小说大量的语言、动作、行为的描写,全方位的表现出高老头超乎寻常的热烈父爱。高老头父爱的畸形心理。一个人意识行为上的表现必然决定于他内在的性格心理,高老头所表现出来的畸形父爱,与他心理状态上的畸形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老头性格上的矛盾性。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之一。揭露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对新兴生产关系的否定。巴尔扎克赞美高老头的父爱,主观上确实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立场。
四、简答
1.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广阔、真实地描绘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的揭示有相当深度。(2)反映社会时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批判现实主义”因此而得名。
(3)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又通过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来反映社会。同时注重细节描写。
2.为什么人们认为安徒生童话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 答:(1)安徒生童话饱含了现实社会的内容,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倾向一致。(2)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卖火柴的小女孩》(3)对上层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揭露:《皇帝的新装》(4)赞美穷人的品德,同情他们的不幸:《丑小鸭》
《人间喜剧》用什么方法把众多作品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具体说明)答:
1、“编年史”法:把作品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上的人物,逐年写出他们的兴衰变化,从而展现了贵族阶级一步步走向灭亡、资产阶级一步步胜利的过程。
2、“人物再现法”:让以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后来的作品中再次出场,以此把《人间喜剧》中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不仅使主要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把原本独立的单篇也联结成一个艺术上互相关联的整体。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1)描写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波旁王朝复辟后,封建贵族妄图卷土重来,但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向封建贵族接连进攻,使贵族阶级在金钱进攻下节节退败《高老头》。(2)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再现了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发家史。《高利贷者》(3)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特别在家庭婚姻方面。《欧也妮·葛朗台》 《双城记》中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1)两组人物,仁爱的化身和仇恨的化身。小说中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是复仇女神的化身,她疯狂地向贵族阶级复仇,连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过;和她丧失理性的疯狂复仇行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马奈特,路茜,伐尔那和卡尔登身上的基督教仁爱精神,他们是仁爱的化身。(2)两种行为,人道与暴力。马奈特等宣扬“勿以暴抗恶”,用仁爱,宽恕的态度对待敌对阶级;法国贫民在推翻封建贵族时,暴力使他们丧失理性,变成疯狂地野兽,尤其是得伐石太太。(3)两个城市,安宁的伦敦与混乱的巴黎。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以法国革命时动荡混乱的巴黎和安宁的伦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当时英国国内的情况以及英国情况不发生根本转变,法国历史定将在英国重演。于连向上爬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其性格的虚伪,到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是他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勾引市长夫人,最终败露,被迫进入贝尚松神院学习。在神院学习期间,步步小心,事事提防,更加虚伪,随后随院长带巴黎。当上了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与侯爵女儿在一起,获得了称号、庄园、军衔,初步实现了他的个人野心与愿望。后来贵族阶级与教会狼狈为奸,让市长夫人写信告发他,他杀死了市长夫人,最终被判处死刑。《复活》题名的含义是什么?
思想的复活,灵魂的复活,人性的复活,良心的复活,道德的复活。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两个主人公的“心灵净化”揭示他们“复活”的复杂过程。玛丝洛娃的“复活”指她恢复人的尊严、恢复做人的信心;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指他人性的复活。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复活也有象征意义,指整个社会通过改造,除旧布新,实现复活。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第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第三,“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百年孤独》题名有什么含义?
“百年”指的是历史。小镇马孔多所经历的创建、繁荣、沦落和消亡的百年沧桑,浓缩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至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在文明程度下的低下,在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之时,马孔多人只能任人摆布,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政治上昏聩。“孤独”指人的精神状态。小说在对布恩蒂亚家族众多人物形象的刻画中,着力表现了他们身上共同具有的特征——孤独。从第一代到第六代,每个人都各自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孤独之中,而且努力保持着这种孤独。“孤独”在布恩蒂亚家族中代代相传,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它制造了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状态,它在亲人之间筑起了无形的墙,使人离群索居、与世隔绝、不思进取、停滞倒退。“孤独”的本质是人们因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它是家族衰败、民族落后、国家灭亡的根源。小说描写布恩蒂亚家族连同马孔多小镇被飓风刮走,深刻揭示了由孤独所产生的社会悲剧的必然。简述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性格的发展历程。
答: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天真热情,纯洁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动物的人”占上风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 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述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转变。
玛丝洛娃:少女时代:天真、纯洁; 转折:聂赫留朵夫的玷污和抛弃; 堕入青楼:心灵麻木,生活和精神都是空虚的; 下狱之后:向平民一边渐渐靠拢,渐渐恢复善良的天性,特别是同政治犯相处后不知不觉地接受他们的观点,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们,她虽然还不是一个革命者,但她走向了新生。
11.20世纪的现实主义有什么新特点? 答:
1、“向内转”的趋势。倾向于开掘人的心灵世界,心理描写手法丰富,吸取现代主义的诸多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时序颠倒、象征.2、出现“长河小说”。多卷本小说容量更大,常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线索,较全面地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3、淡化情节、淡化塑造典型人物。注重写心理而不是写情节,有时与现代主义界限难分。“冰山原则”是谁提出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932年海明威在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1、文体风格简约、含蓄(电报式);句子结构简单但内涵丰富,常有丰富的潜台词。
2、结构上往往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集中反映故事主题或历史事件,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等作为隐藏在水面下的7/8。
存在主义文学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人的不幸、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以及人的失落、异化、焦虑等情绪,较准确的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2)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3)存在主义文学多保留传统风格,侧重于作品哲理深度的开掘。14.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一、作家自觉退出小说,专注于摹写内心的生活;在意识流小说中,作家只充当客观冷静、不动感情的描述者角色,让作品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
二、着力于表现无意识和潜意识,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追寻人物内心的下意识层面。用“心理时间”取代“物理时间”,不在乎外在故事情节的完整连贯性,描写不受客观时空限制的人的自由思想意识。
三、热衷于刻画变态心理,充分运用象征暗示的手法,在语言上大胆创新和变异。
五、论述
1.为什么说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 答:于连是一个有才能、有智慧、野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形象,在当时争名夺利、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的社会上为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于连走了一条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与反动势力妥协,政治上进一步堕落的道路。于连的性格变迁,充分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他的个人奋斗是和他对社会的反抗和妥协结合着的,而这种矛盾的性格是革命势力和复辟势力斗争时期的产物,是当时各种社会风气影响的结果。他失败的结局,也是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共同命运的反映,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通过描写于连的生活道路,向人们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高老头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作者借此表现怎样的主题? 在《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实际是在用金钱换取爱情,然而由于她手中的财富毕竟敌不过新兴的资产者,最终她那倾注自己全部希望的爱被出价更高者买走了,这不得不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腐蚀下的爱情的悲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割断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家庭也成了人们进行残酷战争的舞台。那种自古以来的夫妻之情、亲子之爱、兄弟之谊,全被金钱的血腥污水冲刷得荡然无存。女人们十之八九都爱慕虚荣,她们把纯洁的爱情融于肮脏的金钱和地位之中,把爱情与婚姻同金钱紧紧地绑在一起。可以说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女人们实际上也在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当作一件商品来出卖,对爱情的追求往往与对金钱的追求相结合。
高老头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爱女成癖,并为她们花光了所有家财,而自己却省吃俭用,成了个吝啬鬼,最终因为贫穷而被女儿抛弃,成为金钱关系的牺牲品,凄然死去。高老头的父爱,让两个女儿踏入上流社会,却也正是由于他的溺爱,使两个女儿抛弃了他。“6点钟,高老头遗体下了墓穴,周围站着女儿家中的管事。拉斯蒂涅出钱买来的简短祈祷词刚念完,那些关事便与神父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在高老头的葬礼上,他的女儿也没来看他一眼。可怜的高老头!还有他那可怜的父爱,在灿烂夺目的金钱面前,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最终也只能折服在金钱脚下。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病态的,他两个女儿的生活本身也是病态的。高老头算不上一个好人,当然也算不上一个坏蛋;他对女儿的爱有时令人感动,有时令人叹息。他的两个女儿,挤进上层社会的代价是,学会了虚荣,自私,冷血,利用与被利用,随时胆战心惊。
通过鲍赛昂夫人的命运,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对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揭示出:表面的荣华富贵,遮掩不住内心的失望颓唐;排场上的阔绰,掩饰不了政治上的败局。个人的阅历和遭遇使鲍赛昂夫人懂得了贵族的一套已经不时兴了,资产阶级的金钱力量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通过高老头的命运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全身心地爱女儿,为女儿献出一切,但女儿只爱他的钱,最后他孤零零地死在阁楼上。他临终前的呼号:“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金钱关系。
3.《高老头》的主题如何通过拉斯蒂涅形象表现出来的?
答:主题:
1、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过程,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胜利和贵族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揭示了金钱的腐蚀力量。
2、通过高老头的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在《高老头》中,作者通过选取拉斯蒂涅“学习时代”的三个阶段和遇到的二个“人生导师”,描写了他由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
①拉斯蒂涅是外省的贵族子弟,英俊有为,头脑清醒,聪明伶俐。他到巴黎上大学,雄心勃勃的他曾想通过勤奋努力争取一番功名。但是,三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相:有钱便有一切。于是,他决心走另一条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②鲍赛昂夫人是拉斯蒂涅的保护人兼启蒙者,她亲自教拉斯蒂涅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地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拉斯蒂涅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③伏脱冷是拉斯蒂涅的又一人生导师。他用赤裸裸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把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盘托出。④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也埋掉了他的最后一点人性。这个曾经清白的青年,这时已堕落成狂热地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了。⑤ 意义:拉斯蒂涅的形象反映了作品的两大主题,一是贵族阶级无可奈何的衰亡;二是金钱的罪恶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未来的真正的人”近似的人,表明了对社会前途的积极理解。乞乞科夫是怎样的形象?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答:乞乞科夫是《死魂灵》中贯穿全书的人物,是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形象。意义 A、果戈理从乞乞科夫的家教、学生生活、为官之道和“死魂灵”交易等几个角度刻画了乞乞科夫的性格,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狡诈无耻的特征。他父亲的家教是要他“积钱”,学会投机取巧、拍马屁。乞乞科夫在学生生活中就创造性地奉行了这些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家教,在“积钱”和拉关系两个方面都获得了“成功”。乞乞科夫的为官之道就是贪脏枉法、鱼肉人民,后因贪婪过份被断了仕途生涯,转而干无耻的投机生意:收买“死魂灵”。B、果戈理真实地表现了新生资产者乞乞科夫对封建农奴主的“优越性”。他用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付五个性格不同的农奴主,在“死魂灵”交易中大多获得“胜利”。C、他是一位为满足个人欲望而调动一切潜能的人,为了追求财富,苦心孤诣,拼命周旋,却屡屡失败,这一方面反映了新兴资产者追求财富的活力,另一方面意味着个人奋斗在专制俄国不被人所接受。聂赫留朵夫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个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特征: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其性格的发展分三个阶段:a青年时期:热情、纯真、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b“动物的人”占上风时期(堕落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c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变。思想:作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聂赫留朵夫在认识到现存制度完全是一种罪恶之后,却未能找到铲除罪恶的正确途径。他的救世“良方”只是托尔斯泰的理想。聂赫留朵夫形象最为集中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双城记》中体现了狄更斯怎样的人道主义理想?联系马奈特形象谈谈。
(1)同情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如:得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侯爵马下压死小孩、医生的遭遇。(2)同情法国大革命。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并以此警告英国统治当局要缓和阶级矛盾。(3)谴责了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荒淫无耻、凶残横暴、草菅人命的罪行,对贵族阶级做了彻底的否定。(4)谴责了革命暴力行动,并丑化了暴力革命的领袖人物。狄更斯在作品中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怕的母夜叉。最后,得伐石太太和露西小姐保姆手枪走火把自己打死,表明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5)他宣扬圣诞精神,倡导用爱灭很、化敌为友的博爱精神: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卡尔登,贵族后代代尔那,放弃特权为救管家面入狱。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到最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第四篇:外国文学2复习题(2015)..(范文模版)
一、填空:
1、一般认为卡夫卡是 现代主义 流派的代表作家。
2、标志果戈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成熟的作品是 《钦差大臣》。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出自《老人与海》。4、19世纪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北欧作家是 丹麦(国名)的 安徒生,他以写 童话 闻名。
5、安徒生是丹麦(国名)人,他的著名作品有 《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 等。
6、托尔斯泰作品中有许多在精神领域苦苦探索的贵族形象,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彼尔 ;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 列文。
7、《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叫 爱玛。
8、《双城记》是以 法国大革命 为背景的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 巴黎、伦敦 两个城市的故事。
9、托尔斯泰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作品是 《复活》。
10、司汤达是在文艺论著 《拉辛与莎士比亚》 中提出有关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的。
11、《死魂灵》中的吝啬鬼叫 泼留希金,中心人物是 乞乞科夫。
12、为19世纪俄国文学建立批判方向的是 果戈理,他把批判矛头指向 沙皇制度 和 农奴制度。
13、现代戏剧之父指 易卜生,他是 挪威 人。(填国名)
14、《玩偶之家》的男女主人公是 海尔茂、娜拉。
15、《双城记》是以 法国大革命 为背景的历史小说。16、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 1848 年为界分为前后时期,前期文学高峰在法 国,后期高峰在俄 国。
17、果戈理的 《彼得堡故事》 发展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主题。
18、发展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主题的作家有 普希金、果戈理 等。19、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学中 新人 形象取代了“多余人”。
20、托尔斯泰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中心写的历史小说是 《战争与和平》。
21、《战争与和平》中的三个中心人物是 安德烈、彼尔、娜达莎。
22、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长篇小说 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2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锋芒同时指向 封建贵族、大资产阶级。
2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是 司汤达 的 《红与黑》。
25、巴尔扎克用 编年史 法和 人物再现 法将90多部小说联系在一起,总名为 《人间喜剧 》
26、《高老头》中对拉斯蒂涅成长有直接的是 伏脱冷、鲍赛昂夫人、高老头。
27、《尤利西斯》的作者是 乔伊斯,他是 爱尔兰(国名)人。
28、《尤利西斯》在写法和结构上模仿 《奥德修纪》。
29、苏联在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提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30、《母亲》中的女主人公叫 尼洛夫娜,她的儿子 巴威尔 是工人革命家。
31、给拉美文学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流派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 《百年孤独》。
32、《百年孤独》的作者是 马尔克斯,他是 哥伦比亚(国名)人。
33、《国际歌》的词作者 欧仁·鲍狄埃 是著名无产阶级诗人。
34、“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是 美国(国名)的 海明威。
35、存在主义文学和哲学的代表人物是 法国(国名)的 萨特。
36、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小说 《恶心》 和戏剧 《地狱就是他人》。
37、《德伯家的苔丝》作者是 哈代,它的副标题是 一个纯洁的女人。
38、《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在身体上、精神上受到 亚雷 和 克莱 的压迫。
39、卡夫卡是 现代主义 文学流派名)的代表作家,他的长篇 《 城堡》 为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40、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大潮流是 现代主义 和 现实主义。
41、现代主义是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反传统 是它们共同的旗帜。
42、《尤利西斯》被誉为 意识流 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43、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是 波德莱尔,代表作 《罪之花》。
44、《红与黑》作者是 司汤达,它的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45、《老人与海》主人公是 桑提亚哥,作者突出其 硬汉 性格。
46、厄弗里蒙侯爵兄弟是《__双城记___________》中的人物。
47、海明威因《 太阳照常升起 》的发表而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48、乞乞科夫是作品《____死魂灵__ 》中的主要人物。
49、《变形记》的主人公叫 格里高尔,作者是 卡夫卡。
50、通过主人公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表现异化主题的,是___卡夫卡_____的《变形记》。
51、“伏盖公寓”是小说 《高老头》 中的场景。
52、《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著名的 吝啬鬼 的典型。
53、《死魂灵》中,凶狠残暴的兽性地主是__罗士特来夫______。
54、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穷人》 继承、发展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主题。
55、《老人与海》作者是 海明威,主人公叫 桑提亚哥。
二、指出作家的文学史地位
1.司汤达: 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代表著作为《红与黑》。
2.果戈理:19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是《死魂灵》 3.高尔基:20世纪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是《母亲》 4.萨特: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是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恶心》
5.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6.安徒生:是丹麦童话大师、十九世纪第一位赢得世界声誉的北欧作家;著名的童话作品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7.易卜生:19世纪挪威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社会问题剧”对戏剧艺术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是《玩偶之家》
8.托尔斯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三、指出文学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
1.于连: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于连是一个有才能、有智慧、野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的形象,在当时尔虞我诈、争名夺利、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的社会上大道出人头地的目的,于连走了一条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与反动势力妥协,政治上进一步堕落的道路。于连的性格变迁,充分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动摇性、妥协性。他的失败结局,也是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共同命运的反映。2.泼留希金: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是一个贪婪、吝啬的地主典型,果戈里用饱含辛辣讽刺和无情嘲笑的犀利语言,通过他对农奴主和农奴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3.乞乞科夫: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狡诈无耻的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这一形象体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贪婪的资本积累者的特征。
4.马奈特: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充满智慧,但是却遭受到了侯爵兄弟的迫害,经历了长达十八年的苦难,最后他接受了仇人的侄子与女儿的婚事,放弃了报仇。他的形象体现出了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
5.卡尔登: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是基督教仁爱精神的典型形象。他的形象体现出了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
6.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是小说《复活》的男主人公,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聂赫留朵夫突破了贵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放弃了贵族特权的 地位,最后跟贵族阶级决裂。他否定了土地所有制,提出了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交给农民的看法。他对一切都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和爱护之心;对革命者充满敬意;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贵族非常的厌恶;他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高尚理想,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所以,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在那个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这一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
7.玛丝洛娃:出自托尔斯泰《复活》,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通过她的形象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及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和欺骗性,表达了农民的抗议和革命要求。玛丝洛娃的形象正反映了宗法制农民的弱点。
8.高老头:高老头父爱的典型形象。高老头畸形的父爱表现。小说大量的语言、动作、行为的描写,全方位的表现出高老头超乎寻常的热烈父爱。高老头父爱的畸形心理。一个人意识行为上的表现必然决定于他内在的性格心理,高老头所表现出来的畸形父爱,与他心理状态上的畸形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老头性格上的矛盾性。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之一。揭露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对新兴生产关系的否定。巴尔扎克赞美高老头的父爱,主观上确实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立场。
四、简答
1.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广阔、真实地描绘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的揭示有相当深度。
(2)反映社会时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批判现实主义”因此而得名。(3)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又通过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来反映社会。同时注重细节描写。2.为什么人们认为安徒生童话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
答:(1)安徒生童话饱含了现实社会的内容,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倾向一致。(2)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卖火柴的小女孩》(3)对上层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揭露:《皇帝的新装》(4)赞美穷人的品德,同情他们的不幸:《丑小鸭》
3.《人间喜剧》用什么方法把众多作品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具体说明)
答:
1、“编年史”法:把作品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上的人物,逐年写出他们的兴衰变化,从而展现了贵族阶级一步步走向灭亡、资产阶级一步步胜利的过程。
2、“人物再现法”:让以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后来的作品中再次出场,以此把《人间喜剧》中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不仅使主要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把原本独立的单篇也联结成一个艺术上互相关联的整体。4.《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1)描写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波旁王朝复辟后,封建贵族妄图卷土重来,但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向封建贵族接连进攻,使贵族阶级在金钱进攻下节节退败《高老头》。(2)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再现了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发家史。《高利贷者》(3)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特别在家庭婚姻方面。《欧也妮·葛朗台》 5.《双城记》中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1)两组人物,仁爱的化身和仇恨的化身。小说中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是复仇女神的化身,她疯狂地向贵族阶级复仇,连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过;和她丧失理性的疯狂复仇行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马奈特,路茜,伐尔那和卡尔登身上的基督教仁爱精神,他们是仁爱的化身。(2)两种行为,人道与暴力。马奈特等宣扬“勿以暴抗恶”,用仁爱,宽恕的态度对待敌对阶级;法国贫民在推翻封建贵族时,暴力使他们丧失理性,变成疯狂地野兽,尤其是得伐石太太。(3)两个城市,安宁的伦敦与混乱的巴黎。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以法国革命时动荡混乱的巴黎和安宁的伦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当时英国国内的情况以及英国情况不发生根本转变,法国历史定将在英国重演。6.于连向上爬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其性格的虚伪,到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是他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勾引市长夫人,最终败露,被迫进入贝尚松神院学习。在神院学习期间,步步小心,事事提防,更加虚伪,随后随院长带巴黎。当上了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与侯爵女儿在一起,获得了称号、庄园、军衔,初步实现了他的个人野心与愿望。后来贵族阶级与教会狼狈为奸,让市长夫人写信告发他,他杀死了市长夫人,最终被判处死刑。7.《复活》题名的含义是什么?
思想的复活,灵魂的复活,人性的复活,良心的复活,道德的复活。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两个主人公的“心灵净化”揭示他们“复活”的复杂过程。玛丝洛娃的“复活”指她恢复人的尊严、恢复做人的信心;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指他人性的复活。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复活也有象征意义,指整个社会通过改造,除旧布新,实现复活。8.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第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第三,“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9.《百年孤独》题名有什么含义?
“百年”指的是历史。小镇马孔多所经历的创建、繁荣、沦落和消亡的百年沧桑,浓缩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至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在文明程度下的低下,在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之时,马孔多人只能任人摆布,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政治上昏聩。
“孤独”指人的精神状态。小说在对布恩蒂亚家族众多人物形象的刻画中,着力表现了他们身上共同具有的特征——孤独。从第一代到第六代,每个人都各自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孤独之中,而且努力保持着这种孤独。“孤独”在布恩蒂亚家族中代代相传,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它制造了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状态,它在亲人之间筑起了无形的墙,使人离群索居、与世隔绝、不思进取、停滞倒退。“孤独”的本质是人们因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它是家族衰败、民族落后、国家灭亡的根源。小说描写布恩蒂亚家族连同马孔多小镇被飓风刮走,深刻揭示了由孤独所产生的社会悲剧的必然。10.简述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性格的发展历程。
答: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天真热情,纯洁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动物的人”占上风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 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述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转变。
玛丝洛娃:少女时代:天真、纯洁; 转折:聂赫留朵夫的玷污和抛弃; 堕入青楼:心灵麻木,生活和精神都是空虚的; 下狱之后:向平民一边渐渐靠拢,渐渐恢复善良的天性,特别是同政治犯相处后不知不觉地接受他们的观点,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们,她虽然还不是一个革命者,但她走向了新生。11.20世纪的现实主义有什么新特点?
答:
1、“向内转”的趋势。倾向于开掘人的心灵世界,心理描写手法丰富,吸取现代主义的诸多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时序颠倒、象征.2、出现“长河小说”。多卷本小说容量更大,常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线索,较全面地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3、淡化情节、淡化塑造典型人物。注重写心理而不是写情节,有时与现代主义界限难分。
12.“冰山原则”是谁提出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932年海明威在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1、文体风格简约、含蓄(电报式);句子结构简单但内涵丰富,常有丰富的潜台词。
2、结构上往往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集中反映故事主题或历史事件,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等作为隐藏在水面下的7/8。13.存在主义文学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人的不幸、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以及人的失落、异化、焦虑等情绪,较准确的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2)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3)存在主义文学多保留传统风格,侧重于作品哲理深度的开掘。
14.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一、作家自觉退出小说,专注于摹写内心的生活;在意识流小说中,作家只充当客观冷静、不动感情的描述者角色,让作品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
二、着力于表现无意识和潜意识,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追寻人物内心的下意识层面。用“心理时间”取代“物理时间”,不在乎外在故事 情节的完整连贯性,描写不受客观时空限制的人的自由思想意识。
三、热衷于刻画变态心理,充分运用象征暗示的手法,在语言上大胆创新和变异。
五、论述
1.为什么说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 答:于连是一个有才能、有智慧、野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形象,在当时争名夺利、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的社会上为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于连走了一条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与反动势力妥协,政治上进一步堕落的道路。于连的性格变迁,充分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他的个人奋斗是和他对社会的反抗和妥协结合着的,而这种矛盾的性格是革命势力和复辟势力斗争时期的产物,是当时各种社会风气影响的结果。他失败的结局,也是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共同命运的反映,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通过描写于连的生活道路,向人们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2.《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高老头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作者借此表现怎样的主题?
在《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实际是在用金钱换取爱情,然而由于她手中的财富毕竟敌不过新兴的资产者,最终她那倾注自己全部希望的爱被出价更高者买走了,这不得不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腐蚀下的爱情的悲哀?。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割断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家庭也成了人们进行残酷战争的舞台。那种自古以来的夫妻之情、亲子之爱、兄弟之谊,全被金钱的血腥污水冲刷得荡然无存。女人们十之八九都爱慕虚荣,她们把纯洁的爱情融于肮脏的金钱和地位之中,把爱情与婚姻同金钱紧紧地绑在一起。可以说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女人们实际上也在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当作一件商品来出卖,对爱情的追求往往与对金钱的追求相结合。
高老头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爱女成癖,并为她们花光了所有家财,而自己却省吃俭用,成了个吝啬鬼,最终因为贫穷而被女儿抛弃,成为金钱关系的牺牲品,凄然死去。高老头的父爱,让两个女儿踏入上流社会,却也正是由于他的溺爱,使两个女儿抛弃了他。“6点钟,高老头遗体下了墓穴,周围站着女儿家中的管事。拉斯蒂涅出钱买来的简短祈祷词刚念完,那些关事便与神父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在高老头的葬礼上,他的女儿也没来看他一眼。可怜的高老头!还有他那可怜的父爱,在灿烂夺目的金钱面前,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最终也只能折服在金钱脚下。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病态的,他两个女儿的生活本身也是病态的。高老头算不上一个好人,当然也算不上一个坏蛋;他对女儿的爱有时令人感动,有时令人叹息。他的两个女儿,挤进上层社会的代价是,学会了虚荣,自私,冷血,利用与被利用,随时胆战心惊。通过鲍赛昂夫人的命运,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对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揭示出:表面的荣华富贵,遮掩不住内心的失望颓唐;排场上的阔绰,掩饰不了政治上的败局。个人的阅历和遭遇使鲍赛昂夫人懂得了贵族的一套已经不时兴了,资产阶级的金钱力量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通过高老头的命运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全身心地爱女儿,为女儿献出一切,但女儿只爱他的钱,最后他孤零零地死在阁楼上。他临终前的呼号:“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金钱关系。3.《高老头》的主题如何通过拉斯蒂涅形象表现出来的?
答:主题:
1、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过程,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胜利和贵族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揭示了金钱的腐蚀力量。
2、通过高老头的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在《高老头》中,作者通过选取拉斯蒂涅“学习时代”的三个阶段和遇到的二个“人生导师”,描写了他由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
①拉斯蒂涅是外省的贵族子弟,英俊有为,头脑清醒,聪明伶俐。他到巴黎上大学,雄心勃勃的他曾想通过勤奋努力争取一番功名。但是,三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相:有钱便有一切。于是,他决心走另一条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②鲍赛昂夫人是拉斯蒂涅的保护人兼启蒙者,她亲自教拉斯蒂涅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地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拉斯蒂涅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③伏脱冷是拉斯蒂涅的又一人生导师。他用赤裸裸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把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盘托出。④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 拉斯蒂涅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也埋掉了他的最后一点人性。这个曾经清白的青年,这时已堕落成狂热地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了。⑤ 意义:拉斯蒂涅的形象反映了作品的两大主题,一是贵族阶级无可奈何的衰亡;二是金钱的罪恶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未来的真正的人”近似的人,表明了对社会前途的积极理解。
4.乞乞科夫是怎样的形象?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答:乞乞科夫是《死魂灵》中贯穿全书的人物,是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形象。
意义 A、果戈理从乞乞科夫的家教、学生生活、为官之道和“死魂灵”交易等几个角度刻画了乞乞科夫的性格,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狡诈无耻的特征。他父亲的家教是要他“积钱”,学会投机取巧、拍马屁。乞乞科夫在学生生活中就创造性地奉行了这些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家教,在“积钱”和拉关系两个方面都获得了“成功”。乞乞科夫的为官之道就是贪脏枉法、鱼肉人民,后因贪婪过份被断了仕途生涯,转而干无耻的投机生意:收买“死魂灵”。B、果戈理真实地表现了新生资产者乞乞科夫对封建农奴主的“优越性”。他用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付五个性格不同的农奴主,在“死魂灵”交易中大多获得“胜利”。C、他是一位为满足个人欲望而调动一切潜能的人,为了追求财富,苦心孤诣,拼命周旋,却屡屡失败,这一方面反映了新兴资产者追求财富的活力,另一方面意味着个人奋斗在专制俄国不被人所接受。5.聂赫留朵夫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个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特征: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其性格的发展分三个阶段:a青年时期:热情、纯真、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b“动物的人”占上风时期(堕落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c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变。
思想:作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聂赫留朵夫在认识到现存制度完全是一种罪恶之后,却未能找到铲除罪恶的正确途径。他的救世“良方”只是托尔斯泰的理想。聂赫留朵夫形象最为集中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
6.《双城记》中体现了狄更斯怎样的人道主义理想?联系马奈特形象谈谈。
(1)同情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如:得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侯爵马下压死小孩、医生的遭遇。(2)同情法国大革命。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并以此警告英国统治当局要缓和阶级矛盾。(3)谴责了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荒淫无耻、凶残横暴、草菅人命的罪行,对贵族阶级做了彻底的否定。(4)谴责了革命暴力行动,并丑化了暴力革命的领袖人物。狄更斯在作品中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怕的母夜叉。最后,得伐石太太和露西小姐保姆手枪走火把自己打死,表明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5)他宣扬圣诞精神,倡导用爱灭很、化敌为友的博爱精神: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卡尔登,贵族后代代尔那,放弃特权为救管家面入狱。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到最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关于马奈特医生,作者是这样描述他的:他是个超然局外的人,沉默寡言,富于同情的人,医院和监狱都少不了他,无论对杀人犯还是牺牲品,他都是一视同仁地施展他的医术。马奈特医生属于第三等级的平民, 他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充满智慧,作为整个故事的见证人,我们似乎可以把他看作作家狄更斯本人的化身。作者对小说中的马奈特医生的遭遇表现出极大同情。由于职业的原因, 马奈特医生偶然目睹了封建贵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践踏人格、草菅人命的暴行,因打抱不平而遭到了侯爵兄弟的迫害,被关进巴士底狱长达十八年之久。但当他看到女儿与埃弗瑞蒙德的侄子夏尔•达奈真心相爱时,他把自己十八年的苦难压抑在心中,化仇为爱,接受并认可了达奈,成全了两个年轻人的幸福。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达奈被捕入狱,马奈特医生不惜面对揭开旧日伤疤之痛,以昔日巴士底监狱受迫害的囚犯的经历,赢得暴动群众的同情与支持,营救出了达奈。他的见义勇为、克制忍让、踏实务实都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第五篇:外国文学2复习题(14年)
司汤达 : 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代表著作为《红与黑》。
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果戈理:19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是《死魂灵》
易卜生:19世纪挪威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社会问题剧”对戏剧艺术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是《玩偶之家》
高尔基:20世纪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是《母亲》
卡夫卡:20世纪重要的奥地利作家,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萨特: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是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恶心》
马尔克斯:20世纪哥伦比亚作家,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百年孤独》
三、指出文学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
泼留希金: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是一个贪婪、吝啬的地主典型,果戈里用饱含辛辣讽刺和无情嘲笑的犀利语言,通过他对农奴主和农奴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乞乞科夫: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狡诈无耻的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这一形象体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贪婪的资本积累者的特征。
马奈特: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充满智慧,但是却遭受到了侯爵兄弟的迫害,经历了长达十八年的苦难,最后他接受了仇人的侄子与女儿的婚事,放弃了报仇。他的形象体现出了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
卡尔登:出自狄更斯《双城记》,他是基督教仁爱精神的典型形象。他的形象体现出了狄更斯创作中宣扬的圣诞精神,也体现出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的意图: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
玛丝洛娃:出自托尔斯泰《复活》,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通过她的形象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及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和欺骗性,表达了农民的抗议和革命要求。玛丝洛娃的形象正反映了宗法制农民的弱点。
桑提亚哥:出自海明威《老人与海》,他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必胜的信念和顽强的性格,是一种精神的不屈,唱出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可以打败的,你尽可能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曲人类精神的赞歌。
巴威尔:出自高尔基《母亲》,他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体现了20世纪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成长过程,这一形象艺术的概括了俄国工人的觉醒和成长的过程。
尼洛夫娜:出自高尔基《母亲》,她是18世纪妇女仍旧承受着夫权和神权压迫下觉醒的妇女典型,她本来逆来顺受且惟命是从,后从事革命工作之后思想得到解放。这一形象突出了革命可以使愚昧的人转变思想,反映了工人运动的正确性。
四、简答:
1、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答:
1、广阔、真实地描绘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的揭示有相当深度。
2、反映社会时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3、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又通过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来反映社会。同时注重细节描写。
2、为什么人们认为安徒生童话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答:(1)安徒生童话饱含了现实社会的内容,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倾向一致。(2)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卖火柴的小女孩》(3)对上层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揭露:《皇帝的新装》(4)赞美穷人的品德,同情他们的不幸:《丑小鸭》
3、《人间喜剧》中“人物再现法”、“编年史”方法是怎样的?
答:
1、“编年史”法:把作品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上的人物,逐年写出他们的兴衰变化,从而展现了贵族阶级一步步走向灭亡、资产阶级一步步胜利的过程。
2、“人物再现法”:让以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后来的作品中再次出场,以此把《人间喜剧》中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不仅使主要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把原本独立的单篇也联结成一个艺术上互相关联的整体
4、《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1)描写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波旁王朝复辟后,封建贵族妄图卷土重来,但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向封建贵族接连进攻,使贵族阶级在金钱进攻下节节退败《高老头》。(2)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再现了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发家史。《高利贷者》(3)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特别在家庭婚姻方面。《欧也妮·葛朗台》
5、《双城记》中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1)两组人物,仁爱的化身和仇恨的化身。小说中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是复仇女神的化身,她疯狂地向贵族阶级复仇,连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过;和她丧失理性的疯狂复仇行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马奈特,路茜,伐尔那和卡尔登身上的基督教仁爱精神,他们是仁爱的化身。(2)两种行为,人道与暴力。马奈特等宣扬“勿以暴抗恶”,用仁爱,宽恕的态度对待敌对阶级;法国贫民在推翻封建贵族时,暴力使他们丧失理性,变成疯狂地野兽,尤其是得伐石太太。(3)两个城市,安宁的伦敦与混乱的巴黎。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以法国革命时动荡混乱的巴黎和安宁的伦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当时英国国内的情况以及英国情况不发生根本转变,法国历史定将在英国重演。
6、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第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第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第三,“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
7、《复活》题名的含义是什么?答:玛丝洛娃的“复活”指她恢复人的尊严、恢复做人的信心;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指他人性的复活。“复活”也有象征意义,指整个社会通过改造,除旧布新,实现“复活”。思想的复活,灵魂的复活,人性的复活,良心的复活,道德的复活。
8、《百年孤独》题名的含义是什么?
“百年”指的是历史。小镇马孔多所经历的创建、繁荣、沦落和消亡的百年沧桑,浓缩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至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在文明程度下的低下,在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之时,马孔多人只能任人摆布,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政治上昏聩。
“孤独”指人的精神状态。小说在对布恩蒂亚家族众多人物形象的刻画中,着力表现了他们身上共同具有的特征——孤独。从第一代到第六代,每个人都各自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孤独之中,而且努力保持着这种孤独。“孤独”在布恩蒂亚家族中代代相传,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它制造了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状态,它在亲人之间筑起了无形的墙,使人离群索居、与世隔绝、不思进取、停滞倒退。“孤独”的本质是人们因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它是家族衰败、民族落后、国家灭亡的根源。小说描写布恩蒂亚家族连同马孔多小镇被飓风刮走,深刻揭示了由孤独所产生的社会悲剧的必然。
9.“新人”形象出现在哪个国家?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9世纪60年代出现在俄国政治舞台上的平民革命家。特征: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事艰苦劳动的习惯和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他们道德高尚、意志顽强、摈弃贵族道德观,与人民息息相通,他们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处理家庭、恋爱婚姻等问题时遵循合乎理性的原则。如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叶琳娜.10.简述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性格的发展历程。
答: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天真热情,纯洁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动物的人”占上风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 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述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转变。
玛丝洛娃:少女时代:天真、纯洁; 转折:聂赫留朵夫的玷污和抛弃; 堕入青楼:心灵麻木,生活和精神都是空虚的; 下狱之后:向平民一边渐渐靠拢,渐渐恢复善良的天性,特别是同政治犯相处后不知不觉地接受他们的观点,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们,她虽然还不是一个革命者,但她走向了新生。
11.20世纪的现实主义有什么新特点?
答:
1、“向内转”的趋势。倾向于开掘人的心灵世界,心理描写手法丰富,吸取现代主义的诸多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时序颠倒、象征.2、出现“长河小说”。多卷本小说容量更大,常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线索,较全面地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3、淡化情节、淡化塑造典型人物。注重写心理而不是写情节,有时与现代主义界限难分。
12、“冰山原则”是谁提出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932年海明威在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1、文体风格简约、含蓄(电报式);句子结构简单但内涵丰富,常有丰
富的潜台词。
2、结构上往往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集中反映故事主题或历史事件,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等作为隐藏在水面下的7/8。
13、《老人与海》是如何借助主人公形象来体现硬汉精神的?
答:桑提亚哥硬汉性格体现在:
一、具有硬汉所共有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
二、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桑提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他与大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类与自然、人与命运相抗争的颂歌,老人失败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进而升华为豪迈的人格力量。
三、桑提亚哥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仍满怀信心地梦见了力量的化身——一头雄狮,给桑提亚哥的硬汉性格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他意志坚强、永不认输、忍受孤独、蔑视死亡的品质,是海明威硬汉性格塑造的飞跃和升华,他一改以前硬汉英雄自我欣赏式的怜悯和徒劳的反抗,而是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体现出超越的人格魅力和更强大的生命力,完美地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
14、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
一、作家自觉退出小说,专注于摹写内心的生活;在意识流小说中,作家只充当客观冷静、不动感情的描述者角色,让作品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
二、着力于表现无意识和潜意识,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追寻人物内心的下意识层面。用“心理时间”取代“物理时间”,不在乎外在故事情节的完整连贯性,描写不受客观时空限制的人的自由思想意识。
三、热衷于刻画变态心理,充分运用象征暗示的手法,在语言上大胆创新和变异。
15、存在主义文学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人的不幸、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以及人的失落、异化、焦虑等情绪,较准确的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2)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
(3)存在主义文学多保留传统风格,侧重于作品哲理深度的开掘。
五、论述:
1.《红与黑》中,于连先后同哪两位女性发生了爱情关系?在这两次爱情中于连各有什么目的?
答:对于连来说,爱情是手段,飞黄腾达才是目的。与德-瑞那夫人的爱情,一开始他并不爱她,只因为市长瞧不起他这个穷小子,他仇恨要报复。他扮演诱惑者的角色,爬进她的房子占有她,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与德-瑞那夫人的爱情促使他来到了神学院,进而有机会走进了拉莫尔侯爵的府邸。
他对玛特儿小姐的爱,因为“她是漂亮的!我一定要得到她!然后跑开。”为了制服这个有地位成见、高傲无比、反复无常、使他陷入失恋痛苦的玛特儿,他采取俄国王子的计策,假装追求元帅夫人,刺激她,一步一步诱她就范,“使她恐惧”、“使她服从”。他把她看作敌人,“我只要使敌人畏惧我,他就会服从我,那么,他也就不敢轻视我了。”他征服了这个高傲的小姐,同时也获取了他梦寐以求的荣誉、金钱和地位。可以说,这次恋爱,也是他追求名利的一次巨大成功。
2.为什么说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
答:于连是一个有才能、有智慧、野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形象,在当时争名夺利、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的社会上为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于连走了一条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与反动势力妥协,政治上进一步堕落的道路。于连的性格变迁,充分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他的个人奋斗是和他对社会的反抗和妥协结合着的,而这种矛盾的性格是革命势力和复辟势力斗争时期的产物,是当时各种社会风气影响的结果。他失败的结局,也是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共同命运的反映,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以及在反抗性中表现出来的妥协性和动摇性;通过描写于连的生活道路,向人们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3.《高老头》中展示了高老头家怎样的家庭关系?作者借此表现怎样的主题?
答:关系:高老头有两个女儿,他为了好好养育两个女儿,一直都没有续弦。两个女儿长大后,一个高攀贵族,跳进了上流社会,成为伯爵太太,另一个喜欢金钱,高老头就安排她嫁给了一个银行家,成为了银行家夫人,跃入了上流社会。这一对典型的资产阶级荡妇,在出嫁时都得到了高老头给的80万法郎的陪嫁,所以她们对高老头极尽奉承之能。但是当高老头金钱散尽之时,两个女儿把他赶出了家门,在伏盖公寓过着穷酸的生活,最后死在了破落的阁楼中。而女儿不仅没有来探望过,更不愿意去参加高老头的葬礼。高老头临死时,终于明白这就是个金钱的年代,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
主题:《高老头》多方面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极端利己主义的冰水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向人们披露了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特别是年青一代,沉迷于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生活中,享受着物欲的奢华也腐蚀了自己的感情和灵魂。这是一个价值观极度扭曲的时代,不仅对别人唯利是图,对自己最亲的家人也是如此。给以后不同时代的众多读者们提出了深刻的反思主题。
4.《高老头》的主题是什么?如何通过拉斯蒂涅形象表现出来的?
答:主题:
1、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过程,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胜利和贵族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揭示了金钱的腐蚀力量。
2、通过高老头的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在《高老头》中,作者通过选取拉斯蒂涅“学习时代”的三个阶段和遇到的二个“人生导师”,描写了他由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①拉斯蒂涅是外省的贵族子弟,英俊有为,头脑清醒,聪明伶俐。他到巴黎上大学,雄心勃勃的他曾想通过勤奋努力争取一番功名。但是,三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相:有钱便有一切。于是,他决心走另一条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②鲍赛昂夫人是拉斯蒂涅的保护人兼启蒙者,她亲自教拉斯蒂涅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地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拉斯蒂涅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③伏脱冷是拉斯蒂涅的又一人生导师。他用赤裸裸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把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盘托出。④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也埋掉了他的最后一点人性。这个曾经清白的青年,这时已堕落成狂热地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了。⑤ 意义:拉斯蒂涅的形象反映了作品的两大主题,一是贵族阶级无可奈何的衰亡;二是金钱的罪恶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未来的真正的人”近似的人,表明了对社会前途的积极理解。
1.乞乞科夫是怎样的形象?这个人物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乞乞科夫是《死魂灵》中贯穿全书的人物,是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形象。
意义 A、果戈理从乞乞科夫的家教、学生生活、为官之道和“死魂灵”交易等几个角度刻画了乞乞科夫的性格,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狡诈无耻的特征。他父亲的家教是要他“积钱”,学会投机取巧、拍马屁。乞乞科夫在学生生活中就创造性地奉行了这些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家教,在“积钱”和拉关系两个方面都获得了“成功”。乞乞科夫的为官之道就是贪脏枉法、鱼肉人民,后因贪婪过份被断了仕途生涯,转而干无耻的投机生意:收买“死魂灵”。B、果戈理真实地表现了新生资产者乞乞科夫对封建农奴主的“优越
性”。他用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付五个性格不同的农奴主,在“死魂灵”交易中大多获得“胜利”。
C、他是一位为满足个人欲望而调动一切潜能的人,为了追求财富,苦心孤诣,拼命周旋,却屡屡失败,这一方面反映了新兴资产者追求财富的活力,另一方面意味着个人奋斗在专制俄国不被人所接受。
2聂赫留朵夫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个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特征: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其性格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a青年时期:热情、纯真、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b“动物的人”占上风时期(堕落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c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转变。思想:作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聂赫留朵夫在认识到现存制度完全是一种罪恶之后,却未能找到铲除罪恶的正确途径。他的救世“良方”只是托尔斯泰的理想。聂赫留朵夫形象最为集中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
7.《母亲》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答:成长过程:(1)“沼地戈比”事件后,出于保护儿子的动机接受了去工厂散发传单的任务。(2)参加“五一”游行。(3)儿子再次被捕后,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斗争,完全献身党的工作。(4)在车站被捕时,她临危不惧,边撒传单边鼓动群众,这时的母亲已是一个成熟的、自觉的、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了。意义:尼洛夫娜是一个由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这一形象高度概括了俄国劳动人民思想觉醒和反抗斗争的发展道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改造人的巨大威力。这一形象反映了二十世纪初广大劳动群众革命意识普遍觉醒的现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改造人的巨大力量,也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断深入人心,变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8.《双城记》中体现了狄更斯怎样的人道主义理想?联系马奈特形象谈谈。
答:(1)同情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如:得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侯爵马下压死小孩、医生的遭遇。(2)同情法国大革命。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并以此警告英国统治当局要缓和阶级矛盾。(3)谴责了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荒淫无耻、凶残横暴、草菅人命的罪行,对贵族阶级做了彻底的否定。(4)谴责了革命暴力行动,并丑化了暴力革命的领袖人物。狄更斯在作品中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怕的母夜叉。最后,得伐石太太和露西小姐保姆手枪走火把自己打死,表明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5)他宣扬圣诞精神,倡导用爱灭很、化敌为友的博爱精神: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卡尔登,贵族后代代尔那,放弃特权为救管家面入狱。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到最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