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3 02:0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

第一篇: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

我们告别20世纪还不足10年。当代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曾有过在那个世纪或长或短的生活经历,都是从那个世纪走过来的。但是,百年岁月是如此漫长,历史内容是如此丰富,社会变革是如此急剧,以致仅凭个人的切身体验,要深刻了解20世纪历史发展的全貌,实在是难乎其难。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金冲及同志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写成《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纲》)一书,把20世纪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和研究,告诉我们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怎样从深重苦难中重新站立起来、又怎样大步走向复兴的基本历程。这就为我们对离现实最近的这一个世纪的历史作出深入理解和科学认识提供了重要帮助。如果要我用最简明的语言来形容这部书的长处和优点,就是两个字:真实。这是一部真实再现中国百年巨变的信史。

历史场景的鲜活复原

要保证历史的真实性,首先必须依据可靠的历史资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能随意曲解。在这方面,《史纲》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该书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以经过仔细辨析、严格考证的资料为根据。书中引用的资料极为丰富,特别是大量引用了过去尚未公开发表过的珍贵资料。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可信度,也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社会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如果只是胡乱抽出个别事实、罗列一般例子,不仅不能反映历史真相,有时还会起完全相反的作用。所以,列宁强调,必须“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史纲》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努力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这就大大提高了在揭示历史真相方面的深度。

客观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史学著作在描述历史时,如果不是从历史实际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仅仅依靠一些范畴和定义来编织历史,抽去了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具体情节,历史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史纲》在纠正这种弊端方面,作了可贵的努力和尝试。对于譬如中国共产党怎样从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等一些重大问题,《史纲》不依靠繁琐的概念堆砌、简单的逻辑推演,作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对一件件历史事实的描绘,为读者勾画出一条清晰的演变线索。

历史现象的理性评析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谈到什么样的史学著作可以称得上是“实录”即真实的记录时,提出了两个条件。其一是叙事要质朴、确切,即所谓“其文直,其事核”;其二是评论要客观、公允,即所谓“不虚美,不隐恶”。如果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褒贬失当、好恶任意,即使讲的确有其事,也会远离历史的真实。《史纲》在这个方面做得怎样呢?

简单化是史学研究的大敌,因为历史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历史事件的成败得失,往往存在多重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表现和影响,在两种对立的不同质的事物之间也常常有着多种中间的层次。任何简单化的做法都不能充分反映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史纲》对此给予了足够的注意。比如,在谈到孙中山思想的发展时,指出:“一个人的思想常常不是直线发展的,需要经过某些迂回和曲折,一种新的社会思想的产生,尤其是这样。”这样一种对待历史的辩证态度,贯穿在全书的各个方面。

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才能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受某些假象的欺骗。比如,对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人认为国会有了,约法有了,“责任内阁”也有了,西方国家那一套政治体制已经移植了过来,中国已经向民主政治跨进了一大步。其实,那些被称作民意代表的国会议员们,只不过是被军阀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工具,同民主政治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正如《史纲》所说:“那些说起来很动听的东西,在西方国家也许取得过一些成效,如果不顾中国国情,硬搬到中国社会中来,却全然变样。”

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

回顾既往,不是为了怀旧,不是由于伤逝,更不是迷恋于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从历史中获取智慧、汲取力量,以便深刻地了解现在,正确地走向未来。因此,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不但要真实地描述历史、客观地评析历史,而且要努力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所谓规律,实际是指历史现象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主导趋势。《史纲》的最后一章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几个特别引人注目、特别发人深省的问题,这就抓住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人们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逐步掌握其规律。

比如,《史纲》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力量,是20世纪中国历史客观进程的结果。”事实证明,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的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正因为这些原因,才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就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当我们在新的世纪,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踏上新的伟大征程时,重温刚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的峥嵘岁月,将会得到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历史启示。这也是《史纲》在今天出版的意义所在。

第二篇:阅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感想

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有感

翻开金冲及先生写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种历史的泛着古香的气氛瞬间浸透了我。那些仁人义士的壮举,那些激动人心的境况,那些跌宕坎坷的遭际,清楚、自然、真实的展现在我眼前,引导我读进去,体会那抗战中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民族情怀,体会那时共产党人的睿智眼光、宏伟心胸。

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从国际方面来说,是美国主导的金融市场经济危机,加重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内部矛盾,而在德国、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势力趁势占领了对政府的控制权力,加紧国家的军国主义化,积极准备对外侵略,转移国内矛盾。从国内方面说,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和国内几大军阀的混战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时机,另外国民党反动派也对共产党加紧了攻势,导致中国国民难以团结一致抵抗外敌。另外,苏联、英美对中国的援助和干预也影响了国内的局势和对外的形势。趁此机会,日军在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后,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对全中国的全面侵略。“双十二事变”后,蒋介石终于决定对日抵抗,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初期,日军从华北将重心转移到淞沪,利用先进的军事器械、专业的官兵素质和膨胀的侵略野心对中国发动攻势,但遇到了国民党爱国官兵的顽强抵抗。但是由于蒋介石的失败指导,淞沪战役的后果是中国军队大举溃败,南京失守,日军对南京居民进行了长时期的惨烈屠杀。淞沪战役点燃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

抗战中期,国民党军队主力在中国中部和南部与日军进行正面相

持,而共产党则深入日军占区,发动群众,主要对日军进行消耗和破坏。中国抗战的形势已经转变为持久战,中国军民必须团结一致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抵抗和消耗,并努力寻求和借助国际支持。这一段时期内,国民党军队损失严重,而国际援助甚微,蒋介石的抗战决心反复动摇。而共产党在群众中不断获得支持和补充,很快壮大为装备劣、力量强、影响广的抗战中坚力量。中国人民在日军的侵略下饱受流离饥寒之苦,渴望着独立、统一的到来。

在抗战中期,意志动摇的蒋介石居然在消极抵抗的状态下,积极同共产党摩擦,分裂了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发动了几次有预谋的军事制裁,甚至发动“皖南事变”,杀害共同对敌的共产党战士。在这样紧迫的关头,中共领导人睿智的决定“政治斗争为主,军事斗争为辅”,通过坚决的克制的军事反制和广泛的、有理据的辩争,既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停止军事摩擦,也防止了抗日统一战线的破裂,团结了国内力量。使得日军难以趁虚而入,更严重的侵犯中国。

日军由于自身资源薄弱,而中国人民的反抗顽强,终于难以维持持久战形势,逐渐在战略上采取收缩姿态。中国军民对日军进行了坚决的反击。1941年中共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百团大战,对日军进行了有力的反攻,之后,在持久战和反击战的形势下,中国军民终于转败为胜,创造了民族团结一致抵抗法西斯的壮举。

在日军侵略被击退后,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曾愿意协商一致组件联合政府,实现多党执政的理想。但由于国共两党长期的矛盾、共产党反对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国民党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和

官僚的利益不和,以及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国共两党《联合声明》最终被蒋介石撕毁,国共第二次合作被打破,中国再一次陷入了全面内战的泥潭。

读完中国抗战的历史,我看到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深深为那时中国人民为了和平、独立、自由、发展的无限热忱而感动,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至少三千五百万中国军民献出了生命,国共两党的战士们不顾前嫌,团结在一起,而他们为了中国的未来付出如此超乎寻常的奋斗后,却不能享受和平、独立、自由、发展带来的欢愉,但他们依然坚毅,无怨无悔。今天已是抗日战争胜利过后的七十年,我们现代人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完善的社会保障,享受着安全自由的成长空间,接受着高等的学术教育,使用着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外也有越来越有力的独立主权,岂能不为当年牺牲的人们怀以感激!而我们又岂能不尽力担负起国家建设的责任,为未来更加和平、发展的理想做出毕生的努力!

今天我们大学生,要通过广泛的学习,了解抗战的历史,通过谦虚的听取,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在自己的专业里有所建树。自觉同污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的牺牲的言行作斗争,自觉同破坏祖国团结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如此才能不愧对祖辈们艰苦卓绝的努力。请振作起来!

第三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读书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从《局外人》看存在主义生死观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08级3班

姓名: 刘湘

学号:200804100

1【摘要】《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作品刻画了主人公莫尔索间接地因为对母亲的死漠然处之而被判死刑,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是莫尔索存在主义观点的合理反映,这个比较重要的情节也反映了存在主义作家的生死观。本文试从这一情节展开论述,对整部作品所体现的存在主义生死观作简要分析。

【关键字】局外人存在主义生死观

可以说,从人类有意识以来,就知道有生必有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也是所有恐惧的终极指向。生命只有一次,故贪生怕死也成了人的本能与本性。可是,《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却并不具备这种人的本性,他视死如归,认为他所度过的生活是荒诞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死也并不使人恐惧,只是一种“幸运的安排”。整部作品充斥着莫尔索的独白、想法和感受,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主观上的荒诞感,这种荒诞感是从莫尔索对妈妈的死表现出的冷漠开始的。他的这种对生死的淡漠很好地体现了存在主义生死观,一种关于荒诞的生死观。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了这部作品重要情节——“妈妈死了”。面对母亲的去世,莫尔索并没有像人们所认为应该的那样,显得悲痛欲绝,痛哭流涕。而且不仅如此,他还在为母亲守灵时喝牛奶咖啡和抽烟。在刚刚安葬完母亲回到阿尔及尔后,他就和情人玛丽去游泳、看喜剧和做爱。这种行为,按照社会所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显然是不能容忍的。后来他杀了人,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时,被指控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最终,他被判了死刑。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况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似乎是在向我们阐释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一个要在这个社会中正常和顺利生活的人,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否则会被视为异类,严重者还会受到法律乃至被杀头的制裁。莫尔索就是这个异类,“他之所以受到谴责,是因为他不做游戏”。那么他究竟仅仅只是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呢?还是真的漠视生死呢?

郭宏安的《多余人?抑或理性的人?》认为莫尔索并不是真的冷漠,他的感情只是被压抑了,深深地掩藏在内心。他在文中写到因为莫尔索亲昵地称母亲为“妈妈”,所以说“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还提到“他没有哭死去的母亲,但心里是爱她的,并曾努力去理解她”,“他觉得挂在嘴上的‘爱’并不说明什么”。事实上,我认为这样说很牵强。莫尔索并不只是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他根本就漠视这个生存的游戏。他显然是爱自己的母亲的,他抵达养老院后“真想立刻见到妈妈”;他显然也是了解游戏规则的,清楚地知道“他人”在母亲去世时应该做什么。可他就是不做,因为他打内心里认为“怎么样都行”,认为任何事都“没多大意义”,包括存在和死亡,即使说实话使他难为情,但他仍然要说。门房问他用不用开棺看看母亲,他回答说:“不想”,即使知道自己不该那么说;守灵时,他喝完咖啡后想抽支烟,虽然有犹豫,但还是抽了,因为他想了想,觉得“这不要紧”;后来坐牢时甚至对律师说,爱妈妈

“不说明任何问题”,“所有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盼望过他们所爱的人死去”。由此可见,莫尔索莫尔索的冷漠是由内而外的,不加掩饰的,他拒绝掩饰自己的感情,追求真实,无法说谎。面对生存和死亡,他漠然置之,这便是存在主义观点的反映。

存在主义认为人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反映在《局外人》这部作品中,就表现为莫尔索对亲情、爱情、友情、法律和宗教的全面反叛。对莫尔索来说,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似乎全是偶然的,荒诞的,与自己无关的,甚至生命本身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一点我觉得用庄子哲学可以很好地解释。庄子的妻子死时,他不但没有悲伤,反而鼓盆而歌,这与莫尔索对待母亲的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人的生命就如同赘瘤一般,死亡就如同疣痈溃烂,这个比喻既解释了生死,又超越了生死,令人觉得生命也不过如此,死亡也同样不必畏惧,同时也暗示为人的死亡而悲切是多么可笑。庄子强调顺其自然的超脱,莫尔索却更多给人一种把世事皆看淡的冷漠。

莫尔索的这种与社会脱离、反叛社会的状态,源于他认识到世界是荒谬的。“加缪认为,荒谬的产生是因为世界与他人中存在着非人性的因素,人在这种非人性的东西面前无所适从,由此而引起的堕落,就是荒谬。”加缪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存在的荒诞,个人在存在着非人性因素的荒诞世界面前无能为力,无法摆脱痛苦和危机。既然这一切都是无法抗拒的,就没必要再去为“毫无意义”的事情浪费感情,所以,母亲的葬礼上哭不哭是不要紧的,对情人爱不爱是毫无意义的,和邻居做不做“朋友”,“怎么都行”,“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关系不大”,总之就是视一切现存秩序和道德于不顾,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不去参照别人的想法做法,以一种无原则的荒谬和真实来对付这个社会有条理的荒谬和虚假。特别是在第二部分中,莫尔索被定罪时,他的命运是“被决定”的,案件的处理过程在没有他的干预下进行着,这真正使他感到自己的心已和这个世界隔绝了,他成了一个“局外人”。在决定着他的命运的法庭上,他仍心不在焉,一如平常地对他人的言论提不起兴趣,听着听着便感到厌烦。宣判以后,他才觉得死刑是“真正使一个人感兴趣的唯一的一件事”,可是他关注的仍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杀人机器的模样和被处死是否能引起很多人注意。这种从根本上蔑视死亡的做法虽然荒诞,但却是关于荒诞的存在主义生死观的最佳体现。

存在是无意义的,死亡也是自然到来的事情,一切都“说明不了什么”,一切都“毫无差别”,唯一能赋予生活以价值的,就是是自我造就,就是反叛。这便是存在主义的生死观,也是莫尔索对待生活和死亡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加缪文集》.(法)阿尔贝・加缪/郭宏安等.译林出版社.1999年5月.

第四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读书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英国特雷.伊格尔顿著。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一般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英美文学界的最新代表人物。《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出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批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本书的目录是:序,导言,1、英国文学的兴起,2、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3、结构主义与符号学,4、后结构主义,5、精神分析,结论:政治批评,参考书目,中外人名对照表,译后记。

本书确定本世纪文学理论变化发展的开端是在1917年,革命于俄国形式主义。首先,伊格尔顿在导言中分析论证了文学是什么,通过对文学定义的假设分析及对相关价值判断标准的判定,伊格尔顿认为“文学并不存在”。伊格尔顿在书中为我们勾勒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三条主要脉络。一条是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理论,一条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条是精神分析理论。下面来分而述之:

一、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

海德格尔的方法一般被称为“诠释现象学”,以区别于胡塞尔及其追随者的“先验现象学”,因为它建立在历史解释问题而非意识先验问题的基础上。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的天空下,沉思地综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是一个起统一作用的本质—传统,一切有效的作品都属于这一传统。历史不是一个斗争、割裂和排斥的场所,而是一条连续的链,一条永远流动的河。

伊格尔顿认为,诠释学视历史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力图耐心地消除这一无止境的相互交流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但却导致了一个系统性的交流失败,即诠释学无法面对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人类历史的这一对话至少有半数时间乃是权势者对无权势者的对白,交流双方,比如男人和女人,很少处于平等地位。

接受理论—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关注于作者的阶段(浪漫主义和19世纪);绝对关心作品的阶段(新批评);近年来逐渐转向读者的阶段。接受理论认为,是读者使得作品具体化,作品是一些空隙构成,需要读者填空和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运动。伊赛尔的接受理论基于一种自由人本主义意识形态。即相信,我们在阅读时应当柔顺虚心,随时准备让自己的种种信念成为问题,从而接受改造,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读者很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

伊格尔顿认为,表面上看接受理论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因为它的统一自我说(各部分必须前后一贯的适应整体)和封闭文本(读者与作品之间相互论证的封闭回路)却使这种开放性失去了意义。伊赛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严格的标准化模式去控制语言的无边无际的潜能,罗兰·巴尔特却赠送给我们一种私人性的、非社会化的、本质上混乱的经验。

二、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者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根据种种模式、原型、神话和文类等规律结构起来。全部文学从根本上归结为四种叙事范畴:喜剧的、传奇的、悲剧的、反讽的。符号学创立者皮尔士区别了三种基本符号:图形的符号;索引的符号;象征的符号。

伊格尔顿认为,结构主义完全否认了意向的存在,以前的批评理论坚持说者写者的意向对于解释来说是至高无上的,但结构主义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则认为,语言更像是一张无边无际蔓的网,其中各种成分不断交流循环,没有什么成分可以被绝对地定下来,其中任一部分都与其他东西牵扯,意义乃是各个所指之间能够无始无终进行下去的副产品,而不是牢牢拴在一个特定所指尾巴上的概念,能指层和所指层并不存在一个和谐的对应的关系。

在论述了后结构主义的特征之后,伊格尔顿转向了对其历史地位及作用的讨论,他认为后结构主义是从兴奋与幻灭,解放与纵情,狂欢与灾难—1968—的混合中产生出来的,尽管无力打碎国家权力种种结构,但却可以颠覆语言结构。似乎成为逃避政治问题的捷径。但德里达本人却不想仅仅将解构发展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解构最终是一种政治实践,它试图摧毁特定思想体系及其背后的那一整个由种种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形成的系统借以维持自己势力的逻辑。伊格尔顿认为,也不应该将后结构主义当作一种简单的无政府主义或享乐主义,它与性别歧视、女权主义这些政治关切也是存有关系的。作为整体的后结构主义,其未来尚无法预测。

三、精神分析(略)

四、结论:政治批评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理论具有政治性,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是政治和意识形态史的一部分。政治批评中提出,应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话语理论”来研究文学这种话语。伊格尔顿倾向于多元性的文学批评和理论。

第五篇:《中国史纲》读后感

读《中国史纲》有感

张荫麟先生,笔名素痴,他的《中国史纲》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正如许多人评价的,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通史。因其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本书在形式上较为生动,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但同时又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且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含情感与敬意,故全书无任何浅薄、空疏、浮夸。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如“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且语言平实,虽其学识渊博但并不炫耀摆弄以致文章晦涩难懂。时而引入史据而证其实,而非莫名叙出结论。通俗之处夹杂古言,二者相互映衬,慢慢引导读者进入历史的气氛。正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张荫麟先生为编纂书籍而所做的准备,真是难以小量,值得我们敬佩。并且,作者总会在事件的尾处添一句自己的精到总结。本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多以笔墨述写重大事件,虽少于细节,但作为一本教材却是恰到好处地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见闻。有人形容这部历史课本是“好莱坞大片”,“看起来一点也不费脑子”。他甚至开始后悔,如果他的高中教材就是这本书的话,他也许就选择读文科了。我对于东汉之初比较有兴趣,所以仔细地阅读了王莽之“新朝的覆灭”。据我个人所知,王莽所行之事乃属外戚干政,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篡位奸臣。书中,“王莽之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又数阴中不快己者。”然,治国非答辩,狡于口舌强于词理者,莫能胜任也。且非一人可导全国,王莽的破亡,在于其不知大体。其“自以通明贤呈,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明习者通……稀获其功效焉。”虽“嘉慕前圣诏”却“欲事事效而不知”,王莽只知道生搬硬套,不注重方法与时代环境的相适宜性,致使他的新朝覆灭。

没有什么方法是普适性的,正如书中王朝的更迭预示着一种思想于时代的不适宜性。王朝的背后总有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流派在支撑着,二者正如相互支持的铁轨两边,有交连却一直往前延伸,直至一同断开。像王莽一般只知效仿前圣,而不考虑实际情况,不知变通适宜,最终只会毁灭了自己之前辛苦而得的成果。

下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史纲》书评

    《中国史纲》书评 “融哲史两方面,而独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著名学者熊十力曾这样评价张荫麟《中国史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可见本书的独到之处:哲......

    中国史纲读后感

    刚刚翻开这本书,便感受到这本书与其他历史书的不同,在我的印象里,历史书都是呆板而无聊的,但这本书却像在讲述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但从这些故事中,却能折射出历史的光彩。......

    《中国史纲》读书报告

    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历史——《中国史纲》读书有感 王国维先生曾说品读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结合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人作诗时的心态等等方面来赏析诗歌,方能知其内蕴,......

    二十世纪文学专题练习题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谈到:“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读柏杨中国史纲个人随笔

    读柏杨中国史纲时下快餐文化,对我而言由来已久。故求学之时,诸事待有人做之,凡精华之处皆摘编集之。我辈但读之咏之,不复寻章摘句之苦,无皓首穷经之罪。然彻夜反思,无独立思想,方为......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20世纪,占据西方文学主潮地位的是(现代主义)文学。 2.在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卡夫卡)堪称一个奠基者。......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双百”方针:1956年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文化科学问题上要贯彻两个口号,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就是双百方针。毛泽东将其定为党的方针,艺......

    二十世纪三位伟人及其事迹

    二十世纪三位伟人及其事迹 一、孙中山 1、 主要功绩:创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