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壤复习资料 新农大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土壤所具有得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岩石的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风化:是指岩石、矿物在外界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百分率的组合(砂土,壤土和粘土)
土壤质地的改良:1增施有机肥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3翻於压砂、翻砂压於4引洪放淤、引洪漫沙5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腐殖质的组成: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1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的保肥力4促进作物生长发育5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土壤水分的类型:土壤吸湿水、膜状水、土壤毛管水、土壤重力水
凋萎系数:当土壤水分受到的引力超过1.5MPa时,作物便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呈现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就成为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 土壤水吸力:土壤水的负压力
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1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十至数百倍2土壤空气中氧的含量低3土壤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比大气高4土壤空气中有时含有还原性气体5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土壤热容量: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空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土壤空隙类型:1非活性孔,又叫无效孔、束缚水孔2毛管空隙3通气空隙 耕性的内容:1耕作难易程度2耕作质量的好坏3宜耕期长短 改良土壤耕性: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排灌、试试耕作等方法 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 胶体微粒:微粒核,双电层
土壤吸收性能:土壤能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类型:机械吸收性,物理吸收性,化学吸收性,物理化学吸收性,生物吸收性
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a可逆反应b反应迅速c等量交换
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a电荷的数量b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平半径 复合肥料:是指由化合作用或混合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工艺流程中有明显的化学反应的肥料。CEC: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在一定pH值条件下每1000g干土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cmol/kg)
BSP: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cmol/kg占阳离子交换量cmol/kg的百分数。(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呈中性或碱性;饱和度小的土壤呈酸性)
营养临界期:植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显示非常敏感的时期,不同植物对于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不同。
肥料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育阶段,施肥能获得植物生产最大效益的时期。
硝化作用:土壤中的铵或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的作用过程。
生理酸性肥料: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生理碱性肥料: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选择性吸收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降低而趋碱性的肥料。
作物缺氮时: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叶色变黄(先从老叶开始,逐渐扩散到上部幼叶)作物氮素供应过多时间: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易受机械损伤和病害侵袭。
团粒
良好团粒结构具备的条件:1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和大小2有多级孔隙3有一定的稳定性4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 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1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由于通气孔隙度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土壤透水通气的能力,因而可以大量的接纳降水和灌溉水。
2能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团粒之间的大孔隙有空气存在,有充足氧气供给,有机物质分解快,养料转化迅速。而团粒内部缺乏空气,有机质分解缓慢而使养分得以保存。
3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团粒内部的小孔隙保持的水分较多,温度变化较小,可以起到调节整个图层温度的作用。
4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比较疏松,使作物根系穿插容易。总之,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松紧适度,通气保温保水保肥,扎根条件良好,能够从水、肥、气、热、扎根条件等诸肥力因素方面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能够使作物“吃饱、喝足、住的舒服”,从而获得高产。
第二篇:现代企业管理复习资料 新农大
现在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特征有:1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2企业资产所有权明晰,出资者权责明确,负有限责任3政企明确分开4企业领导体制管理制度科学化
泰罗科学管理的内容: 1制定科学的劳动定额2实施标准化管理3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4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建立职能管理机构6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市场细分的程序:1识别细分市场2收集市场信息3拟定综合评价标准4确定营销因素5估计市场潜力6分析市场营销机会7提出市场营销策略
技术引进的内容主要是指专利许可、专有技术许可和商标许可的许可证贸易
技术引进的方式:1合资经营2合作生产3许可证贸易4成套设备引进5技术咨询服务6补偿贸易7设备租赁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网络图来表示计划任务的进度安排,反映其中各项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路线和关键工序;并且利用时差,不断改进网络计划,以求得工期、资源和成本的优化方案 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1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严密2所提供的是动态的计划概念3可以区分关键作业和非关键作业4可以将计划项目分解为许多分支系统5可以有效地控制工期6能够和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
TQM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工艺专业化: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对象专业化:以产品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质量成本:企业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和由于质量故障所造成损失费用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扎根于企业组织内部的、能获得超额收益和能够不断使自己立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它实际上是一种企业的巨大战略资源 SWOT分析是一种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总结企业近期特征非常实用的方法(优势略施分析---分析内部条件、机会威胁分析---分析外部环境)
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按照消费者的一定特性把原有市场分割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以用来明确目标市场的过程
计划的概念:计划是合理的使用现在的资源,有效的把握未来的资源,以组织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的一系列预测未来、确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行动过程。
补偿贸易:在双方商定的期限内,企业以商定的商品、劳务偿还其海外债务的出口贸易
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满足员工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条件下,预先规定完成一件合格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标准或预先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应该完成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
第三篇:土壤复习资料(推荐)
绪论
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的供给和调节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能力
肥料: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第一章
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原生矿物:直接来自火成岩或变质岩的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火山灰或各种风化产物通过化学或生物作用而转变或重新合成新的成土矿物和氧化物矿物。
同晶代换: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粒级:根据矿质土粒粒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质地:通过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来划分的土壤类型 岩石: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矿物:天然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
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有机质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使有机质及
其养分保蓄起来的过程。
氨的硝化作用:氨或铵盐的另一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
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在反硝化作用菌的作用下还原为N2O和N2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激发效应:投入新鲜有机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第三章
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心其他阳离子相互交换
CEC:PH值为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 致酸离子:包括H+和Al3+(Al3+通过水解可产生H+)盐基离子:包括Ca2+、Mg2+、K+、Na+、NH4+等。
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各种交换性盐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土壤的吸收性能:分子,离子或原子在固相表面富集的过程。
第四章
总碱度:土壤溶液或灌溉水中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总量 碱化度:交换性钠离子与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土壤缓冲性能:酸性或碱性物质加入土壤,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反应变化的性能。第五章
总孔度:反应土壤孔隙总量的多少
结构性:土壤结构体在土壤中的类型,数量,排列(结合)形式,孔隙状况(孔度及其内外分布)以及其稳定性(水稳性,力稳性,生物稳定性)的综合特征。
结构体: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复粒)——土团,土块,土片等。
耕性:土壤在耕作时及耕作后一系列土壤物理性质及物理机械性的综合反应。容重:田间自然状态下在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的干土质量。比重:单位体积干土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
第六章:
土水势:土壤水在各种力如吸附力,毛管力,重力等作用下,与同样温度,高度和大气压等条件下纯自由水相比,其自由能的差。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
萎蔫系数: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最高含水量。最大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吸湿系数:当大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湿水到达最大量,这时吸湿水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数称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滞后现象:吸水曲线或微润曲线与脱水曲线或干燥曲线所得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不重合。土壤热容量: 单位质量或单位容积的土壤,温度每升高或降低一度,所需热量的焦数。土壤导热率:厚度为1cm,两端温度相差一度时,每秒钟通过每平方厘米土壤断面热量的焦数
第七章
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
壤的母体。
土链:指大约相同的成土年龄、类似的母质来源、形成于类似的气候条件,但由于地形和排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性的土壤系列。
物质的地质大循环:是地表岩石石化后,分化产物的淋溶、搬运、堆积,通过成岩作用又形成岩石,即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在各种植被下,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过程。粘化过程: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积过程
钙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淋溶,沉积的过程。脱钙过程:湿润气候下,土壤中的下渗水充足,碳酸钙可淋失殆尽.潜育化: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潴育化: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交替进行的过程
土壤的熟化过程:在人为因素影响下,通过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和其他措施,改造土壤
的土体构型,减弱或消除土壤中的障碍因素,协调土体水肥气热等,使土
壤肥力向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方向的发展的过程。土壤的退化过程:
土壤发生层,随着土壤形成过程的进行,土壤发生了分异,形成了外部形态特征各异的层次 土壤剖面: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完整的土壤剖面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
层次,以及母质层 成土过程:
第八章
根外营养:植物除了以根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等地上部分吸收养分。
植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时期。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够发生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求量和
吸收量都是最多的 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然而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有效质量
分数相对最小的那种养分。
报酬递减律:在其他经济技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项投资的增加,每单位量投资的报酬是
递减的。
第九章:
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反硝化作用:NO3-被还原成气态N2,NO,NO2 生理酸(碱,中性)性肥料:化学肥料中阴阳离子经植物吸收利用后,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
度(碱度,酸碱不变)提高的肥料。
磷酸的退化作用: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一钙还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异成分溶解:即在施肥以后,水分向施肥点汇集,使磷酸一钙溶解和水解,形成一种磷酸一钙、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钙的饱和溶液 绪论
1: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关系:土壤:覆盖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土壤肥力: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的供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能力。
2:土壤圈在生态环境中的中心作用:①与大气圈:土壤中气体来源于大气但又有自己的特点②与生物圈:植物土壤物、微生物、生物群落、土壤地带性分布③水圈:对降雨的重新分配,一些物质随水进入土壤,水体的富营养化④岩石圈:是土壤的前身,土壤保护母质。
第一章
1: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类型:①物理风化:受物理风化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过程(风蚀、水蚀、冰融交替)②化学风化: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放生分解和改变(溶解、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③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和崩解的过程。2:化学风化:①溶解②水化作用③水解作用④氧化过程
3: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①砂土:水: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保水性差,水分易蒸发,抗旱力弱。肥:多为石英,有机物少,易分解,养分易随水流失。气:透气性好,好氧微生物活跃,有机物分解快,肥效快。热:升降温快,昼夜温差大。耕性:易耕作,耕作质量差,耕作时间长。②粘土:水:毛管作用强,透水性差,保水性强,易涝。肥: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流失,有机物分解慢,肥效慢。气:透气性差。热:土温变幅小。耕性:土壤胀缩性强,易开裂扯伤根系
4:不同质地的土壤利用和改良:利用:①砂土:多施有机肥,施肥多次少量,且要后期追肥,在作物选择上选耐旱生长期短,早熟类作物以及块根块茎蔬菜类作物,发小不发老②粘土:易种植粮食作物,及多年生生根作物,宜用腐熟有机肥,化肥一次用量比沙土多,苗期注意速效肥促早发,发老苗不发小苗。③壤质土:性质介于粘土与砂土之间。改良:①客土法②耕翻法③引洪漫淤法④增施有机肥⑤施用结构改良剂
5:次生矿物类型:①层状次生铝硅酸盐矿物:使土壤中粘力的主要成分,主要有高岭石组、蒙脱石组和水云母组等类型。②氧化物类:有结晶态和非结晶态两种③简单盐类:分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和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和石膏
第二章
1:土壤有机质作用:①直接提供植物所需养分②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③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砂土变紧,粘土变松,改变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和通透性④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力⑤促进植物生理活性⑥减少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
2: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直接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N(80%)P(20~76%)S(75~95%)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间接分解矿物岩石中的养②改善土壤肥力特征:影响土壤化学、物理、生物性质。
3: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碳氮比、微生物、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一般耕作土壤表层C:N在8:1~15:1,平均在10:1~12:1间;微生物C:N=25:1;有机残体C:N=25:1,微生物活动最旺盛,分解速度最快。有机质①C:N<25:1对微生物活动有力,有机质分解快,多余氮素留在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②C:N>25:1缺乏氮素营养,发育受限制,有机质分解慢,微生物和植物争夺土壤中原有的有效氮素养分使作物处于暂时缺氧的状态。
4: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因素:①温度:25~35℃最适温度,0~25℃分解速度加快②水分和通气状况:水势-0.03~0.1MPa最适,田间持水量60~80%③植物残体特性④土壤特征:a:与粘力含量成正相关性b:放线菌PH6.5~7.5细菌7.8~8.5真菌3~6
第三章
1:土壤阳离子的交换作用:交换性阳离子发生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反应。特点:①可逆性②等电量③遵守质量作用定律。影响因素:(阳离子本质特性Fe3+>Al3+>H+>Ca2+>Mg2+>K+>Na+)①阳离子所带电荷②阳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合半径③离子浓度和数量
2:从吸收物质、吸收原理等方面比较五种吸收性能的差异 ① 机械吸收:主要吸收悬液中的虚浮颗粒等不溶物质 ② 物理吸收:主要吸收气体
③ 化学吸收:化学反应中的难溶物质 ④ 物理化学吸收:离子态物质 ⑤ 生物吸收:选择性集中富集吸收
3:根据表面电荷的性质和原因将土壤电荷分为几种?产生电荷原因? ①永久电荷:硅酸盐矿物质中的硅氧片和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质而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所取代②可变电荷: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由的解离,随PH的变化而变化③零点电荷:在某PH值时,粘土矿物表面上既不带正电荷也不带负电荷其表面电荷为0④电荷数量:用阳离子交换量表示,每千克物质吸附离子的量mol/kg。
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的因素:①离子的饱和度:该离子占CEC的比例②赔补离子效应:对一种离子而言,供其它离子即陪衬离子③粘土矿物类型:在饱和度相同的前提下,有效性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
第四章
一、简述土壤中H+的来源:1.水的解离2.碳酸及其盐的解离3.有机质分解中间产物形成有机酸4.酸性大气化学物质沉降 PH<5.6酸雨5.H2SO4、HCl等无机酸的解离
二、土壤氧化还原体系的特点:1.有机无机并存,可逆,半可逆,不可逆2.本质是化学反应或有生物参与,消化作用,铁细菌3.不均匀的多种体系共存4.氧化还原平衡经常变动,不同时间、空间、不同耕作管理都回改变
三、土壤缓冲酸碱的原理:1.弱酸及其盐的存在2.土壤胶体具有阳离子的吸附交换作用。土壤缓冲酸碱液的主要体系:1.碳酸盐体系:CaCO3+H2O+CO2→Ca2++2HCO3-(6.7~7.8);2.硅酸盐体系:Mg2SiO4+4H+→2Mg2++H4SiO4;
3、交换阳离子体系:盐基离子对酸起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起缓冲作用4.铝离子体系:PH<4有效果,PH大于5无缓冲效果5.有机酸体系
四、土壤酸碱性类型及影响酸碱性因素:酸性:活性酸、潜性酸。因素:①盐基饱和度②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③土壤水分含量④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碱性:总碱度、碱化度。因素:①气候②地形③母质④植被⑤人类活动⑥盐基饱和度⑦氧化还原条件
如何调节土壤的酸碱性:酸性通常用石灰来改良,草木灰是良好钾肥又能中和酸性;碱土中用石膏硫酸磺或明矾(硫酸铝钾)黑矾(FeSO4))
第五章
一、土壤中各级孔隙的大小及特征:1.非活性孔:以吸水力1500KPa为界,孔径约为0.002mm以下。特点:土壤中最细微的空隙,保存与此间的水为无效水,根毛难以入内,微生物极难入侵,腐殖质难以分解2.毛管孔:水吸力150KPa~1500KPa,孔径为0.02~0.002mm。特点:通气良好时,土壤中毛管孔越多越好,其间水可被根毛、细菌利用,养分得以吸收和转化3.通气孔:水吸力小于150KPa,孔径大于0.02mm。特点:原生动物真菌可再辞间活动,孔隙的毛管作用力消失,除降水灌溉外其间被空气占据。
二、团粒结构
1.定义:土粒多在腐殖质作用下形成粒状或小团状大小成球形,自小粒至蚕豆粒大。
2.特点:①多级孔隙②有的大小和形状直径约0.25~10mm,<1025m的微粒团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水稳性,生物稳定性,机械稳定性)
3.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协调土壤中水和气的矛盾(大小孔隙兼备、蓄水、透气、通气同时进行)②协调土壤中央分积累与释放矛盾③能够稳定土温④使土壤具有良好的耕性和耕层构造。
4.提高团粒结构含量的途径:①增施有机肥②合理轮作,扩种绿肥牧草③合理耕作,水分管理④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三:上虚下实型和上实下虚型两种土壤的肥力的特点:1.上虚下实型(蒙金土):0~20cm质地较松软,非活性孔少,通气性好,发小苗不发老苗;20~40cm质地较重,毛管孔隙占优势,保肥力好,发老苗不发小苗,该土型有利于植物的种植幼苗期,植物生长对肥料要求不高。0~20cm有利于植物根的生长,当植物长大后,下面实型土壤可以很好的提供肥力,使植物生长的更壮2.上实下虚型:0~20cm质地较重,20~40cm质地较松软,该土型不利于植物生长,幼苗种下时虽说土壤肥力较好,但不利于植物根呼吸,长大后,下面松软,肥力差,保水性不强,使植物生长受限。
第六章
一、土壤中的水分包括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对植物生长的有效性:1.吸湿水:土壤固体颗粒从大气或土壤空气中吸持的气态水 31~1万atm 为无效水2.膜状水:由土壤固体颗粒分子引起吸持在吸附水外围的连续液态水膜 31atm~15atm无效水 15atm~6.25atm有效水3.毛管水:①毛管上升水(有效水):地下水沿毛管上升力充满毛管孔隙肿的水分②毛管悬著水(有效水):底下水深,降水或灌溉后,借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下渗的水4.重力水:旱地无效水,水田有效水
二、土壤水分的几种表示方法:1.质量含水量(重量)=土壤水质量/干土重量*100%2.容积含水量=土壤中水容积/土壤容积*100%3.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4.土壤贮水量:一定体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
三、土水势包括的分势:1.基质势:受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水土势用ρm表示(负)2.压力势:土壤水饱和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力而产生水势的变化(正)3.溶质势:土壤水中溶解的溶质而引起土壤水势的变化(ρs)(负)4.重力势:由重力引起土水势的变化(ρg)
四、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1.土壤质地2.土壤结构3.土温↑水的粘滞力和表面张力↓ φm↑土壤水吸力↓4.与土壤中水分的变化过程。如何评价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示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
五、土壤空气与大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1.CO2含量高于大气5~10倍2.O2低于大气18~20.5%3.水汽质量分数高于大气4.含有还原性气体
六、土壤空气与大气是如何交换的:1.整体交换(气体质流):温度、气压、风、降水、灌溉2.气体扩散(土壤呼吸):气体分子由浓度高(分压大)→浓度低(分压小)处运动。
第七章
一、土壤形成中影响因素及其作用:1.母质:地壳表面的岩石经风化变为疏松的堆积物。土壤的物质基础,土壤的前身,土壤中植物所需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2.气候:①对土壤风化作用的影响,影响矿物质分解合成和淋失②影响植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③影响矿物质的迁移3.生物因素:(主)是突然形成、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①动物②植物③微生物4.地形:影响土壤中的物质,能量交换,不提供新物质
二、在潮土中主要的成土过程(土壤发生的基本过程)①原声矿物的分解及粘粒矿物的形成2.有机质形成,分解3.物质的迁移,溶迁,还原迁移,螯迁
三、我国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①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一是东部沿海的湿润海洋土壤地带谱二是西部的干旱内陆型地带普②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喜马拉雅山珠峰③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第八章
一、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1.介质中的养分浓度2.光照与湿度3.土壤水、气状况4.化学性质5.养分介质中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二、简述施肥原则,阐述这些原则的意义:1.养分归还学说:①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最终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②对恢复及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的意义2.最小养分学说:①决定植物产量高低的是相对含量最小的那种养分②觉得我们施肥的种类,做到施肥要有针对性3.报仇递减律: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作物增产量减少②确定施用肥料用量,不要盲目施肥④综合银子作用律:①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影响作物的产量②产量的形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要考虑养分供应,也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其评定条件:必需营养元素16种:氢、氧、碳、氮、磷、钾、硫、钙、镁、铁、铜、硼、锰、锌、钼、氯。评定条件:1.该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缺乏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缺乏该元素之后,植物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该元素后,这种症状才能消失3.该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或物质构成,对植物起直接作用,而不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间接作用。何谓营养元素的直接作用:该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或物质构成
四、大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在0.1%以上(占干重),包括C、H、O、N、P、K、Ca、Mg、S。元素:质量分数少于0.1%,有的只有0.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μg/g,它们是铁、铜、硼、锌、锰、钼、氯7种。植物营养三要素:氮、磷、钾。有益元素:豆科:钴;茶树:铝;水稻:硅;紫玄英:硒
五、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植物营养元素含量不同,氮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某种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生理效应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在合理施肥中的指导意义:施肥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只施N、P、K肥,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病状施用不同的肥料。
六、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按照功能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C、H、O、N、S 第二组包括P、B、(Si)第三组包括K、(Na)、Ca、Mg、Mn、Cl 第四组包括Fe、Cu、Zn、Mo
第九章
一、氨态肥特点:1.易溶于水速效氮肥,作物直接吸收2.NH4+易被粘土胶体固定3.碱性条件易挥发4.通气好条件下易硝化,加速氮淋失
硝态肥特点:1.易溶于水,溶解度大,速效肥料2.易吸湿,易结块3.易随水流失4.可进行反硝化作用5.易燃易爆
二、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施入土中后的去向:铵态氮肥:施入土壤之后容易被土壤无机胶体吸附或固定,可以氧化成为硝酸盐或被微生物转化成为有机氮。在碱性和钙质土壤中容易发生挥发损失。
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固定,能被土壤微生物还原成氨或反硝化成为气态氮。
三、如何合理施用氮肥:1.深施盖土原则2.避免硝态氮的淋失与反硝化(硝态氮肥不作基肥,追肥后避免淹灌,不与未腐熟的有机肥混合)3.合理的水肥综合管理4.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时期等,确定施用氮肥量,提高氮肥利用率5.土壤的供氮能力是合理施氮肥基础6.正确选择肥料的品种7.把握施肥量
四、土壤中氮形态以及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
五、铵态氮肥的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方法:特性:1.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无机胶体吸附或固定,与硝态氮比,移动性较小,临溶损失少,肥效长缓2.可氧化为硝酸盐或被生物转化成有机氮3.在碱性和钙质土壤中易发生挥发损失4.高溶度的氨会导致植物中毒死亡,尤其是在作物幼苗阶段5.作物过量吸收氨态氮,对Ca+、Mg2+、K+等的吸收产生抑制作用。合理施用方法:1.液氨:水田施用液氨随水注入稀释,多次犁肥;旱地施用,宜采用注入方式;施用深度粘质土壤浅些,沙质土壤深些。液氮可做基肥、追肥,不能接触作物根系。2.碳酸氢铵:施后应深施盖土;做成颗粒肥料;少量多次施用。可做基肥、追肥、种肥,施用浓度不宜过高3.氯化铵:适用于水田。不宜用于耐氯能力差的烤烟、糖料作物、果树、薯类作物等。可做基肥、追肥,不宜做种肥4.硫酸铵:适合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最好用于缺硫土壤和葱、蒜、十字花科等喜硫植物。可做基肥、追肥、种肥
六、硝态氮肥的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方法:特性:施入土壤后,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固定,与氨态氮肥相比较,移动性大,容易淋溶损失,肥效较迅速;能被土壤微生物还原成氨或反硝化成气态氨;本身无毒,过量吸收无害;主动吸收,促进植物吸收钙、镁、钾等阳离子。合理施用方法:适宜旱地施用,不宜用于水田。适宜各种作物,尤其是喜欢硝态氮的作物,如烤烟、糖料植物。可做基肥、追肥、种肥。
七、从提高氮肥利用率角度看,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1.作物种类:双子叶植物氮量大于单子叶植物,叶菜作物氮量大于瓜类和根菜类2.土壤条件:砂性土壤粒粘粒质量分数少,粘质土壤沙粒质量分数少,壤质土壤沙粒比例适中,即有砂质土壤良好通透性,又有粘质土壤保肥力3.肥料品质:氨态氮肥移动缓慢,不易流失,硝态氮肥随水流失4.施肥方法:氮肥深施
第十一章
一.如何合理施用钾肥:1.土壤供钾水平,速效钾量,缓效钾量,质地分布状况2.作物需钾特征,不同作物需钾量和吸钾量能力不同3.肥料的性质4.气候条件
施肥:1.钾一般作基肥,做追肥应早施2.易深施相对集中施3.尽量与N、P配合施用4.避免与氨态氮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使用
二、草木灰的特性及其合理使用方法:特性:呈水溶性,易被作物吸收,燃烧完全的灰白色灰其水溶性钾质量分数少,肥效差。含磷属枸溶性,对作物有效。因含氧化钙和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使用方法:可在酸性土壤作基肥、追肥、盖种肥。基肥:每公顷750~1500kg,使用时可加湿土或水。追肥:撒于叶面。盖种肥:用于睡到、蔬菜育秧。作根处追肥1%为宜。草木灰为碱性,避免与氨态氮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使用
一、有机肥的作用:1.营养作用:①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②含有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机养分以及有益于土壤的有机物质③含磷有机化合物不含氮的化合物2.改土作用:①有机肥能增加和更亲土壤有机质②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③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3.刺激作物生长
二、堆肥的过程:①发热阶段②高温阶段③降温阶段④后熟保肥阶段
调控技术:原料C/N比。一般秸秆等基本材料C/N比较高,堆肥起始堆制时的C/N比在30:1~40:1之间。必须加入含氮丰富的人、畜粪尿或化学氮肥调节C/N比才能加速分解
第十章
一、过钙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好处:减少与土壤接触,可以起到保氮(氨态氮)作用。
二、过钙的成分、性质和施用技术:成分:1.Ca(H2PO5)·H2O(P2O5)14%~20% 2.硫酸钙 40%~50% 3.硫酸磷酸3.5%~5%性质:灰白色粉末或颗粒,呈酸性,具腐蚀性易吸湿块。施用技术:1.可做基肥、种肥、追肥2.集中施用(与土壤接触少)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4.可以根外追肥。
三、如何合理利用磷肥:1.土壤供P状况2.作物需P量特征与轮作中的分配3.肥料间的配合施肥:1.可作基肥、种肥、追肥2.集中施用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4.可做根外肥
第四篇: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土壤:是地球表面能生长的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P1 2.土壤肥力:是土壤能连续地、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P3 3.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P37 4.土壤质地: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P37 5.土壤密度:单位融合剂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
P41 6.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壤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P41 7.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指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矿物质的过程
P54 8.田间持水量:指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重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
P69 9.土水势:在一些力的作用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自由水相比土壤水的势能(或自由能)降低,其差值即为土水势
P70 10.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P82 11.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NO3-的作用
P92 12.闭蓄态磷:是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土壤中的闭蓄态磷在各种土壤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往往超过50%,而在石灰性土壤中也可达到15%~30%以上,但这时包被的胶膜可能是难溶性的钙质化合物。
P95 1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
P112 14.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PH为7时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即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简称CEC P114 15.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P115 填空
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
P3 2.肥力的分类:1)按照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2)按照土壤肥力的发挥程度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P3 3.世界土壤肥力科学的发展概况中的农业化学学派是以“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主
P11 4.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等;化学: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作用)和氧化等;生物: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
P19 5.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
P30 6.中国制土粒分类标准:石块、石栎、砂砾、粉粒、黏粒
P36 7.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是2-3mm
P44 8.土壤在数量上水分保持的力:吸附力、凝聚力、毛管力
P65 9.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悬着水
P67 10.有效水下限:凋萎含水量
有效水上限:田间持水量
P68 11.土水势分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
P70 12.土壤水分运动是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运动,即水势高向水势低运动,由吸力小向吸力大的方向运动
P74 13.土壤中的水汽总是由暖处向冷处运动
P75 14.水汽凝结常出现两种现象:“液潮”现象和“冻后聚墒”现象
P75 15.在土壤的三相物质组成中,水的热容量最大,气体的热容量最小
P82
土壤的导热率随水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空气导热率最小,固体物质中矿物质的导热率最大
P83 14.土壤空气的更新(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整体交换(空气对流)
气体扩散(主要方式)
P80 15.土壤水分的导热率比土壤空气的导热率大
P82 16.土壤养分有效性划分为:速效养分、缓效养分和无效养分
P88 17.土壤中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有时也有亚硝态氮
P90 18.有机态氮包括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
P91 19.土壤氮的损失:硝态氮的淋失、反硝化作用、氮的挥发
P92 20.无机磷多以正磷酸盐形态存在,植物根系主要吸收H2PO4-离子
P94 21.土壤氮、磷、钾中钾的 含量对多
P97 22.离子交换作用是影响土壤保肥力性能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P102 23.土壤胶体再多时情况下是带负电的 P109 24.影响土壤CEC的因素:胶体数量、胶体类型、土壤pH
P114 25.盐基饱和的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为中性或碱性
P115 26.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盐基离子,包括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铵根离子;另一类是致酸离子,即氢离子、铝离子
P115 27.土壤总酸度= 活性酸+ 潜性酸
土壤总碱度=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P121 28.土壤退化指的是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P129 判断题
1.土壤生产力就是土壤肥力。(错)-------土壤生产力包括土壤肥力和外界条件
P4 2.“有效直径”是土粒的真实直径。(错)--------“有效直径”是理想的球形土粒
P35 3.土壤结构中团粒结构最好。(对)
P44 4.塑性范围内土壤不宜耕种(对)P49 5.黏土质宜耕期短,砂质土宜耕期长。(对)
P49 6.随土壤深度、温度增加,土壤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对)
P79 7.土壤全氮 = 无机氮 + 有机氮
(对)
P90 8.有机态氮占土壤全氮的主要部分(95%以上)。(对)
P90 9.土壤的酸性主要决定于潜性酸的数量,它是土壤酸性的容量指标
(对)
P120 简答题
1.土壤基本物质组成
土壤的基本物质是由固相(包括土壤生物)、液相和气象组成的。
土壤的固相包括矿物质土粒、有机质土粒和多种生物。其为“土壤骨架”;土壤的液相是指土壤溶液,是水分由地表进入土壤,溶解各种物质(包括养分)形成的一种稀薄溶液,被称为“土壤血液”;土壤气相由各种土壤气体组成,被称为“土壤空气”,一部分由大气层进入土壤,主要有氧气和氮气等,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产生,主要有二氧化碳、水汽和某些微量元素气体
P2 2.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关系
(1)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是两个范畴的概念;(2)两者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3)土壤的生产力是由土壤本身的内在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4)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是指气候、地形、灌排、耕作、栽培以及污染物侵入等条件
P4 3.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形成过程:坚硬的岩石暴露于地表,经过物理风化变成松散的崩解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使其具有通气、透水性能;松散的岩石崩解物中的原生矿物,经过溶解、水化、氧化和水解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进一步解体,一部分变成可溶性化合物,一部分形成新的黏土矿物,这些黏土矿物具有胶体性质,导致了团聚性土粒的出现,这是水、肥、气、热便得到供给,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生存,这就进一步加速了物质风化;植物死亡后,有机残体在一定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分解、合成,形成腐殖质,使成土母质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形成了土壤
影响因素:物理风化(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
P21 4.中国土壤水平分布特征
P32
1)土壤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称有规律的更替,导致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发生袋状更替
2)土壤经度地带性是由于距海洋的远近、山脉的走向、风向等差异引起土壤类型的差异 5.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利用(也可作为填空)
P40
1)砂土类:(1)空隙大,小孔隙小,透水性强,保水性弱(2)有机质少,养分少,保肥力差,肥效猛而不稳,发小苗不发老苗,应多施有机肥,使用量少而勤(3)热容量小,易热易凉,昼夜温差大(4)易耕作,阻力小,质量好,在缺少有机质的砂土泡水后易沉淀板实、闭气,且不宜插秧,要边耕边插,混水插秧
2)黏土类:(1)孔隙小,多为极细毛管和无效孔隙,故透水性差,通气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累积还原性物质,需深沟高畦以利排水通气(2)矿质养分丰富,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昼夜温差小,早春升温土温上升较慢,称为冷性土。早春土温偏低,植物播种后易缺苗、出苗晚、苗势弱,会出现贪青晚熟,发老苗不发小苗(3)干时坚硬,湿时坚硬,耕作费力,宜耕期短,注意宜耕期耕作
3)壤土类:兼具黏质土和砂质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性较好,养分含量丰富,耕性良好,在生长上既发老苗,又发小苗 6.质地层次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P41
(1)均砂均黏型(2)上砂下黏型:“蒙金土”,上层透水、透气,易着苗,早发苗(3)上黏下砂型:上层为黏质土,下层为砂土层,着苗困难,漏水漏肥,不发老苗,为“漏风土”,不好,需翻耕(4)砂黏夹层型:黏层与砂层相互交错排列(5)特殊夹层:部面中央有一层特殊坚实层
7.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P45
(1)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水气并存
(2)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养分供应充足
(3)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微生物活动频繁(4)团了粒结构较多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的生长 8.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
P46
(1)增施有机肥,改良土质(2)掺砂掺黏,客土调剂(3)引洪放淤或引洪漫沙(4)因地制宜,培肥改土 9.土壤耕性的含义
P49
(1)耕作时土壤对农具操作的机械阻力,若小,便于耕作和节约能源(2)耕作质量问题(3)宜耕期长短,黏质土宜耕期短,砂质土宜耕期长 10.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
P66
(1)吸湿水
具固态水性质,对溶质无溶解能力,不能以液态水自由移动,对植物无效,105摄氏度可烘出来
(2)膜状水
与液态水性质相似,但黏滞性较高而溶解能力较小,移动缓慢,呼吸困难,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3)毛管水
可移动且具有溶解养分的能力,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4)重力水
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特别是在水田,旱地,则可能造成内涝 11.土水势分势及其特点
P70
基质势
总是负值,土壤含水量越高,则基质势越高,土壤水饱和时,基质势达最大值零,水分不饱和下起主要作用
溶质势
总是负值,非盐碱土不予考虑,土壤溶质浓度越高,溶质势越低
重力势
可正可负,以参比标准为准
压力势
以大气压作为参比标准,水分不饱和时,等于零,水分饱和时起主导作用,为正值
12.土壤空气的组成及特点
P79
组成:主要为大气,少量是土壤中生物、生物化学和纯化学过程产生的气体
特点:(1)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而O2低于大气
(2)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3)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可能高于大气
(4)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13.为什么砂质土是热性土,黏质土是冷性土
P82
黏质土是冷性土,是因为这种土壤潮湿而紧实,土壤水分含量多而空气含量少,白天土壤升温慢,而吸热后向下层土壤传热也较快;晚上土壤散热时,下层土壤向上层补充热量多,降温较慢,因而温差小。黏性土在春季升温慢故称为冷性土。
在相同水土势的情况下,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黏质土小,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而增温快,夜间散热而降温也快,所以是热性土 14.土壤中氮素的来源
P90
(1)生物固氮作用
(2)大气降水和雷电现象
(3)施肥与灌溉 15.解释“南氨北硝”的现象
P92
土壤NO3-的淋失主要取决于雨水条件,我国南方雨水多于北方,NO3-的淋失就大于北方,故在旱地土壤氮肥施用上,一般有“南氨北硝”的趋势 16.土壤中钾素的含量
P97
(1)水溶性钾:直接吸收,土壤供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2)交换性钾:直接吸收
(3)缓效态钾:可被植物间接吸收
(4)矿物态钾:并不可被植物利用,无效钾 17.土壤胶体的特性
P103
(1)土壤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2)带电性
(3)土壤胶体的分散和凝聚 18.土壤供肥能力
P116
(1)土壤供应速效养分的数量
(2)缓效养分转换为速效养分的速率
(3)速效养分持续供应的时间
19.土壤酸度类型
P119
(1)活性酸
(2)潜性酸
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 20.土壤缓冲作用的机制
P124
(1)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主要原因
盐基饱和度小的土壤,缓冲碱的能力强;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缓冲酸的能力强
(2)土壤溶液中弱酸及其盐类的存在也是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
(3)土壤中还存在一些两性物质,这些物质对酸碱均具有缓冲能力 21.氧化还原电位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P125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在200~700mv时,养分供应正常,根系生长发育较好;当大于700mv时,植物常发生缺素症;低于200mv时,氧气缺乏,植物根系吸收受阻,根毛减少,甚至发黑腐烂
22.土壤质量概念内涵
P128
(1)土壤肥力质量
(2)土壤环境质量——环境保护
(3)土壤健康质量——食品安全,促进人畜和植物健康
2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P133
(1)代表性
(2)灵敏性
(3)通用性
(4)经济性 论述题
1.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P21 形成过程:坚硬的岩石暴露于地表,经过物理风化变成松散的崩解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使其具有通气、透水性能;松散的岩石崩解物中的原生矿物,经过溶解、水化、氧化和水解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进一步解体,一部分变成可溶性化合物,一部分形成新的黏土矿物,这些黏土矿物具有胶体性质,导致了团聚性土粒的出现,这是水、肥、气、热便得到供给,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生存,这就进一步加速了物质风化;植物死亡后,有机残体在一定条件下经微生物的分解、合成,形成腐殖质,使成土母质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形成了土壤
影响因素:物理风化(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
2.试分析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因素
P56
(一)土壤生物的组成和活性:(1)土壤动物促进植物残体破碎和运输(2)真菌可促进木质素的分解(3)细菌和放线菌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二)土壤特性:(1)质地
黏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2)PH值
一般为生物最适PH值为6.5-7.5(3)水分
最适湿度:土壤持水量的50-80%,有利于有机质矿化。低洼、积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4)通气性
通气不足,好氧微生物停止活动,易有机质积累(5)温度
0-35摄氏度范围内,矿化速率与温度正相关,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摄氏度
(三)植物残体的特性:(1)物理状态
新鲜程度、破碎程度(2)C/N比:微生物吸收1份氮,需要吸收25碳。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很大,以25:1较为合适
3.腐殖质的性质
P58
(一)物理性质:(1)颜色
胡敏素是黑色,胡敏酸是褐色,富里酸是浅黄色
(2)溶解度
胡敏素不溶于水、酸、碱,胡敏酸溶于碱,不溶于水、酸,富里酸溶于水、酸、碱
(3)吸水性
腐殖质结构上的含氧功能团,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最大吸湿水含量可达本身1倍以上,最大吸水性达500%(4)分子结构
腐殖质的分子量大小为 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
(5)胶体性质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胶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化学性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N、S,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a、Mg、Fe、Si等灰分元素
(2)官能团
酚羟基、羧基、甲氧基、醇羟基、醚基
(3)腐殖质络合性
络合物稳定性随PH的升高而增大
(4)电性
呈两性胶体,以负电荷为主,负电荷的数量随PH升高而升高
(5)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良好,变异性 南方主要是富里酸,北方主要是胡敏酸 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P63
(1)改善作物和微生物所需养分:有机质本身就是养分,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经过矿质化过程释放的营养元素可提供给植物全程养分需求,有机质还可以提高养分的有效性,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物质有一定的溶解能力,提高养分有效化。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素作用,有机质上的功能团可络合土壤中固定P离子,减少P的固定。
(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提高保水能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温度、提高土壤耕性
(3)改善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酸碱缓冲性,减轻土壤化学污染,保持土壤养分
(4)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创造适宜环境条件
(5)促进植物的生物活性 5.土壤磷固定的方式
P95
(1)化学沉淀
在酸性土壤上,铁、铝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与土壤中可溶性磷酸根反应,生成磷酸铁、磷酸铝的沉淀,再转化为红磷铁矿和磷铝石;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成磷酸钙、磷酸镁沉淀,最后成为磷灰石
(2)表面吸附固定
非专性吸附:物理吸附,有效磷
专性吸附:化学吸附,发生配位反应,无效磷
(3)闭蓄固定
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统称为闭蓄态磷
(4)生物固磷
土壤微生物吸收有效磷形成生物体的有机磷化合物,使磷暂时失去对植物的有效性的现象称为生物固磷作用 6.如何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P101
(1)土壤酸碱度
施用生理酸度肥料使土壤PH6.5~6.8为宜,可减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2)土壤有机质
1)有机阴离子与磷酸根竞争固相表面专性吸附点位,从而减少了土壤对磷的吸收
2)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其他螯合剂的作用,将部分固定态磷释放为可溶态
3)腐殖质可在钾、铝氧化物等胶体表面形成保护膜
(3)土壤淹水
1)酸性土壤PH值上升促使铁、铝形成氢化物降低,减少了它们对磷的固定;碱性土壤PH值有所下降,能增加磷酸钙的溶解度;反之,若淹水土壤落干,则导致土壤磷的有效性下降
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磷酸亚铁的溶解度较高,增加磷的有效度
3)包被于磷酸表面铁质胶膜还原,提高了闭蓄态磷的有效度,减少磷酸根的吸附
4)有机质分解产生的CO2,溶于水形成H2CO3增加钙、镁、磷酸盐的溶解度
第五篇:川农大园林植物培育学复习资料
绪论
园林植物培育学发展现状
1.工业发展提供了新型农用材料,为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2.新型栽培设施的出现,促进了园林植物培育学的大发展.3.生物技术为园林植物培育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培育学发展前景 1.有机花木前景好
2.新品种的选育认识未来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3.培育学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第一章 苗圃的建立 苗圃种类
1,、按使用年限分:○固定苗圃 十年以上
○临时苗圃
2、规模面积分:○大型苗圃 >20hm2
○中型苗圃3~20hm2 ○小型 3hm2<
3、按所有制形式分:○国家苗木
○集体苗木
○个人或私营苗木
○合资苗木
○其他苗木
4、按育种类型分:※专类苗木 ※综合苗木
5、按苗圃所在位置分:○城市苗圃 ○乡村苗圃
6、行业发展新模式分:○苗木生产与餐饮娱乐观光相辅相成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园林苗圃:园林苗圃是繁殖和培育苗木的基地。其任务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各种类型、各种规格、各种用途的优质苗木,以满足城乡绿化所需。
大型苗圃:面积在20hm2以上。苗木种类齐全,有乔木和花灌木的大苗、露地草本花卉、地被植物和草坪,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大型机械设备,技术力量雄厚,常承担一些科研和开发项目,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生产经营期长。
中型苗圃:面积在3~20 hm2。生产苗木种类多,设备较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小型苗圃:面积在5 hm2以下。生产苗木种类较少,规格单一,经营期限不固定,往往根据市场需要来更换苗木种类。
生产用地:直接用于苗木培育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暂时未用的轮作区。
辅助用地:非生产用地,包括苗圃管理区用地和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晾晒场、积肥场及仓储建筑等占用该土地。
播种苗区:培育播种苗的主要生产区。自然条件经营条件最好地段,接近水源,灌排方便,土质最优良,背风向阳。移植苗区:该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移植,把有播种区和繁殖区培育出来的一至二年生的幼苗,移植到该区再培养1~3年,长成较大苗木后,再移植到大苗区培养或出圃。
大苗区:为培育根系发达、有一定树形、苗龄较大、可直接出圃用于绿化的大苗而设置的生产区。展览区:
母树区:为保证种苗纯度,防止检疫性病虫害传播,提供优质接穗、插条和种子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
渠道引水系统:是传统的引水系统,投资少,但流速慢,蒸发量和渗透量都较大,且占地面积多,经常维护、修缮。
苗圃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苗圃地基本情况和苗圃专项档案两大部分。苗圃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苗圃位置、面积、经营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图、土壤分布图、苗圃区规划图、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机具、车辆、生产工具以及人员、组织机构等。专项档案主要包括:苗圃土地利用档案、作业档案、育苗技术措施档案、苗木生长发育调查档案、其相关查档案、科学实验档案、苗木销售档案。问答题
1.简述苗圃选择的地理自然条件?
坡度应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或2~5度的缓坡带;坡向应根据经纬度、海拔、苗木特性及栽培设施等条件选择适宜坡向;小地形应注意积水和寒流、风向、温差较大的地方不适宜建苗圃,在河滩水库建苗圃应考虑最高水位。
土壤养分要充足均匀
土壤质地以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土或轻粘壤土为好 土壤酸碱度要适中
水源要充足,灌溉要方便。不同的土壤质地选择不同的地下水位,一般砂土为1-1.5,砂壤土为2.5m,黏性土为4m左右。苗圃要选择病虫害少的地方。
2.苗圃规划准备工作?踏查、测量、土壤调查、病虫害调查、气象资料收集、植被与生物调查、人为干扰调查。3.如何进行生产用地的区划?
1.合理规划耕作区的规格。包括长度、宽度,排水沟和步行道路也应该留一定宽度。2.生产区设置。合理安排播种区、无性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培育区、母本园、温室和荫棚区、引种驯化及科研试验区、其他区的面积。4.如何设置苗圃水源?
先调查苗圃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面水选择取水方便,水量充足,且与土壤问差不大,没受污染的水源。硬度大、水温低的地下水需要设置储水池提高水温再用于灌溉。
5.如何设置苗圃排灌系统?灌溉系统:水源、提水设备、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 水源应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并力求分布均匀。
提水设备:多用抽水机(水泵)。引水设施: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形式。漫灌和侧方灌溉使用地面梁道引水;喷灌和滴灌使用管道引水进行灌溉。目前新的灌溉技术有:微喷(喷洒形式共3种:旋转式、折射式、脉冲式);智能节水灌溉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上点击鼠标手动、全自动,甚至遥控的灌溉系统)。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喷灌和滴灌。排水系统:排出灌溉后的余水和大雨后的积水。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应设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也有主沟、支沟、小沟之分。主沟:设在主道的两侧宽,宽 l 米以上,深 0。5--l 米; 支沟:设在支道两侧;小沟:设在耕作区内.排除苗床的水。宽 0.3 一 l 米.深 0.3 一 0.6 米。6.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苗圃地基本情况和苗圃专项档案两大部分。苗圃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苗圃位置、面积、经营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图、土壤分布图、苗圃区规划图、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机具、车辆、生产工具以及人员、组织机构等。专项档案主要包括:苗圃土地利用档案、作业档案、育苗技术措施档案、苗木生长发育调查档案、其相关查档案、科学实验档案、苗木销售档案。
第二章 园林植物种子生产 一.名词解释
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方面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有采种母树的遗传物质所决定,是从母树遗传下来的品质。丰年:是指结实量大于平均产量的年份。平年:是指结实量等于平均产量的年份。歉年:是指结实量小于平均产量的年份。结实间隔期:相邻两个丰年相隔的年限。
结实周期性:结实的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种实:指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或针叶树种的球果的总称。
种子生理成熟: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当种胚发育到已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种子形态成熟:种胚生长发育全部完成,种实外部显示固有的成熟时称为形态成熟。种子调试(种子处理):指对采摘后的种实进行的一种处理。种子脱落期:指种子外部形态成熟到自然脱落的时。标准含水量(完全含水量):指干燥后的种实,其含水量只能维持最低生命限度时的含水量。种子寿命:是指种子保持生命力的时间。
种子休眠: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受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
种批:一批种的简称。
种子净度:指纯净种子重量站测定样品总重量的百分比。千粒重: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
优良度:指种子的优良程度,以优良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表示。发芽率: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定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
生活力:有生活里力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含水量:指种子所含水分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观赏植物品种登录:是指观赏植物及其品种的名称在一定的权威组织结构中进行入册,被正式公布的指一种工作程序。
二、问答题
1.木本植物生长大周期分为那几个阶段?
答:分为幼年期:特点:生长可塑性强,适应环境能力强,枝条再生能力强,以营养生长为主。青年期: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主,生殖生长为辅。结实少,种粒大,但空粒较多。成年期:特点:以生殖生长为主,营养生长为辅。母树大量结实,种粒饱满,产量高。老年期:特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下降,抗性下降,易染病虫害,结实量大减,种粒小。2.影响结实年龄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受遗传性的影响 ②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③受起源的影响 ④受栽植密度的影响
3.结实周期新产生的原因?
答:①营养问题,母树营养失调
②内源激素的影响,受成花激素和抑花激素的影响 ③环境条件的影响,光、温、水、风、土壤 4.影响木本植物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⑴内在因素:①开花与授粉条件
②木本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的差异(优势木)
③ 木本植物的年龄 ④ 郁闭度:指林冠垂直投影面积占林地面积的比例⑵外在条件
①气候条件:光照、温度、湿度、降雨量、风
②土壤条件:土壤肥力、土壤水分、土壤结构、PH ③生物因子:受昆虫(传粉)、病、虫、鸟、兽的危害 5.采种过早或过迟对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有哪些影响?
答:过早采种,种子未成熟,出现的问题有:①秕子粒多 ②种子发芽率晚,出苗率低。③种子活力低,导致苗木纤弱
④易感染病虫害 ⑤种子含水量大,不易贮藏 ⑥不合格苗增多
过晚采种出现的问题:①对某些易飞散的种子常采集不到足够的数量
②种实易脱落
③ 易遭受病虫鸟兽的危害,减少产量,降低种子质量。6.简述种子的脱落方式?
答:⑴针叶树球果:①种子成熟后整个球果脱落,如红松
②球果成熟后,果鳞开裂,种子脱落,如云杉、落叶松
③球果果鳞和种子一起脱落,如雪松、金钱松
⑵阔叶树种实:①肉质果类和坚果类,整个果实脱落
②蒴果和荚果类等多数种实,果皮开裂后,种子脱落或飞散 7.简述确定采种期的原则? 答:(1)成熟期和脱落期接近的,种子轻小,有翅或有毛,成熟后易飞散的,应在成熟后脱落前立即采收;
(2)成熟后不立即脱落,但脱落后不易从地面收集的种子,应在种子脱落前从树上采集球果;
(3)成熟后经较短时期即脱落的大粒种子,可脱落后从地面收集;
(4)成熟后较长时间不脱落的种子,可延长采种时期,但不能太长,以免因长期挂在树上降低种子品质。
8.确定种实成熟的方法有哪些? 答:目测法:观察种实外部颜色。
物理方法:根据种子含水量、比重、胚发育等来确定种子成熟的方法。
生物化学方法:根据种子内部发生的生化变化测定种子的成熟度 气候法:在种子成熟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明显影响种子的成熟速率。一般根据积温(而非日历)确实种子成熟期。9.采种的方法有哪些?
答:人工采种:①树上采集 ②地面采集 ③伐倒木上采集 ④张网收集 ⑤树下收集
⑥木本植物采种
机械采种:优点:采种快;缺点:将树枝树叶摇落甚多,耗费人工清理,有时可能摇断枝梢。10.球果人工加工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①球果要预干
②干燥室升温时,要逐渐升温,一般20OC,逐渐升到40OC,最高不超过55OC ③在干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干燥室的温湿度 ④干燥后的球果要立即脱粒,运出干燥室 ⑤尽可能缩短种子的加工时间
11.贮藏过程中的种子有哪些生命活动?
答:主要是呼吸(有氧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同时产生热量,由于种子消耗了一些有机质,故种子品质会下降,由于CO2和H2O的产生,因保持贮藏室的通风,在呼吸过程中还产生了酒精等有机物质,对种子生命力有一定的影响。12.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有哪几点?
答:⑴内在因素:①种子内含物质(脂肪,蛋白质,淀粉)②种子含水量
③种皮的结构
④种子的成熟度
⑤种子的损伤状况
⑵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通体条件、生物因子。
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各种因子也是综合起作用。实践表明,在各种因子中,湿度是主要的作用因子。13.种子贮藏的方法有哪些?
答:㈠干藏法:普通干燥和密封干燥。
㈡湿藏法:室内堆藏和室外堆藏。
14.什么条件下用生活力测定?采用哪些方法?
答:因条件所限不能进行发芽实验,或者因种子的休眠期长,但需要在短时间内测定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时,可以用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方法:靛蓝法、四唑法、硒盐法、碘—碘化钾法 15.什么条件下用优良度测定?采用哪些方法?
答:对于休眠期长,目前又无适当方法测定其生活力的种子,以及在生产上收购种子,需要在现场及时确定种子品质时,可以应用感官、解剖、挤压等简便快速的方法测定种子优良度。方法:解剖法、挤压法、软X射线摄影法等 16.知识产权的特征是什么?
答:1无形财产权;2确定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规定;3双重性(人身权和财产权)
4专有性
5地域性
6时间性
17.简述我国新品种知识产权现状与发展?
答: 现状:1997年10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大大扩展了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为配合《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中国政府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规章,为新品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是鼓励科技创新。
发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明显、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优势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涉外协调取得新成绩。18.试述观赏植物品种登录的程序与意义。答:程序:由育种工作者向品种登录权威提交拟登录品种的文字、图片、说明以及育种亲本、育种过程等有关资料。由品种登录权威根据申报材料和已登录品种,对拟登录品种名称、性状、特征等进行书面审查。对符合登陆条件的品种给予申请者颁发登陆证书,收录在登陆年报中,同时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意义:1能使各种不同的植物品种名称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统一、合法的名称,并被正是确定,有利于国际交流和流通。
2通过品种登录,建立起国际性的统一科学档案,有利于深入研究、交流和推广。
3促使植物名称规范化、标准化,避免植物品种中大量存在的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混乱局面。
4通过对不同植物品种名称国家登录体系的管理,在植物品种名称上互相沟通、交流、取得共识,有利于全球园艺学术、生产、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发展。
第三章 圆林植物播种繁殖与实生苗培育
一、名词解释
种子催芽:是用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的休眠,并使种子长出胚根的处理。高床:床面高出地面,其高出的程度为15-20cm。低床:床面低于步道。平床:床面比布道稍高。
苗木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播种量: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播种的数量。
二、简答题
1.什么叫播种繁殖?有哪些特征? 答: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
特征:① 繁殖系数大(利用种子繁殖,一次可获得大量苗木)
②播种苗生长旺盛,健壮,根系发达,寿命长,抗性及适应性强。
③种子繁殖幼苗,遗传保守性较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异地引种。
④杂种幼苗,由于性状分离,出现的新品种、新类型对育种有很大的意义。
⑤开花、结果较无性繁殖的苗木晚。
⑥保持母树原有的观赏价值和优良特性较弱。2.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有哪些?通常有哪些催芽方法?
答:内因:①种子含萌发抑制物质(乙烯、脱落酸)②生理后熟(胚未完全发育成熟)
③种皮的机械阻碍(种皮坚硬致密)
外因:水分、温度、空气(氧气,呼吸作用促进酶的活性)、光照。3.种子在进行播种前需要进行哪些处理?
答:㈠种子精选:①风选法 ②水选法 ③粒选法
㈡种子消毒:①硫酸铜溶液浸种
②敌克松拌种
③福尔马林溶液浸种
④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⑤石灰水浸种
⑥热水浸种
⑦氯化汞溶液浸种 ⑧氯化乙基汞拌种 4.这样计算播种量?
答: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播种的数量。X=C*AW/PG*10002
X: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实际所需播种量(kg)
A:单位面积(单位长度)的产苗量
W:种子的千粒重(g)
P:种子净度
G:种子发芽势
5.常用的有几种播种方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答:条播:优点:便于管理,工作效益高,省种子,苗木通风好
缺点:发育欠均匀,单位面积产苗量较低。
点播:优点:便于管理,工作效益高,省种子,苗木通风好,苗木生长健壮
缺点:苗木产量少,较费工。
撒播:优点:操作简单,出苗容易,苗木分布均匀,生长整齐
缺点:用种量大,苗木抚育不便,苗木密度大,光照不足,通风条件不好 6.一年生播种的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有哪些?
答:一年生播种苗要经过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
出苗期的育苗技术要点:合理的调节温、湿、气。保证出芽率。
幼苗期的育苗技术要点:严格的控制水分、光照、气温、土温,保持适合幼苗生长的条件。速生期的育苗技术要点:前中期加强肥水的供应,保证光照,后期注意减少肥和水的供应。苗木硬化期的育苗技术要点:注意保温,少肥水。
7.播种后要做好那几项抚育管理工作,保证苗木茁壮生长?
答:㈠间苗和补苗 ㈡截根 ㈢水分管理(灌溉和排水)㈣降温措施(遮荫和喷水降温)
㈤适合的时间施适合的肥
㈥除草、松土
㈦防害越冬
㈧病虫害的防止
第六章: 移植:指将苗木从原来的育苗地挖起来,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栽到新的育苗地继续培育的方法 大苗:经移植,整形和修剪的,符合园林绿化需要的大规格苗木。穴植法:按一定株行距定点挖坑栽植,适用于大苗移栽。
沟植法:先开沟将苗木安一定的株距放入沟内,然后覆土,一般用于小苗移植。
孔植法:先按一定的株行距画线定点,然后在点上用打孔器打孔,深度比苗根稍深一点,把苗放入孔中,然后压实土壤。
整形:是指使幼树树体形成具有一定骨架结构的形态所采取的措施。修剪:维持和发展既定树形、增加开花结果量得一个技术措施。抹芽:将下部无用的芽抹掉,以保证上部芽的生长。摘心:摘去枝条的生长点
短截:将枝条剪去留基部一段,重短截促萌新枝,培养主枝。疏枝:将过多过密枝从基部剪除
拉枝:采用牵拉的办法使枝条或大枝组改变原来的方向和位置。刻伤:指用刀在枝条或枝干的某处割伤树皮。环剥:指在枝干上横向切两刀,割断韧皮部,两圈之间相距一定宽度,把割断的皮层取下来,露出木质部。
环割:指在枝干上横向切割,将韧皮部割断,这样可阻止有机物向下运输。劈枝:将枝干从中央纵向劈开分为两半。
扭梢:将生长过旺的枝条,特别是着生在枝条背部上的旺盛小枝,在中下部进行扭曲,使之下垂,称扭枝。
折梢:把新枝条折伤,连而不断的,叫折梢。
化学修剪:使用生长促进剂或生长抑制剂、延缓剂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行调控的方法。
二、问答
1、培育园林大苗的方法有哪些? 截干法、渐次修剪法、密植法。
2、整形修剪的方法及作用是什么?
a.剥芽:影响树形的芽,重位芽剥去,以节约养份。
b.摘心:各枝条生长不平衡者,通过摘心控制,调节各枝长势,使树冠匀称,摘心能提高抗寒性。
c.短截:将枝条剪去留基部一段,重短截促萌新枝,培养主枝。d.疏枝:过多过密枝从基部剪除
作用:a 调节和均衡树势,是树木生长健壮、树形整齐、树姿美观; B 协调树体水分平衡,提高新移植树木成活率; C 是消除树体隐患、恢复树木生机的重要手段 D 协调树木与城市建设管线之间的矛盾。E 在多风地区增强树木的抗风性能。
3、怎样快速培育藤本类大苗?
做立架:按80cm行距、300cm桩距 栽水泥桩,水泥桩之间拉3道铁丝连接各桩
栽苗上架:1年生苗按15-20cm株距 栽于立架下,爬蔓上架。移植后春季近地面截干,选2-3条生长健壮的新萌枝培养做主蔓。对枝上过早出现的花芽要及早抹去。
4、国槐类苗木如何进行干形培养?
截干法:A 秋季落叶后将一年生的播种苗按60×60cm株行距进行移植
B 第二年加强管理,养成强大根系。当苗高达到1.5m,地径达到1.5cm时,一般
于秋季在距地面5~10cm处进行重剪
C 第三年选留一健壮枝条作为主干,秋季苗高可达2.5m。
第七章: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指对合乎绿化标准的苗木进行起苗,苗木分级、统计,假植,包装和运输作业的全过程。
地径:苗木主干靠近地面处的根颈部直径,是苗木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分界线。高径比:苗高与苗木地径之比。
茎根比: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之比。
苗龄:指从播种、扦插或埋根到出圃,苗木的实际生长年龄。假植:是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
临时假植:起苗后,苗木不能立即移植或运出圃地,或运到目的地后不能及时栽植,为防止植物失水而临时进行埋植
越冬假植:指秋季起苗后,经假植越冬,翌年春季栽植。
苗木贮藏:将苗木置于低温、湿润、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妥善保存。
二、问答
1、苗木出圃包括哪些环节?
起苗,苗木分级、统计,假植,包装和运输。
2、苗木调查方法有哪些? a、准确调查法
b、标准行法:在大田中,每隔一定行数取一行作标准行,如行过长可随机取一定的长度作标准段,然后进行逐株调查及计数,再求单产、总产。
c、标准地法:在苗床上随机取0.5~1m2的标准地若干,逐株调查求单产、总产。d、抽样调查法
3、壮苗应具备哪些形态特征?
a根系发达,有较多侧根和须根,根系有一定长度
b 苗干粗而直,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纸条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上下匀称。C苗木茎根比值较小,高径比值较小,而重量大。d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E针叶树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且顶芽无二次生长现象。
4、简述形态指标评价标准?
A 苗高
指苗木从根颈到顶梢的高度。优良的苗木应具有一定的苗木高度
B 地径
苗木主干靠近地面处的根颈部直径,是苗木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分界线。C 相对苗高(高径比)苗高与苗木地径之比。
D 根系发育情况
苗木根系包括主根、侧根和须根。
E 苗木重量
包括苗木总重量、地上部分重量和根系的重量,通常以g来表示 F 冠根比(径根比):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之比。G 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5、简述生理指标评价标准? A 苗木水势 B 碳水化合物 C 导电能力
6、人工起苗有哪些方法?
a.裸根起苗:绝大多数落叶树种和少数常绿小苗。
b.带土球起苗:一般常绿树、名贵树、和较大的花灌木常带土球移植。乔木土球直径为地径的8~10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挖前先用草绳把树冠拢起,并将根部表面浮土铲掉。
7、起苗是应注意哪些事项?
a.起苗深度:保证苗木具有一定长度和数量的根系,视苗木大小而定。b.大风天气不宜起苗,失水过多成活困难。c.圃地干旱、起苗前几天灌水。
d.起苗、运输、栽植越快越好,当天不能栽植要覆盖或假植。e.起苗工具要锋利,根系断口要平滑不能劈裂。
8、简述苗木假植方法?
临时假植方法:将苗木根部和苗干下部临时埋在湿润的土中即可。
长期假植方法:挖一条与主风向垂直的沟,沟壁一侧垂直迎风面的沟壁作45°的陡壁,一般深宽各35~45cm。将树木逐株单行挨紧斜排在沟内,使树梢向南倾斜,然后逐层覆土,将根部埋实;寒冷地区可用稻草、秸秆等加以覆盖,假植期间要经常检查,发现覆土下沉要及时培土。
9、假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A 苗木入沟假植时,不能带有树叶,以免发热造成苗木霉烂
B 一条假植沟最好假植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苗木,若一条假植沟需假植两个规格或两个规格的苗木是,应在中间隔开一定距离,以便管理
C 同一假植沟的苗木,每排数目要一致,以便统计数量
D 假植完毕,假植沟要编号,并插标牌,注明苗木品种、规格、数量等
E 假植期间定期检查,土壤保持湿润。早春气温回升,应采取遮阴降温措施,推迟苗木萌发
10、简述苗木贮藏的方法? A 低温贮藏 B 窖藏 C 坑藏
11、简述苗木包装的方法?
A 小苗包装
先将湿润物(苔藓、湿稻草、麦秸等)放在包装材料上然后将苗木根对根放在上面,并在中间加湿润物。苗木放到一定的重量,将苗木卷成捆,用绳捆好,不宜捆太紧,在外面挂标签,注明树种、苗龄、苗木数量、等级和苗木出圃名称等 B 带土球包扎
第八章
1影响园林植物主要生态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环境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答:主要光 温度 水分 空气及土壤理化 生物学 肥力等。
城市光因子导致树木相对生长量偏小、花芽相对数量较少、果实和叶的色泽偏浅。
温度因子 超过最高温度基点会造成蛋白质变性,酶活性的失活或降,低于最低温度会造成冷害或冻害,接近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基点的时候植物通常表现发育不良。
水分因子 城市缺水导致树体相对偏小,叶片小。城市水体污染影响树木生长,严重时导致树木死亡。
空气因子 城市风较少,导致植物散热困难,空气污染会导致叶片变小变薄,生长量减小,枝条变细。植株矮小,甚至畸形,不开花或少开花结实。
土壤因子 物理性质 土壤板结导致根系不能充分伸展,会形成“小老树”或死亡。
化学性质 营养不足,微量元素变化,ph变化。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生物学性质 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使城市微生物系统被破坏。土壤肥力 肥力瘠薄,对栽植后的园林植物是很不利的。
2不同栽培地的特点有哪些?这些特点对对园林植物有哪些影响?在配置园林树木时应注意配置哪些树种?
答:华南地区:没有气候学上的冬季。年降雨量丰富,主要在夏季。秋冬季节少雨。园林树木在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栽植。需要根系深的常绿树种,如樟树松树。
西南地区 有明显的干湿计,冬春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夏季成为雨季,树木成活率高。华中 华东及长江流域地区。冬季不长,土壤基本不冻结。蔷薇月季牡丹珍珠梅等 华北大部与西北南部 冬季时间较长 且少雪多风。夏秋雨水集中。此时栽植较好。梧桐 泡桐 紫荆 紫薇 月季 锦熟黄杨。
东北大部分和西北北部 华北地区。冬季寒冷,春载为好,土壤刚解冻最好。
配置园林树种的时候要注意因地制宜,是以当地的气候的树种。
3陆地栽植的主要环节有哪些?主要内容和技术有哪些/ 环节有:栽植前: 1了解工程设计意图和工程概况 2现场踏勘和调查 3编制施工方案 4施工现场清理5选苗(选苗质量要求:有完善发达的根系 主干壮直、长势适中,树体端庄均匀,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栽植的程序与技术:1放线和顶点 2挖穴 3起倔苗木{技术分为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苗p196} 4运苗与施工地假植 5修剪 6栽植 7现场清理 8养护管理
4园林植物群落景观对现代园林建设有何影响?如何建设园林植物群落景观?
答:园林植物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态意义以外,还具有:1较高的艺术性2具有季相、色相和文化的多样性3树种选择和艺术风格要有地方性4注意园林植物群落的应用性。
建设方面:1必须对袁茂林树木种的生物学习性和观赏特性及树中间可能产生的互相影响要非常熟悉。2要有科学的预见性,要考虑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的景观效果。3需要考虑季节的变化。4要将树种的各种抗逆性和城市各种污染治理相结合,园林植物景观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5大树移栽难以成活的机理是什么?
1被起掘大树土球内的根系均为多年生的老根,土球内具有吸收更能的徐更很少,在之后根系的主动吸水很少,只能依赖根系的被动吸水。2大树一般都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树龄,其根系和树干、枝的萌发能力已不如幼年树。3虽然大树移栽一般均设立支撑架,但由于树体高大,如遇大风和强对流天气,树体难免不发生晃动,如果这种晃动发生在心新根萌发期,就容易使新根收到损坏。4易产生就“假活”的现象。
6移栽的环节有哪些?技术有哪些?
一起树包装 带土球的软包装:橘子式 井字式 五角式 2带土球起掘方箱包装p208 二大树装卸与运输
7移栽的特殊技术?
1透气技术。根系透气技术与大树移栽,透气管技术,透气管技术的应用。2大树移栽的透水层技术:地形排水不通畅栽植环境的大树移栽的排透水技术。地下水位高栽植环境的大树移栽的排透水技术。3大树移栽的根部浇灌液和树干注入液----活力素。2伤口涂抹剂。
第九章 1名字解释
塑料大棚:用竹子,钢材或钢管等材料支成拱形或屋脊形的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而成。是主要的设施栽培类型。
温室:是比较完善的保护地生产设施。
温床:为早春花卉繁殖而建。下层部用有机肥发酵加热。无土栽培: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式。基质栽培:是指在容器或栽培床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基质,通过通过浇灌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基质在无土栽培中起支持和固定作物的作用。
无基质栽培:不用基质,而是将植物的根连续或断续浸在营养液中生长,又称水培。DFT:深液流栽培,循环流动的循环液较深,生长环境较稳定。NFT:营养液膜栽培。种植在浅层营养液中的水培方法。
地膜覆盖栽培:将专用塑料薄膜贴于栽培地表面,以促进作物生长的简易覆盖方法。风障畦:在栽培畦迎风面设有档风屏障,形成风障畦。
冷床:利用太阳光热来维持畦温的一种保护设施,又名阳畦。酿热温床:是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热量的一种苗床 电热温床:利用电流产生的热能,来维持温度的方式。上盆:繁殖的幼苗或购买来的苗木栽培到花盆中的操作。
1基质栽植的方法
1槽栽培法:将基质装入一定容积的栽培槽中种植作物。
2袋培法:在塑料薄膜袋内填充泥炭、珍珠岩、树皮、锯木屑等基质栽培作物。3盒栽法:在栽培盒内填充基质栽培物。表面提供营养液。下部设排液管。4岩棉培:植于一定体积的岩棉块。
第十章
6.简述整形和修剪的关系及其对树木生长的调节机理。
答:修剪是对园林植物的某些器官,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进行剪截或删除的措施。整形是对园林植物实行一定的修翦措施而形成某些树体结构形态的过程。整形是通过一定的修剪手段来完成的,而修剪有时是在一定的整形基础上,根据某种目的要求而开展的。
调节机制:使树姿更优美;使着花更繁密;减少病虫害,提高移植成活率;消除隐患;协调各种矛盾。
7.园林树木整形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自然式整形,(如元宝枫和雪松)
人工式整形:⑴几何形体的征信整形方式(球形、半球形、圆锥形等)
⑵飞几何形体的整形方式 ①垣壁式
②雕塑式
⑶混合式整形
①中央领导干形
②疏层延迟开心形
③杯形 ④自然开心形
⑤多领导干形
⑥丛球形 ⑦篱架形 8.试述古树名木的概念与界定。
答:古树名木: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种类的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一级古树——300年以上
二级古树——200年以上
三级古树——100年以上
具有特殊景观、与名人或历史事件相联系者为特级古树。9.古树保护研究的生物学意义有哪些?
答:①社会历史价值
②文化艺术价值
③独特观赏价值
④自然历史研究价值
⑤树木生理学研究价值
⑥园林树种规划与选择的参考 10.简述古树复壮的原则与方法。答:原则:
方法:⑴改善地下环境:①开沟埋条
②设置复壮沟——通气——透水系统
③透气铺装或种植地被
④土壤改良
⑤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⑵加强地上保护:①外露跟脚的保护
②病虫害枯死枝的清理与更新修复 ③支撑加固
④靠接小枝
⑤树体喷水 11.园林植物灌溉的方法有哪些?
答:围堰灌水、穴灌、侧方灌溉、漫灌、喷灌、滴灌。
微灌技术(小管出流灌溉系统、滴灌、微喷灌、渗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