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旅游规划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课程讲义全集连载)
区域旅游规划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第一章 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对象及理论体系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二章 区域旅游规划的趋势、类型及程序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4、陈福义.区域旅游开发若干问题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6)
5、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3)
6、陈建新.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的辨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7、陈南江.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投资与建设,1997(11)
8、陈伟.试论旅游规划的管理功能系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9、陈兆坤.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师,2001(11)
10、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邓子基.财政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8(3)
13、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
1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15、《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区域竞争力研究——实证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7、马勇.旅游经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8、马勇.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9、马勇总主持.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 30、彭华.旅游规划研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1(2)
31、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
第三章 区域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6]罗兹柏,张述林.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7]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0]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3]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4]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M].黄山:黄山出版社,1993. [16]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黄羊山.王建萍著.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2]斯蒂芬· L·J·史密斯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3]岳怀仁.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4]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5]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26]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27]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M].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8]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9]杨桂华.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30]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31]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32]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33]周维权.中国名山风景名胜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M].导游基础知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35]李志伟,彭淑清,陈祥军.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36]黄泽全.历史文化名城[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
[37]陈传康,刘振礼.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38]傅文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9]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第四章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经济目标预测
1、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旅游学刊,2001(5)
3、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王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3)
5、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6、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经济地理,2000(3)
7、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汇刊,2000(5)
8、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O(1)
9、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0(2)
10、吴人韦.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规划汇刊,1999(9)
11、武友德.区域经济发展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12、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4、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旅游学刊,2001(6)
15、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16、杨森林.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旅游学刊,1996(1)
17、杨新军,刘家明.论旅游功能系统——市场导向下旅游规划目标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1)
18、姚作为.中国旅游业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南方经济,2001(5)
19、余书炜.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综论.旅游学刊,1997(1)20、俞万源.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作为预测工具的思考.嘉应大学学报,2001(6)
第五章 区域旅游市场定位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六章 区域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
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26.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
27.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
29.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
30.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
第七章 旅游区划分与旅游线路设计
1.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6.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27.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29.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
30.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及规划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6]罗兹柏,张述林.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7]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0]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3]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4]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M].黄山:黄山出版社,1993. [16]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黄羊山.王建萍著.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2]斯蒂芬· L·J·史密斯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3]岳怀仁.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第九章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第十章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4、陈福义.区域旅游开发若干问题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6)
5、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3)
6、陈建新.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的辨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7、陈南江.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投资与建设,1997(11)
8、陈伟.试论旅游规划的管理功能系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9、陈兆坤.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师,2001(11)
10、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邓子基.财政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8(3)
13、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
1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15、《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区域竞争力研究——实证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7、马勇.旅游经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8、马勇.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9、马勇总主持.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 30、彭华.旅游规划研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1(2)
31、谢宝剑,何苏华.对文化营销模式的探讨[1].经济师,2003,(2):6
32、曹书杰.文化营销的基本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77~78.33、朱捍华.试论中国企业的文化营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430~432.34、刘宁.论营销策略中的文化营销[J].北方经贸,2004,(5):48~49.35、梁云.文化营销探析[J].俞州大学学报,2000,(3):12
36、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旅游出版社,2004
37、李春来,营销深处是文化[J].管理与财富,2002(10)
38、苏勇、陈小平.文化营销的实施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1999(9)
39、毛勤勇.论文化营销的功能和类型[J].江苏商论,2003(4)
第十一章 旅游区效益分析
1、《现代旅游经济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罗明义;副主编:吕宛青、杜靖川
2、《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田里
3、《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与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罗明义;副主编:杜靖川、吕宛青
4、《旅游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吕宛青;副主编:杜靖川、赵书虹
5、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旅游学刊,2001(5)
7、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8、王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3)
9、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0、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经济地理,2000(3)
11、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汇刊,2000(5)
12、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O(1)
13、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0(2)
14、吴人韦.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规划汇刊,1999(9)
15、武友德.区域经济发展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16、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8、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旅游学刊,2001(6)
第十二章 旅游规划管理策略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6.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27.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29.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30.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31.林振华.旅游规划项目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22(4)
第十三章 区域旅游规划个案——以珠海市为例
1.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
第二篇:第十三章 区域旅游规划个案(课程讲义全集连载之十五)
第十三章 区域旅游规划个案——以珠海市为例
课题与课时:区域旅游规划个案——以珠海市为例(2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以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于1998年完成的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为蓝本,以其出版的《旅游规划案例》(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为依据编写而成。
通过教学让学生通过这一规划案例,了解区域旅游规划的概貌。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主要是旅游规划的概要和结构。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针对各地的具体
实际编写旅游规划概要。
知识要点:1.规划背景与规划述评;
2.规划提要。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的类型:案例分析课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 规划背景与规划述评
一、规划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东、深圳、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发展都非常快,特别是深圳和广州,珠海作为广(州)、深(圳)、珠(海)金三角的一角,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压力。在20世纪80-9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珠海旅游局一直是政企不分,旅游规划管理的工作相对抓得较少。1994年完成的《珠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珠海市国土专题规划的一部分。1998年后,珠海市旅游局政企分开,旅游规划作为政企分开之后旅游局的重点工作来抓。1998年5月,珠海市旅游局委托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持编制珠海市旅游发展规划。
二、规划述评
1、规划的核心问题
珠海旅游在新形势下的优势是什么?如何保持和强化优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措施来增强珠海的竞争力?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成为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挑战性命题。
2、规划思路
规划提出:城市旅游成为珠海旅游业发展中最具魅力,也最有活力的部分。城市旅游集购物、游玩、度假、感受文化氛围等活动于一体,所以说城市本身是珠海最重要的旅游资源。珠海最终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为:国际旅游度假会议会展城。发展模式定为:采取以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型的“主题城市”旅游为核心,发展海岛、海滩旅游为重点,农业观光为辅助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
3、回顾评价
在规划结束3年之后回过头来评价,令人欣慰的是规划的战略思想越来越多地被各界接受,规划蓝图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环境越来越成为珠海的卖点,目前,到珠海休闲度假的游客,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游客越来越多,多数游客都是因为看中了珠海的优良环境;远至东北以及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的成功人士到珠海置业,也是因为珠海的环境;规划提出的打开海滨公园围墙,形成完整的城市游憩商业区的想法已经成为现实;规划提出的完善珠海城市旅游结构体系中的迎宾路和九洲大道“两条城市景观轴”的思想已被政府采纳并付诸行动。
珠海市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的规划思路,打破了此前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以旅游资源或旅游项目为核心的规划模式,在中国旅游规划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
第二节 规划提要
一、序言
二、旅游业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评估
1、发展现状
旅游交通条件日趋完善
旅游接待能力增强
旅游接待人数及经营业绩
2、旅游业发展条件
区位、环境、气候等背景条件
旅游资源条件
3、珠海旅游业发展评估
珠海旅游业的地位
珠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市场需求分析及规划
1、旅游市场的历史现状
进入珠海客源市场
外出珠海客源市场
珠海游客概况
旅游目的访珠次数及停留时间
出游方式及参团情况
2、珠海游客的旅游活动
交通
信息
购物
娱乐
膳宿
游玩
3、重点景区和项目的游客市场分析
珍珠乐园
澳门环岛游
会议旅游
4、珠海的潜在客源市场和影响因素分析
潜在客源市场
影响因素
游客问题预测
四、市场供给分析与规划
1、旅游资源
城市
海岛、海滩
主题公园
动态项目
2、其它资源
3、服务设施
酒店
交通
购物
餐饮、娱乐
4、信息
五、旅游发展目标、模式及驱动机制
1、旅游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目标:“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1998年7月,总部设在内罗毕的联合国人居中心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说,中国珠海市目前获得该中心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成为中国最适宜居往的城市的目标也有了相当好的基础。
珠海旅游发展目标:国际旅游度假会议会展城。在这里,“国际”有三方面的基本含义:客源市场国际化;旅游业运行机制与运行方式的国际化;城市运行环境国际化。
2、旅游发展模式
根据珠海市旅游资源特色,以及以城市旅游为特征的旅游发展态势,结合珠海区域经济发展和自然、社会区位优势等背景条件,拟定珠海市旅游发展采取以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型的“主题城市”旅游为核心,发展海岛、海滩旅游为重点,农业观光为辅助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在主题城市旅游的核心部分兼顾与澳门、中山等区域合作)。从相互间的关系来看,海岛、海滩旅游和观光农业对主题城市旅游有正效应的促进作用,前者是一种强有力的形象召唤,后者却是完善大环境的重要辅助和有效补充。
3、旅游发展驱动机制
对于主题城市型的旅游发展,主题内容是关键,城市主题是必要条件(如图13-7)。具体到珠海市,临海、特区、邻澳、商贸、度假、会展、区位(背靠珠三角,与香港、深圳隔水相望)和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等是主题城市的发展条件,其中,休闲、度假和会议会展是城市旅游的核心所在。而景点建设,如丰富的海岛资源的开发、大型主题公园的兴建深化、南亚热带水果等观光农业旅游的逐步发展,形成了珠海市主题城市型旅游发展的有效补充;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交通设施、旅游市场及旅游景点等大环境对主题城市旅游也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区域间旅游发展互动规律的研究,邻近不同的地区间旅游业发展中往往也会产生利益共享,互利互惠的结果,在旅游客源市场的培育、景点功能的互补等方面也有相同情况发生。同时,珠海市周边大环境成为影响珠海主题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六、对策与措施
1、重新认识旅游
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它关系到食、住、行、游、娱、购各个方面,是全社会的事,需要一个社会大环境来支撑旅游业。转变观念,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来重新认识旅游。资源就在眼前,珠海的旅游资源不是单打独斗的某一个景点、景区,而是一个整体--主题城市。
2、重新定位旅游
重新认识旅游业在珠海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从珠海城市发展的层面来定位旅游,将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建设。
3、提升旅游目的地
从广深珠旅游金金三角的最小一角提升为一处个性鲜明的目的地,旅游度假、会议会展城、北方人的避寒胜地。
4、创建美好家园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珠江三角洲、港澳成功人士的第二家园。
5、扩展旅游空间
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寻求双赢合作伙伴。第一层次:澳门、中山。第二层次:深圳、广州、香港。第三层次:广东省其它城市、外省。第四层次:国外。
6、旅游运作国际化
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免费电话订房系统;24小时热线电话;建立“旅游卫星账户”。
7、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各级旅游人才的培养,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保证旅游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提高普通市民的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旅游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为旅游业的大发展营造出健康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宽松的旅游文化氛围;注重旅游资源(如海岛等)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旅游地旅游容量研究,努力做到适度开发,严忌急功近利和鼠目寸光;协调好旅游业与其它主导产业的关系,使旅游业发展能够顺应并符合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
思考与练习题
1.怎样编写旅游规划文本
2.旅游规划提要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篇:旅游规划项目目录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范围
二、规划理念
三、规划原则
五、规划依据
六、规划年限
七、规划目标
八、规划成果构成第二章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
二、分区原则
三、景区功能分区
四、景区总体布局
第三章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提升规划
一、旅游开发现状
二、旅游项目提升规划思路
三、旅游项目规划原则
四、旅游项目提升规划
五、旅游产品规划
第四章旅游服务体系提升规划
一、旅游住宿设施规划
二、旅游餐饮设施规划
三、旅游娱乐设施规划
四、旅游信息系统规划
五、旅游导引解说系统规划
六、旅游安全规划
第五章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二、给排水规划
三、电力电信规划
四、医疗卫生规划
第六章旅游人力资源规划
一、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二、旅游直接从业人员需求预测
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划
四、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第七章旅游商品提升规划
一、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二、规划思路
三、规划原则
四、旅游商品规划
第八章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一、景区旅游定位
二、旅游形象策划
三、旅游宣传口号
四、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第九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
一、游线组织原则
二、游线组织规划思路
三、景区内部游线组织规划
第十章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二、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三、旅游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一章 社区管理规划
一、社区共建的基本原则
二、社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三、社区共管体制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第四篇:区域与城市旅游规划
区域与城市旅游规划、旅游度假与游憩环境规划设计和风景旅游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策划、投融资咨询、景区托管、旅游与地产投资管理;国土规划、土地规划、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咨询;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咨询;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工程设计,各类经济与财务分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综合防灾、小城镇发展等规划设计,水环境保护规划、水域景观规划、防洪规划,水质检验与评价,城市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研究及咨询工作;林业调查、林业规划、林业设计,林业评价咨询;测绘工程(GPS)卫星定位测量、三角、水准测量、地形测量、摄影与遥感测绘、测绘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咨询、工程测量、地籍房产测绘、地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行政区划等测绘业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评估,施工。水文地质勘查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工程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咨询。
第五篇:《语言学概论》讲义目录及部分课程讲义
《语言学概论》 课程目录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二、语言的若干属性
三、语言学 第二节 语言功能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二、心理方面功能 第三节 语言历史
一、语言起源
二、语言分化
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
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第四节 西方语言学简史
一、传统语言学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三、现代语言学
四、当代语言学 第二章 语言结构
第一节 语言的结构系统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
二、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三、语言结构类型 第二节 语音
一、语音和语音学
二、音素和音位
三、语音特征
四、语音组合 第三节 语义
一、语义和语义学
二、语义单位
三、义素分析
四、语义场
五、语义的组合 第四节 语汇
一、语汇和语汇学
二、语汇层级
三、语汇聚类
四、语汇构成 第五节 语法
一、语法和语法学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三、词类
四、短语
五、句子
六、语段
第三章 语言运用 第一节 言语交际
一、语言运用与语用学
二、言语交际的过程
三、言语交际的原则
四、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言语行为
一、言语行为的概念
二、言语行为的类型
三、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
一、话语表达
二、话语理解
第四节 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
一、交际变体
二、语言交际障碍
三、社会语用对策 第四章 语言学习第一节 第一语言获得
一、第一语言获得理论
二、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 第二语言获得
一、第二语言获得理论
二、中介语
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四、第二语言教学法 附录 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表 参考文献
语言学概论
课程名称:语言和语言研究
(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
知识点:语言与言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 重难点:语言与言语、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 课程内容: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一)语言是什么
语言学界至今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说,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蜜蜂、海豚、黑猩猩等动物,都有自己的交际的手段,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它们没有人类这样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类可以使用多种工具进行交际和思维,但是,语言是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最为重要的工具。
(二)语言与言语
人们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至少可以分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张口说话的动作,称为言语动作或言语行为;第二个方面是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构成,称为语言;第三个方面是说出来的话,称为言语或言语作品。
可见语言不等于说话,它只是说话这种复合现象中的一个方面。语言也不同于言语。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的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言语是个人在特定情景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具有个人性、物质性和具体性。
不过,这里所说的言语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外部言语。除了外部言语,还有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不出声的用于思维的言语。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细针状的电极装在受试者的发音器官上,然后让他算一道算术题,一次用口算,一次用心算。结果在两种情况下语言器官动作的电位变动记录相同,说明内部言语是存在的。外部言语比较连贯完整,而内部言语的跳跃性强,具有片断性和不完备性。
现在,人们对内部言语的面貌还所知甚,但是都同意它也是对语言的运用。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差异,是因功能不同而造成的运用上的差异;而且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在讲话时,必须使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另一方面,年幼儿童没有内部言语,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伴之以自言自语,是在用外部言语进行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外部言语的内化,发展出内部言语。所以从个人发生学上看,内部言语是外部言语内化的结果。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外部言语),而不能直接地观察到语言。语言学家要研究语言,只能在两个地方找到它的踪影,一是在言语中,一是在说话人的大脑里。语言学家通过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至于说话人大脑里的语言知识,说话人并不能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讲出来,语言学家只能想办法把它引出来。比如,造出来一些句子让被调查人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或是呈现出一些句子,让被调查人分辨异同。语言学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一系列技术处理,窥测出存在于被调查人大脑里的语言系统的面貌。
(三)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对口头言语的抽象概括,书面语是对写出来的言语的抽象概括。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不仅在于语音和文字这两种载体,而且在词语和句法结构等方面也有较多的的差异。如口语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的词语较为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
从发生学上看,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一种语言可以没有书面语,但不可能没有口语。事实上在世界几千种语言中,只有少数语言拥有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从口语中不断吸取营养成分,而且自始至终书面语要受到口语的制约。由于书面语的特殊性,它需要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自己谴词用句的特点,但是这种距离不能过大,一旦书面语同口语脱节,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就像五四前后汉语的书面语──文言文的命运那样。
口语一发即逝,不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由于它是口耳相传,不大容易进行规范。书面语不仅较好地克服了时间和空间对语言的限制,而且有利于进行规范。通过对书面语的规范,就有可能形成民族的标准语,或称为“文学语言”,从而又反过来促进口语的发展。
(四)共同语与方言
共同语是一个语言社团所共同使用语言,如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某一地区人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交际工具。共同语是在基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使用人口等方面的原因,某一种方言的声望和地位会高于其他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这种有声望有地位的方言往往代行共同语的职能。通过对这种有声望、有地位的方言(基础方言)进行规范,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用成分,形成共同语。有一些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共同语。
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共同语对方言会产生一种约束力,使方言向共同语靠拢。从而方言间的差距、方言和共同语的差距会不断缩小,甚至消失。但是,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方言会继续为在本地区人民的交际中发挥作用,出现“双言现象”,而且会继续为共同语提供有用的语言营养。当然,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共同语对方言的约束力也会减弱甚至消失,这时方言会出现离心发展的趋势,直至演变为一种与共同语具有亲属关系的另一种语言。
(五)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
自然语言指的是社团把它作为母语来使用和学习的语言。自然语言一般都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与自然语言相对的是一些人工语言。人工语言是依照一定的原理人工设计出来的。人工语言有三种较为重要的用途:第一,在特殊情况下发挥自然语言的作用,如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为消除语言隔阂于1887年设计的世界语。第二,为某种特殊用途而设计的语言代码,如电报代码、聋哑人手指语等。第三,为某一科学技术领域依照语言原理而设计的符号系统,如计算机语言、逻辑语言等。人工语言在当代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有许多与自然语言相似、相通甚至相同的东西,因此是当代语言学关心和研究的对象。但是,它必然与自然语言不是一回事。本书所讲的语言,主要是指自然语言。
除了人工语言之外,与自然语言关系较密切的符号系统,还有文字和体态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如果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的话,那么,文字则是符号的符号。因此,文字不属于语言的范畴,不是语言的一个子系统。但是,语言却可以在文字的帮助下改换物质表现形式,形成书面语。并且文字对语言的发展也会起一定的作用,如汉语的一些词语(“之字形”、“十字路口”)就是受汉字的影响而产生的,汉字这种语素型的非拼音文字,对汉语的孤立语性质的保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体态语包括有符号意义的各种身势和表情,如点头、摇头、微笑等。自然语言的口头交际,往往要有体态语的辅助。体态语经过艺术加工,会成为一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舞蹈、戏剧动作等。正因如此,当代语言学的触角也伸展到了体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