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例失恋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失恋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个案分析报告 一、一般资料
陈某某,女,汉族,20岁,五年制师范五年级学生。身材高挑,面容清秀。家中独女,父亲是干部,母亲是小学教师。父母对其很是疼爱,陈某某从小就比较任性,依赖性较强,初中毕业后考上一所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和家族精神病史。
二、求助者自诉与心理学老师的观察了解
【主诉】:和男朋友分手后一直失眠,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专转本考试在即,焦虑紧张,担心考不上。
【个人陈述】:自师范二年级开始,和本班一男生相恋,男朋友来自农村,自己来自县城,家庭条件优越,人又长得漂亮,所以和男友相处时有优越感,常常对男友发小脾气,使小性子,两人因此经常闹别扭,但男友都能包容,而且在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呵护自己,虽然自己也觉得将来不可能嫁给男友,家里人会反对的,嫌男友条件不如自己。但相处两年来已经习惯了男友的呵护与照顾,一月前两人再一次闹别扭后男友提出分手。自己放下面子去求男友,向男友道歉,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发小姐脾气了,但男友心意已决,决不回头,而且对其不理不睬,最让自己无法忍受的是男友又和班里另一个漂亮女孩打得火热。看到男友和别的女孩亲热,自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想到自己条件优越,却被男友甩了,心理特别难受,整天就想哭,白天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晚上不能入睡,吃饭更没有胃口,整个人感觉就要虚脱了,还有几个月就要专转本考试,自己非常焦虑,所以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
【心理学老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洁,面容憔悴,情绪不稳定,说到跟男友分手时不停流泪,言谈举止得体。班主任反映,该女生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内向,任性,自我中心,人际关系不是太好。
三、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测验结果】:总分为172分,强迫1.2;焦虑2.4;抑郁2.6;恐怖0.8;人际关系2.1,阳性项目症状均分为2.3。
四、评估与诊断
(一)据临床资料分析,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评估
1、精神状态:情绪低落,容易哭泣,注意力不集中,焦虑。
2、生理状态:睡眠障碍、食欲差。
3、社会功能状态: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及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持续时间长,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且持续时间短,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抑郁性神经症多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减退、消极悲观,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该求助者虽然出现抑郁状态,但抑郁程度不严重,没有自杀意象,且抑郁情绪持续不足2月,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因素有关,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且持续时间不到2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对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6、心理测验结果支持本诊断。
(三)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神经症鉴别诊断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只局限在谈到与男朋友分手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近期发生的,不到2个月。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客观原因,时间较短,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样心理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3、对照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因素有关,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且持续时间不到2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女性,20岁,已进入青年期。
2、社会原因: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溺爱,造成任性,自我中心;求助者人际关系不良与同学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缺乏正确指导。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存在错误观念:我条件优越,男友不该和我分手,即使分手,也应由我先提出 ;男友以前对我好,以后应该一直对我好;男友和我分手,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情绪方面:伤心哭泣,情绪低落,烦躁不安。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和男友分手,心理上不能接受。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诊断、分析,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1、正视现实,消除抑郁、焦虑、痛苦情绪及改善来访者的睡眠状况。
2、改变错误认知,男友和我分手,我很没面子;男友以前对我好,以后应该一直对我好;男友和我分手,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树立自信,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的具体方法和适用原理: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其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综合考虑其年龄阶段特点、所生活的环境和目前症状的发生情况,决定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来帮助该求助者。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2)对咨询过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2、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谈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7)心里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 咨询不收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支持。
第二阶段:咨询阶段。应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来访者改变其错误认知,缓解情绪困扰,提高睡眠质量。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咨询总结、评估效果,使来访者改变认知,正视现实,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
2012年3月16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询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首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了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
2、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心理测验,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心理测验结果形成了初步诊断;在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
3、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4、布置家庭作业:
(1)男友提出分手的真正原因。
(2)认真分析自己为什么比一般失恋者更痛苦。第二次 2012年3月20日 【目的】:
进一步巩固咨询关系;
探寻求助者错误认知及改变其错误认知的策略;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报告,男友和自己分手的真正原因,是自己脾气不好;自己之所以比其他失恋的人更痛苦,是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男友优越,而男友却先提出分手,自己太没面子;男友以前对我那么好,而现在对我如此绝情,自己实在接受不了,男友和我分手,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2、咨询师通过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引起自己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失恋本身,而是自己的错误认知,即不合理信念造成的。
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如下:
(1)我是那么优秀,男友和我分手,我很没面子。(2)男友以前对我那么好,现在和今后都应对我好。
(3)男友和我分手了,我无法正常生活学习,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以下是咨询中的一段对话:
咨:我很理解你目前心情,每一个与你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你现在的感受。但是你好像比别人陷得更深些,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求:我真的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和我分手,即使要分手,也应该是由我提出才对。我家住县城,而他家是农村的,他学习也不如我好,长得也不如我。
咨:你的意思是说,你各方面条件都比他好,而他却要和你分手,这让你很没面子,也无法接受,是吗?
求:是的,当初我主要看他人比较老实可靠,又很会关心人,才喜欢上他的。那时他对我非常好,对我的照顾简直是无微不至,不管我怎么对他发脾气,他都不生气,而且还像哥哥一样宠我,爱我,有时候我咳嗽一声,他都很关心地问我是不是感冒了,可是现在他对我是那么绝情,我实在无法接受。而且他还当着我的面和别的女孩很亲热,我简直要崩溃了。
咨:他在什么时候对你的态度开始改变的?
求:一个多月前,因为一点小事,我对他发脾气,使小性子,一向温和的他突然对我大发雷霆,然后弃我而去,就再也不理我了。我以前也经常对他发脾气,他从来都不生气,可谁知道他这次是这么生气。我后悔极了。
咨:他以前对你那么宽容,现在就因一点小事就和你分手,是吗? 求:(沉默)
咨:有没有别的原因? 求:他或许嫌我脾气不好吧。咨:你们俩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求:不可能了,后来我拉下面子,主动道歉,他也不原谅我,我都哭着求他,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对他乱发脾气了,他还是不原谅我。他以前对我是那么的好,而现在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咨:你认为他以前对你好,现在还应该对你好,是吗?
求:是的,我们相处以来,我已经习惯了他的呵护与照顾,他现在一下子变得如此绝情,我实在受不了,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啊!
咨:我很理解你的感受。第三次,2012年3月24日 【目的】:
引导求助者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找出合理的信念。【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咨询师主要利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这是合理情绪行为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让她明白男友和她分手,对她来讲,不一定是坏事,分手后她会有更好的选择。通过争论,使求助者树立起了相对应的合理信念。
(1)我们将来走不到一起去,长痛不如短痛,所以男友才果断和我分手。我们俩分手的原因,同学并不清楚,没有人会嘲笑我,我并没有丢面子。
(2)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我没有权利要求男友永远爱我,永远对我好。
(3)男友和我分手,我可以重新规划我的学习生活。分手,对我来讲不一定是坏事。在将来我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
以下是在咨询中部分对话选段: 咨:你说你各方面条件都比他好,而他却先提出和你分手,这让你很痛苦,也很没面子,是吗? 求:(沉默一会)是的。其实以前我也想过要和他分手,只是没下定决心。咨:能说说原因吗?
求:我爸妈一直反对我和他交往,主要嫌他家庭条件不好,他学习成绩也不好,考不上本科,将来没有前途。我也觉得我将来不可能嫁给他。
咨:你的意思是说,你早就想到你们将来不会有结果的,是吗? 求:是的。
咨:那他是不是也会想到这一点呢? 求:我也曾经和他说过。
咨:你们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即使他现在不提出分手,毕业后你们还能继续相处下去吗? 求:如果我考上本科,我就要到南京上学去了,他要回老家找工作,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了。
咨:或许他早就想到这一点,他现在提出分手,对他来说,或许是最理智的选择。既然分手是必然的,由谁先提出,并没有多大区别。
求:只是我一下子接受不了,我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咨:你的同学知道是他先提出分手吗? 求:可能不知道吧,我从来没有和同学说过。咨:他会告诉别人吗? 求:我想他也不会告诉别人的。
咨:你们不说,别人就不可能知道的,再说大家都忙于迎考,哪有人会去打听你们的事呢? 求:(沉默)我现在一下接受不了,他以前对我那么好,而现在却像陌路人!如果能和他保持正常同学关系,我的心理可能会好受些。
咨:你可以找机会和他好好沟通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他。求:我试试吧。
2、布置家庭作业:
(1)找机会和男友心平气和地交流各自的想法,表明“爱情不在友情在”的态度。(2)和班里同学多交往,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第四次 2012年3月30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2)提高求助者自信心;
(3)探讨人际交往的策略(如何利用社会支持系统);(4)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报告,自己已经和男友深入长谈过,男友表示愿意和她保持正常同学关系。(2)给予SCL-90测验,总分146,总均分1.4,各项因子分基本正常;(3)和求助者一起总结前几次的咨询效果;
(4)分析求助者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提高自信心,全身心投入复习。
(5)和求助者共同探讨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何与同学交往;恋爱艺术等等); 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个人及其同学的评价
求助者:能够和男友保持正常同学关系,焦虑、抑郁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改善,对自己、对恋爱有了正确的认识。
同学反映:求助者比以前开朗些,学习更加努力。
(二)心理学老师的观察和回访
求助者精神稳定,基本无过去抑郁、焦虑的情绪,已积极投入复习迎考之中。通过回访和跟踪,了解到求助者后来顺利通过专转本考试,现在南京某高校读本科。
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应该说还是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学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显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记者特别选取青少年中最常见的10大心理问题,希望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早诊治。
考试焦虑症
■[个案]“我现在一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小莉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她说:“我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还不如死了算了。”
[应对]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显然小莉是得了典型的考试焦虑症。这时,父母和家长的耐心鼓励很重要。家长应该先接纳孩子的紧张焦虑,听孩子说说他的担心与不安,让他慢慢放弃那些不利的想法,进而改善考试焦虑的情形。孩子也可以找一个亲密朋友,把种种委屈都发泄出来。
[小贴士]所谓“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生理上的紧张,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头脑一片混乱或空白等;心理上的紧张则大多以担心的形态呈现,例如:担心考试时自己有一大堆题目不会写、担心考坏了被父母责骂等。
强迫症
■[个案]自从进入高中后,琳琳觉得学习比以前更紧张了,可是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将家里所有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类。做完了这些事后,才能集中思想做作业。有时放好的东西又会再拿出来重新放。这样的事总要重复几次,最终必须做到全部让自己认可,才终止这一行为。这花费了琳琳许多宝贵的时间,为此她感到很烦恼,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应对]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对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做功课特别慢、咬指甲、耸肩膀等,就得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并及早带孩子去看医生。
[小贴士]强迫症是一种通过仪式化行为来减轻内心焦虑的精神疾病,病患会产生挥之不去的想法,出现不得不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里的某些想法、冲动、情绪等,患者能认识到这些是不必要的,很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因而十分苦恼。
性别角色模糊
■[个案]明明是个男孩,今年10岁,长得白白净净。由于父亲去世早,他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开学一周后,他的一些异常举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说话嗲声嗲气,经常抱着年轻女教师撒娇。一个月后,他不仅要抱女教师,还经常去抱女同学,有时还会亲女孩子。
[应对]明明这样的表现显然是性别角色模糊,心理专家研究后发现,由于明明从小的社会关系网中几乎都是女性,这使他产生爱跟女孩玩、认为她们同自己一样的想法。为了改变这一性别偏差,可以请他的外公和学校的男教师经常和他谈心、交流、玩耍,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男同学和他一起做游戏,使他在男性榜样的示范下,肯定自己是个男子汉,并逐渐学会勇敢、坚强。
[小贴士]所谓性别角色模糊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角色认同的错位。一般来说,大约从3岁起,儿童开始逐步形成性别角色的概念。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与周围女孩子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也一样。
恐学症
■[个案]青青今年8岁,刚念一年级,原先是一位十分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近半年来,每天早上上学前,她就千方百计找借口赖在家中不肯走,或是发寒、肚子胀、胃痛,或是昨天晚上没有睡好、吃不消等等。但一到双休日不用上学时,一切异常情绪就都烟消云散。后经医生检查,发现小青青原来是得了恐学症。
[应对]家长、学校和教师的各种压力和教育方式不当,及孩子的胆小、敏感、经不起批评等性格特点都易导致恐学症。家长首先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的方法迫使其去上学。开始时先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逐步延长。
[小贴士]“恐学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学生害怕上学,具有恐惧心理,也称为学校恐怖症。常见的表现是,儿童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上学时感到勉强、不高兴,该上学的时候不去或提出苛刻条件,一旦到校又借故回家,或在上学当日清晨或前一天晚上诉说头痛、头晕、腹痛、呕吐等不适,以上症状在节假日不出现。
体象烦恼
■[个案]小亮今年正读初二,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只是身材瘦长,长相不佳。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位女孩子,没想到表白后,女孩转身就逃,一边逃还一边喊:“难看死了。”“我是不是真的很难看?”小亮不停地问自己,当天回去就照镜子,镜子里的他小眼睛、塌鼻子,他越看自己越难看,于是产生了自卑心理。他想“改头换面”,但没办法,于是常常失眠,开始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人多的地方是再也不敢去了,成绩终于一落千丈。
[应对]男孩更多地忧虑自己的身躯不够高大,女孩则担心自己的形体不够优美。进入初中的学生,随着生理的变化,都渐渐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其中不少青少年甚至由于容貌或生
理上的缺陷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负担,可以说体象烦恼在青少年各种心理烦恼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心理专家建议,告诉这类孩子,体象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俊男美女也有不足,告诉他们气质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欣赏自己的才华,比如小亮虽然眼睛小,但很有神,虽然长相普通,但身材不错。
[小贴士]体象烦恼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一般出现在青春发育期。此时面对性别差异的突然出现,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进行对比,一旦出现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就会产生体象烦恼。
恋爱受挫
■[个案]瘦高、文弱的小杨从高一开始就对同桌女同学产生了好感,买雪糕总是买两支,有新书主动借给人家,晚上放学还护送同桌回家。学期结束时,小杨便兴奋地提出“发展恋爱关系”,同桌却说他“歪心眼”,并让老师给调了座位。被浇了冷水之后,小杨不但没有冷静下来,反而产生了强迫性思维:“她为什么不喜欢我呢?我长得太瘦弱?我对她还不够好?”终日胡思乱想,使他的成绩不断下降,终于有一天,他选择了轻生。
[应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是不同步的,因而恋爱受挫往往使他们心灰意冷,这时候心理承受力差的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因此对恋爱受挫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应当及早发觉,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可以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并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伟人的事迹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小贴士]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此时一些微小的事情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像恋爱受挫、体象烦恼等属此类。
社交恐怖症
■[个案]“要我上台发言,还不如把我杀了。”小张是名高中生,性格内向。上初中时,由于爱斜着眼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调换座位后,仍无法改变这种行为,后来连男生也不愿意坐在他旁边了。从此他便认为世上最难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与人交往。老师说,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小张显然是得了社交恐怖症。
[应对]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就会惧怕与人交往,从而引发社交恐惧。因此作为父母应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给予更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则要注意训练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
[小贴士]患社交恐怖症的人,面对不熟悉的人讲话、在众人注视下运动或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显著的、持续存在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将面临窘境或耻辱。患者对所恐惧的环境一般采取回避行为,即使坚持下来也十分痛苦,经常会出现焦虑、多汗、面红耳赤等症状。
学习障碍
■[个案]小丽今年刚刚入学,可是父母却发现孩子写作业时十分粗心,经常多一撇少一划,把答案抄错。一次试卷发下来,父母发现中间竟然漏做了很多题,而小丽却说自己根本没看见这些题,父母于是觉得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故意不肯做题,于是打了她一顿,但整整一个学期,这种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
[应对]专家指出,小丽其实是有书写障碍。一般这类患者的眼睛似乎与别人的不一样,好像“懒惰的眼睛”,会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表现在学习时视而不见,可以把整个题丢掉,事后却说自己没看见这道题。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因此,遇到孩子学习表现不佳时,家长和教师应当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心理出现了什么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从而为孩子设计一个个别化的教育方案,针对特殊的学习能力不足进行培训。
[小贴士]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的现象。研究表明,大约有5%—10%的在校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学习障碍是由若干不同类型所构成的,包括书写障碍、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又叫非语言学习障碍)。
精神分裂症
■[个案]小王自从升入高三后,成绩每况愈下,每天一回家便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而且几乎很少跟父母说话,也越来越少与朋友联络。一开始王妈妈以为小王是因为升学压力太大,而出现暂时不适应的情况,岂料小王的状况越来越怪异,整日自言自语。某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小王竟然声称看到阎罗王要夺取他的性命,而父母便是牛头马面,于是拿起菜刀想要追杀父母。最后,小王被送入医院急诊,诊断的结果是精神分裂症。
[应对]由于这类疾病常有许多前兆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父母或老师应提高警觉,一发现征兆,立即送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这类患者的挫折应对能力较正常人差,因此在面对较大的生活压力时,便可能恶化,不能承担太大的学习任务。应尽量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不要对他们有太高的期望。可以将家中许多压力较小的家事交由病患处理,让病患自觉对家里有贡献,以提升其自信心。
[小贴士]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于15岁到20岁。主要症状包括思考、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在发病之初,病人可能出现成绩或工作表现一落千丈、社交退缩、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先兆,在潜伏期阶段,若未予以适当的处置,病情便会更加恶化,而衍生出幻觉、妄想、语无伦次、行为怪异等症状。
抑郁症
■[个案]小张正读高一,是某校的特困生之一。有一天他找到班主任老师,紧张而急促地说:“我完了。一个多月了,晚上几乎通宵失眠,白天神思恍惚还经常呕吐。”说着懊丧地抬手扶了扶眼镜,右手腕上一道伤疤赫然而现,这是他不久前试图割脉自杀留下的痕迹。
[应对]经过心理专家的咨询,发现小张得了抑郁症。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心理问题导致情绪低落,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充实一些,避免因过多的空想和胡思乱想而产生失落感,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自己心情舒畅起来。另外,还可以多与父母及亲近同学谈心交流,向他们倾吐心头的积郁,使自己心情愉快起来。
[小贴士]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无趣、无力、无望、无能、无助。症状包括:极度忧伤、绝望、疲劳、身体疾病。患有抑郁症的人,其情绪低落的程度和性质都远超正常变异的界限,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那样容易逐渐地“云消雾散”。
第三篇:大学生失恋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完成稿)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一例因大学生失恋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姓
名:
刘兰茹 身份证号:
***026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所在单位:
哈尔滨华旅商工职业培训学校
一例因大学生失恋引发心理问题的
个案报告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
摘要:
以一名大学三年级女学生由于失恋所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例,详细搜集、整理求职者的有关资料,对求职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归类,“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可排除精神病;根据“徐又新神经症的判定标准”,引发症状的冲突为常态冲突,病程不足3个月、来访者的内心痛苦程度可以摆脱,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依据认知疗法理论,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职者开展咨询,使来访者的负性情绪有所缓解,非理性信念得到控制,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思维方式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来访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1 一般资料
1.1 人口学资料
李某,女,22岁,大学三年级学生,身高1.65米左右,体态正常,发育良好,面容清秀,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出生于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均为农民,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气氛宽松,家庭关系和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均健在,但不同住。经详细询问,父母均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1.2 个人成长史
李某,性格内向、乖巧听话。从小与父母同住县里,上大学后离开家乡到省会城市,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众人眼中的好学生。平时做事仔细认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进人大学后因成绩优秀,在班级担任班长并在校学生会学习部任职,连续三年获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大二时和其他专业高一学年的一名男
生学长开始谈恋爱,两人天天一起学习,感情较好,二周前突遭失恋,这使她感到很烦恼和痛苦。二周来睡眠较差,心情很低落,也没有心情学习了,但考勤状况良好。1.3 精神状态
来访者衣着整齐,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思维清晰连贯,语言表达流畅,注意力集中,自知力完整,情绪明显低落,对别人的注视敏感。1.4 身体状态
没有躯体不适感,只是食欲不佳,因为晚上难以入睡并且睡眠质量下降,显得脸色比较苍白,略显疲劳。1.5 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仍担任班干部,同学之间关系尚好, 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朋友约她也常回避,人际交往和外出活动减少。1.6 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
选择《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1.5,强迫症状1.7,人际关系1.8,抑郁2.1,焦虑2.3,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总分152分,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常模。
(2)SAS测验结果: 56分,属轻度焦虑。
SDS测验结果: 53分,属轻度抑郁 主诉和个人陈述
2.1 主诉:烦恼,失眠,情绪低落,食欲不好,持续二周。2.2 个人陈述
两周前男友向我提出了分手,原因是他临近毕业,和父母谈及我们恋爱的事情,他父母认为我们两家条件相差悬殊,不同意继续交往。男朋友是上一届学生,在校学生会任学习部部长,我也是学习部部员。我们通过慢慢接触发展成为朋友的,谈恋爱的时间是从大一的下学期开始的。已经两年了,我们感情很好,从没发生过争吵,但都没有告知双方父母。然而,由于他父母不同意,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说什么都要和我分手。我不明白,两个人相爱就应该在一起,是不是我不
够好,所以被抛弃;我想,我不能放弃,只要继续付出感情,或只要恳求他,我就能重新得到爱。这一段我心里非常难过,感到很压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干事情一点心情都没有,吃饭也没胃口,睡眠也不是很好,我习惯了两个人一起学习的世界,如果真的分手,我不知道我该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如果真的放弃,又觉得不舍,再想想英语六级考试马上就到了,再不安定情绪复习功课真的没时间了,真是希望设法改变这种处境,可是越想做到,就越做不到。老师,我该怎么办啊?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该同学由班级宣传委员陪同来到心理咨询室。3.1 咨询师观察
来访者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梳着运动头,着衬衫长裤。衣着整齐,进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坐下后心神不定,低着头不敢与咨询师对视,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调适中,语速缓慢,定向准确。思维反映较敏捷,智能记忆好,整个叙述过程不停地流眼泪,说话间有一次走神,情绪波动大,反复提到“以后怎么办”,对咨询结果有良好期望。3.2 宣传委员反映
平时认真履行班长的工作职责,热情主动地为班级同学服务,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但最近发现,该同学面容较为憔悴,说话时总是低着头,语速缓慢,晚上很晚睡,早晨很早起床,不爱吃饭。总是唉声叹气,有时落泪,学习依旧努力,班干部的工作也愿意承担。但是效率下降,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她。4
评
估
与
诊断
4.1 对来访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4.1.1 该来访者的主要表现为:
(1)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2)睡眠问题、食欲下降;
(3)存在“两个人相爱就应该在一起,是不是我不够好,所以
被抛弃;”的不良情绪,“如果真的分手,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等糟糕的不合理信念。4.1.2 原因分析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1)生物学原因:
该求助者处于青年期,对情感问题比较敏感。产生焦虑情绪。(2)社会性原因:
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一个月前被男友抛弃;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和关注,被同学背后议论,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
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认为相互喜欢的人必定能够在一起,认为男友提出分手使其失去自尊心,产生不良情绪。存在明显的非理性观念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个性特征:苛求完美,敏感、易受外界影响,夸大自己的不足或缺陷,被烦恼、焦虑、自卑情绪所困忧,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4.1.3 对来访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该来访者的主客观统一,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男友提出分手)引起的,虽然表现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知、情、意完整统一;自知力完整,人格稳定。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无幻觉、妄想;且主动求助。根据以上评估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4.2 鉴别诊断 4.2.1 与精神病相鉴别
依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人特点是主客观不统一、知情意不协调,人格异常,且无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求助;存在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来访者消极情绪是由现实事件(失恋)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来访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
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4.2.2 与神经症相鉴别
按照许又新划分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评分标准,从病程来看,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从精神痛苦程度来看,该来访者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自己主动设法摆脱,为轻度,评1分;从社会功能来看,该来访者的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为轻度,评1分。总分为3分,排除神经症。4.2.3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制,病程大于两个月,并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只限于谈恋爱,也未失去理智的控制,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4.3 诊断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来访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5 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5.1 具体目标
1.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如“如果真的分手,我不知道我该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等。
2.缓解抑郁、焦虑、烦恼的情绪。3.改善睡眠与饮食情况。5.2近期目标:
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存在非理性的认知观念,学会用理性的观念代替非理性观念,从而消除其非理性的情绪反应。5.3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帮助来访者正确处理恋爱问题;增强来访者与异性的交往方面;培养来访者良好的全面合理的认知评价结构,提高来访者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提高其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咨询方案的制定 6.1 咨询的方法与原理
6.1.1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也称为 “理性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6.1.2 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核心理论是ABC理论: 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这一事件之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一般情况下,人们会习惯上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该理论认为情绪或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发的,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造成的。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认知评价是导致其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
合理情绪疗法DE ABC理论治疗实践的核心,并不是以简单消除消极情绪和行为问题为目标,而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方式,引导来访者去反思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帮助他们认识到正是这些非理性信念才是导致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的真正原因。同时,帮助来访者学习建立理性信念来代替非理性信念,以达到消除消极情绪和行为的,产生新的、理性的情绪,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结合本案例可以看出:李某的心理问题表面上是由于男友提出分手引起的,实际上真正原因是由于她对失恋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李某性格内向,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顶,即认为恋爱失败会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如“如果真的分手,我不知道我该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我习惯了两个人的世界”等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导致她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出现睡眠障,为她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帮助她改变对失恋错误认知;通过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使其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从而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帮助其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的生活态度。李
某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适合用合理情绪疗法。6.2 双方责任和义务 6.2.1 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个人意愿知悉、协商、选择咨询的方案、时间;执行商定的咨询方案及时间方面的规定;尊重咨询师的工作,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6.2.2 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遵守执业道德;与来访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关系建立前让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工作特点、局限性和来访者的权利义务;开展工作时的有关事项要与来访者协商,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尊重来访者,不得因任何因素进行歧视对待;对来访者的一切资料和信息进行保密;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6.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第一次60分钟,以后每次50分钟。共五次。
咨询费用:根据学校的规定,为学生咨询不收费。7 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分三阶段,共进行五次咨询。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诊断与咨访关系建立阶段:此阶段是咨询的第1、2次;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确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第二阶段为心理帮助阶段:此阶段包括咨询的第3、4次;让来访者了解合理情绪疗法,领悟其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帮助,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观念。第三阶段为结束与巩固阶段:此阶段是咨询的第5次,对咨询效果进行巩固和总结,监督来访者把学到的理性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结束心理咨询。7.1 第一次咨询
任务: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和困扰问题,让来访者宣泄目前情绪,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方法:摄入性会谈相关技术。
过程:认真倾听,引导宣泄:咨询师热情接待来访者,用摄入性谈话收集资料,探询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让来访者尽情倾诉,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充分宣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初步确定主要问题是失恋的苦恼,并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完成情况:开始时来访者说话有些吞吐,只说睡眠不好,明显的不安和顾虑,但咨询师通过灵活运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关系技术和询问、鼓励、内容反映、情感反映和具体化等参与性技术,使来访者逐渐信任咨询师,消除了防备和阻抗,讲出自己的伤心、失落、自责自怨或委屈,愤愤不平等感受,帮助了来访者消除失恋带来的心中郁结,同时通过咨询师的理解和真诚关心的态度,使当事人感到温暖和支持,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在来访者尽情倾述的同时,咨询师收集了较多的信息,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作业:让来访者记录自己不良情绪时出现的想法和观念。7.2 第二次咨询
任务:给来访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验,如SAS和SDS;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与来访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确立咨询的内容和范围;向来访者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理论模型)。
方法:心理测验、合理情绪疗法。
完成情况:给来访者做心理测验;选择《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测试,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向来访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并根据ABC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使其理解和认同ABC理论,最后领悟到他的情绪等问题不是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
咨询师:你觉得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来访者:是因为我那么爱他,他却因家庭原因而放弃我,我感到难以接受。
咨询师:你的痛苦我能理解,这是许多人生活中会碰到的事,但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你现在这样的情绪状况。
来访者:那是为什么呢?
咨询师: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事物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就可能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所以直接令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想法而不是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来访者:„„
咨询师:比如,考试不合格的学生,面对失败,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一个学生会想:这次没考好,真让人伤心,还是复习得不够充分。另一个学生会想:我简直糟透了,连考试都没考好,真没脸见人。如果你是第一个学生,你有什么情绪和行为反应呢?
来访者:我会因考试失败而伤心难过,但也会查找失败的原因,重做努力。
咨询师:很好。如果你是第二个学生,又将出现什么情绪和反应? 来访者:我想可能不仅仅是难受而是非常郁闷。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个诱发事件(A)考试不及格,但不同的想法(B),情绪和行为反应(C)却迥然不同。可见影响情绪行为C的是B因素(不同的信念)而不是A因素(事件本身)是吗?
来访者:好象是。
咨询师:这就是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可以改变自己的什么?
来访者:改变自己的想法。„„„„„„
通过引导,使来访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不是被动地由外界事件所决定,而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改变情绪。家庭作业:将自己平时产生不良情绪时出现的想法和观念写出来,分析其非理性。7.3 第三次咨询
任务:进一步寻找和明确引发来访者不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共同讨论,分析原因。
过程:要和当事人一起,引导分析失恋的原因。帮助他重新看待两人的关系,寻找和确认不合理信念。
完成情况:根据来访者的作业问题,寻找和确认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使来访者逐渐领悟到自己的负性情绪是由不合理信念导致的。
作业:举一个自己不良情绪的例子,并进行合理的自我分析报告,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写出ABC各项。7.4 第四次咨询
任务:帮助来访者重建合理信念,调整不良情绪,适应大学生活。方法: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过程:检查来访者的作业,与来访者商讨、辩论,引导来访者转变思维角度,建立合理信念。尤其是要他认识到事情已经发生了,是积极去适应、获得心理的平衡呢,还是永远困于此,使自己成为“爱情至上”的俘虏?“使他能认识到恋爱虽然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事,但却不是唯一重要的事。
完成情况:来访者能够比较客观、冷静的看待失恋这件事情,能列举出自己不良情绪的成因和影响,同时,引导其积极自我调节,正视现实,建立合理信念。即使男友真的离开,自己也要好好的生活,毕竟恋爱不是生活的全部,自己还有很重要的任务要去完成”。认识到恋爱虽然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事,但却不是唯一重要的事。
作业:要求来访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合理信念列表一一对比;进行认真思考,使来访者认识到合理信念对个体情绪的调节和促进作用。7.5 第五次咨询
任务: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做心理测验SAS和SDS,引导来访者对咨询过程回顾和评估,使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帮助来访者重新回顾理性观念,使来访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学到的知识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完成情况:来访者已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不是恋爱失败本身造成的,而是对恋爱失败产生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的。来访者慢慢接受了合理信念,自我感觉良好,睡眠、饮食均有明显改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为正常。在对来访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同时,咨询师进一步引导来访者将积极地思维方式和认知评价扩展到其生活的其他领域。
作业:对这五次的咨询做一个小结,把自己学到的新的理性观念运用到生活中。8 咨询效果评估 8.1 来访者的自我评估
来访者向咨询师反馈:“我感觉自己心情平静了,情绪也好多了,晚上睡不着、食欲下降等问题也基本消除了。整个人感觉轻松多了”。来访者改变了错误的认知,明确失恋不是失败,已建立了合理的信念,以正常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达到咨询预期目标。8.2 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发现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来访者基本消除了抑郁、烦恼、焦虑的情绪。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变化,人际关系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对大学生活及恋爱观的看法客观合理。8.3 同学的评估
来访者已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也能够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和组织班级活动,现在上课时精神状态较好,班级和学生会工作积极主动,未出现差错,人际沟通好。8.4 心理测验复测
前后心理测量结果显示,来访者SCL-90 总分132 分,总分下降了20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SAS和SDS的标准分从56和53降到了48和37,均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已经明显缓解。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北京:[M].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第17版。2.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第12版.3.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第12版.4.许又新编著.神经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5.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第四篇:大学生失恋心理问题的个案分析报告-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完成稿)[模版]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一例因大学生失恋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姓名:刘兰茹身份证号: ***026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所在单位:哈尔滨华旅商工职业培训学校
第五篇:心理个案分析
论文类型论文题目 姓名 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
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一例人际交往问题的认知行为治疗个案分析
摘要: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求助者不能大胆的与人沟通和交流,再加上错误的认知和时间的累积致使自己产生心理问题,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己的学习效率,给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了困扰。本文主要报告了咨询师采用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帮助其解决人际交往障。改变来访者认知方式 ,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和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学习构建人际支撑系统的原则与方法,经过五次咨询和心理辅导 ,来访者认知观念与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成功地达到了“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人际交往,认知行为疗法,交往问题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求助者:罗某某,女,汉族,24岁,研二,身高1.55米,体态端庄 ,偏胖,眉心略显惆怅;独生女,城市家庭,父母亲均务一般,家境中等;无精神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咨询或心理治疗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二)、个人成长史
罗某,足月顺产,家中独女,从小与父母一起居住,很受宠爱,性格内向。父母对其管教很严。小时候,住在安全设施不好的校区,父母因怕其被人贩子抱走,便在自己上班的时候把罗某关锁在家中而且还教育自己谁来都不能开门,就算是外公和舅舅也不行,爸爸妈妈回家也要认真确认才行。母亲对其生活学习各方面照顾周到,其与母亲关系较好,依赖性较强。从小比较任性,做事喜欢率性而为,很少顾及别人。上大学以前,未住过校,生活起居都由母亲照料。现在也还是由父母每周接送自己上学。
(三)、精神状态
感知觉良好,情绪略显低落,逻辑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情感反映自如一致,人格完整。
(四)、身体状态
睡眠质量较差,入睡时间长,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偏胖,除感觉疲惫外无其他不适感,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社会功能
(五)、社会功能
不能与宿舍同学和睦相处,大学时候和全宿舍同学发生口角,后来因为害怕,打电话去老师那告状,因此遭到室友和班上同学的排斥。能正常常上课和学习,但学习效率较低,别人花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任务,自己要双倍的时间,甚至更多。
(六)、心理测验结果
SDS(标准分):55分,提示有轻微抑郁情绪;
SAS(标准分):62分,提示有中度焦虑情绪;
SCL-90:焦虑因子分2.6,躯体化因子1.3,抑郁因子1.8,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一)主诉
无论是上课下课,还是平时吃饭都是一个人。不会主动和同学交流,同学问自己也是简单的回答“是”或者“不是”,总是一个人坐在班级的角落里,远离人群。语言清晰有条理,迫切希望有所改变,有较强的求助欲。内心焦虑不安,晚上入睡困难,自己信赖的一位老师建议其前来咨询。
(二)个人陈述
父母亲对我要求一直很严格,我是家中的独生女,也是大家庭里我这一辈份中最小的孩子,我亲戚家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大学生,父母亲希望我也如他们一样,所以从小就对我的生活要求很严格,尤其是学习方面,只要学习好,父母亲就很知足满意。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这也是我在整个中小学时期受老师和邻里家长喜欢我的原因之一。
高中时期,由于父母亲及家里亲戚对我的期望,他们时常对我讲:整个大家庭里你是最小的孩子了,你一定要争气,考上大学。为此,我一直以学习为重,一直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再加之高中的学习生活本来就很紧,只要学习成绩好,无论犯再大的错,老师都会原谅你,同学们也依然喜欢你,仰望你。
然而我并有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连二本线都还差十几分,于是我便选了个师范类的三本院校。同时,心里也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考研,弥补这个缺憾。上了大学,我仍按照高中的生活作息,可是感觉过得并不快乐。老实讲,我对大学的很多地方都看不惯,例如:大学里的老师上完课就走,根本不管你学生是否学会了他讲的知识,就是想向老师问个问题,都没有机会。另外,大学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很少谈论学习,而是聊很多学习之外的话题,这一点,我很是看不惯,我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大学的同学并不以此为重心,我觉得他们不务正事,自然不愿理睬他们。还有,虽然他们不怎么学习,可是每到考试时,仅学那么一个星期,成绩居然比每天埋头苦读的我不分上下,根本从成绩上区分不出优秀与否的学生,感觉对自己很不公平,心想这一学期又白辛苦了。更令人气愤的是,每到年终评优秀生时,总是没有我的份,虽然我的总成绩每次都在班级前茅。所有这一切,使得我对大学生活失去了兴趣,上大学是件痛苦事。但是我要成为研究生的目标一直激励着我,内心也还充实。大三那年,便进入紧张的复习了,我平常也都早出晚归,室友们也很少和我讲话,特意冷落我。有一次,我回宿舍后,她们在喝酒,讲话很大声,我没理她们,继续看我的书,可是到很晚了,她们还在吵,我感觉害怕,就跑出走廊,大声哭泣,打电话给班主任,想他哭诉这件事情。班主任觉得批评了她们,之后全班人都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我在班上就更没有朋友了。
那一段时间,我非常的压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考研上,虽然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但我知道我付出了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现如今,考上研究生后也便没有曾经想象的那么开心,我感觉我比班上的同学落后很多,别人都很优秀,做事效率也高。我不知道怎么去和同学相处了,又怕发生和大学一样的事情。有时看着别人一起欢快的玩耍,愉快的聊天,又好羡慕。我也努力过,可是我不知道聊什么,别人聊八卦这些的,我又不喜欢聊,文学红楼梦啊什么的别人又不喜欢聊。
近一个多月来情绪一直很低落,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总感觉心头有一块石头压着,开心不起来。上次回母校看望初中老师,她建议我来咨询咨询。
(三)咨询师的观察 来访者衣着整洁,样貌清秀,注意力集中,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偏内向。主动求助,表现出要解决问题,具有积极配合咨询的倾向。但表情有些拘谨,情绪有些紧张,低头,很少与咨询人员对视。
(四)他人反映
宿舍人反映来访者心地善良,别人生病时,他能主动拿出自己的药给同学,但是太自以为是,生活习惯很不好,不叠被子,不洗衣服,很少洗澡洗脚,衣服也随便放,老占用别人的位置,同学给他提意见,她说自己这里放不下,而且那很耽误时间,晚上睡觉晚,是因为自己喜欢晚上看书。其他同学(宿舍外)对他印象不深,很少交流。感觉挺乖的。辅导员反映来访者很少参与集体活动,除非有歌咏比赛,不参加打扫卫生、清理积雪的班级任务。
三、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1)生理原因:女性,24岁。属于青年期。无躯体疾病和精神病史
(2)社会原因:A.家庭中父母思想交流少,父亲对其学习要求严格。B.同龄朋友较少,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C.高考没有考上本科,对她打击很大,成为负性生活事件。和室友相处发生的争吵,班上同学的冷落,让她害怕与人相处。
(3)心理原因:
A.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人际支撑系统的构建 B.缺乏正确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C.人格特征:性格内向,追求完美,有较强的上进心。
(一)诊断: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 人际交往不良,时间比较没有超过三个月,也没有泛华,心理冲突是常形冲突,没有妄想和幻觉。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排除精神病: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知、情、意心理过程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行为。人格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其主导症状属于正常心理活动。2.排除神经症:
求助者病程为一个来月,时间较短,学习生活效率虽有下降,但没有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求助者因无法进行良好的人际适应产生的心理冲突明显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现实的人际问题而激发,持续时间较短 ,从她意识到出现问题起至主动求助的时间约为一个来月,该问题虽引起求助者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效率下降等症状,但情绪反应还保持在理智控制之下,反应内容没有泛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三)鉴别诊断
1.与抑郁性神症相鉴别:虽有压抑烦闷情绪,但其兴趣无减退或丧失,对前途并没有悲观,也没有感到生命无意义、无退缩、自杀等意念,持续时间也未达到两年,时间较短仅一个多月。故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虽有焦虑情绪,但其内容无泛化;其焦虑有明显的事实依据;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故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六、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
缓解焦虑情绪;改善行为习惯
2、近期目标
调整认知方式,改变其不合理观念;,学习与训练相关的人际交往方法与技巧,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减少求助者心理压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建立人际支持系统的良好信心。
3、长远目标(终极目标)
帮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帮助其重整与健全人格,完善求助者的个性 ,培养其独立的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积极重新认知自我与学会被他人接纳与认可;增强的适应能力,提高其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六.咨询方案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本案例采用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T)。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理论基础,理性情感治疗基于这样的假设: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对此,Ellis并进一步提出了“ABC”理论。在“ABC”中,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激发事件;B指信念,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激发事件和信念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通常认为,激发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例如,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激发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由此可见,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的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是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双方确定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力与义务
1.来访者的权利与义务
来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咨询师;对咨询过程不满可要求更换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遵守咨询机关的有关规定;对咨询方案、时间等要遵守;按时咨询、有事提前通知。
2.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
咨询师要热爱工作,遵守国家法律;遵守中立原则和保密原则;如果来访者的类型或问题类型不适合自己要及时转介。3.咨询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因为在学校,所以是免费的。
六、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评估与诊断;
第二阶段:进一步加强咨询关系,实施心理帮助;
第三阶段:巩固咨询效果和结束咨询阶段。第一阶段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一次)第一次 2015年3月30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6.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资料,形成初步诊断。
7.初步让求助者知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介绍ABC理论中的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并说明A不会直接引起C,而是B引起C。
第二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领悟阶段(第二次和第三次)
第二次
2015年4月2日
此次咨询主要工作是咨询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根据第一次给求助者介绍的ABC理论,帮助求助者找出使自己产生负性情绪的诱发事件A(和朋友处不来),分析挖掘求助者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B(一些过分概括化和个性化的思维模式)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探讨这些信念B与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C(孤独、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不良情绪体验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B。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目前的情绪状态之中?
求助者: 我感觉我和别人都谈不来,我不知道怎么和室友怎么聊天,总感觉融不进去。
咨询师:你想改变与室友们的关系吗?
求助者:想,但是我觉得很难,而且觉得自己和她们不是同龄人,我比她们大好多,我感觉自己不如她们,有时又觉得她们幼稚,所以我几乎不和她们来往,但是这件事让我很痛苦。
咨询师:你说这件事让你痛苦吗?
求助者:那当然了,要不是她们冷落我,我不会这么难受,感觉自己人际关系太糟了,感觉自己好失败。
咨询师:你前面说的事是生活中的常事,很多人都会遇到,包括我,但他人的反应不都像你一样,所以它们可能并不是你情绪困扰的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小事的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是这样吗?
咨询师:你觉得我们的心情会不会受想法控制呢?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是卖雨伞的,小女儿家是卖盐的,晴天时,她担心大女儿家的雨伞卖不掉,下雨时她又担心小女儿家没办法晒盐。整天闷闷不乐,你说她怎样才能高兴起来呢?
求助者:哦,我明白了,她要是想晴天小女儿家卖盐,阴雨天大女儿家卖伞,老太太就高兴起来了。
咨询师:现在知道合理的想法、信念的重要性了吧?
求助者:恩„(点点头,好像有所领悟)也就是说,我的不快乐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并非存在的。................第三次
2015年4月9日
此次咨询工作主要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
(1)使求助者认识到是信念B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C,而不是诱发事件A本身;
(2)求助者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咨询过程摘录:让其领悟并且咨询师要检验求助者是否真的领悟,让他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个性化,主观推测,过分概括化)
咨询师:在上次的咨询中我们已经谈到是不合理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事件本身。
求助者: 可我的情绪还是没有改变啊?我觉得她们不喜欢我,每次我主动和她们讲话,她们都随便敷衍我,不像和其她人一样热情,而且她们从不主动找我聊天。
咨询师:按你所说,你的室友没有向你喜欢她们一样喜欢你,所以你很苦恼,是吗?
求助者:肯定啊,这样显得我很不合群,连和室友的关系都处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多失败啊?
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成功是让每一个人都要喜欢你 求助者:对啊,差不多。
咨询师:那也就是说每一个成功的领袖,你都喜欢;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也也喜欢;每一个成功的明星,你也都喜欢。
求助者:嗯(不好意思),也不都是,有些明星我就不太喜欢,有些企业家虽然成功了,但却一损害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我也不喜欢;有些明星虽然很红,很多人也都很喜欢,但我却觉得不合口味,也不喜欢。咨询师:对于大家公认的成功人士,有的你喜欢,有的你也不喜欢;而你和室友,却要求她们都喜欢你,要不然你就是失败的;你的想法 前后是存在矛盾的,对此,你是怎么解释的呢? 求助者:对啊,我也会有不喜欢的啊 咨询师:前面你说了,有些企业家尽管很成功,有些明星虽然很红,很多人喜欢,但你也是不喜欢,现在又要求你大家都要喜欢你。你的话前后存在着矛盾,请你解释下好吗
求助者:(沉默)我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我,就像我也不是会喜欢所有人一样。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思考)我好像明白了,要求别人都要先主动和我讲话,都要喜欢我有些绝对了,更不能说就决定了我成功还是不成功。.........第四次
2015年4月16日
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紧张情绪开始逐渐少,使之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
指导求助者学会主动和他人交往,当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有客观评价的时候心理是很放松的,没有太多的顾虑,并鼓励求助者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真诚地赞美他人,赞美是爱的艺术,用爱去进行沟通交流。
第五次 2015年4月23日
最后一次咨询,让求助者回顾整个咨询情况,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肯定其在咨询过程中的积极改变。
指导求助者在以后学会利用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RSA来和自己来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利用放松训练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并交给求助者一些技能训练,如自信训练以提高求助者的自信心,社交技能训练以提高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交往中的能力。和求助者父母商量,慢慢放手,让小孩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给她一定的空间。
经过双方同意,咨询关系结束,但要继续巩固和训练的效果,还需要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评
求助者:“我感觉以前自己太绝对化了,事事都要顺着我心,人人都要顺着我意。总感觉别人不喜欢我,其实当我真诚的接触她们时,发现她们挺友好的,现在我比以前和同学们交往的多了,沟通真好,我要主动关注她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不总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什么。多欣赏他人,关注他人,多多交流感情。”
(二)他人评估
1.家属评估
求助者说她母亲认为她比以前话多了,会自己洗衣服了,主动帮忙做家务了,也开朗了一些。
2.老师评估
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的也多了,关系也不那么紧张了,也开始主动参加院系里的活动了。”
3.同学评估
室友:“以前她不爱与我们几个交流,只专注在学习上,现在回到宿舍开始主动找我们聊天,感觉她比以前开朗了许多,也容易接触了,这样实在太好了。”
(三)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变了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的认识更为客观,性格变得开朗了,人际交往向良性转变。
八、咨询总结
本次咨询由于咨询关系匹配较好,材料收集完整,分析详实,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的透彻,选用的咨询方法和理论针对性较强,故咨询效果较好。
不足是由于本人咨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够强,咨询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咨询的效率不高。以后努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咨询技能,做一名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优秀的咨询师!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修订版。
2015修订版。2015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