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活动中自制竹乐器的运用

时间:2019-05-14 06:5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音乐活动中自制竹乐器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音乐活动中自制竹乐器的运用》。

第一篇:在音乐活动中自制竹乐器的运用

在音乐活动中自制竹乐器的运用

摘 要:竹乐器既简单,又易操作,把竹乐器运用在音乐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节奏能力、音乐律动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它有即兴的创造能力,能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合作、配合,体验音乐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挖掘幼儿在活动中的实例,研究幼儿园自制竹乐器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音乐素质培养。

关键词:竹乐器;音乐活动;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3-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3.099

一、充分利用竹资源,选择适合的竹乐器

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今天,竹子,以其优良的材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适合幼儿操作的,用竹制成的乐器非常多,例如、笛、竹片琴、双响筒”等等,不胜枚举。由于幼儿年龄特征,吹奏的乐器比较难,幼儿不易学,而幼儿最喜欢敲敲打打,?单、易操作。打击乐器在音色上,会出现很奇妙的变化,根据竹子特性,各种不同的竹乐音色饱满,粗犷洪亮。基于此,我们选择了一些适合幼儿操作的打击类竹乐器,例如双响筒、竹筒、快板、竹片等。

二、利用家长资源,自制竹乐器

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合作伙伴,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开展亲子自制竹乐器的活动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幼儿一起自制竹乐器。我们提供原始的竹子,展示了竹乐器的图片,还有教师自制的竹乐器供家长和幼儿参考。在整个活动中,家长和幼儿都积极参与,精心构思,把原始的竹子变出不一样的竹乐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家长和幼儿也遇到了困难:由于竹子特性,竹板会割手、竹筒不均匀、竹子容易裂等等,家长都想办法并与教师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制作竹乐器。例如,竹筒要留空节,不要留实节,这样声音会更好听;竹片要用磨砂纸磨过,这样就不易扎手;竹子钻洞时要进下水,使竹子更有韧性,不易裂。活动中家长和幼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聪明才智,体验到了创作成功的快乐。

三、提高对竹乐器的兴趣,创设充满音乐的活动环境

(一)创设富有竹乐器的音乐活动环境

我们在活动室里摆放了很多自制竹乐器。区域活动时,幼儿可以随时玩自制的竹乐器,边唱歌,边敲打,让幼儿在音乐的环境之中,提高对节奏的感受能力,为音乐活动中创造性的发挥打下基础。这对于幼儿的个性和健康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于是,我们把竹乐器也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把小铃铛换成小竹筒,响板等,创设一个充满“竹声”的音乐学习氛围。

为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教师每周给音乐活动区进行整理,为幼儿准备活动材料,例如“歌曲节目单、音乐游戏图谱、节奏图谱等”,进行节奏训练、创编小律动、认识并学习使用一些竹乐器、倾听音乐中的节奏、小音箱播放音乐等,让幼儿倾听、创作,同时也培养良好习惯。听力是幼儿学习节奏的基本要素,于是我们利用观察的时间,利用竹筒给幼儿进行听力游戏,与幼儿互动,让幼儿进行短乐句节奏的模仿练习,帮助幼儿提高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二)通过区域活动,展现自制竹乐器的乐趣

在班级的音乐区里,喜欢音乐的幼儿特别喜欢表演,音乐区域就为幼儿展示自己搭建了舞台。在活动中不要过分的注重技巧训练,要多重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自创中探索。例如,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中,幼儿活动的表现表达很难全部预料,有时会比较乱。这时用动作来鼓励他们,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狮王进行曲》乐曲神秘、低沉,幼儿在选择竹乐器的时候,用上了大竹筒和竹编框,打击出狮子走路承重的声音,用竹片,清脆的声音,表现出小动物跑的声音等等。幼儿自由组合竹乐器,不但提升了幼儿的乐感,还让幼儿的成功感得到体验。

四、自制竹乐器在音乐活动课中的运用

每个幼儿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打击乐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活动中,幼儿的手、眼、脑、心并用,让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学习打击乐《颠倒歌》时,先让幼儿熟悉音乐,给音乐拍打节奏,然后教师提问:你们会用什么竹乐器来表现小老鼠走路的声音好呢?(幼儿答:竹筒。)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大狮子的声音呢?(幼儿答:大竹筒。)你可以用哪种竹乐器来表现其他小动物呢?(幼儿答:竹片。)教师播放音乐启发幼儿听音乐按图谱进行演奏。活动中幼儿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演奏力度,感受演奏的快乐。

五、“我是小竹娃”竹乐队,充分展示自制竹乐器的魅力

大班组建一支“我是小竹娃”竹乐队。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知识认知力,在学习竹乐器上,节奏能力上相对比较好。竹乐队的配置是以打击乐为主干的乐队。但竹乐这样一个特色为主的乐队,同少量的拉弦和弹弦乐器结合,会达到突出竹乐器个性和特点的效果。我们大班十个幼儿,各个都是好乐手,当然人多的乐队效果自然会更好。“音乐会”上,他们以独特的色彩充分展现竹乐器的魅力。竹乐器的演奏,给人有一种在竹林里戏竹的意境,有竹子的竹韵和清香,竹乐器演奏得到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六、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充分利用竹乐器玩音乐

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开展活动时,幼儿对各式各样的竹乐器十分感兴趣。这里摸摸,那里敲敲,注意力全在好玩的乐器上。这时教师便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触摸各种竹乐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当遇到困难、提出问题时,教师就鼓励他们并帮助解决。这样,幼儿不仅积极参与区域活动,也掌握了活动内容。

七、合作互助的有力支撑

(一)与幼儿合作互助创设幼儿园音乐环境

幼儿对于自制竹乐器在音乐活动的运用,兴趣越来越浓厚,经过自己动手去创造自己喜欢的环境,充分感受了竹乐器给他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二)与家长合作互助快乐亲子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尝试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形成音乐教育的合力,使幼儿的整个生活都充满音乐。鼓励家长让他们在家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时常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

[2] 袁丽君.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竹筒节奏[J].教育导刊月刊,2013(4).[1] 余宇.竹类乐器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2(20).

第二篇:奥尔夫音乐中的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器乐教学

我追求的却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机体相近的乐器……为这些乐器设计音乐的方式,是从在乐器上演奏本身产生。——奥尔夫注①

器乐教学是奥尔夫为世界音乐教育奉献的一颗明珠。到了二十世纪初,众多的热心音乐教育改革的学者、教师苦于“没有一种乐器能够被认为是理想的”。([美]穆塞尔,格连著《学校音乐教育》)。

自《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然而早在二十年代中,奥尔夫在探讨原本性音乐教育时,首先就从乐器问题入手,开始了他的创造性的工作。“音乐方面的培训肯定和迄今一般的有所不同。重点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这必然导致了节奏性乐器的突出。……奥尔夫与凯特曼在器乐教学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

(1)

创造了被称为“奥尔夫乐器”的一整套适于学校音乐教学使用的乐器。

(2)

为这套特殊编配的乐器创编了大量示范性的教材。、(3)创造了一套在教学中教授乐器弹奏的方法,利用这套乐器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即兴的教学方法。

这些贡献至今还无人超过,还没有被替代的(只有不断补充的),仍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没有因国界,因民族,因不同的文化传统被任何国家视为格格不入,反倒是在与不同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更迸发出无限的光芒。

器乐教学的价值在我国还末得到充分地认识。当然究竟什么乐器适于进课堂我们还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地选择。总的讲器乐进课堂在我国音乐教学中是很薄弱的一环。在校外教育上,虽然考级已大大促进了器乐学习,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教材的陈旧和滞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焦虑。甚至其结果是南辕北辙;我们培养了太多的音乐的“仇人”。

强调器乐教学的价值,我们不否认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第一工具,强调器乐学习绝不能有丝毫忽视,降低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位置的意思。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在音乐能力方面的体现方式之丰富是绝不应只限在歌唱方面浪费了人类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每个人在音乐能力上是会有千差万别的,这点前面已讲过了,在此不再重复。我们既然是为所有人的教育,是为每个人的教育,是为每个人获得高质量丰富多彩的生活水准而进行教育,就绝不能对器乐教学给予丝毫的轻视。

同时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太爱唱歌的时期,尤其男孩子在变声期,也很难让他们在这时感到唱歌是一种乐趣。然而并不应为此剥夺他们接触音乐的机会。

乐器的演奏(特别是集体合奏)能使孩子们更多体验群体合作,配合默契,(用心灵去感受)所带来的愉悦。在这个集体中,孩子们自己管自己,使自己好象在一个实验的国家中做一个合乎要求的公民那样(乔治·杜哈梅)。它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揭示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人类才能进行演奏。

通过器乐合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服从指挥,严守纪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自信与尊重别人等等,在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但长期来有些乐器如由于艺术性乐器的昂贵和技术性原因,或者如口琴虽价格低庸,但音色单调,尤不适于低龄幼儿吹奏等等原因,使器乐教学的作用无法发挥。

自从奥尔夫乐器出现后,这些作用便迅速得到人们的肯定。

奥尔夫乐器包括两大类:无固定音高的敲击乐与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在组合编制上并不是无章法的。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

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一般有共鸣声,声音低沉,音量较大。

木质类:单、双响筒,木棒,木鱼、蛙盒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绵音。

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等,最大特点是有延绵音,清脆。

散响类:沙锤、串铃、声音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特异音响的打击乐,如蛙鸣筒,特别是每个国家敲击乐中都有一些音色非常独特的乐器比如中国的各式锣、钹,都可以在以上乐器组的基础上加进去增添特色。

最近几十年在音乐教育中强调动手参与的内容中更增添了自制乐器,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可以使学生从感性上开始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乐器构造的原理等等,在西方欧美中小学教材里都加进了这些内容,而在各类乐器中最容易做的就是打击乐器了,比如易拉罐,纸杯中放沙子当散响,也可将酒盖并串起来当串铃;那怕一双筷子就是木质乐器;可以发出共鸣声的纸箱,饼干桶都可以当鼓类乐器;比较难做和找到替代物的就是金属类乐器了,但玻璃杯的声响也有类似点。当孩子们(甚至中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奏出一个自己设计的打击乐合奏时他们的体验,愉悦的心情和兴趣一点不亚于用真的乐器。这个创造发明给予我们音乐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不仅是因为受条件限制,被动采用自制乐器,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主动采用自制乐器!

奥尔夫乐器第二类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另外就是竖笛,国外大多是可以任意移调的八孔竖笛。我国也生产一种仅能吹几个调的六孔归并笛,上海的许国屏老师发明的多功能笛,还可当中国竹笛来吹,使其能吹出富有民族特色的音调来。而现在国外已生产出高、中、低音的竖笛,为竖笛乐队的编制提供更多可能性。只不过这引起音条乐器和竖笛目前虽然音质无以伦比,但价格还难以为一般学校所接受,这恐怕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推广时的难题之一。

在奥尔夫乐器编制中也有少量的弦乐,主要指象倍大提琴那样的只有两板弦的低音弦乐器。

当然奥尔夫本人和他的后继者也为少年儿童编写了小提琴,钢琴以及管乐器的入门教材,这些教材所使用的方法当然具有奥尔夫自己的特点。但那只是他的理念在这些艺术性乐器上教学的体现。就象在萨尔斯堡奥尔夫学院里为大学生、进修生们也开设了声乐,钢琴、吉它、管弦乐器等各种专业课一样,在这些课上不是使用传统的方法,而是同样使用的是原本性音乐的方法进行教学。只是在学校音乐课的器乐教学中一般不使用这些乐器,包括钢琴在内。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乐器使用上有较大灵活性,非常实用,可根据各个学校,各个老师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乐器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更实质性的内容,乐器仅是个工具。在这方面内容的确非常丰富,这里仅介绍其中一些典型例子。

①从多声的节奏朗诵,声势转换成节奏乐的伴奏、合秦:如

|李钢|换成鼓敲|××|节奏。

|王小 二|换成双响筒|×× ×|节奏。

|欧阳 帮多|换成串铃|×× ××|节奏,全班分三组,每人一件乐器。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三声部节奏乐队了。

由于每一个声部只演奏一个固定音型,无任何技术负担,教师还可以指挥声部的进进出出,学生只需跟随着指挥开始、停止,强弱快慢变化即可,又不看谱,又不会担心出错。

如果用这个节奏乐为一首大家熟悉的两拍子的童谣或歌曲做伴奏,边说(唱)边奏,又增加了难度(一心二用),又使音乐更丰富,会令学习更加有趣。

这种语言和声势转换成打击乐的例子,有时是可以构成一个小型作品

② 通过探索式的学习,了解乐器,比如有个课例叫“鼓的故事”,每人发一个铃鼓。先看看自己手中这个乐器上面有什么东西,用手摸摸各个部位,再用各种办法试试会发出什么声音。这时的教室肯定很热闹。然后要每一个学生轮流想出一个敲击的方法。大家摸仿他发出这个声音。每人要不同的声音。于是敲鼓皮、敲邦子,用手掌拍,用手指弹,用手指划鼓皮,晃动铃响,以至把铃鼓放地上转……孩子们会想出各种各样方法发出声响,而大家摸仿又是一种新的学习。在这些基础上,可以用鼓敲各种节奏,大家摸索仿;还可以做音量,节奏变化,学生轮流当指挥。一个鼓象一棵种子,可有很多的发展,开发出一株大树。

③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例子还包括节拍的学习,读谱(节奏谱)的练习等等,奥尔夫的《学校教育》五卷本有许多例子。

下面是笔者将《鸭子拌嘴》(中华民族打击乐曲)中的一段乐谱简化后编的一段节奏乐谱,适于小学低年级,谱中个别节奏如

可能会比较难。但他们用听奏法大致还是可以敲出来的。笔者曾在深圳实验小学一年级做过一次公开教学课,证明学生的潜能常常出乎大人的意料。

附《鸭子拌嘴》节奏乐谱。(略)

用节奏乐对话,“讲”故事。

这又是一个即兴的课题,可以两人一组任意接挑选一件打击乐器,用它来相互“聊天”,或表现一个敲击乐“小品”,如一人看报,一人老去吵他,两人争执起来,又和好等等。还可以大家分组设计一个故事,用打击乐器伴奏动作来表现……象中国的《三个和尚》,《龟免赛跑》等等都是很好题材做即兴奏乐练习。其他《暴风雨》、《看球赛》这样的题目也很适合打击乐即兴。

音条乐器的原理同打击乐一样,它都是主要应用大肌肉活动,通过敲击来奏乐,对任何人都是极容易学会的,奥尔夫的音条乐器有个设计非常精致:每架琴一般十三至十五个音条,每个音条可以摘取,这样在初学入门时,有时只用2——3个音来奏时,为怕学生敲错音,即可将其他间音条摘掉。

奥尔夫为孩子们设计的音乐完全是从原本性音乐出发的,比如开始只用 3(So Mi)两个音的歌曲,一学就会。在之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只用五声音阶编写歌曲,这些歌曲由于没有半音,非常容易学习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这种五声音阶歌曲,当做多声练习时不会产生刺耳的不谐调音响,不像在和声性的歌曲中有和声的规则限制。它是一种横向线性的音乐。这是原本性音乐的特点。

还有就是固定音型的应用,也是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最突出的特点,一段较长的音乐只用一个节奏型反复敲奏,极容易掌握,也容易创作。和固定音型类似的还有五度的长音伴奏,波尔动等形式。在曲式结构上前面也已介绍过了。在音条乐器上这些都是儿童很容易就能设计并演奏出来的,原本性的音乐就是在这样的乐器上产生出来了。

下面附三首我国奥尔夫学会付理事长李燕治老师编的为我国少数民族儿歌伴奏的乐曲。(略)

最后想介绍利用打击乐参与进行欣赏教学的方法。

近二十多年参与音乐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成为一个新潮流,教师们利用符号做的图型 谱,利用身体参与外,还大量使用了奥尔夫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形谱,边敲着打击乐,就好象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乐队成员一样,不但提高了兴趣,更由于亲自的参与,对音乐的体验更清晰、深刻。

比如《春节序曲》李焕之曲。是一个复三部曲式,我们先将曲式结构画出一个图来(见结构图谱)。

将其中几段音乐设计了四个节奏谱:(略)乐器符号:

Q鼓,-‖-钗;□ 双响筒(哇盒); △ 三角铁; 串铃; ⊥ 单面钹。

全班分成五个乐器组,另外,有一个敲单面钹,在B的连接部敲。

学生只根据他们听到的各段按不同乐器的节奏进入,重要的是教师要非常熟悉整个乐曲。弹见附主旋律谱(供教师用,下面是节奏乐谱)。

这个教案因音乐非常优美,气氛热烈,学生们演奏没任何技术负担,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效果总是委不错的。在这样参与基础上,音乐已深深印在心里,再简单介绍与乐曲相关的结构,创作背景,学生们都是非常乐意听的。

国外象这类的教案,教材非常多,一改过去被动地欣赏,深入不进音乐里的状况,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

奥尔夫音乐教育进入我国不过十几年,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但从接触过该教法的教师和学生们以及许多教育专家的反映看,它的确给我们带来一种新鲜的气息。借该教育体系作桥,可以引导我们更快地赶上世界音乐教育先进行烈,为向跨世界迈进做出我们的贡献。

自《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昆山市机关幼儿园

陈颖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它的应用,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分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它能让教师较好地综合呈现信息,从教学的技术和手段上讲,较好的解决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唱又要跳,要伴奏的多种信息综合呈现的困难。改善了教师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的状况,把动态的图像与流动的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使教学体现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一.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情景,激发幼儿的情感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活动中,幼儿是主体,只有让幼儿去体验,让音乐去牵动他们的情感,将身心融合到音乐之中,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真正领会音乐的内涵,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进一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如果幼儿对音乐缺乏情感上的体验,就会觉得枯燥无聊,更谈不上兴趣了。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往往通过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画面是静态的,而多媒体呈现在幼儿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并伴随着美妙的立体声音像效果,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充满激情的音乐氛围,它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更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能唤起幼儿对音乐的喜欢。如:音乐欣赏《小鸟捉虫》,以前往往出示一张小鸟捉虫的图片,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什么时候小鸟在飞,什么时候小鸟在书上觅食,再放录音让孩子们听,整节课都是以老师为主体,然而运用多媒体后,将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在草地、在书上觅食及悠然飞走的过程自作成课件,并配上欣赏的音乐,让幼儿边看边听,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多媒体课件:小鸟“飞翔”、“觅食”、“捉虫”的动画片段。他们从形象上了解小鸟飞、觅食、捉虫的不同的音乐特点,感知什么时候音乐优美,什么时候音乐欢快,看着画面上小鸟的各种动态,听着那活泼欢快、优美的音乐,幼儿那发自内心的天生爱创新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学着小鸟的各种动态,最后让孩子们用动作创造性得表演乐曲时,几乎每个幼儿都在积极思考,模仿出小鸟捉虫的各种姿态来表达他们对这首乐曲的情感。由于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又如舞蹈《采茶》,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电脑制作动态的茶园、采茶的阿姨,幼儿既可以欣赏茶园的浩大和美丽,也可以观看采茶的情景,同时配上欢快悠扬的音乐,使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孩子们也会用千姿百态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感受。二.借助图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幼儿在学习歌曲时,有时常常对歌词内容不够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歌词中不易用教具显示的部分用画面显示,可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提高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如:教唱歌曲《小海军》时,我根据歌词内容将小海军勇敢起航出发,悄悄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最后打胜仗胜利归来运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意境变成生动的画面,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了歌词的内容,这节课孩子们学得很快,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学会唱这首歌,他们还能根据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景运用间量的强弱演唱歌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歌曲《新年到》时,幼儿对歌中的热闹场面始终无法深切体会。于是,我就借用多媒体手段,运用鼠标反复点击画面,小朋友们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的放鞭炮,幼儿们看了仿佛也感觉到了那种快乐与热闹,同时较快地理解了歌词,并提高了幼儿记忆的能力。这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卢布姆所说:“只要提供适当的时机和条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任何人能够学会的东西。” 三.多媒体的运用解决了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身兼数职的困难

以前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既要唱又要跳,有时还要弹琴伴奏,一节课下来整个人精疲力竭,课堂效果又不够理想,多媒体的运用改善了教师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的状况,有助于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的火花。如:舞蹈《小牧民》的活动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幼儿蒙古族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地方特产;悠扬的曲子,欢快的舞蹈、奔马、服饰,吸引幼儿步入了异族风光的情境中,他们像看动画片一样专注,热情,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挂图教学,在短时间内向幼儿注入了大量信息的不当方法。通过高精度显示声象效果和逼真动人的动画画面,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幼儿获得了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学习舞蹈《小牧民》时,孩子们模仿电视里牧民骑马、挤奶等动作,从而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物象具体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大脑潜意识,催生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如:小班歌曲《小鸡小鸡在哪里》,运用多媒体后,幼儿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当教师用鼠标点击小鸡时,小鸡变会唱出“叽叽叽叽在这里”的美妙歌声,点击小狗时又会发出“汪汪汪汪在这里”的声音,整节课深深吸引了小班小朋友,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教育教育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综上所述,多媒体进入幼儿园音乐教学领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进程,势在必行,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它改变了以往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学声、形、色并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营造出一个个“小高潮”“大起伏”,促进幼儿多种功能的发展,它优化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提高了教育教学活动质量。

多媒体教学将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焕发出更新、更璀璨的活力。

第四篇:游戏活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游戏活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游戏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用游戏方式将音乐和孩子连接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艺术美、技巧美和形象美,恰好应和了小学生的好动、好玩心理,同时,以兴趣带动方式,使小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音乐天堂,而这样正好就提升了我们音乐教学的效果,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经过近两年小学低段音乐教学工作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出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我认为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不同于其他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本身的体验与感受,剥离外在形式的虚繁,紧扣音乐的实质,从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小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比如:

1.“小猫钓鱼”游戏:例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小猫钓鱼”的游戏教学,让一位学生扮演小猫,把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小鱼”身上,“小猫”钓到“5”时,让身上贴有“5”的学生唱“sol”,钓到“4”时,让学生唱“fa”,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些音符了。还可以在学习歌谱时,教师将音符做成“小贴符”,并将不同的“小贴符”贴在学生身上,在教师弹到某一个音时,相应的学生便会跳起来,并大声唱出这个音,这就让学生伴随着跳跃的音符,自己跳动起来,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二、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时可以设计《智慧树》的游戏。在黑板上先给每个大组的孩子们“种”下智慧豆。当哪一组的同学纪律表现最好或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积极被表扬一次时,老师就让哪一组的智慧豆发芽,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凡是被表扬加分的就让智慧豆长叶,最后看哪组同学的智慧豆最先开花结果。这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老师做的事就是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好游戏角色去学习音乐。如在《蜗牛与黄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单独或合作扮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等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价值,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材里的歌曲要求孩子们能够背唱,但记歌词是一个问题,如果巧用方法那就不是问题了。例如《火车开了》这一课,我采用了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们把小凳子摆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让学生坐在上面。然后找一名学生扮演火车司机,其他学生扮演乘客。教师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开起来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然后教师说出“咔嚓、咔嚓、火车开了”这句歌词,之后接着说:“这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你们说它跑得多么好”。教师接着问:“谁开着火车?火车带着我们去哪呢?从而引发了“火车司机,开着火车,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向前奔跑。”这两句歌词,教师也加入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游戏,同时带学生反复读这几句歌词,避免了以往那种令学生不感兴趣的死记硬背。

五、游戏能给孩子们带来快活和满足,使孩子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自愿自主地、不知不觉地、快活地投入到运动中去,在唱唱、跳跳、敲敲等活动中激发儿童对音乐活动兴趣、参与的欲望和热闹的感情。例如:在教学《闪烁的小星》这一课时,我首先请求学生自己想象一下,星星是怎样闪耀的,然后请求学生开动脑筋,用肢体语言将星星闪耀的样子表示出来。学生兴致高涨,有的举起双手用五个手指头做星星,还有的用自己的眼睛做星星眨眼睛的动作。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不仅进步了审美力、调动了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发明心理素质、实现创造性。

六、在情景教学中,多元的模仿游戏活动也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儿童喜欢新奇、空想,童话便以它奇特的功效使他们展开想象,这对儿童具有很大的魅力。如森林音乐会中,他们扮演乌龟爬行来领会四分音符节奏,扮演小兔蹦跳领会八分音符节奏,模拟小鸟飞领会附点二分音符节奏。在进行二部和声音练习时,便让一半小朋友扮演大青蛙,一半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小青蛙唱的高,大青蛙唱得低,大青蛙叫一声,小青蛙应一声,然后大小青蛙一起唱。这样儿童很快控制了二部合唱,,音也唱得准。当他们听到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叫的声音是这样协调好听,一种求知的愿望便在他们心灵里萌发出来。这样,在教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和儿童一齐沉浸在童话世界里,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发生了浓重兴趣,同时也充足施展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七、通过歌表演、集体舞发挥学生创造力。低年级学生好动,每学会一首歌,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他们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姿态,动作来体现对音乐的表达。有的歌词简单易理解,就让学生自己去编、去做。如《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些歌曲轻松愉快,歌词生动形象,老师通过歌词中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启发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自编动作。集体舞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群体意识,它动作较难,须由教师教跳。除课本上要求的,还要自创一些组合,如汉族秧歌、蒙古硬肩、多姿多彩的民族舞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以及美的鉴赏力都有积极作用。

八、寓德育于音乐游戏中

音乐游戏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生动形象的表现,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美妙的音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启迪学生的道德情操。它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艺术的美感与思想教育巧妙地融汇在一起,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音乐《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先一边聆听音乐,一边听我的讲述,再请学生根据音乐中的形象,分角色来演一演,最后请学生起来说一说你从表演中明白了什么?以此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不骄不躁的德育品质。

总之,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小学的中低段,应依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征,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联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庞杂的音乐原理和枯燥的技巧训练转化成活泼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具体,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活动和活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联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高兴的氛围中获得音乐知识、技巧,培植思维才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实现课堂结构改革后地高效。

第五篇: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浅谈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是幼儿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要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要努力探求网络环境下的幼儿教学,突出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儿童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幼儿教育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手段、新方法。其中像是VCD、DVD、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及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资源走进了幼儿教学课堂,这些辅助幼儿教学模式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知识信息容量,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主宰课堂、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幼儿教学方式,提高了幼儿教学的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幼儿课程资源。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过去光靠嘴、钢琴、录音机、和黑板,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具备了多元化、多样性,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描述的内容由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上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幼儿教学资料都可以从网站上查找,下载,而且音效音质都不错,文件容量不大,适合教师存放在电脑资料库中,可实现网络共享。Flash动画歌曲还有与之相配的画面,歌词字幕,这使得幼儿更感兴趣。所以教师更要发挥网络作用,为儿童打开另一扇窗,正确对待网络资源,根据需要,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里倾向,而在这种倾向的驱使下,就会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对于儿童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在学习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觉得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有了动力,才会去探究,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在儿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儿童加以指导,要始终把儿童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比如在小班早期阅读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中,为了把静止、无声的画面变为动态、温馨的场景,我利用计算机给小朋友们展示了一段动画片:月光下,一个虫卵“啪”地裂开,然后因为肚子饿,不停地爬着,找各种不同的食物吃。这时,孩子们已置身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小朋友们,我们来当这只毛毛虫,也来找点吃的,好吗?”天真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把想吃的食物说出来,那些平时不说话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有前面看到的情境的帮助,他们说的异常流利。这样,借助多媒体给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使教学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是全能的,只有根据课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到幼儿教学实践中去。

下载在音乐活动中自制竹乐器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音乐活动中自制竹乐器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音乐在语文课中的运用2013

    浅谈音乐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人文光芒的学科,它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情理意的升华;音乐则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它那动人心弦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让学生的思维超越时......

    “自制乐器”进课堂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自制乐器”进课堂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皋兰县三川口学校 王克秀 打击乐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是打击乐活动在我们的音乐......

    自制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自制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自制器械是幼儿园有效教学的要求。器械的制作与投放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体育活动中合理地使用自制器械可以激发幼儿参......

    情景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最终定稿]

    情景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从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

    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5篇)

    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上传: 王旭蕾更新时间:2013-2-2 20:11:42 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一、现状分析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音乐......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

    浅析信息技术在音乐素质教育中的运用

    浅析信息技术在音乐素质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字化、信息技术逐渐走进课堂,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音乐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利用其视......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科学对教育回报,我们音乐老师得好好掌握现代科技,把有效的、直观的、形象的课件合理地带进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