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门诊输液常用药物必须重视的几个要点!
门诊输液中心常用药物的滴速、用法、配伍禁忌
首次分享者:心静如镜已被分享37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一、输液速度的调节
在临床工作中,成人的静脉输液速度通常控制在40~60滴/min,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必须根据所用药物、病情、年龄等因素加以调整。对于某些药物的剂量、浓度,如果滴速过快,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脱水药必须适当快速地输入静脉,休克患者静滴升压药,则必须根据病情、血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
讨论: 教科书上表明:成人输注一般药物的滴速是40-60滴/分,年老、小儿、有心脏疾患的病人一般要求20-40滴/分。参照书上的要求再回头结合我们临床工作来看,以250毫升的液体为例,以最快的60滴/分计算:250(毫升)*20(输液器滴系数)/60(滴/分)=83(分钟)。就是说参照这个标准,250毫升的液体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滴完。但是以我现在所在的急诊科来看,成人一般的药物比如说能量我们一般是在50-60分钟左右滴完,换算成滴速应该是80-100滴/分,远远高于教科书上的标准。而且工作中我们觉得这样的速度很正常,病人也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我是根据大家在输液卡上签字的习惯,除了甘露醇等需要强调速度的特殊药物,一般大家都会在输液卡上填到50-60滴/分,如果是在50分钟滴完,速度其实已经达到了100滴/分,但是签在输液卡上好象又违背书上的标准。给药时间是影响药物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生拟定了合理的给药方案后,药物能否在患者机体内产生所期望的浓度,与护士是否采取科学的态度去执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概念:半衰期(t1/2)又称半寿期,是指药物入血后,在血浆中的浓度达最高值,经排泄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由此可决定给药时间或次数。医生用药时一般都会参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来。
一、青霉素类半衰期在1h左右,头孢菌素(第三代的个别品种和第四代除外)的半衰期多在1—2h左右.青霉素和头孢类是属于半衰期相对较短的药物,为了达到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这类药物要求在1h内滴完(250ml),快速杀菌,避免药效降低,速度过慢不能达到药物在血内的浓度。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林可霉素:250ml 1-2小时,不能低于1小时 快速静注可引起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2)克林霉素:250ml
30-60分钟
三、喹诺酮类抗生素
1)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 :100ml瓶装 不少于60分钟 2)帕珠沙星:100ml 30-60分钟 3)依诺沙星、加替沙星:不少于60分钟
此类抗生素一般是要求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滴速过快易出现静脉刺激症状(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症状)和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四、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滴速控制在40滴/分。滴速过快易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局部出现发红、疼痛等静脉刺激症状。
六、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甲硝唑
不超过2.5ml/分(100ml不少于40分钟)替硝唑
不少于60分钟
七、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不少于1小时,快速滴注容易发生肾小管结晶沉淀,引起肾功能损害
八、止血药
6-氨基己酸:因其在体内排泄较快,需持续给药才能维持有效浓度,4g溶于100豪升的液体中要求在15-30分钟滴完
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在体内的排泄速度较慢,静注太快容易引起眩晕,甚至轻度晕厥。
九、奥美拉唑
100ml不少于20分钟
十、周围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灯盏花素、胞磷胆碱)以及茵栀黄、环磷腺苷、苦参碱均需要缓慢滴注
十一、甘露醇:脱水药必须适当快速地输入静脉,才能使血液达到必需的高渗压而发挥脱水作用,若输入速度过于缓慢,脱水药则可被体液稀释并迅速向间隙扩散和从尿中排泄,使血液达不到有效的高渗压而影响脱水效果
十四、硝酸甘油: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滴速多10-15滴/分,视血压变化调节速度。
十五、纳诺酮:静脉滴注和肌注,视病人反应控制滴速。
二、常用药物的观察和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不仅是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者,而且也是患者对药物治疗效应的反馈者。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要注意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有无不适的反应并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和排泄物的变化。要全面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才能够判断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属于正常的药物不良反应。
1)青霉素类抗生素:PG钠水溶液中β-内酰胺环易裂解而失效,所以应新鲜配置。它在近中性的(PH=6-7)的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例外: 氯唑西林用盐水稀释对血管的刺激很大。2)头孢菌素类:
A、对头孢菌素过敏及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或即刻反应者禁用。
B、头孢类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饮酒或静脉注射含乙醇药物,将抑制乙醛去氢酶的活性,使乙醛积聚,出现心悸、幻觉、头痛、嗜睡等双硫仑样反应,因此用药期间和停药后一周内禁用含酒精药物和饮料。
C、头孢曲松钠易现配现用,不超过6小时,呈黄色不影响疗效。头孢曲松钠不能用复方氯化钠(林格液)等含钙溶液配置,出现白色浑浊,易形成头孢曲松钙沉淀在人体肺或者肾脏,在婴儿中发生过不良事件甚至致死亡的病例。
D、头孢拉定配好后呈淡黄或黄色澄明液,如果出现结晶可以手握加温,振荡溶解,不可加热或冰冻。3)喹诺酮类抗生素
A、可使动物的承重关节永久性损害而致跛行,小于18岁的人群和孕妇禁用。
B、可发生轻到中度的光过敏反应(以洛美沙星为典型),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几天内应尽量避免直接的接触阳光和紫外线(尤其是12小时之内)要交代病人,如出现光毒反应症状如皮肤灼热、发红、肿胀、水疱、皮疹、瘙痒等应停药。
C、部分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低血糖反应,要注意监测血糖。常用的左氧氟沙星与优降糖、胰岛素合用就可引起低血糖,加替沙星更是禁用与糖尿病患者。D、诱发癫痫。常见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E、此类药物要求是避光储存,也是考虑到药物的光敏性。依诺沙星要求输注的时候避光。
4)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A、观察输液过程中的胃肠道反应(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腹泻)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反应(头痛、眩晕、失眠、周围神经炎)血液系统反应(中性粒细胞下降)出现情况可对症处理。
B、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伪膜性肠炎)应限制钠盐摄入。C、替硝唑禁用与12岁以下儿童。
D、用药期间及停药一周内不应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因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干扰酒精的氧化过程,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可出现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5)林可霉素类
A、林可霉素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时,因本品的抑制呼吸作用可与阿片的呼吸抑制作用相累加可引起呼吸抑制。
B、克林霉素(双益和定好)输注后引起口苦、手痛等。
硝普钠:临用时现配,溶解后放置不得超过四小时,见光易变质,可用黑纸或铝箔避光,除5%GS稀释,药液内不可加入其他药物。速度不可过快,密切监测血压,根据医嘱和血压水平调节滴速,用药过程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焦虑不安、心悸和出汗。
硝酸甘油
:使用后出现颜面潮红、头痛、心悸等症状,是因为药物造成头面部血管扩张引起,与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为防止用药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可嘱病人用药后卧床休息。输液过程中嘱病人在床上解大小便,避免体位忽然改变而出现血压下降、头晕、冷汗、心悸等症状。
中草药(复方丹参、双黄连、黄芪等)与含有离子成分的输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提高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所以一般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雷尼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
654-2: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平滑肌和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不良反应:口干、面红、视物模糊、少见的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多在1-3小时消失。剂量过大可引起阿托品中毒症状。可用毛果芸香碱解救
注意:口干可口含酸梅或维生素C。夏季用药因其闭汗作用可是体温升高,老年男性患者多伴前列腺肥大,易导致尿潴留。
哌替啶:中枢神经系统,是阿片受体拮抗剂,作用是镇痛和抑制呼吸。
平滑肌,能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
不良反应:A、头昏、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悸、体位性低血压
B、过量致瞳孔散大、心动过速、幻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昏迷
C、成瘾
三、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注射液的物理化学配伍变化主要出现混浊、沉淀、结晶、变色、水解、效价下降,肉眼看不到变化的配伍禁忌主要是在一些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一般都将加入一些溶媒或加入输液在这种情况下原来条件(如pH)产生了变化,因而变得不稳定,这种情况由于肉眼观察不到,所以带来的危害性往往是严重的。只有全面了解药物配伍禁忌,才能杜绝药物不良反应。随着新药层出不穷,配伍禁忌表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很多新药一定要阅读药品说明书。1)青霉素类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与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巴比妥、维生素B族和C族、氨茶碱、碳酸氢钠存在配伍禁忌,不可同瓶滴注。与氧氟沙星 配伍出现浑浊或沉淀。来切利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有配伍禁忌 氯唑西林钠遇胃复胺出现浑浊 2)头孢类与氨基糖甙类不可同瓶滴注
头孢呋辛钠与庆大霉素、妥布、林可、氨茶碱、利多卡因、糖钙呋塞米有配伍禁忌 头孢曲松钠遇复方氯化钠、氨基糖甙类、速尿、葡萄糖酸钙出现浑浊,与氨茶碱配伍引起PH变化、降效
头孢噻肟钠加入5%GS 出现白色浑浊,与碳酸氢钠呈现红色配伍禁忌,增加相互毒性 头孢他定遇维生素C、碳酸氢钠降效 头孢拉啶与止血敏、呋塞米出现浑浊
头孢哌酮钠与环丙沙星、西米替丁、止血敏、止血芳酸、葡萄糖酸钙、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碳酸氢钠、甲硝唑出现浑浊 3)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溶媒大多选择GS 氟罗沙星(安谱克)加入氯化钠出现白色浑浊
环丙沙星与林可霉素、复方丹参、红霉素、氨苄西林钠出现沉淀,遇速尿、碳酸氢钠、地塞米松、冠心宁、头孢哌酮钠出现浑浊(左)氧氟沙星与复方丹参、速尿---浑浊
4)林可霉素与新生霉素、卡那霉素同瓶滴注有配伍禁忌,遇磺胺嘧啶出现沉淀 克林霉素与氨苄青霉素、氨茶碱、葡萄糖酸钙、硫酸镁有配伍禁忌 5)常用加管药物:
甲氧氯普胺:西米替丁、呋塞米、消旋山莨菪碱、糖钙 消旋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辅酶A、呋塞米(速尿):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苯甲酸、地塞米松针、肝素钠、洛美沙星(混浊)甲硝唑(沉淀)灯盏花素注阿莫西林维酸钾、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乳酸环配伍不稳定,含量下降,药液射液 丙沙星,硫酸卡那霉素,头孢拉定,氨苄青霉素 浑浊,生成沉淀 清开灵注射盐酸林可霉素,青霉素G,硫酸小诺霉素,硫酸妥药液浑浊,有沉淀生成,清开液 布霉素 灵量降低 2 硫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氯化钾、阿奇霉素、维生素3 丹参注射液
星,氯霉 B6、沙星类出现浑浊 4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青霉素G,头孢哌酮钠
有沉淀生成 茵栀黄注射红霉素,四环素,乳酸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
液
氯霉素产生沉淀
药液浑浊,产生沉淀 维生素B6 出现混浊 黄芪注射液 7 香丹注射液
冠心宁 8
雷尼替丁 9 西米替丁 11 奥美拉唑 12 氨甲苯酸
乳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维生素K1。
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呋塞米
硫酸镁针、尿激酶。硫酸镁针、呋塞米
药液浑浊,生成沉淀
出现 浑浊
辅酶A、尿激酶、肌苷、地塞米松针 酚磺乙胺 长春西汀 脑蛋白水解物、氨苄西林-舒巴坦、碳酸氢钠、肝素 15 阿昔洛韦 16
5%碳酸氢纳 5%GS、10%GS、5%GNS、低右会引起变色
培氟沙星、西咪替丁、长春西汀
出现浑浊
第二篇:门诊输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门诊输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312-01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增多,ADR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门诊输液病人,由于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笔者通过对其所在医院2011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100例ADR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ADR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月一75岁,平均年龄45.6岁;引起ADR的相关药物:抗生素类药物65例,占50%;中成药23例,占25.29%;其他药物(抗病毒药、心脑血管系统药、解热镇痛药等)12例,占24.71%。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约在静脉输入液体50~150 ml、输液10-30分钟后出现ADR 症状。轻度者32例,严重者8例。临床表现为皮疹、皮肤发红、出冷汗、寒战、发热、面色苍白、恶心、心慌,局部刺激疼痛、沿静脉走向有条索状红肿等。出现ADR时间为输液后1~6min。护理
2.1 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生理、病理因素,在输液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和用药情况,知道观察内容及患者特点,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向其说明禁用此药的原因,患者若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空腹状态,容易诱发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晕厥,因此护士需要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亲切柔和的语言接待患者,耐心解释药物的适应症,作用及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倾听病人的诉说,且耐心解答,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开导和生活上的帮助,选择合适的针头,用高超的技术迅速一针见血,减轻疼痛,如患者年龄大,身体弱,精神差,或主诉头晕、心慌时,应给他们取平卧位,保持合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避免吵闹,输液速度稍慢,播放一些轻音乐,使患者感受轻松
2.2 ADR 的护理:患者发生ADR时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与液体,观察30min,症状轻者无须特殊用药即可缓解。在发生ADR时患者往往会出现一种以上的不良反应表现。ADR症状中、重者,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及时反馈给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在更换输液器与液体的基础上对症处理。①有头痛,头晕者立即取平卧位,休息。头痛剧烈伴呕吐者给予测血压等检查。
②胸闷、心慌症状占ADR的32.41%,应控制滴速。不能过快。③出现呼吸困难者通过给予中流量吸氧症状可好转。④患者发生仰嘬,尤其是药疹,常常会感到瘙痒。应多与患者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患者瘙痒难忍时,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⑤发热反应于输液数分钟开始即可发生。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寒战、大汗淋漓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⑥如果发生注射部位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等静脉炎时,应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用50%硫酸镁等溶液湿敷或冷敷。⑦喉头水肿是ADR中较重的反应。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给予抗过敏药。安慰患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躁动。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颜面、日唇颜色,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3 输液护理
2.3.1 无菌操作是减少输液微粒污染,预防反应发生的一种重要措施。因此,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前要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使用合格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穿刺前核对患者姓名时采取“呼唤应答法”及发放座位号牌进行双重查对。护士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主动巡视,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处理。
2.3.2 3 遵守操作常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操作常规可以避免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也有助于及时辨别及处理ADR。增强法律意识,可认清护理工作中诸多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
2.3.3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掌握一定的药物知识加强药理知识学习,对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药代动力学、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有所掌握,遇有新药或特殊用药护士之间互相咨询、多看说明书或打电话向药房工作人员咨询对已发生的ADR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识别、处理、预防能力
2.3.4 健康教育
①首先要询问、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或不良反应史,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输液途中有不适感觉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输液完15min后方可离开。②将输液的告知事项制作成宣传栏,把门诊常见疾病印成门诊健康处方发放到患者手中,还将门诊常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汇编成册供患者翻阅或制成电视短片到门诊输液室播放。③门诊输液室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例数趋多,与护士掌握的知识欠缺和健康宣教不够有关。如输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2天内有大量饮酒史,有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为了有效避免此类反应的发生,我们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宣教力度,对患者宣教的覆盖率要求是100%。因此,在输注头孢类药物前应详细询问饮酒史,告知用药期间及停药1周内禁止饮酒或饮用含乙醇的中草药、补品及饮料。④胃肠道反应比较普遍,护士在输液前应询问患者的进食情况,若空腹,应让患者进食后再行输注,若患者无食欲,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参考文献
[1] 梁桂珍,右旋糖酐40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静滴致严重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9]:425
[2] 熊兴江,王阶,何庆勇,基于方证对应理念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537
[3] 刘丽萍.不同稀释浓度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液稳定性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7): 61
[4] 孙家跃.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07,11(11):1053-4
[5] 牛向荣.1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9:19-20
第三篇:门诊静脉输液流程
门诊静脉输液流程
1、首先接到病人输液治疗单时,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医嘱、日期、医生签名,再认真核对药物,检查药物质量、数量、有效期、有无松动、裂痕、变质。
2、核对无误后打印瓶签、输液卡,在登记本上登记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在看打印的瓶签和输液卡有无错误。核对无误后安置病人在输液椅上稍坐等待呼叫姓名注射
3、到治疗室加药,按医嘱摆好所需的液体和药物,再次核对液体和药物,无误后贴好瓶签,消毒加药,抽药时药物安培有字一面向上以便核对
4、加药后双人核对药物质量,对光检查有无沉淀、混浊。有无过期。并签名写上加药时间,日期,护士姓名。
5、到注射台呼叫病人姓名,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最好让病人说出自己的名字以便护士核对,排气,要求一次性排尽空气。
6、扎止血带选择血管,最好选择粗、直、大、易固定的血管,选好血管后给予消毒,要求消毒范围大于5CM。
7、消毒后去掉针帽穿刺,成功后给予固定,贴好胶布,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好输液速度,在输液卡上签名,写上输液时间、滴速、护士姓名,安排病人坐在输液椅上。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药物。
8、向病人交待输液的注意事项,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输液
部位的保护,不可洗水,不可压住针头,发热者多饮水等。
9、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一有病情变化及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发热者及时复查体温。
10、输液完毕,核对无误及时拔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并交待病人按压5-10分钟,无发热者及时复查体温。出血方可丢掉棉签。
11、将输液器及输液瓶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好,并及时在输液卡上签名,写上拔针日期时间、签名。收好治疗单。
第四篇: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门诊输液室主要负责门诊病人的注射、输液治疗,以方便病人。
一、各种注射治疗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过敏试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前必须严格核对治疗单(输液单、注射单)和药物。(三查:查药品有无变色、沉淀、包装有无裂痕,药物的有效期,配伍禁忌,批号;七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过敏药物是否已做过敏试验);嘱病人保管好治疗单。
三、随时巡视病区输液病人,观察病情变化和输液情况,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反应,发生注射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要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注射要过敏药物的病人须观察15分钟后方可离开。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每日湿式清扫地面,治疗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一次,并做好登记。
五、准备好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六、各种物品、药品分类放置、位置固定、标签完整、字迹清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保持整洁有序,用后放回原处。严格交接班制度,损坏物品要及时报告护士长登记,按规定赔偿或报损。
七、各种浸泡物品的消毒液按规定时间更换,并做好登记。各种无菌物品必须注名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
八、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后须毁形、浸泡消毒后再集中处理,医用垃圾不要放入生活垃圾中,要按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统一处理。
第五篇:安全管理必须重视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本观”
安全是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搞好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受控和在控状态,在人的行为和物的种类日趋复杂多变的今天,单靠监督与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不可能达到目的。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基点出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树立一种“人本观”。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别人管理。人机环境系统的主导控制是人,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带环节,靠人去实现。管理的手段——机构和章法,靠人去建立。总之,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抓安全,抓其根本,首先要抓“人”。人的不安全行为
众所周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物理本质是一种意外释放的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少企业在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从另一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据工伤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企业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有50%~85%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按照美国海因里希的五因素“多米诺骨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社会环境不良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过失,人为过失又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危害,这就引发了意外事件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而从保证安全的角度来看,着眼点应放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只要设法对这两者进行防范,人身伤亡事故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应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隐形危险)。虽然海因里希的理论描述过于
绝对化和简单化,但是从他调查的 75000件工伤事故中看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占了89.8%,由此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不同行业中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的比例如表 1所示。
表1人因事故在各行业中所占的比例
行业名称人因事故的比例
道路交通57%完全由人引起
90%包含人的因素
航 空70%-80%
核 电60%以上
石油化工60%以上
矿 山85%
“人本观”是企业安全 管理中的基本理念
所谓安全管理中的“人本观”,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1、依靠人的力量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
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却往往忽视了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在安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才能和技巧。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都是靠人去实现和执行的。人是安全管理中的主体也
是客体,人不安全了,企业就没有安全和发展。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把全员纳入到安全管理中,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安全的最大实现。
2、尊重人的生命: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宗旨。
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要做一些调整,首先是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劳动者的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疾病的防治,生产环境的优化,生产工具设备的技术进步,确保人员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都应当是安全部门的职责。其次对于设备和系统发生的事故要客观地对待。第三,我们要从大量的事故中提炼出统计规律而不过分强调个人的责任,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可以较好地避免因为个人违章而招致事故的可能。
3、关心人的心理:安全管理的基础。
人在安全生产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有些事情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人的正常心理发生变化。这往往会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比如挫折经历和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心理损伤,药物导致的心理失常,还有长时间工作的职业压力,这些心理变化常常是酿成生产事故与人身伤害的原因。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针对每个人的心理,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各种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人人尽职尽责地完成安全生产任务。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管理的目标。
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大力开展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培养 “四有”职工队伍,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法制意识和安全素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
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强化安全文化价值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安全管理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同样是必须安全的重要安全管理目标。
创立“人本观”的安全管理机制
1、教育培训机制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一个单位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质和技能,人人懂得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除了传统的、强制性的教育外,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能真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发生事故或特殊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和技巧。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化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促使职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纪,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2、关心机制
满足职工的安全权利,特别是生命权、健康权是每个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单位领导要以实际行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领导要主动深入了解情况,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如长时间从事单调、枯燥的工作,职工生理上容易出现疲劳,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情绪,容易造成精神不集中,随时出现不安全行为,这时就需要
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如当发现有职工身体不适时,应安排其先休息,或暂时调整岗位;当职工情绪不稳定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调整状态;当职工缺乏自信心时,应积极鼓励,提高其能力。对文化素质较低,理解接受能力差的职工,可通过周围职工,甚至是其家庭成员进行帮教,倡议把安全知识学习带到家里。
3、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认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发挥80%—— 90%。要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需要通过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包括奖金待遇,精神鼓励等激励职工,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安全工作很有必要适当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因此要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考核尽量做到量化、具体化,严格考核。
4、保证机制
首先,保证安全经费和设施的有效投入。单位要确保安全经费的落实,依法落实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措施,积极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如定期组织职工体检,炎夏季节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等,要依据作业实际配置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根据职工反馈的意见,及时研究改良,充分体现人性化,让职工用得舒心,干得开心。
其次,通过设备本质安全确保人的安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明确人、物、环境各自特点以及相互匹配的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控制危险、危害因素。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要充分考虑职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及对安全的需求,技术设计时必须遵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甚至要高于标
准,要体现人性化,满足职工的安全需要,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实际使用过程中,要通过抓好设备维护保养,消除设备本身缺陷,确保设备不会对职工造成伤害。
当然,在合理配置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也要对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责任感和本质安全观念,熟悉本质安全法规,掌握设备本质安全设计和规划的科学方法,从而在设计、维护设备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本质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和影响职工职业健康安全。
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是人的第一需求,确保人的安全是各项工作完成的首要条件。要确保单位安全生产,在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树立“人本观”的理念,只要我们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运用各种方式教育人、启发人、引导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就一定能达到保护人,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