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论文-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表现、原因及出路
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表现、原因及出路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表现,在当代,科学技术引发了重大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社会伦理问题,历史上科学技术还引发了众多战争,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并探究了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产生的根源,科学技术自身属性是导致其负面效应的重要前提,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是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利益矛盾是形成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克服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措施。
关键词:科学技术,负面效应,表现,原因,措施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技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造成了资源环境危机、消费主义扩张、人性的扭曲、科技造假等等,尤其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带来了一系列科技忧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安全。
一、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表现 1.1科学技术引发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随着人类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发达,表面上看似乎人类已经控制了世界,控制了自然界,但正如美国大片中演绎的那样,在面临一些巨大自然灾难的时候,人类显得如此无能为力。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写到:“世纪末,已有六种工业致癌物质为人类所知,世纪创造了无数新的致癌化学物质,并且使广大群众与它所亲密的接触。”正是因为这些致癌物质中的一种叫DDT的化学杀虫剂喷洒到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那个春天死寂一般的宁静。上世纪工业发展迅猛,但部分人为了经济利益而置环境于不顾,肆意排放废气、废水。随着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的肆意排放,在世界上出现了多起光化学烟雾事件,好多地方也都下起了酸雨,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废水被任意排放到河流湖泊大海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植物疯狂生长,水中含氧量下降,鱼虾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随着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地球上可供使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首先是水资源紧缺,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都大幅增长,城市人均月用水量大大超过农村,工业企业排放污水可以让一整河流的水成为死水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将有22-34亿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其次是土地资源,工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工业用地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萎缩,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覆盖,森林的滥伐和植被的破坏使土地荒漠化严重。第三是矿产资源,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煤炭只能够开采200年,石油和天然气仅仅只能维持50年,工业化仅用三四百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地球上亿年产生的矿产消耗殆尽。1.2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1996年7月5日,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用一个成年羊的体细胞成功的克隆出了一只小羊,克隆技术从此不断在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如果被部分别有用 心的人应用到人身上,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个人能否违背自然规律去自由选择后代性别,这样又如何来保证正常的人口性别结构?如何确定无性生殖出来的人与提供遗传信息的人的伦理关系?用克隆技术改造人种,可能导致人的本性和情感的改变,家庭和社会秩序失常,人类遗传进化紊乱和基因库退化,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特别是,如果繁殖出动物人杂种,制造出类人机器,那么又如何将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等等,面对克隆技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说:“鉴于我们最为珍视的信仰和人性的观念,克隆人必然要将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是诞生在实验室以外的奇迹。” 1.3科学技术引发的世界战争及战争遗留问题。
近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战争武器多样化,且越来越具有杀伤力。首先是火药在军事的应用,出现火枪火炮为标志的武器。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其次,大规模杀伤武器如原子弹、化学武器等也开始投入到战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731部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给中国带来巨大破坏。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更是给日本带来几十年的影响,由于辐射,现在日本广岛和长崎部分耕田无法耕种,出生的小孩更是有畸形的。第三,信息化武器迅速发展。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军事也向信息化过渡和发展。信息化武器大大提高军事攻击的精度,同时增强了攻击力度。军事对自然的威胁,不仅体现在破坏自然这些有形的层次上,而且进一步影响地球磁场,或者辐射环境等,使得环境的破坏更加隐形化。
二、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产生的根源
2.1科学技术自身属性是导致其负面效应的重要前提。
科学技术被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自然包含着负面效应,如发现克隆人的机制。除此之外,科学发现本身也有潜在的可能导致不利于社会的应用。在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产生的问题上,社会环境的因素固然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决不能因此用对社会环境的批判代替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因为科技负面效应问题产生的原因还在于、甚至更多在于科学技术本身。可以说,正是科学技术自身决定了它的命运,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我国学者詹颂生也认为“科技负面效应的形成,有其深层、内在的根源,即源自科技系统本身,属于科技系统的固有属性或特征的内在因素。”“科技负面效应的内在根源,主要在于科技发展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制约作用和人类认知和探求欲望的驱动作用这两大方面。” 2.2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是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
由于人类不可能完全预测未来的知识增长,以及对自身认识存在的局限性,其对科学技术运用造成的负面效应也不可避免。尽管人类知识是不断增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向前发展,但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具有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特征的自然界的认识却必然地具有简化和局部的特性,在科学技术上运用认识也同样如此。人类的科技认识水平总是局限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人类对科技自身认识还不够全面和不够深入,还有待深化,例如:在高能电子加速器发明以前要想认识微观宇宙是不可能的。又如,在技术设计、选择上人们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因素及全部备选方案;对科技运用的结果上,也无力准确预测其决策所导致的所有可能的后果。实际的科技活动往往都是抓主要矛盾,本着趋利避害或利大于弊的原则去抉择的,不这样,我们就无法付诸行动。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技术的报复日渐显露,正如恩格斯所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即便是那些当初完全出于善良意志的技术过程,如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等,也带来了预想不到的负面效应。转基因食品的研制和生产,最初是为了保存时间更为长久、改善抗病虫害能力,以及提高产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需求等善意愿望进行的。然而在转基因食品在全球推广种植生产后的几年,欧盟便察觉出这种食品可能会带来的种种危害,于是反对呼声也越来越高。由于目前技术的有限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2.3利益矛盾是形成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深层原因。
人们在实现自己利益和解决利益矛盾的过程中,科技都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在面临强大的复杂的利益矛盾时,科技却受利益和利益矛盾的摆布和扭曲,也会因促进了某些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而威胁到整个人类的利益;或者服务于某一种狭隘的近期的利益而危害了长远的广泛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对科技非理性的规划和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就不足为奇了。(1)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导致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影响的滞后性。科技负面效应,无论是科技固有的,还是在运用科技的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在近期都不会显露出来,而是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在利用农药消灭害虫和杂草时,并不清楚这样做会对人造成什么伤害,会对土壤和生态造成什么危害。(2)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而个人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从事各种活动的,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人们总是注重个体利益,在处理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矛盾过程中,科技成了个体用来实现自我利益的手段,也成了个体有意无意的损害群体利益的武器。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典型的现实情况是电子游戏与网络游戏,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于这些科技游戏中,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身体,扭曲了他们的心灵,甚至导致他们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以至于人们将电子游戏称为“电子海洛因”,而这些游戏的研究者、商人却在开发和销售更为刺激,更让人沉迷的游戏,来获取更大的利润。(3)国家之间的竞争导致国家利益矛盾的激化,其后果很可能就演变为战争。尤其是当一个国家认为自己的重大利益受到威胁和侵犯,只有诉诸武力才能解决时,战争往往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但是,以前的战争主要是依靠作战双方的人数和体力,而在当今社会,利用高科技战争是现代战争的基本特征。
三、克服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措施 3.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使用科学技术。
辩证学告诉我们,事务都具有两面性。无例外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 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2科学技术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仍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解决。
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方法来取代原有科学技术的缺陷,进而运用已有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未来作出预测,从而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造福人类。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对人类有害的东西将逐步被淘汰并被新的科技发明所取代:含铅的汽油逐渐被不含铅的汽油所取代;氟利昂破坏臭氧层逐渐被一些环保的制冷剂所取代;一些具有剧毒的杀虫剂也被禁用等等。3.3完善道德规范,提高人的素质。
(1)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素质,当前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少数科技工作者受利益驱动,发明了一些对世界有害技术,如制造冰毒和生化武器等,提高他们的素质就从源头上控制了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2)提高科技使用者的素质,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自己带来好处,却置其他人于不顾。(3)建立公众参与的技术评估和评价机制,让科学技术的使用更加透明。提高了科技工作者和使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了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遵守它和执行它,从而更加有利于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3.4依靠政府的力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备和科学的技术法律体系。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些贪图经济利益的国家要及时放弃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单调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来造福整个人类。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法律的实施效力,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氛围,用法律手段控制科学技术发展,使科学技术发展走上与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轨道。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高潮之中,正在为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目标而奋斗,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但是,科技的双重作用又不得不让我们慎重应用科技,对此,本文通过除了审视科技自身属性是造成科技负面效应原因之外,更多的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探究其负面效应产生的根源,其中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利益矛盾关系是科技负面效应凸现的重要原因。对此本文提出了克服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 西蒙著,黄江南等译:没有极限的增长[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 21 页 [3] 官宪.浅论科学技术的负效应[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4] 朱培灵,苗慧.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人类自身的反思[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 5).[5] 张兵.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主体根源探讨:第9 卷[J].石家庄学报,2007,(1).[6] 茆诗珍,许俊华.消除科学技术负效应的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
第二篇: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摘要: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本身无所谓好与坏,而关键在于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所要解决的措施,同时也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观点,即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目的就是引起我们对科学技术作用的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于我们整个人类。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负面影响
19世纪末,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本雅明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点人类迟早会明白”。20世纪验证了本雅明的预言,人类以科技接近自然,但却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表现
1.科学技术面临的社会问题。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地了解和驾驭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在战胜自然地同时,科学技术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和生物制品与生态安全问题等。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了:“19世纪末,已有六种工业致癌物质为人类所知,20世纪创造了无数新的致癌化学物质,并且使广大群众与它所亲密的接触。”[1]正是因为这些致癌物质中的一种叫DDT的化学杀虫剂喷洒到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那个春天死寂一般的宁静。在长江流域,一些人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长期对森林滥砍滥发,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导致1998年百年一遇的长江特大洪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
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道德问题。1997年,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使克隆技术从此不断在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克隆技术的成功实践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个人能否违背自然规律去自由选择后代性别,这样又如何来保证正常的人口性别结构?如何确定无性生殖出来的人与提供遗传信息的人的伦理关系?用克隆技术改造人种,可能导致人的面目、本性和情感的改变,家庭和社会秩序失常,人类遗传进化紊乱和基因库退化,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特别是,如果繁殖出“动物人”杂种、制造出“类人机器”,那么又如何将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等等。”[3]面对克隆技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说:“鉴于我们最为珍视的信仰和人性的观念,克隆人必然要将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是诞生在实验室以外的奇迹。”[4]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在人与社会、伦理道德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我们需要反思造成这些不利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并克服之,从而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影响,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二、科学技术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
1.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这是产生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例如,1946年出现的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体积庞大且十分笨重、技术速度十分慢、实用效果并不理想,然而,今天的计算机已突飞猛进的向前高速发展着,不仅体积越来越小且计算速度相当快、实用性相当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现实利益的需要,说到底也就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一己之私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本质上社会性的。也就是说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是现实的人,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大到一个集团或国家无不是如此。由于受经济利益或政治文化等因素的驱使,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无不受到巨大的影响。一个小果农或小菜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用具有剧毒的化学药剂乙烯利来催熟水果或蔬菜,以期蔬菜、瓜果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当今头号强国美国为了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度向海湾地区和主权国家南斯拉夫投下了贫油弹,给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带来了贫血、肿瘤等疾病等巨大的灾难。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得尺度来建造。”[5]正是现实利益的驱使,使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在现实世界中还有不小的市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价值选择或科学技术滥用的问题。
3.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也是科学技术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前提。每一个人或某一代人受客观事物的本质、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等限制,往往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难以预见或根本无法预见的后果。正是由于人类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盲目滥用科学技术,最终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和代价。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做了这样的描述: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大量使用含有机氯化物的剧毒杀虫剂六六六或DDT来杀虫,以提高粮食的产量。短期内取得了杀虫的效果,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这些剧毒物的制作者和使用者们却全然没有预见到这些杀死害虫的毒物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贻害无穷。“人类制造的杀虫剂,无异于为自己种下了一棵毒果。”[3]如上所述,引起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因素如此之多,这犹如给唯科学主义者一针清醒剂,使他们从中更加清醒地来认识科学技术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克服科学技术负面影响来造福人类。
三、面对科学技术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1.辩证的看待和使用科学技术。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4]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给人类带来积极的影响又可给人类带来负面的影响。然而,科学技术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它是中性的,要想让科学技术是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归根到底还得取决于人类自己。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者是用来给这个人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2]中国人利用火药来做烟火,而西方人却用在军事上,后来对其他国家的入侵起了重要的作用,给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指南针中国人用来看风水,而西方人却用来做航海技术、争夺世界霸权等的辨别方向;飞机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交通的便利,节约了人们的时间,而却被恐怖分子用来撞击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对于科技的负面影响例子不胜枚举,就看发明和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怎么来使用它了。
2.对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应用者进行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尽量减少科学技术负面影响,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人类。“所谓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是指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它规定了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行为规范。规定了科技发明者和使用者在发明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告诉和教育发明者和使用者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善的,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恶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这样无形当中就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了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遵守它和执行它,从而更加有利于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阿·汤因比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内心革命性变革,对付力量所带来的邪恶结果,需要的不是智力行为而是伦理行为。”[1]
3.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方法来取代原有科学技术的缺陷,进而运用已有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未来作出预测,从而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造福人类。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对人类有害的东西将逐步被淘汰并被新的科技发明所取代。含铅的汽油逐渐被不含铅的汽油所取代;氟利昂破坏臭氧层逐渐被一些环保的制冷剂所取代;一些具有剧毒的杀虫剂也被禁用等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对未来作出预测,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对经济的发展情况的做出预测,对整个城市规划做出预测,对地震、海啸做出预测等等。2004年12月,在太平洋发生地震、海啸之前,太平洋预警中心向太平洋海域地带发出了可疑的地震信
号并作出了及时预测,使该地区的人们早有准备,减少了地震或海啸带给人们的巨大损失。
4.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些贪图经济利益的国家要及时放弃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单调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来造福整个人类。
四、辩证的科技价值观
在对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个是技术悲观主义,一个是技术乐观主义。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可以最终解决技术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技术悲观主义关注技术效应的人文评价,关注人的发展和幸福,基本上否定技术的社会价值。我们应当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不走极端。
1.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利剑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没有科学技术,人类也不会比动物高明多少。人类借助科学认识自然,借助技术改造自然。科学技术是人类用来劈开人与自然之间屏障的利剑,有了它,人类才能更接近自然,最彻底地融入自然,最充分地发展自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发展的直接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人类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人类如何可能丢了这把剑老老实实回到原始社会呢?认为科学技术有负效应就主张废弃是因噎废食。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 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双刃是科学技术这把利剑本质属性 科技这把剑是双刃的,益处和弊端相生,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创造价值,尽量减少损失。核技术可以用来建核电站发电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毁灭人类。克隆技术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也可以用来制造怪物。科技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也可以让人精神崩溃。
3.使用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取决于人 把握和应用科技的主体是人,人是有价值取向和能动性的,因此,真正决定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和负有责任的是人,而科技本身是没有责任感可言的。核技术是被用来建核电站还是用来造原子弹,这种选择是人类自己做出的。所以,我们不应责备科技,甚至要求抛弃科技,回到原始。我们要做的是,控制人类错误的选择,甚至自私、损人利己的心态。科技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4.使用科学技术这把剑,要有科技理性和人文情怀的统一在运用科技时,我们提倡重视人文理性,同时,更注重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的协调与统一。物质生产力要想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必须有更大的发展,科技理性必须更加发扬光大,但人文理性应当对科技理性进行有益的渗透和补充。其实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凸现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心和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追求,这也表明了人文理性的历史需要。人文对科技的指引作用不可被抹杀,那种完全的工具理性终有一天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五、结语
科技的负效应会伴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对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但是只要我们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就能保持长久的和谐。
参考文献
[1]丁长青.科学技术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5]官宪.浅论科学技术的负效应[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第三篇: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摘 要: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伴随着人类运用技术改造、控制自然的能力大幅度增强而逐步出现的一种压抑、否定主体生存的消极现象,它常常导致自然危机、社会危机等, 严重困扰着当今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技术负面效应的产生既有政治、经济上的原因,也有理性、认识上的原因。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通过明确政府部门和技术工作者的责任、促进技术自身的发展、增强技术伦理意识,是目前应当采取的有效重要措施。
关键词: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和谐发展
一、绪论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人类逐步认识茫茫宇宙和奥妙的世界提供了必要手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当人类在对科技的巨大作用歌功颂德的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加速发展,科技的负面效应也正日益明显和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如资源匾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物种濒危、人际关系淡漠、伦理失却、人文精神丧失、科技造假等等,这些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因此越来越为学术界和理论界所关注[1]。
二、技术负面效应理解与表现
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在以应用技术谋求多方利益的同时,否定性因素也随之出现,这些否定性因素就是技术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技术的负面效应正是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发展的,是随着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暴露出来的。它是在人类运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界而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束缚压抑主体、威胁和否定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消极现象[2]。技术负面效应事实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出现的冲突与矛盾,它直接造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对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3]:第一,从自然领域来看,科技负面效应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对自然界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第二,从人文领域来看,科技负面效应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对人类这一主体本身及其精神层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第三,从社会领域来看,科技负面效应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对社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第四,科技负面效应不论是涉及到自然领域,还是社会方面,其最终都是损害了人类需要和利益。
技术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然危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4]。现代科学技术对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人们在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也同样是令人吃惊的。
在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中,科技因素既可以导致防治污染技术的创新和进展,又可以引起或加剧污染的排放[5]。比如,合成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合成农药、化肥等各类合成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不仅对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会危机所有生物的健康成长,破坏生态平衡,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公害。另外,基因污染是另一种新的污染形式,它通过某种途径扩散到其他人工培养生物或自然界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从而对生物界以致整个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
2、社会危机。
在世界范围内, 科学技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 掌握着科学技术优势的国家寻求对其他民族的控制, 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后盾的新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运用技术加强本国的国力,发达国家面临着怎样运用高技术获取超额利润争夺世界霸主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实现现代化,赶上富强国家的问题;第三世界的国家面临怎样运用技术消除饥饿、贫穷、内战的问题[4]。
3、人类自身危机。
在人自身方面, 科学技术霸权意味着人文失落, 造成人类精神家园迷失, 心灵无处安顿, 产生全社会范围内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失范。人不但没有被机器解放反而被机器役使;技术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支柱,同时技术强调对人和物的控制。当人把技术作为获取超额利润的工具和手段的时候,人就会在技术创造的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成为物的奴隶,人就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成为无个性的人。技术在快速推进中确立了自身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于是技术价值观逐渐成为主导人类生活的文化霸权和新的意识形态[5]。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却拉远了心理距离, 交往的情感因素被滤去, 温暖的友谊变成了“公关”和“交际”。人们以技术的实证方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人生价值、尊严等在技术笼罩下被边缘化。
4、高科技战争危机 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不同类型的主体构成,彼此之间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而战争是短期内解决冲突最方便的手段。为了在战争中取胜,各个国家尤其是大国之间都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以加强军备力量和军备竞赛。在这激烈的军备竞赛中,原子武器、生化武器、化学武器相继问世。核技术当初是科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是为了人类谋福利,但不幸的是,人们现在却生活在核战争威胁的阴影之下。[5]
三、技术负面效应的根源
纵观技术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其根源是错综复杂的。概而言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寻求其根源。
1、政治根源
政治因素是制约技术价值取向的首要因素。无论是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而言,技术均打上了政治的烙印。技术具有政治工具的先验性,使得技术“政治化”;而“政治化”的技术又成为某些人取得社会地位或达到现实目的的重要手段,导致政治“技术化”的局面,即技术适应统治者的要求,使技术的理性成为统治者的理性。这就使得技术从政治的先验性直接转向现实的合目的性,技术直接或间接成为统治者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6]。
2、利益根源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决定了利益矛盾在现实活动中的普遍存在。人们在实现自己利益和解决利益矛盾的过程中,科技都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在面临强大的复杂的利益矛盾时,科技却受利益和利益矛盾的摆布和扭曲,也会因促进了某些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而威胁到整个人类的利益;或者服务于某一种狭隘的近期的利益而危害了长远的广泛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对科技非理性的规划和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就不足为奇了[6]。
3、经济根源 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是技术负面效应产生的经济根源。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力总是和先进的技术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没有技术的发展、创造和运用,就没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经济对技术的依赖性就越大,经济发展起点越高,速度越快,其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由此,“经济依赖技术,技术渗透经济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经济和技术一体化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就为技术在经济生活中产生负面效应提供了可能性[6]。
4、理性根源
科学技术带来了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成就了现代工业。然而,技术理性在近现代的片面发展,使得技术产生了难以预料的负面后果。技术理性内部结构的失衡是技术负面效应的理性根源之一;而从更大范围来看,技术与人文、技术与道德的关系失调,是技术负面效应更深层的理性根源。技术与人文精神、道德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技术的发展先于人文和道德的发展,意味着技术的发展过程失去了人文与道德的规约,意味着技术发展的失控,技术活动的结果可能有害于人类[7]。
5、认识根源 人们滥用技术,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无知。这不仅是由于 缺乏完整深刻的自然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缺乏社会科学知识,对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联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技术应用带来的深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因而在行动上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就难以避免产生社会负面效应。
6、社会根源
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合理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产生技术负面效应的社会根源。技术的应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虽然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如何应用技术以及使其服务于什么样的目的,在阶级社会中却是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的[8]。
四、如何减少技术负面效应
尽可能消除人为性的技术负面效应,把自发性技术负面效应降最低点和最小限度,这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
现实中要有效地消除、避免技术的社会负面效应,关键是要妥善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明确政府和技术工作者的责任,改进技术,增强技术伦理意识,尽量防止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产生破坏性影响与作用。
1、明确政府的责任
政府必须明确自身在消除技术负面效应中应负的职责,包括行为职责、管理职责以及立法职责。领导者和决策者须在行动上和思想上接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法则的约束,不能只顾本国或少数集团的利益而不顾全人类的安全,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自然效应。在制定技术发展计划和推广技术时,必须充分认识技术社会效应的两重性。最终确立一整套涉及自然、经济、政治、环境、道德、社会等内容的社会指标体系,以评估技术对人、自然、社会的综合影响[9]。
2、明确技术工作者的责任 科学家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科学知识的主要应用者,因此关心技术的社会效应,争取技术的最佳社会效益,是技术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技术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这两种方式来影响技术的行为及其后果。社会舆论对技术成果的应用以及负面效应的产生起着强大的抑制作用。内在信念通常通过科学良心来发挥作用,因而是一种道德信念。科学家应积极参与政府管理部门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提出最合理的建议和方案,引导公众舆论,协助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技术政策,保证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9]。
3、促进技术自身的发展
技术本身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减弱、消除技术负面效应的有效措施。正是因为技术的不完善使技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造成了一些技术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只有通过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能减弱或消除。事实上,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无不是利用技术的进步来解决的。因此,依靠技术本身的发展与进步是减弱、消除技术负面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10]。
4、增强技术伦理意识
根本上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自身的发展变革、技术的社会制度控制,更取决于人类自身的素质,取决于人类技术伦理意识的提高。技术的生产、推广和利用等社会行为必须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用技术伦理规范来避免技术应用过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10]。技术的应用不能够违背社会的伦理法则,技术伦理应该是人类在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始具备的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现代社会需要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统一起来,实现功能和价值的互补。
五、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技术的负面效应问题在现代社会己受到从学术界到政府及社会群众的普遍关注。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技术的负面效应,需要我们构建新的价值观念,更需要我们及时制定恰当的对策并付诸实施。在我国,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等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的实施正是以此为目标,克服了传统技术发展观的局限性,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实践活动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1],指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途径,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发展和应用科技提供最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毛晓磊.论技术负面价值的成因及其弱化措施[D].武汉科技大学,2012.[2]王行靳.技术负面效应及其消解[D].成都理工大学,2005.[3]任大伟.论技术的负面效应及技术发展导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39-43+71.[4]詹颂生.科技负面效应的内在根源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02:110-112.[5]易凌.略论技术的负面效应[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28-29+50.[6]任大伟.论技术的负面效应及技术发展导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39-43+71.[7]毛晓磊.论技术负面价值的成因及其弱化措施[D].武汉科技大学,2012.[8]王行靳.技术负面效应及其消解[D].成都理工大学,2005.[9]张俊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出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10] [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仲维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9 [11]胡化凯.试论技术正负面效应的共存性与控制[J].科学学研究,1998,04:32-37+109.4918字符)
(全文共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论文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组所探讨的“李约瑟难题”中提到,中国古代只是在技术上远远领先于西方,而在科学上我们其实要落后于西方。重技术轻科学是致使我们落后的一个原因。大马士革学者阿尔珈兹在公元830年所说:“奇怪的是,希腊人对理论颇感兴趣但又不为实践所累,而中国人对实践兴味盎然但对理论则多有忽视。”这其实正是在说科学与技术没有结合的问题。
整个近代,虽然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但科学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脱节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常常落后于技术的发展,以致在科学理论上尚未搞清楚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可以首先实现它,如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热力学直到19世纪中叶才建立。另一方面有时科学因矛盾运动而出现新理论,但却迟迟不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如1831年发现电的磁感应定律,直到1867年才制成可供生产使用的直流发电机。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在近几十年表现为:一.科学与技术产生的时间距离越来越短,即科学向技术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据研究,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时间,二十世纪下半叶已缩短至5年左右,并且今后会越来越短。二.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譬如,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的建立,离不开无线移动通讯原理的提出;又如进行粒子物理科学研究就不能没有回旋加速器这一技术产品。三.在生产的目的下,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了。不论是科学还是技术,最后都要落脚于生产这一目的。像软件研制等,就既要提出原理,又要考虑实施这一原理的技术和方法。科学技术一体化,使得科学的深化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保证,并且向技术转化的速度愈来愈快;同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的突破和指导,科学含量愈来愈高。科学与技术衔接后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致融合成连续的整体。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在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当下,我们在科研学习中要学会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它为我们探索未知和创造新的知识提供了钥匙和方向。同时要不断积累技术,这将有助于我们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且使我们更开阔的去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试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始的成果可能是技术的革新,后来则可能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帮助。总之,我们要学会用辨证的眼光正确看待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充分发挥科学与技术的作用,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篇:自然辩证法论文——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由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导语]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已先后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存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为人们公认,并引起了不仅仅是科学界的深入探讨和关注。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辨证法、人类社会、双刃剑效应
前言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三者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所以,讲科学和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否则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概念就容易混淆。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20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
而自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因此,我们在惊叹当代科技的炫目光彩时,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高科技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本论文意图通过自然辩证法思想,浅谈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尤其是科技在给人类生产巨大财富,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产生了怎么样的负面效应,从而,引人深思,使人警醒,更重要的是,促人进步。
正文
通过前言对科学,技术的区别性阐述,可见,科学的双刃剑功能与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不同的,从本质上来说: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先天的,而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则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
例如,现代生物技术在带给人类新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生物技术的对象是生命,使其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为的相互转移,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因而其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越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可能危及生命或环境;另一方面则与人类自身的问题有关,社会存在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很难确保他们对生物技术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操作和运用,进而危害人类和社会安全,人类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等非物质影响力的存在也给这些科学技术限定了应用范围。
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 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一方是另一方的条件。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带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出了肥料,农药,目的是造福人类,但肥料,农药使粮食,菜,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会浸染上某些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类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国家,民族,每一个利益群体从根本上说都在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所以,人类历史上就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利益集团有时候会故意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人类的功能去对付对方,指示或组织科学家制造出枪炮杀害人,制造出药物毒害人。原子弹的发明成功,便是这一目的促成的结果。
科学界关于科学伦理的呼声很高,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负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克服和制止危害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
我认为要发展科学的造福功能,抑制其危害功能,除了从主观上不断加强科学尤其是技术伦理的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实现科学主题的转换。以往的科学,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的好奇,还是出于有目的的自觉认识,其主题都是朝着启发技术和引导技术的方向,帮助技术确定“可以干什么”。由于技术先天地具有双刃剑功能,科学越是对技术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就越会成为技术的帮凶和开路先锋。因此,往后科学的发展,我以为应当从指导技术“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转变为规范技术“不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上来,即从对技术的指导功能转变到规范功能上来。第二,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组织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造福人类的利器。
然而在导致科技的双刃剑作用的一些矛盾中,主导方面是人类社会对科技的非理性的利用。这里所谓非理性的利用,主要是指下述:其一,人们对使用新技术的社会后果缺乏明确预料,因而即使出于积极的心态也会带来始料不及的恶果。这种情形大多发生于科技水平尚不高的时期。其二,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中最浅近、最直接的有益效用而应用科学技术,却忽视了长期的客观与社会的影响。其三,科学技术被用作战争、侵略、征服、称霸的工具。不论是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殖民征服,还是当今的霸权主义行经,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凭借和后盾的。总而言之,在非理性利用的情形之下,科学技术就愈发显出“双刃剑”的属性,因而它造福或为祸人类的情形和成分是难以定量比较的。
科学技术的非均衡进步指的是在科技在不同领域上的发展不均衡,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中的不均衡进步。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那些效益较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这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则表现的犹为显著。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还深刻反映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影响着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高科技的普遍使用推广,加快了技术淘汰和设备更新的步伐,而发达国家则在依靠高科技发展振兴自己的经济的同时,往往把过时的设备和技术转移到国外,特别是把那些污染环境、资源耗费大的工业项目率先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还给这些国家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经济上负债,技术上依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在外贸中得到好处,并且由于缺乏与引进技术相适应的工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使这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潜力,从而阻碍本国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发展,加剧失业现象。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便越拉越大,使贫富两极分化。此外,由于高科技的推广应用,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对劳动力的使用在逐渐减少,这样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就业问题突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等各类问题。
由以上论述可见,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而在这些方面,也都一样凸显了大量的负面效应。所以,这也便是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总结
通过自然辨证法,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性”既然作为一种性质,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也就是说,它不是个别的和偶然的现象,也不是短期的现象,而是作为一种客观特征而永恒存在的。
科学技术在对人类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人类既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对技术持盲目乐观的态度, 而看不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因此,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必须是在与人们的需求和人性达到平衡的时候。人类应该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不断实践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设法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带来的消极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科学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才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和应有智慧。
我们应该相信,凭借为人类的理智和智慧,一定能找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利一面,尽力地去避免其不利性,而且,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环境、生态,已成为全世界人类之共识!诚愿世界人民均能为此而不懈努力!
姓名: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