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4 06: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第一篇: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是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因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会被人看不起”导至十分自卑,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以及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对于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本案例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关键词:自卑,一般心理问题,不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张某某,女,33岁,某公司职员,行政,大专文化,离异,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暂居父母家。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内向,保守。父母均为本地某老牌国企职工,有一个妹妹。父母对女儿管教比较严格,母亲勤劳但观念保守,幼时有同楼居住的同学父母离婚,母亲遂告诫不要与那个父母刚刚离婚的同学玩耍交往。几天后放学在楼下偶然遇到那个刚刚离婚的同学的母亲路过,此时正在楼下聊天的几个女人对着那个同学母亲的背影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并且不时地发出阵阵轻笑,求助者对此印象十分深刻。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认为女人离婚会被人看不起。24岁,经朋友介绍与前夫孙某某相识,半年后结了婚,1年后育有一子。孩子出生1年多后偶然发现丈夫有外遇,继而双方发生争吵,争吵中丈夫摔门而去数日未归。求助者想尽办法挽回,情况却未见好转,有一次又因丈夫晚归发生争吵,孙某某将求助者打倒在地。自此以后两人发生争吵时孙某某经常对妻子拳脚相加。随后孙某某提出离婚。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易紧张。4.身体状态:近一个多月睡眠较差。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容易分心,工作效率下降。

6.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156,人际关系敏感2.2,抑郁2.4,焦虑2.1。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主述:离婚后,求助者认为离婚是可耻的事。其有一已离异的要好女同学,也持相同看法。鉴于此求助者也对新的婚姻毫无信心,从不主动交男朋友,一直对外界刻意隐瞒离异一事。后来,一同事偶然得知她的情况,并告诉了其他同事。求助者得知此事后,心里很不安,开始觉得同事以异样的、甚至鄙视的目光在看自己,而个别同事有意无意问起其家庭的事,更让其感到是故意羞辱自己,觉得更加抬不起头来。在持续的心里压力下,工作开始分心,遇事急躁易怒,单位领导和同事开始对她有了看法。她认为,领导和同事将她工作上的一些差错与她的离异问题作了因果联系,感觉无法在现单位继续工作下去了,自感压抑,无法解决,前来咨询。

2.个人陈述:“从小就认为离婚对女人来说是很丢人的事”;“社会对于离过婚的女人,有很大偏见”;“我现在有点怕上班,怕有人问我离婚的事”;“有时觉得当初不要离婚好了,至少有一个表面完整的家庭,人家也不会说三道四了;但是想想那种难受的滋味,还是离了好”。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母亲诉述:有1个多月了,我女儿感到累,认为在现在的单位上班没劲,想换单位。问她为什么,她也不愿说。我也在想这情况是不是跟她离婚有关。离婚后,孩子、房子都给了男方,她跟我们住在一起,在家总是唉声叹气的,说是命不好遭离婚。以前她下班后喜欢到朋友那里去,但现在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房里,总是看书听音乐,她那些朋友也都不来了。人家给她介绍男朋友,她也不感兴趣。2.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在婚姻上对自己要求很高,自小认为女人离异不光彩,是丢人的事情。坦言只要没有暴力,即使没有感情,也愿意维持婚姻。谈及前夫时,情绪激动,泣不成声。自述领导和同事一直对自己很友善,工作上偶尔出现小差错也都没有计较;自从自己离婚后,他们总是不给自己好眼色看。要好女友的同样经历和观点,加强了其对离异问题的负性评价。只想离开目前的单位,对人的敏感也仅限于目前单位的同事,无泛化。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应答切题,情绪略焦虑,面色忧郁。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偏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胆小、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敏感,易受暗示,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病程不到两个月。2.诊断: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焦虑,睡眠障碍等)不足三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内容尚未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离婚)引发的,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不主动就医,伴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问题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该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并不严重,病程不足3个月,评分不足6分,问题也没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病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2)社会性因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离婚)

3)心理因素:存在不良认知(女人离婚会被人看不起);个性特征偏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缺少人际沟通。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改变该求助者认为“女人离婚会被人看不起”的看法;改善该求助者焦虑情绪和人际交往状况,使其心理测验结果恢复正常水平;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平衡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纠正其负性情绪和错误认知。

近期目标:坦然面对外界议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4.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离婚后自我形象的不认可。其原因是在其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在“离婚形象不好”的错误认知模式主导下,不能有效地应对离异、外界议论等应激性社会事件.而具有同样经历的女友的感受,使其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不过,求助者目前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对此类问题是最有针对性和有效的。为此整个过程应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式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并在新的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内化成为求助者的自然行为。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

心理测验收费: SCL-90 60元/次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3)紧张、焦虑与人际敏感行为的临床评估,有关心理测量; 4)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完成情况

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了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

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求助者独立完成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咨询师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目前其睡眠障碍就是躯体化表现之一,需定期进行心理治疗; 7)布置咨询作业:认真思考回顾咨询师的谈话。2.心理咨询阶段 任务

1)加深咨询关系; 2)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3)学会合理评价,提高自控力; 4)认知行为干预。完成情况)反馈咨询作业:认为咨询师说的有道理,从理性上能接受“女人离婚并不丢人”,但不知为什么就会这么想问题; 2)说明认知行为治疗原理; 3)认知分析;

4)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原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就上述认知分析环节进一步商讨:早年同学父母离异而形成的错误认知模式,因此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改变这一认知模式;

5)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咨询师扮演同事、求助者扮演自己),观察其情绪反应,让其描述具体想法; 6)布置咨询作业。3.结束与巩固阶段。任务

1)学会合理评价,对紧张/焦虑的自我管理; 2)继续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3)加强与同事各方面交流。完成情况

1)反馈咨询作业:让求助者详细描述心烦意乱的情境,以及与同事接触的感受并解释自己何以有这种感受;

2)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这次由求助者扮演同事、咨询师扮演求助者。让其观察“求助者”在何时产生情绪反应并进行分析;

3)进一步分析负性自动想法,明确行为与认知的关系,引入“合理观念“,重新看待自我形象(离异女人); 4)布置咨询作业。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敏感了;觉得离异不是像自己以前认为那样不好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卑,开始重新和朋友交往,在面对别人评论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

2.他人反馈:同事认为张某某变得开朗了; 张某某的母亲也说张某某下班后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里,也不提换工作的事情了。

3.心理咨询师评估: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自卑心理得到了克服;情绪症状(自卑、紧张、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睡眠不良)已消除;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外界议论,轻松的和同事相处。

4.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146,人际关系敏感1.9,抑郁2.0,焦虑1.8。总结: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不好”所至,因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和症状标准,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可行的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所定的咨询目标进行评估可知: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以缓解,自卑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人格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长虹、丛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一版,2001

2、郭念峰,国家职业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北京:民族出版社,第一版,2005

第二篇:大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及分析.doc

案例:

李某和小况是大学同窗好友,毕业后来往密切,经常在一起聚餐。小况家境、工作都比李某好,每次吃饭都抢着付钱,李某竟认为小况是在故意炫富。于是,心理失衡的他起了杀心。因为贫困,李某从小就不愿提起自己的家境。小况(化名),李某的大学同学兼好友。每次一起吃饭,条件较好的小况总是抢着埋单。谁能想到,李某会在意这件事,并由此心生嫉妒、心理失衡。最终,李某残忍地杀害了小况,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1989年,李某出生在重庆市梁平县的一个乡镇。父母都是农民,靠务农维系一家四口的生计。李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他从小就很懂事,读书时学习成绩很好。由于是家中长子,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为减轻家庭负担,李某的妹妹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和支付哥哥的学费。长得一表人才,对人彬彬有礼的李某,因自尊心很强,除了几个好朋友外,很少也不愿提起自己的家庭情况。小况也是1989年出生,和李某就读于重庆某高校的同一个专业,是李某大学时最要好的同学。小况的家在重庆市主城区,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家庭条件还算不错。读大学时,小况就经常请李某吃饭。2010年6月,李某与小况大学毕业。毕业后,李某在重庆市的一家企业找到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并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小况在一家事业单位找了一份有正式编制的工作,薪资比李某要高一些。第一次发工资,小况就打电话约李某吃饭。在饭桌上,小况向李某讲述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提到了自己的薪水和待遇。李某则向小况抱怨自己的工作并不如想象中的好。饭后,李某主动提出埋单,却被小况拦住了:“你不要跟我争,听同事说,三个月试用期过后,我还要涨工资,这顿我请你。”就这样,那回吃饭还是小况埋单,而且之后每次吃饭,他都抢着埋单。小况的热情让李某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据李某后来交代,其实,他也想埋单,但总被小况拒绝。而且每次吃饭时,小况都会讲自己最近工作如何、单位又发了什么福利。“我一直自愧不如,看着自己工作一般、待遇一般,还租房住,就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李某说。更为严重的是,李某认为小况每次抢着埋单,是在炫富、故意刺激他。于是,原本就深感自卑的李某在这不良心态的驱使下,走向了极端。。

案例分析: 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出现原因:自我认识不足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的不好。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进入大学后的优越感降低甚至没有了,自己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方面产生自卑感的。

家庭经济因素

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而感到自卑。这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大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成长经历有关

人的一生不能说漫长也不能说太短,但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

个人性格特点

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尚无效果,便会泄气,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变得自卑起来。会对社会 产生恐惧感。无法正常的接触社会上的人。

大学生自卑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主要为:

1.敏感

过分敏感,自尊心强。弱体群体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起波澜,胡乱猜疑。

2.失衡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弱势地位,使他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甚至还会遭到强势群体的厌弃。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丧失自我价值体验,使他们心态失衡,陷入恶性的心理体验之中,走不出这个心理的阴影,就很难摆脱现实的困境。别人欺负他,即使内心不负气,也自认为是正常的,非常认同自己的弱势身份。这种强烈的自卑心理极易导致自杀行为。

3.情绪化

他们表面上好象逆来顺受,然而过分压抑恰恰积聚了随时爆发的能量。由于他们缺少应对能力,失业、离异、患病等生活事件很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认为别人睢不起自己,难以忍受,往往产生过激言行

案例处理:

李某的性格有两面性,平时比较阳光,和同学、同事关系都不错,也很喜欢运动。但每当他独处时却深陷自卑,无法自拔,而且自尊心很强,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此,就很容易走向极端。“仅仅因同学过得比自己好,就要了同学的命,太不可思议了!”李某的心理路程就是典型的羡慕嫉妒恨。作为一名大学生,李某的行为让人感到意外,也很让人痛心。这是他心理不健康,一直将内心的阴暗面隐藏起来、过分压抑导致心理失衡而造成的结果。

此案反映出当前一些家庭和学校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有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高校虽然开设有德育课,但很少将这门课纳入重要科目。因此,呼吁学校开设并重视心理教育课,使在校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同时,要深入学生内心,找问题,谈问题,让学生有畅通的渠道释放和发泄情绪,帮助心理不健康者尽快摆脱心理魔咒,防患于未然。

对于个人而言应该克服自卑,如:

1、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自我评价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卑心理的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成绩,以此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不要因为由于自己某些缺点的存在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2、善于自我满足 消除自卑心理

有此心理的人,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无论生活、工作或学习,目标都不要定得过高,这样,就容易达到目标,避免挫折的发生。

3、坦然面对挫折 加强心理平衡

自卑的人心理防御机制多数是不健全的,自我评价认知系统多数比较偏低。因此,遭受挫折与失败的时候,不怨天尤人,也不轻视自我,要客观地分析环境与自身条件,这样才可以找到心理平衡,才可以发现人生处处是机会。

4、广泛社会交往 增强生活勇气

自卑者如能多参与社会交往,可以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生活体验;通过交往,可以抒发被压抑的情感,增强生活勇气,走出自卑的泥潭还可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情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自信心得到恢复。

第三篇:自卑心理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自卑

吴 玲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背景:小辉(化名)是一名六年级的男同学,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十分内向、孤僻的男孩子,在同学们的心里他是一个什么事都干不好的人,用孩子们的话来说便是“一点都没有用!”他的作业总是比别人作得慢,而且质量也不是很好,每次考试,尽管他加倍努力,但成绩还是远远地落后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而且,平时也不太愿意主动与别人去玩,其他人也不会与他玩耍,做游戏。

小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上的挫折,又由于自己长得有些偏胖,再加上同学们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便产生了苦闷、忧郁的情绪,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出现了自卑心理。与小辉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究竟是怎样产生自卑心理的呢?

二、个案行为概述: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六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家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三、个案生活背景: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终于发现他为什么不喜欢与别人说话了。那都是因为班里面的同学都嘲笑他,嘲笑他的外表与身上的味道。平日里同学们都说她不干净,不爱洗澡,不喜欢她,这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就是因为同学们都嘲笑他,所以让这位同学的脸上很没面子。使得这位很内向的男孩子失去了自己外表的信心而感到自卑。

四、个案分析:

通过我的分析我可以判断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卑的现象,比如: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说话,会脸红、害羞、很腼腆„„

一般来讲,引起当前小学生的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对其了解不够,以致评价有偏差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地方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2、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屡遭挫折与失败

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开始定的目标是五颗星到最后变成能拿到两颗星、一颗星了,考试对他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挫折多了,失败多了,如果没有老师或家长的及时关注,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这是导致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

3、家庭环境的影响,“先天”和“后天”的不足

另外,小学生的家庭状况也影响着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社会地位低下,经济状况窘困或单亲家庭,会引起小学生“低人一头,矮人一截”的想法,他们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家庭羞于启齿,如果当他们因家庭原因受到别人冷嘲热讽时,便会无地自容。有些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他们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学习条件又不好,在穿着打扮上也比不上其他同学,因这些原因也能使其产生自卑心理。

另外,有些家长的个性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孩子一直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父母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如果父母亲生性优柔寡断,喜欢忧虑,那么必定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其变得做事犹豫,一旦因为某事受挫折便会造成自卑心理。

4、生理上的欠缺,导致心理上产生阴影

小学生的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任何方面有缺陷的小学生,常会有“自惭形秽”的心理,如有的学生长得太胖、口吃、有雀斑等,他们害怕这方面的缺陷被人发现,若因此受到嘲弄、冷遇,更觉得无地自容,有此经历之后,有些小学生就开始怀疑自己的长相,陷入苦恼与怨恨之中,他们害怕出头露面,不敢在公开场合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这又是一个造成小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5、家长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学生压力过重

但是,导致小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否定的关键原因是教育方面。一些家长对子女成就的殷切期待,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和落后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五、辅导策略:

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他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在校园集体环境中:老师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答对了,我们全体同学都为他鼓掌。在集体游戏中:我们让他担任比较主要的主角,使他感到自己与别人都是一样的,从而消除怕羞、胆怯的心理。

要让自卑的同学多一些与伙伴共同游戏的机会。游戏是我们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同学们能按照自己的愿意自由发挥,从而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当他与我们一起游戏时,我们的知识经验接近、兴趣爱好相同、地位平等,就能使她在玩耍中忘掉自卑。另外,对自卑感较强的同学,老师还有目的地安排他们在班级中担任管理工作,让他们尝试领导、组织别人的经验。

六、效果。

通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他帮助他,他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很大声的回答,同学与他玩耍的时候他会与你玩,有不懂的问题他会主动去拍拍你,说:“老师,这个动作怎么做?”他有那么大的变化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七、结论。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第四篇:“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

“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

阜阳二职高地处繁华的宁老庄镇,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有不少家长外出经商,随之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因为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未成年子女被留守在家生活,其中有大量的少年因父母离开而被寄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远亲近邻,有的甚至独守门户,成为了所谓的“留守儿童”,而这样的现象也几乎成为了每个农村学校都面临的问题, 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 很多孩子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 学习上的后进生, 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初中学习阶段,是广大青少年人生的关键时期,若学生的教育、情感、心理等问题未得到及时地解决,给青少年的一生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几年以来,农村“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将以班级个别学生为案例,对“留守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对策,希望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有所帮助。

储某,男,14岁,二职高九年级。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特别会与周围同学讲话,甚至与老师唱反调,并以此为荣。凡事不肯吃亏,爱出风头,虚荣心较强。一日,学校为建立“留守学生”档案,需要在校的“留守学生”完成一份调查问卷,正当储某某完成调查问卷时,邻坐张某的一句话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你是留守儿童哦!”,张某这样一句话竟使得俩人在教室内动起手来,俩人的桌子椅子都翻到在地,经多名同学劝阻,两人才停下手来。事后,经同学们反映,是储某先动的手,原因就在于胡某的那句“你是留守儿童”,一句虽是事实,略微不带善意的话竟对储某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心理作用,冲动之下竟打起同学,这样的事情也直接地反映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确实有亚健康表现。父母外出打工,使他们被迫成为“留守儿童”这一事实在他们的心里已形成了阴影。

据2006年10月湖北师范学院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孩子”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要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孩子;而单亲外出的留守孩子在这方面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孩子。储某会做出那样的举动是其自卑心理或者说是其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在胡某的心里,“留守儿童”是一

群特殊的群体,是一群受同学、老师、甚至是社会鄙视的人群。在他的内心深处,“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词汇已经使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因此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他才会有如此强烈的表现欲,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在他这种自备心理的背后,是多种原因造成了他现在这样的心理状况。

首先,最为明显的必然是亲情的缺失。由于父母外出,有的几年不归,有的音讯渺茫,有的孩子甚至数年见不到父母。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对许多留守儿童而言,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个称谓。记忆中父母的音容消逝殆尽,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并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自卑等心理障碍。

其次,监护不周、重养轻教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另一重要成因。这些孩子有的是由祖父母照顾,有的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中,有的根本就无人监护,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父母只负责寄点生活费回来。祖辈家长虽然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还是弊大于利。因为祖辈对孙辈一般都比较溺爱疼爱有加,但教育不足,亲戚朋友由于精力不足,责任心有限,更是无法严格教育孩子。留守孩子大多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与祖辈在一起时只是看看电视,不怎么说话。与亲戚朋友更是没什么话说。而无人监管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更是一片空白,他们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许多孩子甚至缺少自律意识,才会导致像胡某这样因为一句话竟与同学动起手来。

想要从根本上消除“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处处感受到爱才是关键。

1.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便是一个良好的渠道。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与之分离, 他们在心理上的情感需要就特别强烈。如果老师热情关心他们, 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 老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 留守学生”,在他们身上发现“ 闪光点”,便能激励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2.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也是促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若班集体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团结友爱,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紧紧连在一起,在这样的集体氛围中,留守学生才能感受到他们是与整个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时班主任还可相应的办法,例如把优秀学生与“ 留守学生”编在一组或同座, 建立“ 课外兴趣小组,开展“ 手拉手”结对子、“ 小组学习竞赛”等活动,让全体学生都紧紧地团结在集体之中,让“ 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从而弥补其家庭教育中所缺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应加强对“ 留守学生”的个别帮助与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如, 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上有什么障碍;心理上有什么想不开的等等。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3.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留守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受到学校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学校 村庄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尤其重要。使此群体在学校家庭都有活动的场所。

因此,让留守学生感到温暖,感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才是解除其自卑心理的重要方法。相信他们终能成为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心理学教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第五篇: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

打开心窗 携手健康

--------小学生自卑心理个案分析

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存在,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自卑心理对个体的生活、学习、交际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在生活学习上。自卑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生活。父母、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导致孩子缺乏自信的真正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法为例,从个体、家庭、学校三个。这次,针对我们班一个自卑的小女孩,层面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改变形象法、发挥长处法、降低追求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基本情况

一、个案分析

胡飞飞是我们二(2)班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孩子,她平时的表现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安静。自开学以来,每天来“告状”的孩子络绎不绝,但是从没有学生来说她的不是,也从没听见他来告诉我别人的不是。她上课从不举手,但也从不违反纪律,甚至没见她在上课做过小动作,两手叠放的姿势能保持整整四十分钟,这对有几个顽皮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课后则一个人呆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愿加入到其他同学 当中,这完全不符合一个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最让人心疼的是,每每在路上与我相遇,其他学生都是开心地大喊:“老师好!”在刚入学不久的他们看来能和老师碰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她却是远远地看见我就把头低下,远远的走开,我主动和她打招呼,她也只是低着头很小声地回答我一声。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还来得及和她交流,她早已泪流满面。我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单纯的内向,除了胆怯,更甚的是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1、个人因素: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它是不成熟的阶段。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理性化、客观化 ,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处理事物。受小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很难使他们避免产生偏激的一面,学生在发现自己的客观条件或者其它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时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也就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 ,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自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飞飞不仅个子比较小,说话也很小声,在平时课堂中,如果提问到她发,每次站起来回答问题,总是先看到眼泪夺眶而出,然后轻声细语的回答问题,如果其他孩子说听不到,她就直接趴在桌子上哭起来,每每得不到同学们的肯定,再加上长期害怕奶奶责怪而失去这份爱,都在他那小小的心房中压成了一些重量,所以,即使即使有时不 2 用叮嘱她,她总会乖乖地坐在位子上,并且表现出一副郁郁寡欢、自卑沉默的样子。她的这些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

2、家庭因素:自从发现孩子存在自卑心理后,我曾主动联系过孩子的爸爸,希望能找出问题的突破口,但爸爸并没能把家庭的事告知我。在一次偶然中,孩子的姑妈主动给我打了一次电话,从他妈妈的口中得知:飞飞是家里的二女儿,妈妈长期在外,跟爸爸的感情一直处在僵硬的状态,爸爸也在外地做工,因此,一直以来,都是70多岁的奶奶来照顾,孩子从小就跟着奶奶,奶奶人老了,平时放学或周末都是在家里,孩子从来没得出去玩,与其他小孩没有过交集,再加上孩子一直由奶奶一个人照顾,奶奶已经成为孩子的全部,所以孩子很害怕奶奶生气就不要自己,所以不敢惹大人生气,表现得很乖。以至于来到学校,也有同样地表现,害怕表现不好就会被批评,再加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在同学面前比较自卑,继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以至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 ,对自己毫无信心。

3、环境因素

飞飞平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我们这个班集体。这些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每天围着我问这问那。而且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小事情到我这里来“告状”,对于与同学相处,正处于学习阶段,没有人发现有个小小的小女孩每天都低着头不敢和他们说话。虽然大部分孩子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但如果一旦这个学生不愿搭理,他们便理解为这是不友好的表现,马上去找其他愿意 3 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这也是受到了儿童认识能力的限制。长此以往,她会离这个群体越来越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她的自卑心理。

二、辅导策略

自卑与自信都是后天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它们是可以改变的。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他们的自卑常常是依赖性的或临时性的。但如果不注意在教育中克服,就会转化为性格的一部分。这时候,人或者被自卑所压倒,成为人生彻底的失败者;或者彻底反抗自卑从而产生不理智的、极端的、破坏性的行为。不论其往哪一个方向发展,都会加剧个人的心理冲突,失掉自己的幸福,有时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作为飞飞的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是我的责任,并且义不容辞、刻不容缓。针对他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密切联系家长, 互相了解家校情况, 及时调整教育措施。(1)、与家长交流,给孩子填补空缺的爱。

飞飞平时在家里,唯一可以相陪伴的就是奶奶,奶奶已经成为孩子的全部,奶奶说的话不敢违背,因为害怕奶奶生气,奶奶叫做得事,不敢不去做,因为怕奶奶扔下自己。她为了讨好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必须小心翼翼的去做每件事。再加上孩子平时很少出去和其他孩子玩,几乎都是关在家里。在学校里,只能孤孤单单在位置上发呆。以至于孩子的心理几没法放开的去接触一切新事物。在我看来,飞飞的自卑心理源于家长没能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主要有以下三点:

1、忽视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失去和其他孩子相处的机会,使她变得软弱、自卑,缺乏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无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主张与需求。有此特质的孩子做事往往比较被动、畏缩、缺乏创新精神,不容易被同伴看重;

2、不能给孩子成长上的关爱,不能陪伴孩子,不能跟孩子面对孩子每次遇到的困难,不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孩子的鼓励,导致她某些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伙伴,从而自我价值感偏低,遇事畏缩。

3、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孩子成长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因此,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导致自卑的心理。(2)与家长沟通,学会智爱。

智爱是一种全面的关爱,尤其侧重对孩子心灵的关照。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一同商定,认为父母过少的关心,导致孩子的自卑感,就必须把握三条原则:1.多陪伴孩子,即使没在身边,至少电话保持问候孩子,关心孩子的点点滴滴,保持跟老师联系,观察和注意到孩子的情绪;

2、让奶奶尽量带孩子到小区下,与其他孩子相处,放手让孩子去跟每个人相处,孩子都有自我意识,有强烈的“自己来”的欲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尽量给他们更多自我尝试的机会。如此,他们就会获得更多自我成长的能量,发展得更好。3.在孩子需要保护的时候,成为他的依靠。当孩子的能力达不到时,我们需要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她感受到得到支持和被肯定的感觉。

作为家长关心孩子,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在爱的陪伴下成长,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自己处理好力所能及的事情。2.运用各种方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1)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所以,在平常的课堂上,我侧重训练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大方的回答问题,对表现好的同学大力表扬,很多次我都会让小奖模仿表现好的同学,每次有一点进步,就对他大加赞赏。另外,在课堂中,我注意对飞飞的关照,表扬的方式变多样,意在引导她能改掉以前不自信的各种姿态,养成健康的、阳光的、被人认可的形象。从而改变她的心态。(2)、发挥长处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我发现飞飞在画画的时候,可谓是聚精会神,神采奕奕。鉴于此,我在班里发起了一个班级书画比赛,特意给小奖搭建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评委成员由班队委员组成,秉持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判。飞飞以98分的成绩荣居榜首,这让全班同学对小奖刮目相看,飞飞自己也是兴奋不已。打铁需趁热,接着我召开了一次《找优点》主题班会。在发现别人优点的这个环节,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飞飞画画最厉害了!”飞飞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以爱育爱,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让世界变得温暖,所以,无论在学习上或在生活上,我关心孩子的一言一行,只要她稍有一点进步,我就大力的鼓励她,记得又一次,我要求孩子们交一张全家照,我知道飞飞她没有,我就让孩子们帮我和她拍一张,最后还贴在了班级的集体相册上,每次她走过去看相片,我总能看到她开心的笑。还有一次做手工作业,因为都是带回家跟父母做的,我知道到飞飞的奶奶不会做,放学后我特意让孩子留下来,和她一起完成手工作业,她喜笑颜开。

三、辅导效果

经过辅导,飞飞变得开朗活泼,喜欢跟同学们相处,课堂上常常有她清脆的回答声,我也越来越频繁地看到玩耍的孩子中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抬起头来脸上所洋溢的笑容似乎在告诉我:她不再是一只离群的孤雁。作为班主任,我倍感欣慰。

吕玉乔

2012年12月2日

下载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一名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案例

    对一名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案例张蓓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刚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性别:男家庭地址:北京年龄:10岁父母工作:在家待岗成绩:中上姐姐:在读中专二......

    《消除自卑心理》说课稿

    《消除自卑心理》说课稿 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严洁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除自卑心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

    和同学们谈谈自卑心理[★]

    和同学们谈谈自卑心理 胡爱军 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自卑心理。先听一个事例:小梅今年读初二了,站在镜子前面,她越来越觉得郁闷,看看自己越来越难看。皮肤没有佳佳白,眼睛没......

    浅谈小学生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浅谈小学生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走向成功之路 安图县明月镇福兴中心学校宋桂花 关键词:自卑心理自信成功 目前国内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成为必修课。小学生心......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五篇材料]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2011-02-19 12:21:08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

    一例自卑心理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心理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求助者包某,公安局新考录女大学生。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

    中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调查表明,32.6%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6.5%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

    如何克服销售中自卑心理

    如何克服销售中自卑心理做销售的业务员都有过这样的一个经历:1:找不到客户(其实客户遍地都是)2:不知到如何和客户交流3:到客户门口,不敢进去了这些都是新业务员遇到的事,当刚开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