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市江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南京市江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本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深一步的了解,我们把目光停留在南京市江宁区。周末我们小组一同去了实地进行考察。
江宁原本是一块魅力四射的土地,1573平方公里的面积,到处都透射出她的浓厚文化底蕴和山水灵气:青龙山的秀美、汤山猿人的聪慧、湖熟文化的精深、天印山的传奇、阳山碑材的诉说和秦淮秀水的扬波等,无一不折射出江宁作为南京六朝京畿之地的无限诱人之处。然而,这一方土地还不尽善尽美,有的还需要花大力气去雕琢完善。时代不同了,江宁人要赋予她时代的气息,赋予她新的内涵。于是,从2006年初开始,江宁区委、区政府一声令下,80万江宁儿女迅速汇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潮头之中。各镇街、园区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甩开膀子抓推动,很快投入和引导社会资金近10亿元,主攻农村新八件实事工程。从而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建设热潮,同时也把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向四面八方。
现将此实地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主要问题
1、想建设与不知道怎么建设的矛盾。江宁区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各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件大好事、大实事。但不少干部,尤其是村(社区)干部对如何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路数不多。有些村(社区)干部表示:“上面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一些村(社区)制定的新农村建设方案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缺乏因地制宜的创造性措施。
2、村庄建设与新农村其它建设的矛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面协调的建设。但不少干部和群观众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将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村庄建设,过分注重建新房、造宽路等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经济发展、文明新风培育等内在的东西。在建设的精力和财力上过分地向村庄建设倾斜,削弱了发展生产、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3、发展非农产业与发展农业的矛盾。许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体会到: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是关键。但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村级集体经济不同于过去的农业集体,是以工业发展为基础的工业集体。因而,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发展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作为壮村的首选策略。但却顾此失彼,重视了从农业和农村之外寻找外力来壮村,忽略了从农业和农村内部挖掘增收潜力来富民,放松了对农业的扶持和农民的引导。当前,打破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种植习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是富民的有效举措。
4、集中居住与分散生产的矛盾。针对村庄建设普遍存在着居民点散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容村貌较差、基础设施投入较大等问题,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农民集中居住的要求。当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取得农民的支持和配合。这主要是受一家一户的分散的生产方式所制约。生活方式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集中居住的过程是一个与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并进的过程,只有加快农业生产空间的整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的流转,建立合理的生产半径,才能找到合理的集中居住区。
5、土地流转不畅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按照自愿、有偿、依法原则,加快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对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坚持和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有力举措。为此,江宁区提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在2010年要达到40%以上。但目前,土地流转不畅。除个别村外,绝大部分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很低,不足5%,流转户基本上都是一些外出打工,或缺少能力的农户,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一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民种地的负担轻了,种地的热情高了;另一方面是土地流转的价格不高,一般每亩每年150元。从深层次上看,是由于组织机制的原因:一是缺少一个流转的协调机制和平台,土地流转的组织引导力度不大,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农业结构调整未到位,市场农业不发达,流转出去的土地仍以种植比较效益不高的传统作物为主,导致土地流转的价格也不高。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农民的非农收入不高,种地仍不失为一种补贴。
6、外源性支持与内源性发展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江宁区广泛发动区级机关以各种方式对农村进行帮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外源性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但外源性支持再大,也只能其外在作用,必须落实到内源性发展上来,以“输血”来增强生命,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但不少村“等、靠、要”思想严重,热衷于“要”,心思在“要”,投身于“要”,视能要、会要、要到为本领,以能要、会要、要到为荣,而不是立足于自力更生,群众戏称为“乞丐经济”。这种“乞丐经济”还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许多村竞相加入“要”的队伍,主张了懒惰之风,打击了那些埋头苦干者。
7、乡村工业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新农村建设仅靠财政单方面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财政投入只能作为启动资金、激励资金,靠向农民收费也是行不通的,必须靠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当前,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的资源,除拥有与经营权分离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外,其他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发展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是其必然选择,但发展工业又苦于没有载体。有些镇(街道)在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划出一定土地给村(社区),但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项目进入的门槛等又太高,村(社区)无力接受。有些村(社区)就就地取材,利用坡岗地、丘陵地招商引资建厂房,出现了新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苗头,这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构成了威胁。
8、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目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经营能力与新农村建设很不适应。有些农民见利忘义、见利忘法,如借新农村建设搞村容村貌整治之机,突击违章搭建、抢栽树木,以期捞取动迁补偿费。对政府和村统一出资帮助改善的卫生设施、出行条件等,他们在欢迎称赞的同时,却伸手要钱,不达目的就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农民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怕担风险,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如不少农民将土地转让给别人种植,自己靠给外地人打工为生;有的农民缺少技能,缺少致富的本领;有的农民怕吃苦,存在懒惰思想。
二、主要建议
以上出现的问题,从根源上说,主要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工农二元生产结构矛盾造成的。长期以来,农村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态体系,人们习惯于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思维来观察思考新农村,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方式来规划建设新农村,这种自我封闭的方式造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限制了新农村建设的空间。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冲破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束缚,创新思想、创新规划、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载体、创新技能、创新队伍、创新力量,用工业社会、工业生产方式思考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创新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和空间。
1、创新思想。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黄金万两,观念一新,万象更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放思想,创新思想。当前重点要克服三种“思想”:一是小农思想:小富即安,自满自足、不思进取;二是“等靠要”思想:怕担风险、怕花力气、怕闯市场;三是个人主义思想:见利忘义、自我中心、损公肥私。要树立三种“思想”:一是市场经济思想:创新、创业、创富;二是自力更生思想:自加压力、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三是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服从大局、爱护集体。
当前,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大对农民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明辨是非荣辱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一是要用舆论来引导。我们要把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目标、意义措施等,通过电视、标语、宣传栏、宣传册、文化演出等使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进村入户,使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家喻户晓。二是要用典型来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树立和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既要有集体的典型,也要有个人的典型。三是要用活动来倡导。可以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把中央、省、市号召的、区委区政府提倡的、农民期盼的,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到农村,占据农民的思想阵地。
2、创新规划。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战术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只有科学规划,才能科学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才能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前,对各镇(街道)及村(社区)来说新农村规划的重点就是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本地的规划,切忌照搬照抄。各地新农村的规划既要体现中央和省、市、区的总体精神,又要符合本地实际。既要体现科学性、战略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如各地在发展经济中准确定位,不再充当投资主体,而是注重招商引资,争当服务主体;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如江宁区既注重用竞争的办法培育典型,用典型引路,又注重面上的统筹均衡发展。
3、创新机制。重点是建设和完善长效的促带机制和协调服务机制。就促带机制而言,在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机制的同时,要着力引进激励因素,完善这一机制,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充满活力,使财政的支农资金、部门的帮扶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相对面广量大的农村及繁重的建设任务,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资金难免有杯水车薪的尴尬。外源性支持资金一定要坚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原则,要以锻造农民、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能力为目标。区政府要加强对各部门支农资金的管理,整合各方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部门的支农资金相对明确到村(社区),政府考核验收,资金拨付动态调整,把那些不干事或少干事的村(社区)的帮扶资金奖励给那些多干事、干成事的村(社区)。这不仅是一个钱的投向问题,更是一个导向问题,一个对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的问题,一个关乎农民、农业、农村自身发展能力的问题。当前,重点是要建立土地流转的协调服务机制,给农民提供一个土地流转的平台。村要发挥中介作用,把自愿流转土地的农民土地统一组织起来,对外发包。这样既能提高土地流转的价格,维护农民的利益,又能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推动种植结构的调整。如村统一组织流转土地的价格一般在每年每亩800元左右,而农民的自发流转的土地价格一般在150元左右。
4、创新产业。新农村建设中心在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壮大村集体经济,难点在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必须坚持走非农产业壮村、特色农业富民之路。从江宁区的实践来看,新农村建设搞得较好的村,无论是不占地理优势的彭福、青龙、泉水等村,还是占尽区位优势的中前、章村、太平等社区,都是集体经济较强的村,都是非农产业较发达的村。因此,一定要坚持非农产业壮村。当前许多村的收入主要是由土地、水面等资源性收入和房屋租赁等资产经营性收入两个部分组成,但这些收入都很有限,农村发展非农经济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各村在充分挖掘存量增长潜力的同时,要发挥农村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优势,发展增量,主攻非农产业。一方面抓项目引进;另一方面抓“老百姓经济”。这是当前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农村发展工业的现实选择。要克服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外来经济,忽视本土经济现象。农业产业创新一定要走特色之路,发挥邻近南京主城的区位优势,瞄准市民的餐桌、瞄准市民的居室、瞄准市民的休闲,打绿色牌,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建设。
5、创新政策。重点是制定出台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一是财税转移政策。凡各村(社区)引进项目或扶持的本土经济所产生的税收的镇(街道)可用财力留成部分应全部或部分转移给村(社区)。对集体可支配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社区)应该全额转移。东山、汤山、谷里等镇(街道)都制定了相关的分配政策,调动了村(社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强了村(社区)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二是对一些经济薄弱村的房屋租赁等资产经营性收入实现免税政策。三是制定更优惠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相关费用的减免,供水、供电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服务,大力营造鼓励农民创业的外部环境。东山街道设立了100万元创业基金,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汤山街道对本土居民兴办个体私营经济的注册、办证费用全部由街道财政承担,标房低价租赁给本地居民经营,鼓励居民从作坊干起。
6、创新队伍。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人才队伍支撑。当前,着重要抓好两支队伍,一是村级领导班子队伍。要配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村级经济既是“老百姓经济”更是“村干部经济”。村干部要具有更强的奉献精神、灵活的经济头脑和较高的操控能力。区内外的发展事实证明:那些农村建设搞得好的村总是与村干部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如华西村、彭福村。要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还可通过机关干部下村挂职、大学毕业生下村任职等多种形式来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另一是招商队伍。过去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远离市场,现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缺少经过市场磨练的招商人才,对此,可把村干部派到镇(街)或开发园区的招商部门进行跟班学习,来提高它们的招商引资水平。
7、创新载体。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空间整理来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其一,遏制当前出现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苗头,引导工业企业进入集中区。各镇(街)的工业集中区应无偿或低价划出一部分地块给各个村(社区)作为发展工业的载体。这不但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而且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成本,提高城镇化,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目前,农村居住用地浪费严重。一是多占宅基地。30%-40%的农民建了新房不拆旧房。二是零散的自然村落普遍占地多。淳化街道民主村陶家嘴自然村10户占地达50亩左右,平均每户占地5亩左右。三是空关房较多。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有不少农户在东山、南京主城或其他地方购置了房屋,举家迁入城市,农村的房屋都空关着,空关房占到农村房屋数的30%左右。这些不但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还给村容村貌整治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对此,要采取措施,要求农民建了新房要拆旧房,搬迁零散的自然村,引导转让或拆迁空关房。对整理出来的土地部分用于复垦,部分作为非农用地指标划入各镇(街道)工业集中区。这既拓展了工业发展的载体,又推动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其三,有关镇(街道)的一些规划城镇道路两侧地块可划拨给各村(社区)建门面房。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8、创新技能。重点是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现在农村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到了城镇打工,留下来的基本上是一些缺技术、少文化的中老年人和正在上学的小孩。农村发展市场农业和非农产业首先面临的是“无习惯、无经验、无技术、无能力”的“四无”农民,这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在继续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转岗就业培训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等就地创业能力的培训过力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9、创新组织。重点是鼓励引导发展各种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这类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农民自我服务的组织。一类是经济服务组织。如各种农产品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它们融示范、推广、服务、管理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市场服务。如横溪绿桥瓜果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种植西瓜、大棚菜、免费为农民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过经纪人、打品牌抢市场,现有会员6000多户,仅西瓜种植面积就从2000年合作社成立时的500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35000亩,每年使农户增收1000万元左右。这既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又有利于解决行政命令与市场规律的矛盾,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另一类是社会服务组织。如各村民理事会,使农民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这有利于解决政府号召与农民自觉地矛盾。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发展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如对经济类服务组织,要建立便捷的登记制度,减免企业所得税,对其兴办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计算进项税时要予以优惠,鼓励辐射能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跨镇(街道)发展;对社会类服务组织,要加强引导,促其健康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10、创新力量。就是通过整合农村内部和外部的力量来创新和放大建设新农村的力量。就农村内部力量创新而言,在村的调整合并中,要发挥那些闯市场能力强、社会资源多、经济实力厚的村对闯市场能力弱、社会资源少、经济实力差的村的带动作用。就外部力量创新而言,重点是要发挥企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吸引城市企业下乡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企业,这对农业结构调整、富余劳动力里的转移、集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通过运用经济手段,制定各种税收减免政策,引导鼓励开发园区的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将人才、技术、资金等发展要素向农村转移,将一些配套产品放到镇(街道)去生产。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都感觉受益匪浅。一个大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创新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也非常重要。2011年12月12日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关于南京市江宁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系别:汽车工程系
班级:831010 组员:缪燕芳 高汛
陆玲 冯丽 丁君娴
第二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致公党中央
2008年04月22日14:32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农村环境保护是关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
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全国各地大力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发挥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如江西省婺源县、玉山县等地,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提升村容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二是通过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推进城乡环保工作统筹发展。如浙江省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为载体,带动乡村面貌逐步改善。如安徽省坚持保持农村徽文化历史脉络,突出徽派建筑风貌,同时集中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收到较好成效。
但同时也应看到,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了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给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障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协调,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所处特殊区位、生态条件的限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开发必然受到制约;二是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三是农村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薄弱,没有人管环保,没有能力管环保的现象比较常见;四是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五是农村环保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六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尚待提高。
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立统筹城乡与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并根据乡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离城镇较近的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尽可能就近纳入城镇收集、处理网络,由城镇处理设施统一处理;远离城镇的偏远村庄,在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规模等因素下,自愿选择适合当地的污染治理模式。城镇环保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城郊结合部及远郊的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二、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予以考虑。以改善农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出台《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已制定,但尚未公布),明确指导思想、分期目标与重点方向,引导新农村建设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县、乡镇政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强化环境保护内容的前置约束作用。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性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把农村环保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之一,把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综合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尽快制定、颁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依法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制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食品发展、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村环保机构的业务能力。省、市环保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乡镇或中心镇设立县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充实基层环保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四、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全流域在整体上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促进和最佳发挥。首先,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建立省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市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补偿专项资金每年由国家或省政府统一划拨,专款专用。其次,开征生态补偿税,集中财力支持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第三,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上游地区为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流域下游地区政府应对上游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五、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地区财政或单方面的力量无法满足,必须建立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导向、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工商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稳定投入渠道。加强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使用。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多方面配合建立乡镇企业的进园机制,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同时,积极建立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积极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
六、研究并普及农村环保实用技术
加强科技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农办、环保、农林、科技等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污染治理技术的服务指导,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试点工作。加快现有成果的转化、推广,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特点,采取成本较低的环保技术,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应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七、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应加强指导、培训、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农村主要领导干部,在农村环保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实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充分利用“3·25”中国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等载体,以生态人文为特色,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使环保意识、绿色消费等观念深入人心。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活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环境建设活动。
第三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致公党中央
2008年04月22日14:
32农村环境保护是关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全国各地大力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发挥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如江西省婺源县、玉山县等地,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提升村容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二是通过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推进城乡环保工作统筹发展。如浙江省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为载体,带动乡村面貌逐步改善。如安徽省坚持保持农村徽文化历史脉络,突出徽派建筑风貌,同时集中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收到较好成效。
但同时也应看到,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了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给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障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协调,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所处特殊区位、生态条件的限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开发必然受到制约;二是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三是农村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薄弱,没有人管环保,没有能力管环保的现象比较常见;四是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五是农村环保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六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尚待
提高。
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立统筹城乡与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并根据乡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离城镇较近的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尽可能就近纳入城镇收集、处理网络,由城镇处理设施统一处理;远离城镇的偏远村庄,在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规模等因素下,自愿选择适合当地的污染治理模式。城镇环保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城郊结合部及远郊的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二、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予以考虑。以改善农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出台《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已制定,但尚未公布),明确指导思想、分期目标与重点方向,引导新农村建设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县、乡镇政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强化环境保护内容的前置约束作用。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性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把农村环保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之一,把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综合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尽快制定、颁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依法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制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食品发展、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村环保机构的业务能力。省、市环保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在乡镇或中心镇设立县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充实基层环保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四、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全流域在整体上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促进和最佳发挥。首先,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建立省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市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补偿专项资金每年由国家或省政府统一划拨,专款专用。其次,开征生态补偿税,集中财力支持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第三,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上游地区为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流域下游地区政府应对上游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五、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地区财政或单方面的力量无法满足,必须建立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导向、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工商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稳定投入渠道。加强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使用。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多方面配合建立乡镇企业的进园机制,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同时,积极建立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积极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
六、研究并普及农村环保实用技术
加强科技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农办、环保、农林、科技等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污染治理技术的服务指导,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试点工作。加快现有成果的转化、推广,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特点,采取成本较低的环保技术,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应着重推广太阳
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七、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应加强指导、培训、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农村主要领导干部,在农村环保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实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充分利用“3·25”中国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等载体,以生态人文为特色,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使环保意识、绿色消费等观念深入人心。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活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环境建设活动。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致公党中央
界别:致公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责任编辑:王喆)
第四篇: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
作者:江智明 论文整理:胜法网
论文摘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发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缺陷,有针对性地加强立法、法制宣传和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制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加强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虽说,我国的农业立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达2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而且各级涉农行政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整顿行政执法队伍,逐步将行政执法本身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法制建设的状况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而且整体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在立法方面,有些急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有些法律、法规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强调政府管理职能,对保护农民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体现不够;有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执法方面,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多头执法、多层执法,以及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比较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司法方面,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监督方面,目前监督机制也还不够健全;各种监督力量各自为战,相互间难以形成合力,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二)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必然性
1.法制建设可以保障农村生产发展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目标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其他需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依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但是,有关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相互间难免发生冲突.不仅这种冲突的根本而有效地解决要靠法制,而且现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步入加工、生产、经营等
2.法制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目标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现代化农村.为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在水利、房舍、道路、饮水等方面的落后状况.同时,应该增加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投入,改变农民落后的行为习惯.但是,要确保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必须依靠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健全.法制既可以明确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可以为处理不履行责任者提供依据.此外,法制的一些内容可以引导村民赡养老人、抚育儿童、抵制赌博、克服迷信等,本身就具有倡导文明乡风的作用.3.法制建设可以推进农村管理决策的民主进行.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目标,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才能根据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向前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的民主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法制的作用.只有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其获得应有的权威,才能抵御各种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实践中,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推动农村民主政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按照法制的要求,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的管理民主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二、当前新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过20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我国农村农民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也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够强“法制是民主和效率的协调器,也是民主和效率助推器”[1],但是“徒法不能自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较淡薄,严重影响了农村法制的现代化进程,抑制和影响了农民积极参与生产生活、积极创新谋求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以主体理性自律精神为内核的法律崇拜和法律信仰,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如果没有内生性的法律信仰,中国现代法治将寸步难行.[2]然而,在中国,情义本位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农村法制建设,中国人历来憧憬“和谐”,讲求“仁爱”,因而举整个社会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3]同时,农民受封建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严重,接受现代的知识和民主精神较慢和晚,所以部分农民的“法律即义务”、权力本位、家法族规神圣观念和思想仍然严重.因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法制建设.(二)立法上仍然存在空白和缺陷目前,我国农村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善.首先是立法上存有空白,有些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设、农民的权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等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其次是立法层次低,不少仍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而有些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利法、农业法和水土保持法等,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强调政策管理职能的成分较多,而保护农民的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制提供服务体现不够.再次是内容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特别是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难
以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有些法律、法规中的条款既无大错,亦无大用,被百姓戏称为“豆腐法”,不能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性冲突.[4]
(三)执法操作混乱,司法效率不高农村立法虽然重要,但执法工作也不能轻视.良好的法律必须通过规范的执法行为来体现.当前我国农村的执法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乡村基层干部的依法治农的观念淡薄,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农村,而更习惯于依靠行政命令,滥用权力;另一方面是执法部门路远人少,事多面宽管不过来,以及加上农村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在农村仍然存在.因而,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执法混乱的现象.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难和有错不纠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三农”方面的矛盾和纠纷调处不及时,农民与政府、企业和村社的矛盾纠纷一般偏向后者,对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力.(四)司法监督不力司法监督是我国司法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农村更为甚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现行的宪法和法律有缺陷,监督立法滞后等原因造成了监督只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对监督对象造成实质上制约作用.我国的监督体系看似广泛、完整,但各监督主体的相互推脱,各种监督力量很难形成合力,不能形成有效的、有力的监督.而且,监督的手段不够强硬,形式单一,造成监督效果不明显.从而造成了对影响新农村建设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政行为、司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有效的监督.三、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一些设想
不断加快农村法治化进程,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强化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切实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利益纳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环境之中.[5]
(一)加强立法,完善农村法律体系立法是法制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进行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就要:一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空白领域进行立法.首先加快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立法,以切实做到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快完善农业投资方面的法律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投资的程序的监督问题.[6]再次,要加快建立我国农业补贴方面的制度.按照世贸组织农业规则的有关规定,制定诸如粮种补贴、种粮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补贴制度.另一方面,就要完善现行法律,要结合、吸收农村的一些现实而有益的习惯,使之更切合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生活,而更利于执行.要改变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的缺点,同时,注意不同部门法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法律体系.(二)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7]在农村更需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法制在促进、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与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法制宣传教育要与维护农民利益相结合.各执法机关要在查处危害农民利益案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案说法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的用法意识.其次,法制宣传教育要与维护农村稳定相结合.各机关、部门要在建设平安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最后,法制宣传教育要与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针对农民关心的土地、计生、税费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公证、律师和人民调解员进村入户,在宣传法律的同时开展法律服务,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能力建设,首先要强化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执法为民”的执法观.执法观念不正确、不牢固,就不能正确的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真正做到在执法过程中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处理好农民遇到的法律问题.其次,要提高农村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政策的宗旨和精神,并将其融入执法的过程中.再次,要加强执法机关内部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机制和错案追究机制,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最后,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可以对农村的执法体制作出相应的改革.比如建立巡回人民法庭,对农民间的一些简单的案件就地审理、判决和执行等机制.(四)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促进执法、司法公平与公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既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执法主体提出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8]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要加强法律监督力度.目前,我国有一个广泛而全面的法律监督体系,但是发挥的作用没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完美.因此,首先,必须在健全现行法律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促进各法律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的行使其监督权.其次,提高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能力,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对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诸如乱收费、乱摊派或变相收费等现象,进行监督,予以禁止和惩罚.再次,丰富其监督的手段和形式.要围绕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汇报、执法检查、执法评议等形式,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进一步完善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制度,加强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工作的监督,督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督促政府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阳光作业,兑现服务承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参考文献 陈庆立.那么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EB/OL].[2006-8-7] 2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6).3 **.梁漱溟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法律生活[J].中外法学,1988 ,(6).4 当前农村法制环境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EB/OL].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律思考[EB/OL].三农中国网.
j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先行[EB/OL].[2006-3-8] 7 靳生玺.坚持五个创新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J].《甘肃经济与信息》,2006,(10).8 王占红.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EB/OL].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
摘要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现状,认为存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差、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法制素质普遍较低和农民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等问题,对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农民的各项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2-0296-02
1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农民素质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民素质已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仍不容忽视。
1.1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较差
科技文化素质指所受的教育程度、自身文化科技水平、对社会文化科技认知、接受和运用能力。据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农业劳动力中,文盲率9.56%,小学文化人数占比34.49%,初中文化人数占比44.99%,高中及中专文化人数占比10.61%,大专以上0.37%,2000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也只能达到8年(初中水平),而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就达到了11年,目前在12年以上。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人次少,接受过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竞高达76.4%。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4%,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察、观望态度和心理。这一落后的现状导致了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机械装备难以推广应用,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大大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1.2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思想道德素质指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方面所具有的规范程度。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我国农民的道德素质确实有很大提高,但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农民现有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明显滞后。部分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淡薄,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小农观念浓厚,思想守旧,开拓意识差,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盛行,利已主义抬头,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出现。思想信仰出现波动,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部分农民传统道德观念淡薄,不孝敬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如果不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必将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1.3农民民主法制素质普遍较低
民主法制素质指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及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民逐渐学会了维护和争取属于自己的民主法律权利。但总体看来,农民的民主法制素质普遍较低。虽多数农民知道拥有诸多民主政治权利(比如说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在实践中往往不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在不少农村干部换届选举中,某些农民甚至为极少的物质利益而出卖自己的选举权。一些农民因法律观念不强导致犯罪的事件在农村屡见不鲜,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契约意识差,人情关系往往取代法律关系,致使自身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在市场竞争中运用法律手段协调经济关系、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能力也很低,这就使农民在市场经济运转中处于不利位置。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农民必须增强法制观念,才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法制权利。
1.4农民的健康素质不容乐观
健康素质指身体健康状态和大脑的机能状况。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民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农民在身体素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看病难”、“住院贵”。据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48.9%的农民因病应就医而不去就医,有29.6%的农民应住院而不住院,其主要原因就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广大农民难以承受,这无疑会损害农民身体健康。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体制,造成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农村医疗设备落后,从医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即便是农民有条件就医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农村居民患病率普遍高于城镇压居民。此外,广大农村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潜在威胁着农民身体健康;部分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一些地方病和传染病盛行;农村劳动者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者,也有一定比例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者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都对农民健康素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
2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我国农民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战略和全局上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长远之举。有关部门应立足于农村实际,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各项配套工作,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提高农民素质献计献策,同心协力做好这项育人工程。
2.1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通过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是农业人口改变自身陈旧观念和城市现代价值观念在农村的扩散过程。城乡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促进农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农村人口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朝着现代文明转变,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实行城乡之间双向开放的这种城乡融合的发展模式,是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最好的农民素质教育形式之一。
2.2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
当前,要注意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加速农业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积极培育农村的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产权等要素市场,把分散的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结合起来,促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要教育农民克服“重农轻商”、“重产轻销”的思想观念,深化农产品价格体系和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农副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确立起市场导向观念,加强市场经济中的诚信教育。
2.3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他们将成为新世纪农民队伍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而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农民队伍的素质。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
2.4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大力实施。因此,要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的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将扫除文盲与扫除科盲同步进行,要采取措施从人、财、物各方面来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重。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科委、科协、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的作用,强化“一技一训”、“一业一训”、农闲系统培训、农忙急用培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职业教育培训重点是乡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群众,适当设置相应的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专业及课程,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村成人教育应当在扫盲的基础上面向广大农民群众采用分级制进一步开展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