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建议

时间:2019-05-14 07:2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建议》。

第一篇: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建议

昌吉州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研究

陈东运 管志刚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城市基层自治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任,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城市品位、投资环境等。社区工作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作风端正与否直接影响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扎实、热心为民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昌吉州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昌吉州共有街道9个,城镇5个,社区103个,其中城市社区61个、城镇社区42个。共建立街道党工委9个,城镇党委5个,社区党(总)支部103个。共有社区党员4583名,其中女党员1497名,少数民族党员433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2188名,45岁以下党员1424名,60岁以上党员980名。共有社区工作人员1545名。在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昌吉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依托“三个渠道”,着力优化社区人才队伍结构

昌吉州坚持广开渠道,并重点面向大学毕业生挑选好“苗子”,不断吸纳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使队伍结构更趋合理,逐步实现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知识化。一是公开招聘“外引”人才。昌吉州深入贯彻落实“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发挥公开招聘的“主渠道”作用,2009年以来,开始实施大学生社区干部招聘工作,目前,已经保证全州每一个社区有一名大学生任职。为了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的后备人才队伍,在招聘方式上,改变了以往直接招聘入编的单一方法,采取考试前移、基层锻炼、滚动培养、竞争入编等方式,保证社区人才引进的质量。二是教育培训“内造”人才。与大学毕业生相比,现有社区工作者具有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等优势,但文化基础整体较为薄弱。在拓宽社区人才引进渠道、提高社区人才“准入门槛”的同时,加大从现有社区工作者中造就人才的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观摩、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坚持每年轮训一遍,全面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近三年来,各级党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培训社区干部1500余人次,使社区干部较好的掌握了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写作等基本技能,并要求他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为自身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三是立足实际“孵化”人才。在深化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的过程中,建立社区党员资料库,注意从退伍或企业下岗等类别的社区党员中,把热心社区事业、有一定工作经验、年富力强的党员吸收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同时,根据社区党员来源、构成和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自荐和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并培养社区党务工作者。一方面,在社区、物业和企业班子中挑选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的合适人选,实行“双肩挑”;另一方面从新转入社区的党员中挑选素质高、经验足、能力强的合适人选,经认真考核,按规定程序产生支部书记。

(二)落实“三个留人”,逐步健全社区人才培养机制

社区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是“留得住人”。长期以来,由于编制受限、待遇偏低等原因,社区岗位难以吸引年轻人,更谈不上留住优秀人才。昌吉州从“三个留人”入手,逐步健全社区工作者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社区工作者和后备干部队伍。一是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以待遇留人。2007年以来,州党委出台政策,为103个社区解决编制597个,平均每个社区5.8个,社区各类人员平均达到15人以上。将社区干部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经费,对于招聘的社区工作者,规定在服务期间,享受每人每月不低于75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享受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聘期内社区招聘生的生活补贴,可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增长适当提高,费用由财政承担。二是提供社区工作者发挥才干的平台,以事业留人。加强社区平台建设,将社区骨干力量安排上重要岗位,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施展才华。对进入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实行跟踪培养,尽量安排他们在社区重要岗位锻炼,择优选用担任过学生干部、工作表现好的党员在社区任职。对服务期满经考核优秀的社区招聘生,列入社区党支部书记或居委会主任的后备人选管理。指导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社区骨干力量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社区工作的政策知识和业务能力,促进优秀人才健康成长。三是营造关爱社区工作者的氛围,以感情留人。拴住人才重在“拴心”。近年来,昌吉州不断加大对社区工作的投入,按照全州所有社区阵地均不少于400平方米,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平方米,并全部实现自主产权的要求,三年内累计投资投入1470多万元,相继建成了部分社区的办公场所。同时,将社区办公经费由原来每个社区每年0.8-3万元不等,增加到现在的4-6万元,水电暖、聘用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等费用全部由财政承担,保证了社区高效运转。

(三)坚持“三个面向”,努力拓展社区人才发展空间

昌吉州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努力开辟社区人才的成长通道,着力实现基层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新突破,保证了社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连续性。一是面向社区党支部书记开展“入编选聘”,2009年以来,党支部书记享受副科待遇。二是面向社区招聘生实行“就业兜底”,为了让社区招聘生服务期满后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组织人事部门面向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的社区招聘生,优先提供缺编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被录用后其在社区工作年限可计算连续工龄。对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的社区招聘生,愿意继续留在社区工作的,可直接予以聘用;并纳入副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三是面向社区干部,打破 “身份壁垒”,推进了社区人才“培养链”的形成,极大鼓舞了广大社区工作者,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也推动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工作。

二、昌吉州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社区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在社区一线工作的社区工作者,无论是从事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还是实际经验都相对较为缺乏,对新型社区职能缺乏认识和理解。从行业角度看,社区干部知识结构的不尽合理,已成为深入开展社区工作的瓶颈,难以完全适应服务社区居民,建设新型社区的需要。

2、工作效率偏低,创新意识薄弱。社区工作者来源庞杂,有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有社会招聘的、有下岗失业人员,他们许多人还是沿用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从事社区管理,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区自治功能的要求尚存在差距。社区工作者中居委会“老大妈”工作作风也较严重,“上面催下面干,不催不干歇着看”,主动性较差,工作效率不高。

3、表达能力欠缺,心理素质不强。随着社区工作职能的加重, 对社区干部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从事群众工作, 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麻烦, 这就需要社区干部具备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社区工作者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待提高。

4、工作任务繁重,考核不够科学。据调查,目前社区所有工作几乎年年都有评比考核,每年要同有关部门签订各方面内容的“责任书”、“合同”、“达标书”10余份,考核部门涉及党委、政府的几十个职能部门,导致社区工作者的业绩并不取决于居民会议和居民群众的认同,而是取决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同,偏离了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存在价值。

5、队伍结构不合理,稳定性较差。目前社区工作者女性占到80%,部分社区的工作者队伍是纯粹的“娘子军”,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不利于社区工作开展。年龄结构上,多数社区的工作者队伍都是“4050部队”,新生力量稀缺,整支队伍缺少干事创业的朝气和热情。

6、职业化水平较低。从长远发展来看,职业化是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而从当前实际来看,社区仍是一级“小政府”,社保、低保、计生、综合治理等等工作,最终要落实到社区一线。这就要求社区人才要以专业水准面对、协调、解决各方面问题,做到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并重。部分社区的领头人由于视野不宽、思路不畅、工作方法陈旧,面对工作力不从心,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

7、社区工作后备力量薄弱。因为社会对社区的认知程度不高,社区岗位缺乏吸引力,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到社区工作,导致社区工作力量来源不足。还有少数不具备要求的工作者,进社区工作的目的,只是找一份安稳的收入贴补家用,没有把社区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对待,开拓进取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欠缺。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制约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削弱了社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8、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不够,培训认证机制不健全。由于培训机制不健全,专业社区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服务培训未能普及,社区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缓慢。

9、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人才管理相对滞后。由于社区职业尚未得到广泛了解和认可,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的地位、待遇相对较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需要,更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这样就使社区工作没有连续性,社会上工作人才队伍也得不到稳定发展,不利于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1、对社区干部关心激励的措施不足。社区工作事务繁杂,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工作上的付出和回报比例失衡,使得社区岗位本身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年轻人吸引力较差。目前社区干部的月均收入为800元左右,达不到目前城镇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在职业发展的路径上,缺乏向上发展机会,职务晋升的道路阻隔,使得社区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不大,一些社区干部难以安心工作。此外,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也没有完全落实,开展活动的经费不足,也一定程度地挫伤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2、行政性事务过多。社区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得应付一些长期性的“中心工作”和日常性事务,如各项创建活动中的三天一检、五天一查,另一方面,还得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的工作,真正是所谓“上头千根线,下面一口针”。如此一来,导致社区干部与居民交往大多就事论事,全面了解少,动态跟踪少。据调查,社区书记一年下来用在思考、研究、落实社区建设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最多只有五分之一。长期下来,社区干部很难在社区事务中提高自己,更难有所突破和创新。

3、学习培训不够。许多社区党务干部在社区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由于知识更新缓慢,工作水平难以提高,绝大多数社区党务干部开展工作一靠上级指导,二凭传统经验,创新的力度和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街道党务部门较多的是下任务、提要求、要成果,而对社区党建工作者的教育、培养、管理、监督不够,以致出现了一些工作被动、创新不够、方法简单等问题。虽然街道党委每年都组织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由于经费困难,培训形式单

一、内容简单,没有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4、选拔任用渠道相对单一。在体制上,目前社区既不是城市基层的行政机构,也没有真正成为具有自治能力的社会组织,因此社区党务干部身份不确定,既非国家公务员,又非事业单位干部,导致了社区工作岗位的社会地位边缘化,甚至成为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干部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了社区党务干部的选用上存在高层次人才流入难的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引领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

建设宏大的社区人才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它涉及到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等很多相关的部门和行业。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摆到和谐社会建设更加突出的位臵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要深化对社区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社区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确定社区工作职业规范、从业标准,为推进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导作用,从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社区人才列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摆上工作日程,纳入决策视野,正确把握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采取舆论宣传、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搞好服务等多种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社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留住、用好现有人才,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社区工作中来。实现对社区人才队伍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范围,提高社区工作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积极开发社区工作人才岗位,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社区工作者社会化

社区工作单靠专业社区工作者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动员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走出一条专业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社区志愿者义务服务与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之路。一是动员社区居民人才广泛参与。提高社区居民人才的参与程度,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一方面要从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做起,特别是社区服务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区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用利益把他们同社区紧紧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是要发展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一支浩浩荡荡的社区志愿者大军。只要我们努力工作,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是会不断提高的。二是加强社区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社区工作的不断增多,需要更多的社区志愿者参与进来。志愿者是社会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积极打造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同时,拓宽人才队伍建设层面,积极培育民间社会志愿者工作人才队伍。在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的同时,通过组织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增强志愿者的稳定性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努力形成“培养专业社工、社工引领义工、义工服务群众、群众参与义工”的社会工作格局。要想吸引更多志愿者,主要是广泛宣传发动,使社区建设宗旨、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社区成员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踊跃参与社区工作。更要通过骨干示范带动,通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的模范行为,带动其他居民群众。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内容复杂、范围广泛,社区党务干部不仅要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而且还要有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日常琐碎事务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干部资源,加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是建设和培育一支“专业型、复合型、实务型”专业社区人才队伍的首要任务。针对目前实际从事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社区工作经验的实际,实施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在完善各级党校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与其他培训基地,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在职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实行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通过选聘十名社社区工作领域专家组成研究指导小组、培养百名专业社区工作人才、对千名社区工作者进行社区工作相关理论的普及培训教育,不断壮大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加大对各类协管员的管理力度,进行队伍力量优化组合,理顺条块管理关系,发挥协管员队伍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作用,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规范管理,强化基层”的管理格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社区工作人才培训列入计划,研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各类社会化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能够通过考试取得社区工作的资格证书。

(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凝聚居民搭建平台 在加强社区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文化管理和文化专业辅导员队伍。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按照重点突出、分布合理的原则,设立社区文化活动辅导,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培养群众文化人才: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库”,对辖区文化人才进行登记造册,统筹协调市区文化人才的使用,充实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二是加强各类社区文化兴趣协会建设,从中发现有专长的文化骨干,及时吸收到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中来;三是加强同本地艺术团的联系与合作,从艺术表演骨干、退休或在职教师、文体爱好者中,采取自愿报名、组织考核的办法,选聘一批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又热心社区服务工作的人才,担任社区文化活动辅导员,负责组织、指导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四是引导文化艺术的专业人才参加社区文化建设。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定期、定点,面对面地指导基层文化活动,是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水平的重要途径。五是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开展驻地单位与社区共建共享活动。充分发挥驻地企业、机关、学校人才聚集的优势,将驻区单位的文艺骨干融入社区文化队伍,增强社区文化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同时,最大限度“盘活”小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硬件设施、各类人才优势的社区文化资源,开展与驻区单位文化共建共享活动,积极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六是定期举办社区文化骨干培训班。请有关专家学者讲授“社区文化与管理”、“如何组织社区艺术团队”、“大型群文活动策划与组织”、“群文活动方案的制定及总结”等,不断提高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举办秧歌、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辅导班,组织学员到一些先进社区进行考察、观摩,强化学习培训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娱乐的能力。

(五)推行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工作

在目前情况下,鼓励选派优秀的机关、街道干部到党务人才薄弱的社区任职。一是锻炼了干部,使他们更加了解基层工作实际,使党的工作更加符合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愿望和要求;二是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化,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同工作的水平有了提高,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党员和社区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这些下派干部在社区党建工作中以自己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搞好“传帮带”,并利用召开支委会的时机,认真组织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有关党务知识,积极指导社区开展为民服务,提高了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威信,凝聚了社区力量。

(六)建立可靠的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解决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问题

要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等用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预算,创建有利于社区工作发展的财政体制。社区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在必要的财政支持体制,要保证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使社区工作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建立可靠的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一是要制定出台社区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奖励政策,切实改善社区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以体现“专业人才价值”。二是要设计并实行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工作激励机制。在薪酬设计上,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案,“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设立合理的社工薪酬标准,使其高于同等工作的一般从业人员,合理体现社区工作的专业人才价值。对于业绩突出、能力卓著的社区人才及机构,可设立各级各类灵活的表彰奖励措施,采取嘉奖、评优、培训、保险等多种方式,激励社会工作者,吸引优秀人才,使其在发挥作用中逐步提高社会地位、职业威望和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使社区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三是对于事业单位的社区工作人员,要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做好“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对于在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从业的社会工作人员,要适应社会工作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研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持体制和合理的薪酬指导标准。

(七)尽快制定出社区工作人才规划,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各地区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相关内容,在人才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人才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新突破,用社会化的思路和方法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人才工作的覆盖面,将党委、政府的人才政策、工作措施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服务的群体,提高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抓紧制定各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从现状出发,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的客观需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不同时期的培养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增强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计划性、实施性,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八)积极推进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面对现有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情况,加大改革力度,是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充满生机活力的社区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和首要任务。一是制订目标规划,优化干部配备。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明确工作目标、选人标准、选拔方式等,同时,要加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突出一把手这个关键,选好配强支部书记,有条件的居民区还可探索党支部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的办法。要实行职业化管理,交叉兼职,通过民主选举使居民区党支部成员依法进入居委会领导班子,为提高班子效能、加强党支部对社区工作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组织保证。二是改革选人方式,推行竞聘上岗制度。针对社区干部来源单

一、人才欠缺等问题,要拓宽渠道,广辟“才源”,采取公开招聘、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人才选拔形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要特别重视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进社区工作,以加快解决干部队伍的老龄化问题,并提升社区工作的文化含量,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声誉。三是积极推进社区干部轮岗交流和条块之间的交流。交流一方面是锻炼培养社区干部的一个好途径。(完)

管老师,你好,我1号要到清华大学学习,麻烦你对这篇文章做一些修改。

州组织部领导看后,认为文章写得很好,为了保障让自治区入选,特提出如下修改意见,供你修改时参考。

1、第一部分,把社区干部的作用方面的内容增加一些,比如,在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方面的具体工作情况。

2、第二部分的存在的问题部分再提炼一下,有些内容可以进行一些合并概括。

3、对策建议部分的对策要针对文章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接,不要和提出的问题相脱节。有些内容可以再归纳提炼一下。

文章修改好后,直接发到州组织部这个邮箱(2337204@163.com)在下周一,8月2号发过去。谢谢。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七点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七点建议

一是把社区作为青年干部的培养锻炼基地,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充分发挥青年干部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的优势,推动社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全面启动实施一居一名大学生工程和社工人才工程,定期为社区选派一批高素质的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服务工作;三是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和竞职演讲的方式,选举产生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成员班子。要注意拓宽民主选举的范围,长期工作、生活在社区,但户口不在社区的人员,以及驻地单位的负责人都可作为参选和被选对象,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人才资源;四是政府设立的承担公共管理事务的社区工作站和社区设立的政府花钱买服务的社区服务站,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聘用,确保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五是加大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定期对社区干部开展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系统培训,组织、人事、民政等部门按分工重点做好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骨干成员的调训工作,并定期组织社区干部赴外学习考察;六是建立健全社区干部向社区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述职的民主考评制度。年终由社区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对其进行民主测评,对测评不称职的社区党组织成员和居委会成员,可在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启动罢免程序。对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人员分别按国家人事制度和服务站内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予以辞退;七是进一步解决落实社区干部生活待遇低的问题。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其他民间组织无可替代的作用,建议政府按城镇职工上年人均工资收入2/3的标准核定对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成员的生活补贴,同时为无固定职业和固定收入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成员办理“三险一金”解除其后顾之忧。经居民大会同意,社区可从其自有收入中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对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干部进行补贴和奖励;社区工作站人员按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执行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制度;社区服务站人员经费自筹,收入与绩效挂钩。

第三篇: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杨清丽

开发农村人才,落实“人才强国”和“人才兴农”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群众增收致富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西宁市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素质普遍提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动力源泉和人力支撑。

制定人才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农村人才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特别是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本地农村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培养和吸引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重点是第一线的应用人才、管理人才。加强农村人才建设工作,市、县定期召开农村人才建设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协调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人才建设工作。

建立实施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与人事、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归口管理、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程,通过对科技人员调配、双向选择、技术推广、提供服务等多种途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制度。

增加经费投入,保障措施落实。确立人才投入优先的观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农业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建立各种农业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加强资金争取与整合,除了积极争取各类专项培训资金外,市县两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农民培训资金,按计划列入预算。

建立人才市场,健全信息网络。以市、县人才市场为主干和依托,以乡镇人才服务站与村人才服务信息点为补充,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农村人才市场建设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集配置、交流、培训、开发功能为一体,积极开展人事代理服务,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发挥农村人才市场的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农村人才市场要与城市人才市场相联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商贸企业、农技部门的协作,组建面向市场、灵敏高效的智力信息网络,开展城乡一体化人才服务。

来源:《青海日报》

第四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建议

蒲江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和对策建议

成佳镇政府 胡茂珩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从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哪个国家智力开发好,哪一个国家就富强”。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此,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也如此。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蒲江县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增强在大成都区域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坚持“人才兴县”的发展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挖掘、使用、管理好党政人才资源,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一、蒲江县县党政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其特点

我县辖8镇4乡,109个行政村,23个社区,总人口26.1万,共有干部总数4959人,其中公务员989人,拟参工人员102人,事业管理人员3928人。近年来,我县按照《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及中央、省、市有关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坚持把“人才强县”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开发人才资源,营造公平的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全县党政人才队伍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随着一批批新进公务员源源不断地充实进机关队伍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党政干部打破了“四平八稳过日子,旱涝保收领工资”等传统思想,增强了竞争意识。他们纷纷参加自学、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进一步丰富了自身政治理论、科技文化和经济管理知识,使全县党政人才队伍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大专以上文化(含研究生)呈倒金字塔结构,党政人才不断向高文化结构发展。进几年来新进入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队伍的,全部为省市统招录取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呈金字塔结构,低学历层次逐年下降。党政人才队伍文化程度向高层次较快递增,知识化建设取得明显效果;二是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党政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专业、工程技术等类专业人才都的比例有所上升。

(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通过采取公开选拔、公推直选、民主推荐、实践了解、培育选调生和到龄离岗等措施,我县切实加大了年轻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力度。截至目前,全县党政人才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39人,局乡级干部456人。其中,30岁以下4人,占1.4%;31-35岁37人,占12.7%;36-40岁84人,占28.8%;41-4

5岁128人,占43.8%;46岁以上的39人,占13.3%。全县女干部共59人,占总数的20.2%,在12个镇乡领导班子中均配备有女干部。从文化程度上看,大专文化程度126人,占43.2%;大学文化程度116人,占39.7%;研究生学历6人,占2%。从专业结构上讲,经济管理类79人,占27%;农业技术类36人,占12.3%;法律专业类58人,占19.9%;文史政治类58人,占19.9%,其它61人,占20.9%。从工作经历看,具有乡镇(农业)工作经历的184人,占63%;具有经济(工业)工作经历的105人,占35.9%。尤其是今年我县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0名副局乡级领导干部充实进党政领导班子,年龄都在40岁以下,都具有在大专以上学历。使我县党政领导人才队伍结构呈现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

(三)、党政人才队伍交流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

近几年来,蒲江县坚持以培养锻炼干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和促进廉政建设为目的,根据干部的不同情况,积极推行干部交流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展快与慢的乡镇之间、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县级部门与乡镇之间,逐年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在同一岗位工作满5年、同一部门、乡镇任职满10年的领导干部,本籍干部以及有近姻亲关系的干部都进行了交流。同时,根据干部实绩、领导水平、工作能力因素,抓好干部需求性、培养性、互补性和调整性交流。近5年来,共交流干部247名,其中城乡之间交流94名,部门之间交流86名,乡镇之间交流67名。除此之外,还积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争取上级部门下派干部指导工作。针对国土、规划、建设、公安等部门工作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的特点,主动争取上级直管部门下派干部到蒲江县挂职锻炼或直接任职,实现业务工作的“零距离”指导。近年来,先后从市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等部门争取了7名下派干部到对口单位担任局级领导职务,有力地推进了工作发展。二是选送局级后备干部异地挂职锻炼。围绕深化和拓展外训富脑工程,利用与省市和友好区(市)县的合作关系,近5年共分批选送35名局级后备干部到省科技厅、省商务厅和青羊区、丹棱县等地挂职锻炼。三是抽调年轻干部进入市级部门学习。为加快蒲江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我县在主动与上级部门加强联系的同时,今年年初,从招商局、优先发展重点镇抽调2名干部分别到市商务局、投资促进委员会上挂锻炼,重点学习国家对时期商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招商引资优惠规定等内容,促进了年轻干部的锻炼成长。

二、蒲江县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党政人才工作和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党政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与我县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高层次、复合型党政人才总量不足

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低,但大多是通过在职学习取得的,全县党政人才中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的仅人,且大多为师范、农林等院校毕业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经济类、法律类、管理类等人才需要加快培养开发。适合县级综合经济部门、对外经贸和招商部门、旅游规划等各类专业和紧缺人才还需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同时党政人才队伍中存在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不同步、个人能力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高学历低水平”现象,并在整体上呈现“两多两少”的失衡状况:熟悉政工和行政事务的人才多,真正懂经济、善经营的人才少;单纯执行型的人才多,善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管理人才少。科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学文史的多,学理工的少,科技型、经济型尤其缺乏,熟悉宏观经济、外经外贸、高新技术、资本运作、资本运营、产业规划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型、复合型领导人才更是缺乏。尤其是懂管理、懂技术、懂外语、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是凤毛鳞角。随着 “三基地一轴心”建设的不断推进,蒲江县十分缺乏具有综合素质的外向型人才。

(二)、文化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

在财政供养正职人员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占66%,从表面看,其文化结构趋于合理。但事实上,这部分人员中通过在职教育取得高学历文凭的占了60%以上,而事业人员中有近40%的人员只具有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同时,在职人员中30岁以下的158人,仅占16.3%,41-50岁年龄段的351人,占了36.2%,51岁以上的165人,占了17%,许多单位因为人员年龄老化问题而不能建立共青团组织,年龄老化现象较为突出。

(三)、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层次比较单一

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的层次比较单一,方式不够宽泛。目前,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仍局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各类党、干校的轮训上,培训的规模小,内容浅显,方式单一,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由于受机制、经费等限制,一些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很难落实,像高校培训学习、去经济发达的地区挂职培训等。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参加过国(境)外培训的县级领导有6人,占我县县级领导总数的15.8%;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干部125人,仅占干部总数的12%;其余的主要通过我县本级培训和成都市调训。尤其是我县局乡级以下党政干部参加成都市以上培训的机会偏少。

(四)、党政人才的能力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蒲江县积极实施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改善,但党政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改革创新的能力不够强、转变职能,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够高,解决矛盾、协调发展的能力不够强等问题。特别是面对“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我县“三基地一轴心”建设,部分干部结合我县实际的思路不够开阔,思考分析不够,办法、措施缺乏,工作创新乏善的情况,不善于超前谋划,抢抓机遇;部分干部不能很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解决问题。一些干部欠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知识,还没有适应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向优化发展环境、提供高效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公众提供高效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在面对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不善于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和矛盾,缺乏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一些年轻干部预见问题、综合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心中无底,不能从容应对。

(五)、党政人才“进口”不畅,吸引环节不够灵活

党政人才进入渠道“逢进必考”,大学生毕业分配主渠道基本堵死,只能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而每年招录的公务员寥寥无几,杯水车薪,社会上许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缺少必要途径。企业人才队伍、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与党政人才队伍之间人才流通渠道不畅等,造成党政人才老化。同时,党政人才易受身份和体制的限制,存在着“流不出、引不进”的现象,使得党政人才在流动上和引进上存在着“壁垒”和“盲区”,党政人才进行自主流动的可能性较小,高层次人才在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很难流动。由于基层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一时缺乏有效的措施,也难以吸引住人才,更难留住人才。目前,我县县级机关行政编制紧缺。全县行政编制总数为694名,余编84名,但是按照县乡编制分级使用的原则,县级机关已超编6名,致使县级机关公务员队伍“进口”不畅。

以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区域的,也有社会的,既有机制方面的,也有工作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体制的制约,政策待遇缺乏吸引力,高知识层次的人才不愿来,必然导致高职人才缺乏。二是人才观念和人才本身的价值认识水平与党政人才岗位素质水平要求有差距,人才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三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存在人才培训教育与实际需求的相脱节,供给与需求相脱节的现象,难以整合人才资源。

三、蒲江县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我县党政人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县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各个年龄段领导干部的潜能和优势,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具体来讲,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党政人才成长环境

继续发挥组织部牵头抓总的工作格局,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从人才成长的环境上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办法。要在支持人才工作的“硬”环境上下功夫,建立更趋合理的财政分配体制,能够使初等发达地区特别是基层能拿得出资金吸引留住人才;又要重视优化人才成长的“软”环境,从人才成长的各个环节入手,抓宏观管理,抓服务跟踪,从使用人才的观念、思维、手段、渠道和工作方法上,优化措施,优惠政策,做到感情留人。

(二)、坚持创新工作机制

按照“用好现在的,培养自己的,吸引外来的,留住关键的”人才工作思路,努力建设适应蒲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继续调整和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结构,在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层次、数量等结构方面做好工作,建立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党政人才。在年龄结构上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上继续优化,不断充实法律、经济、金融管理、旅游规划类专业党政人才,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破除陈旧观念,拓宽用人机制,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柔性流动机制。

2、继续改进和创新党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式。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遵循人才供求的客观需要,改革和创新党政人才的培养方法,渠道和机制,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激励制度,不断加大党政人才到不同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挂职锻炼的力度,为培养和吸引优秀党政人才创造条件。

3、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优秀党政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和环境支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强县战略有机结合,积极借鉴外地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不断健全创新党政人才培养管理、选拔任用、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积极推进干部制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继续探索党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支持。

(三)、坚持正确的人才工作导向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人才工作在政策、环境上的舆论宣传,营造党政人才建设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跳起来摸高,跑起来干事、飞起来跨越的工作热情。”通过干部交流工作的实施,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为党政人才队伍注入一支“强心针”,让勤奋的同志有动力,懈怠的同志有压力,落后的同志有危机,充分激活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改变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善。总结推广党政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做法,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人才、重视人才。做好引才引智工作,促进全县人才工作向更深更广发展。

(四)、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打造专家型、复合型党政人才队伍

在充分发挥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等传统有效的干部人才选拔方式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任机制,在干部人才选拔中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局面。

1、建立人才识察责任机制。“一流之人,可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善。”考察人员的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考察人员的质量。要积极探索实行考察资格评定制、考察责任追究制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精干高效的考察人员队伍,以增强人才选拔工作的责任意识,提高人

才考察工作的质量。

2、建立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实行任职资格考试、分类公选的选拔模式,将公开选拔作为一项有序的、定期的常规性工作。党政领导后备人才必须经过任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并经组织考察后,列入党政后备干部序列,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当领导班子出现缺职或需要进行班子调整时,由县委组织部根据拟任职位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从具备任职资格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或从事相关职业的对象中,经自愿报名和组织审查,择优确定面试人选,参加统一面试,面试后再按既定比例确定考察人选,最后经组织考察后讨论决定是否任用。

3、建立开放式人才引进机制。在注重开发利用现有党政人才的同时,还要面向人才市场,重点跟踪考察那些懂经济、会管理、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党政领导人才,打破身份、区域界限适时引进,并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干的事业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县党政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全面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构建一支坚强有力的组工干部队伍

组织部门是党管人才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人才的发现、培养和选拔靠的是组工干部。组织部门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由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是组织部门职能的升华,组织部门应积极承担牵头抓总的职责,大力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抓好人才工作。要深入推进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建设,进一步开展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培养组工干部知人善任、广纳群贤的人格魅力,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干部之家、党员之家、知识分子之家、人才之家”。

当前,我县党政人才工作,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不断开拓党政人才工作的新视野,创新党政人才工作的新机制,形成党政人才工作的新形势,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服务人才,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努力使我县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关于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新蔡县喜盈门婚庆礼仪公司经理 新蔡县婚庆同业商会会长 刘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高度和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了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文化人才发展和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总体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人才建设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突出位置,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求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这既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也是新时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要统筹促进各类文化人才发展。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分类指导,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荣誉褒奖人才,用学习提升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造就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家、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支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正是各类人才的匮乏,人才危机已经十分明显,主要问题如下:

(1)人才总量缺乏。从宏观来看,我县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大低于其他县市,甚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人才结构错位。随着文化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文化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行业、新客户、新技术和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这导致新兴技术人才培养滞后,人才结构出现了严重错位,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人才阶段性失衡。文化行业,在其高速扩张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现有人才不够和现有人才不能适应新需要的问题。

(4)人才尚未被发现。多种原因使部分人才未被发掘,人才资源,未能得到优化配置。

多年来,由于我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重视程度到经营所占比重,严重失调,致使我县文化产业不但不能吸引外部人才,本土人才反而频频外流,造成了我县文化产业人才全面匮乏,如:文化教育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网络服务人才、影视制作人才、文化策划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编导创作人才、宣传演艺人才、传媒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经营人才和中介人才、旅游业推介导游人才、农村群众文化人才等。

为加强我县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议: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

1.“以人为本”——将新型管理理念引入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我县文化产业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在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在人事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努力做到适才适用。

2.加强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建立一个所有人才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3.报酬递增——物质激励。报酬递增是为满足人才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如果它们不能被满足,其他的激励就根本无从谈起。从生存角度说,让人才能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神圣义务。

4.同甘共苦——感情激励。同甘共苦满足的则是人才感情与尊重的需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与人才同甘共苦,人才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的感情才会弥笃深厚。

5.共同愿景——战略激励。共同愿景满足人才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任何人才孜孜以求的目标。当人才有了奋斗的目标,他们才会前仆后继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因此对我县来说,最能激励人才的东西不是财富,也不是权利,而是大家共同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有了共同的志向,人才就会聚在一起,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不懈奋斗,比如说“打造生态水城、建设仁义之乡”这样的“十二五”宏伟目标。

二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为确保人力资源与我县发展之间的动态适应性,政府应有效将吸引与活用相结合,推行人才盘点机制,适时对人才进行考核评价,并参照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人才管理措施。具体为:

1.吸引与活用相结合。为充分、合理使用人才,政府应坚持内育外聘相结合。

2.人才队伍分级分类。任何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组织层次。因此,正确对人才进行分级、分类可为管理指引方向,也可为人才奋斗指明目标。

3.严格的监督机制。随着文化产业经营规模的大型化和产权结构的多样化,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执行经营管理功能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赋予他们职权的同时,也要形成对他们有效的监督机制。

4.完善考核制度。应该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在考核过程中,要运用量化指标对员工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地分析测量,并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考核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增强考核制度的激励功能。

5.优胜劣汰机制。依据考核结果建立恰当的优胜劣汰机制,可为人才改善绩效营造一种外在压力。

三是制定“十二五”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做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县有关部门应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文化产业人才供求状况,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流动规律和配置规律,明确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适合我县文化产业实际情况,可操作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为我县制定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供有关政策依据。

四是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开发体系

1、分步骤推进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摸清文化产业人才底数,分类建档,充实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库。

2、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和机构,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培训项目、人才信息等公共资源运用上,向文化产业领域倾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院校,建立新蔡县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或者是论证成立新蔡县文化艺术学校),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基层文化人才。

3、进一步发挥我县居三个省会城市中心的区域优势,加强与高校在人才开发、引进、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化产业专业毕业生,充实文化系统基层单位。

五是着手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

1、在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方面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分配人才的作用,从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入手,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人事代理,为人才的成长、脱颖而出制订科学的评价和使用机制。

2、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其他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引才、育才的先进经验,鼓励各单位、各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激励优秀人才。对于能力突出,对文化产业有积极贡献的人员,采取适当形式和方式进行表彰奖励,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3、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人才在项目创新、技能提升方面给予一定支持,鼓励个人和团队提高业务水平。

4、综合运用各项人才优惠政策,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良好服务。通过各种措施,不断优化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环境,壮大全县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造福百万新蔡群众。

下载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建议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要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我们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

    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XX小组 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一个新型的人才群体,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和推动者,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

    加强现代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和途径(定稿)

    加强现代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和途径加紧培养大批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公司党支部一项重大而......

    关于加强徐汇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提案编号: 1108提 案 者: 陈延烈案由: 关于加强徐汇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承办单位: 卫生局办理结果: 解决或采纳提案内容:案由: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与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与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与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与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调研建议

    为了全面掌握**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提高人才应对政策,促进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我局组织人员于今年2月份先后深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就卫生......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精)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杨清丽 开发农村人才,落实“人才强国”和“人才兴农”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是加......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钢结构分厂负责整个公司结构件的下料、成型、拼焊等加工工序,结构件是工程机械产品的钢筋脊梁,而结构件质量的不断优化,就要靠分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