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
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孔子避世思想之表现
愚以为,孔子的避世思想,可从两方面观而得之。其一,从《论语》中记载的隐士和孔子擦肩而过的场景中,可见孔子对隐士的态度;其二,从《论语》中对孔子“听其言观其行”,可见孔子避世思想的本真流露。
一、从孔子和隐士的几次擦肩而过窥其避世思想
显然,不论是“大隐于朝”、“中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做隐者历来是避世者最醒目的行为标志。在这个标识面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从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上,又能见到什么呢?
南怀瑾说,“一些人说孔子思想与隐士相对,其实一点都不相反,甚至孔子也有避世隐遁的观念”,他在评论孔子“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这段话时说,“这一段表面上看,孔子反对隐士,实际上这一段包含着浓厚的隐士思想。‘贤者辟世’,时代不对了,觉得无能为力,挽回不了的时候,只有辟世。那么辟世干什么呢?就是保持有用之身,等待机会,做更大的贡献。讲不好听一点,也就是消极的自全其身。”[1]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2]显然,孔子对隐者进行了分门别类。辟者,避也。孔子把隐居的贤士按照“避”之程度深浅,分成了四个层次,当然他不认为彼此有高下之分。最彻底的隐士自然是“避世”之士,像伯夷、叔齐这样跑到深山老林里去,采薇为生,不食人间烟火,最后饿死也不出山,就属于此一类。其次辟地,说的是从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跑的方向当然是去乱国,适治邦。其次辟色,就是君主或上司在礼貌上对自己越来越怠慢,就要考虑是不是该走人了。孔子很看重脸色的,比如,当子夏请教什么才算行孝时,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孔子认为,不要以为帮父母做点事,有好吃好喝的先紧着父母就是孝子了。关键在于,在做这些时,还要给长辈好的脸色。如果给大人难看的脸色,还不如别这样侍奉。孔子自己就因为没有得到好颜色就有过一走了之的经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灵公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卫灵公和孔子谈话的时候,见天上飞来大雁,就只顾看大雁。孔子可能觉得心不在焉的卫灵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对自己很不尊重,就又跑回原先呆着的陈国去了。比辟色程度更轻一点的就是辟言,听人言语不对付,就避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遇到不讲理的人,惹不起躲得起,不跟人一般见识。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毫不含糊地肯定了“贤者辟世”,还宣称“作者七人矣。”那么,在孔子眼中,哪七人可以称之为“辟世”的实践者呢?先看钱穆的看法:
“《论语》记孔子所遇隐士,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石门,荷蒉,仪封人,狂接舆,适得七人之数。”[4] 不过,对于这“七人”到底是谁,说法不一。杨伯峻《试论孔子》一文中就把微生亩看成是隐士:
在《论语》一书中反映孔子热心救世,碰到不少隐士泼以冰凉的水。除长沮、桀溺外,还有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石门司门者和微生亩等等。
钱穆和朱熹观点类似,朱熹解释“封人”为“掌封疆之官,盖贤而居于下位者也”。朱熹同时认为,“不可知其论何,必求其人以实之,则鑿矣”。[5]在朱熹看来,不必拘泥于分辨七人到底是谁,否则就要成老学究了。
如果我们把最有争议的微生亩和仪封人对比一下,恐怕微生亩是隐者的可能性更大。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6]
仪是卫邑,孔子去鲁之卫,又去卫适陈,卫邑的守边官要求见孔子,见过以后,他似乎想安慰孔子的学生不要忧虑于孔子丢官失位,他的理由是天下无道,老天爷将会发号司令,要把孔子当木铎,向世人宣行大道。显然,这位封人对孔子是以激赏的态度来看他的,他把孔子视为一个警世者,一个先行者,一个传道者。再说,一个真正的隐士,是不会只要是君子从这里取道,必然会嚷着要见面的。隐士显然不会轻易当“追星一族”的。
而微生亩对孔子的态度就大不一样: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7]
微生亩对孔子直呼其名,可见其态度之倨。不仅如此,他还直斥孔子带着学生栖栖遑遑四处奔走,是想以口舌之辩以取悦于诸侯,孔子不得不予以否认,并辩解自己这样做是不想弃绝人世做一个固执己见的人,而是想多方求道。孔子还举例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言下之意,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微生亩对孔子率直和无所顾忌的态度,和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石门、荷蒉、狂接舆六位在《论语》中明显带着隐士印记的人,几乎如出一辙。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8]
这个石门的守门人尽管在常人看来位卑言轻,可他的洞察力几乎对孔子做了未盖棺而论定的判决:孔子不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在道家看来,这和西方的西西佛神话一样,悲壮但无济于事。孔子有一颗救世之心,可是周室衰微,孔子无力回天;陪臣执国政,孔子无力回天;世风日下子杀其父臣弑其君,孔子无力回天。可孔子并不甘心,他四处奔走游说,力图重新建立社会秩序,塑造完善的个体人格。尽管孔子四处碰壁,还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救国图治的热情从来没有减弱过。石门这样大隐于市的隐者,尽管佩服孔子的热诚,但并不看好孔子的做法。他们认为与其白费力气,不如随顺自然,何苦要去螳臂当车呢。再来看下一位:荷蒉者,他的洞察力更进一筹。石门见孔子心之宏观,把握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使命意识;荷蒉则见孔子心之细微,清晰地分辨出了孔子微妙的内心世界: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 “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9]。
荷蒉从孔子的击磬声里听到了孔子的“有心”,理解到了孔子“莫己知也”的内心之叹。他认为孔子击磬是敲给卫国的当政者看的,不过,他似乎在告诫孔子,要过河,如果,水浅撩起衣服就过去了;如果水深,撩起衣服也没用,你孔夫子看来在社会上混是不知深浅啊!既然没人理解你,你为啥还要敲出声音给人听到呢?何必多此一举!
笔者注意到,在“莫我知”这个问题上,孔子是矛盾的。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0]
显然,孔子自己也有不为人知的慨叹,而与此同时,他又教导学生“莫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但在颠沛流离之际,荷蒉几乎是直接揭开了孔子内心的伤疤。孔子对荷蒉直指内心的揭示无话可说,对于一个果决于忘世的担草人,孔子虽不苟同,却也不想非难他。再说,孔子击磬,何尝不是以一个隐者的心态和风度,在不见容于当世的时候击磬聊以自娱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1]。
鲁有石门,卫有荷蒉,陈蔡间有长沮、桀溺,孔子一路奔走,一路频频与异人擦肩而过。来到楚国,亦无例外。楚国狂人且直接在孔子车前唱起了歌来!凤鸟本当治世则现,乱世则隐,可孔子在乱世却不知归隐山林田野,还大老远跑到楚国来,即使得仕于楚,恐怕也是凶多吉少难逃危殆啊!佯狂避世的接舆在歌里是一种讽喻,更是一种规劝,孔子可能受其警醒,却没能追上他答话。
“孔子抱明道行道之心,曾一度之齐,不得意而归。又以不得意而去鲁之卫,复以不得意而去,亦曾一度欲去之晋而未果,道困于宋。其在陈,虽仕如隐。今之来楚,宜无可以久留之理。”[12]
孔子一行接下来偶遇的长沮、桀溺两人,和后来的诸葛亮一样,躬耕陇亩以自给。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3]
长沮对派子路前来打探道路的孔子,以一句意味深长的双关语,暗示了孔子的四处跋涉未必必要。“知津”在这里不仅指对渡口对路线的了解,还暗含了对现实和命运的把握。既然你孔子是知津者,又何必要别人来指点迷津呢?而桀溺则直接指明了孔子的奔走呼号对改变时局无能为力,正如江水滔滔东流无法阻挡,个人要在时代的滚滚洪流前力挽狂澜,无异于螳臂当车。桀溺甚至有点拉子路入伙的意思:你与其跟着孔子做避人之士,还不如跟我们一起直接逃离这世事的喧嚣扰攘!
孔子听完子路的汇报,不禁长叹,他的太息声中是一种深刻的无奈:正如飞鸟和走兽各以群分,我也只能和人世打交道了!假使天下有道,我就没有必要这样执着地想改变现实了!言外之意,孔子何尝不想和长沮、桀溺一样优游世间啊!可惜的是时不我待啊!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4]
子路“拱而立”的恭敬,换来了荷蓧丈人杀鸡为黍的好饭好菜招待。荷蓧丈人一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两千多年后批判孔子的经典名言。事实上,荷蓧丈人关心的是在乱世中老百姓更需要安身立命,而子路的一段话,似乎也在传达孔子的想法:安身立命,顾及了家庭伦理的长幼之节;而有德有才者在乱世中隐居不仕,尽管洁身自好,但也荒废了君臣之义的大伦。
我们可以看到,七个隐者中,只有微生亩孔子直接与其对话,还解释了微生亩对自己的当面诘问,其他六人中,荷蒉从孔子门前过,接舆、长沮、桀溺,孔子在车上见到,荷蓧丈人是子路遇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隐者要么对孔子师徒态度倨傲,要么对他们直接讽喻,要么对他们提出警告,要么对孔子进行入木三分的批判和透视,而孔子却对他们表现出了明显的尊重,对他们的诘难,似乎只有小心的申辩和解释,态度可谓恭敬有加。为了能和隐者对话,孔子甚至下车要和楚狂接舆说话,可惜对方惟恐躲避不及;为了见荷蓧丈人,孔子要子路“反见之”,可惜同样未能遂愿。
我们不难推断:
第一,孔子对避世者显然没有持否定的态度,而是有着相当的敬重。我们来看这七个隐者,他们到底是怎样的隐士呢?微生亩身份不明,但从他对孔子直呼其名,态度很倨傲,可能是一个比孔子年长的老者,一个洞明世事的老隐士。长沮、桀溺在耕田,荷蒉挑着一担草,可见他们跑到乡下当起了农夫。荷蓧丈人挑着竹器走在路上,恐怕靠一门手艺而混迹江湖。与这些跑到山野里当游民的人不同,石门司门者更有趣一点,他藏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天看守城门,看着人们进城出城。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人情冷暖希奇古怪的事,尽收眼底,做一个旁观者,有种心远地自偏的感觉。至于狂接舆,那就更是佯狂避世,想骂就骂,想唱就唱,活脱脱一个桀骜不驯的狂人。可见,这些隐士都对社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与孔子的汲汲于用世大异其趣。可是,孔子在国君面前都敢脸色不对就要一走了之,对这些隐士却任凭对方嬉笑怒骂,还特别真诚地想与他们交流,可见孔子对他们敬重有加。
第二,孔子很想和避世者交流,一为从另一个角度为自己指点迷津,二为自己四处求仕推广仁和礼的举动做出辩解。孔子尽管对自己以仁义修身、以礼乐治国的主张深信不疑,但当他一次次被不同的国君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拒之门外的时候,他需要寻找大道不行的答案。向隐者发问是一种恰当的选择,至少可以通过隐者来自我反观。一个失意者向曾经的失意者打听前车之鉴,是很自然的事情。另外,隐者往往代表一种民间的、在野的力量,这种力量历来是不可小觑的。孔子尊重隐者,某种程度上是在争取在野力量的支持。
第三,孔子对自己没有走上避世者的道路表示深深的无奈。如果身处治世,自己何尝不想洁身自爱高蹈避世,享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山水之乐呢?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孔子在子路向长沮、桀溺问路后的感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我们仔细揣摩孔子的言外之意,不难发现:孔子其实很想像这些隐士一样,修理修理地球,挑担干草或者竹器之类在天地间行走,或者装疯卖傻,或者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舒,如此优游岁月,岂不快哉?在孔子看来,这样做的前提是“天下有道”。在天下无道的时候,是不能撂挑子只图一身轻松的,而是要发奋忘食挽狂澜于既倾,甚至到“席不暇暖”的地步。微生亩骂孔子的,正是他这种栖栖遑遑时不我待的劲头。如果天下有道,孔子就没必要去改变什么了,自己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奔走,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从孔子无奈的感叹,可以看出,孔子内心深处是有隐者情节的,而孔子没有走上这条道路,只是一种责任在推动而已。正如钱穆所言:“孔子尝欲居九夷,又曰乘桴浮于海,是孔子非不同情于隐者。然世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得人人皆隐。”[15]
第四,当孔子之时,儒道未为泾渭分明,故他没有与佯狂隐者针锋相对,而是抱着求与切磋的态度。至多他采取“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宽容态度。像儒家始祖、素王、至圣先师等等称号,是后人送给孔子的尊称,是人为封给他的。道家的祖师爷老子,和孔子大致同时代。恐怕这两个人并未预想到后来人会把自己划归到两个不同的阵营。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和老子自身,我想并不会有什么门户之见。避世思想既然古已有之,那么,就不该是老子一脉的专利,对孔子有避世思想就不必大惊小怪。而正因为孔子不时闪烁避世的情怀,反而可见孔子思想之博大;正因为孔子没有亲蹈避世道路,可反衬孔子救世使命感之强烈。
第五,在孔子看来,“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因此,自己和隐者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诸侯纷争、世风日下的乱世做出一种反应,而对于隐者而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16]可见,孔子把自己和隐者看成是殊途同归的忧世者。
有意思的是,《论语》中孔子所列举的逸民刚好也有七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7]
孔子对遁世逸民的境界进行归类,可见他对逸民的重视。二十四史中多见为逸民列传,可见逸民在中国历史上占一席之地。孔子对七位逸民的评价,可以看到他的避世观有着鲜明的特点。孔子认为,伯夷、叔齐隐居饿死,是不降志,不仕乱朝,是不辱身。至于柳下惠、少连在鲁做官,三黜不去,自然是降志辱身了,不过,言谈举止合乎人伦常理,如此罢了。虞仲、夷逸,隐居废言,欲洁其身。孔子显然很重视志、身、言的关系,志是内在的,身是外在的,言寄寓于身,又能言志,是二者的桥梁。孔子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志,对于一个隐者来说,志之高洁最为重要。“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18]可见孔子认为,杀身成仁是值得肯定的。言既然是身体的表达者,那么,当我们把身隐藏起来的时候,自然就不需多言了。显然,道家把保全生命作为隐者的出发点,孔子则把高尚其志、实现内心的自我完善作为隐者的终极目标。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要“穷不失义”、“独善其身”。
孔子把自己和七人位逸民做了个对比,孔子之所以自称“无可无不可”,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避世与否,是“无可无不可”的,这实际上就是两者皆可。意思很明显,当世道清明的时候,应该出来做官的;当世道溷浊的时候,只需要修身养性,做个自了汉就行。孟子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9]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20]
从孔子和弟子原宪的这段简短对话,可见孔子对避世的两可有一个标准: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有意思的是,原宪还真的实践了老师的教诲,他选择的是耻于在无道的世界里升官晋爵,而是成了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列名的游侠奇士,“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原宪在孔子死了以后,没有选择建功立业,而是退隐于江湖草泽之中。孔子的学生,有子路那样的积极用世的弟子,有颜回那样的学问道德值得称道的好学生,也有原宪这一类逃名遁世的隐士。原宪知道所处的世道太乱,无法有所施展,因此远走山林,韬光养晦,浪迹于江湖之远。
二、从《论语》的师生对话看孔子的避世思想
1、“孔颜乐处”的境界
宋代理学家程颢回忆“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周敦颐指出: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21]
孔子表彰颜回能够超脱于衣食住行的穷乏简陋,而有着内心的自得之境。内心有了涵养道德的乐趣,吃不好喝不好住不好就是个小问题了。所谓的“孔颜乐处”是一个精神境界的问题,体现了儒家追求内圣的理想境界。颜回贫而乐,达到了一种超越富贵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与道合一的境界。
孔颜乐处,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命题。对于外在世界,儒家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时候,往往难免心为物累,当我们在内心逃离这个尴尬的外部世界时,特别是保持一种心性的完满感觉时,就不会被物质所形御了。
孔子还说过类似的话,比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物质条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内心充盈着因领会人间正道而带来的精神的愉悦。这种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不失为一种贤者的境界。在理学家的眼里,儒者需要压抑自身的欲求而屈从于社会的道德约束。而在孔子当时,似乎强调的是不要心为物累,与其不义而富,倒不如贫且逍遥,一种放达开阔的胸怀是孔子所推崇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2]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23]
在这里,孔子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义利之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当视如浮云。而在贫穷困窘的遭际面前,要保持人格的尊严,不低声下气取悦于人;反之,我们掌握了人间财富,则要为富知礼,不得骄奢淫逸不可一世。孟子在这一点上完全秉受了孔子的真传,他对大丈夫的定义标准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4]
在礼的前提下,在义的前提下,孔子显然是一个乐得逍遥派。尽管他不同于彻底的遗世独立者,无法做到相忘于江湖,但他所欣羡的“曲肱而枕之”的自由和浪漫、他流露出的视富贵如浮云的处世态度,和避世者们安于困窘、自我解放的旷达和超然,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对于孔子还是隐者们而言,精神的快感,放逸的境界,都是一种至上的享受。
2、“吾与点也”的避世想往
孔子的志趣,说得大一点,是“兴灭国,继绝世”,如果说这句话听起来还有点空洞,那么,孔子自己说的“吾其为东周乎?”说明孔子一旦有机会,很想在东部建立一个恢复了周朝礼乐制度的理想王国。
孔子的志趣,说得小一点,则从下面这段师徒对话可找到具体的表述: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5]
孔子要颜渊和子路说出自己的志向,子路显然很讲义气,愿意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分享,用坏了也没关系。颜渊则不愿意夸耀自己的善心,对人有劳也不求回报。而孔子则希望老者能安,朋友能信,少年能感怀,看来孔子的志向非同一般,寻常人是无法有如此鸿鹄之志的。然而,孔子非同凡响的志趣,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他不得不开始发牢骚了:“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老夫子竟然想洗手不干了!孔子自称“不怨天,不尤人”,可现在顾不得这么多了,说明他的理想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一种难以排遣的挫败感过后,既然无法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何妨去响往生命中难能可贵之轻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6]
子路、冉有、公西华,虽然一个欲道千乘之国,一个欲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一个欲为小相,实则均口气不小,无一例外想担当诸侯治国大业,可见孔门学子汲汲用世的抱负与急迫,没想到孔子却对一时兴起不知礼让的子路报之一“哂”,而对迹近庄老的曾皙赞赏不已,“吾与点也”的喟然一叹,暴露了孔子内心深处的人生态度。钱穆说:“可见当时孔子与点一叹,乃为别有心情,别有感慨,特为子路、冉有、公西华
第二篇: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
(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
(1)、“礼”的内涵: “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3、孝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1)、孝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一个人只有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外才不会犯上作乱,做出悖礼的事情;只有敬爱父母,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关爱他人,实现“仁”。孔子认为,“仁”是由“爱人”,即家庭的孝悌关系开始,逐步扩展的。(2)、如何做到孝?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去慰藉、尊敬和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敬”指的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爱”指的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和温暖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顺”指的是子女要承顺于父母,尽量不触犯父母,但孔子同时强调“顺”不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盲目顺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4、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③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要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④要宽容包纳,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普遍的意义。⑤“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要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社会安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有借鉴意义。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得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中庸不同于折中主义。
5、君子人格的塑造
(1)、“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2)、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
(3)、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4)、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君子不党。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还要“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教育
(1)、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2)、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①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②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
③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3)、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7、天命思想
“天命”即尊天信命。孔子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他认为人的一切全在天地掌控中,人须秉持天道而行,不可胡为妄作。“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把“畏天命”当做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
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心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另外,孔子赞成敬鬼神,但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8、关于治国与安邦
(1)、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2)、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3)、治国的基本方法在于“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
(4)、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学说: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他认为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等修养过程达到道德境界。
2、“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国君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主要体现在养民、教民两方面。
孟子认为养民首先要制民恒产,使百姓拥有土地;其次,还要使民以时,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做到“不违农时”。养民是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教民则是解决百姓的道德问题。“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另外,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3、理想人格:
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三篇:孔子思想
1、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2、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3、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4、自省 忠信
5、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6、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7、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8、无改于夫之道。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
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9、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0、“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
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11、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12、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4、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
15、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16、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
少后悔
17、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19、“仁义礼智信”为儒家“”,提出“仁、义、礼”,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20、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
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21、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22、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
23、仲由字子路,端木赐 ,字子贡
24、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25、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第四篇:孔子的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联合国教科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一、何为有教无类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有权办教育,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 这一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南北朝时的黄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从马融、何晏、黄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
二、基本内容
“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率先提出来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译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全章仅此四个字,然而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却正是这四字。“有教无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
人虽说有贵贱之分,但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不应该因为种族差异和贫贱之分而剥夺一些人的受教育的权利。让所有的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则人们就会向善,因此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他的弟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潦倒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既有出狱的犯人公冶长,也有做过盗贼的严涿聚。这表明孔子是不看重学生的出身和等级,只要是诚心诚意来跟随孔子学习的,他都不会拒绝。
(二)人不论品行善恶、聪明愚笨,都能进行教育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其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回也闻一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柴也愚,参也鲁”;但经孔子教诲,最终都成了高材生。在学习态度上,“有颜回者好学”,“宰予昼寝”,但孔子都收之为徒,因材施教。以上材料说明,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虽然对他们的智力素质要进行考察和评价,但他从来不因为其智力愚笨而将其拒之门外,相反,他对这些人给予了更多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学有所成。
(三)人不论地域和种族差异,也不论年龄和职业之分,都应该接受教育。
从地域上说孔子是鲁国人,但其学生不限鲁国,还有来自卫、齐、蔡、秦、宋等国。从种族说,属华夏的学生占多数,但也有蛮夷族和戎狄族,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当时吸收被中原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这一点。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没有年龄的限制,“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来解释就叫“终身教育”。这也是早期儒家教育体系中的闪光点。
三、有教无类的意义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管对过去历史还是现在对现在的教学观念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历史意义
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之社科也,王者不追,来着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思想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让更多的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
2.“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文化下移运动。它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官学时有时无,但私学自孔子以后从未停止过。
(二)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有教无类赋予其现代教育意义,可以解释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随着民主教育深入人心,它使人们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而我们现在提倡的则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不仅如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上,又进一步将其外延。正如有人所提出的那样,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仅是为了一切学生,而且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同时在人类社会跨入新的世纪以来,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和发展,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内容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即用发展性的眼光和手段去着眼于未来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教育。不仅要使他们人人都受教育,而且使培养出来的人更具用良好的品德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使之不仅会学习,会生活,有技能,会创新,更要会做人。这不仅进一步拓展了现代社会大教育的教育范围,同时又体现了今天的教育所非同以往的高度主体性和发展性。这难道不是对“有教无类”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吗?
1.有教无类,针对国家、社会而言,应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使教育机会均等,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比如像小学、中学、大学这样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应扩大招生规模;还要创办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像自考考试、函授、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全球学习网等新的教育网点学习知识,通过互联网获取有效学习资料更容易促进自身有效的学习。
2.有教无类,针对教师而言,要求我们人人做园丁,而不是单纯做伯乐。园丁是全面地去培养和浇灌每一株幼苗(即每一个学生)。而伯乐只是把少数优秀分子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当然,今天的素质教育并不排除丛云云众生中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同时发展其个性、培养其特长。这也是孔夫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教学原则之一。
总的来说,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也是有着局限性的。他的教育对象是不彻底的,但其中的思想价值还是巨大的,孔子认为的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革新自我。这样,人人接受教育就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一种必要性了,也就符合当今我们国家所倡导的义务教育。
第五篇:思想表现
一学年来,本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陶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我热爱学校,关心学生,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与同事团结协作,工作尽心尽责,态度端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一学年,我担任初三(7)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中,能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认真备课,课后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注重抓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合作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关爱后进生,从情感上走近他们的内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引导他们的兴趣,使得他们的在学业成绩和行为习惯方面都有所进步。
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全心全意为学校、为教职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一年来我负责学校办公室工作兼任党支部委员,在书记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做好教职工的职称评聘、年终考评、转正定级、奖惩、调动、退职、退休等事务性工作,组织召开学校行政会、教职工例会,并做好会议记录。负责文件的收发及管理,督促文件的传阅、学习等。负责学校文书档案的管理和校务公开工作,负责起草学校的工作计划与总结,在个人职责范围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国家时事,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取得一些成绩。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将继续努力,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山区的教育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深入学习实践发展观,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下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在工作中,服从学校的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和各项工作,模范遵纪守法和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关心老师,积极支持、参加社会工作;善于与周围老师团结协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勇于改革,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中,他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教书又育人,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情感。课后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业余时间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喜人,近几年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交流获奖或发表。
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会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