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7:2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发文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号:陕政办发[2004]74号

发布日期:2004-7-19 执行日期:2004-7-19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9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

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较快,在规范农业生产、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开拓农产品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以及农业生产单元相对分散,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实施水平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康

发展。

二、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标准化的工作方针: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进度。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省质监局及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粮食局、烟草局、供销社、水保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2003年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农业标准体系表和陕西省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以果业、畜牧业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快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争取每年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50—70项。在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工作中要提高标准水平,努力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着力解决我省农业标准水平低、农业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差距大等问题。同时要鼓励农业产业化企业严格按照农业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为创优质名牌农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各级质监、农业、工商、食品监管、卫生等部门要强化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重点做好与广大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的蔬菜、水产鲜活产品、肉制品、粮油产品、大宗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的监督管理,严禁不合格农产品上市流通销售。要进一步抓好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农用机械等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权益。

(三)强化重点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省级质监、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产地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抓好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范的实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水平。要强化对农药、兽药残留限量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实施,严格检测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强化农产品加工全过程质量安全标准监控,确保农业

标准的有效实施。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已完成的国家示范项目要巩固成果、总结经验,正在实施的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力争3年内要再建设15—20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0—8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00个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拓宽示范领域,扩大示范效应,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

(五)建立科学公正的农产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是实施农产品标准、评价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和基础保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工明确”的原则,重点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监测体系、农用生产资料监测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监测体系要以现有的法定检测机构、行业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校技术力量为基础,逐步在省、市、县和企业进行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名牌农产品认定的有关工作,推动农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

高。

(六)抓好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29个苹果出口基地要在实施苹果标准综合体的基础上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优质果率。要抓好优质小麦的品种认定和生产标准化工作,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要进一步抓好秦川牛、奶牛、白绒山羊、布尔山羊、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工作,促进奶牛、生猪等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加快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手段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七)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完善和建立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实行收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控制,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等级、计量、包装标识等相关强制性标准的实施,满足新形势下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需要。积极探索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工作,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和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争取3年内在全省建设11—15个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批发市场。

三、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切实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制订规划,狠抓落实。省质监局要加强对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统一协调和管理,省农业厅等其他部门也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积极履行职责,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

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增强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省质监局、省农业厅等部门要利用农业科研院校、标准化技术机构、农技推广单位的技术力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分层次对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生产者开展培训,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的农业标准化素质。要充分利用我省农业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理

论研究,有效指导和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

增加农业标准化经费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农业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标准制定、检测体系建设等工作安排一定经费,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鼓励大中型企业、社会团体和企业投资农业标准化工作,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渠道投资的格局。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第二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陕政办发 〔2010〕11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乳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乳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乳品产业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严格执行准入制度。省农业厅负责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省质监局负责乳制品生产许可管理,省工商局负责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各部门要按照从严监管的原则,严格审查相关资质和条件。严格管理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省工商局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工商总局制定的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二)加强乳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各级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生鲜乳收购及运输、乳制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加大巡查、回访和监督检查力度,扩大监督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是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要责令生产企业实施召回并监督销毁。

(三)做好产业规划布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要加强乳品产业发展指导工作,认真组织调研,规划行业布局,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结构调整,提升装备和管理水平以及检验检测能力。

二、强化监测评估

(一)构建乳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省卫生厅要加快建设全省乳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公开透明的乳品质量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将本部门掌握的监管信息及时通报卫生部门。

(二)开展风险监测和评估。省卫生厅负责乳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公众健康、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工作相衔接,加强对乳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完善风险监测工作制度、程序,并按照卫生部乳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三、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责任

(一)明确监管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依照“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乳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对乳制品企业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负责制。各县(市、区)要将定点包厂负责人、“黑窝点”清缴负责人、驻厂监督员等责任人名单和监管及检验检测经费保障办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办法等报市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加大案件侦办力度,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对检出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各监管部门要依据职责及时查清污染物来源,并依法处置有关问题产品;对经检测乳品和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超过临时限量值的,检验单位要立即报告监管部门,接到报告的部门要在第一时间通报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地方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由政府负责人统筹协调案件查处工作。对违法生产经营乳品的责任人员要加大刑事处罚力度,严肃惩办违法犯罪分子。

(三)落实信息报送责任。各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地方政府,同时通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因瞒报、漏报、迟报信息,导致乳品安全事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 〔2010〕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

(一)严格乳制品行业管理。各省(区、市)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对新建和改(扩)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严格进行核准,突出对起始规模、配套奶源基地、布局合理性和出资人必备条件的审核,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不得予以核准。对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要于2010年年底前组织完成重新审核清理工作,届时达不到有关行业核准条件的,由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

(二)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要按照从严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条件,禁止以承包、转包或租赁乳制品生产企业等方式逃避监管,禁止将乳粉再还原生产乳粉,依法严格限制乳粉分装生产行为。质检总局要于2010年10月底前修订完成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新建乳制品生产企业,省级质检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于2011年2月底前按照修订后的生产许可审查条件进行重新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对撤销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当地政府要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收回税务发票、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防止企业非法开工生产。

(三)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严格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禁止向经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

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对已被责令关停的生鲜乳收购站,要采取封存、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防止其暗自收购,并将关停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质检部门及辖区内的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生产企业。

(四)强化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工商部门要细化和完善乳制品流通许可制度,进一步明确对乳制品经营单位的资质要求;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严格按照许可项目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销售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制品的,一律依法吊销流通许可证。对未取得流通许可非法经营乳制品的,要依法进行处罚。

(五)严格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尽快会同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出厂销售用户登记制度、承诺制度和销售台账制度,并在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二、强化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

(一)加强对生鲜乳、原料乳粉和奶畜饲料的检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以非企业自建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辆为重点,加大对生鲜乳的抽检频次和范围,对饲料加工厂、奶畜养殖场的奶畜饲料加强监督抽检。食品加工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购入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加强监督抽检,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

(二)加强乳制品出厂和流通环节的检验。乳制品企业必须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出厂产品每周进行抽检。各地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含乳食品质量安全的抽检范围和频次。

(三)切实做好风险监测和评估。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抽检、监测信息,卫生部要及时汇总分析相关疾病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一旦在乳品中发现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要立即组织风险评估,科学发布预警;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早消除隐患,防止演变为系统风险。

(四)切实提高检验效率。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统一调配检验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集中力量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检验。各类抽检要随机进行,不得事先告知企业,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力度。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要不断健全相关标准,完善检测方法,加快推广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乳品追溯制度

(一)建立健全验证验票查询系统。质检、工商、商务部门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详细收录包括银行开户名和账号在内的相关信息,从2011年6月开始向有关乳制品进货单位提供验证验票查询服务。相关检验机构要在检验报告上注明查询方式,并向有关进货单位提供查询服务。

(二)完善进货查验制度。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购入乳制品时,应核实销售乳制品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检验报告、发票等方面的信息,不得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产品,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需要质检、工商部门和有关检验机构协助确认供货者资质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协助提供所需信息。发现虚假票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向当地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发现乳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记录、造成产品无法准确溯源的,或未验证产品真伪即购进的,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三)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为试点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确保对产品在任何环节都能快速辨别真伪。2011年年底前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并逐步在乳品行业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四、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

(一)加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力度。质检部门要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审核,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立即责令停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

(二)严格落实驻厂监督制度。各市、县级政府要指定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派员驻厂监督,监督、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特别要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确保驻厂监督制度落实到位。

(三)强化流通环节监管。各地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以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企业、大中型超市为重点对象,明确监管责任人,实行每周抽检;对小超市、食杂店、零售商等经常抽检。质检部门要将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录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工商部门要督促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名录进货,对不在名录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要立即检查、发出消费警示,并追查来源、依法打击。

五、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乳品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一)全面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市、县要明确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全面彻底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非法制售三聚氰胺及其调和物“黑窝点”以及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黑窝点”;要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城镇临时建筑、出租库房等重点区域进行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取缔各类“黑窝点”。辖区内出现“黑窝点”且未被及时清剿的,或发现仍有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未被清缴且重新流入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节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加大案件侦办力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乳品或含乳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要及时查清来源;检出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的,有关监管部门要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通报。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对涉嫌犯罪的要迅速立案侦查;对跨省份的案件,公安部要挂牌督办。地方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由政府负

责人统筹协调案件查处工作,确保部门工作衔接顺畅,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三)加大惩处力度。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对乳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规定,对违法生产经营乳品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从重进行行政处罚。

(四)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特别要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和提供线索;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协防员、信息员队伍,构建食品安全投诉网络。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畅通信息交流渠道,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同时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防止不实炒作。

六、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

(一)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乳品及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检验检测、停开业报告、产品召回和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制度,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激励惩戒措施,积极推动乳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有关监管部门要抓紧建立所有乳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告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同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劵等主管部门通报,对其投资、用地、融资、信贷等予以严格限制。

(二)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明确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职责;要将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切实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依法落实各项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省级财政要切实做好质监、工商等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市、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乳制品企业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负责制,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和诚信记录,确定本地区重点乳品生产经营单位名单,明确有关部门对其实施重点监管。要将定点包厂负责人、“黑窝点”清剿负责人、驻厂监督员等责任人名单和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保障办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办法等报上级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

(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划,加快基层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快速检测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要在保证本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同时,继续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十六日

第三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

陕政办发 „2012‟8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在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全面建设西部强省中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监管、执法、维权水平,努力开创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市场监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部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明确和强化地方各级政府职责的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要求,2012年1月1日起,全省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由省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分级属地管理,这对于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充分体现。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地方政府市场监管效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实行分级属地管理体制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二、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

(一)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优质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发展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催生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优化一批”的思路,建立健全有利于市场主体培育、社会投资和资本整合的企业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全面落实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平等竞争和加强合作。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引导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妥善解决名称、字号延续等问题。要以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为突破,着力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展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登记,做好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登记管理工作,为各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二是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工商部门企业登记职能作用,继续支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坚持现代与传统兼顾、生产与生活并举的原则,积极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促进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等重点物流园区发展,加快推进陕西广告标识产业园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认真做好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相关登记工作,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市场主体信息动态监测,加强数据综合分析,为政府决策、投资创业和社会公众服务。三是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建立商标战略阶梯式发展规划,引导市场主体注册商标,积极培育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打造优势品牌集群。指导企业运用商标品牌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商标行政执法,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四是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等工作措施,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五是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支持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按照关中创新、陕北持续、陕南循环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不断增强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呼包银榆重点开发区、陕晋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引导各类企业在区域内和跨区域进行横向联合、纵向延伸,促进资本要素流动,实现发展优势互补。

(二)突出转变职能、落实责任,全力以赴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调整工商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法定职责,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要把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管、惩治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治理商业贿赂、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等纳入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强化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粮棉、汽车、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市场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违法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继续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完善市场经营风险和监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积极探索网络商品交易等监管新领域。加大信息网络技术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的推广和应用,不断提升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着眼保障权益、促进和谐,积极有效推动和扩大消费。健全和完善全省12315工商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推进市、县级12315申诉举报中心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构建受理及时、转办迅速、调解高效、查处有力、反馈到位的消费维权工作平台。继续大力推进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和 12315联络站“一会两站”建设,进一步提高覆盖率;大力推进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五进”活动,不断完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努力将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以及城市社区、村级组织要把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要按照扩大内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制订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措施,完善消费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消费者更新消费理念、提升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挥职能创造条件

(一)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经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省财政划转工商部门的经费基数,市、县级财政不得挤占挪用,地方增加的人员经费要在下划经费基数之外由地方财政另行增加预算。要在保证工商部门基本运转经费的基础上,根据地方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开展各项专项工作所需经费,特别是要加大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打击传销、惩治虚假违法广告、实施商标战略、“一会两站”建设等工作的支持。在应对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社会事件以及各类突发事件中,要对工商部门给予必要的财力保障。要发挥省财政建立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工商部门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开展。

(二)重视并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省工商局要深入调研、完善规划,继续推进全省县级工商局和工商所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帮助解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困难,从用地规划、拆迁补偿、配套设施建设及权证办理、规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各级工商部门下划的办公用房、执法装备等固定资产要维持现状、保持稳定,不得随意调拨或挪作他用。要充分发挥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工商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工商系统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满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由省工商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标准组织建设和管护,并逐步融入全省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网络建设、改造等费用分别由省、市、县财政承担。要加强全省工商系统标准化数据中心建设,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内部管理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切实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一是加强各级工商部门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工商部门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各级班子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中建功立业。加快理顺干部层级管理关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健全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机制,加强对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有关组织纪律和廉政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二是继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继续实施工商干部全员培训,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大力培养专家型、复合型人才,促进人才在工商部门依法履职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知识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工商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工商干部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三是支持工商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对工商部门执法工作的支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在案件查办上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市场监管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健全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工商部门内部层级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制约体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工商执法的公信力。四是要关心爱护工商干部职工,帮助解决工商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第四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2502

【发布文号】陕政办发[2000]33号 【发布日期】2000-04-08 【生效日期】2000-04-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0年4月8日陕政办发〔2000〕3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去年4月份,国家环保总局等6部局联合颁发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一年来,各地市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全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机场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点等敏感区域,划定了秸秆禁烧区,秸秆焚烧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地方露天焚烧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现就进一步做好全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一、认真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标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保护大气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要根据国家6部局文件精神和省政府的要求,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标责任制,并作为环保目标任务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地市、县、乡政府要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任务落实到村、户、落实到田块。省政府将按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以及各级政府所负的责任,严格进行检查考核。

二、二、明确重点,严格划定秸秆禁烧区

根据国家6部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确定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市为我省秸秆禁烧的重点地区,重点区域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周围15公里范围内,西安至宝鸡、西安至潼关、西安至铜川、西安至蓝田等高速公路两侧2公里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市政府可在本辖区人口集中区、重点产粮区、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人文遗址、林地、草场、油库、粮库、通信设施等周边地区,划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禁烧区以乡镇为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禁烧区及禁烧区乡镇名单,并将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三、三、积极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和还田是实现禁烧的主要措施之一。各有关市县政府要大力推行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气化、秸秆微生物高温快速沤肥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农业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要在推广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加深翻和直接粉碎还田加旋耕播种技术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玉米秸秆还田利用技术,加快农机改造步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到2002年,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60%,2005年达到85%。

四、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自觉性

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每年夏收、秋收前,广泛印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发布通告,组织宣传车和宣传队下乡等形式,深入宣传秸秆禁烧的目的、意义及综合利用等科技知识。新闻媒体要对重点地区的秸秆禁烧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随意焚烧秸秆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县、区政府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禁烧秸秆作为“六五”世界环境日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使广大农民增强环境意识,变被动禁烧秸秆为主动开展综合利用。

五、五、加强领导,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各级环保、计划、科技、公安、财政、交通、农业等部门要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环保部门主要负责秸秆露天禁烧的监督检查和执法,计委主要负责把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纳入农村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统筹安排,科委主要负责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部门主要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的组织实施工作,公安部门重点作好消防和配合环保部门现场执法,财政部门要列出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夏收、秋收季节,上述部门要抽调人员组成专职队伍,对秸秆禁烧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反《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要及时采取教育、制止、处罚等措施,努力实现收获季节无露天焚烧的目标。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各州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入汛以来,我省多次出现全省性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滇东、滇西南的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滑坡、泥石流、冰雹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目前已有 n 个州市不同程度受灾,灾害造成 26 人死亡、106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3.7 亿元。据气象部门预测,主汛期全省大部地区降水为正常至偏多,局部暴雨将会造成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偏重发生;近期滇东北、滇西北将有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为认真贯彻落实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 〔 2008 〕 32 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当前防汛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目前全省各地已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白恩培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副书记、孔垂柱副省长等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减灾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强化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防汛制度,一旦发现险情征兆,要及时启动预案,牢牢把握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主动权;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到位,及时组织领导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抗灾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提高突发灾害事件应急处置效率。

二、强化监测,及时预警。各级气象、水文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水情和汛情发展变化,加密监测次数,及时分析会商。要特别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影响时间、程度和范围,及时预测发展趋势,将预报结果及时通报各级政府防汛指挥部和相关部门,为防洪指挥调度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搞好群防群测。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无线广播、锣鼓号等各种途径,滚动播报雨情、水情和灾情,及时向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各级防汛部门要严格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准确掌握汛情、雨情、水情,科学判断灾情发展趋势,重要汛情、灾情要及时报告。

三、加强巡查,及时处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临江、临河施工项目和病险水库的防汛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在建及已建电站、水库、江河堤防、湖泊、桥梁、矿山以及重要城市、学校等重点防洪部位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险情,及时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抢险应急措施,确保防洪安全。一旦发生险情,要及时抢护和预警,迅速转移危险地区人员。要加强军民联防,及时向部队通报情况,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击队和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要切实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及时疏浚排洪沟渠和下水管道,防止局部地区强降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工矿企业要认真落实防汛措施,存在洪水淹井隐患的矿井,在暴雨期间不得进行井下作业。安全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检查。

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地要把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防灾减灾重点工作来抓,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乡、村、组、户,不留死角。国土、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要按照 《 云南省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意见 》 要求,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山洪灾害的预测预警工作,强化对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群防群测力度。对存在隐患的区域,要增派人员实施 24 小时监控,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巡查,发现重要情况要确保能迅速发出警报。要制订相应预案,明确“防、抢、撤”的范围、地点和方式,落实人员转移安置、抢险救灾等各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五、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遭受洪涝、冰雹、大风等灾害的地区,要加大投入力度,千方百计安排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灾民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就医、学生有学上。各级卫生防疫部门要切实做好灾区的疫病防治工作,防止灾后疫病发生。要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搞好恢复建设。铁道、交通、民航、电力、通信等部门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交通运输和通信安全畅通,确保电力供应。

六、严肃防汛减灾工作纪律。防汛抗洪减灾责任重于泰山,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坚决服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调度,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对不服从指挥调度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严格落实灾情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防汛抗洪减灾工作进展情况。

下载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