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时间:2019-05-14 07:5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篇: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顾彦忠

[摘要] 随着新闻的大众化和受众对新闻接近性要求的不断提升,民生新闻出现并以其亲切活泼的新鲜面孔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作为后起之秀,不但为广大百姓代言,同时也监督政府,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对当今社会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民生新闻;新闻价值;社会意义

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当下的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体制话语向商业话语和大众话语妥协与共谋的产物。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其中最突出的亮点就是让受众倾听普通百姓的同期声,充分满足了百姓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同时也让他们在媒体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体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指导思想。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民生新闻是一个由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划分结果。民生新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有时政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新闻。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媒体由于对 “工 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将严肃的新闻灌输给受众,背离了新闻服务受众的基本规律。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大众传媒在新闻制作这个层面依旧没有实现大众传播的美好期待。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民生问题有了历史性的质的转变,民生问题已成为执政党关心的首要问题,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引导着我国走向新的历史阶段。民生新闻的出现在一个媒体当道的城市,为大众传媒的大众性画了一个无限接近的圆,使大众传媒是大众的传媒成为可能。民生新闻以其亲切活泼的新鲜面孔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南京零距离》1,被认为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民生新闻贴近老百姓,报道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已经成为民生新闻发展的主导方向。

一.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主体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一定的倾向性。2 从这个解释出发,我们可以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理解成为:新闻从业人员以什么样的角度、标准来分辨什么是民生新闻,报道什么,怎样报道,才是好的、有价值的民生新闻。

(一)以民为本。电视民生新闻是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新闻,这一点从民生新闻栏目的宣传口号上也可以看出“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和你在一起”等等。其中出现最多、最能代表这些栏目特色和追求的是“百姓”二字,而这也正是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新闻媒体无法不受到社会大潮的洗礼,以人为本,报道民生,反映民生,自然也成了当前新闻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二)关注和谐。“关注和谐”是对民生新闻的更高要求。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的今天,新闻媒体不能仅在“真”字上下功夫,还应多关注“善”与“美”——教人向“善”、示人以“美”,只有兼顾个别与多数、政府与群众、趣味与道德、民生与和谐的电视民生新闻,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生命力长久的民生新闻。

二.发展民生新闻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 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甚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这种同质化竞争必将导致观众收视兴趣的淡化。对于民生新闻来说,突出个性化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一种较好模式,它是对节目同质化的规避,它旨在争取一个独创性的空间,在节目大众化的前提下,达到更可能多地吸引受众的目的。

(二)注重贴近性,加大引导性和服务性。民生新闻较好地体现了 “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已在实践中所证明。但是如何由“贴”而“进”,做进一步提升,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和观看这些问题。

民生新闻要在服务上贴近,要把引导与服务统-起来。要提倡新闻记者不仅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引导和帮助。

(三)警惕“庸俗化”现象,强化媒体主导意识。一些民生新闻节目把亲切感与肤浅、泛化、微不足道甚至粗制滥造等同起来。这种“庸俗化”现象,掩盖了事实的本来面目,忽视和践踏了广大市民的审美情趣,把电视文化引向平庸、肤浅甚至低俗,特别对青少年受众是一种情趣误导。

媒体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用事实说话,用过程说话,用细节说话,用政策法律说话。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快捷而真实地传递信息,其本质属性是当好喉舌,维护本阶级、政党、社会集团的利益。疏导受众是肩负社会责任的新闻资讯类栏目必须完成的重要功能,解读国家相关“民生政策”,要深入生活,以正面题材报道为主,展示社会的光明面,真正当好人民的“喉舌”。

(四)克服“浮萍式”报道,追求新闻品质和品位。某些民生新闻一味追求短平快效果3,节目内容琐碎,多为“浮萍式”报道4,有些是单纯地还原事实,甚至有时是片面地还原事实,只把浮在面上的东西残缺不全地呈现在荧屏上,缺乏对新闻主题深度的阐释和挖掘,缺乏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缺乏对类型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这种只关注即发新闻事实,而不关注新闻的来龙去脉、背景、意义、社会反响、受众反馈意见等等的情况,使本来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新闻素材被浪费,弱化了传播效果和文化价值。随着现代社会市民信息要求的提高,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的度,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关注新闻传播的教育和服务功能。总之,民生新闻不能为追求眼前“收视率”的轰动效应,丧失新闻应有的品质和品位。

(五)避免话语权垄断,构建互动平台。媒体的天职是报道事实真相,舆论监督不是媒体审判。实际运作中,一些媒介在无形中错位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如有的充当司法部门,肆意断案;充当政府职能部门,肆意干政;充当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新闻之外的中介活动等等。这种记者错位现象在日常新闻中早已屡见不鲜,如“在记者的调解下,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已经成为此类新闻的标志性语言。从本质上讲,记者在这里已经从新闻的“记录者”演变为事件的“当事人”,将媒体赋予的“权利”演化成“权力”。这种“权力”的滥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

三.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民生新闻已成为一种主流舆论引导工具,凸显着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社会责任。

民生新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宣传形式,要担起塑造大局意识,弘扬主旋律的社会责任。媒体的责任就是要弘扬主旋律,报道主流的、积极的、健康的民意。

民生新闻取材视野广阔,报道以民生为宗旨。采用的是平民化的视角,贴近民众生活。可这种平民化的视角决不能局限于“琐碎”上,内容上要在广度上下工夫。内容涉及面要广阔,不仅有时政,还有经济也是现阶段广大民众非常关注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经济意识也在增强,从民生的视角选取解读这类题材,从平民角度谈民生的发展,这是让民生新闻大放异彩的重要领域。在报道上要以“关爱民生、体恤民情、民众参与”为宗旨。

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与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是不同的。它不会对国计民生这样的大问题产生影响,它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 的关注更贴近、更细致。所以说,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

民生新闻的监督内容趋于平民化,它的报道题材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公众生活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民生需要的实现。民生新闻必须敢于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同时还需有真诚的服务意识,总之,在真正的民生新闻中,舆论监督、人文关怀密不可分。

舆论监督也不等于批评与曝光。不是说一味地报道负面新闻就是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职能。民生新闻栏目应利用自己的影响和百姓的信任,成为政府做出某些公共决策的参考。媒体就是一面镜子,要把民众生活中的问题,最真实最细致地反映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告知功能和舆论监督职能,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一座民主化的桥梁,进而给民意一个畅达的渠道。

(二)民生新闻有利于政治稳定。

民生新闻对于新闻传媒的理论和实践来说,它只是直接推动了中国新闻变革的“第三次浪潮”5,但对于现阶段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来说,无疑具有宏大叙事的意味。我国的民生新闻是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兴盛发展起来的,而民生新闻也是对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最具说服力的注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民生新闻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政治稳定。当前我国各种关系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基本协调、稳定、和谐的前提下,人民内部各类关系和矛盾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问题。民生新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建立起国家、社会及其公民之间的对话机制和模式,使传媒与国家、社会和公共领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民生新闻传递着社会理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责任,从而架构起中国的具有现代精神的公民意识,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民生新闻着力营造“国计”、“民生”话语的交汇空间,融合各种思想观点,建构真正的“公共领域”,充盈其中的不仅仅是事实的报道,更重要的还是各种意见的展示,吸引多种社会力量形成健康向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弘扬以人文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

目前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了明显的负面化倾向,充斥了太多的犯罪、隐私、意外冲突等内容。诸多的负面信息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破坏社会的稳定,腐蚀人们的心灵,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不利于民生新闻未来的健康发展。另外,民生新闻以本地新闻报道为主,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城市文化面貌的缩影。如果民生新闻过多地充斥着负面的信息,不仅影响到该城市的形象,也影响到该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多进行积极的传播,才能真正提升民生新闻的内涵,发挥此类节目的社会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新闻报道虽然有着客观性的特征,但是对新闻的价值判断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传统的电视新闻主要是展现领导干部和社会精英的舞台,新闻的重要性被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而贴近性的特征却被无形地忽略掉了。民众是整个社会的主体,而民本又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因此新闻的价值取向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的脉搏。

(四)民生新闻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体现。

首先,它要求民众必须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对于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不仅要报道,而且要梳理,不仅要梳理,而且要解读,要体现出人性化与个人化,要让尽可能多的普通人都能知晓,因为新闻的力量和冲击力往往来自于其个人化。

其次,它可以调适社会心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步调一致,团结一心,心态健康,积极进取。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普遍的矛盾、失衡、急躁、挫折等社会心理,这就要求媒体必须做好思想工作,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要科学设置组织目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要调节人们的思想情绪,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积极情绪,克服和化解消极情绪;要教育人们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理想贡献力量。再次,它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能否有效地化解和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这既是民生新闻所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媒体通过新闻手段实现其以民为本价值观及社会亲和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有序,实现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及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的协作,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其实质,便是以人的个体价值、创造力量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根基,以“国计民生”的建设为根本任务,以 “人”为核心的社会的改造与发展为根本目标。

最后,民生新闻传播对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的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闻事件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为社会弱势群体谋求社会关注鼓励与呼吁。

民生新闻尽可能为政府行为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对群众反映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对政策落实力度和项目实施效果的追踪,民生新闻对于政府部门掌握社情民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可形成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在热心关注民生、帮助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就着眼于传递信息、促进理解、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应成为民生新闻自觉的价值取向。

民生新闻的选题,还在于在时效性、重要性与时政性之间寻求平衡。舆论作为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共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特点。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传媒的快速、广泛优势,及时传播事关群众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的信息,打通政策与公众之间的壁垒,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解释、宣传政策的作用,满足人们的知情权、表达权,消除投诉主体与责任方的隔阂,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舆论作用。

(五)民生新闻满足社会对新闻的大众化消费。

市民社会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大众化消费的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是 多元化的。民生新闻大量而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适应了大众化的需要,成功进入了大众化新闻消费的生活空间。演绎了大众化新闻消费的普通神话。而且民生新闻的平民化姿态适应了社会平等的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更多地关注民生,是民生新闻满足新闻消费大众化的表现。民生新闻这种天生的自由平等精神,在广阔的平等空间为普通市民提供了一个民间舆论广场。这里既有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指点评说,又有对社会弊端的慷慨激言;既有对社会阴暗的怒目相对,又有对弱势群体的拔刀相助,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摒弃和摆脱了传统新闻节目那种“霸权式”的单向灌输方式,使我们的新闻从刻板的说教开始转向更接近市民新闻的事实报道。以开放的心态与市民进行互动的即时的交流,以本地化、市民化的新闻产品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积极、健康的本土文化和价值观来增强社会的和谐,促进舆论导向的健康发展,使“民生新闻”成为我们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观念,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对传统新闻的全面冲击。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所独具的“亲民形象”和“民生内容”所传达的“受众观”和“民本思想”所要求的“全民思想表达”,都值得各个媒体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服务大众。

民生新闻以低视角,大量的通过真实展现、个性叙述、精辟点评的方式,反映民声,领导舆论导向。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确立了自己在受众心中的地位。以反映普通大众的生活现状,凸显新闻业的人文关怀,从而领导主流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所以,只要民生新闻以人民大众为视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报道结构,不断满足新闻受众需求,民生新闻之路将会走的更久更长!

[注释] 1.《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栏目于2002年1月1日开播,节目面向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真正实现了与电视观众“零距离”,被誉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2.出自李德顺主编.《价值学大辞典》 “价值取向”条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常用来形容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

4.只把浮在面上的东西残缺不全地呈现在荧屏上,缺乏对新闻主题深度的阐释和挖掘,缺乏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缺乏对类型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

5.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参考文献]

[1]吕焕斌.《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整合营销---湖南经视的探索》.原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2]吴军.《新闻实践》.《电视民生新闻崛起原由探析》.2005.7.1.[3]《南风窗》.《让新闻回归民间》.2003.12.15下.[4]朱菁.《平民意识》.《电视新闻传播的新起点》.[5]王贵平.《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载《中国改革报》2007年10月25日.[7]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8]张换喜.“报纸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载《新闻采编》2005年第4期.[9]高贵武.《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3期.[10]牛丽红.《“电视民生新闻热”理性回归的价值取向》.《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9页.[11]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现代传播》.2006.Analysis of livelihood news value and meaning

in modern society [Summary] With the popularity of news and audience close to the news of the requirements, the livelihood news and continue to grow, attracting attention of the audience with its fresh faces cordial live dial.Based on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is people thinking, concern to the civilian perspective and humanistic narrativ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a TV news manifestations of survival, of life, livelihood, and other content.As a rising star, not only speak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 and also monitoring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oday's society.[Keyword] Livelihood News ; News value ;

Social significance

第二篇: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答辩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我的毕业论文是在xx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切的谢意。下面我将“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有何不同?”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都是很重要的舆论宣传形式,都担负着塑造大局和弘扬主旋律的社会责任,都以民为本,关注和谐,积极做好舆论监督工作,都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新闻定义为“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的新闻。”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和社会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是不同的。民生新闻不会对国计民生这样的大问题产生影响,它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关注更贴近、更细致。因此,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

民生新闻的监督内容趋于平民化,报道题材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公众生活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民生需要的实现,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民生新闻敢于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同时还有真诚的服务意识,总之,在民生新闻中,舆论监督、人文关怀密不可分。而社会新闻则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于批评假恶丑,赞扬真善美,以及报道一些珍闻趣事,供人们消遣娱乐。

社会新闻是站在“他者”的角度审视新闻事件,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从社会学的角度,报道有关人与自然中的奇异现象的新闻,从而告知人们某件事情的发生。而民生新闻是以“一种对普通老百姓感同身受和利益关切的姿态”进行报道的,“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地实现媒体下情上达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社会新闻致力于反应整个社会的各种态势,有正面报道,也有负面报道。而民生新闻则更注重将本地区发生的事件,或与本地区人民息息相关的事件作为采写的主要方面,更倾向于报道的本土化,以本地人民为中心,区别于负面新闻,将平民化视角作为采写新闻的第一要义。

第三篇: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浏览:[792]大中小

南通大学文学院吴洁

[摘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推动反贪立法,不断健全廉政制度;多设监控渠道,不断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官德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现代价值;实践意义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廉”在古汉语中是指堂屋的侧面,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一含义做出了明确表达:“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1]。由于“堂之侧边”的特点是平直、方正、有棱角,因而“廉”又做正直、方正、干净、节俭等道德含义之解,从古至今,“廉”都表达着人们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其基本要义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而“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2],即正直公道的基本原则是治理一方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可以将廉政理解为一种源于传统清廉观的为政之德和政治氛围,而廉政文化,则正是以廉政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并与之形成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风气都产生了行之有效的促进,并对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氏族和部落首领还没有什么特权意识,却有着强烈的为民父母的原始公仆意识,他们不仅广泛听取民众意见,而且以戒言、铭言诲人律己。尧曾有过有“尧戒”:“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址”,[3]认为继承人必须有极好的德行,必须能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而不后退,因为日后他是千万臣民的公仆,而不是高压于人上的至尊。舜也曾告诫他的臣子要清明正直,并每三年对公职人员进行一次考核,清正廉明的就升迁,否则就降级。上述可谓中国廉政思想文化的最初萌芽,说明“廉”作为一种朦胧的为政道德活动,已经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是在阶级社会产生以后,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及贪贿现象的盛行应运而生的。商朝提出重民用德,不任用贪财聚货的人,而任用努力为臣民生财造富的人。周朝清醒的认识到夏商灭亡的原因在于暴政压迫和贪污腐化,倡导勤政廉政,并采取了保民、任贤和勤政等措施,认为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应当尽力接触小民,了解他们的疾苦,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种勤政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是十分可贵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动和文化大繁荣,廉政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管仲在《管子?霸言》中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的论点,认为既然人情是欲利而避害的,为政者必须能顺民所欲,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使人民得到快乐、富贵、安定。孔子、孟子等这一时期的儒学大家也是廉政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并实践着廉政文化。孔子认为,为政者欲把政治搞好,就要自身廉洁,不以权谋私,为民做出榜样。孟子则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认为人民才是国家中最可贵的,人民是政权之本,而国君的地位完全次于人民,并且还提出了给民以恒产,施教化,救济穷人等具体措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半封建社会中,由于阶级社会的本质所限,社会战乱不止,衰世

长而盛世短,贪污腐败现象在历朝历代的官场中长期盛行,但真正的清官、廉吏和博学志士依然坚守着清廉之志,不断发扬着优秀的廉政文化传统。

战国时期的商鞅认为国家的法令应当统一,并使其家喻户晓,这样违法乱制的举动就无处藏身,官吏也就不敢枉法为邪了。西汉的贾谊创立了自己的民本思想体系,认为“廉”是为人为官都应具有的一种道德品质,为政者必须注意自己的品行,作为国君要做到“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仇”[5]。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是一位仕途并不如意的政治家,但他却在充分了解民族和封建官僚机构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去贪致廉的措施,如举贤进能、量才授职、厚禄均俸、养廉去贪,并实行不速迁、不久次的任官政策,这些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现今的反腐倡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虽屡遭贬黜,仍然奋进不息,其一生为政清明、勤劳奉公,个人生活也十分节俭,他未给子孙留下什么遗产,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廉政思想和实践在当时有着明显的进步性,诸如精简机构、抑制侥幸、裁减冗官冗费在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而宋代的欧阳修则提出“廉”应当是为官者应具备的根本道德品质,如果因为利欲熏心而不能保持廉德,那么也就丧失了其从政的个人品质。明朝的海瑞一生宦海浮沉、坎坷不平,但却为官清廉、秉公执法、为民伸冤,深受百姓拥戴,被誉为“海青天”,他认为要彻底扭转官场中的贪污腐化之风,在提倡廉洁奉公的同时应大力严惩贪官,对贪赃枉法者处以重刑,同时鼓励百姓对贪赃官吏放胆来告,并且能在权贵面前严格依律秉公执法,这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封建社会是十分可贵的。

纵观我国古代的传统廉政文化,从仁义廉耻的从政道德到节俭重民的优秀品德,从举贤任能的用人之道到克己奉公的修身之志,从公正无私的执法态度到心忧天下的鸿鹄之志,我们不难看出其深刻内涵和重要影响。作为弥足珍贵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为当今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精神支持,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1、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是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传统廉政文化经过历代人们的探索、加工和改造,在不断与贪污腐败现象的斗争中发展、深化,形成了带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内容,许多已融入到现代思想文化中、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中国古代民贵君轻、勤政廉政等思想文化已为人们所熟知和倡导,成为当今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思想源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很好地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一以贯之,并不断发扬光大。因此,传统廉政文化是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

其次,在我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影响根深蒂固,有着强大的习惯力量,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传统廉政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更是对人们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爱民厚生”等传统廉政思想引导、激励人们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自觉地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因此,传统廉政文化也是当今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开展的潜在动力。

此外,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尽管有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全是精华,也有着消极的方面,如传统的廉政文化中有许多针对官员的廉政建设思想,但却缺少对专制君主廉政勤政方面的监督,各种廉政思想、措施的出发点往往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人民仅被视作统治的对象和权力斗争的工具,就连民本思想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固封建统治。对这些糟粕,我们在丢弃的同时也应了解其历史原因和阶级局限性,并加以总结,从而不断提

升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

2、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传统的廉政文化为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深得民心,传统廉政文化的长期熏陶和真实的历史教训,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官员的廉洁勤慎与否,历来是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所在,反腐倡廉应当是当前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只要我们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弘扬传统廉政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必能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反腐倡廉工作的支持。

其次,传统的廉政文化为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我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意义深刻的廉政思想和卓有成效的廉政制度都很值得我们在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加以借鉴和运用。比如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的思想和多层次监察的意识,以及设官分职、激励勤政的官僚制度等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所在之处,对我们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很有借鉴意义。

最后,传统廉政文化为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几千年来,在我国廉政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教导方法和灌输方式,并深得群众的喜爱,比如格言、传说、戏曲、诗歌、小说等形式,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又宣传了廉政思想,震慑了贪官污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很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借鉴。此外,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所注重的一些人伦道德和修身原则,如淡薄寡欲、见利思义、克己奉公、勤政爱民等,都可以运用到当前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中去。

3、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对我国的官德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传统廉政文化有利于清廉价值观的形成。“公仆意识”是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当代清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干部最大的官德。在官德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培养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可以增强其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而遏制消极腐化观念及其行为的发生与泛滥。抵制消极腐朽文化对人的侵蚀,有利于清廉价值观的形成。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在心目中确立了廉政文化的主体地位,才能树立清廉的价值观,自觉反对和抵制腐败诱惑。

其次,传统廉政文化有利于增强官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约束、规范、引导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我国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不但包含着古代廉吏的高尚品格和浩然正气,还包含了种种廉政制度规范,其一旦根植于官员的心中,将起到法律制度和空洞的廉政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传统廉政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作用,才能感化、优化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使其树立不愿腐败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最后,传统廉政文化有利于遏制腐败风气的蔓延。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观、道德准则一直按照自身的传播规律和渠道,深深地影响着社会成员,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直到今天,包含着清廉价值观等诸多内涵的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仍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污腐败等不良风气的蔓延。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其现实作用,在实践中加以继承和发扬,进一步推动我国廉政事业的发展。

1、推动反贪立法,不断健全廉政制度

在皇权支配一切的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十分重视通过制定重法严肃官纪,从《秦律》

开始,就规定了详细的以惩治渎职和贪污腐败为主要内容的法规,对各级官吏的违法行为都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以轻罪重罚为特色的惩罚标准;两汉时期有《刺史六条》、《三互法》等专门的监察法规,分门别类地针对各种贪贿行为予以惩治;在明代,更是出台了惩治贪污的特别刑事法规《大诰》。这些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员贪欲的膨胀,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目前我国的腐败案件呈高发态势,立法上虽然在《刑法》第八章中对贪污腐败犯罪做出了相对严厉的惩治规定,但却缺少有关的程序法保障,给证据采集、案件侦查、法庭审理带来不便,从而导致了办案效率低下,警示教育作用甚微。因此,我国亟待出台一套较完整的惩治贪污腐败犯罪的专门法规,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及办案程序做出比较周全、缜密、具体的规定,明确区分罪与非罪,从严规定有罪标准和处罚措施,从而才能有效地威慑隐形犯罪和预谋犯罪;另一方面,专门法的制定也能够方便人民群众了解和举报腐败罪行,有利于执法机构及时立案查处。

2、多设监控渠道,不断强化监督机制

近年来,众多政府监督部门的高官、反贪局长的纷纷落马,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谁来监督监督者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完整的监察机构和完备的监督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就此依赖监察机构,尤其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对监察机构、监督者的监督不可或缺。从我国由古至今几千年的反贪实践来看,人民群众无疑是最公正、最称职、最积极的监督者,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贪官污吏的斑斑劣迹绝不可能逃过民众雪亮的眼睛。历史上无数贪污腐败的大案都是在人民的检举揭发下败露的。两汉时期就有授权民众进京告发地方官吏横行不法的“言变事”制度,甚至把民间舆论即所谓的民谣作为陡黜官吏的依据之一。因此,我们应将人民群众的监督纳入到现有的监督体系中来,不仅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工作,而且要通过法律对相关程序加以明确,在保证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保障好监督者的人身安全。目前在我国检察系统试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便是很好的监督形式,并且也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我们还应加强立法、行政、司法等各自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之间的合作,实行互相监督、协作办案,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质量,从而形成较严密的廉政监督体系。

3、加强官德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一个政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就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就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只有惩治腐败,才能深得民心,党才能长期执政,国才能长治久安;而唯有加强官德建设,培养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才能从根本上反腐倡廉,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将党的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集中概括为“三常”警句,即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7],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廉政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官德建设的内涵。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复杂形势下,自觉用党纪国法来约束自己,加强政德修养。修政德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8],充分表明了官员的为政之德对人民、对国家的重要性。常思贪欲之害,就是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应有的警惕性,抵制各种诱惑。早在宋代,清官包拯就对贪欲之害有着深刻认识,认为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而贪赃的官吏则是人民的盗贼。当前,腐败之风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有所抬头,若任其发展不加节制,势必会使人民丧失对我党长期执政的信心,甚至会威胁到国家的存亡。因此,广大领导干部只有在心中常敲警钟,才能保持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常怀律己之心,就是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常怀廉洁之心。“律己廉为首,立世德为先”是古人对为官者在律己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要求。只有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才能在执政过程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姜涛.管子新注[M].山东:齐鲁书社,2006.

[3]刘安等.淮南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4]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G].北京:中华书局,1980.[5]贾谊著.于容智译注.贾谊新书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6]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5.[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金池.《论语》新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第四篇: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人类文明的标志

不断的开发和使用材料的能力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石器时代,燧石,打火石、金属器时代、Si时代 ?

2、现代技术的基础

材料是所有科技进步的核心;先进材料是先进技术的基石。

飞机-喷气式发动机材料、计算机-固体微电子电路-晶体管-Si材料、光导纤维

3、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从半导体集成电路到混凝土摩天大楼;从塑料袋到航天飞机 a.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讯等、b.航天飞机、c.光导纤维

二、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Fe、Al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等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等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晶体结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如何排列 》,晶体分为晶态【晶态: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周期性有序排列长程有序】、非晶态【非晶态: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周期性无序排列,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多晶【多晶:晶粒和晶界,晶粒:晶态,晶界:非晶态】} 性能(组成-性能:不同的组成不同的性能,结构-性能: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性能)与

应用

思考题

1、石器时代和金属器时代作为人类文明重要标志,请简要讨论石器时代和金属器时代特点?

石器时代:2.5亿年前,主要使用燧石,打火石 金属时代:主要使用铜、铁

2、为什么说材料是现代技术的基础?

材料是所有科技进步的核心;先进材料是先进技术的基石。

3、材料分哪几类?简要说明各类的主要特点。

三类 金属材料:Fe、Al等。具有延展性,导电性等特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等。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等。各种聚合物

4、什么是晶态(体)、非晶态和多晶态?各举一例。

晶态: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周期性有序排列,长程有序。NaCl,CdS 非晶态: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周期性无序排列,短程有序、长程无序。(二氧化硅)多晶态:晶粒和晶界。晶粒:晶态

,晶界:非晶态(聚乙烯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材料)

一、陶瓷材料:经过高温处理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釉:低熔点玻璃质。铅釉,锡釉

思考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为哪几类?

六类: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材料 2.陶瓷的发展分为那几个阶段? 陶器(土器, 陶器),瓷器,精瓷器

3.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为那些? 粘土

4.陶瓷为什么要进行高温烧结?

粘土中的元素对应的氧化物化学键强度大,高温烧结才能破坏其化学键 5.精瓷和土器相比区别有哪些?

土器煅烧温度低,粗糙不美观。精瓷煅烧温度高,细腻美观 6.釉有何特点?主要釉料是什么?

特点:低熔点玻璃质。主要釉料:铅釉,锡釉

二、玻璃

1.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

过冷液体---非晶态结构

3.制造(硅酸盐英玻璃),原料:SiO2、Na2CO3、CaO 工艺过程:配料,熔制:(典型温度1500度),成型:

三、水泥,主要成分:CaO-Al2O3,CaO-SiO2,CaO-Al2O3-Fe2O3 3.混泥土:水泥、沙子、碎石块

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简介

半导体材料、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思考题

1.玻璃的结构有何特点?

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

过冷液体---非晶态结构

制造(硅酸盐英玻璃

原料:SiO2、Na2CO3、CaO 工艺过程:配料、熔制:(典型温度1500度)、成型:

2.早期如何发现的玻璃形成?主要成分?

最早是由水手在沙滩上做饭,沙中含二氧化硅与贝克中的碳酸钙,海水中的过氧化钠,氯化钠等在火种烧制,形成了透明的玻璃。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碳酸钙,过氧化钠。3.简述玻璃的工艺? 熔制,温度1500度 4.混泥土如何构成? 水泥、沙子、碎石块

5.举一例说明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陶瓷(Ceramics):经过高温处理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粘土。陶器-土器, 陶器,950 and 1050°C----瓷器,1200–1300°C----精瓷器,1250–1300°C

玻璃(Glass)

水泥(Cements):主要成分CaO-Al2O3、CaO-SiO2、CaO-Al2O3-Fe2O3 耐火材料(Refractory)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s)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复习思考题

1、金属材料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基本用途是什么?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特点:具有良好的塑性、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即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基本用途:适合作为受力的结构材料。金属材料绝大部分都是结构材料,但近来也出现一些功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金属超导材料等。

结构材料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化工、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在机械设备中约占所用材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又以钢铁材料占绝大多数。

2、请叙述一个典型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

20CrMnTi制作汽车变速齿轮工艺流程:

锻造→正火→加工齿形→非渗碳部位镀铜保护→渗碳→预冷直接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齿(精磨)

技术要求:渗碳层后(1.2~1.6)mm,表面碳质量分数1.0%;齿顶硬度(58~60)HRC,心部硬度(30~45)HRC。

40Cr钢制作拖拉机连杆螺栓工艺路线:

下料→锻造→退火(或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装配 技术要求:调质处理后组织为回火S,硬度(30~38)HRC。板簧制造工艺路线:

扁钢剪断→加热压弯成形→余热淬火+中温回火→喷丸→装配

3、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金属是那种金属?举出几个例子。

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金属:铜(Cu)——锡青铜,铜镜、铜鼎、铜剑

4、对人类生产生活最重要的金属是哪种金属?举出几个例子。

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金属:铁——钢及铸铁锄头、犁铧、钢筋、铁锅、火车、汽车、机床、大桥、枪、炮

5、钢按用途分为哪几类?

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合金结构钢:工具结构用钢(桥梁、船舶、建筑等)、机器零件用钢{调质钢、弹簧钢、渗碳钢、滚动轴承钢 合金工具钢: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

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锈钢、耐磨钢

6、合金钢编号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原则为:

平均碳含量+合金元素符号+合金元素平均含量

平均碳含量 ——数字。结构钢:两位,以 0.01%为一个单位;工具钢:一位,以0.1%为一个单位,≥1%,不标。合金元素符号 —— 以汉字或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元素平均含量 —— 数字,以1%为一个单位,含量≤1.5%,不标出。高级优质钢,钢号尾部加 “A”。特级优质钢,钢号尾部加 “E”。

7、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特点是什么?其用途有哪些? 特点:低碳、低合金、高强度。承载大、自重轻、综合性能好。

用途:广泛用于制造桥梁、车辆、船舶、石油化工容器、建筑钢筋等。

8、弹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弹簧钢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哪些?

作用:利用弹性变形吸收、储存能量以驱动某些装置或减缓震动和冲击的作用。性能要求:

较高的弹性极限σe,防止工作时产生塑性变形;

较高的疲劳强度σr和屈强比σs/σb,以避免疲劳破坏

9、齿轮类零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是什么?渗碳钢主要用于哪些零件? 齿轮类零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是: ①高的接触疲劳强度,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防止齿面受损; ②高的抗弯强度,适当的心部强度和韧性,防止疲劳、过载及冲击断裂; ③良好的切削性能以及小的淬火变形性能。

用途:制造汽车、拖拉机中的变速齿轮,矿山机器中的轴承,内燃机上的凸轮轴、活塞销等机器零件。

10、根据模具的使用性质,模具钢分为哪两大类? 根据模具的使用性质,可将模具钢分为两大类:

冷模具钢:是指使金属在冷状态下变形的模具用钢,其工作温度一般小于250℃。

热模具钢:是指使金属在加热状态或液态下成形的模具用钢,其模腔表面温度高于600℃。

11、按化学成分铜合金分为哪几类? b、按化学成份分类:

(1)黄铜:以Zn为主要合金元素。

①普通黄铜:

H+铜含量;例:H62,平均Cu含量62%,余量为Zn。

②特殊黄铜:

H+主要合金元素符号+铜含量+-+添加元素含量。

例:HMn58-2、含Cu量为58%,含Mn量2%,余量为Zn。

(2)白铜:以Ni为主要合金元素。

① 普通白铜:

B+镍含量;例: B30,平均Ni含量30%,余量为Cu。

②特殊白铜:

B+主要添加合金元素符号+Ni含量+-+添加元素含量;

例:BMn40-1.5

Ni 40% Mn 1.5%

余量为Cu。

3)青铜:除Zn、Ni以外的其它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按所含主要合金元素的种类分: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硅青铜、锰青铜、锆青铜、铬青铜等。

加工青铜的代号:

Q+主要合金元素符号+主要合金元素含量-+添加元素含量。

例:

QSn4-3:平均Sn含量为4%,Zn含量为3%,余量为Cu的加工锡青铜; QAl9-2:Al含量为9%,含Mn量为2%,Cu为余量的加工铝青铜。QBe2:Be含量为2%,余量为Cu的加工铍青铜。

思考题

1、什么叫高分子材料?常见的五烯有哪些?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分别是什么?她们的分子量大小及分布顺序如何?

高分子: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一种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 化合物

常见五烯: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分别:塑料、橡胶、纤维(产量最大,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故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有哪些?何谓高分子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结构特点:

一、分子量大(A、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4~106)、B、共价键连接,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C、由相同的化学结构重复多次而成,高分子的结构复杂

什么是分子量的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

高分子不是由单一分子量的化合物所组成。即使是一种“纯粹”的高分子,也是由化学组成相同、分子量不等、结构不同的同系聚合物的混合物所组成。

这种高分子的分子量不均一(即分子量大小不

一、参差不齐)的特性,就称为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3、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有哪些?请就复合化谈谈你的看法。方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复合化、精细化、智能化。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史:40年代,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

复合材料发展的第一代

6080年代,先进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发展的第二代

80

年,先进复合材料充分发展

复合材料发展的:第三代

飞机上用的复合材料:碳纤维/环氧树脂、碳纤维/芳纶/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增韧石墨、玻璃纤维

开创性的大量应用源自F1赛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大推力、高涵B-2隐形轰炸机

除主体结构是钛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道比涡扇发动机大量运用了复合材料或钛合金空心宽弦叶片、整体叶盘。

目前商用飞机上复合材料仅占全机重量的50%,而某些直升机早已达到90% 荷兰计划研发新型绿色环保飞机

外形将酷似飞碟,另一个设想就是使用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这种复合材料强度可与金属媲美,而重量却比金属轻得多,因此可以节省燃油。

绿可木,生态木塑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吸音板

4、请举例身边一种塑料橡胶和纤维材料,谈谈你对她们的性能功能特点你认为它们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哪些?如何改进?

几种主要塑料如:聚氯乙烯塑料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是常用的热塑性塑料之一。商品名称简称为“氯塑”,英文缩写为PVC。

如聚氯乙烯(PVC)的导热系数仅为钢材的1/357,铝材的1/1250。在隔热能力上,单玻塑窗比单玻铝窗高40%,双玻高50%。将塑料窗体与中空玻璃结合起来后,在住宅、写字楼、病房、宾馆中使用,冬天节省暖气、夏季节约空调开支,好处十分明显。

聚氯乙烯的燃烧性能不好,离火即灭,属于难燃性塑料;燃烧时,有刺激性的氯化氢臭味放出,燃烧时软化。

性能:软质聚氯乙烯一般含增塑剂30—50%。

2.硬质聚氯乙烯只加少量的增塑剂制成。

3.聚氯乙烯塑料耐热性

4.聚氯乙烯薄膜 5.聚氯乙烯塑料与有机溶剂和萘等防虫药剂软质聚氯乙烯可制成较好的农用薄膜,常用来制作雨衣、台布、窗帘、票夹、手提袋等。还被广泛用于制造塑料鞋及人造革。

硬质聚氯乙烯能制成透明、半透明及各种颜色的珠光制品。常用来制作皂盒、梳子、洗衣板、文具盒、各种管材等。

橡胶: 聚丁二烯橡胶(顺丁胶,BR,无色或浅色,透明)

1、制法及分子结构:溶聚法、乳聚法

特性:

不饱和性橡胶,可与硫磺及氧起反应,化学活性较NR 低,耐热耐老化性较NR好。非极性橡胶,耐油性差。结晶性橡胶,无自补强作用,强度低。弹性高(最高);耐低温(Tg= –105℃); 耐磨(Tg有关);生热小。加工性能差(对温度敏感,温度高则易脱辊),不耐撕裂,粘着性差,抗湿滑性不佳。较易冷流。

4.用途:制造轮胎胎面以及耐寒制品,常与NR,SBR并用。

氯丁橡胶(CR)1.分子结构

CR是由氯丁二烯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弹性体。呈浅黄色至褐色。

3.特性

①不饱和性橡胶,化学性质稳定,耐老化性能优良。②极性橡胶,耐油耐溶剂性能优良,气密性、粘着性

好,有导电性。③易结晶性(Tg=-43℃),有自补强作用,有自熄性,阻燃,贮存稳定性差,对温度敏感,需用金属氧化物(ZnO、MgO)来硫化。④弹性较低,耐寒性较差,低温使用不理想。(极性橡胶共同点)4.用途 CR主要用于制造胶管、胶带、化工设备衬里、胶粘剂等。

纤维:粘胶纤维—以天然纤维如木质纤维、棉纤维、禾本科植物纤维(如甘蔗渣、芦苇、麦杆等)为原料,经纤维素黄酸酯溶液以湿法纺丝制成的。

粘胶纤维的生产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1)粘胶的制备:即浆粕的准备、碱纤维素的制备及老成、纤维素黄酸酯的制备(磺化)和溶解等。

粘胶纤维的性质与棉极为相似,吸湿、透气、易染色、抗静电、易于纺织加工,制成的织物花色鲜艳,穿着舒适。但粘胶纤维的的湿态强度大大低于干态强度,且缩水性较大,纤维吸水后膨化,织物在水中易变硬。粘胶纤维应用广泛,其长丝称为人造丝,可织成各种平滑柔软的丝织品,毛型短纤维俗称人造毛,是毛纺厂重要的原料,棉型粘胶短纤维俗称人造棉,可织成各种色彩绚丽的人造棉布。

(2)聚酯纤维通常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聚酯纤维又称涤纶,的确良,特丽纶、达克纶、帝特纶等,是以对本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为原料,经酯交换、缩聚、纺丝和纤维后加工等四个步骤而得。聚酯纤维常采用熔体纺丝法,可分为切片纺丝和直接纺丝。目前,聚酯短纤维大多采用直接纺丝法,即将聚合釜中的熔体直接送入纺丝机;而聚酯长丝多采用切片纺丝法。PET的软化点230~240℃,熔点范围255~264℃,纤维级PET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2000,特性粘度通常为0.62~0.68dL/g。PET分子中含有酯基,易发生水解,故在纺丝时应严格控制水分含量。特性:弹性好:其弹性接近于羊毛,耐皱性超过其它纤维;强度大:干态强度和湿态强度接近;模量高:其初始模量为大规模生产的合成纤维中最高者,故其织物的尺寸稳定、不变形;吸湿性低:湿强度下降少,织物易洗快干;耐热性好。

第五篇:传媒与龙舟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龙舟运动作为我国传统运动,想要在现代社会发展,必须要依靠现代传媒的影响力。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这几年我国龙舟运动的不断发展,各大媒体在报道龙舟运动时也同样产生了不错的收益,这使得二者之间产生了一个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就以2011年央视体育频道开始转播的“中华龙舟大赛”为例,来阐述传媒与龙舟运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传媒 龙舟运动 中华龙舟大赛 推动 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龙舟这个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人们重新拾起。尽管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下,龙舟很难作为一种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广泛展开,但是龙舟项目的普及在近十年却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以全国高校的推广和全国设立分站赛比赛的形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中。而在这种高速发展的道路上,传媒对龙舟的推动作用无疑是非常显著的。与此同时,龙舟运动也无形中给传媒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反作用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央视体育频道转播“中华龙舟大赛”为例,论述传媒与龙舟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相互影响。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

通过在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龙舟专项组实习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所学习到的龙舟与传媒方面的知识以及切身参与的“2013中华龙舟大赛”贵州?铜仁站和东莞?麻涌站媒体报道方面的工作,对传媒和龙舟运动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些感悟。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传统龙舟和传媒与龙舟相互影响的报纸、期刊等书籍50余篇,并用中国期刊网以及互联网的搜索功能,搜集自2011-2014年以来中华龙舟大赛和传媒影响力的相关文献资料60余篇,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传媒与龙舟运动

(一)“中华龙舟大赛”媒体报道

从总体报道规模来看,2011年“中华龙舟大赛”初始创办年,共116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报道规模达到了最高级别。就单站龙舟赛事来看,2013中华龙舟大赛(福建?福州站)截至2013年5月25日17点,共监测媒体报道507篇,其中电视媒体播出新闻11条,共计1407秒;通信社报道10篇,共计约7024字,图片17张;平面媒体发稿39篇,共计约54742字;网络推广位111个;网络媒体报道336篇,其中原创52篇,转载284篇。

(二)“中华龙舟大赛”与媒体的通力合作

1.“中华龙舟大赛”与媒体的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12中华龙舟大赛(江西?鄱阳站)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央视体育频道这个平台以及庞大的媒体报道队伍,使得鄱阳湖湿地公园的名声,在第一时间内传遍国内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地。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华龙舟大赛是主流媒体和体育部门联手合作的成功典范。

2.很多体育运动的全球化主要都是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传播得以实现的,而其中尤以电视功劳最大。电视增强了其全球影响力,进而使其商业价值得到体现、受到追捧。对于其它体育运动和赛事,电视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三、针对龙舟运动的发展提出对策

(一)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尽管目前龙舟在某些省市的推广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诸如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应该继续予以报道宣传,群众只有慢慢的去熟知这项运动,才会去投身这项运动中去。

(二)提高职业化的程度

像目前国内名列前茅的顺德龙舟队、乐清龙舟队都是在走职业化的道路。所以在如今我国经济的大形势下,职业化道路是各龙舟队想要维持生命力的必经之路。

(三)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要促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龙舟作为一项传统文化,其许多良好的性质如低碳性、全民性是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央电视台的大力推崇的。

四、结论

龙舟这项中国传统运动想要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发展,依靠传媒的推动力是必经之路。这其中,二者要找到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方式,龙舟运动要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而龙舟运动也要不断地完善自身,利用传媒的优势去扩大普及地区,缩小南北差距,扩大群众基础,龙舟俱乐部也要坚定不移的走职业化的道路,提高比赛吸引力。作为媒体,对待龙舟这项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运动,更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龙舟也必定会给予媒体产业丰厚的回报。

下载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雷锋精神在现代的意义与作用

    雷锋精神在现代的意义与作用 497班胡婕 那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他的鲜血洒满了那片他深深热爱着的土地,猛烈的雨水不停地冲刷着这红色的伤痕,却再无法将他金色的魂灵从这里褪去......

    弟子规在现代社会中的行持

    弟子规在现代社会中的行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文化最大的功用就......

    人才招聘网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人才招聘网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人才招聘网的特点: 1.信息量大互联网一直被认为是海量信息平台,信息容量大且更新快捷方便。一些知名招聘网站每日的有效职位信息发布保有量可达......

    中国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

    中国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 在当今社会,由于新潮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正在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特别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甚至有不少同学崇拜洋节,但是作为被现代......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李惠智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沉淀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祖先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生长在这......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合集5篇)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摘要: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一、前言: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人世,又双手空空地离开,不带走任何东西,这就预示了人的一生终究是空的。人生就像白纸啊,自己描绘自己的命运。既然来走了一遭,不如就......

    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意义

    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意义 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惊人而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与动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共产主义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