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的表现、成因及对策(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7:4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成瘾的表现、成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成瘾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第一篇:网络成瘾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这种心理疾病类似于“因特网中毒”。因此有人认为网络成瘾症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成(Technological Addiction),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作用的非生化成瘾症。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 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美国心理学会1997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讨论IAD的诊断标准。“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年龄介于15至45岁之间,未成年人患病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

1、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1)耐受性增强: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网瘾越来越大。

(2)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病人就会变得抑郁、易激怒、情绪烦躁、无所适从,上网的愿望特别强烈,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都与网络有关。

(3)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

(4)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5)在有关互联网的活动上花费大量时间,比如参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安装新软件、整理和下载大量文件等。

(6)因为上网,严重影响了患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工作、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

(7)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危害,患者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8)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2、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特征:(1)求知欲望强烈,追求时尚。(2)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3)青春期性心理尚不成熟。

(4)青少年还未学会正确地应对现实中的困难挫折。(5)部分青少年缺乏工作、学习与生活目标。

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类:

按成瘾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单纯性网络成瘾症;情感性网络成瘾症;网络游戏性网络成瘾症;信息性网络成瘾症;程序性网络成瘾症和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症六大类型。

按成瘾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网迷;网络成瘾症患者和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按成瘾功能来分,可以分为:(1)网络游戏成瘾;(2)网络关系成瘾;(3)网络色情成瘾;(4)网络交易成瘾;

(5)网络强迫信息收集成瘾;(6)露隐癖或病态发泄成瘾。

4、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上网者一旦上网成瘾,就开始把网络当做生活的中心,忽略真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并以上网作为排解、调节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有网瘾的人出现网络痴迷,对网络存有严重的心理依赖,上网时间严重失控,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仍会继续,欲罢不能。一旦停止上网,就会马上出现情绪忧郁、心理烦躁、兴趣索然、疲乏无力、容易激动、自我评价能力下降等戒断症状。有资料表明,我国有1650万青少年网民,有245万着迷上瘾,难以自拔。青少年网络成瘾,对自己的身心、学习、社会交往造成巨大危害,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首先,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危害。在心理方面,容易使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个体迷失,现实幸福感降低,心理孤独感不断增强,形成现实生活中的低自尊人格,最后导致个体心理功能损害。在思维方面,电脑的形象化特征诱导青少年用“看”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使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停留在形象思维上,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精神病和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其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身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比如神经功能紊乱、体能下降、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等等。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导致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严重受损,最后影响一生的幸福。

其次,网络成瘾造成青少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迷恋网络者因其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网络上,从而使得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没有时间预习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下降,引来同学、老师、甚至家长的轻视,这样又进一步促使其在网络上寻求解脱和释放,最后导致他们无心向学,甚至旷课、逃学、辍学。笔者曾对我校某班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在74人的学生中,有37人进过网吧,占50%;在39名男生中26名去过,占66.67%,且多数是玩游戏;在35名女生中有11名去过,占31.43%,多数是聊天。他们对我 2

县的网吧情况甚为了解。69.39%的认为网络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10.17%认为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

再次,青少年网络成瘾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难题。2005年11月22日的《北京晚报》报道:网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在分析北京网瘾问题时透露北京青少年网络犯罪率惊人,90%的青少年犯罪与上网成瘾有关。青少年容易受网络中各种不健康内容的影响,造成他们个性放纵,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欠缺,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有的为了能上网,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有的四处借款,有的欺骗父母,甚至丧失人格和自尊,严重者发展到偷窃、抢劫、绑架等触犯刑律的行为。据有关专家调查显示,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6%的青少年无意中接触到这些信息,而接触过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这严重污染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犯罪增多。

二、网络成瘾成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发生是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分不开的。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现象,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要求理解与难为他人理解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而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和“克隆”,如果青少年的上述矛盾心理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与释放,再加上个体的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就可能使青少年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找到缓解这些矛盾的途径并不能自拔。具体地说,引起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心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矛盾影响下的交往心理的作用

青少年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以自我为中心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在网络上的交往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又由于是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和网上传呼等手段进行联系与交流,这就使交往双方逃避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要面对面的压力,而且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这就使这部分青少年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既避免了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应心理,又满足了交往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根据国外的研究,“网络成瘾综合征”的患者多为有不同程度的躁狂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的人,从个性特点上看,他们具有敏感、喜欢独处、缺乏社会交往等特点。这些正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2、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且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另一方面,又由于心理幼稚,意志力不坚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再加上在当前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会有一种强烈的性好奇心理。而在互联网上,却充斥着各种与情色、暴力有关的内容。据有关调查,互联网上的与娱乐有关的内容中,有47%与色情内容有关,并且与其他媒体的有关内容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的这类内容几乎是对任何对象都不加限制的。这就会使得青少年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有关信息后而不能自拔,成为“网络色情

成瘾症”的患者。这不仅不利于这部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可能诱发性犯罪的动机和行为。

3、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影响下的“信息占有”心理与探索心理的作用 青少年个体求知欲旺盛,获得和占有信息的欲望较强烈。而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直观,形式丰富多样,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一切都会吸引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使他们成为“天然的网民”。但如果分不清这些大量信息的实质,不加选择地加以接受和占有,就容易走入误区。在这种心态作用下的“网络成瘾综合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每天从网上收集大量并不重要的信息,或下载和学习使用尽可能多的而实际并不急需的软件,登记注册大量的免费信箱,尝试从网上购买商品和获得服务,参加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等,严重者甚至表现出一种类似强迫的症状。另一种类型是对网络技术与安全具有强烈的探究欲,并以攻击和破坏网站、非法进入机密网站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成为网络“黑客”。这种类型的“网络成瘾综合征”也可能会导致网络犯罪的发生。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心理的作用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幻想,但容易脱离现实,看不到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从而沉湎于幻想不能自拔。网络游戏给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渠道。部分青少年之所以沉湎于网络游戏,是因为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即把自己想像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再加上电子游戏中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运用,更符合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乐此不疲,达到痴迷的程度。而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更为丰富、获得更为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联机”,从传统的网络游戏的人与电脑的互动变为双方各操纵一台计算机,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

三、对策及思考

针对上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形成的心理机制,为避免它的发生,从学校和社会上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社会和学校方面

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 许多学校因条件有限都未设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各类学校的教师,应自觉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主动学习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在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流,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心灵成长的关注,使教育产生一种巨大的魅力。如果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学生是因为学习困难、成绩不佳而丧失信心,沉溺于电脑和网络,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指导。而在人际关系上有障碍的学生,就需给予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多与人交往,注意与亲友、同学的关系,多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宣泄出来,让其体验到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从而获得成功和满足,促使他们逐渐减少上网的次数和时间。

确定“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引导措施 如上所述,“网络成瘾综合征”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点有一定关系。根据国外 的有关调查,“网络成瘾综合征”患者一般有喜欢独处、敏感、偏执、不服从社会规范等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应为:年龄在15~27岁之间,有一定文化教育水平,有条件经常接触网络,且在个性上较内向、敏感的个体。从身份上看,主要以大中专院校学生和中学生为主。在青少年中进一步普及互联网,消除对互联网的神秘心理 避免“网络成瘾综合征”的有效方式绝不是简单禁止,那样不仅效果不佳,更不能发挥互联网作为传阅交流信息的工具的作用,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正确的措施不仅不是简单禁止,而且是更进一步的普及。因为普及网络的使用和有关知识,能使青少年消除对网络的神秘感,了解互联网作为工具的实质,“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丰富积极健康、适合青少年的互联网页内容,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单从当前互联网上的与青少年生活有关的中文综合类网站看,存在着数量少、内容不丰富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多数仅是传统媒体的简单的翻版,交互性不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够。另一类针对青少年的网站为学习网站,则多数是教学内容、习题、试题等在网页上的简单再现,沦为“互联网上的应试教育”。而且这两类网站多数并非是教育部门或青少年研究机构所办。

2、家庭方法

制定家庭公约:公约要建立在尊重、真诚、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要求家庭成员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公约应要求家长强化鼓励孩子的长处,必要时可暗示不足之处;让孩子独立承担家务劳动,并长期坚持;经常与孩子共同完成其力所能及的工作;遇事征求孩子的意见,并采纳合理的建议;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协助孩子调整负性的心理状态。

倡导正确的家庭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体系存在很多弊端,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许多父母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要么一味溺爱、放纵,最终导致孩子性格不成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应对外界事物;要么对孩子严加看管,甚至将其关在家里,不能出门。一旦孩子网络成瘾,便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孩子一棍子打死。这些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事实上,对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改变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

家长要了解和学会使用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0%的家长根本不了解电脑。对于孩子玩网络游戏,63%的家长表示“很无奈”,因为现在很多家长自己是“网盲”,根本无法引导孩子如何正确掌握、使用网络。所以,父母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其次,父母要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影响孩子正确认识、使用网络。

家长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治疗知识:很多家长面对子女网络成瘾,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哭诉,最终又束手无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确面对,并用适当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只有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培养好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之能早日回归社会,适应社会。

第二篇: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和预防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得快感会一直有心里上与生理上的依赖。

大学生网络成因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性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我认为造成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原因有一下三个;第一,网络的可获得性,很多学校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条件,而且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上网。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有些具有社交倾向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便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第三,另一相关的发展性问题是同一性的建立;即大学生更加注中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需要及其他相关方面。有些大学生可能利用网络来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感,在虚拟的现实中,他们把自己定位的更加积极,甚至相信这种新的特征会变为现实。

所以,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他们喜欢上网,慢慢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能自拔的身心特点有关,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不强。二是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进而封闭自己。三是目前的游戏软件产品大多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这种电子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

二、防治措施

1心理干预

首先要了解成人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推究其不良性格和负性情绪的根源;其次,由于成人网络成瘾者都具有比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因此,可以与去其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技术、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同时对比他们的过去与现状,转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依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第三,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生活的规律化,恢复生物钟,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第四,对于部分严重的成人网络成瘾者,要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强化法、森田疗法等进行治疗。自我效能

由于在成瘾行为方面,自我效能是一个关键变量,因而能对成瘾行为的预防、戒除和改变做出合理性的说明和解释。(1)抵抗性自我效能。它是对于还未成瘾的个体来说,能够抵制网络的能力的信念。这就要求成瘾者训练抵抗来自网络对自己内心的诱惑的能力的决心。(2)减少伤害型自我效能。它是指个体已经卷入到网络成瘾行为之中,并对此种行为产生依赖,但并没有真正导致成瘾行为时,对自己能够抵制上网的信心。让网络成瘾者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并要求网络成瘾者控制进一步的危害和加强自己可以减少这种危险行为的信念。(3)行动型自我效能。既个体对戒断网络实现的信心。如果个体为戒除上网定下了一个期限,那么他就会做出一个承诺,从而使他超越了仅仅是考虑的阶段。(4)应对型自我效能。是指一种对自己能够克服旧病复发危机的预期能力。面对极具诱惑力的网络,个体

应坚信自己具有应对旧病复发危机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5)恢复型自我效能。在旧病伏法,重新评价网络,对自己能够恢复应对能力的充满信心。

3群体支持

成人陷入互联网之后,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就会想办法将其摆脱,但如果个体的应对能力不足,仅凭其自身的力量是不能摆脱成瘾行为的,这时就需要群体的支持了。支持群体一个是家人。首先让家人明白网络具有极强的致瘾倾向,减少对网络成瘾者的责备;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式的交流,鼓励成瘾者戒断网络;建议全家外出旅游度假,一方面让其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其感受亲情的温暖。另外帮助网络成瘾者培养新的爱好以促进其恢复。另一个支持群体就是周围的社区。鼓励他们经济参与社会活动,结交具有类似背景的朋友,扩大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及矫正

1.坚持预防为主。

我们认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既要让青少年熟悉和利用网络的优点,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网络具有的潜在威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认知,清楚地知道在网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2)重视发挥社会环境的关心和制约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生活氛围,融洽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现实人际关系;学校、社会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定期不定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理和心理保健等方面给青少年以更多的关心。同时,家庭、学校以及网吧等提供青少年上网场所的各方要协调一致,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夜间上网时间的控制。(3)加强学校、城镇社区、农村集镇等的青少年工作。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及青少年教育服务机构等,要在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建立青少年社团,培养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兴趣,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避免青少年陷入“无聊地非上网不可”的泥潭。

2.青少年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训练,提高自制力。

对于青少年,建议:(1)上网要有目的性和时间性,切忌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在上网前应把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及大概需要的时间列在纸上,并用闹钟或其它能定时的东西来提醒上网时间,以此来约束自己,避免沉迷网络。(2)消除最具危害性的上网习惯。对自己到底在网上做了什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弄清楚你主要把时间花在哪里:聊天室、网络游戏,电脑色情,新闻组,还是浏览网站?知道了上网主要干什么,在以后上网中要特别注意。如你喜欢聊天,以后就不去聊天室;如果你喜欢电脑游戏,那你就删除游戏的应用程序。对网络成瘾者来说做到这些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你的意志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3)培养替代活动。如果离开了网上的活动,必然要有相应的其他活动来替代。这时一方面要找出以前感兴趣、现在依然感兴趣的活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更有趣的活动来替代,比如参加学校的文学社、书法小组等等。总之,做你喜欢做的事。日常生活中快乐的事越多,就越不会怀念因特网上的嘈杂声,也不会轻易屈服于重操旧业的欲望。

3.对已经成瘾的青少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对于有网络成瘾症状的青少年,应做到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手段对其进行干预,以帮助其尽快戒断网瘾,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目前常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系统脱敏法。这种方法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导致神经焦虑的情境,并通过设定小步骤的训练目标,让患者以放松的心理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习惯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根据青少年上瘾的程度,设定小目标,如规定每天上网的时间逐步减少。同时,要让患者学会某一肌肉放松技术,并鼓励患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地从事他所焦虑的行为,进而有效地治疗。并且要求青少年制定合理作息规律、多锻炼身体,这有利于患者学会控制自己,放松神经紧张。并且,在进行行为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辅之以代币法等奖惩方法加以巩固。(2)团体心理辅导法。这是治疗网络成瘾比较有效的一种矫正措施。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也对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共鸣。这样,在心理辅导时就容易产生向心力和心理场。在团体辅导初期的关键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心理与环境氛围,组建好团体。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采取“认知行为”模式,使小组成员先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然后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依赖的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解决它,从认知的层面与成员共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自己的现有依赖程度确定改变的目标、拟订评估策略、制订行动计划。另外,根据网络成瘾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辅导者给予具体的实施指导,并由团体内部发展监督评价机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指正以及适当的奖惩。要使患者真正达到生活常态适应的水平和目标,必须将认知与行为结合起来,使团体成员能够用认知来规范行为,通过行为反馈进一步矫正、强化和完善认知,使二者相辅相成,达到完整同一的生活适应。另外,根据青少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对策

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大学生沉溺在“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中,主要是因为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其实网络所有的不仅仅是“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更多的是“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网上搜索”等。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促进学习和交流,把大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有利的方向上来。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和聊天的空间。如通过教学、培训、组织兴趣小组、网上知识竞赛、网络信息咨询、网络科技知识解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使用网络的水平和技巧;二是要经常告知学生,在上网之前必须设定目标,有选择地进入各类网站,查找相关的资料,不能无目的地在网上漫游。

重视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长环境。学校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应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重视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帮助其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活学习规划;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络成瘾...危害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潜在威胁。互联网虽然内容丰富却很复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长时间脱离现实,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对青少年健康的性心理培养有消极影响。据有关专家调查,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而据不完全统计,有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的色情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会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第三篇: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1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

来源: 时间:2008-1-8

【摘要】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只有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对策

1、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1.1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美国心理学会1997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讨论IAD的诊断标准。

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

1.2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叮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达到80%,其中有大约13%的中学生网民患有网络成瘾综合症。他们沉湎于网上聊天,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中学生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

2、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

中学生容易上网成瘾大体上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2.1主观原因

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2.1.1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1.2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2.1.3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中学生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2.2客观原因

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2.2.1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2.2.2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2.2.3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3、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通过对网络成瘾原因的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二是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网络使用的特点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是,通过改善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塑造中学生的健康人格,从而对“网瘾”免疫。网络只是一个工具,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全方位开放的大众媒体,它与传统的大众媒体具有相同的功能,具有一切传统媒体的优缺点,在许多方面又是超越于传统媒体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怎样用它,谁来用它。要想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最大限度的抑制其负面效应,首先要摆正心态,对网络作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结合网络沉溺者的人格特点,找到网络成瘾的真正原因。通过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力量建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切实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

3.1学校要为中学生学生营造宽松的成才环境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形成正确的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采用积极举措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轨道,提高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和素养。学校除了正常的学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发挥潜能,培养特长,多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中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充实课外时间,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引导,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促进中学生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利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满足个体人际交往的需要。要开展性知识教育课程,消除中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苦闷,对性有正确的认识,以消除他们对黄色网站的热衷,从而减少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普及网络知识,促进网络教育,使学生认清网络本质,并养成科学和网络生活习惯。

另外,学校要注意和家长联合。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同等重要,网络成瘾问题是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教育失败的共同结果。因此,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家庭的作用。学校如果发现学生有类似网络成瘾的苗头,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同时和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发挥家校系统综合的教育作用。这是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基本思路。

3.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家庭温暖法”预防或戒除网瘾

据调查,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孩子关心少,陪伴时间少,亲子关系不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父母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家长对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这有利于戒除网络成瘾。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一般来说,从民主、和睦、丰富多彩以及充满希望的家庭中出来的小孩是很少网络成瘾的。因为这样的环境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平等和快乐。

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的优劣上。我们知道,在学校的考试中,必然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是前3名或前5名。如果家庭评定他们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就很难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了,那么他们更可能去网络寻找虚幻的成功。作为家长要千方百计让孩子有成就感,包括学业、特长、交友等各个方面,而不是逼他们走向网络世界。

家长要注意引导和监督孩子上网。网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有必要逃避;更何况,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就算要逃也是无处可逃。所以父母阻止孩子上网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正确的做法是正确地引导和科学地监督。家长可以与孩子约法三章,允许他上网,但必须遵守一些规定。比如,限制上网时间;未成年人若无成人陪同不得与网友见面等。家长还应经常检查孩子上网的内容,如发现孩子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引导。

当发现网络成瘾中学生时,家庭和学校要做的不是批评和打骂,而应积极地寻求专业帮助,如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的,甚至伴有其他精神症状,如幻想、抑郁等,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尽早接受住院治疗。

3.3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及时综合治理

学校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中学生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与健全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中学生学生的理性自觉。学校的德育课程,应补充网络德育课内容,以提高中学生网络道德水平。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对于有网络成瘾症状的中学生,要注意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使之尽快摆脱困境。

政府要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对于那些非法建立色情网站、向中学生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中学生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的人,坚决予以打击。据研究,在网吧上网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比较严重。要对“黑网吧”、“地下网吧”,要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通过伦理、道理手段约束网络行为是当务之急,要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四篇: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成因与对策调查报告[范文模版]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成因与对策调查报告

张嘉琪

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网络的消极影响已经危及到了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存在意义。不良信息和娱乐方式与我们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始终是站在了这一斗争的最前沿,如何应对这一社会难题也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的原因

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为了找准问题的根源,充分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是为实际操作提供依据。笔者认为,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精神生活贫乏

不论物质条件好坏,人都是需要精神的。精神生活丰富与否,关系着生命历程的幸福与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物质需要的不断满足和物质条件的飞速好转,必然带来精神供给滞后,精神产品和消费不能得到满足,也必然导致某些简单有效甚至是低级趣味的精神产品泛滥。精神生活的质量要得到保证,有时需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或者需要很高的文化修养,这些往往是普通百姓和普通学生不能做到的。精神生活的规范建设明显滞后,特别是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大潮,显得束手无策。这也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进步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的智力水平总体提高,也会导致精神生活的贫乏。福尔摩斯在没有遇到有挑战性的案件侦破的时候,就只能依靠毒品来麻醉自己,就是这个原因。教学上说的“吃不饱”的学生也就很容易去寻找新的刺激,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学业压力太重导致精神贫乏。逆反的心态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是学业压力的直接后果。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所有的一切要求都离他们非常遥远,所有的物质都能得到很好的供给,所需要承受的希望是他们觉得不能完成,逃避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2)沟通交流的问题

师生、亲子之间交流的障碍是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直接原因。不了解、不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去理解学生的甜酸苦辣、不去尝试或者不去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不能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拿着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去套学生,只知道他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们那时候就是这样的”,“这孩子怎么这样阿”的话语只能表现出理解的苍白和教育的无力。不能或者不尝试走进学生的心灵,人为的制造师生、亲子的隔阂,甚至制造一些理由只为自己开脱,不给孩子们解释和改正的机会。沟通都无法实现,教育何从谈起。

交流与沟通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更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单个自然人是无法面对复杂而强大的自然界的。因此,缺少沟通与交流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现实中缺少交流与沟通,学生当然会到虚拟的世界里去寻找,而两者相比较而言,虚拟世界里面的沟通更容易实现。教师和家长缺乏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方法,使交流与沟通简单化,反而不能看到效果。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他们的情感已经初步具备了健全人的特征,甚至在很多时候,比成年人更加敏感。简单的交流不仅仅使他们感觉到轻视,更让他们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并不能立即奏效的时候,恼怒和焦急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几乎肯定会把学生推向我们的对立面,根本就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3)思想上重视不足

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认识不足,对教育的长期性、反复性认识不足,导致实践中的偏差。寄希望于一两次谈话,几次大力度的惩戒就能彻底地解决问题是极不负责地。教育从来都是长期性,没有任何一个习惯上问题或者思想上的问题能够这么迅速的解决。“罚得重一点,让他记得一辈子”已经被肯定是天方夜谭。教育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与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此消彼长,甚至可能是永无尽头的过程。

优秀的教育者总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看到一个孩子的转变。充分认识这一艰巨性是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前提条件。

(4)网络的诱惑难以抗拒

网络信息非常丰富,而只要付出时间,网游是很容易获得成功的。网瘾的内容不外乎聊天和游戏,都有易学习、上手快,能带来刺激与快乐等特点;虚拟性又可以帮助参与者逃避残酷的现实;便宜的上网方式使得更多得人能够轻易的沉迷其中。网游的开发者想尽千方百计使之具有更好的普及性和娱乐性,这都能很好的激发人的惰性,特别是对于身心没有成熟的学生就更具诱惑。

(5)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求新、求异,好交流、好学习,自我意识成长,两性意识萌动等,所形成的需求都能在网络上轻而易举的找到。对于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事情,谁都会乐此不疲,更何况自控能力还不完善的学生呢?

二、解决思路的探讨

(1)提高认识

认识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不要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包括对网络的新认识,特别是对网游要有新的认识和看法。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新时代生存方式的一部分,而电子游戏的产生之初是为了检验电脑的性能和计算机工作者工作之余的调剂,但是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众多的高等学校都没有认真重视这一产业的前景,放任大笔的利润流向国外;同时,国际上已经有专业的电子竞技大奖赛,产生了一大批以电子竞技为职业的新人类;即使只是练级卖装备都能成为专门的职业,甚至是我们的电脑老师在我们初学电脑之时还要求我们学会一些游戏,以尽快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和网络技巧。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玩游戏呢?

(2)努力学习网络技术和知识

努力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和知识动态,学习网络游戏的有关技巧,形成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基础。培养锻炼利用网络的各种技能,熟练的使用电脑和网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特别是亲自实践来体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使电脑和网络成为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3)应用心理学和德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学会善于“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充分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切忌简单、粗暴。陶宏开教授每次他与孩子交流,都首先是请坐下来,倒杯水,慢慢的谈。他能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孩子的生活,为孩子的未来考虑,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后果,自发的解决问题。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多种文体活动可以让学生融入集体中,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挤占他们的课余时间,培养健康向上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5)开展学习方法辅导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方面的帮助,让他们觉得付出努力能够看到成效,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进步,都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具体的方法包括辅导学习、降低目标、修改成绩等。

教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各学科教学的本质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比如语言类的学科,就是要开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开口,对能够做到的学生予以及时、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兴趣

和上进心。

(6)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网瘾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教育。要告诉家长,你的孩子没有学成,那么你的一切生命的意义就将失去。不能以自己工作太忙为借口,忽视对孩子的关注与教育。毕竟孩子是自己的。更不能指望学校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些思路也仅仅只是些思考和探讨,真正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还需要大量艰苦、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但愿依靠我们的共同努力,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第五篇: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成因与对策调查报告

(1)精神生活贫乏

不论物质条件好坏,人都是需要精神的。精神生活丰富与否,关系着生命历程的幸福与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物质需要的不断满足和物质条件的飞速好转,必然带来精神供给滞后,精神产品和消费不能得到满足,也必然导致某些简单有效甚至是低级趣味的精神产品泛滥。精神生活的质量要得到保证,有时需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或者需要很高的文化修养,这些往往是普通百姓和普通学生不能做到的。精神生活的规范建设明显滞后,特别是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大潮,显得束手无策。这也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进步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的智力水平总体提高,也会导致精神生活的贫乏。福尔摩斯在没有遇到有挑战性的案件侦破的时候,就只能依靠毒品来麻醉自己,就是这个原因。教学上说的“吃不饱”的学生也就很容易去寻找新的刺激,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学业压力太重导致精神贫乏。逆反的心态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是学业压力的直接后果。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所有的一切要求都离他们非常遥远,所有的物质都能得到很好的供给,所需要承受的希望是他们觉得不能完成,逃避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2)沟通交流的问题

师生、亲子之间交流的障碍是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直接原因。不了解、不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去理解学生的甜酸苦辣、不去尝试或者不去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不能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拿着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去套学生,只知道他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们那时候就是这样的”,“这孩子怎么这样阿”的话语只能表现出理解的苍白和教育的无力。不能或者不尝试走进学生的心灵,人为的制造师生、亲子的隔阂,甚至制造一些理由只为自己开脱,不给孩子们解释和改正的机会。沟通都无法实现,教育何从谈起。

交流与沟通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更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单个自然人是无法面对复杂而强大的自然界的。因此,缺少沟通与交流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现实中缺少交流与沟通,学生当然会到虚拟的世界里去寻找,而两者相比较而言,虚拟世界里面的沟通更容易实现。教师和家长缺乏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方法,使交流与沟通简单化,反而不能看到效果。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他们的情感已经初步具备了健全人的特征,甚至在很多时候,比成年人更加敏感。简单的交流不仅仅使他们感觉到轻视,更让他们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并不能立即奏效的时候,恼怒和焦急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几乎肯定会把学生推向我们的对立面,根本就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3)思想上重视不足

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认识不足,对教育的长期性、反复性认识不足,导致实践中的偏差。寄希望于一两次谈话,几次大力度的惩戒就能彻底地解决问题是极不负责地。教育从来都是长期性,没有任何一个习惯上问题或者思想上的问题能够这么迅速的解决。“罚得重一点,让他记得一辈子”已经被肯定是天方夜谭。教育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与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此消彼长,甚至可能是永无尽头的过程。优秀的教育者总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看到一个孩子的转变。充分认识这一艰巨性是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的前提条件。

(4)网络的诱惑难以抗拒

网络信息非常丰富,而只要付出时间,网游是很容易获得成功的。网瘾的内容不外乎聊天和游戏,都有易学习、上手快,能带来刺激与快乐等特点;虚拟性又可以帮助参与者逃避残酷的现实;便宜的上网方式使得更多得人能够轻易的沉迷其中。网游的开发者想尽千方百计使之具有更好的普及性和娱乐性,这都能很好的激发人的惰性,特别是对于身心没有成熟的学生就更具诱惑。

(5)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求新、求异,好交流、好学习,自我意识成长,两性意识萌动等,所形成的需求都能在网络上轻而易举的找到。对于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事情,谁都会乐此不疲,更何况自控能力还不完善的学生呢?

二、解决思路的探讨

(1)提高认识

认识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不要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包括对网络的新认识,特别是对网游要有新的认识和看法。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新时代生存方式的一部分,而电子游戏的产生之初是为了检验电脑的性能和计算机工作者工作之余的调剂,但是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众多的高等学校都没有认真重视这一产业的前景,放任大笔的利润流向国外;同时,国际上已经有专业的电子竞技大奖赛,产生了一大批以电子竞技为职业的新人类;即使只是练级卖装备都能成为专门的职业,甚至是我们的电脑老师在我们初学电脑之时还要求我们学会一些游戏,以尽快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和网络技巧。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玩游戏呢?

(2)努力学习网络技术和知识

努力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和知识动态,学习网络游戏的有关技巧,形成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基础。培养锻炼利用网络的各种技能,熟练的使用电脑和网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特别是亲自实践来体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使电脑和网络成为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3)应用心理学和德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学会善于“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充分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切忌简单、粗暴。陶宏开教授每次他与孩子交流,都首先是请坐下来,倒杯水,慢慢的谈。他能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孩子的生活,为孩子的未来考虑,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后果,自发的解决问题。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多种文体活动可以让学生融入集体中,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挤占他们的课余时间,培养健康向上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5)开展学习方法辅导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方面的帮助,让他们觉得付出努力能够看到成效,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进步,都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具体的方法包括辅导学习、降低目标、修改成绩等。

教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各学科教学的本质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比如语言类的学科,就是要开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开口,对能够做到的学生予以及时、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上进心。

(6)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网瘾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教育。要告诉家长,你的孩子没有学成,那么你的一切生命的意义就将失去。不能以自己工作太忙为借口,忽视对孩子的关注与教育。毕竟孩子是自己的。更不能指望学校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些思路也仅仅只是些思考和探讨,真正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还需要大量艰苦、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但愿依靠我们的共同努力,让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下载网络成瘾的表现、成因及对策(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成瘾的表现、成因及对策(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成瘾剧本

    网瘾 这是个大学宿舍,宿舍里住着四个大学生,他们刚刚进入大学,有股呆呆的中学生味道,又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而为,对什么感觉都那么新鲜。四个大男孩性格各异,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

    网络成瘾讲稿

    1、影响思想品德的培养 网络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的平台,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网上信息常常夹杂着变态的负面文化,鼓吹与社会主导文化背道而驰的世界观、......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正文: 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张扬,平等的交流,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与对策[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与对策 摘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原因对策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网络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网络把我们同世界各地人们联系了起来,我们越来越亲密......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甘灵杰 刘米 【摘要】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防治青少年网瘾......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网络成瘾影响了学业,甚至被退学。因此,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加强......

    谈谈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成因和预防对策[★]

    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阳西县方正中学郑开令摘要:社会的发展使得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对现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中学生上网成瘾带来种种......

    我国贫富差距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贫富差距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张 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