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与对策一
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与对策
一、项目背景 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 计算机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教育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引发诸多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网瘾症”就是 “网瘾症”又称“互联网成瘾症”其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心理疾病。,最早由美国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 Goldberg 提出。“成瘾”是医学用语表明人对药物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和 “反复性”等特点。生理上的依赖且不易根除具有“突显性、“病理性网络使用”正是具有这些类似的特点所以被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通常简称为“网瘾。“网瘾”的主力军是青少年特别是广大学生居多这部分人里又以中学生和大学社居多。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初中生上网比例已 39.3高中生上网比例已达 49.9。中学生上网本无可非议但让人担忧的是有 6.39的学生每周上网都在 10 个小时以上更有 3.62的学生在 15 个小时以上。中学生虽然占全部网民数的比例相对较小 但是如果上瘾了危害却最大 不可以等闲视之。中学生“网瘾”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听成瘾 这在中学生中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网络上有许多诸如“音乐在线”网站和“在线影院”网站,利用自身的便利优势吸引众多的中学生沉溺于网络音乐和电影资料的视听。二游戏成瘾 这在许多中学生中特别是男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的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 23.3。三交际成瘾 指上网中学生利用各种聊天软件诸如腾讯 QQ、E 网通和网站的聊天室或专门交友网站进行虚拟的人际交流。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的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占 46.03。四色情成瘾 在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的调查中有 8.75的学生明确回答“不止一次”浏览过未成年人不宜的网站。在这些网瘾中中学生最容易沉湎其中的就是游戏瘾和网聊瘾就是这两种瘾让许多家庭产生危机处于困境甚至是产生家庭悲剧。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市一个初二男生上网成瘾宁愿不吃中午饭也要省钱上网。父母藏在枕头下的钱经常被偷。其父母采取强硬手段加以管束但该男生却已无法自拔。在家中反省时竟整日哈欠连天如吸食了毒品一般。扬州一位心力交瘁的父亲说其 18 岁的儿子上网成瘾一天 24 小时里中午 12 点至晚上 12 点在网吧“沉着应战”晚上 12 点到次日中午 12 点在家里“闭目养神”天天如此。为让其子完成学业一年多竟换了 5 所学校但都不能断绝其子的网瘾。这些报道在报刊及网络上并不鲜见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也时有耳闻。这些网瘾者走向人生歧途的几率大大增加是平常人的几倍乃至十数倍。共青团武汉市委与武汉大学在武汉市进行了一次“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以证实互联网对上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程度。调查组对全市 21 个社区和少管所的 7 至 18 岁的 2300 名未成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查。调查数据显示在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中97的人热衷于上网而在所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上网行为中网上聊天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超过网上游戏。五总结 既然网瘾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何中学生还是甘之若饴趋之若鹜呢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有关专家认为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他们容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还不够因而他们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另外 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极易受到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的诱惑。专家表示目前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的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 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充斥着社会的各种不良诱惑无疑是青少年成长途中的毒果。如何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抗拒诱惑顺利健康地成长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对于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展开了研究,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发现在家庭功能领域方面的研究很少。本项目认为,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原始归属地,从出生到现在,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环境就是家庭,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早期教育以及理念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早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一些在家庭中的缺失会让他们希望能从其他地方弥补,如学校、社会中,而这些地方,是取代不了家庭的位置的。
家庭环境是一切行为的基石,它是人们心中最为重要的地方。网瘾青少年多数的家庭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让孩子在情感方面极大的缺失。所以本项目决定从家庭功能视角出发,通过增强孩子还家长的互动,改善家庭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的方式,进行一次实践上的探索。
二、研究综述 网瘾是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网络的欲望。同时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以及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早就开始了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比较发达,教育开放,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早就成为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外国学者都开展了很多这方便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1、美国 徐耀聪在《国外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中提到,2007 年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 大约有 6的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上网成瘾其症状与服毒完全相似。2009 年Keith J.Anderson 对 8 所中学7 所美国学校1 所爱尔兰学校1300 名中学生网络应用情况调查显示有 1/10 的学生表现出对网络严重依赖。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在美国已经存在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该问题会变得日趋严重。因此,帮助中学生有效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研究,明确界定网络成瘾的症状和鉴别标准,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预防、矫正和治疗进行相应研究是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2、德国 在周世杰的《德国青少年网瘾问题实践与探究中》中指出,去年 4 月 26 日德国爱 2尔富特市一名中学生开枪打死了 13 名老师、名同学和 1 名警察后自杀 引起社会震惊。据调查 德国有 60 万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德国一项调查显示 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 约占青少年罪犯的 50。为了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 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日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青少年戒除上网瘾的诊所。该机构可容纳 60 人就诊 服务对象为 10 岁至 17 岁的未成年人。机构负责人加尔纽博士认为10 岁至 17 岁是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最弱、最易被网络侵害 “病人”的时期 最需要社会的帮助指导。诊所的治疗师由医学、心理和运动专家组成。进入诊所后 他们会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然后再研究制定详尽计划。诊所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 一是艺术疗法 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二是运动疗法 如游泳、骑马、静坐、按摩、蒸气浴等;三是自然疗法 如种花、种菜接触大自然。另外该机构的部门 “整个治疗过程中 最关键的是父母的支持。主管加歌卓女士表示: ”该机构在设计课程时 把家长谈话列为重点 请他们亲自操作电脑游戏 然后才讨论对孩子的具体“治疗”方案。治疗师特西尔女士说信息时代使人与人之间接触减少电脑和电视成了青少年最重要的朋友。诊所提供的课程 就是帮助“病人”离开虚拟世界重新发现周围社会及自身才华使其回归到正常的人际关系中。由此可见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该问题会变得日趋严重。因此在国外,很多专家早就开始提倡帮助中学生有效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并开始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研究明确界定网络成瘾的症状和鉴别标准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预防、矫正和治疗进行相应研究。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近些年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展开了研究,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成瘾问题的原因近几年有很多学者都对中学生的网瘾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其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生网瘾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如徐耀聪余雯雯王立新等人从青少年自身的出发,阐述了他们的观点:网络成了青少年宣泄和倾诉情感的重要渠道,不但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而且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还满足了青少年的性需要。青少年缺乏自控能力认知能力有限,并且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互联。而姜洪艳,呼勤、焦荣洁等人则从宏观的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学生网瘾主要是由于中学生个人、网络、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共同影响产生的;曹祖耀,安民兵认为认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对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设施监管力度不够,不能给中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造成的。
2、网瘾患者的表现有形式 从行为学的角度出发,瞿鸿雁、王晓宇,安民兵等人认为,让你表
现出以下几点症状时,你便可判断为网络成瘾患者;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有失落感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
3、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的方法 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很多人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去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戒除网瘾,当然他们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所呈现的方式方法也都迥异。瞿鸿雁、王晓宇,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戒除网瘾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治疗。
2、家长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3、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4、社会加强网络传播管理,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文化环境。吴玉胜,周世杰提倡运用外界力量帮助中学生,首先要冷静分析,耐心引导,逐步提高“ 网瘾”学生自身的免疫力,然后让他们感受现实生活,培养热爱真实生活的情感,最后创造男女学生正常交往的条件和途径,进行切实有效的青春期心理教育。周丹红则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提出运用小组工作方法贯穿、介入,使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得到转变。青少年小组活动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参与者的热情,获得多方面的收益。姜洪艳提出要通过完善中学生教育体系来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1、要坚持学校正面教育,落实德育首位要求,开设心理健康辅导站,正常开展性知识教育;
2、要健全完善家庭教育,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家庭上网要文明适度,是要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爱好,丰富孩子课余生活;
3、要正确组织社会教育和防范,加强社会文明教育,树立良好风尚,社会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消除“网瘾”形成土壤,大力抓好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
4、家庭功能对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陈秀红,《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家庭干预研究》,高夹丽,侯春在,《家庭功能理论的研究进展》,他们指出透过家庭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干预这一动态过程,可发现网瘾青少年家庭在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与情感表达、卷入与控制以及价值观哥哥唯独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大体上说,家庭在问题判断过于表面化,片面化,问题处理办法的实施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被迫延伸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父母的角色作用并不平衡。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沟通,而沟通更离不开情感的表达,需要形成平等对话的民主机制。价值观则是行为背后的主宰。网瘾青少年家 ring 中的代际价值观差异较大,这可能是造成家庭内部矛盾与冲突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三结论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课题,它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于和谐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多年的不断探索,使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出现一套真正的人们认可的治愈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瘾中学生的人数俨然成直线上升的趋势,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偷窃、抢劫、打架等网瘾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屡见不鲜。种种的现象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急需解决,并且十分紧急。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我了解到现在对于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的方向颇多,如心理、社会、学校、自身等,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在中学生网瘾原因的分析中,很多人都认为家庭差异是造成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因素之一,并且影响很大,因为家庭是孩子最依赖的港湾,父母也是孩子最崇拜的偶像,家庭中的一切变化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科学的调查显示,网瘾中学生 90以上家庭都出现了问题。然而,相对于家庭在网瘾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都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而实质的研究,还处在一个理论假设的层面。因此,从家庭功能视角出发,用家庭的整体功能来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瘾,对于中学网瘾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项目开发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有关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人做,大多数是纯理论分析、解释性的说明、经验总结等,这次服务项目是为理论研究作了一次实践探索;在学术界,对于网络成瘾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种种视角,在这次项目中,我也结合实务工作,从家庭的功能视角出发进行了探索,推动了网瘾的实务研究;项目在实务研究基础上,我结合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调查方法,spss 数据分析等,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二实践意义: 从个人层面,让每一个家庭成员能够正确区分健康上网和网络成瘾,改善亲子沟通的方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建立家庭民主平等的对话机制,让他们用共同观点和态度去应对和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对于家庭层面,解决家人之间的沟通问题,让他们相互理解和支持,缓和家庭矛盾,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在价值观上形成统一,让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去解决中学生的网瘾问题;对于社会层面,加强社会对于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关注,也加强对于家庭问题的关注,为下一代的成长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四、理论架构 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的首要目标是完成家庭的各种日常任务,包括完成危机任务,每项任务都需要家庭一起去应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家庭及其成员得到成长,并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增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发挥好家庭作为社会单位的各项功能。该理论提出了评价家庭功能的七个维度: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任务完成是核心维度,任务完成的过程包括:确定问题、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实施、评估解决的效果。其他六个维度围绕在任务完成的周围,要想很好地完成各项家庭任务,需要家庭成员分配并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角色的分配就需要沟通,沟通过程必然存在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可以阻碍或促进任务完成和角色承担;家庭成员相互卷入程度也对家庭任务完成有影响;控制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过程;家庭应该能够维持自己的家庭功能,同时在任务发生变化时去适应变化的需要;最后,家庭任务的确定以及家庭如何完成任务受到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家庭规则特别是家庭背景的影响价值观和规则是家庭任务完成的背景。由此可见,家庭功能理论的七个维度实际上表明了家庭在完成某项家庭任务时的内部处理机制,也即家庭成员在围绕某一核心问题解决时的沟通与互动模式是怎样的。在本文所做的研究中将聚焦中学生摆脱网瘾这一核心家庭任务。在项目的展开中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参加,旨在通过增强他们之间的互动,改善他们的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重新找到位置,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营造一个完整性的家庭,利用家庭整体功能去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在此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将发挥角色、沟通与情感表达、卷入与控制以及价值观等作用。
五、需求评估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需求评估的方法
1、文献法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总结整理,了解中学生网瘾问题的现状和问题解决思路,确定自己服务的切入点和方向。
2、访谈法 设计访谈提纲,主要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以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开放式的访谈,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具体需求。
3、问卷法 设计问卷,对中学生关于网络知识和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后回收、统计,用 SPSS 分析来得知这些学生的现状和需求。
4、评估对象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及其家庭的所有成员。
5、评估内容 家庭成员间关系、沟通、情感互动状况,对于家庭现状的满意度以及家庭成员对于健康上网的认识。二需求评估的工具 本项目的需求评估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因此,在评估过程当中所运用到的工具有网络文献资源,spss 问卷统计分析工具和访谈提纲。三需求评估的过程 首先,通过文献法查阅有关中学生网瘾方面的的文献资料,从资料当中获取信息,寻找项目的方向和现状以及存在为解决的需求问题。其次,通过对受益群体的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在网瘾问题的需求,然后根据对个别家庭及其中学生进行访谈,具体了解真实情况,确定方案,最后走访社区联系相关资源,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四评估结果分析
1、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的评估结果分析 网瘾青少年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需求:
1、对于家庭温暖的渴望;这里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孩子缺少父母在生活上的关心和关注,很少能够有机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使他们的情感和情绪都积压在内心世界中,寻求情感的发泄点。
2、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网瘾青少年在学校往往都是那些被身边的人忽略的同学,他们寂寞,缺乏沟通,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渴望被关注,但现实总是与愿望想违背。
3、自信心的提升。他们一般都存在着胆怯的心理,害怕犯错误、怕被指责,这
些都严重的限制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行为,不敢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但渴望辉煌的心又期望自己能被关注,而网络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条件。而网络的虚拟、自由的环境很容易满足他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2、网瘾青少年家庭其他成员的评估结果分析 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或其他,使他们主要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们在学习上能够很优秀。缺少和孩子的沟通,不了解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内心的想法。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加强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2、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父母多关心孩子,满足孩子的缺失感。
3、加强家庭成员间互动,让他们重新获得互相间的信任,共同解决网瘾问题。
六、项目设计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情感互动,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增进,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利用家庭的功能来帮助孩子成功的摆脱网络控制。二项目实施地 唐山市虹桥社区 三项目简介 此次项目旨在通过一些社会工作专业人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对帮助中学生解决网瘾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改善网瘾对于中学生及其家庭的影响,加强人们对于中学生网瘾问题的认识和全社会对于网瘾中学生的关注。四项目主要提供的服务开展服务/活 时间规 预期目标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及内容 动 划
1、个案辅导 帮助家庭成员解决 社区 一星期 心理疏导;讲解网络知识。一些问题,澄清疑 一次个 惑,了解他们的真 案 辅 正需求。导,具 体次数 视情况 而定 能够正确认识网
2、小组工作 社区 一周进 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一起 络,改善父母与孩 行 一 互动,加强他们的沟通和情 子之间的关系,让 次,共 感交流,共同正确认识网.所有文档>>学术论文>>学士论文>>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与对策 毕业论文
第二篇:如何看待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如何看待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系列心理异常症状及伴随而生的生理不适。按成因将网络成瘾分为5种类型:网络性成瘾,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迷恋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上网冲动,关注在线购物、交易;信息超载,冲动性地浏览网页及搜索过多的数据或资料;计算机成瘾,过于迷恋网络游戏。
针对小学生网络成瘾不同的类型,班主任除了以典型案例警示学生还应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与教育:
(一)加强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对性知识很好奇。教师和家长如果管束过严,又不给予正确的疏导,就会产生“禁果效应”:越是阻止青少年对性的了解,就越增加他们对性的兴趣。学生没有正当的了解渠道,就会在网络中自己寻找答案,甚至沉湎于黄色网站或色情聊天室不能自拔。因此,学校要讲授青春期性知识,举办相关的健康讲座,让学生借阅有相关知识的书籍。
(二)创建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
在网络中,青少年不仅与熟人、朋友聊天,更多是与陌生人聊天。因为网络聊天可以造成双盲的一种暗室效应,即便是相互交心的朋友,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这正符合青少年追求新奇,渴望与人交流,但内心又很敏感,怕被伤害的心理特点。他们可以向陌生人倾
诉,不怕被告密;可以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不怕被耻笑;可以扮演任何角色,转换性别,跨越年龄,充分展现自己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因此,教师要注意创建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与学生多沟通,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和知心人。同时,要鼓励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如果学生与周围的人有充分的交流机会,就不会移情网上,发生“只爱陌生人”的现象。
让孩子有体验新事物(指网络以外)的乐趣,这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引领他参加他有情趣的活动。比如他对篮球有兴趣,这时教师不妨主动提供一些NBA的信息,特别是孩子最喜欢球队的信息,教师还可以抽时间和他一起观看球赛,并抓住适当时机进行教育。
(三)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
现在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时尚,包罗万象的物品和灵活的支付方式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教师应和家长一起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鼓励学生成为理智的消费者。比如,让学生每月制定合理预算,每次消费记账,定期储蓄等。如果学生能经常反思自己有哪些冲动的消费行为,逐步建立良好的消费习惯,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网上消费。当然,由于青少年经济条件的限制,由这种原因引发的网络成瘾数量相对较少。
(四)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和使用信息资源
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最佳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撞击着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孩子。禁止孩子接触新事物的做法显然是偏激的、不可取的。上好信息技术课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才能杜绝孩子因苦
于上网无钱而劫财。但是,现在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就是“摆设”,老师怕孩子上网玩游戏,怕孩子接触不良网站,于是就关闭了网络,信息课上只是教孩子打打字,随便画点什么。学校对这门课程也疏于管理,很多领导只是检查是否有人上课,根本没有检查老师的教学内容。结果是字也没有打快,画也没有画好,却使孩子对这一门功课失去了兴趣,从而转向了网吧。
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QQ等聊天工具和E-mail等,教会孩子怎样上网与人进行信息沟通,帮助孩子正确结交网友,教会孩子运用网络搜索信息,有些学校就做得很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孩子们可以上论坛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有的老师给自己的班级建立了QQ群,在这里与孩子们谈心,解决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还可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等。(我的孩子在育才学校时,教师让学生写日志)
现在是信息时代,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服务商为大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只要键入关键字,便会有成千上万的相关信息展现在眼前。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也经常会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但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还要传授使用网络的技巧,如教学生选择有用数据、提供快捷的搜索引擎、掌握时间管理技巧等,让学生高效率地运用网络。提示学生重在对资料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善于使用学校的图书馆,从而降低对网络资源的依赖。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班主任要多花时间,多想办法,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让网瘾学生尽快融入各种活动中,并能从中
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快乐。某生上网打游戏成瘾,教师多次耐心教育(教师要有“三心”,细心、耐心、爱心发现问题),请他帮忙上网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然后让他在课堂上替其他同学答疑解惑,最后使他慢慢从上网玩游戏转变到上网查资料。慢慢的,学生会想:“以前我只知道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现在我能上网查找资料了,发现网络里面原来还有这么多有用的知识我没学到啊。我还可以利用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为班上同学解决疑难问题了,是教师让我找回了昔日对学习的信心……”。
(五)心理说明,自我省察。
中医中有所谓“外敷加口服”的“外拔内攻”疗法,学校在矫治网瘾学生时也要注意这一点。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写“心理说明书”,详细叙述上网的过程、心理特征及上网成瘾后的种种不良行为等,并自我分析上网成瘾的危害,同时,还要写家人的期望、自己的理想、对将来的憧憬,等等。写“心理说明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重拾雄心,唤醒斗志。教师根据学生写的“心理说明书”,要对其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帮助学生找出成瘾的根源,耐心教育,悉心引导,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把其中写得感人的文字念给其他同学听,这样不仅可以让全体同学受教育,还可以起到监督作用。
(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做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教师应从如何做好人的角度,帮助网瘾学生树立起生活信心,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大多数网
瘾学生还没有树立起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常常因空虚无聊而上网成瘾,上瘾后则越发空虚无聊。因此,教师应当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如何让网瘾学生回到课堂,是成功戒瘾的一个关键点。教师可以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开展工作,由宽而严,自然而然。前期可能为期两周,班主任每天早上要指导并同这些学生一起制订当天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要求他们每天写**记,反思当天计划完成情况和当天的学习感受,教师应每天检查并提出相应改正意见。中期可能为期一个月,教师可抽查其学习情况,如:作业、听课笔记等,并有针对性地找资料书、试卷让他们完成。在这两个时期中,对他们的作业要求不能太高、太严,应慢慢加紧。后期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前、中期的效果,班主任可帮助他们制订中长期学习目标和计划,应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他们存在的不足给以指出。
如:一位教师分别和孩子、家长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协议大体为:
A 每天可以玩游戏,上学的日子每天不能超过30分钟,节假日每天不能超过1小时。
B 不能借用他人的钱,符合规定家长要无条件支持。
C 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后才玩游戏。
D 要在自家、老师家里或者学校玩。
E 帮助老师查找资料(节假日让孩子帮忙,不能太勤。)
协议实行期间,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哪怕一点一滴,也要记录下来并给予表扬,这种表扬可以直接表扬,也可以侧面流露。
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时代的进步,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只要班主任老师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网络不仅不是洪水猛兽,而且还能够成为最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案例分析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网络成瘾影响了学业,甚至被退学。因此,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加强上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而提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24-02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无节制的上网使大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下降;过度迷恋网络导致补考、作弊、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上网成瘾。据2009年12月CNNIC的统计,在上网的大学生中,约有67.1%的人经常玩游戏。而网络游戏大多以多人共同参与的“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内容。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案例介绍
沈××,男,某985高校信息学院本科生。该同学高中阶段非常喜欢计算机,并由于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被免试保送到该985高校信息学院。入学后不久,该同学发现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其理想中的计算机学科的课程不相同,再加上自从获得保送资格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开始上网玩游戏并逐渐网络成瘾。过度、失控的网游严重影响了该同学的学习、甚至日常生活。大一第一学期就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排名年级靠后、多门课程挂科。辅导员经常找他谈话,开始还能正常沟通,后期或者约谈不来,或者谈话时流露出一些思维、情绪、认知方面的障碍或异常。有同学问他“为什么辅导员找你谈心你不去,而玩游戏你却这么守时”,他回答“老师不会因为我不去而丢下我,而我如果不准时玩游戏,我就失信于玩家了”。在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下,该同学于大二期中阶段逐渐克服了网瘾,并于2011年顺利毕业、考取了本校研究生。
在对此案例的分析研究过程中,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导致沈××同学在大一入学不久就形成网瘾并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的主要因素有:
(一)缺乏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时,其对新知识、未知事物探索的欲望就失去了源动力。案例中的沈同学自高中阶段就酷爱计算机,选报专业志愿时以为该985高校信息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的课程设置不会有太大差异,便选报了信息学院。当发现两个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很不相同时,该同学不是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而是消极地对待当前的专业学习,逃避现实的学习生活,一味沉溺于虚拟的网络。
(二)入学前缺乏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了解
案例中的沈同学在大学入学前从未主动了解过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阶段的不同。进入大学以后,该同学虽然逐渐意识到大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较之中学阶段大大增强,但不能较快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大学老师授课方式、大学生学习方法等的新变化,致使其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出现挂科。
(三)缺少人生规划
在高中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考上大学。在此目标的引领下,高中生们不断发奋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到了大学,似乎人生的终极目标已经实现,不再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分析,没有了清晰的人生规划。案例中的沈同学自己就曾坦言:大学入学后自己一度彷徨和迷茫,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更不明确自己将来如何发展。
(四)缺乏自控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期”,心理发展不平衡、不稳定,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明显的不同步,出现了因独立生活能力不足与追求个性自由而导致的冲突。案例中的沈同学后来承认,自从高中阶段末期获得保送资格开始,面对形形色色网络游戏的诱惑,他无法控制自己网游的冲动,迷恋虚拟世界中绝对自由的个人意志,学习从“主业”变成了“副业”,上课迟到、旷课、考试挂科、年级排名靠后等丝毫不会产生耻辱感。
(五)人际关系紧张
现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父母的“包办”使不少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锻炼和独立生活能力。但是,很多事情大学生都必须自己去做,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这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此时,他们不主动与新同学交流,常通过网络与中学同学或新认识的网友交流思想,长此以往便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使不少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与网络中人的沟通比与现实世界人沟通容易很多。案例中的沈同学就曾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情绪认知异常。
(六)出现心理落差,产生自卑心理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各中学的精英。一旦高中阶段众星捧月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将会出现很大的心理落差,而这种心理落差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及时得以调整,将使自信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于是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便成了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案例中沈同学的家长告诉辅导员,他们最初就是从孩子身上不时流露出的自卑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七)网络能满足心理上的空虚
案例中的沈同学后来说,大学入学之初,为了逃避现实中专业不理想带来的空虚,发泄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内心苦闷和压抑情绪,便开始在网上寻求安慰和心理平衡,因为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不用担心沉重的学业负担、不用规划自己的人生、不用关心人际关系冷淡,而且网络中那些虚拟的“成就”可以满足自己现实中的虚荣。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综合上文介绍的典型案例,我们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学校周边网吧林立,网站建设缺乏有序和严格的监督管理。网吧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学生提供包夜上网服务,为逃课不上学的同学提供了栖息场所。同时,网络信息得不到管控,对大学生的健康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学校原因。学校在教学管理、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出现漏洞,对于旷课、逃课、夜不归宿等行为查处力度不够。特别是,我们对学生关于网络信息的良猥的甄别鲜有指导,对学生的上网行为更是鲜有管理规章。
(三)家庭原因。一方面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包办,孩子的独立能力较差,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有些父母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情感上感到孤独,于是便通过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另一方面当孩子提出物质要求时,又无原则地给予极大满足。特别是当孩子提出购买电脑要求时,家长毫不犹豫地满足,但在使用上又不能给予良好的指导和控制。
(四)自身原因。大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一方面在意志上要求独立,另一方面又缺少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由于缺乏应对困境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勇气和信心,一旦遇到挫折,有些大学生便容易到虚拟空间里寻找满足感和成就感,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成了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旨在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应对困境、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
(一)社会方面
1、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甚至政策法规,加强网吧经营管理及监督。政府部门对校园周边网吧的管理要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净化校园周边的网络环境,使校园周边的网吧上网环境由无序变为有序管理。
2、社会有关部门、机构及有关从业人员协调配合,严把信息关,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给大学生切实提供一个健康、益于学习的网络环境。
(二)学校方面
1、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对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一新生入校后要进行环境适应教育,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鼓励新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进行学风教育,帮助新生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为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发展方向,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教育新生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制定阶段性目标,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规划,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天,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普测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面向全体新生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新生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转变和角色转变,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对有网游爱好同学和自控力差的同学进行摸底、建立档案,并进行重点关注和积极引导。
3、利用网络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环境,通过飞信、QQ群等与家长建立联系,从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宿舍管理。对于宿舍内电脑及网络的管理,要以宿舍为单位,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通过同学监督和辅导员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
5、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加强信息通报信息和危机干预制度,安排党员、学生干部对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进行考勤,落实晚点名制度。当学生中出现旷课、逃课、夜不归宿等现象不但要进行严肃处理,还要查清原因,防患于未然。
6、教学与管理相结合,加强过程考核和朋辈指导。对自控力差,迷恋网游而影响学业的同学,一方面安排党员、干部学生力量对同学进行学业上的有效帮扶,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过程考核。使之能看到自己阶段性的结果,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体会到个人价值,增加自信。
(三)家庭方面
1、家长应与孩子多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及心理状况,积极营造和谐、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气氛。
2、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或社团组织,帮助孩子提高其应对困境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
3、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家长要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沟通平台,积极与学校配合,积极反馈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为了解决日趋严峻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合力教育,共同关注上网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健康心理维护与调试。我们不但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动机,理性对待网络游戏,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更要加强对网络游戏产业及网络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确保大学生健康、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
第四篇:如何预防学生网络成瘾
如何预防学生网络成瘾?
网络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网络。而就学生“网络成瘾”来说,更多的是指学生沉迷于玩网络游戏,在现实的学校生活里找不到的自信,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实现了个性的张扬,满足了自尊和虚荣。而对于校园中的学生来说,“网络成瘾”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有效赶走这只“拦路虎”,则成了家长和老师较头疼的事。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去尝试:
一是积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处理学生的问题时,不粗暴武断地下决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来之老师的尊重和爱。如我班学生赵某,周未作业没完成,经了解后得知他母亲在周未期间出了车祸,他在县医院帮父亲照顾受伤的妈妈而没能及时完成作业。在我主动关心他妈妈伤情时,他眼里流露出惊喜和羞愧眼神,我知道我成功了。他在日常学习中也更加认真,同时也学会关心帮助同学。让学生亲近老师,其实也不难,只要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辅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多深入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学生会主动爱戴你。
二是开展一些丰富多彩主题活动。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开一次“网络面面观”主题班会,用同龄人沉迷了网络的反面事例帮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出一期《学习与网络》主题手抄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网络;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兴趣更广泛,让学生从沉迷网络泥潭中走出来。
三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在召开家长会时,穿插如何让你的子女不再“沉迷网络”的主题交流。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娇生惯养,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向家长宣传,要把对学生的爱放在心里,学生回家后,安排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感受家长为了生活而承受的辛劳,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劳动成功的喜悦。并且也认识到自己是家里重要的一员,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总之,学生感受到来之老师、班集体、家庭的关爱,让学生不再孤独,让学生有了心灵的归宿,我相信,学生从网络的泥潭中走出来指日可待。
第五篇: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与对策[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与对策
摘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原因对策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网络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网络把我们同世界各地人们联系了起来,我们越来越亲密了。”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网络也正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并不断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便利,我们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办公娱乐,问候聊天,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受着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秩序。而大学生网络成瘾也随之越发突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带来的后果,从微观上看,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前程,以及大学生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看,会使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受阻或破坏,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全社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一.网络成瘾概述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Goldbery在1994年提出的。目前对网络成瘾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的学者对其命名也不同。诸如网络狂、上网狂、计算机依赖、因特网成瘾障碍、病态因特网使用、因特网成瘾或因特网依赖。都是对过度使用因特网的描述。当今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的内涵认识基本可以归纳为一下两种观点:网络成瘾是一种网络技术下的心里疾病;网络成瘾是一种因为习惯而导致的行为成瘾。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开始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以后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二.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网络成瘾现象呢?这种症状指的是当他的生理和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便有了一种愉悦感和想要继续超越的感觉,越成功这种感觉就会越强烈,继而越想去尝试。同学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的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玩网络游戏超过一个小时就会成瘾。
网络成瘾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也有客观的原因。主观原因包括性格内向、自制力差、无成就感、自卑、自闭、压印、好奇、缺少朋友的人都容易网络成瘾,网络可以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如:发泄、张扬、有情、爱情、风光和成就感等。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如批评多、严格要求、沟通少、受伤害,得不到尊重,计算机普及快,而教育、娱乐的正面软件滞后,法制不健全,学校、社会、家庭对上网的制约等。
(一)主观因素
从大学生自我性格特点来看,年轻人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控能力较弱,不但使他们成为网络的极大受益者,也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
尤其是不良的个性特征,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表明,年龄在 20-30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性格内向的年轻人是网络成瘾的易患人群,其忧郁特质和焦虑特质人
[3]群对网络成瘾易患性高。”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大学生一旦在现实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中遭受种压抑,其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这个时候,网络为其提供了最佳的心灵释放场所。意志力、自控力薄弱导致部分比较依赖网络的大学生难以摆脱网络的吸引,逐步成为网成瘾者。
目前,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当,导致部分学生意志力、自控力较差,虽然在对网络的依赖的逐渐加重的过程中,其本人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行,但意志力、自控力较差,不能抵制网络的诱惑,无法自拔,最终导致网络成瘾。
(二)客观因素
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它的高科技性、超时空性、自由性、开放性、仿真性与时尚性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是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与现实的广阔天地,加强了他们了解外界及与外界联系的渠道。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因性格的差异、年龄、文化及教育方式的原因,难于向同学、朋友、家长及老师倾诉自己的心声、平等地交流感情。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被别人所了解和关注,与人交流,渴望友谊。互联网正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生理和心理要求。在网上大学生可以在匿名状态下,自主选择交流对象,向对方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很容易找到知音。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结识异性,寻觅红颜知己的广阔天地,使各种“网恋”层出不穷。二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与实时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超越时空的游戏,使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可以随时找到共同的爱好者,在游戏中可以交流、团结协作与竞争,让人感受到友好、轻松和快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置身其中的紧张、激动与惊险,在攻克一个个游戏难关时可获得一种成就感,感受到从其他娱乐形式中所无法感受到的惊险、紧张和刺激,获得身临其境的逼真娱乐体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在许多大学生的眼中,网络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它更是一个情趣、兴趣和情感相互交融的世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的这些特征让大学生玩起来过瘾,欲罢而不能,最终完不成学业而毕不了业或留级时才大梦方醒,后悔莫及。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戒除网瘾,不是要杜绝上网,而是有 节制地上网其次大学生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必须让他们了解到,逃入网络只能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 .并不能解决问题。
其次,要控制上网时间,培养自制力。根据学习和娱乐需要,给自己规定每周或每天的上网时间,允许有小幅度的变动,但必须进行总量控制。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可以与老师、同学、家人、朋友共同制定上网契约,接受他们的监督和干预。
最后,通过现实的正常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作为一个日趋成熟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会通过现实的正常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多和家人交流,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把网络视作一个补偿作用。
(二)为大学生提供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1.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高校也应对大学生实施多渠道引导和管理,主动构建优良的校园网络环境。一是加紧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使用和驾驭网络,系统分析网络环境所面临的道德问题。二是加强网德教育。网络成瘾者喜欢上网,就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来治愈它。可以考虑在校园网上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网站,进行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三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去。四是要开设专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教育,传授必需的网络知识和网络规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培养其自我控制行为,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互联网,消除网络虚拟世界对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影响,打造绿色网络。
2.创造优良的社会网络环境
当前,许多数高校的周围都已被密密麻麻的网吧包围,许多网吧为了获取纯粹的经济利益,无视国家规定,根本不考虑网民的健康,甚至提供上网、吃饭、睡觉等“一条龙”服务,而其造成的后果则是一个又一个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沉迷其中,有的甚至付出了退学的代价。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学生的伤害,更是对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甚至是对整个国家的伤害。因此,我国政府要充分意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加强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导向机制建设,将法律的强制作用与伦理的自律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互联网及互联网经营行业的管理,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倡导正确的家庭教育
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和学校,国内外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孩子心理障碍的关系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的自我概念形成、焦虑水平、人格特征、神经症倾向等具有重
[4]要意义。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迅速,渐趋成熟,而此时的心理发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生理发育则显得滞后,在这一发育关键时期,父母的温暖理解等情感支持,使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生活在安全舒适环境中,心中有所归依,可消除孩子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父母若有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等不良养育方式,会使孩子得不到良性支持,容易使他们形成缺乏同情心、孤僻、交往不良、违纪、冷淡等不良问题,转而从网络寻求依托。中国的家庭教育体系存在很多弊端。许多父母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要么一味溺爱、放纵,最终导致孩子性格不成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应对外界事物;要么对孩子严加看管,甚至将其关在家里不让出门。一旦孩子网络成瘾,多数家长便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孩子一棍子打死。这些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其实家长也应该学会使用网络,了解网络,这样就会知道孩子在网上干什么,就可以指导孩子的上网行为。事实上,对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改变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