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07:0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

第一篇: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

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

湖医药第一临床学院gcy

【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更加依赖设备,重医疗技术轻沟通和解释,不太重视病人及家属的反应和感受,从而减少了医患双方语言沟通的机会。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大量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医学活动的直接当事人,医患之间的关系必然受到医学观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随着医学模式的演进而发生变迁。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福岗宣言”的具体表现,也是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人们观念、行为上的改变,更意味着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医学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是在社会思想进步、科技水平提高、认识层次深化、疾病构成变化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强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适应现代人类保健观念的新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不仅是由各种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实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该模式主张将人体和环境统一起来,从生物圈——社会——家庭——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分成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来综合分析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综合作用。加强医患沟通是发现和解决患者社会心理问题,有利于疾病康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医学模式本质上转变的需要。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特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医学从纯自然科学回归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各个方面乃至医患关系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1)医患关系的人文性

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体。这一模式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是人性的复归。医生眼里的患者不再是被分割的机体组织、送检物、病原体或数据,而是一个有尊严、自由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医生在诊治时,更加重视人的价值,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加理解和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眼里的医生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使用者、设备操作者,而是有血有肉、富有同情心的人,从而有助于医患关系从戒备、对峙走向理解、和谐。2)医患关系的平等性

这一模式强调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因而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医者在诊疗中不能惟我独尊,把应尽义务视为对患者的恩赐和施舍,而应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自主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以赤诚之心换取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建立平等参与、互敬互爱的医患关系。

3)医患关系的双向合作性

现代社会强调人的权利,患者不再安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是享有知晓病情、参与整个医疗过程的权利,从而使医患关系由单向治疗转为双向合作。医患关系由生物医学模式下的主被动模式,发展为指导——合作模式或共同参与模式。4)医患关系的多元性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深化了人们对于健康和医学目标的认识,扩大了医学的职能和范围,使医学的对象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服务的内容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单纯的治疗扩大到预防、康复、保健等。这一切都将推动医患关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医患关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2.医患沟通是架起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桥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其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病人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病人“义务本位”向“权力本位”转化,权力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日益重视自己的就医权力,这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一种表现。一项医疗活动的完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医务人员正确的诊治及患者的全力配合,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医患双方获得尊重、理解、信赖的心理需求,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我们要用现代医学、技术、知识为病人服务,很多新技术、新方法、新药品、新设备要使用,如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诊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医生的自身价值也就无法得以体现。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我们沟通,二千年前希腊的医学和哲学家希波克拉底讲过,医生有三样法宝:药、手术刀、语言,语言就是沟通。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医患沟通的目的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医疗目的,满足病人医疗需求,促进病体康复,二是得到病人理解,协调医患关系,临床医生通过医患沟通达到认知病人心理和了解病人需求,最终得到病人的理解与合作,参与医疗过程。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艺术成为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载体和桥梁,促进医生站在病人及其家属的角度思考和处理医疗问题。

1)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工作、保证医疗质量的需要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这样不仅保障了广大病人的利益,又实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

2)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现代医疗仪器工业的高速发展,医疗仪器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诊疗过程中的科学分析、逻辑思维和推理、归纳能力却越来越差。“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这种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更显的重要。3)加强医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

患者找医生看病,希望能得到医生的尊重,对自己的病情有知情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就不容易理解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纠纷。医务人员如能告之真实病情,更能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医院服务的对象是患者,由于疾病,他们在心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这时往往迫切需要关爱,这时医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患者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4)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医务人员为了有效地和不同层次知识水平的患者进行沟通,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通过与患者沟通,使自己成为患者满意的医师,提高患者对自己的信任度,是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医患沟通是引导病人排除心理障碍、增强治疗信心的有效途径

生活在现代社会强大的压力之下,人们的忧虑感愈发沉重,“亚健康”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病人的心态极为复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阶段折射出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心情急躁,焦虑不安,希望早看早知道,早看早放心;在就诊过程则表现得较为紧张,期望值过高,一方面害怕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另一方面总希望医生医术高明,手到病除。所以在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生的责任首先应该通过有效地沟通帮助病人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的心态来认识疾病、对待疾病,然后再对病人进行药物、手术治疗。而且在医疗活动中,有效地沟通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医患沟通是增进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传统意义上的医患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之间的猜疑、各种医疗纠纷、滋事取闹甚至是暴力伤残事件频见报端。这种不信任、不和谐的结果致使一些医生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医疗工作,而且对病人也极为不利。首先,医患沟通是双方取得“共识”的前提。其次,医患沟通是争取病人信任的有效途径。不管医生的医疗技术如何,治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建立信任依赖的治疗同盟的能力。

7)医患沟通是体现人文精神理念的重要方式

医患关系是一种契约性质的法律关系,更是一种情感关系,所以医患关系中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理念。沟通,是加深医患双方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医疗服务人文精神理念的重要体现。首先,沟通是医患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医院亲情化服务的一种方式。医患交流,除了工作上的关系,还能够建立良好的私人感情。医生关心病人的身体状况、治疗反应和环境适应情况,病人向医生交流自己的身体变化、治疗效果和内心想法。其次,沟通和交流是对病人的尊重。现在病人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人性化,如治疗的参与性、经费的透明性、隐私的保密性,诸如此类的问题,病人都要求自己明白,自己选择,体现人文关怀。

3.医患沟通是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现代医学模式的主导地位已被广泛认同,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层出不穷。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五星级医生”作为全球性策略,提出未来医生应是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世界医学教育会福岗宣言指出,如果你不懂得与病人的沟通和共鸣,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同你在技术上不够一样,是一种无能力的表现。然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主要停留在医学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上,近年来各院校已经开始注重医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开设了大量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医学心理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等成为专业课程之一,但医学语言、医学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尚未予以重视。国外不少医学院校专门开设了“沟通技能”课程,特别注重低年级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的培训与引导,这对于学生医患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临床能力的提高以及

今后成为一名良医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回答并解决这个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自然会大幅度减少。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目的、患者权利与医生责任、医学心理与伦理学等知识的再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改革,对医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和临床示教,进行医学人际交往的培养,使之成为构建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才能主动适应和实现医学模式的转换。我们认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发展整体、群体或综合的医学,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方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把专科封闭式的学院办成开放式的综合大学,建立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包括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理医结合、工医结合,文医结合,也可使学生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想为医院培养出好的临床医生,我们一定要从医科生的培养抓起。通过加强医患交流,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维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新要求,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德才兼备的白衣天使。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医患沟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福岗宣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真正实现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新宏等主编.社会医学新视野[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2.屈会起,张金钟,邱明才.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8:16—18.

3.陈刚摘译.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态度和自身能力的差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47.

4.胡凯.2l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4:225.

5.孙英梅,岩磊,张更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7:414.

6.冉云霞,唐贵忠,陈乐,唐毅红.医患交流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8:182.7.冉云霞,卢仲毅,王兴勇,冉素娟.医患交流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地位.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4:182.8.张育红.浅析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J].现代医院管理,2007,(18). 9.李颖,牛淑琴.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应用.中外医学,2011:29.

第二篇:浅谈护士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浅谈护士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迅猛发展与变革,人们对医疗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市场机制的导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而医院作为经营者的意识都相对滞后,风险意识和维权观念薄弱,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难以应对的医疗纠纷。客观认识医患关系的现状,有效预防或减少医患纠纷,尤其是杜绝恶性纠纷事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个意义重大且深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笔者从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及如何发挥护士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医患关系的现状

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不太和谐。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1],1996年医疗投诉月医疗投诉发生数为2164件,1997年为10117件,1998年为11175件,1999年为22125件。在3年多的时间里,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医患关系成为热点,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华医学会2000年对326家医院的调查显示,发生医疗纠纷的占98%;上海市卫生局一次调查显示,近年来医患纠纷以11%的速度递增.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3)少部分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佳。(4)部分群众对医疗制度改革不适应。(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患者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为何这些年的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深入探究,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2.1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2.2 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医方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客观上,我国医生尤其是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医务人员少工作量很大。受就诊时间限制,面对众多患者,医生很难做到有问必答,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超负荷的工作量,也使一些医生精神压力很大,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诊疗活动的厌倦和对患者的冷漠。

2.3 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2.4 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2.5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护士应在医患沟通中发挥作用

护士是执行医疗程序中的主要成分,是搭建医患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医院里,护士占50%以上,且护士工作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病人,她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病人及家属,护士在医患沟通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医院医患沟通的效果。护士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认真学习整体护理相关理论,改变护理模式,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让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由让你做变成你要做,护理职责明确,护理服务到位,对患者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护理。

3.2维护患者权利,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凡是应该让患者知道的都毫无保留的明确告知,认真落实“五个明白,五个知道”,增加收费透明度,为患者提供一日清单;凡是患者的隐私非经患者的同意决不允许向其他人扩散。

3.3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增强沟通意识。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技术,运用倾听、证实等技巧与患者沟通,多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心理感受及想法,了解患者最需要什么,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3.4 充分尊重患者的话语权。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建立和完善患者的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患者投诉,尤其是作为护士长要加大对患者的巡视力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防止和杜绝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甚至失控。

3.5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护士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患者建立一个安静、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护理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积极参与治疗、护理及恢复健康的活动。

3.6 换位思考,尽量减轻患者的压力。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承担着巨大压力,来自疾病本身的压力和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特别是患病较重的患者还会产生恐惧、疑虑、悲观厌世等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护士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安慰患者,给予积极的健康知识指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总之,护士作为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对患者大量繁重而复杂护理任务,又是患者的直接面对者,同时又是医院规定和医嘱的执行者,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护士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篇:重视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专题

重视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永仁县中医院

黄香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是我们医疗机构和老百姓共同的心声,加强医患沟通也是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医患沟通实际上是医者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问题的热点和焦点,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好坏,也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患者寻求一种尊重、关心与爱,医者寻求一种认同和自我实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忙于接待一位又一位患者,希望尽快看完候诊的患者,却忽略了这样的医患交流带给患者的体会是他们不被医生重视,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爱。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调查,在医疗机构中出现的由于医患沟通不够而造成的医疗矛盾占49%,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所以,社会呼唤通过沟通重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人研究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沟通能力成为每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我们才能把我们的技术有效的发挥出来。在日常的沟通中,通常有声的语言沟通是首要的,然而,无声的肢体语言也是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运用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哈佛大学曾经对人的第一印象做了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人的第一印象中,55%来自肢体语言,37%来自声音,8%来自说话的内容。肢体语言沟通是指使用语言之外的眼神、面部表情、聆听、身体动作、声音、语调、语气、等来进行的沟通。肢体语言可以带动情绪,相反的,情绪也会从肢体语言中表现出来。曾经发生这样的一起案例。一个患者投诉一位医生,说那位医生在整个接诊过程中都没有抬头好好地看我一眼,居然就把处方开出来了。院方查看病例,发现医生记录了病人的主述要点,用药也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处方都是正确的。这就说明了医务人员的表情、眼神,甚至是否抬头正视患者,都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声的语言同时也需要配合无声的肢体语言才会让沟通更加和谐、有效。下面就肢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透漏一个人心灵最好的途径。她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和想法,想伪装都很难。眼睛可以反映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作为患者,其流露出来的目光多是期盼、痛苦、无助。当患者诉说时,你就不要斜视或由上向下看对方,这样他会感觉你对他的不尊重或者轻视、不以为然。我们要关注对方的眼睛,给他一个会意的眼神、同时根据他所描述的病情把目光跟随他的描述移动、观察,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真诚、关爱、同情、给他希望、信心。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个可以实现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途径。患者一般是带着痛苦、焦虑来的。作为接诊医生,给他一个温和的微笑,会减少它的焦虑与不安,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安慰。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样在医疗服务和医患沟通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中,而且是需要更多的关怀、更多温馨的人际关系中更加适合。如果见到患者就皱眉、表情淡漠、患者就可能感觉得不到理解、尊重、或者是不是病情严重等的心理猜测而增加心理压力甚至引起反感的情绪。

三 聆听:曾经听很多病人这样抱怨过上医院看病难:排队要三小时,看病也就两三分钟,医生会给你开一堆的化验单,看完化验就下诊断、让你吃药,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听都不会听你说完,最后出了医院什么都不明白。我想这样的事情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普通的医疗就是这样一种现状。然而,患者因为生病,一般的心理状态就是焦急、情绪低落或者性格急躁。他们总是希望能够马上看了就能拿药、马上用药就能药到病除。这应该是他在生病这种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的反应。作为医生我们首先要耐心的聆听,积极耐心聆听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心理上来说也是一种释放和安慰。当他对病情的诉说时,只有你认真、耐心地聆听完病人的诉说后,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做出更明确的诊断,专家研究结果显示:与患者第1次见面多倾听1分钟,就会为第2次见面节约10分钟。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是一名医生外,也是一名耐心的聆听者,在聆听中正确引导病人去讲出与疾病相关的重要的内容。

四.身体动作与接触。

(一)头部动作

1:适当的点头或者摇头:当聆听患者描述病情时不时点点头他会感到你在认真听,他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如患者描述他处理自己的疾病时不合理的服药、功能性的锻炼等等时,一个温和的眼神,加之轻轻的摇摇头,告诉他这样不正确,他就会领会。2:抬头与低头:患者在和你的交谈中要抬头看着他,这才能表示你对他的尊重和理解,或者他在描述他的身体某个部位的疾病时要根据头部的动作对他的描述进行观察。如果他在描述时,你低着头没有配合这些动作只是听,他会感觉你对他的蔑视,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手动作

1:手势 语言的沟通加上适当的手势运用会使你的沟通更加有效。如:小孩打针呀、抽血呀的,总是会哭闹、会有害怕心理,我们在语言上给他信心、鼓励,轻拍他的背,给他一个勇气的大拇指,再告诉他,“你看,刚才的小朋友也和你一样,有勇气”。有的小朋友他还是会接受的。再如:部分老年人,由于耳力不行,你和他沟通时说小了,他听不见,说大了,会引起他的反感,这时我们就需要用面部表情加上适当的手势,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 肢体的接触,触摸则是人际沟通中最有力的一种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被触摸的需要。在医患关系中,当通过患者的诉说后,医生一般会对患者做一下体格检查、听听心率、摸摸脉搏、量量血压等等肢体的接触,当病人感觉到医生动作的轻柔、语言的和蔼、关切加上细心的检查,会让患者感觉心里踏实、有种依托感。反之,如果医生动作粗鲁、语言生硬、检查马虎了事,患者会有种失望、焦虑、甚至气愤的感觉。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关爱动作会起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拉拉手、拍拍背或者摸摸小孩的头会让他们有种亲近、踏实的感觉,减少心理的烦躁和焦虑。如:为呕吐病人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变换体位,搀扶病人下床活动;做完检查后,帮助病人整理好衣被等,这些都是有益的接触沟通。

五:语言的语气、语调:语调包括了声音的速度、节奏和音调的高低等。这其中蕴藏了很丰富的沟通信息。当我们在沟通时,我们说话的语调也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着我们的内在情绪。同样的语言内容,当使用了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患者在候诊过程中,一个医生温和的告诉他“你等一下”,他会表示理解。而另外一个医生大声的或者很干脆的语气告诉他“等一下”,他会觉得这是对他的不尊重和轻视。矛盾就会因此而产生。

总之,医患沟通时,医务人员的肢体语言是配合有声的语言进行的,不同的肢体语言都含有特定的涵义。微小的肢体动作变化,都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语言与眼神、面部表情、等等肢体动作的配合。使得沟通充满理解和关爱,恰到好处地传达医务人员的医德精神,同时注意患者的接收心理和感受,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同时只有努力的做好了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才能使我们的医疗技术得到提升,也才能显示医务人员的价值。

第四篇:优质服务心得:医患沟通艺术在优质服务中的作用

我们科室是我院首批优质服务试点病房,至实施以来已有五个月了,当我回想这五个月以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时,深感到了医患沟通艺术在优质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医患沟通的质量决定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生诊治疾病不仅仅是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主要的是一个与病人交流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如果医生,护士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倾听,善于沟通,那么医患关系也必然如我们想象那样和谐,融洽,所以医患沟通艺术对优质服务工作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所谓沟通古语指:挖沟使两水相通。彼此通连,相通。沟通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要能掌握沟通艺术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应用的。我非常佩服我们科室的李护士长,记得有一次,一个眼科病人因为手术顺序的问题对我们工作很不满意,在病房里大吵大闹,情绪很不稳定。几经劝解无效我赶紧报告护士长,李护士长详细了解情况后,来到病房,耐心的向这位男病人解释到:“真是不好意思,因为我们手术安排的问题给你带来了不便,为此我们感到很抱歉,首先我要向你解释一下原因,因为本来你的手术安排在第3台,所以手术室工人就把你提前接到手术室外准备手术,但是临时因为增加了一台急诊手术,所以只能借用了你的手术间,所以要请你回病房等待,我们感到很抱歉,也请你理解一下,体谅一下,先让急诊手术做,急诊手术做完我们会马上把你接到手术室给你做手术,为你做手术的医生们中途不会休息,一定会把你手术做完才休息,所以请你放心,今天一定给你做手术,请你在病房等待一会儿。”男病人听后情绪稳定下来了,也没开始那么急躁了,问道:“那医生中午不吃饭会不会影响手术?”护士长干脆的回答道:“这你放心,别看我们下班的时候很疲惫的样子,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像注入了兴奋剂一样精神抖擞,眼睛手术要求非常精细,我们医生和护士绝对是百分百投入。”病人听了之后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反而跟我们开起玩笑来:“你们太辛苦了,该休息还是要休息,该吃饭还是吃饭哈,我们没意见啦。”当时站在一旁的我好佩服护士长啊,这让我深深体味到了沟通艺术在优质服务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还有一次,我管床的一位家属对“输血前检查”这项收费项目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好几位护士都向其解释了什么是输血前检查,但是他还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最后护士长过来了解情况后,先翻开他爸爸的病例,找到输血前检查报告单,然后指着报告单开始跟他耐心详细的解释了输血前检查包括哪些项目,做这个检查的目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患者本人有很大的益处;患者可以从报告单了解到自己住院前和住院后有没有在医院内感染到传染性的疾病,从这个角度来讲,做这项检查对患者本人来说就是一个自身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对医院和医生护士来说也有益处,我们可以了解到病人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从而可以加强自我的预防保护,也可减少和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所以每一位做手术的病人我们之前都要给他们做这项检查。听了护士长这番话之后,我觉得我都听得好明白,以前还真没想过这项检查有这么必要,真的很佩服我们护士长的经验和沟通艺术。

在优质服务工作中,我们确实从像护士长这样优秀的护理工作者身上懂得了很多关于沟通的技巧,比如护士长常告诉我们说我们在给患者交流或者心理辅导的时候可以尝试坐在他们床旁与之交流,从而打破了以往我们习惯站着和病人交流的模式。我尝试着坐着与病人交流后发现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我和病人之间的距离感消失了,我们就像朋友在谈心一样,这样病人对我的信任感增强了,从而利于我跟他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优质服务回头看,让我发现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沟通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剂良药!(五官科 严欣)

第五篇: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摘要: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一种从生物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统一来看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它出现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辩证否定。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第一次表达了这种医学模式的基本思想。1977年美国医学家G.L.恩格尔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在医学界引起广泛注意,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探讨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这种新医学模式的特点是,沿着系统论思路,把人理解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种属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是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水平来理解和防治疾病。它主张在已有生物医学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研究和调控,相应地发展了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医学社会学和社会医学。

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资料、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容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维基百科)1 大数据是网络时代的产物

近年来在物理、天文、生物、统计等学科领域和金融、气

象、军事、通讯行业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已经形成了大数据现象,需要处理的数据容量发展如此之快,已经不能再用GB和TB为单位来衡量数据的存储容量,以P(1000个T),E(一百万个T)或Z(10亿个T)为计量单位的应用也将会十分常见。但是大数据真正被多数人认识和关注则是由它在互联网出现而开始的。首先是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使用网络的时间的增长使用户行为数据激增,其次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多媒体化,网络数据由纯文本演变为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格式,造成数据量大增。另外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云存储的出现和发展,互联网节点由单一的PC机变为包括PC在内的各种智能终端,用户随时随地在线,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充满海量信息流的立体网络。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Web2.0峰会上宣布,根据Facebook统计数据,社交分享信息量以倍数增长,今天分享信息总量比两年前增加了两倍,从现在开始后的一年,用户所产生的信息分享总量又将会翻番。互联网上不断增加的数据为互联网公司提供了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物质基础,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对用户网络行为数据的分析来了解用户的网络行为习惯,改进服务推广模式和广告推送途径,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目前我国大型的网络运营、电子商务企业都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包括门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SNS等业务产生的数据对用户的网上浏览、购物、娱乐习惯进行分析,为各种服务的精准投放提供决策依据,去适应或者影响用户的网络活动习惯,从而在互联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大数据时代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数据应用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大数据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医疗信息化带来机遇

大数据在许多行业和学科领域的深入应用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手段方法都带来了改变。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常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处理和分析科学实验或者临床研究的数据,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分析抽取样本的数量越来越大,而网络和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技术与医学的结合使生物研究获得大数据

更加方便和迅捷,生物医学的研究开始基于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存储和大数据样本进行。例如2009年谷歌公司根据用户上网搜索内容对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与暴发进行了预测,使公共卫生机构的官员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我国深圳国家基因库中的样本量已达130万份,其中人类样本115万份,动植物、微生物等其他样本15万份。至2013年底,预计可有1000万份溯源生物样本,2015年底达到3000万份生物样本。而美国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DNA序列总量在2002年就已超过了280亿个碱基对。生物医学研究因为样本数据资源的极大丰富而更容易获取成果,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的生物医学研究已经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美国一个医疗小组对一名“腓骨肌萎缩症(CMT)”病人和他的10余名亲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随后使用专用设备和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数百G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很快就精确地获得了致病基因和发生突变的位点,为该疾病的预防提了可靠的遗传学依据。乔布斯在患胰腺癌以后也曾做过基因测序,希望能够通过找出DNA中有缺陷片断的方法来战胜癌症。目前我国深圳国家基因库以生物基因资源为依托,开始了大数据与医学和其他产业的整合与应用,如“全国出生缺陷样本联盟”,针对我国高发的出生缺陷、单基因遗传病、原因不明的妊娠异常在全国10个重点省市收集3万份临床样本及表型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影响出生缺陷的遗传机制和环境因素,提升我国生育健康研究的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性支持,推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防治技术研究。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管理和物联网的应用,医疗护理工作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地被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和存储。医院信息中心存储的不仅是医嘱、护理记录、药物使用等诊疗数据,而是所有医患角色、医疗设备、管理和服务人员在医疗系统中所产生的所有数据。在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要求之下,医院基础数据的存储量已经可以用TB甚至PB来计量。针对医院的大数据应用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于医院管理,如对用药、流程等进行挖掘和分析;另一种是用于临床支持,如用于临床科学研究,或者用于实时的辅助临床支持。医院决策系统是基于前者的应用,它能够提供对医院各个单位和医疗活动各个环节的整体评价分析,从而为决策者进行医护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医院在接诊、治疗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第一手临床诊断、治疗数据则除了为医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信息之外,还为医疗科研提供了最真实准确的样本数据。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家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并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推动大数据在我国临床医疗和科研中的应用。3 大数据时代医学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医学信息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1)数据共享的问题。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存储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领域的海量数据,其数据是对科学家无偿提供的。但是根据规定,美国科学家要想拿到政府经费,必须在申请课题时就承诺在课题完成后,将详细的研究数据提供给NCBI,这是NCBI获得大量数据的根本保证。而我国生物医学科研部门和医疗机构所积累的海量科研和临床数据目前多数仍然处于孤立使用的状态,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应用非常有限,数据孤岛现象限制了提高生物医学研究效率、建立社会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和减轻病人重复消费的经济负担。而这些机构因为利益的原因,对于拥有的医学科研数据和诊疗资料都持保护态度,不愿意向社会和同行提供数据服务。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让医学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数据相互共享,真正形成生物医学研究、国民健康档案和医药信息大数据平台。

2)标准化的问题。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基因组科学部主任鲁宾(Rubin)表示,理想状态下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这些信息应该有统一的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各个医院存储的数据标准不同,而且不同系统存储的信息也不一样。目前不同系统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数据标准很难统一,这主要是由于设备生产厂商、软件供应商之间技术标准不统一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方法各异造成的,例如不同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子病历数据格式和标准不同,信息中心的数据存储设备的架构也有可能不同,这造成医院间的数据信息无法流通和共享,这就为同一病人在不同医院进行治疗制造了障碍。因此大数据要在医疗信息领域得到应用,必须打破技术壁垒,解决信息标准化的问题。中国科学家更应该积极加入国际标准的讨论、设计和制定,更多参与国际上的生物医学信息共享。

3)医学大数据应用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医学信息学是生物医学与信息技术、统计、管理等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在应用领域里真正掌握精通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知识的人才少而又少。为促进多学科研究和教育,美国2009年在特拉华大学创立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中心(CBCB),由来自5个学院的60多名教师组成,并创立或负责多个生物信息学教育项目。目前我国很少有高校设置生物医学与信息得学相交叉的学科专业,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里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多数是自学或者由不同学科的导师共同培养的,这种情况造成了目前医疗大数据应用缺乏人才推动力的困境。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4 结束语

目前我国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应用还属于起步阶段,如上所述所面临的共享壁垒、标准统一和人才短缺的问题制约着大数据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医疗信息化发展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在政策推动和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大数据在医学信息化中的应用将会不断深入,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发挥作用。参考文献 [1]李新华.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通讯世界:下半月,2013(6):60-61.[2]许德玮,桑梓勤.基于云计算的医疗卫生位置服务平台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6):8-13.[3]高汉松,肖凌.基于云计算的医疗大数据挖掘平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5):7-12.[4]李华才.大数据挑战医院信息化服务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3(4):1.作者简介 李国栋(1972-),男,河南南阳人,馆员,硕士,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技术部主任,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情报学。4.1 应用实用化、智能化

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集管理、监控、指挥、调度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复杂系统,目前,大多管理系统呈现复杂化的状态,这对于管理操作人员来说,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因此,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必将朝着实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能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且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出错概率,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2 规模不断扩大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配电网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具体表现在接入信息的种类、信息量、范围与以往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应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运用,达到提高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目的。4.3 系统间交叉面扩大

目前来说,很多自动化系统大多为对信息的接收、发送,难以适应当前复杂的信息量要求,因此,新的调度系统不仅是机械的对信息进行转发,更应该具有实时的、分布式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新一代的自动化系统对信息的接入能力要求更强,不再是一点多向的,而是进行多点多向流动。

下载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电商 3 班 黄汇智 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各种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机构的效能,实 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管理的有......

    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电商3班黄汇智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各种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机构的效能,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管理的有效方式......

    浅谈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

    摘要:当前医患关系是整体和谐,局部不和谐,我院经将知情同意沟通或情感沟通作为医患沟通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医患关系,和谐医患的关系是医学发展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关......

    医患沟通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化问题已迫在眉睫,医生在老百姓的眼中已不在是白衣天使,更多的被冠以“受贿、不负责”的字眼。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

    医患沟通在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靖江市新港城医院倪俊亮 摘要: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医患沟通不到位是导致医疗......

    沟通技巧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沟通技巧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商务谈判课程,让我掌握了商务谈判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技巧。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谈判中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智慧。书上写到沟通中申......

    论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论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班级:会计3班姓名:汪秀峰学号:1007111021 摘要:无论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的管理中,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起作用。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感到它的重......

    微表情在沟通中的作用

    微表情在沟通中的作用 摘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曾仕强曾在《圆通的人际关系》一书中提到: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