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高速公路超限检测称重争议处理办法
广西高速公路超限检测称重争议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解决当事人认为超限检测称重数据不准确而发生争议的问题,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超限检测称重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安装维护,通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第三条
在超限检测站开展治超工作,或者在收费站、服务区利用便携式称重仪开展流动治超工作,发生称重争议的,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复称1次;
(二)向当事人出示称重设备检验合格证书,并告知当事人称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投诉电话;
(三)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四条
在收费站出口利用计重收费设备开展流动治超工作时,发生称重争议的,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向当事人出示计重收费设备检验合格证书,并告知当事人称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投诉电话;
(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到第三方称重机构复称,复称费用与当事人协商解决;
(三)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五条
利用收费站出口计重收费设备或者主线不停车称重检测设备,开展超限车辆动态监管和后续处理工作,发生称重争议时,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向当事人出示出口收费站计重收费设备或者主线不停车称重检测设备检验合格证书,并告知当事人称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投诉电话;
(二)告知当事人向有关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条
利用主线不停车称重检测设备,开展超限车辆动态监管和后续处理工作,发生主线不停车称重检测设备数据与收费站出口计重收费设备数据不符争议的,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路政部门收取当事人提供的收费票据,并送收费部门核验票据真伪;
(二)票据经核验后,路政部门询问当事人争议情况和诉求,并做好笔录。
(三)路政部门调取主线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影像材料与收费站计重收费系统影像材料进行比对,确认争议车辆是否属实;
(四)如确认主线不停车称重检测数据与收费站出口计重数据不符,以收费站出口计重数据为准,依法撤销有关行政处罚决定。
第七条
本办法由广西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煤矿瓦斯超限处理办法
煤矿瓦斯超限处理办法
根据国办发[2011]26号、晋政办发[2011]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若干规定》和集团公司鑫安技发[2011]23号的文件精神,为提高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的瓦斯管理标准,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超限可以避免的理念”,最大限度的降低瓦斯超限次数,规范本矿的瓦斯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瓦斯超限分析追查
1、凡发生瓦斯浓度在2%以下,由本矿技术副矿长、通风副矿长、通风科(队)主持分析追查。
2、凡发生瓦斯浓度在2%以上,由本矿矿长、技术副矿长、通风副矿长主持分析追查。
3、凡发生瓦斯浓度在3%以上,由本矿矿长、技术副矿长、通风副矿长配合集团公司技术副总、安全副总、安技部主持分析追查。
4、井下所有地点瓦斯浓度超限必须汇报、登记、查询、分析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追查。
5、监控中心建立瓦斯浓度超限登记和记录台账。
二、瓦斯超限浓度的认定
1、井下现场用便携式或光学瓦斯鉴定器,在规定地点测得瓦斯浓度超限和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2的空间内瓦斯浓度≥2%时。
2、甲烷传感器必须按规定位置安设、设定报警浓度、传感器显示值超过报警值的(测试传感器的除外)。
3、传感器报警后突然中断传输或删除该测点,不能正常上传的。
4、安全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认定为瓦斯超限进行处理。
⑴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使用和维护不善造成系统运行不正常的。
⑵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的。
⑶监控值班人员脱岗的,填写报表弄虚作假的。
⑷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瓦斯浓度达到0.5%。
⑸打瓦斯抽放钻孔期间,施工点回风侧5m内瓦斯浓度超限的。
三、㈠瓦斯浓度超限原因分析的主要范围
1、掘进队组无计划停风停电造成瓦斯超限。
2、回采工作面各检查点的瓦斯超限。
3、采煤机、掘进机割煤时瓦斯频繁超限。
4、供电原因造成主扇停运、局扇无计划停风、造成瓦斯超限。
5、通风系统不合理或通风设施损坏,造成瓦斯超限。
6、风筒脱节或损坏,破口缝补不及时造成瓦斯超限。
7、抽放系统原因造成瓦斯超限。
8、采掘工作面供风不足,无风、微风作业造成瓦斯超限。
9、巷道变形严重堵塞通风系统,造成瓦斯超限。
10、有计划停风、停电或采取排放瓦斯等造成瓦斯超限。
11、监控系统受损或故障造成的瓦斯超限及有关监控系统检测的瓦斯超限。
12、当班巡检员经请示、汇报、调度留有记录属调试传感器范围,但时间较长的(一般超过一分钟)。
13、主水仓、采区水仓内和井底煤仓甲烷传感器检测瓦斯超限。
14、经高浓瓦斯4%冲击的甲烷传感器,不及时更换造成瓦斯超限。
15、尾巷无计划停电停风造成瓦斯超限或排放瓦斯等造成瓦斯超限的。
16、抽放泵站内停泵后瓦斯超限。
㈡甲烷传感器误报警
1、系统电源故障或系统软件故障使甲烷传感器处于供电时好时坏状态,出现报警。
2、转换电路运行当中无故损坏,出现报警。
3、主传输线路接线盒接触不好,出现报警。
4、检修瓦斯监控线路时,出现报警。
5、甲烷传感器进水或雾气大,出现报警。
6、甲烷传感器受到摔、碰等强烈震动后,出现报警。
四、瓦斯超限汇报
1、瓦斯浓度出现异常,存在上升趋势达到0.8%预警时,由监控值班人员及时汇报矿调度室,调度室立即汇报值班领导,由值班领导做出安排,尽量在瓦斯超限前控制上升趋势。
2、瓦斯浓度超限报警达到1%及以上时,监控值班人员及时汇报矿值班领导、调度室,调度室接到瓦斯超限通知后立即通知井下当班巡检员查明现场瓦斯超限的情况和原因,或者及时通知通风科队长进行瓦斯排放工作。
五、分析报送要求
1、必须对瓦斯超限分析结果每日汇总、每周小结、每月总结。
2、统计时必须说明:①瓦斯浓度超限地点、②最高瓦斯超限浓度、③次数和时间、④超限原因、⑤处理经过及采取措施、⑥预防措施。
3、瓦斯超限分析追查结果要上报集团公司、县煤炭局,日报最迟不能超过1个工作日,周报于周六下午4点前报集团公司,月报于月底报集团公司,报送必须有矿长、技术副矿长签字并加盖公章,以便函形式上报,一式三份,报县煤炭局监控中心、通风股、集团公司通风安技部。
六、分级责任追究及处罚办法
1、凡发生2%以下的瓦斯超限,超限时间一次达1min,不足1min按一分钟计算,处罚分管队长600元,巡检组长500元,瓦斯组长400元,巡检员200元。
2、凡发生2%以上的瓦斯超限,超限时间一次达1min,不足1min按一分钟计算,处罚分管队长1200元,巡检组长1000元,瓦斯组长800元,巡检员500元。
3、凡发生3%以上的瓦斯超限,超限时间一次达1min,不足1min按一分钟计算,处罚分管队长2000元,巡检组长1800元,瓦斯组长1500元,巡检员1000元。
4、未及时对甲烷传感器进行标校,导致瓦斯超限,处罚标校员500元,巡检员300元,巡检组长200元。
5、监控值班人员随意改变监控数据,导致瓦斯超限,处罚分管队长800元,监控值班人员500元,监控组长300元。
6、由机电原因造成无计划停风停电,导致瓦斯超限,处罚机电科长1200元,机电带班长1000元
7、由人为原因,导致瓦斯超限,处罚当事人1000元,带班长800元。
8、不按排放瓦斯措施进行排放瓦斯,造成甲烷传感器报警,导致瓦斯超限,处罚瓦斯员500元,分管队长800元。
9、风筒破损、脱节,破口缝补不及时,导致工作面瓦斯超限,处罚生产队长800元,风筒工500元,带班长300元。
10、当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无风、微风导致上隅角或其它检测点瓦斯超限浓度逐渐升高,没有及时向调度室和分管领导及时汇报,造成瓦斯超限报警的,处罚处罚生产队长800元,安全员500元,带班长500元,瓦斯员300元。
11、采掘工作面瓦斯有上升趋势,瓦斯员通知通风队长、组长或当班带班长,但不采取措施处理,导致瓦斯超限,处罚通风队长、组长、带班长500元,跟班队长300元;瓦斯员不闻不问,不当一回事,导致瓦斯超限,处罚瓦斯员500元,瓦斯组长200元。
12、因机电部门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瓦斯抽放泵的停运,造成井下瓦斯超限,处罚机电科长500元,抽放泵站组长300元。
13、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后部支护不及时或支护不良,造成风路堵塞,上隅角瓦斯超限,处罚生产队长500元,生产带班长300元。
14、掘进队组无计划停风停电,造成瓦斯超限,处罚掘进队长500元,掘进带班长300元,安全员300元。
15、探水孔封闭不及时,造成瓦斯积聚、超限,处罚探水工300元,探水组长500元,地测科科长500元。
16、掘进工作面由于风筒加接不及时,作业过程中致使局部通风机不能正常供风,导致瓦斯超限,处罚当班掘进带班长800元,安全员800元,跟班队长600元,风筒工500元。
17、全矿井停风停电,地面变电站值班人员不能及时切换双电源供电,或值班人员脱岗没有及时向主风机房送电和井下中央变电所送电,造成瓦斯超限的,处罚当班值班人员300元。
18、全矿井停风停电,通风机值班人员脱岗或不能及时开启主要通风机,造成瓦斯超限的,处罚当班值班人员300元。
19、全矿井停风停电后,在主风机恢复通风后,井下中央变电室值班人员没有及时向采区变电室供电的,造成瓦斯超限的,处罚当班值班人员300元。
20、在全矿井停风停电后,在中央变电室给采区变电室供电后,采区变电室值班人员没能及时向采掘工作面供电的,造成瓦斯超限的,处罚当班值班人员300元。
21、全矿井停风停电后,当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局部通风机司机没有及时开启局部通风机,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的,处罚局部通风机司机300元,带班长300元,安全员300元。
(说明:瓦斯超限时间未达到1min和超过1min的按以上处罚办法执行。)
下列原因之一的则不进行罚款处理
1、瓦斯传感器误报警的。
2、全矿电网停电停风引起瓦斯超限。
3、有计划停风停电引起瓦斯超限。
4、测试甲烷传感器和测试风电闭锁。
七、相关要求
1、井下作业地点突然停电停风和瓦斯超限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2、全矿井停风停电必须切断井下电源,并在各进回风井口,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观察瓦斯浓度和井口风流变化情况。
3、地面监控中心必须24小时值班,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员要不断游览监控系统的瓦斯变化情况,详细记录系统运行状态和各类信息,一旦发生异常,及时报告矿调度室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要以电话、电脑联网处置方式汇报原因及处理措施,处理完毕结果要以书面材料报集团公司通风安技部。
4、各矿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电钳工、安全检查员、带班长、下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
5、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井下作业地点交接班制度和瓦斯循环检查制度。
6、本处罚办法未涉及的内容根据情节临时做出处罚。
7、本处罚办法为试行办法,在试行过程中逐步修改补充完善。
第三篇: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办法
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办法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劳动合同纠纷时常出现在我们身边,那你又是否知道最好的劳动纠纷处理方法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是:劳动合同争议的五种处理办法。欢迎参考阅读!
劳动合同争议的五种处理办法如下:
劳动合同纠纷有多种,其中包括因订立劳动合同而引起的劳动纠纷,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引起的劳动纠纷,因变更劳动合同而引起的劳动纠纷,因终止劳动合同而引起劳动纠纷,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引起的劳动纠纷等。处理因不同原因引起的劳动纠纷,有各自不同的具体要求。
一、因订立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纠纷的处理
①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当弄清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因,在分清当事人责任的基础上,要求有过错的一方向受损失的一方提供一定的补偿,并督促双方依法补签劳动合同,台双方无意继续合作,则解除劳动合同。
②对于由他人代签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查明代签的原因,并审查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对内容合法的,责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签劳动合同;对内容不合法的,应宣布合同无效。
③对于芝者隐瞒真实情况,导致用人单位误解而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对用人单位查明事实真相后,对不符合用工条件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应当予以维持。
④对于不符合合法有条件的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当宣布劳动合同无效,然后视违法程度责成任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⑤对于订立方式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分别情况作出处理。内容合法,只是订立方式不合法后般应认定合同有效,并督促双方补签劳动合;内容和订立方式均不合法的,应认定该合同无效,并按无效合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二、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行的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
①对于不履行劳动合同引起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搞清不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因,对用人单位无过错的,督促劳动者依照有关规定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对用人单位有过错的,在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的同时,可以裁定用人单位赔偿劳动者由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
②对于履行劳动合同中一方违约引起劳动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对不履行俣同的劳动者首先应说服教育,督促其履行劳动合同,对仍拒不履行劳动俣同的劳动者,应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应当依法裁定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③对于因赔偿问题引起劳动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查明劳动合同中的赔偿条款是否合法,并对合法的内容予以保护。
④对于第三方干预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引起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追究有过错的第三方的法律责任。
三、因变更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
①对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单方面要求用人单位变更其劳动岗位、工种或不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上岗条件而要求上岗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驳回劳动者的申诉,维持用人单位对此作出的处理决定。
②对于用人单位擅自决定改变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工种的,对于正常的工作调动,应依法确认用人单位的调动有效;对属于非法调动的,要求用人单位改变决定,恢复劳动者的劳动岗位,并补偿劳动者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③对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定程序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当确认用人单位的变更行为不合法,并促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重新协商具体变更事项。
四、因终止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
①对于用人单位不允许到期劳动合同终止引起劳动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支持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请求,对合同期限内劳动者没有实际履行的,有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合情合理地处理双方的其他正当要求。
②对于用人单位附加条件,不允许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引起劳动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查明该附加条件是否双方约定,在法律上是否成立,然后根据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告终止的法律规定,裁定劳动合同终止。
③对于劳动合同终止后续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纠纷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按照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在双方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续订合同的规定要求来处理,对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的,依法支持劳动者的请求。
④对于合同到期后既不续订又不终止劳动合同引起劳动纠纷的,因合同双方都有责任,对这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法律不予保护,所以,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应依法支持终止劳动合同的申请,由此而导致的其他争执,则由其他法律予以调整。
五、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合同纠纷的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明确:
①解除劳动合同是否为合法有效,适用劳动法规是否得当,认定事实是否有偏差,是否有根据。
②将劳动合同的解除与行政处分区分开来,有些行政处分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有些行政处分则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③过失违纪一般不应解除劳动合同;违纪事实未查清的不能适用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初次轻微违纪未进行教育的,不适用解除劳动合同规定。
④把握违约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界限,解除劳动合同是因为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约在先引起的,违约在先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当事人一方违约在先,另一方据此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如果一方故意制造违约条件,并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则是非法的。
第四篇: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令
(第10号)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已于1996年9月26日经林业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执行。
部长 徐有芳
一九九六年十月十四日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是指因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归属而产生的争议。
处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以下简称林权争议),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处理林权争议,应当尊重历史和现实情况,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原则。
第四条 林权争议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林业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设立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以下统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分别负责办理林权争议处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林权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所在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在林权争议解决以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伐有争议的林木,不得在有争议的林地上从事基本建设或者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章 处理依据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授权林业部依法颁发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以下简称林权证),是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
第七条 尚未取得林权证的,下列证据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
(一)土地改革时期,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证;
(二)土地改革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不发证的林木、林地的土地清册;
(三)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赠送凭证及附图;
(四)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
(五)对同一起林权争议有数次处理协议或者决定的,以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最终决定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作出的最后一次决定为依据;
(六)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决。
第八条 土地改革后至林权争议发生时,下列证据可以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参考依据:
(一)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时,该单位的总体设计书所确定的经营管理范围及附图;
(二)土地改革、合作化时期有关林木、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三)能够准确反映林木、林地经营管理状况的有关凭证;
(四)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能够确定林木、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第九条 土地改革前有关林木、林地权属的凭证,不得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或者参考依据。
第十条 处理林权争议时,林木、林地权属凭证记载的四至清楚的,应当以四至为准;四至不清楚的,应当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当事人共同的人民政府确定其权属。
第十一条 当事人对同一起林权争议都能够出具合法凭证的,应当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当事人共同的人民政府按照双方各半的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其权属。
第十二条 土地改革后营造的林木,按照“谁造林、谁管护、权属归谁所有”的原则确定其权属,但明知林地权属有争议而抢造的林木或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章 处理程序
第十三条 林权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主动、互谅、互让地协商解决。经协商依法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及附图上签字或者盖章,并报所在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备案;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按照本办法规定向林权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处理。
第十四条 林权争议由当事人共同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负责办理具体处理工作。第十五条 申请处理林权争议的,申请人应当向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提交《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争议的现状,包括争议面积、林木蓄积,争议地所在地的行政区域位置、四至和附图;
(三)争议的事由,包括发生争议的时间、原因;
(四)当事人的协商意见。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权争议处理机构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 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在接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后,应当及时组织办理。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出具证据。当事人不能出具证据的,不影响林权争议处理机构依据有关证据认定争议事实。
第十八条 林权争议经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并由调解人员署名,加盖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印章,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林权争议经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制作处理意见书,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处理意见书应当写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争议的事由、各方的主张及出具的证据;
(三)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四)处理意见。
第二十条 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或者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凡涉及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经营范围变更的,应当事先征得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自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章 奖励和惩罚
第二十三条 在林权争议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 伪造、变造、涂改本办法规定的林木、林地权属凭证的,由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收缴其伪造、变造、涂改的林木、林地权属凭证,并可视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林权争议解决以前,擅自采伐有争议的林木或者在有争议的林地上从事基本建设及其他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 在处理林权争议过程中,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林业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林业部(已变更)发布日期:1996年10月14日 实施日期:1996年10月14日(中央法规)
第五篇:陕西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办法
陕西省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办法
(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规范价格争议调解处理行为,化解价格矛盾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陕西省价格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价格争议调解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名词解释] 本办法所称价格争议调解处理,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所属的价格认定机构根据消费者、经营者和行业组织(以下称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价格争议进行调解处理的行为。
第四条[调解原则] 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
第五条[部门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申请条件] 当事人申请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价格争议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双方同意接受调解处理;
(三)有具体的价格争议调解请求、理由及事实依据。第七条[调解范围] 下列情形不属于价格争议调解处理范围:
(一)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
(二)涉嫌价格违法,依法应当立案查处的;
(三)已进入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或者信访程序的;
(四)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
(五)距离争议产生逾期一年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不属于价格争议调解处理范围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申请资料] 当事人申请调解处理价格争议, 应当向价格认定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下列资料:
(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二)价格争议事项、诉求及理由;
(三)价格争议事项涉及的票据、凭证、协议等;
(四)价格争议调解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
申请人应当如实向价格认定机构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代理条件]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和参加调解处理。委托代理人代理的,代理人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载明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联系方式、委托期限和代理权限。
第十条[受理调解] 价格主管部门收到价格争议调解处理申请后,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争议调解处理申请资料进行审核,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受理通知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资料时间不计入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受理时限。
第十一条[调解人员] 价格认定机构受理价格争议申请后,应当指定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调解。对专业性较强的价格争议事项,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参加调解。
第十二条[调解方式] 价格争议调解采用电话调解、网上调解、现场调解等方式,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征得当事人同意,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调解。
价格认定机构应当提前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地点及方式。
第十三条[调解过程] 价格认定机构调解价格争议时,应当向当事人阐明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当事人依法说服、劝导,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
第十四条[举证责任] 当事人对其主张事实负有举证义务,并对举证事实负责。因当事人举证不实导致不良后果的,价格认定机构以及调解人员不承担相关责任。
第十五条[调查取证] 价格争议调解需要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取证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如实提供相关情况。
第十六条[检测鉴定] 价格争议调解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技术等专业检测、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委托有关法定或者专门机构进行检测、鉴定,所产生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十七条[终止调解] 价格认定机构在价格争议调解处理过程中,发现调解事项有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情形之一,应当终止调解。涉嫌价格违法行为的应当移送价格行政执法机构。
当事人自愿撤回申请的应当终止调解。
第十八条[调解结果] 经调解,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由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书。价格认定机构应告知当事人可就所签订的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
双方当事人提出无需签订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调解人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第十九条[调解不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调解不成:
(一)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按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调解处理或者未经同意中途退出调解的;
(二)由于当事人的原因,价格争议调解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办结的;
(三)当事人不配合调解人员调解工作的;
(四)调解过程中出现无法继续调解的其他情形。第二十条[处理建议] 对调解不成的价格争议,价格认定机构应当作出价格争议处理建议,指导当事人解决争议,并告知当事人有权就价格争议事项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通过仲裁等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第二十一条[调解时限] 受理价格争议调解处理的,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的,经价格认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质量、技术等专业检测、鉴定时间不计入调解处理时限。
第二十二条[回避规定] 调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一)是争议事项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争议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与争议事项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
当事人认为调解人员有上述情形的,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调解人员的回避,由价格认定机构负责人决定;价格认定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三条[调解费用] 价格争议调解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调解费用,所需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聘请其他专业人员参加调解所产生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第二十四条[资料归档] 价格争议调解结束后,调解人员应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第二十五条[文书格式] 价格争议调解处理的文书格式,由省价格认定机构统一制定。
第二十六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