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文言词语——虚词部分归纳打印版
新课标:
文言词语归纳——虚词部分
2011年8月16日
一、虚词 【而】
1、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归有光)
2、动词 如,像。军惊而坏都舍(《察今》/《吕氏春秋》)
3、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并列关系。(1)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苏轼)(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韩愈)
(3)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王勃)(5)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司马迁)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欧阳修)
4、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1)扣舷而歌之(《赤壁赋》/苏轼)(2)吾尝跂而望矣(《劝学》/荀子)(3)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左传》)(4)决起而飞(《逍遥游》/庄子)(5)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顺承关系。(1)耳得之而为声(《赤壁赋》/苏轼)(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荀子》)(3)叩关而攻秦(《过秦论》/贾谊)(4)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战国策》)(5)抢榆枋而止(《逍遥游》/庄子)(6)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李贺小传》/李商隐)
6、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转折关系。(1)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李贺小传》/李商隐)(2)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3)顺风而呼,声非加急也,而闻者彰(《劝学》/《荀子》)(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庄子)(5)怀帝阍而不见(《滕王阁序》/王勃)
7、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因果关系。(1)其远而无所至极耶(《逍遥游》/庄子)(2)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贾谊)(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贾谊)
8、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两个词组之间的递进关系。(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2)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9、连词 表示前后连个词或连个词组之间的假设关系。(1)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柳宗元)(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论语》)【乃】
1、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欧阳修)(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
2、副词 于是,就。
(1)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张衡传》/范晔)(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司马迁)(4)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班固)(6)三年,乃流王于彘(《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3、副词 才。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司马迁)(3)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班固)(4)羝乳乃得归(《苏武传》/班固)(5)十年乃成(《张衡传》/范晔)
4、副词 却,竟。
(1)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韩愈)(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陶渊明)
5、副词,表示判断 是,就是。(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司马迁)(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战国策》)【与】
1、动词 给予、送给。(1—4均读yǔ)(1)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班固)(2)欲与亚父(《鸿门宴》/司马迁)(3)则与斗卮酒(《鸿门宴》/司马迁)
2、动词 结交,亲附。
(1)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苏洵)(3)夫人之相与(《兰亭集序》/王羲之)
3、连词 和、跟、同,表示并列。(1)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班固)(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司马迁)(3)落霞与孤鹜齐飞(《滕王阁序》/王勃)(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苏轼)
4、介词 和、跟、同,表示动作的对象。(1)复与疏钟相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2)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司马迁)(4)相如闻,不肯与会(《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司马迁)(6)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5、动词 赞许,读yù。(1)吾与点也(《侍坐》/《论语》)(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6、动 帮助。
(1)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泷冈阡表》/欧阳修)【若】
1、动词 像,如同。
(1)若合一契(《兰亭集序》/王羲之)(2)其险也若此(《蜀道难》/李白)(3)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李贺小传》/李商隐)
2、动词 相同,差不多。
(1)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韩愈)
3、动词 及,比得上。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庄子)
(2)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列子)(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代词 你,你的。(1)若入前为寿(《鸿门宴》/司马迁)(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3)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班固)
5、连词 表示假设,如果。
(1)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左传》)(4)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乎】
1、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对”“比”“向”等(1)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苏轼)(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韩愈)(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屈原)
(5)定乎内外之分(《逍遥游》/庄子)
2、助词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和“呢”。(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韩愈)(2)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苏轼)(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司马迁)(5)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3、助词 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和“呀”。(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韩愈)(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归有光)
4、助词 用在句末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和“呢”。(1)其皆出于此乎(《师说》/韩愈)(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5、助词 用于形容词词尾。(1)浩浩乎入冯虚御风(《赤壁赋》/苏轼)(2)郁乎苍苍(《赤壁赋》/苏轼)
6、助词 用于句中表停顿。
(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苏轼)(2)将往观乎四荒(《离骚》/屈原)(3)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并序)》/陶渊明)[者] 1.助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指人或事物。
(1)后之览者(《兰亭集序》/王羲之)
(2)而莫之夭瘀者(《逍遥游》/庄子)
(3)知来者知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苏轼)
2.助词,用于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种事物,表示几岁的人
(1)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欧阳修)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3.助词,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的时候”或“„„的话”,也可不译
(1)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司马迁)
(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司马迁)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
4.助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司马迁)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班固)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荀子>)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韩愈>)(5)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庄子)
(6)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贾谊)5 助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1)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庄子)
(2)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贾谊)(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司马迁)(4)仆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6.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句末,相当于“哉”字,或者表示陈述句的结束,相当于“也”或“矣”。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侍坐》/《讼语》)
(2)客何为者?(《鸿门宴》/司马迁)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司马迁)7.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群臣侍殿下者(《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2)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苏轼)
(3)马之千里者(《马说》/韩愈)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矣] 1.助词,表示陈述语气。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2)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王羲之)
(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中矣(《鸿门宴》/司马迁)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5)日已尽矣(《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6)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贾谊)2.助词,表示感叹语气。(1)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王羲之)(2)自分已死久矣(《苏武传》/班固)
(3)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滕王阁序》/王勃)(4)然是中有深趣矣(《山中志裴秀才迪书》/王维)
(5)民不堪命矣(《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3.助词,表示命令或请求语气。
(1)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
(2)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3)须臾,豹曰:“廷椽起矣!”(《西门豹治邺》/褚少孙)[之] 1.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韩愈)
(2)商君佐之(《过秦论》/贾谊)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荀子》)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范晔)
(6)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韩愈)2.代词,表近指,可译成“这”“此”“这些”等。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韩愈)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韩愈)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苏秦、杜赫之属(《过秦论》/贾谊)
(5)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李贺小传》李商隐)3.动词,到„„去,往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庄子)
(2)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王羲之)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司马迁)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离骚》/屈原)(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李密)(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司马迁)(4)舞幽壑之潜蛟(《赤壁赋》/苏轼)(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6)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助词,相当于“得”,放在补语和中心词之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6.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韩愈)
(2)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3)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7.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鸿门宴》/司马迁)
(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我之谓也(《秋水》/庄子)8.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高余冠之岌岌兮(《离骚》/屈原)
(2)长余佩之陆离(《离骚》/屈原)(3)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苏轼)(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荀子>)(5)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李贺小传》李商隐)(6)仰观宇宙之大(《兰亭集序》/王羲之)
9.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一些动词之后,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双音节,知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1)当此之时(《过秦论》/贾谊)
(2)少之长吉气绝(《李贺小传》李商隐)
(3)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4)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于] 1.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对”“对于”“向”等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司马迁)
(2)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荆轲剌秦王》/《战国策》)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在„„中”等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苏轼)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范晔)(3)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4)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5)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司马迁)(6)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3.介词,表起始,可译为“自”“从”等(1)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2)月出于东山上(《赤壁赋》/苏轼)(3)皆出于此乎(〈师说〉/韩愈)(4)财用于是乎出(《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5)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介词,表终结,可翻译成“到”
(1)三年,乃流王于彘(《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2)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班固)
(3)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张衡传》/范晔)
(4)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劝学》/<荀子>)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3)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司马迁)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5)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李密)
(6)师不必贤于弟子(《鸿门宴》/司马迁)6.介词,表被动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苏轼)
(2)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3)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欧阳修)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韩愈)7.介词,引出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韩愈)8.介词,译为“跟”“同”“和”
(1)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9.和“是”组成复音虚词,放在句首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
(1)于是项伯复夜去(《鸿门宴》/司马迁)
(2)于是饮酒乐甚(《赤壁赋》/苏轼)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贾宜)
(4)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贾宜)
(5)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焉] 1.代词,相当于“之”
(1)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2)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疑问代词,译为“什么”“怎么”“哪里”。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2)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列子》)
(4)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3.兼词,相当于“于何”“于之”。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荀子>)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荀子>)
(3)朝济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4)弛椒丘且焉止息(《离骚》/屈原)
(5)置杯焉则胶(《逍遥游》/庄子)
(6)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韩愈)
4、助词 表感叹语气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荀子》)(2)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於是于有叹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4)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5、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杜牧)(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苏轼)【则】
1、连词 表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就、便。(1)故木受绳则直(《劝学》/《荀子》)(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庄则入为寿(《鸿门宴》/司马迁)(4)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司马迁)(5)既其出,则或救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王安石)(6)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庄子)
2、连词 表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韩愈)(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六国论》/苏洵)(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庄子)(4)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则:即使)(《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3、连词 表并列关系。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韩愈)(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苏洵)
4、连词 表转折、让步关系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李密)(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李密)(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韩愈)
5、副词 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相当于“是”“就是”“倒是”(1)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范仲淹)(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归有光)【为】
1、动词 泛指“做”的意思,根据“做”的宾语不同可以译为不同的助词,如“写”“当”“举行“治理”“凝结”“演奏”等。
(1)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时人伤之,为诗云而(《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3)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荀子》)(5)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6)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2、动词 作为,当作,成为。(1)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六国论》/苏洵)(2)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3)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王羲之)(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王羲之)(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6)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司马迁)
3、助词 认为,以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司马迁)
4、动词 是
(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司马迁)(2)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王羲之)(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5、介词 表对象,给,替;向,对。
(1)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司马迁)(3)君为我呼入(《鸿门宴》/司马迁)(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司马迁)(5)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并序)》/白居易)(6)为之奈何(《鸿门宴》/司马迁)
6、介词 表原因,因为(1)避暑而暑为之退(《芙蕖》/李渔)(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天论》/《荀子》)(3)非为织作迟(《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7、介词 表目的,为了
(1)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班固)
8、介词 表被动
(1)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司马迁)(3)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贾谊)(5)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班固)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9、助词 常用在疑问句末,表示反问或感叹。
(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司马迁)(2)何以汝为见(《苏武传》班固)(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庄子)
10、强调后面的动词或名词,不译。呕哑嘲哳难为听(《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所】
1、助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的词组(“所”字结构),具有指示兼称代作用,表示“„„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1)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战国策》)(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荀子》)(3)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王羲之)(4)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苏轼)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王羲之)
2、跟介词“为”相呼应,构成“为„„所„„”,表示被动。(1)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班固)
(2)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3)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4)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李贺小传》李商隐)
3、跟“以”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韩愈)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司马迁)(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4、跟“以”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示手段和凭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韩愈)(2)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王羲之)(3)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5、名词,处所,地方
(1)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班固)(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蒲松龄)
6、表示大概约数目,相当于“许”,译为“左右”“上下” 父去里所,复还(《留侯世家》司马迁)【何】
1、疑问代词,作谓语,问原因。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贾谊)
2、疑问代词,作宾语
(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序》王勃)(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司马迁)(3)而又何羡乎(《赤壁赋》苏轼)(4)何为其然也(《赤壁赋》苏轼)(5)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3、疑问代词,作定语(1)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并序)》/白居易)(3)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班固)
(4)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难》李白)
4、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
(1)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2)沛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5、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杜甫)(2)来时甚急,去后何迟(《长亭送别》王实甫)(3)开国何茫然(《蜀道难》李白)(4)青泥何盘盘(《蜀道难》李白)
6、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等(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司马迁)(3)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班固)【以】
1、介词,把;用;拿。
(1)以精铜铸成(《张衡传》范晔)(2)輮以为轮(《劝学》/《荀子》)(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范晔)(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庄子)(5)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6)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李密)
2、介词,依据,凭借;按照。(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司马迁)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3)猥王卑贱,当侍东宫(《陈情表》/李密)(4)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5)以告,则杀之(《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3.[介词]表示原因,因为,由于。
(1)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孔雀东南飞(并序)》)(2)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臣以供养无主(《陈情表》/李密)(4)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班固)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因为。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连词]表示承接、并列、修饰关系,相当于“而”。(1)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司马迁)(2)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司马迁)(3)夫夷以近(《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4)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5)景翳翳以将入(《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6.[连词]表示目的,用来,来。
(1)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王安石)7.[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8.[副词]同“已”,已经,表时间。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司马迁)【其】
1.[代词]他、她、它;他的、她的、它的。(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韩愈)(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韩愈)(5)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7)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代词]那,那些。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韩愈)(2)君之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4)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其冬,乃令盗武牛羊(《苏武传》/班固)3.[代词]多用在数词前,相当于“其中,其中的”。(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苏轼)
(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彭端淑)(3)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班固)
4.[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的”或“我(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助词]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欧阳修)(4)其皆出于此乎(《师说》/韩愈)6.[助词]无义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2)既其出(《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7.[连词]用于句首,表示假设,译为“如果”,表示选择,译为“是„„还是„„还是„„”(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韩愈)【然】
1.[连词]这样,那样。(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司马迁)(2)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孟子)(3)輮使之然也(《劝学》/荀子)(4)同事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并序)》)(5)悉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6)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传》/班固)2.[连词]表示转折,不过,然而。(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司马迁)(2)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然是中有深趣矣(《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3.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1)沛公默然(《鸿门宴》/司马迁)(2)铮铮然有京都声(《琵琶行》并序/白居易)(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并序/白居易)(4)未数数然也(《逍遥游》/庄子)(5)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孔雀东南飞(并序)》)(6)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王安石)(7)满目萧然(《岳阳楼记》/范仲淹)4.[形容词]表肯定“对,正确”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司马迁)【且】
1.[连词]表示并列,译为“又”。
居一二日,[萧] 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司马迁)2.[连词]表示递进,“而且”、“并且”。(1)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磐石方且厚(《孔雀东南飞(并序)》)
(3)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3.[连词]表示递进,“况且,再说”。
(1)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且君尝为晋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左传)4.[连词]表示让步,先让步,后推进一层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尚且、还”。(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司马迁)(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韩愈)5.[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王勃)6.[副词]姑且,暂且。
(1)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并序)》)(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7.[副词]将要,快要。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司马迁)(2)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且适南冥也(《逍遥游》/庄子)
8.[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贾谊)【也】
1.[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韩愈)(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司马迁)(3)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庄子)(4)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5)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班固)2.[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1)修禊事也(《兰亭集序》/王羲之)
(2)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李密)(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4)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3.[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3)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贾谊)4.[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天苍苍而高也(《李贺小传》/李商隐)(3)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司马迁)
5.[助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韩愈)(2)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庄子)
(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因】
1.[介词]依照,凭借,根据。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因驮黄檗人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3)因河为池(《过秦论》/贾谊)2.[介词]经由,通过。
(1)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班固)3.[动词]沿袭,遵循/随着,顺着。(1)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贾谊)(2)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庄子)4.[介词]趁着。
(1)不如因善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因厚贿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班固)(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司马迁)5.[连词]于是,就。
(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司马迁)(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4)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并序)》)6.[名词] 机会,缘故,缘由。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并序)》)【哉】
1.[助词]表示感叹语气
(1)危乎高哉(《蜀道难》/李白)(2)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岂不痛哉(《兰亭集序》/王羲之)2.[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语气。
(1)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庄子)(3)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版权所有: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组
第二篇:高中新课标文言虚词总结
高中文言虚词要求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⑴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第三篇:文言虚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括母问奢其故 d.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项“其”是代词“其中”。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参考译文 ——第2题
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他母亲就问赵奢其中的缘故,赵奢说:“用兵是危险的事情,他看得太容易了。赵国将来 不用他作大将倒也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这次赵括要统兵出发了,他的母亲就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作大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奇兵,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括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既如是,忠、平何故引入?”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既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主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及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有改动)注 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专为忠、平所诬
诬:诬陷 b.冀以自明 冀:希望 d.帝意解 解:解释 解析 解:缓解,消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d)a.①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②(屠)以刀劈狼首 b.①乃上言建等无奸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d.①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②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①表转折关系,②表承接关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敢以情恕者。
译文: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关键词:以、恕)(2)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耶?
译文: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关键词:狱、竟、系)(3)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译文: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关键词:族灭、污染、诚、冀)参考译文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永平年间,寒朗以谒者身份代理侍御史,与太尉、司徒、司空属官共同审理楚王谋反案。颜忠、王平等的供词牵连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由成侯刘建。刘建等人的供词说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当时显宗大怒,官吏害怕,凡有牵连的人,一律陷入案中,没有人敢按照实情宽大处理。寒朗同情他们的冤屈,试用刘建等人的形貌单独审问颜忠、王平,而两人错愕竟认不出来。寒朗知道其中有诈,于是上书说刘建等没有谋反,纯粹是颜忠、王平二人诬陷,并怀疑天下无辜受牵连的人大多如此。显宗就召寒朗进宫,问道:“刘建等如果没有罪,颜忠、王平等人为什么要牵连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自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所以想牵连很多的人,希望表明自己无罪。”显宗道:“既然是这样,四位大臣没有犯罪,为什么不早些上奏,案子审理完了,还(把他们)长久地关押到现在呢?”寒朗答道:“我虽考查他们没有事,但是担心国内还有别人揭发他们的谋反之罪,所以不敢及时报上来。”显宗发怒骂道:“竟这样模棱两可,快拿下去!”左右的侍卫正要将寒朗拉下去,寒朗说:“希望说完这句话后再被处死。小臣不敢欺君,只是想帮助国家罢了。”显宗问道:“谁和你一起写的奏章?”寒朗回答道:“臣自知必遭灭族,不敢多连累别人,只诚恳地希望陛下醒悟罢了。我看到调查案件的人,都说奸恶大事,臣子都应该痛恨,拷问无罪放出不如按供词抓捕进去,可以不承担责任。因此拷问一个连累十个,拷问十个连累百个。又公卿朝会时,陛下问及得失,都是长跪在地下说,旧制叛逆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才只办本人的罪,这是天下最大的幸运。等回到家里,口里尽管不说,却仰头叹息,没有哪个不知道下狱者多冤枉,但没有敢忤逆陛下的人。我现在把要说的说了出来,的确是死而无悔。”显宗怒意消解,下诏叫寒朗出去。两天后,显宗亲自到洛阳狱中审录囚徒,释放出一千多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棋 鬼(清)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聊斋志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解析 会:适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①公礼之,乃坐②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①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②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d.①自晨至于日昃②于今七年矣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d)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解析 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解析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 棋“跪地求饶”。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礼之,乃坐。
译文: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关键词:礼、乃)(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3)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关键词:意、迁延、愆)参考译文 ——棋鬼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 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在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个省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综合近年来考查的情况看,考查频率最高的虚词依次是:以、而、之、其、乃、为、因。复习中可以把它们列为重点虚词。
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秘笈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9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之,久不得”和“周怀政之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3.代入验证法 4.结构推断法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第四篇:10个文言虚词
10个文言虚词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4、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5、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6、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7、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8、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9、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0、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文言虚词复习
程建平
【课标要求】
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②、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知识概要】
①、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②、句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
③、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中心。
④、从文体特点上辨别不同类型(记叙类、非记叙类)的文言文,进行分析、整体感知。
一、“以”的用法.A、作介词。可译为“把”、“被”、“对”、“用”、“将”、“凭”、“因为”、“根据”、“按照” 等。
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⑵不以物喜
⑶何以战
B、作连词。可译为“和”、“又”、“而”、“以致”、“以便”等,也可以不译。
(1)以塞忠谏之路也。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C、作动词。一般译成“认为”、“以为”。
⑴皆以美于徐公
(2)我以日中时去人近
练习:
⑴以伤先帝之明。
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悉以咨之
⑸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之”的用法
A、作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操蛇之神闻之。
B、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C、作结构助词,使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D、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
⑴辍耕之垄上。(2)送鲍浩然之浙东
E、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公将鼓之。
练习:
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丛祠中。
⑵恢弘志士之气。
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⑷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⑸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而”的用法:
A、表示并列关系。中峨冠而多髯者
B、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然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地”“着”。笑而止之
练习: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⑵长跪而谢之
⑶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任重而道远
四、“为”字的用法
1、wèi
介词,可以译成“被、替、给”等
不足为外人道也
2、wéi
(1)判断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一般动词:为坛而盟
为人五
3、名词
或异二者之为
练习: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为人谋不忠乎?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五、“然”字的用法
1、代词、译作“这样”“如此”
父利其然也。
2、连词,放句首,表转折关系。
然足下卜之鬼乎?
3、助词,分两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末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秦王怫然怒。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等连用,构成“如„„然”“若„„“可译作“„„的样子”“像„„似的”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动词,可译作“对的”“正确的”“是对的”
吴广以为然。
练习: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谓为信然。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六、“焉”的用法:
A、作兼词,相当于“于之”。
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作疑问代词,哪里。
⑴且焉置土石。
C、作语气助词。
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七、“于”的用法
1、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相当于“在”、“到”。
2、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给”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第五篇: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虚词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一)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 学》)/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1)代词,这,这个: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2)代词,那个: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3)代词,他(她、它)(的):
其夫呓语(《口技》)/ 并自为其名
(4)代词,其中,其中的:不能指其一端(《口技》)(5)助词,表反问,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6)助词,表推测,恐怕:其真不知马也(《马说》)(7)助词,加重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
(8)大概:其恕乎
(9)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三)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学而不思则罔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入则无法家拂士 / 然则北通巫峡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 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
蒙乃使就学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 花源记》)
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的样子:泯然众人矣(《伤仲永》)/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2)但是: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3)正确:吴广以为然
(4)这样,那样:谓为信然 /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二十一)故
1.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可译为“苟且”。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2.动词
(1)回合,聚会。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三峡》)
(2)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各个、众:其西南诸峰
(2)之、于(兼词):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二十六)及
1、到、至:及目中则如盘盂
2、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二十七)若
(1)像:烨然若神人(2)第二人称代词,你:若为佣耕
(3)至,至于:若夫淫雨霏霏
(4)假如:若士必怒
(5)比得上: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这,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二十八)为
(1)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为,当作:以虫草为林
(3)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4)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给,替:为人谋而不忠乎
(6)变成,成为:卒之为众人
(7)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句末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
(9)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二十九)与
(1)给:借旁近与之
呼尔而与之
(2)通“欤”,表疑问:轻寡人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和:与余舟一芥
尝与人佣耕
念无与为乐者
天与云与山与水
(4)参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通“举”,推举:选贤与能
2.亡
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传)②通
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丷丷)③死亡---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丷丷)④逃---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绝
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5.诚
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易
①容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记)
②交换---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改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7.顾
①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8.举
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中山狼传)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③全
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9.去
①离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②距离---去村四里有森林(冯婉贞)
10.当
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②距离
13.兵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伦)②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论积贮疏)14.度
①揣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20.道
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②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居
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记)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门豹治邺)
11.益
①增加---有所广益《出师表》
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爱莲说》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
19.意
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②神情---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凶狠而放肆
义
表
聚会商议
虽然这样德行高尚的人
可以把
到达
失败19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 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恢弘,形容词作
(臧、否,形容词作
(奸,形容词作名
(良实,形容词作
(优劣,形容词作
(广益,形容词作
(效,动词作名词,(奸凶,形容词作
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6.存(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 全性命于乱世(生命)(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剑而起(跳起、站起)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挺2)益2)惟2)扶2)跨2)卒
((((((买鱼烹食(吃)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2)得2)广2)乃2)且2)陈27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38.许(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