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菩提心修法纲要
菩提心修法纲要
* “菩提”、梵语、华严“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和胜义菩提之分别。《出生菩提经》经云婆罗门白佛言(婆罗门即净行之意),若以发菩菩提心修法纲要提心,有退失否?佛言:“发菩提心已,则无退失”。当知有三种菩提,一二两种谓声闻和缘觉之人发菩提心。经云,若在于声闻和缘觉行中,虽已自发菩提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缘觉菩提。
*
第三是诸佛菩提,是为诸佛于因中发菩提心。经云、若人发菩提心已,复能劝诸众生发菩提心,习学大乘法义,即自
解脱,亦令众生解脱,是名诸佛菩提。
*
菩提心,在佛教和经论中,含有广泛深刻之意。菩提心,泛指为,成佛和度众之心,离迷、邪、染、回归觉、正、净之心;离苦得乐解脱自在之心;破执除障三业清净无住无为之心;无我利他慈悲喜舍行菩萨道之心;大雄大力、大智大慧、破诸习气魔障坚勇之心;转凡入圣、明心见性涅槃大乐之心,如是等等。
*
发菩提心,需具有深厚的善根因缘。即要转变世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观念。对世间的金钱名利财物,于五欲六尘自私自利能看破放下。亦能将个人的想法、说法、看法、做法,及其所知障,“我法”二执看破放下。世间与出世间两种不同的
菩提心修法纲要
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两种命运,两种趋向。世俗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无常,是痛苦烦恼,最终是梦幻泡影,循业而下恶道。出世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离苦得乐、解脱自在,得“常、乐、我、净”之德,清净无为。故发菩提心者,应以智慧菩提心修法纲要为照明,以佛说的“宇宙人生真相”为修学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人生的苦、空、无常、无我。明白诸法缘起性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了不可得之理。是故修学者应发出离、出世、出家(指心出家)之菩提心。此心不发,菩提不真,道心不立;此心不发,难入佛道,怎见弥陀。
*
发菩提心,应向诸佛菩萨学习,具无分别、平等广大圆满无碍之心。下至三
途六道,上至诸天法界,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发菩提心者,定得百千万无量众生的护持和推动。其所发菩提心的功德和力量亦不可恩议。若同于声闻缘觉所发菩提心,只为自己求得解脱,其力量只有自己一人在推动,功德亦甚微。故大乘学人应发广大菩提心,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皆欢喜赞叹。
*
菩提心是成佛之摇篮,其功德利益殊胜不可言说。有菩提心才有菩提智,有菩提因才有菩提果,唯发菩提心,才成无上道。发了菩提心,即是修学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依此为才能伴生智慧,方法和动力。唯具足修学的目标、智慧、方法和动力,才能战胜诸障圆成佛道,是
菩提心修法纲要
故菩提心是成佛之摇篮。
*
菩提心从何而修,落实何处?经教说“诸法从观照当下之一念上起修”。体现在生活中的一念一行,说话处事待人接物的诸因缘中,于清净身、口、意上下功夫。菩提心的修法是要落实在每一天的修学和
菩提心修法纲要生活中,使之能够有所觉悟、有所转化、有所进步、有所法喜。菩提如清净大海,诸修如涓涓细流,由细微到粗重。渐渐成就般若,增长善根,培植福德。一切之起心动念,大小事相诸法修行,唯都能用心去滋润培植菩提,那么你心中的这颗菩提树,才会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
发菩提心者,应遣除我执于诸法之障。(诸法本清净故)菩提道本清净无为纯
净纯善,不容半点私心杂念习气,唯存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成佛资粮。菩提为清净道,我执为污染源,若存菩提离我相于道相通者,便会法喜快乐清安自在;若执我相离菩提,于道相违者,便会造业生障受苦。发菩提心修学者,唯除我相我执,才能成就菩提而庄严圆满成就自己。
*
发菩提心,是大乘菩萨在因地发心修行的“因”。以无我相离诸相而修行诸法。于众生界每一生心立愿,都是“不为自己求安乐,唯愿众生得离苦”。是故在世间修行和行菩萨道的修为中,都是以苦自己乐他人;亏自己利他人;怨自己敬他人;只舍不取、只让不争,只忍不嗔、只爱不
菩提心修法纲要
恨、只见己非不见人过等为乐。菩萨发菩提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以他人乐为己乐。甘为大道供人走;甘为法水供人饮;甘为糧果供人食;甘为他人流血泪。生为众生来,死为众生去,不为自己生一心。此是菩提心之修为所成就的菩萨摩诃萨。
菩提心修法纲要*
发菩提心者,应以身、口、意、三业清净为表现,以菩提为观察和处理诸事因缘为依止,此为菩提不空。在生活和修 学中,时时观照菩提正念。感恩为你制造逆境,设施烈焰火炉,让你痛苦烦恼流泪,为你消业的人。是他们为你提供了转恶为善,转逆为顺,转迷为悟的因缘。他们下地狱让你上天堂,他们是你的善知识。感恩为你的生活和修学提供善缘护持你的
人,他们是你菩提道上搭桥铺路的人。发菩提心的修学者,应以般若智,无分别的平等心。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情与无情都应生起真诚感恩之心。
*
修菩提心,应放下内外一切境缘,只观一心,所以者何?是十法界唯依一心故。修学者从因地发菩提修学到逐渐实践菩提,直致证得菩提道果,整个地修学过程,都应是浸泡在菩提心的法水中。用菩提之法水将身心调揉,没有楞角清净无染。以佛理佛法克己服理,不为事相表面利益所牵动。在以菩提心消业除障,成就诸法的修行中或有因缘不足,或有暂时停滞,或有不圆满。法藏法师开示说:“发菩提心者,其功德利益如虚空,虽有过失也比没
菩提心修法纲要
发菩提心,没有过失的人功德大得多”。故历代大德劝一切修行人应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心,是诸佛菩萨的“摇篮”。
菩提心修法纲要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世界和平
人民安乐
灾障消灭 祸患不生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正法久住
法轮常转 法界有情
同生极乐 愿十方尽虚空遍法界
一切苦难众生 早脱苦海
早发菩提心
早生极乐国
阿 弥 陀 佛!
第二篇:《宗镜录》菩提心
《宗镜录》菩提心
如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问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所依。诸菩萨行所依处故。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菩提心者。如铁围山。摄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菩提心者。犹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调慧象。其心善顺不犷故。菩提心者。犹如良善马。远离一切诸恶性故。菩提心者。如调御师。守护大乘一切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故。菩提心者。犹如坑阱。陷没一切诸恶法故。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能穿彻一切法故。菩提心者。犹如香箧。能贮一切功德香故。菩提心者。犹如妙华。一切世间所乐见故。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众生欲热使清凉故。菩提心者。如黑沉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菩提心者。如毗笈摩药。能拔一切诸惑箭故。菩提心者。犹如帝释。一切主中最为尊故。菩提心者。如毗沙门。能断一切贫穷苦故。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庄严故。菩提心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菩提心者。如无生根药。长养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如水精珠。能清一切烦恼浊故。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给一切诸贫乏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菩提心者。如如意树。能雨一切庄严具故。菩提心者。如鹅羽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菩提心者。如白线。从本已来性清净故。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众生田故。菩提心者。如那罗延。能摧一切我见敌故。菩提心者。犹如快箭。能破一切诸苦的故。菩提心者。犹如利矛。能穿一切烦恼甲故。菩提心者。犹如坚甲。能护一切如理心故。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能斩一切烦恼首故。菩提心者。犹如利剑。能断一切憍慢铠故。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兵仗。能防一切诸苦难故。菩提心者。犹如善手。防护一切诸度身故。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故。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摄法故。菩提心者。如大龙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菩提心者。犹如命根。任持菩萨大悲身故。菩提心者。犹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菩提心者。犹如大网。普摄一切诸众生故。菩提心者。犹如索。摄取一切所应化故。菩提心者。犹如钩饵。出有渊中所居者故。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含爱毒故。菩提心者。如善持咒。能除一切颠倒毒故。菩提心者。犹如疾风。能卷一切诸障雾故。菩提心者。如大宝洲。出生一切觉分宝故。菩提心者。如好种性。出生一切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住宅。诸功德法所依处故。菩提心者。犹如市肆。菩萨商人贸易处故。菩提心者。如炼金药。能治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好蜜。圆满一切功德味故。菩提心者。犹如正道。令诸菩萨入智城故。菩提心者。犹如好器。能持一切白净物故。菩提心者。犹如时雨。能灭一切烦恼尘故。菩提心者。则为住处。一切菩萨所住处故。菩提心者。则为授行。不取声闻解脱果故。菩提心者。如净璃。自性明洁无诸垢故。菩提心者。如帝青宝。出过世间三乘智故。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觉诸众生。烦恼睡故。菩提心者。如清净水。性本澄洁无垢浊故。菩提心者。如阎浮金。映夺一切有为善故。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诸来者故。菩提心者。则为义利。能除一切衰恼事故。菩提心者。则为妙宝。能令一切心欢喜故。菩提心者。如大施会。充满一切众生心故。菩提心者。则为尊胜。诸众生心无与等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能伏烦恼阿修罗故。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能动一切所应化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能烧一切诸惑习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乃至善男子。如有宝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处。一切财宝衣服等物。所有价直悉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自在王宝亦复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处。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无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海中有宝。名曰海藏。普现海中庄严事。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普能显现一切智海诸庄严事。善男子。譬如天上阎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宝。余无及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阎浮檀金亦复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宝。余无及者。乃至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获如是胜功德法。如上略录。华严大教一百二十门。赞发此心功德广大无边。然经中虽引诸希奇珍宝譬况。皆是世间有限之物。以比妙。将浅况深。宁齐出世无尽之珍。岂等佛法难思之旨。故知世出世间。天下之贵无过心宝。如师子奋迅。威猛最雄。象王蹴蹋。势力无等。所以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云。尔时大树紧那罗王白言。世尊。我闻菩萨所有三昧。名曰宝住。若有菩萨得是三昧。一切法宝。诸功德法。自然而得。佛告紧那罗王言。若有菩萨欲令佛宝种性不断。法宝种性僧宝种性不绝者。修集生起八十种宝。所谓不忘一切智宝之心。乃至观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宝心。入甘露门故观一切法无生。宝心得无生法忍故。见一切法如幻如梦如焰如影如响如水月。宝心不住诸见故。观因缘法。宝心离断常见故。离诸边见垢秽。宝心离于二故。入无二法门。宝心觉一道故。离一切行。宝心至正位故。正观法位。宝心一切法平等故。集助一切菩提法。宝心觉了一切佛法故。乃至喻如大海为众法主集一切宝。一切众宝皆悉来归。于是海中出生诸宝。如是紧那罗王。菩萨得是宝住三昧。为诸一切众生之主。集一切宝。一切法宝皆悉归趣。是以祖师云。一切宝中心宝为上。故知一切法宝皆归宗镜中。无有法财珍宝而不积聚。如入法界体性经云。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以何因缘名以三昧为宝积耶。佛告文殊师利。譬如大摩尼宝善磨莹已安置净处。随彼地方出诸珍宝不可穷尽。如是文殊师利。我住此三昧观于东方。见无量阿僧祇世界现在诸佛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如是。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我皆现见是诸如来住此三昧为众说法。文殊师利。我住此三昧不见一法。然非法界。释曰。宝积三昧者。即一切众生心是。无量功德聚犹如世间宝积。若能住此一心宝积三昧有何功德宝而不知。故能见十方佛宝普照无余。所以云不见一法然非法界。是以万类之中唯心为贵。如金翅鸟。命终之后骨肉散尽。唯有心在。难陀龙王取此鸟心。以为明珠。转轮王得以为如意珠。然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幻身虽灭真心不坏。如经云。如劫烧火不烧虚空。又祖师云。百骸虽溃散一物镇长灵。若能了此常住真心。即同获于如意珠宝。若得之者。广济于法界。用之者。普润于十方。以此诸大乘经中十方诸佛同共赞扬此菩提心。况如无际虚空。未言少分。若下位浅智焉敢言之。故先德释涅槃教义云。种种名目只是一心法。此法即是佛师。诸菩萨母。诸佛菩萨辩不能宣。凡夫千舌岂解揄扬。二乘百盲焉能舞手者哉。此论开发信入功德无边。若但见闻设不信乐。尚种善根。无空过者。如华严经云。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肉身杂秽而同止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要穿一切有为诸行烦恼身。过到于无为究竟智处。何以故。此少善根不与有为诸行烦恼而共住故。佛子。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究竟得于无余涅槃。何以故。此少善根性究竟故。佛子。譬如雪山有药王树。名曰善见。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若有嗅者鼻得清净。若有尝者舌得清净。若有触者身得清净。若有众生。取彼地土亦能为作除病利益。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无上药王亦复如是。能作一切饶益众生。若有得见如来色身眼得清净。若有得闻如来名号耳得清净。若有得嗅如来戒香鼻得清净。若有得尝如来法味舌得清净。具广长舌解语言法。若有得触如来光者身得清净。究竟获得无上法身。若于如来生忆念者则得念佛三昧清净。若有众生供养如来所经土地及塔庙者亦具善根。灭除一切诸烦恼患得贤圣乐。佛子。我今告汝。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于如来所。见闻亲近所种善根。悉离一切诸不善法。具足善法故知若见若闻若信不信。皆得究竟无上善根。以见圆觉之佛普门之法故。以觉圆故无有缺减。以法普故自然具足。岂非究竟耶。所以华严初发心功德品颂云。菩萨发心功德量亿劫称扬不可尽。以出一切诸如来独觉声闻安乐故。十方国土诸众生。皆悉施安无量劫。劝持五戒及十善。四禅四等诸定处。复于多劫施安乐。令断诸惑成罗汉。彼诸福聚虽无量。不与发心功德比。又教亿众成缘觉。获无诤行微妙道。以彼而校菩提心。算数譬喻无能及。一念能过尘数刹。如是经于无量劫。此诸刹数尚可量。发心功德不可知。又颂云。所说种种众譬喻。无有能及菩提心。以诸三世人中尊皆从发心而得生。宗镜录卷第四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若谈心佛唯唱性宗者。则举一摄诸。不论余义。今何背已述教迷宗答。夫论至教。皆为未了之人。从上禀承无不指示。如忠国师临终之时。学人乞师一言。师云。教有明文。依而行之即无累矣。吾何言哉。如斯殷勤真实付属。岂局已见生上慢心。
终不妄斥如来无上甘露不可思议大悲所熏金口所宣难思圣教。如云依而行之者。且依何旨趣。不可是依文字语句而行。不可是依义路道理而行。直须亲悟其宗。不可辄生孟浪。若决定信入者。了了自知。何须他说。闻甚深法。如清风届耳。今只为昧性徇文之者。假以言诠方便开示。直指出六根现用常住无生灭性与佛无异。亲证现知分明无惑。免随言语之所转。不逐境界之所流。今于六根之中。且指见闻二性。最为显现。可验初心。疾入圆通同归宗镜。且见性者。当见之时即是自性。以性遍一切处故。不可以性更见于性。分明显露丝毫不隐。古教云。摩尼殿有四角。一角常露。祖师云。眼门放光。照破山河大地。又歌云。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未曾观。何得自轻而退屈。是知颜貌虽童耄。见性未曾亏。明暗自去来。灵光终不昧。则是现今生灭中。指出不生灭性。方知穷子衣中宝。乃轮王髻珠。贫女室中金。是如来藏中物。何假高推极圣自鄙下凡。一向外求不能内省。功多劫违背己灵。空滞行门失本真性。所以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故知明暗差别。是可还之法。真如妙性。乃不迁之门。若随物观。局大小之所在。若约性见。绝器量之方圆。见性即成如来。于一毛端。建十方之宝刹。徇物即为凡庶。向真空。现六趣之狴牢。变易在人一性无异。迷悟由己万法不迁。如经云。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佛告大王。汝身现存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末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消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又如众生八识之中前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第八识。俱缘现量。得诸法之自性。不带一切名言。又无二种计度分别随念分别。即现前不生灭。若六七二识落在比非二量。及具计度随念分别。即念念常生减。亦是于生灭中有不生灭性。已上经文。此是因阇王示疑。寄破外道断见。有此方便。分别生灭不生灭二性。若不执断常见性之人。则八识心王同一真性。皆是实相无有生灭。如大智度论云。当知色生时但是空生。色灭时但是空灭。中观论偈云。无物从缘起。无物从缘灭。起唯诸缘起。灭唯诸缘灭。故知万法既不从缘生。亦不非缘生。又不空亦不生。空亦不生。何者。若一切法是不空者。即无有生。以无自性空故。方能随缘成诸幻有。若一切法是空者。亦无有生。以无自体故。无有生相。既无有生亦无有灭。如论偈云。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灭。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灭。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灭。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灭。但随心现毕竟无生。如首楞严经云。佛言。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昧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如上所说。见性周遍湛然似镜常明。如空不动万像自分出没。一性未曾往还。但随生灭之缘。遗此妙明之性。是以一切祖教。皆指见性识心。不从生因之所生。唯从了因之所了。相易辩。性密难明。随转处而莫知。在照时而方了。如今不见者。皆被三惑心牵六尘境换。不知境元是我。翻成主被客迷。但能随流得性之时。自然无惑。复有云。般若唯以心神契会。以心传心方成密付。不可以言迹事相而求者。此是为未入人。显宗破执。恐取相背心情求意解。故有是说。若融会而论。则随缘体妙即相恒真。且如正见相时。是谁见相。以六尘钝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以六根利故。强自建立。而为缘对。若能了境本寂识自无生。则入平等真空。方称究竟见性耳。故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闻性者。即今闻性具三真实。文殊简出现证可知。观音入门圆通立验。非从行得不堕有为。岂假功成。本来如是。首楞严经偈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释曰。
此是直说如今一切众生日用现行闻性三真实之理。一圆真实。二通真实。三常真实。一圆真实者。以闻性遍一切处。十方声尘应时无有前后。以同时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离水。以声处全闻闻外无法。即是本闻。自具圆通之性。非待证圣方有斯事。故法华经偈云。父母所生耳。清净无瑕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又云。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二通真实者。且眼根见性虽即洞然。能观前而不观后。鼻舌身等三根。皆以合中知。因能所而生起。若意知根所缘不定念念迁移故。五根所不齐。唯耳根圆通无碍。听响之际。任隔碍而远近俱闻。妙应之时。无拣择而大小咸备。故高城和尚歌云。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十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则处凡身而不减。居圣体而非增。常现常通。尘劳不能匿其神彩。非间非断。天魔不能挫其威光。不坏缘生之耳根。圆具一灵之妙性。三常真实者。音声性动静者。动静是音声之体。性于闻中似有似无。若无声时号无闻。非实闻无性。以闻性常在。若闻性随声尘灭。则前声灭时。后声不合更闻。故知声尘自无。闻性非灭。声尘自有。闻性非生。又非唯闻性无生。返观声尘亦无生灭。以从缘而起自体全无。如华严论云。一切诸法犹如谷响。楞严疏钞云。如谷中无声。无声即无响。法界中皆无声。一切声皆是妄心。妄心不动时皆无妄想。以有差别心执受即有声。四大如枯木。即本无声。皆缘执故。诸大菩萨不以音声听法。是知声尘本无。皆因执有。情消执丧。万法本虚。有无既虚生灭何有。则知我性与如来性无异。一切世间法即是佛法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如缯陈那因声悟道。妙音密圆。古释云。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谛理。推能闻及所闻。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觉。光明圆照法界。始觉智心亦圆照法界。即是因声得悟。一切众生依此观亦得解脱。若闻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便被声缚。但观心海中是声出处。以心海元无有相。心虽含声声亦无相。无相即于一切声中而得解脱。故知无法不心。无心不法。如是明达。则于一切诸法。不合不散无缚无脱矣。故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由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即时如来罗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闻。如来又罗罗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言。声少选声消。佛又问言。汝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又顷罗罗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铺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消。音响双绝。则名无声。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阿难。声消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或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复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镜为石木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春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消灭。楞严疏云。击钟以辩真妄者。即闻性而可真。举声尘而辩妄。若因声有闻。此闻不离声。若离声有闻。此是真闻。汝今但执随声之闻。此闻不离于声。只合是声。不合是声。若真闻性。如水不灭声尘。如风鼓水成波。故有闻相。声尘不起。闻相即无。而闻性不灭。以性不灭。声尘若来还有闻相。如水不灭若风动时即有波相。如色真性遍十方界。随心感现则有色相。此之闻性亦复如是。故知不认自体恒常之闻性。却徇声尘生灭之闻相。遂乃闻赞而生喜。闻毁而起嗔。以迷本闻故。随声流转故。文殊云。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如今以声为闻。背心
第三篇:《修持菩提心发愿文》
《修持菩提心发愿文》
三年之前,在心印的要求下,我曾教给她一个发愿文,它流行于教内。心印看了,非常喜欢,她手抄而成,日日诵读,屡屡发愿。在某种程度上,它体现了心印法师的某种心愿。
想及修悟菩提心至最高圆满境界的圣观音与诸佛菩萨,我发愿为自己及遍虚空众生修持菩提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贪欲,以及饿鬼道的饥渴,并将我无所贪染的清净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贪业之饿鬼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妙观察智,成就莲花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嗔毒,以及大寒热地狱的苦报,并将我无嗔的慈悲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嗔业地狱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大圆镜智,成就金刚部观音。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无明痴黯以及畜生道的愚痴闇钝苦,并将我光明的法性智慧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痴业的畜生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法界体性智,成就佛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猜疑忌嫉、内心折磨以及阿修罗道之争斗苦,并将我身口意之包容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喜争斗之阿修罗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成所作智,成就羯磨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贡高我慢,以及天道之死亡下坠苦,并将我谦卑的精进与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受死亡下坠苦的天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平等性智,成就宝部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无始来之业报,以及生老病死苦,并将我无始来之身口意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受别离之苦的人道因此而空,众生亦得证俱生智,成就清净法身观音。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破毁三乘戒律之过失,并将我获持三乘戒律的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三戒因此清净无一丝污渎,众生亦成就总持五佛部之金刚萨埵。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短命之因的杀生、毁佛谤法等业,并将我获持三宝与友爱有情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非时之死永远不再,众生亦得成就金刚不坏之长寿佛。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各种疾病,并将我慈爱有情及施药功德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众生清净三毒业病,成就蓝光身药师佛。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偷窃、不予而取,以及贫苦、饥渴之果报,并将我财、法施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福报自然俱足,拥有满天的财富。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极恶之行,以及堕生恶趣之果报,并将我发菩提心与修习十善之功德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众生得生于阿弥陀佛与金刚不动佛等之净土。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冒渎三宝等邪见所起之禅修业障,并将我奉行信、念、行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愿众生深信因果,勤修善行,舍诸所恶。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视己为敌之“执我”所生的贪嗔毒,并将我四无量心之善根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众生升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愿我摄入所有众生执假相妄想为真的诸苦之因,并将“人无我”的空性体验回向遍虚空众生。
愿众生终证空性,了悟圆融无碍佛性。
总而言之,愿我摄入所有众生的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求不得苦以及诸种不顺、意外灾难、无常之苦等等。
愿我毫不犹豫承担一切,并将我三世所积功德善业——财富、权力、生命等无分别的回向所有众生。愿众生获得安乐,趋入菩萨道。
所有与我结有善恶缘者——曾为我讲经说法、鼓励修善者; 肉供我食、奶供我饮以养命者;诚心供养我饮食财物者; 信心不具恶意批评我者;偷我、打我、击倒我、对我心存恶意者; 总之,所有曾见我、闻我名、思我功过,甚为我鼻息所触者—— 愿他们的业障均能净除,由圣观音带领进入弥陀净土。愿我身口意之事业,甚至身体之气味,都仅为利众而存办。愿伤我身、取我命者——人或邪灵——均能先我成佛。愿他们丝毫不受对我造业之果报。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心印的发愿,也是雪漠的发愿。多年来,此文承载的大悲之心,一直滋养着我,成了雪漠能走到今天的营养之一。
―― 雪漠 2013年11月28日晨 写于“雪漠禅坛”
第四篇:学佛必发菩提心(推荐)
学佛必发菩提心
省庵大师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显密大乘佛法,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修行各有侧重,但接引众生离苦得乐、返妄归真的宗旨,却从始至终未曾改变,也就是菩提心的主旨永远不变。如果说空性慧像母亲一样,是三乘菩提的共因;那么菩提心则如父亲,是无上菩提的决定因。《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修行之基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本,自他利乐之源泉,灭除一切烦恼无明之甘露,直达无余涅槃彼岸之津梁。永明延寿禅师说:“若一发心,功德无际,念念圆满十波罗蜜。”《发菩提心论》云:“当发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求余果,誓心决定,故魔宫震动,十方诸佛,悉皆证知。”
什么是菩提心?
依据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菩提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世俗菩提心”,一是“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所谓“愿菩提心”,简言之,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之心。发愿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无情众生,志求无上菩提,成就佛道,并且愿令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能够发起这样的心,就是“愿菩提心”。
愿心是行心之始,行心乃愿心之成。也就是说,我不仅要发愿为了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且我落实到具体的践行当中去,实践四弘誓愿,广修六度万行,进入大乘见、修、行、果等无量法门的修持中,这就是“行菩提心”。
经过“愿、行菩提心”的修持,因缘成熟,学人明了法性,现见诸法实相,入“见道”位,即获得“胜义菩提心”。何谓“胜义菩提心”?超越一切戏论与边际,远离一切造作与执着,空性智慧与大慈周遍双运无二之结晶,堪称胜义菩提心的定相。若广说其甚深涵义,则无量无边。
菩提心之相
依据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发心之相有八,即: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什么是真正的发菩提心呢?“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 发起菩提心的功德
宗喀巴大师说:“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即便我们已经具备了猛厉的出离心,但所作任何善业只是解脱之因,不能成为圆满究竟佛果之因,不能成为解脱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的无上菩提之因。如果我们具备了菩提心,则所作一切善业,下至施鸟一口食,都将成为大乘法,成为成佛之因;对于具有菩提心的补特伽罗,十方诸佛视如亲子,诸大菩萨视如兄弟。所以,欲求佛位者必发菩提心。如《发菩提心论》云:“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总结了发菩提心的十种利益:
1.入大乘门。是否进入大乘之列,取决于相续中是否生起菩提心。
2.获佛子名。是否能成为佛子,取决于有无菩提心。行者若发起菩提心,菩萨们将视其如手足同胞,十方诸佛也将像转轮王得到太子一般欢喜,此人已成佛子;何时与此心分离,何时即己不在大乘菩萨之列。
3.映蔽声闻。《弥勒解脱经》中说,譬如王子虽小然能映蔽诸耆老臣僚,金翅鸟虽小而能映蔽其它禽鸟;相续中发菩提心之初业菩萨,也能映蔽一切声闻、独觉众。
4.成就最胜福田。相续中发起菩提心的人,当成为人天的最上供养田,所谓“人天世间皆应礼敬”,“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5.易圆满资粮。宗大师说:“犹如最胜点金汁,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胜者身,故应坚持菩提心。”圆满福德资粮,没有比发菩提心更殊胜的方法。倘若不是怀着菩提心,纵使经历几十万劫,将摩尼宝装满三千大千世界,布施给亿万有情,其果报终究有竭尽的一天,因为这一布施既非菩萨行,也不是成佛之因。反之,如果怀有菩提心,即便只布施畜生一抟之食,其果报也是无穷无尽,因为这一布施既是菩萨行,也是成佛之因。
6.速净罪障。诸净罪法中,没有比发菩提心更为殊胜的。无著菩萨修习十二年的善业,抵不上他刹那生起大悲心的力量。正如《入行论》中所说:“罪恶力大极难当,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宝树经》云:“犹如大地,菩提心能消融一切不善法;如劫终之火,菩提心能焚毁一切罪业。”
7.成就所愿。菩提心发起之后,当能实现现前与究竟的一切目标。最殊胜的目标就是为一切有情除去生死等一切痛苦,并为他们成办究竟解脱之乐。
8.损害与中断不侵。菩萨能够得到双倍于转轮王的保护。昼夜六时,一切伤害、魔祟、障难等不会发生;四大天王不请自来,像仆人那样随时卫护。9.速疾圆满一切地道。生起一切善法的根本是菩提心,有菩提心者,即使小到布施给乌鸦一口之食的善根,都能转成佛位之因。所以,地道的圆满将极其迅速。
10.成就众生无余安乐之良田。菩提心是一切法蕴的心要、诸大菩萨的修持中心,故能成为一切众生究竟安乐的最胜良田。
总而言之,诸菩萨即便发一念菩提心,其福德果报都是百千万劫说不能尽,况复一日一月一岁乃至百岁,发起、受持真实菩提心,一切诸佛于无量阿僧祇劫,赞其功德亦不可尽。如《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说;“譬如天雨一滴之水堕大海中,其滴虽微,终无灭尽。菩萨善根愿向菩提,亦复如是,无有灭尽。”菩萨发心无有齐限,等众生界,虚空无尽故,众生无尽;众生无尽故,菩提无尽;菩提无尽故,回入菩提大海之福德亦永无穷尽。《勇授请问经》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纵然初发心菩萨有时会现出昏睡或放逸的行为,但是他们利益众生的意行功德,依然会相续不断的增长。如龙树的《宝鬘论》:“此无边众生,菩萨依大悲,从苦而拔济,愿彼般涅槃,从发此坚心,行住及卧觉,或时小放逸,无量福恒流。”
菩提心修法
既然发起菩提心具备如此殊胜的功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呢?按照世亲菩萨在《发菩提心经论》上所说,菩萨发起菩提心需要十法:“若菩萨亲近善知识,供养诸佛,修集善根,志求胜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乐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心修证无上菩提复有四种因缘:“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三者,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胜果发菩提心。”
依据阿底峡尊者和寂天菩萨的教言,修学菩提心可以分为二种方法:
一、七重因果;
二、自他相换。一、七重因果
七重因果的教授传自阿底峡尊者,内容包括: 1.认知一切有情为母(亲疏平等); 2.忆一切如母有情之关爱; 3.思有所报;
4.以慈心视之(愿彼得乐,慈); 5.以悲心视之(愿彼离苦,悲);
6.发愿救度一切众生到彼岸(无苦安乐,喜);
7.欲成正觉以利他(虽行六度万行而不执实有,平等心,舍)。七重因果之法易于上手,修学菩提心逐步深入。
二、自他相换
自他相换的教授始传自寂天菩萨。华智仁波切曾以一个譬喻说明了自他相换的标准:有五个放牧的人,其中却只有一个人有一件仅够四个人使用的雨衣。当他们遇到一场大雨时,雨衣的主人就把雨衣让给其他四个人,而甘愿自己挨雨淋。如果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够这样去做,这就是真正的自他相换之心。很多人不但做世间法是为了自己,而且连出世间的闻、思、修,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无法发起真实的菩提心,这也是当前很多人修行大乘佛法的最大障碍。
如何修自他相换呢?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慈诚罗珠堪布介绍说,首先要按照七因果教言,详细观修一遍,并由此深深地体会到: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母亲,都对我有这么大的恩德,今天该轮到我去报答母亲深恩厚德的时候了。此处首先需要观修两点:
1.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的痛苦
其中要修四个具备:第一,具备希望,即非常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远离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第二,具备发愿,即从内心深处真诚地祝愿所有众生,都能够远离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第三,具备发誓,即发誓从现在起,我一定尽己所能,去减少乃至断除众生的一切痛苦;第四,具备祈请,即祈请上师三宝、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遣除众生的痛苦,清净众生的罪业。
2.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快乐
要从内心深处一心一意地思维:祝愿在此时此地,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幸福的因,如闻、思、修,或持戒、布施、忍辱等善业,都能立即成熟于如母有情的身心之上。这样思维以后,还是要加上四个具备:首先是具备希望:希望能够将我所有的幸福和善业都迁移到有情的身心上;其次是具备发愿:一心祝愿我所有的幸福和善业都能够成熟于有情的身心上;再其次是具备发誓:即发誓从现在起,我一定尽己所能,给予众生一切快乐;最后是具备祈请: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真正实现我的誓言。
3.两首偈颂
观修自他相换时还要念诵两首偈颂,即: 若幸以乐转诸众,祈愿利乐遍虚空。若苦领受他众苦,祈愿苦海尽干涸。另外还有一首:
愿普众生离苦及苦因,悉皆成熟于吾之相续。吾之一切利乐之善资,愿宿母众获而成正觉。
4.三个相换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自他相换中十分重要的修法——三个相换,即:执着的相换、疼爱的相换、苦乐的相换。无论是在观修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要经常进行这三个相换的锻炼。
(1)执着的相换
以前,我们从来不曾把其他众生执着为我,而始终执着自己的身心是我;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对所有众生生起殷重心,即把天、非天(阿修罗)和人等三善趣有情,当作自己的上半身;把旁生、饿鬼和地狱等三恶趣有情,当作自己的下半身。要以六道众生作为自己的身体,并且要像以前执着自己的身体那样来看待所有的众生。
若能反复修习“执着的相换”,最后就的确可以待人如己般地对待一切众生。(2)疼爱的相换
以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疼爱自己而不顾别人;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不再那么地疼爱自己,而是疼爱其他众生,一心为其他众生着想。
(3)苦乐的相换
以前,即或是在一件极小的事情上,我们也是尽量把好的留给自己,不好的才送给别人,一切都为自己着想,这就是凡夫的基本原则;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把世出世间的一切快乐、善根、光明等利乐都送给众生;把一切痛苦、烦恼、黑暗等衰损都留给自己。以上修法非常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当中,都不能离开这两首偈颂和三个相换的内涵。
5.三个发愿
作为一个菩萨,凡是与他有缘的众生都应该能够从他那里得到解脱的利益。要想将来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就要发三个大愿:第一个大愿是有关身体的,第二大个愿是有关受用(财产)的,第三大个愿是有关三世善根的。
第一大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当中,凡是听到我声音,看见、接触或者思维、观想过我身体的所有众生,不管他们是以信心、恭敬心等与我结成善缘,还是以贪心、瞋心等与我结成恶缘,总之,凡是与我结缘的一切有情,都能够暂时远离内心和身体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圆满的解脱。
第二大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当中,我无论是作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的亿万富翁也好,还是作食不果腹、流落街头的乞丐也罢,凡是听到、看见、接触或者思维、观想过我财产的所有众生,而且不管与我结的是善缘还是恶缘,他们都能够因此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圆满的解脱。
第三大愿:但愿依靠我三世所有的善根,能够令所有众生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圆满的解脱。
6.如何面对顺缘
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快乐。当享受到世间的幸福或修行上的法喜(如在闻、思、修上的进步)时,凡夫的表现往往是:得意洋洋,无所顾忌,不会去考虑其他众生的幸福和解脱,从而让幸福白白地消逝。
而大乘修行人的表现却与此迥然不同!虽然大乘修行人不曾费尽心机地谋求自利,可是当福德因缘具足的时候,他们仍然会享有世间的幸福和出世间的圆满,但他们却不会浪费这份幸福和圆满,而是抓住这些机会,使他们成为修行的资粮。具体的办法就是要随时随地发起这样的心念:虽然我所拥有的幸福和圆满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仍愿一心一意地把他们全部无条件地送给一切众生,毫无保留。
7.如何面对违缘
一个修行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那么应怎样应对生活和修行中的违缘呢?若暂时还不能以空性正见应对,又该如何呢?
当凡夫遇到种种痛苦时,就会立即想尽一切办法远离痛苦。与凡夫不同,大乘行人却会勇敢地面对并承受各种痛苦及痛苦之因:既然事已至此,我就应该把他们转变过来——不但不能让这些痛苦乃至破戒等罪业成为我修行的障碍,而且要把他们变成我修行的顺缘。应该如何观修呢?就是自他相换。
比如,当我们犯错之后,就要这样思维:我不应该太难过,而要把它变成修慈悲心的顺缘。虽然现在我事事不顺,而且罪业缠身,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如牛毛的人,造了更为严重的罪业。既然是这样,我就应该就此而发愿:但愿以我现今所造的犯戒等罪业,能够代受所有众生所造的罪业以及触犯出家、在家别解脱戒等数之不尽的罪业;但愿在我接受这些罪苦之后,他们就能摆脱痛苦的折磨;祝愿我的违缘能够真实地代替他们的违缘。若能诚心实意地这样发愿,则这些违缘一定不会成为修行的障难,反而会变成前进的顺缘。如此,则一切痛苦转为道用,烦恼当下即为菩提。
生起菩提心的标准
如何了知我们的自相续中已经生起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呢?举例言之,假设一位母亲见其极为珍爱的孩子堕入火坑,身受苦逼,对此连一刹那的耽搁也无法忍受,而要急切地将孩子拉出火坑。同样的,见到一切如母有情为轮回的难忍大苦所逼迫,我们对此连一刹那也不能容忍,而要速证无上圆满果位,不舍一众生乃至一切众生,令其究竟成佛。当这种心无造作地现起时,便知我们已经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如乔美仁波切所说:“自己丝毫没有造罪业,他人冤枉诬蔑害己命,然而终有一日令成佛,对于何人皆舍瞋恨心,抛弃生生世世损害念,此即修成菩提心标志。”
胜义菩提心浅释
修学“愿、行菩提心”之后,学人因缘成熟,现见诸法实相,对法性确认无疑,即获得“胜义菩提心”。所谓胜义菩提心,即现量明了一切诸法之实相,空性和大悲双运不二之智慧。它远离一切分别与造作,超越一切边际、戏论和执着。若要明了并安住胜义菩提心,必在具格善知识的指导之下,必在清净传承的加持之下,因缘具足,始可契入。一旦真实契入此心,行人即入不退转位。
胜义菩提心不立文字,亦不妨文字。若要明了胜义菩提心,需要认识如下几点。1. 本自具足。胜义菩提心即生佛无有二致的本源清净心,众生本自具足,无欠无余。千佛出世度生,此心不增;千魔应劫现起,此心不减。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学人但能明了此心,确认此心,更无别佛,亦无别心,即是“绝学无为真道人”。如黄檗希运说:“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乃至十方三世诸佛,彻证此心,圆满究竟解脱。
2. 本自空寂。胜义菩提心不曾生,亦不曾灭,犹如虚空一般了不可得,又不是空无。本具灵明妙知,随缘显现万有;虽显现万有而一尘不染,一法不立。轮回、涅槃一切诸法皆依此胜义菩提心而自然呈现,成为妙用之庄严。
3. 大悲普周。胜义菩提心的无生空性,法尔现成,其同体大悲,亦是本来具足。行者证悟诸法空性时,大悲心自然不假造作,任运生起,此正乃传承之不可思议加持力!所谓“善入观一切众生空寂而不舍大慈,善入观一切众生无我而不舍大悲”,胜义菩提心正是此空性大悲之双运。对于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不能开显本具菩提心的有情,菩萨自然会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金刚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4. 无修无证。胜义菩提心不属于修,若言修得,即是造作有为,修成还坏,同于声闻;若言不修,即同生死凡夫。修与无修皆成戏论。如马祖道一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者。很多后学不能明了此心,便于心上生心,向外著相求佛,向内著空求佛,皆是妄想造作,与道相乖。临济义玄说:“唯有听法无依道人,是诸佛之母,所以佛从无依生。若悟无依,佛亦无得。若如是见得者,是真正见解。”
5. 随缘任运。一切法本来清净,毕竟涅槃,本无能度,亦无所度。发此胜义菩提心之学人自然任运随缘,乃至严净国土,广度有情,具足妙福慧行,皆是自身本具法、报、化三身的任运显发,无有任何造作,最终圆满证得究竟无上正等菩提。如世亲菩萨所说:“行者若能如此趣入,当知是人已绍佛种,成就无边功德智慧庄严,于未来世当得授记,决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五篇:正体:《劝发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省庵大師著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sǎng),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雲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複為罪業之所染汙。如是發心,名之為偽。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若于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雲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雲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
雲何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複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淪;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難喻。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是為發菩提心第一因緣也。
雲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幹去濕,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紹繼門風,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濫稱釋子,忝號沙門。甘旨不供,祭掃不給;生不能養其口體,死不能導其神靈。於世間則為大損,於出世又無實益;兩途既失,重罪難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眾生。則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濟;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盡可超升。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
雲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雲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二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彼則竭力躬耕,尚難糊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餘,寧知愛惜?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閒庭,悠遊卒歲。以彼勞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雲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蠕動蜎(yuān)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薩觀于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雲何念生死苦?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饑,吞之則肝腸盡爛;烊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利鋸解之,則斷而複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猛火城中,忍聽叫嗥(háo)之慘;煎熬盤裏,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níng),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鞭驢出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爾;啖其親而未識,凡類皆然!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糞穢叢(cóng)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裏,一時倒下可憐。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欲便生。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qiào)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心無常主,類商賈(gǔ)而處處賓士;身無定形,似房屋而頻頻遷徙。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屍,多於大地!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睹佛經,此理焉知焉覺?其或依前貪戀,仍舊癡迷;只恐萬劫千生,一錯百錯。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道路冥冥,別離長久;三途惡報,還自受之。痛不可言,誰當相代?興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應斷生死流,出愛欲海;自他兼濟,彼岸同登。曠劫殊勳,在此一舉。是為發菩提心第六因緣也。
雲何尊重己靈?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雲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系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迷悟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恥?譬如無價寶珠,沒在淤泥;視同瓦礫,不加愛重。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如珠被濯(zhuó),懸在高幢(chuán)。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
雲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恒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屍羅。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為優婆塞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問其名,則曰我比丘也;問其實,則尚不足為優婆塞也,豈不可愧哉!當知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毀犯;不犯則已,犯則終必墮落。若非自湣湣(mǐn)他,自傷傷他,身口並切,聲淚俱下,普與眾生,求哀懺悔,則千生萬劫,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
雲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於此。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佈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曆劫。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
雲何令正法久住?謂我世尊,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圓果滿。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盤。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于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我。極重罪人,非我而誰?由是痛不可忍,計無所出。頓忘鄙陋,忽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持正法于來世。是故偕諸善友,同到道場;述為懺(chàn)摩,建茲法會。發四十八之大願,願願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從於今日,盡未來際;畢此一形,誓歸安養。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bǐ)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澄清於此界,人民被化於東方;劫運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則區區真實苦心。是為發菩提心第十因緣也。
如是十緣備識,八法周知,則趣向有門,開發有地;相與得此人身,居於華夏。六根無恙,四大輕安;具有信心,幸無魔障。況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場,又聞佛法,又瞻舍利,又修懺法,又值善友,又具勝緣;不於今日發此大心,更待何日?惟願大眾,湣我愚誠,憐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未發者今發,已發者增長;已增長者,今令相續。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勿欲速而不久長,勿懈怠而無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豈可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弗磨,置之無用?又,若以修行為苦,則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則勤勞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況乎以淨土為舟航,則何愁退轉?又得無生為忍力,則何慮艱難?當知地獄罪人,尚發菩提於住劫;豈可人倫佛子,不立大願於今生?無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諫;而今覺悟,將來猶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憐;苟知而不行,尤為痛惜。若懼地獄之苦,則精進自生;若念無常之速,則懈怠不起。又須以佛法為鞭策,菩友為提攜;造次弗離,終身依賴,則無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蓮社宗盟,自今締好。所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不從今日發心立願而始也。願與大眾共勉之。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