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评估相关问题研究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评估相关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知识产权 评估
【论文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分类,总结了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评估的相关因素。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早在1997年,英国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理念并将其大力发展,促使创意产业成为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也相继开始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十六届五中全会曾提出:今后15年,我国要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心,文化创意产业则是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发展的重点,代表着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并对“文化”和“软实力”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与分类的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虽然已普遍被世界所接受,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分类的理解还不一致。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如表1所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是指对文化创意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是获得法律保护的知识资产。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高层次性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性产品,对于精神性产品的需求在总体上日益提升,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且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直接服务于精神产品的生产。
(二)高科技性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和技术作为条件而形成的。不仅知识产权的形成离不开高科技,而且知识产权的传播也同样依赖于高科技。比如,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创意产品迅速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三)强衍生性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较广,渗透性和整合性较强,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具有“火车头”效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拉动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能不断扩展、延长市场链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盈利模式。而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应用范围也会随之扩大,可适用于多种行业和领域。
(四)高风险性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投资行业,这种高风险性主要体现在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创意产品不是一般的物质性产品,它是集精神、艺术、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产品,它主要满足的是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而消费者对此的效用主要受文化差异、时尚潮流、时机选择、宣传炒作、社会背景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为无法确定创意产品是否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导致投资者在进行知识产权投资决策时面临着很高的潜在风险。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从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分类中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就是针对这些新技术、新设计、新形式或新思想孕育出来的产权机制,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就是知识产权。不能产生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是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
由于知识产权的载体——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制作和复制两个层面,其复制成本远远小于制作成本,使得创意产品具有低成本、高利润的可复制特点,这就导致了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使侵权行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制体系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举步维艰,知识产权的创造也就失去了原动力。所以,对于以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国十七大首次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表明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创意以及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是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措施,在此过程中就必需加强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四、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评估值的相关因素
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使用,能够给权利人带来预期的超额收益;对知识产权的处置,比如转让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出资入股或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都可以为权利人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不管采取哪种价值实现方式,都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人员参与进来。评估人员在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找出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定,以确定其价值。小编国台酒编辑整理http://www.xiexiebang.com/发布
第二篇: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增强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增强
记者 颜维琦、曹继军
2013-4-30 5:40:00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30日 01 版)光明日报上海4月29日电(记者 颜维琦、曹继军)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诉讼日益增多。记者近日从上海市高级法院获悉,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法院一、二审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受理数量和审结数量均超过7000件。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占上海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总数七成以上,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占该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总数的9%左右。
上海市高级法院副院长陈立斌告诉记者,在案件审理中发现,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产权的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权利人防范风险意识不强,因管理缺失而引发的纠纷较多,专业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陈立斌介绍,为有效制止侵权和惩处犯罪,上海法院在相关民事侵权案件中依法提高赔偿金额,在刑事案件中依法加大处罚力度。
陈立斌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特点,努力寻求各行业之间的利益平衡,既要确保权利人相关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遵循创作规律,充分尊重创作自由,依法保护作者的创作动力和创作热情;鼓励技术创新,尊重技术中立,同时充分考虑技术提供者、使用者的行为表现,维护技术合法运用;尊重历史成因,促进历史作品在新时期的传播利用;注重加强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规则建设,树立规则导向,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篇:有关文化创意产业
有关文化创意产业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至此,文化产业跃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增加就业、建设两型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的文化创业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鼓励和支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级政府也通过加强规划指导提供政策优惠、优化管理协调等手段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各地加大扶持各类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发展和专门人才成长的工作力度,加快筹划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力争打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加快起步,发展势头比较强劲,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如缺乏更加优惠及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一些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定位缺乏当地特色,一些企业发展战略和功能不够科学,行业内普遍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量文化创意都面临着融资困境和障碍等等。
第四篇:文化创意产业
4072班
3114144007 康文航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简析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将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而创意却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强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质量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性活力。通过研究创意产业园的的代表性模式,为中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园设计作出指引
关键字: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园
模式
近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总的来说处于迷茫期和引进期。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知识界就开始出现学习西方和尊崇西方文化的现象,甚至目前我国部分人还存在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这种对自身文化的信仰的缺失对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危险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急速发展,国力的逐步增强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输出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因此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并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国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各学者们也开始学习西方经验,研究中国特色化的文化产业,力求使我国能尽快在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概念,是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是对新业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出现的前提是制造业的充分发展和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是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心理型、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新的产业增长模式,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和新一代创意消费群体,以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将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而创意却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强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质量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性活力。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创意产业园的的代表性模式,为中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园设计作出指引。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创意经济研究权威约翰.霍金斯认为“创意”有四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创意,它必须是个人的、独创的、有意义和有用的。创意可以导致或增强一个有商业价值的商业产品产生,他把“创意产业”这个词限定在一个脑力工作占优势所产出的结果是知识产权的产业里。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哈特利以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试图以新知识经济中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为背景描述创意艺术、个人才能和文化工业,大规模在概念和实践层面的融合供新近才实现互动的公民——消费者所用。大卫.赫斯蒙德夫指出,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公司,但是也包括国家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中国学者厉无畏、王慧敏所著《创意产业新论》为“创意产业”下的定义更为简明扼要: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性为核心增长要素的产业。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提出了一个十分明晰的定义,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2002 年,台湾地区经济建设委员会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挑战2008年重点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并将其描述为 “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1]。
学界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莫衷一是,综合各家观点,我比较认同的观点如下: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且文化创意产业高知识性、高附加性、强融合性特征。主要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具体表现为广告、建筑、艺术设计、时装设计、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各个行业领域。
中国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格局
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其总量规模稳步提升,而且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产业主体,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2011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5%,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叶郎, 2012)。在各类新兴文化业态中,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新闻出版产业全年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新建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5个;互联网和移动网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国产网络游戏备案585款,同比增长超过200%。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不断兴起,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以及与网络媒体相关的微电影、手机远线、云电视等新兴模式不断涌现,并正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应[2]。
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国家命名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达 350 个,产业总规模达 10750 亿元。目前在中国初步形成的六大创意产业集群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规模最大,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室内装饰、广告策划和动漫产业;其次是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广告、影视、会展、动漫、印刷等产业;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主要发展文艺演出、广播影视、会展、古玩交易等产业。其他3个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其中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中心,重点发展网络软件、动漫游戏;中部产业集群以长沙、武汉为中心,重点发展影视、广播、动漫、设计等;以昆明为中心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尚较小[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经验不足和盲目跟风现象,东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近年来各省市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到重要议程,各类产业园快速兴起,解决创意园与当地特色文化的契合性是政府制定发展决策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纵观我国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中国台湾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方面借鉴意义,因此我将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加以介绍。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
台湾地区在2002年5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范畴:(l)文化艺术核心产业;(2)应用艺术(在另外的文件中有时使用设计产业);(3)创意支援与周边创意产业“;2003年3月,文建会经过内部讨论,发表初步规划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分别为:视觉艺术、音乐及表演艺术、工艺、设计产业、出版、电视与广播、电影、广告、文化展演设施、休闲软件“;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第二次委员会议,列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范畴的主要类别为:视觉艺术、音乐及表演艺术、工艺、设计产业、出版、电视与广播、电影、广告、文化展演设施、数字休闲娱乐;第三次委员会议中,“经济部”又加上了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类或者三类不同类别的混合
第一类:闲置空间的重新利用: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创意文化园区是新兴的空间课题, 它被赋予一个任务:希望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完善的空间规划和有效率的行政协助,将文化创意产业从培育、创意研发等做起,期望提升文化厂商的发展机会,推广文化产品、形成文化网络,从而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台湾地区期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成为:信息网络平台、创意交流的平台、国际交流的平台。台湾地区创意文化园区的四种形态:
1.创作型创意文化园区:以各种领域专业或者业余的创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园区主要定位于自主性文艺群体与相关支持机构的培育基地、创意文化知识教育和学习场所等“
2.消费型创意园区:以文化消费者、到访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仅是创作者与消费者进行接触与交流的平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消费者的接触点“
3.复合型创意文化园区是结合创作型园区与消费型园区两者的功能,兼具创作性与消费性,强调实验,培植和商业的综合发展,创意园区多属于此类型
4.产业发展专区:以某个特定的产业为依托,结合创作型与消费型园区的特性,同时兼具创作与文化消费空间,比如莺歌陶瓷、新竹玻璃等[3]
第二类: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经营:从传统艺术到文化创意产业
以传统的艺术门类表现新的内容,或者是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改造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成为传统文化产业创新经营的重要模式,“台湾地区的布袋戏”其创新的经营方式是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此类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密切相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演形式创新:黄俊雄家族创造了金光布袋戏;(2)内容创新:霹雳布袋戏生旦净末丑等分类模糊了,剧情增添了趣味及悬疑等观赏性(3)现代营销手法的运用:设立电视台、创霹雳会月刊、印制偶像的户恤、月历、笔记本、马克杯等(4)挖掘文化内涵,反映社会现实。忠实的反映社会现状及社会心理“,摆脱传统“印象式”的表演手法[3]
第三类:没落夕阳产业的创意升级:传统产业的新内涵
没落夕阳产业的创意升级,一是利用没落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的文化创意事业;二是在传统产业中注入文化和创意的因素,增加其附加价值,实行品牌化经营。宜兰县的白米村木屐为主题的文化观光产业兼具创意升级的双重特征。如图所示:
作为日本传统意义上的木屐是典型的“没落产业”,通过创意增加木屐美感、转换木屐功能甚至跳脱木屐意象给予木屐新的“生命”,使“木屐文化”再生。因此可以说“没落产业”似乎并不一定是“死亡象征”,作为当地传统的特色文化依旧可以通过“创意”产生新的活力,其中关键在于我们仔细梳理当地文化特色,向其注入文化和创意的因素,增加其附加价值,实行品牌化经营[3]。
对我国其他地区文化创意园设计的指导意义
围绕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有必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已有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集聚区的资源,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化程度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与示范区建设,健全创意产业链,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必须结合各地区自身特点建立与之相符合的创意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带动区域协同产业发展的目的。
大陆区域创意园模式可以参考台湾模式,对于闲置空间的重新利用,适用于大多数地区创意园发展,除了规划区域具有闲置空间外,创意园的定位要考察园区建设的基础性条件,园区定位决定创意园的性质是创作型创意文化园区或者消费型创意园区或者复合型创意文化园区,产业发展专区在大多数情况下需以某个特定的产业为依托,例如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西部影城原为银川市西北郊区荒野,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利用原有古堡原型建立的影视城,保持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阳、衰败景象,突出了西北地区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让电影艺术家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尽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已经拍摄了多部获国际国内大奖的《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逆水寒》、《大敦煌》、《乔家大院》等数百部影视剧,西部影城保留和复制了在此处拍摄过的著名电影电视场景140多处,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展厅、个性化海报厅以及利用原场景、道具、服装为游客制作MTV、影视短片、模仿秀等,影视基地摆脱了单一的服务型定位,以电影拍摄产业为依托,借影视发展出旅游、餐饮、购物、陶艺、骑射及游客制作电影等多元化服务。
部分省市拥有特色传统文化,因此创意园建设可以围绕特有文化,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对于当地群众具有深刻影响力,比较容易得到大家认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区域特殊性、特定性,对于域外人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通过特色文化作为对外发展窗口能够更好拉动当地其他产业。当然,建立此种类型创意园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文化影响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做深入研究,例如中国北方地区相声,中国的相声艺术源于华北地区,流行于京津冀地区,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而受到群众欢迎,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的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2005年,凭借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艺术,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的相声在新的时代依旧存在吸引力和巨大影响,依托相声文化可以建立“相声文化创意园”,设立相声艺术中心、相声社、相声家人偶制作中心、相声演员服装造型设计中心等等。
当然,某些地区具有特色文化产业,但是在新的时代已经逐渐失去光泽而沦为夕阳产业,例如陕西可以基于皮影艺术发展创意园,传统意义上的皮影是一种表演道具,皮影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皮影人物,一边用流行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现在的陕西已经开始探索通过艺术创新使皮影艺术以其他形式重新焕发活力,例如现在的皮影已经有相框制作形式、礼品盒形式了,皮影不在是简简单单的表演道具,它突破原有功能成为艺术欣赏品或者收藏品了,当然,在我看来,陕西皮影文化还有很多创新点可以挖掘,未来陕西建立文化创意园可以以此为基石,建立专门的皮影艺术馆、皮影雕刻中心、皮影表演指导培训中心、皮影戏电影等等。综而言之,我国建立文化创意园有丰富的特色文化做支撑,但是文化创意园的设计建立必须因地制宜、因文化制宜,不能盲从。台湾地区在创意园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向其学习,结合自身文化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创意园区,从而拉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 张树武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形态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2年第1期:第117-119页
[2] 张蔷 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J].地理科学进 展:2013年第8期:第1230-1231页
[3] 张旭 台湾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10月:第23-29页
第五篇: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成就。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内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经验启示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些特别倚重创意及才华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在经济规划和政策制定中日益受到关注。英国率先于1997年有系统地推广文化创意产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亦紧随其后加以发展。中国香港地区长期以来是亚洲的创意中心,数码娱乐、电影、设计、漫画、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在业内均享负盛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经济型态看,香港已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具有知识型、创意型及服务型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内地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渊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香港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会的舞台,因此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独特环境。根据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香港创意产业在狭义上分为三大类,包括11个行业。第一类是文化艺术类,包括艺术品、古董与手工艺品、音乐、表演艺术。第二类是电子媒体类,包括数码娱乐、电影与视像、软件与电子计算、电视与电台。第三类是设计类,包括广告、建筑、出版与印刷。然而以广义的角度来思考,香港也将健身美容、美食、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称为创意行业。
进入21世纪,香港陆续推出研究报告,全面梳理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XX年9月,香港贸发局公布了首份题为《香港的创意产业》的研究报告,评估文化创意产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根据资料显示,截至XX年3月,香港创意产业聘用员工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3.7%:创意产业在XX年的出口总值达100亿港元,占香港服务出口总额31%;同年,创意产业产值为250亿港元,约占香港本地产值的2%。
XX年6月和XX年8月,香港与内地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第一、第二阶段协议,内地承诺开放26个服务业领域,其中有多项行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按有关规定,香港影视制作等行业可以进入内地投资,并可从事文化市场开发等活动,大大促进了香港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后,香港特区政府于XX年正式策划推出香港创意指数,拟定了5cs作为香港的创意指数:创意的成果、结构及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自1999~XX年的整体创意指数显示出正增长,指数由1999年的75.96上升至XX年的100。
XX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更详尽论述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和限制,并指出目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左右,相对于英国的8%尚有很大的增长余地。XX年以来,cEPA在实施中不断深化,内地居民访港“个人游”的计划逐步扩大,已遍及泛珠三角全部省会城市;XX年元旦起进一步扩展至石家庄、郑州、长春、合肥及武汉等5个省会城市。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更加持续建设、落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公共投资,包括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和公众休憩用地的添马舰工程等。
二、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
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成就。相关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出15%,并且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促进了整体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迈进。以广告业为例,目前香港经营广告业务的公司超过1,100家,其中约半数从事广告策划代理及顾问服务,其他包括广告招牌制作以及广告赠品制作公司分别约200家,宣传展览公司约50家,广告喷画制作公司40多家,电视广告制作公司20多家,户外广告制作公司约20家,直销市场服务、报纸及期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网上广告制作公司各1o余家等。各行业广告开支十分巨大,XX年香港各行业整体广告总开支剔除折扣后为164亿港元,同比上升14.8%。此外,在数码娱乐、电影、设计、漫画、出版等方面,香港在亚洲也占据重要位置,在业内赢得了广泛的影响力。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
香港的自由市场体制,表现在企业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无关税及配额,对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亦无限制。同时,香港实行独立税收制度和低税政策,无外汇管制,港币可以自由兑换。香港连续10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商贸中心,但政府除了发行低面额的辅币外,没有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印发法定钞票由私营商业银行负责,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较松,资金流动和进出十分自由。目前,香港是亚洲唯一低风险地区,已成为美元和欧元的亚洲实时结算中心,以及人民币最大境外流通中心。作为独立的关税区,香港还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在wTo框架下进行商贸活动。正因为香港具有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使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
自由市场主导下的政府角色
香港特区政府依照不同产业链的需要,承担着不同角色,尽量使文化创意产品实现自由生产和流通,政府只提供必不可少的法治基础和商业环境。具体管理方面,香港采取事后机制,即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只在违法或受到市民正式投诉之后,政府才依法处理。在自由市场的主导下,香港政府的政策范围虽然有限,但执行力度却很有效。在私人企业能力不达的范围,在符合公共利益和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政府才予以协助。例如,近年来,香港电影业与银行业达成共识,由政府成立电影贷款保证基金,银行以履行合约保证的方式,发放贷款给电影制作公司,使各界在不同的平台上相遇和合作,缔结出更多的文化创意良缘。
积极有效的吸引创意人才机制
香港在吸引创意人才方面极具竞争优势,创意人才汇集。在“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香港过去3年已成功吸纳超过1.1万名内地人才。对于人才引进,香港都持自由开放的态度,各类人才可以根据行业变化的需要,自由申请工作签证或以其他身份来港发展及定居。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多方面,香港都拥有众多高水平的专业及管理人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出身的人才汇聚在香港,不断产生交流及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增加了香港企业的创意与活力。目前,香港的文化创意人才,普遍具备企业经营技巧,而且有长期的国际合作经验,精通国际融资、成本控制、人才搜罗与市场开拓等技能,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人力基础。
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
香港是法制社会,其独立的司法制度,保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香港除了外交事务、国防及中国宪法外,终审法院是其他一切事务的最终裁决机关。于1985年成立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如今已是全球主要仲裁地之一。香港在商业、金融、船务及建筑等方面的专长,能为仲裁提供经验丰富的各行各业专家,包括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工程师、银行家等。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已通过《防止贿赂条例》、《廉政公署条例》,建立起有效的肃贪倡廉的执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确保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无须顾虑隐蔽不清的交易成本,实现在商业上的公平竞争。
三、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内地的启示
我国内地目前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内地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中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必须建立自由的市场机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我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许多地区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生产基地。但内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产品比例偏小,广播影视业、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休闲娱乐业等行业的原创能力还很薄弱;市场规模也不够大,单靠本地市场难以获得足够盈利,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利用南洋华侨和美加华人聚居地市场来扩大产品发行网的经验,确保文化创意产品的外销出路和资金回笼,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可以音像制品出口为突破口,确立电视剧、电影、民乐、书法、杂技、现代舞以及武术、风光、医药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音像节目为重点目标市场,利用文字和文化亲和力,辐射港台、韩日、东南亚华人文化圈,并进军欧美等文化创意主流市场,积极拓展外向型文化创意产业。
其次,必须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意社会基础。世界性的文化创意中心,如伦敦、纽约等,往往以金融商贸中心的地位为发展基础。考虑到香港国际性金融商贸中心的战略地位,我们应超越常规,突破传统政策局限,凡是企业愿意投资于适合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政府都应给予大力支持,包括给予批地和税收优惠;并充分依托香港的地理优势,从总体视野来制定发展政策,用区域市场的经营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化生产。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增加对文化创意艺术及其传统的认识与参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在这其中,尤其需要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灵活、变通的文化创意氛围,在提倡保留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更要广泛接触海外先进文化,做到洋为中用、东西结合,开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再次,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应协助相关产业和行业,结成策略性的发展联盟,争取公平的市场待遇,并利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推广内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品牌,谋求更大的国际市场。在法制建设方面,尽管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很快,但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重视程度远不及香港及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软件业、音像业等行业的盗版现象还十分严重,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严重削弱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限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内地和香港必须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区域合作,形成共同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制保障。
最后,必须不拘一格地引进创意人才,加强本土创意人才的培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内地存在着人才错配、分布不均和人才不到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而在香港地区,创意人才的培养有着成功的基础,即使近年来香港创意人才流失比例增大,但其所具备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以及人才的交流环境是内地短期内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两地信息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拘一格地引进各地创意人才,让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互相撞击,产生持久的创意灵感和理念。同时,更要加强本土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与文化修养,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在相关院校中设立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培养一批真正认识内地与香港文化、既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又懂国际化经营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让每个从业者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渗透着创造力的火花,进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