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时间:2019-05-14 08:3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第一篇: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东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业论文

《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对策》

论文所属专业课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对策》学业论文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教学站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月**日 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及其解决对策

摘要: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马克思主义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系统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规定为反映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着和谐社会目标迈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协调好各种矛盾,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对于传统的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观点进行了重新认识

关键词:矛盾 辩证 主要矛盾 和谐社会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世界上万物概莫能外,社会主义社会也同样如此,正是存在着的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看不见或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只能使我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无所作为,做出错误的判断而陷于被动,甚至酿成大事。而只有正视矛盾、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团结和统一日益巩固,真正达到社会和谐。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以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矛盾并努力去解决和化解矛盾作为理论前提的。

按照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的战略,我国在1990年要实现国民产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在2000年实现国民产值比1990年再翻一番的目标,并初步建成小康社会;在2050年国民产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我国已经完成了第~步和第二步的战略目标,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从总体上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和生产力不发达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抓主要矛盾是用辩证法观点解决问题的钥匙。我们首先要确定主要矛盾是什么,因为正是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分析矛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长期看,主要矛盾的地位并未发生变化,但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非主要矛盾上升为党和国家的主要工作。以现阶段为例,在我们国家进入新世纪和新阶段之后,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涌现出来了,有些矛盾和问题在改革的初期和前期虽然就已存在,但现在被推到了前台。正是根据这种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们党作出的一r 个重大战略举措,是我们国家在现阶段要着力解决好的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但经济建设无法得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而且国家也难以保持长治久安的局面。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当前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必须紧紧抓住的一项主要工作。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主要矛盾固然不会发生改变,但 在特定条件下,一些非主要矛盾如民主和法制的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问题,它们在改革和建设中往往发挥出主导性的作用。实际情况是纷繁复杂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地位和作用转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决策。当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地位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进行工作重心的转移;当主要矛盾和非主矛盾的地位并未发生改变,但解决非主要矛盾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时,我们也要及时调整工作的部署,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解决这些关键的问题上来。在我国改革和建设中,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对于我们正确解决好主要矛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始终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单纯从经济出发来抓经济,或孤立地谈论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就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先解决那些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决不是单纯靠经济发展就能完成,而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共同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能够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已经有较好的条件去解决或化解那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也必须看到,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三农” 等等问题,民主和法制建设问题。科技体制的创新问题,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把这些挡在经济社会发展前面的障碍一一加以清除,反而能起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效应。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必须处理好这一矛盾,才能进行发展。

由于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只有通过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方法达到社会和谐,因此,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学说并不过时。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为我们在共创和谐中有益的指导和方法论启示。对待各种矛盾要从实际出发, 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矛盾是普遍的, 也是特殊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没有脱离普遍性而孤立存在的特殊性,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做到在矛盾的发展中及时解决矛盾, 最好是防患于未然, 把矛盾控制在一个各方均可接受、各方均能达成协调统一的范围内。我们要科学地分析了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具体的办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五个统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的要求。

主要矛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孤立的要素,它和其他的要素内在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主要矛盾。以现阶段为例。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索中,经济固然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但是,经济中却内在地包含了政治和文化的要素。我们根本无法把它们分割开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切与经济有内在联系的要素都是主要矛盾,而是指那些能对经济建设起主导作用的要素,而这种要素在不同的阶段是有所不 同的。像文化中的科学和教育的要索,政治中民主和法制的要素,就与经济的要素一起构成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以为经济建设作为主要矛盾,它的构成要素就局限在经济自身的范围内,与政治和文化中的要素无关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有害的。改革和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在思想理论上就与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不无联系。

从哲学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处于意识形态的最高层。意识形态的诸形式为哲学提供思想素材,哲学则为它们作理论的论证。历史上,宗教也曾起过这种作用,但它的这种作用已经并将继续被哲学所代替。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反映了科学和宗教迷信的斗争。唯物主义哲学总是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增长力量,用以反对宗教迷信,反对唯心主义。故此,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不仅和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和自然科学也紧密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联系,可以归结于:

1、它们都是对统一的社会形态的反映。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诸形式都为同一社会形态服务,只不过反映和服务的侧面、重点、方式不相同而已。故此,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每一时代的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在相互区别的特点背后,总有一些共同的实质性内容,有统一的历史面貌。

2、它们之间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哲学的真,道德的善,艺术的美,虽然各有侧重,但是真、善、美往往是相通的。

3、它们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种形式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其他形式联系着。例如,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风貌十分重要,而社会主义的道德对于促进艺术健康活泼的发展,排斥腐朽低级的资产阶级艺术趣味与艺术风格,也有很大的作用。

4、它们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通过彼此相互联合、相互辅助来实现的。单靠一种形式不能很有效、很广泛地影响社会;各种形式同时并举,协同动作,才能在促进社会形态的巩固或者改变中,形成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而在这种统一的精神力量的结构中,政治思想一般起主导作用,其他形式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围绕着政治这个中心而展开和发挥作用,并为政治所统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趋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应是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效率的社会化的生产力,以及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的人民越来越富裕的物质生活。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物质文明的建设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仅互为条件,而且互为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有巨大的推进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又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中提来出来的。

综上所述,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站在对社会主义特征、标志、发展规律和前途作出全面分析的高度上,充分肯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作用;在党中央坚定地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果并且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作出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所以说,只有正确运用矛盾学说才建设好具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强大、富强的国家。

第二篇:中国社会各阶层矛盾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层矛盾分析

改革开放虽然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发生了深刻变化。阶层的分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产生了阶层分化中的社会焦虑现象,人民的不安全感比改革开放前大得多。

当前公民的心理焦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公平感。这是对阶层分化在起点、规则和结果各方面不平等现象的自然反映。二是相对剥夺感。由于阶层分化受到行业、部门、单位界限的限制,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社会地位的流动,往往不是取决于个人之间的公平竞争,而是取决于行业、部门、单位的性质。有一个好单位,就拥有了别人怎样努力也无法获取的种种利益。体制外的人以及缺乏单位优势的人尽管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使社会地位获得改善,但与那些坐享其成的人相比,总是存在一种相对剥夺感。三是受挫感。一些社会地位相对下降或社会地位一直很低的人,在心理失落中,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改变现实的挫折感。四是危机感。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阶层,在市场经济和阶层分化的大潮面前,产生了朝不保夕、前途暗淡的危机感。这些社会焦虑问题极大地抑制阶层分化本身可能产生的社会激励效应,使人们丧失激励自我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甚至对现实社会产生抵触情绪。

亨廷顿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从矛盾性质上来说,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对各阶层间的矛盾处理不好,也会产生对抗性矛盾,产生许多消极的问题,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过程中,虽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各阶层之间的具体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利益分化的格局下,人们对利益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迫切地想表达并实现其利益诉求。各种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受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围绕利益的争夺就不可避免,阶层间甚至还会出现利益摩擦和冲突,这种摩擦和冲突有时还很激烈,发展为重大社会事件—群体性事件。对近年来发生的阶层矛盾冲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的阶层矛盾,具体来讲主要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中,当前表现最为突出的矛盾有三种:贫富矛盾、劳资矛盾和干群矛盾。

(1)贫富矛盾

贫富矛盾,主要是指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尤其是其中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巨额财富的成员)、掌握大量社会经济资源的私营企业主以及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富裕阶层成员与社会其他低收入阶层成员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非常严重。中国的收入鸿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虽然各研究机构测试出的基尼系数结果不尽相同,低的在0.43左右,高的在2011年甚至达到0.5(这一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并且呈上升的态势。中国收入鸿沟表现在多方面:城乡分化达到历史最高期,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分化严重,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分化严重,最高收入行业与一般行业收入差距明显。

如果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社会成员手中,那么就说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是为少数社会群体、少数人所享用。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发展,而只能是畸形化的发展,容易造成社会结构的紧张。即便是这样,却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就一定会激化或爆发,但是,如果结构紧张的客观环境导致很多人或社会公众将贫富差别归因于“社会不公”,即形成“公正失衡”的舆论环境,在这种舆论环境下,社会矛盾自然会频繁发生,社会就会越加不稳定、越加动荡,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倾覆的可能性。在当前社会中,“宝马撞人案”、“拆迁事件”等等,都是“公正失衡”舆论环境下,由贫富矛盾引起的。

(2)劳资矛盾

劳资矛盾是任何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劳资矛盾实质是劳动者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主要反映了工人(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中的部分成员等)与私营企业主及经理人员阶层之间矛盾。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劳资矛盾日益凸显和加剧,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争议的易发和多发,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安定有序的一大隐患。

近年来,劳资矛盾呈现“高位运行”趋势。由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职工利益诉求与现行分配制度矛盾加剧、劳动监察不够全面到位,2000年至2010年的11年间,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约35%,而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由13.5万件上升至60.3万件,不仅如此,劳资冲突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重大的社会事件—群体性事件,并且劳资矛盾引发的冲突事件攀升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如:2011年11月4日,外资企业百事中国瓶装厂员工因担心公司易主后自己的权益问题而发生大规模罢工事件,停工潮遍布重庆、成都、福州等10多个省份;2012年1月3日下午,武汉富士康150名员工因不满转岗计划登上楼顶,意图集体跳楼自杀等等。回顾发达国家曾经发生的工运风潮,环视一些国家正在经历的劳资冲突困境,众多教训和经验告诉中国,应对劳资矛盾,既要审慎决策,更要积极而作为。

(3)干群矛盾

干群矛盾主要指党政干部(主要指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与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目前,党政干部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矛盾冲突,干群关系紧张,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造成干群矛盾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的原因如下: 第一,近些年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部分成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生活作风腐化堕落等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而且政府及相关部门乱收费、司法不公正(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执法行为粗暴、被征地拆迁人员得不到合理补偿、下岗失业人员得不到妥善安置等侵害普通群众权益的现象也经常发生。这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出现给党政干部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严重伤害了人民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的感情。这一切导致因干群矛盾引发的群体上访和群体突发事件的增多。

当下中国,“搞定”这个词汇已经成了大多数人心中处理问题的第一选择,“搞定”一词的潜在含义就是依靠“关系”来颠倒黑白。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当正义通过正规途径无法得到伸张时,那么暴力就成了表达公正的重要途径。当法律、道德成为“关系”的附庸,没有“关系”的人就会抓狂,而抓狂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定”,于是一有风吹草动,不稳定的“情绪”就会演化成社会飓风。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化解社会各阶层矛盾的重要途径。

第二,在改革和发展中,党政干部和普通群众所得的利益悬殊太大。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社会组织资源最多,他们属于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享有很多特权和利益。2008年社科院公布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各社会阶层对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的排序中,69.84%的人认为国家干部是近年来收益最多的群体。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冲突还是很尖锐的,之所以没有像西方那样频繁爆发群体性事件,一方面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能忍的吃苦耐劳的民族,人民群众刻意压制了自己的不满焦虑情绪;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一个导火索。虽然,真正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冲突,社会主义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存在矛盾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视它的存在。人民内部的矛盾其实并不难解决,因为它是非对抗性的。中国政府应该在矛盾冲突尚未扩大化之前积极地正视、分析、解决矛盾,化冲突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控制社会冲突的强度和烈度以保证社会的相对和谐,否则群体性社会矛盾冲突的爆发将不可避免。

社会学研究表明,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一个社会的中间阶层规模很小,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这个社会很难保持稳定,甚至会发生社会动荡;相反,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社会资源分配差距比较小,它意味着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受益,享受着安定的生活和较好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坚实力量。

从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展现状来看,阶层分化尚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社会阶层结构处在不断变动与重组过程中,但总体状况并不理想,该缩小的阶层并没有小下去,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社会中间层的规模过小,而像农业劳动者这样的构成社会中下层的阶层规模还过大,因而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客观上要求我们对阶层分化进行合理引导,解决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以保证社会阶层分化向有利于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阶层结构的方向有序展开。

第三篇:论述农家乐发展中的几大矛盾

农家乐发展中矛盾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逼得城市人身心疲惫,他们渴望暂时逃离纷乱烦杂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去体验安逸休暇乡村生活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恢复,于是“农家乐”这种乡村休闲方式便应运而生了。“农家乐”再为城市人提供优质休闲旅游产品的同时也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种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休闲旅游方式一段时间内得到的迅速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前景不容乐观,“农家乐”发展过程中的几大矛盾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将对“农家乐”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休闲旅游 农家乐 几大矛盾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回归自然,感受绿色的旅游需求观念占主导地位,追求个体、注重健康、渴望参与的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高楼林立,人口拥挤,环境污染,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城市人的生活空间日益狭小,有限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节假日期间对休闲和旅游的心理需求,他们迫切需要到郊区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去欣赏田园风光、休验乡村风情、品尝农家土菜,实现回归大自然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恢复的愿望,这些就成了“农家乐”发展的原动力。

“农家乐”做为近十几二十年才兴起的新型旅游产业不仅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其社会效益也不容忽视,就拿成都市来讲其所辖19个区(市)县现有“农家乐”休闲旅游点达5000家以上,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年创收入7.5亿元左右,其中纯收入可达1.5亿元,年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5%左右。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造社会效益如丰富和完善当地的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当地假日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高峰期的游客分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家村生活质量并且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

“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主体的服务城乡旅游群体的小规模中低档的特色化旅游产品,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投资较小,设施简易。与大型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相比,投入相对较少,设施简陋。初期多数“农家乐”一般是将农民自家的住房改造为接待设施,配备床、被褥等设备,简单整修厕所、厨房(有的甚至没有整修),吃饭则是向客人提供农村家常饭菜。中期农民手里有了一点积蓄,新建小规模的接待设施,能满足50人左右的吃住容量,改造了卫生间,并装备简单的洗浴设备,厨房也经过改造,烧液化气,请厨师做饭。家民一般把“农家乐”和自己住宿相结合,没有接待任务时自己家用。

二、产品丰富,特色明显。“农家乐”产品的特点比较明显。首先是环境好,“农家乐”大多出现在城郊,或是旅游景点附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植被覆盖率高。其次是依据农村的传统习俗提供特色饮食、特色娱东、特色住宿特产品,使游人能享受到与平时不一样的环境,食用不一样的食品,感受平时感受不到的风情。在海边吃特色海产品,在山区吃野味,在牧区吃特色畜产品,学狩猎、做农活、住窖洞、睡火坑、听山歌等,内容丰富,花样众多,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

三、成本较低,收费低廉。“农家乐”产生在郊区、山区、边远地区,交通状况不佳,市场经济的发育还不完善,家民群众待客淳朴、实在,服务成本低,提供的产品收费普遍不高,适合大众消费需求。

四、发展迅速,增长很快。农村发展的经济路子少,同质化严重,困扰农民脱贫致富。

旅游产业兴起之后,各地争相开发,“农家乐”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服务简单而深受百姓欢迎,近几年产业扩张迅速,增长速度超过星级饭店,是产业发展史的奇迹。

五、客源不稳,服务简单。“农家乐”大多是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季节性强,客源不稳定。家民即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又是服务员,大多未经过培训,服务比较简单。以满足游人基本的吃、住及其它简易娱乐消费为前提,随意性强,服务不规范,质量不高。

正是由于“农家乐”的这些特点才导致了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回避的产生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如果能得到较好的缓解无疑将有利于其健康有序发展,但这些矛盾要是被忽视或者处理不当则极有可能使该项产业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而从我们目前“农家乐”的一些现状来讲恰恰能有力的说明“农家乐”正逐步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些矛盾不仅没有得到好的缓解有的甚至还在被激化,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将是“农家乐”未来民展的重要课题。

由“农家乐”自身特点所决定并产生的矛盾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持家村原汁原味的“土渣”气息之间的矛盾。“农家乐”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其具有区别于城市休闲旅游项目的乡土气息,人们住惯了钢筋水泥彻成的四壁房屋,厌倦了车水马龙的烦乱街道,一切高科技现代化的事物都可能给他们在旅游过程中造成心理压力,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彻底的放松,一种回归自然的休憩,于是他们才会选择更能贴近自然并且与平时都市生活截然相反的“农家乐”来作为自己休闲旅游的活动。对农村生活的体验是促使城里人走进“农家乐”的原始冲动。单纯从城市旅游者的心理来讲他们并不希望看到日新月益的现代化农村,不想看到与他们心理需求不和谐的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因为这些设施设备很难使他们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那种内心的安宁。然而这种基础设施的缺失却又是“农家乐”发展中的一个瓶颈,“土渣”气息浓厚的“农家乐”虽然能满足城市人的心理需求但却不能够迎合他们生理上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统筹不力、城乡二元制结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农村建设严重滞后,尽管近几年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但总的来说我国农村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在以农村为依托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上则最明显地表现为基础设施的不健全。这些基础设施包括:

(1)厨房,具有田园风味的农家美食是“农家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吃惯了大棚蔬菜的城市人,特别是一些大型城市的人们来说,能够品尝到纯天然的有机蔬菜必定是他们旅游过程中的一大收获。但是农家的厨房和城市饭店的厨房是不同的,农家的厨房是为了保障基本的做饭需求,缺乏像城市饭店当中的一些规范的餐饮设施、流程以及消毒设备。许多旅游者在参观了农家厨房之后均表示“大倒胃口”。

(2)住宿,“农家乐”一般只是对农民自家的住房稍加改造并配置一些床铺、被褥以作游客住宿之用,这种相对简陋的住宿条件是那些习惯于舒适的城市人所难以接受的。休息是人们为了摆脱日常烦杂工作而进行旅游的首要目的,简陋生硬的住宿条件不仅影响到了旅游者的休息质量,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旅游者的出游心情,降低了其重复出游的概率。

(3)道路,道路是制约农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顽疾,道路问题始终是一个系统的复杂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道路建设对农村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一般处于较为偏远的郊区或者山区,“农家乐”与城市离得越远相对来说“土味”就越足吸引力也就越强,但这些地区的“农家乐”产业要发展起来没有一条道路的维系是不可想像的,然而现实是我们的“农家乐”的发展恰恰缺少道路的支持。

(4)环境卫生,农村往往缺少垃圾处理设施,“农家乐”的开展使该地的人流量加大,人流量的加大必然带来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多,这些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日枳月累就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清新的山间空气做为卖点的“农家乐”,生态环境一量遭到破坏那无疑是抽走了其赖以生存的精髓。“农家乐”环境卫生方面基础设施的缺乏

还表现在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和日常生活清洁等其它一些方面。

这些保障旅游者基本需求的基础设施是做为旅游项目的“农家乐”在开发过程中所不容忽视的,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说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越大越好,因为这些设施设备很有可能会破坏“农家乐”旅游所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个体户为主体的“农家乐”一般都是由农民自己来进行经营管理,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资源开发意识,再加上受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影响极容易出现盲目开发和跟风现象,面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主流言论影响,许多农户或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跟随他人的做法均在进行基础设施改建,并产生了要改建成和城里一样才能够吸引旅游者的错误观念,于是“农家乐”中便出现了诸如唱卡拉OK这样的奇异景象。其实为了迎合城市人的需求而对农村进行改建本身就是一件不和谐的事情,越是现代化的越是干净整洁的设施设备越是与农村的基调格格不入。我们很难想像在农村土砖瓦房里裹着的却是星级宾馆,简陋的茅房里摆着的却是全自动抽水马桶。失去了“土”味的“农家乐”就会变得不伦不类,其对城市人的吸引力也将会大打折扣。

二、“农家乐”投入成本较低与急需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农家乐”只是根据农村现有的一些资源加以整合而成的,比如“农家乐”的娱乐、住宿、吃饭等活动都集中在一个农家大院之内,它不需要再另外修建一些专门的场所。“农家乐”经营的场地其实就是农民自己的家,他们在平时没有游客的情况下照常进行农耕生活,但当到了旅游季节,游客如织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对原有的农家院落稍加改造和整理便可以进行经营活动了。而且他们拿出必要的成本所置办的设施也是改善自己生活所必需的设施,有顾客的时候用于经营,没有顾客的时候自己使用,不存在闲置和浪费的问题。对一些旅游的开发机构来说“农家乐”具有着先天的硬件优势,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不需要大量招聘员工和进行员工培训,只需对现有的条件加以运用就可以了,成本投入较低。

“农家乐”的产品和大多数普通产品一样由有形和无形两部分组成,有形部分主要包括提供给游客的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美食、休闲玩耍的娱乐设施、住宿用的房间、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和土特产以及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各种农事活动。无形部分主要是依附在有形产品之上的各种服务,而这种无形的服务是目前“农家乐”发展过程中最为缺失的。与城市里各种接待类行业崇善“服务至上”的理念不同,“农家乐”中由于农民即是经营者、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再加上服务意识的薄弱,导致其产品服务质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农家乐”作为一种旅游项目始终无法摆脱其属于旅游服务行业的客观事实,既然是旅游行业那么服务质量始终是其生命线,但是“农家乐”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很难使人们将其与高品质的服务联想到一起。它的服务人员就是其经营者、管理者或当地的普通农民,他们一般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大多仅仅是以盈利的心态去面对各项服务工作,服务显得比较生硬、粗糙不够人性化。整个旅游行业要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农家乐”自然也不例外,紧快提高服务质量也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这种服务质量的提高是不可能直接建立在如此低的成本投入之上的,这就形成了一组矛盾。

不加大成本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的,“农家乐”毕竟是一项副业虽然有的农村把它做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进行开发经营,但大多数还是做为除日常劳作之外的一种赚钱方式。要本身并不富裕农民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投入是不太现实的,即使加大投入在农村整体不发达、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也很难收到好的效果,产品质量很难得到一个质的飞跃。能否解决“农家乐”投入成本较低与急需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农家乐”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

三、环境质量的高要求与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生活水平提到提高,城市人审美观念也在开始转变,从繁华、热闹、快节奏到自然、恬静、朴实。乡村空气清新宜人,田园风光迷人,乡情淳厚感人,已使城里人改

变过去下乡受罪的偏见。条件较好,环境优美的乡村较早地进行了“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这些地方一般具有着生态环境的优势。或依山傍水,或竹林幽幽,或花果飘香,清香幽静,小桥流水,绿野成片,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身心舒畅,犹如置身于世外桃园之感。这样优美的环境更加能吸引旅游者,生态环境也是“农家乐”旅游者进行决策最为看重的一个要素。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正在下降,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颗毒瘤。

我国目前的突出农村垃圾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缺乏。自2000年以来,全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聚到新建的中心村,这使昔日分散在广大乡村的垃圾、污水等随人口集聚而日益集中化。而这些地方的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要么根本没有,要么严重不足,因此垃圾、污水处理难题由隐性呈显性,造成当地环境恶化。第二个方面是环境卫生设施虽然建了,但由于重规划建设、轻运行管理,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比如三峡工程上马后,一些新建的移民乡镇都规划建设了垃圾、污水处理厂等,但建成后因为缺少运行费用而开开停停。何以如此?因为当地政府财政无力支付运行成本,居民认为自己不应支付费用,或无力支付费用。这种重建轻管的现象,在许多新建的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三个方面是农民不合理的卫生习惯以及缺乏环保意识,较少能积极主动地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正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使垃圾污水处理,成为农村不能承受之重。

旅游活动必然会带来非常大的人流量,“农家乐”也不例外,他们在给农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往农村由于人口较少生活垃圾靠自然埯埋就可以起到一定的自净效果,但是垃圾的消除速度远远比不上其制造速度,农村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生态环境正在不断的恶化,再加上旅游所带来了大量生活垃圾更是使农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环境质量的高要求与其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就形成了一组矛盾,在此矛盾之下是旅游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所构成的一组恶性循环:即优美的环境——吸引旅游者——旅游者带来大量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生态环境破坏——吸引力降低。如些反复“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我们在“农家乐”旅游开发时一定要遵循环境效益原则,即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四、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和创新与“农家乐”产品单一重复之间的矛盾。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就是要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经产品的核心,是旅游产品的本质的内容,文化因素已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旅游产品的创新更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不断对旅游产品进行创造性的开发是使其保持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的基业长青。

要保持“农家乐”旅游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对其产品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其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落后的硬件设施以及经营者的认识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农家乐”的产品开发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目前“农家乐”产品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产品未脱离观光特征。不具有综合多样性的特点,仅仅是局限于观光层次,满足游客的物质欲望,缺乏精神需求精品和氛围的浅层面上,与传统观光项目相比,只是观赏的对

象不同而已,产品的特性未充分体现,影响其吸引力和游客重游率。

(2)产品雷同。“农家乐”旅游产品必须依籁于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特色和和文化特色。而且目前的产品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形成务农和采摘的单调模式。对同一城市而言,用单一的产品开拓同一客源市场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3)旅游项目文化含量不高。仅局限于麻将、棋牌、卡拉OK、钓鱼、骑马等一般性消遣活动,缺乏文化内涵,不能满足多层次的游客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真求知求趣的需要。“农家乐”产品的这些问题将会使人们逐渐丧失对“农家乐” 逐渐丧失新鲜感,单一重复的旅游产品再难刺激城市人的消费欲望,它不仅降低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更是阻碍了“农家乐”综合效益的实现。

要保持“农家乐”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就必须注重对其旅游产品的深层次的开发,不断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但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一旦毁坏便难以复原,其的经济价值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五、农庄式的规模经营和散户个体经营之间的矛盾。规模经营的好处在于能够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对于抵御市场风险、吸引消费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农家乐”实行农庄式的规模经营意义也在于此,可以说农庄式的规模经营是“农家乐”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国外许多国家的“农家乐”已步入了农庄式的经营时代,如著名的巴西咖啡种植园、肯尼亚的牧场、苏格兰的农舍农场、日本的各种民宿。它们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他们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反观我国,“农家乐”大多是以散户个体经营为主,区域协作差,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经营,整体接待水平较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更是使个体经营者盲目竞争,各自为战。

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进而形成规模效应是我国“农家乐”改变粗放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这种农庄式的规模经营在我国要取得发展并普及开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受制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我国目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只能是稳定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生产方式,而不允许推行欧美农庄式的规模经营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经营方式仍是提高“农家乐”旅游档次的有效手段。

我国“农家乐”没能形成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那种集约式的规模经营虽然是受到了我国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是这种农庄式的规模经营方式却是我们克服散户个体经营弊端,促进“农家乐”进一步发展值得尝试和探寻的一条道路。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逐渐兴旺发达起来。以前较少出门的农村人想去看高楼大厦、名山大川,而久居城市的人则想反璞归真,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中老年人想回味儿时的生活,青年人想感受淳朴的风土人情,孩子们则在家长的要求下欲体验一回农村生活。于是,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主要卖点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便由此的产生了,但其产生绝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了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一种现象。“农家乐”要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也绝不是全面投入,一哄而上就可以实现的。“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其存在的矛盾才是关键。在面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持家村原汁原味的“土渣”气息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该要把握一个“度”字,即把握其现代化程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是发展旅游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所以这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其与农村的基调相谐调,不可超越农村的范畴进行过分的营造。“农家乐”的优势就在一个“农”字,农村风光、农舍民情、农家饭菜、农事活动,这些才是吸引旅游者的法宝。开展“农家乐”既不能为满足少数客户要求而使之“城市化”,也并非越“土”越好,而要花大力气,逐步把各种基础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在把握其“度”的同时还应注意与地方特色联系起来。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协调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和创新与“农家乐”产品单一重复之间的矛盾。对“农家乐”产品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很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差异的旅游产品,也就是实现产品的特色化,如何实现其特色化呢?首先要因地制宜地设立旅游项目,如浙江富阳新沙岛的“农家乐”既没有现代化建筑,又没有珍贵文物,却一直受中外游客的,尤其是来自欧美国家游客的青睐,原因在于其推出了农家牛车作为进村的交通工具,将路途时间无形转化为旅游时间。第二是要大力弘扬特色文化。城乡文化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差异越大吸引力就越大。我国各地农村的饮食、穿着打扮、节庆、婚嫁、房舍建筑、民歌民谣、古传工艺等乡土文化都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开发这些资源,让游客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也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在谈到“农家乐”环境质量的高要求与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必需清楚的认识到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已是当务之急。我们的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引导,积极促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工作。在提供科技支持的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内涵、特点、迫切性以及未来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发展趋势,将当前与今后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与严重性告之当地农民群众,增强其环保意识。鼓励其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村环境卫生奖惩制度,特别是在旅游区,争取用硬性指标来规范当地的生活垃圾问题。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开展“农家乐”的根本性要素,加强对农村生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农家乐”产品服务质量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成本投入方面的原因同样也有农民本身文化素质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农家乐”的经营者由于文化层次不高缺乏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先进的服务理念,这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其服务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却可以用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乡民的热情好客来弥补。其实旅游者来到“农家乐”大多并不是想得到如星级饭店那般周到的服务,他们只想得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对等的乡村体验而已。在投入成本很难提高的情况下保证其旅游产品服务货真价实才是关键。

总之“农家乐”作为新生的旅游项目具有着充分的发展潜力。“农家乐”也是新时期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条重要举措,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条重要扭带。要推动“农家乐”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编制规划;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管理;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强大的宣传促销攻势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开发延展。经济越发达,城市化越高,乡村旅游的需求就会越旺。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向前发展,“农家乐”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前景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等: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徐国才,“西部旅游开发新模式——农家乐”[N],《中国旅游报》,2000.9 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非农化看乡村旅游兴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胡卫华、王庆,“农家乐要突出特色”,中国特产报,2008.1 李继峰,中国农村发展休闲旅游应注意的问04.4 王民生,合理规划农家乐助农民走上富裕路,中国旅游报。2008.1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社会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社会矛盾以不同的作用方式,推动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而和谐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矛盾运动发展的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我们需要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处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实现和谐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正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发展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动态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城乡之问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人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等等,每个矛盾的解决都促使我们向和谐迈进一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段时间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我们应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努力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 着力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 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睦相处, 从而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郑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为一个新概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要构建这样的社会实际上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近几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劲头,但随之而来的利益冲突也显得格外突出,例如群体性突发事件,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环境破坏,治安环境恶化等等,都是一些局部的小范围内的人民内部的矛盾,但如果梳理不当,就有可能深化这些不和谐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危害社会稳定。

毛主席说过:“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一万年以后还是有的。一个矛盾克服了,又一个矛盾产生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总是有矛盾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我们目前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一个存在矛盾的世界。因为和谐不是消灭矛盾,是指社会矛盾体系总体稳定协调运行的状态,社会各重要矛盾的双方总体上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

对于和谐,中山大学蔡禾教授有一种理解, 他认为: “和谐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和谐作为两个或多个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状态,必定是以承认行动主题的差异性、独立性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差异、没有独立,那就谈不上和谐,只是同一,这样的社会不是和谐社会,而是大一统的社会。(2)既然存在差异,和谐就不等于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恰恰相反,由于差异和独立的存在,矛盾和冲突必然是和谐社会中不可回避的现象。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不是和谐社会,而是一个超前控制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冲突的表达正是社会承认行为主体独立性、自主性的表现。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允许冲突表达的社会更具有弹性,因而更具持久稳定,一个不允许冲突表达的社会智慧累积冲突的能量,而冲突一旦表达出来,对原有社会体制将是毁灭性的。(3)和谐社会允许矛盾和冲突的表达,但并不等于是无序的,和谐包含着规范,包含着秩序,矛盾和冲突一定是在某种规范和秩序下表达出来的,当然这规范和秩序不是由社会中少数人给定的,而是社会中各个群体互动的结果,是被社会成员认同的”。【2】 受这段话启发,笔者觉得和谐社会本质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社会绝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有能力解决各方面矛盾,各种利益冲突的社会,是社会矛盾运动良性发展的产物。

二、用矛盾分析方法看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所谓矛盾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本性,掌握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方法。毛泽东指出:“这个辩证 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3】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矛盾分析法:

1、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投射当前,我国现阶段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矛盾的性质来说,当前我国的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因而矛盾的同一性更为重要。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我们放弃了矛盾的斗争性。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都是相对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贯穿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有贯彻下去的趋势,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了矛盾的斗争性。田凤香在《今日中国论坛》中写道:“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现状,物质上的贫富差别、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快与慢、城乡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现状,都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3】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注重矛盾的同一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运用矛盾分析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

2、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谓两点论,就是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重视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所谓重点论,就是对于一个矛盾体系中的诸多矛盾,不能平均看待,而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对于矛盾双方,要着力于把握它的主要方面,抓本质,抓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就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难有时间精力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但我们会挑重点听,抓住主要问题。社会生活也是如此。比如在政治领域,腐败问题一直是人民关注的热点,腐败问题直接影响到党的统治基础及政治的有效性;在经济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在研究这类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这些问题,又要研究这些问题伴随而来的问题,既要研究问题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问题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我们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中建设各个领域工作的重要性,但我们也不能用这些矛盾来替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一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否则我们会犯全局性的错误。

3、矛盾分析法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始终贯彻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又有其特殊性,即从原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性矛盾,转向人与人之间的非斗争性矛盾;从原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向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及主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前一个转向我们把它概括成人民内部矛盾,后一个转向我们称之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普遍性,相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又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当前的贫富差距扩大、腐败问题、经济转型问题都是特殊性的突出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综上所述,和谐与矛盾并不是两相对立的概念,矛盾和差异是和谐的前提,矛盾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合的状态,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5】 所以,我们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和谐,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 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蔡禾.广州日报.2005.4.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田凤香.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5)俞和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第五篇:矛盾纠纷分析1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分析报告

本月我校紧紧围绕党支部、教学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政教职能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分析

本月接待矛盾纠纷当事人2批,人次8次;排查矛盾纠纷8次,排查矛盾纠纷1起。

二、分类分析

在本月调处的2件矛盾纠纷中,有学生打架的、有学生吸烟的、有为了环境区域而互相扯皮的。

三、隐患分析

本月我校发生的矛盾纠纷主要还是集中在住宿生之间互相打架斗殴的的纠纷。对于出现的矛盾纠纷隐患进行及时的处理,确保了校园平安、稳定。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排处力度,以防止出现原有矛盾纠纷的激化和矛盾纠纷隐患的爆发。

2011年3月

十月份矛盾纠纷排查分析

本月我校共调处各类纠纷案件2起,成功2起。其中住宿生纠纷比较多,这类纠纷一直是努力改善减少的,对此政教处、学生管理员都做出了努力。矛盾都是因小事而起,通过他们的细心开导,基本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校政教处和学生管理员对各类学生之间纠纷进行分析,基本上将这些矛盾抹杀在萌芽状态,使之不再复发。

2011年10月

下载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矛盾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药家鑫之死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作业 材料 学院姓名 吕情情学号得分题目及要求:药家鑫之死,是谁惹的祸? 要求了解药家鑫事件始末,观看视频“《看见》:柴静专访药......

    高中政治: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1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原理内容] ①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③矛盾就是......

    选举发展中的矛盾与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

    强世功 蔡定剑:选举发展中的矛盾与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2002-2003年,从地方到中央完成了新一届政府和党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各地的地方人大和党委在选举工作中为推进民主选举做出了......

    矛盾教案

    引言: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它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而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在众多的规律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三条,他们分别是对立统一规律、质......

    矛盾教案

    《矛盾》教案 乍岖镇小 陈雪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初步了解......

    矛盾之我见

    “矛盾”之我谈“矛盾”一词最早语出《韩非子 难一》,故事大意是,一个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

    矛盾案例[本站推荐]

    吴某与杨某是邻居,两家之间的院落由铁栅栏相隔,由于双方没能处理好邻里关系而产生矛盾。后因被告杨某在铁栅栏靠近自家一侧堆放物品等行为影响吴某一家出行和生活,使矛盾加深,双......

    矛盾--读后感

    矛盾 读张文质先生《幻想之眼》有感矛与盾正是一对天生的冤家,什么地方出现矛,盾必然随之出现,矛越加锋利,盾也随着变得更坚固,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便能推动社会、事物等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