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

时间:2019-05-14 08:4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

第一篇: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

宏伟的蓝图

行动的纲领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区域发展处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纲要》通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一个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规划,也是一个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着全球视野的规划,更是一个突出战略性、富于前瞻性、体现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必将对我市“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到纲领性、指导性作用。

第一章

凝聚集体智慧

绘就宏伟蓝图

按照规划编制程序和国家、省的总体部署,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3年底正式启动。在2004年初市政府成立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同年8月份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了具体安排。2005年3月,市委召开常 委会,正式启动了《建议》的起草工作,并对“十一五”规划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起草,从前期研究开始,历时两年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前期研究,确定方案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的要求,在环境分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32个重大前期课题,对“十一五”时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有关课题首次进行了对外公开招投标,扩大了规划的社会参与度与民主公开度;二是对影响“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水、电力、土地等要素资源进行了分析测算,同时在产业、交通、供排水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梳理、生成了一批重大项目;力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建立在要素支撑和项目支撑基础之上;三是组织力量对我市“十五”计划进行了中期评估,为滚动地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基础;四是在系统内多次召开了理论务虚会和各种座谈会,对基调把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讨论交流。五是2004年9月份市政府下发了《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工作方案》,确定了“1+3+10+X”的规划体系,并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了全面安排。根据这个要求,我们组织启动了3个区域规划(象山港区域、余慈北部区域和北仑地区)和10个专项规划(水资源、能源、港口、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等)前期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为起草《思路》和《纲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重点,形成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为了使“十一五”规划更加反映时代特征,更加体现宁波特色,需要从理清基本思路入手,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为此,在系统整合各方面观点的基础上,我委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集中精力进行思路的起草工作,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核心是“坚持一个统领、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三个转变,确保四个前列”,以此作为整个思路的灵魂,统领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2005年6月中旬,市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听取了《基本思路》的汇报,原则同意了“十一五”发展思路,强调了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等理念,并对下步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市人大、市政协也提前介入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听取了《思路》的汇报,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资源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9月中旬,市四套班子专门赴京征询了北京“宁波帮”人士和老领导的意见。这些意见为修改完善《基本思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路》的形成,为市委起草《建议》和市政府起草《纲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整合,形成《纲要》

自2005年10月初起,正式进入规划《纲要》的编制阶段。从工作进度和程序上看,规划《纲要》的形成,既紧跟国家和省里的工作步骤,又与市委《建议》起草密切互动、交叉进行。我委作为《建议》起草小组的重要一员,积极配合、参与了市委《建议》的起草工作。10月下旬,初步形成了《纲要》初稿,11月份中旬到杭州征询了“宁波帮”和有关老领导的意见。11月下旬根据市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规划编制的进度。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以后,《纲要》起草小组认真学习了市委《建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了《纲要》的编制工作。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又对我市规划文本的表现形式(穿插专栏)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形成《纲要》的汇报稿。2006年1月份,我委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汇报了《纲要》编制情况,市政府领导还亲自带队征求了各县(市)、区的意见。同时,《纲要》还发给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修改后,我委将《纲要》上报市政府,形成了提交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纲要》(草案)。2月9日,我市开展了“十五”成就和“十一五”规划展,正式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2月15日,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纲要》(草案)。我委根据人大会议精神,对其中部分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交市政府形成了《纲要》正式文本。《纲要》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第十二章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综观这次“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有几个特征比较明显:一是体现了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听取群众的呼声,并扩大公众的参与。在规划展过程中,广大市民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对进一步完善规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体 现了程序规范。《思路》于2005年9月中旬听取了北京“宁波帮”和老领导的意见,《纲要》于2005年11月中旬征求了杭州“宁波帮”和老领导的意见。市人大、市政协提前介入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汇报。市人大还作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书面材料,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我们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充分体现在《纲要》的编制过程中。三是体现了上下衔接协调。坚持把相互衔接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环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功能定位、发展目标、重大项目等,加强市(县)规划、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协调。2005年11月份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集中开展了规划目标和重大项目的专项衔接。配合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了功能定位和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衔接。通过衔接协调,为我市在国家、省规划中赢得良好定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整个《纲要》无论从目标到任务,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尽可能体现市委、市政府对今后五年发展的战略意图,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心血。《纲要》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逐步理清思路的过程,也是一个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

《纲要》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

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需要在客观估价当前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发展环境。

(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国内外环境

总体上看,我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发展基础较好。“十五”时期,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前完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60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新进展。交通集疏运网络进一步完善,港口发展实现新突破。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对内开放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文化大市建设扎实推进,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果,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市第十次党代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六大联动”和“平安宁波”两大战略,统筹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二是“十一五”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已走出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低迷困境,进入稳步复苏时期,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正从成本战略向市场战略转变。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持续加强。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将全面升级,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以科学发展观成为“十一五”时期总的指导方针。广市场、低成本、高储蓄、廉劳力以及区域协调等因素将支撑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沿海地区将继续引领全国经济,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主要增长极。

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对我市未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可以使我市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科技进步以及国内消费升级、长三角一体化等带来的机遇,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分工体系,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作为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妥善应对外部经济波动对我市经济影响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矛盾

从我市自身发展来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表现出五个方面的趋势:一是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2002年我市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大关,“十一五”时期,人均生产总值将处于4500美元到8000美元的区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国际化、市场化整体提升的新阶段。二 是产业结构处于加速升级期。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转变、消费结构演进以及要素资源环境制约的倒逼机制将推动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三是改革开放处于全面深化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由外围到核心、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全面的体制改革正转向完善市场体制和全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我国将结束加入WTO过渡期,加快制度接轨将无可回避。特别是支撑市场经济的若干基础性制度和政府改革将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四是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加快推进期。我市重工业比重由1987年的41%提高到2004年的57%,今后五年,石化、能源、钢铁、造纸等一批资本密集型临港大工业项目将陆续上马投产,以重化工业和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同时,城市化进程呈加速推进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市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5%,城市化进程将进入以加快完善功能和优化空间形态的新阶段。五是人民生活处于快速跃升期。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服务性支出比重迅速上升,主要耐用消费品数量和档次快速提升。预计到“十一五”末,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突破2万元和1万元,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将继续保持快速跃升态势。

同时,也应该看到,“十一五”时期我市将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与要素资源制约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面临着要素资源严重短缺和经济粗放增长的双重压力。电力、土地、水资源、人才等要素资源严重短缺。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提升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且也面临着要素资源供给的硬约束。由于经济运行的惯性作用,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要正确处理这一矛盾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工业化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目前,我市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局部领域、局部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SO2等工业污染比较严重,宁波已被列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一。垃圾、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更为滞后。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经济增长,危及长期发展后劲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城市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差距正不断拉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从1982年的1.44:1,上升到1992年的1.65:1,再上升到2004年的2.26:1。城市弱势群体、特困阶层存在相对贫困化的趋势。地区发展差异系数已经扩大到0.3以上。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十一五”期间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四是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矛盾。由于历史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市目前的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医疗、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供给不足,与全面小康要求差距大。2003年我市每千人医生数1.94人,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我市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36%,低于全省0.5%的水平,更低于全国1%的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

综合分析我市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宏观环境,“十一五”时期,我市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推进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轨;推进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型。切实转换发展模式,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我市“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

发展思路是规划的灵魂与核心,也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思路,是制定好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所在。这里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规划基调问题,一个是规划主线问题。在“十一五”前期研究中,我们也重点研究了这两个问题,并在某些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

一是关于规划基调问题。在深入研究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基调仍是加快发展。发展仍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也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条件,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虽然我们现在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相比,我们的总量还很小,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公共财政、人均资本存量更低。与周边城市,与杭州、苏州等同类城市相比,我们的经济总量也存在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渐扩大。当前我市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区域差距趋于拉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经济增长保持在一定的速度。所以在发展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十一五”时期必须进一步强化发展意 识,抓住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把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搞上去,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把握先机。

另一方面,我们所强调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基础上的。当前我市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能源的高消耗、高排放。2001—2003年,我市每万元工业产值耗电量由2000年的1275度上升到去年的1407度,上升10.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由0.97上升到1.59。与此同时,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去年SO2总排放量达到19万吨,超过国家下达的13万吨指标。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型非常明显,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而我国投资每增长1%,GDP可增长0.22个百分点,消费每增长1%,GDP可增长0.87个百分点,消费拉动效果明显要高于投资,发达国家消费比例都在75%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十一五”时期增长方式转变必将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所以,我们既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要素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二是关于规划主线问题。在深刻分析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当前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以“三个转变”为“十一五”规划的发展主线,并强调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必须把“三个转变”放在突出的地位,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三个转变”抓住了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符合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增 长方式转变是保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全面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推进经济体制转变是正确应对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新形势,努力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迫切要求;推进社会结构转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个转变”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内容,抓住了这条主线,也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充分把握发展基调、规划主线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加快“法治宁波”、“平安宁波”和文化大市建设,促进发展模式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并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六项主要原则,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三、我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规划需要发展目标的引导。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既是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的客观需要,也是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基本依据,更是要素平衡的基本前提。

确定“十一五”时期的战略目标,既要体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奋 斗目标,也要体现“走在前列”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市十次党代会作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从我市全面小康社会现状来看,根据省、市有关部门定量分析,到2003年,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8.53%,全省第一位,与目标实现仅一步之遥,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阶段。但从各分项指标实现程度来看,“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3类指标接近全面小康目标,而“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科教文卫”三类指标离全面小康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这反映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存在不平衡、不全面和水平不高的问题。

在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测算的基础上,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并结合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指示,我们选取并强化了结构效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指标,构建了我市“十一五”发展指标体系。并在综合分析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测算。分析预测过程考虑了高、中、低三种方案。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基础、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以及全国及周边城市预定发展目标等因素,《规划纲要》选择了中方案,即“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0年末将达到4200亿元。这既符合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期望,也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是实现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建立在需求支撑、要素支撑等基础上的。

在此基础上,《纲要》提出,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目标包括: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年均递增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3.5:53.5:4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港口地位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跻身世界港口前三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城乡区域发展基本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东部新城区、北仑 新区、镇海新城、余慈杭州湾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和科技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文化大市建设成效显著。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实施,人才资源更加丰富,争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10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到14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各级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社区(村)依法自治达标率达到90%。

——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要素配臵市场化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率先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三章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点,也是亮点。

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纲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列出了14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4年,粮经种植比例已调整到40:60,基本形成了蔬菜、榨菜、蔺草、竹笋、茶叶、水果、花卉、名优海淡水养殖、生猪、禽蛋等为主的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初具规模。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北部和东南部平原为主,设施化为特征的蔬菜产业带、以杭州湾南岸及东部象山港、三门湾沿海区域为主,名特优水产品为特色的浅海滩涂养殖产业带、以三北平原南部低山地 带、北仑平原和中南部低山丘陵区为主,生态型为特征的林特花卉产业带和以传统养殖地区为主,规模化为特征的畜禽产业带。农业产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4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6家,市级172家。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成效。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9个,面积48万亩。已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16个,国家级绿色食品49个,国家级有机食品9个,绿色农产品年生产量达到39.2万吨,年销售额40.5亿元,出口创汇7010万美元。农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全市有各类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500余个,其中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有5个。

与此同时,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主要是:耕地持续减少,土地资源与生产矛盾更加突出。2004年全市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0.57亩,影响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市大多数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依然偏小,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多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关系松散,利益关系还不紧密。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低、初级农产品比重大。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加工成品少;大路货多,名牌精品少,农业产业链延伸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产品加工率2002年仅为35%,低于全国45%和发达国家80%的水平。

因此,“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要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都市化、产业化、外向化、特色化为方向,开发和强化农业在宁波 市城市群落中的生产、生态与生活调节功能,大力改善、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和集约化水平,形成依托都市、服务都市的现代农业新格局,逐步把宁波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布局科学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区。《纲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对此做了阐述,即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二、改善农村面貌

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切实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总体上看,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为此,《纲要》提出,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资源”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从道路交通、安全用水、电网改造、环境整治等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着手,推进“乡村康庄道路”建设,率先完成“三百”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实施“百万农民饮用 水”工程,初步实现城乡供水联网,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形成比较完善的电网和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三级垃圾处理模式。二是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教育方面,要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改造。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切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医疗方面,要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进农民合作医疗小病受惠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社会保障方面,要按照“低门槛、多层次、广覆盖、可接轨”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文化方面,要推动“农民小康体育工程”,发展农村通讯,实施千村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建设。三是建设农村新社区,要编制农村新社区和新居民点规划,引导农民居住向新社区集中,启动并推广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重点加快近郊村、园中村等的社区化改造,构建比较规范的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加快城镇社区服务向农村新社区延伸,逐步构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县、镇、社区三级网络,形成以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卫生文化服务等为重点的农村“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和“十五分钟卫生服务圈”。

三、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7810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9平方米,农村电话普及率49.99部/百人。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和全省都处于前列。但是,从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来看,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特别是,我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从1982年的1.44:1,上升到1992年的1.65:1,再上升到2003年的2.3:1。同时,目前我市农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44%,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75%的标准。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按照户均公顷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测算,全市仅需40万农业劳动力,而我市实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近90万,需要转移50万劳动力。自1995年以来,我市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年均仅3.86万人。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还非常艰巨。

为此,《纲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促进农民增收措施。一是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特别是要从发掘农业功能、拓展农业经营方式上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掘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要实施“强龙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 长农业产业链,发展连锁经营、“订单农业”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二是增加非农产业收入。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充分利用我市块状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的有利条件,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近郊农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主动承接城区经济辐射;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农村土地整理,盘活各类闲臵用地,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专业村、特色镇,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左右。三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农村新增劳动力等的转岗转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每年完成约20万人次的培训。四是建立完善稳定的支农体系。要坚持“少取、多予、放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蓝箱”“绿箱”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配套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加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

四、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在土地承包、集体产权、税费改革为主农村改革基础上,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保障体系,统一城乡居民户籍制度,巩固并完善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同时,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县、镇职责和权利,进一步增强乡镇基层政权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改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逐步打破城乡体制性二元结构,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

第四章

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提升发展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三大工业板块,规模较大,基础雄厚,层次较高,机制灵活。“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将进入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新时期。对此,《纲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了阐述。

一、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的必然要求。《纲要》提出,要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并着重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一是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前提。要以杭州湾产业带建设为载体,实行新建企业必须进园入区,引导老企业进园区,特定产业进特定园区。“沿海”产业带要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大力推进临港型产业的发展,建设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沿湾”产业带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形成传统优势制造业基地。“沿路”产业带要依托中心城区人才集聚高地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工业园区化率达到75%,以“三沿”为主体的产业带发展初具规模。二是培育产业集群。全面实施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和重点园区的整合提升,构筑全国一流的产业集聚平台;推进产业融合,增强研发、信息、标准、培训、营销等服务功能;鼓励中小型企业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吸引人才、促进成果产业化的创新载体;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向国际产业集群转型;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10大产业集群和一批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力争培育2-3家销售收入超过500亿、10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30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的品牌响、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

二、优化工业结构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三大类优势特色工业,即由服装制造业、棉毛纺织和针织品业、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制造业、塑料机械制造业、机械基础制造业、日用(家用)电器制造业、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组成的传统优势产业;以炼油、化学、电力、钢铁、造纸和修造船等六大行业为基础的临港型工业;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临港型工业初具规模,拥有企业500多家;服装、塑料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部分行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从我市行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来看,我市十个主要产业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类产业吸引力大,增长速度快,竞争力强。第二类: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该类产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第三类为金属制品业。该类产业市场吸引力不是很强。宁波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不大主要是因为除了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一枝独秀外,其他在该大类行业的细分行业的产值都不是很大。

因此,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选取电气机械制造业、石化、电力、服装纺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作为宁波市的支柱产业,同时由于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较大、带动性较强、经济效益较好、外向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 重点培育产业。

为此,《纲要》提出,要以科技进步带动工业机构升级,发展壮大临港工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结构。临港大工业要优化工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出效益高的临港制造业,重点是石化产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造纸业和修造船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以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为发展重点,以奉化波导、三星、海天机械、中纬积体、浙大海纳等科技企业为龙头,有选择地发展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产业链的对接和整合,形成上规模、具有国内甚至是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传统优势产业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一批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工业技术装备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模具等优势制造业,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市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宁波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市场制约,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深化“六大联动”的实际举措,是引领和支撑宁波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

为此,《纲要》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努力实现“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围绕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的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影响面广、关联度大的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快信息等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同时,要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努力打造品牌大市。

第五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提升综合竞争力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实施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联动”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机遇

当前,我市服务业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005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进入经济发展史上的加速起飞阶段。“工业深度化、产业服务化、社会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我市服务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快速演进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为服务业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迅猛发展的港口物流。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大转移,为宁波发展港口物流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依托于港口的资源优势和集散功能,港口物流发展势头良好。以第三方物流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国有、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市场。北仑保税物流园区、庄桥物流园区等正有序规划建设。迅猛发展的港口物流业,必将带动宁波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的城市化。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趋于完善。今后一段时期是宁波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东部新城、北仑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将相继启动建设,中心城市的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这为宁波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基础。

五是日趋凸显的区位优势。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的开工建设,我市的区位格局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腹地将大大拓宽,对外服 务能力和要素集散能力将大为增强。这为我市加强与区域内兄弟城市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合作,并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2010)和杭州休博会(2006)的机遇,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我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是,我市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

一是服务业发展总体仍然滞后。我市三产占生产总值较低,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也低于上海和杭州。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新型业态发展不足。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区域竞争日趋加剧。

二是服务业发展人才严重短缺。2003年我市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人数仅为杭州、大连的1/2,也低于青岛、苏州等兄弟城市。物流、航运、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国际贸易、涉外法律、中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才尤为短缺。

三是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较低。银行、保险、电信、铁路、教育等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多,服务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尚未形成,也相应影响了产业化进程。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低。

三、“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只要准确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就有可能实现服务业发展的新跨越,并形成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围绕打造国际国内贸易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业的供应支撑平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公 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并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三个方面做了重点阐述。

“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业总量明显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新型业态比重明显提高;综合功能显著增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功能清晰的空间组织结构基本形成;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服务业发展重点是,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要适应港口开发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奴役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会展、中介服务等为主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港口和制造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要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社区服务、房地产业、文化传媒等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要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改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第六章

优化港口发展环境

建设现代化国际枢纽港

港口是我市的最大资源,是我市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优势所在。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宁波港成为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多功能、综合性的,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双双超过亿吨的国内外著名深水大港。2005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69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20.8万箱,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四位,年平均增长45%以上,增幅连续多年居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第一位。“十一五”时期,港口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点上,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一、港口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主要机遇

宁波港作为我国沿海地区少有的深水大港,背靠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加工工业非常发达、外向度极高而能源、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带,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讲更多的是发展机遇。

一是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沿海港口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导下,全国经济继续呈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巨大空间。

二是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对港口建设的要求。当前,港口码头泊位及设施日益大型化,港口与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同步化,港口与城市发 展一体化,积极推行自由港政策,港口管理实现信息化与网络化。港口发展的新态势对宁波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宁波港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实质性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港口的吸引范围,开辟了更大发展空间,为宁波—舟山海域港口联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经济全球化对宁波港的影响和要求。对外经济活动的扩大促使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外贸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得以持续快速增长外,国际物流及综合服务等需求也将急剧扩大。经济全球化将带动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臵,成为繁荣全球海运和推动港口吞吐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力量。

2、主要挑战

一是近年来适应能源、原材料进口量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和有关地区规划并相继建设了一批为矿石、石油接卸、中装服务的大型深水泊位。沿海地区的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货物的海上运输系统逐步完善,特别是舟山海域大型深水泊位的建设,将会对宁波港的一些传统货源带来冲击和挑战。

二是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其他港口的发展。大、小洋山修建大型集装箱码头及长江三角洲其他港口的建设给宁波港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合作环境,同时与周边港口、尤其是上海港的竞争将更加明显化。

三是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国港口开放度更大,外资将逐步进入港口业务和港口建设,必将以高效率的服务、高水平的管理对包括宁波

港以及沿海其他港口规则、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带来的新挑战。

四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港口法的实施将加快我国港口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港口经营活动将打破垄断,港口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这就要求宁波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要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上。

3、港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港口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港口基础设施总量不足,通过能力落后于需求增长的需要。大型集装箱泊位严重不足各类专业性码头泊位吞吐能力缺口不断扩大。二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港务局所属公用码头泊位总体吞吐能力不足,而大量业主码头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大中小泊位比例失调。大型专用泊位的空间布局比较分散,深水岸线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配臵优化的大型专业化港区。港口以水水中转的格局尚为改变。三是功能比较单一,港城一体化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四是对外开放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五是管理体制尚待理顺,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港口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距“一港一政”的目标尚有距离。港口企业尚未完完全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不足。

三、“十一五”时期港口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是宁波港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夯实基础的同时,加快重点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尽快缓解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围绕将宁波港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的目标,《纲要》提出港口吞吐量2010

年达36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市港口发展的重点任务。

1、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扩大吞吐能力

——集装箱运输是目前和今后宁波港最大的增长点,也是宁波港当前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全港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新建一批新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深水码头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使码头泊位与相关设施达到世界一流大港的规模,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全港集装箱处理能力达到1100万TEU。当前着重抓紧穿山北港区后续泊位的建设,搞好北仑集装箱港区的改造。

——通过港口资源布局的调整和整合,使全港岸线、泊位的利用和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形成与国际一流大港要求相符合,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体系。港区内部的现代交通体系和港口后方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集疏运系统进一步完善。

——继续强化大宗散货的接卸换装系统。煤炭、石油、铁矿石和液体化工是宁波港多年来的主打货种,形成了一套设备先进、能力强大、作业效率很高的接卸、换装系统。根据目前情况和今后发展需要,一是依靠技术进步,对现有设施不断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作业效率;二是根据港口总体规划,针对目前布局上一些不尽合理的情况,予以适当调整,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三是根据腹地经济和临港工业发展需要,增建码头泊位和相关的配套设施。

2、进一步完善集疏运输网络

构筑便捷畅通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

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3、加快港口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港口的服务功能实现质的飞跃,现代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产业中心和现代信息、通信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港口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效率与效益大幅度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大港的水平。

——搞好港区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为适应新型现代化港口发展的需要,宁波港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需具备物流服务中心、商务中心、信息通讯服务中心等多项功能。根据宁波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结合宁波市政府六个市级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宁波港物流园区的建设重点是北仑港区附近的主物流园区和镇海港附近的镇海物流园区。

——进一步完善港口信息系统建设。深入实施“大通关”工程,提高通关速度,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港口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港口装卸作业自动化、信息交换电子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实施区港联动、加快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十一五”期间,将在穿山北港区(北仑四期)后方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将港区和保税区在空间上联成一片,重点发展国际物流产业,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同时,积极推进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向郭巨方向扩展,最终建成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对外开放要求的、按照国际通行惯例运作、以国际物流

业务为主、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对腹地经济带动作用显著的自由贸易港区。

——创新港口管理体制,提升港口企业竞争力。进一步理顺港口的政企关系,推进宁波港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港口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参与港口的建设与经营,加强与国际大型船公司和港口集团公司的合作。

4、继续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

充分发挥宁波、舟山两市港口资源的优势和紧密联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宁波与舟山的港口资源、基础设施等的“联建共享”,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第七章

加快推进城市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把它作为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十一五”时期,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统筹、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现实选择。

一、明确区域总体功能区

功能区的提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它充分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原有的以行政区为单元推动经济发展、制定政策及评价标准的方式,虽然有利于调动行政区的积极性,便于区

域政策的操作,但很容易导致发展条件不同的地区之间盲目攀比,对地区发展不利。宁波境内山地众多,水系发达,各区域间区位条件、资源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模式也应因地制宜,千差万别。划定功能区域,就是要在宁波市9365平方公里的陆域上,既要有开发,更要有保护,引导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适应自然,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扭转宁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实现“一方水土”与“一方经济”“一方人口”相协调。

为此,《纲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将整个市域空间划分了四大主体功能区,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开发政策。

但是各功能区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按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功能建设的要求,确定一批“十一五”时期需要重点开发、提升和保护的区域,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及目标,使现阶段区域发展能符合长远发展的需要。这些区域有些是需要重点开发的,如东部新城区、余慈杭州湾新区、北仑临港产业区、宁波化工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有些是需要提升完善的,如三江口区域、鄞州新城区、宁波科技产业区;有些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如象山港区域。

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我市海域辽阔,山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在陆域面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山区和海

洋资源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支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统筹南北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1、明确南北区域发展定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市南北区域差距日益明显,并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统筹南北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为了使南部地区达到与北部相同的经济总量,而是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因此,《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将明确南北区域的发展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北部余慈地区应抓住杭州湾大桥建设的契机,以杭州湾新区和姚北工业区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形成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南部地区,要把象山港区域作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立足“港、渔、涂、岛、景”五大资源优势,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加快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型港湾和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2、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宁波海洋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规模不够大,质量不够高,整体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随着我市全面推进“港桥海联动”战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一大批海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更是增强了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纲要》提出了六项措施,即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施科

技兴海战略、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统筹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等。

3、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随着山海协作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区域政策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同时按照功能分区定位,优化配臵要素资源,引导和支持欠发达地区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探索生态环境容量转化为经济资源的有效途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将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三、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6%。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各类问题也逐步显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体系不健全;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强;基础性设施不完善等。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化水平,已成为促进宁波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为了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市域空间资源,引导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到201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基本框架,我们将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中心城区,扶植和培育副中心城市,加强中心镇建设。

中心城区建设既要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建设三江文化长廊、三江六岸绿化等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又要充分利用港口、技术、资本、人才、资金的优势,把发展高科技放在重要位臵,加快

产业创新,适度扩大中心城区规模,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强化集聚和辐射功能。

副中心城市作为片区的中心,应该强化发展特色和优势,鼓励走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增强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余姚、慈溪应利用地域优势,加强与上海的联系,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强化对北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南部象山、宁海、奉化县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中心职能不突出,应当采取政策倾斜等措施,增强集聚功能,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中心镇是联结中心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吸纳农村人口的主要场所,应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基础先行、稳步推进”的要求,重点培育13个中心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对周边乡镇吸引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以城市建设和管理为突破口,坚持“适度超前、统筹规划,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原则,从城市交通、通讯信息、能源设施、排污设施四个方面阐述了“十一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重点。

第八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理解和认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深化的。在现代经济和历史条件下,一方面,资源和环境如同资本、人力、土地等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更是一种重要的生存生活资源,而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水、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正是基于对资源和环境的重新理解和对新形势新阶段科学分析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一、我市资源和环境的现状

“九五”“十五”以来,我市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全市城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总体质量保持全国领先。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依法淘汰取缔工艺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产业、产品和企业,把好产业和项目准入关;另一方面,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荣获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生态市的决策,组织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决定全社会投资500亿元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环境质量的一些突出问题。2005年以来,我市正从产业、企业、园区三个层面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节能型产业、一

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一批生态化工业园区,努力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200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5万吨,超过国家总量要求40%,成为全国酸雨频发区;全市地表水64个市控站位水质60%左右没有达标。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快速推进,镇海与北仑环境压力加大,象山港海域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近年来因资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趋于增多。

我市资源环境问题既与我市的资源禀赋有关,更是长期以来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然。一是我市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2/3,人均耕地不足全国一半,且后备资源有限。二是长期以来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浪费、土地退化、空气质量下降等,要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宁波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定位。四是统筹人与自然的意识比较薄弱,保护资源环境尚未成为广大人们自觉的行为,配套性政策法规尚不健全。事实表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十一五”时期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处于人均GDP4000美元到7000美元的发

展阶段。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这既是一个工业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人与自然矛盾非常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矛盾凸显期”。作为沿海发达城市,我市将比国内其他城市更早更深刻的遭遇到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等“成长中的烦恼”。如果继续走“高消耗、高污染”、“先排放、后治理”等老路,我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将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将难以为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我们的唯一出路,这也是改善人居环境、营造美好家园的客观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内涵上理解,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总体上来讲,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们的生产、消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几届政府、几代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从今后五年来看,必须把握重点:一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42 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型产业体系。二是以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等为重点,开展全社会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集约利用、节约利用和高效利用。三是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持续推进“蓝天、碧水、绿色、洁静”等重点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环境问题。四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核算制度、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法规体系,着力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期望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到2010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下降20%左右,单位土地产出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此外,我们在《纲要》文本中总共列了近30个一级、二级资源环境指标,其中一半以上是约束性指标,作为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是一定要实现的。通过这些指标的完成和实现,使城乡居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第九章

发展社会事业

建设文化大市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切实改变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状况,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创新型城市

我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至2004年,我市累计已拥有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05家,其中国家级中心有2家、省级中心有58家;拥有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创业服务中心达到10家,建设资金总投入5.42亿元,中心孵化场地总面积20.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568家,在孵项目577项,专利数177件。2004年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3.78%,即达到6.4亿元。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全社会科技投入增加迅速,达到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

但由于基础薄弱,我市科技创新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科研机构先天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部分传统优势科技指标发展速度有放缓的倾向。2003年,宁波市专利授权量增长26.1%,比各市平均的37.5%低11.4个百分点,增幅在各市中居第七位。由于专利授权量增长速度不到杭州市的50%,每万人口拥有专利授权量与杭州市的差距有所缩小。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8%,比各市平均的31.1%低24.3个百分点,增幅在各市中居最后一位。科技经费投入、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只相当于各市平均水平的83.5%、86.6%、86.1%,在全省分别居第五

位、第四位、第十一位。同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结合,大多停留在点接触而非面接触,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定。大多数企业本身科技创新观念淡薄,特别是中小企业,长期不求自主创新,习惯于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产品。

为此,《纲要》提出,要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继续实施“一号”工程,初步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并着重从建设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做了阐述,还提出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的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近年来,我市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初步构建起一个区域性协调、均衡、高效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基础教育普及化,高校建设园区化,县(市、区)社区学院建设一体化,乡镇中心学校建设集约化的学校建设新思路,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办学规模效益不断提高。但是,与同等城市相比,由于我市历史基础较为薄弱,与科技事业发展水平一样,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市在社会事业领域将重点以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为重点,坚持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全面提高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市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市已普及从3年学前教育到12年中小学教育,“初升

高”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82%上升为2004年的92%,幼儿教育毛入学率达108%,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以上。“十一五”时期,以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条件为主,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免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我市普通高校发展非常迅速,已从2000年的8所普通高校、在校生2.59万人,发展为2004年的15所和9.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从2000年的14%提高到2004年的36%,浙江省高等教育副中心的地位已初步确定。“十一五”时期,坚持“适度扩大规模,调整优化结构”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和完善高教园区南、北区的建设,并有选择地扶持发展一批体现和服务宁波城市功能定位的特色高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力争到2010年,建成硕士点25个,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数超过14万人。

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我市职业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前几年通过加大对在职人员、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终身教育体系也正在形成。但总体水平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将进一步扩大,应充分借着现有民办教育突起的一大亮点,顺势而为,重点围绕我市优势和主导产业,鼓励各类资金投入职业教育领域,推动建立和拓宽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电大和自考途径,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网络,形成全省职业教育

高地,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四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导,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建立健全教育投入体制,加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教育模式,完善学校考评制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构筑人才高地

近年来,我市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有所增强。截止2003年底,宁波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8万人,拥有950多有的一流专家队伍。据统计,全市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33.3%,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3%。人才集聚能力也逐步增强。从各类园区情况看,2002年,宁波共拥有各类园区15家,其中高新技术园区10家,经济开发区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家,园区内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500人,其中来甬创业的留学人员就有200多人;园区创办企业9500多家;注册资金总额达300亿元,自1999年以来共投资350亿元。从引进人才方面看,1999年到2003年共引进人才13万人,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多种灵活方式引进硕士及副高以上人才6300多人次,引进各类外国专家850多人次。在甬创业留学人员320多名,创办企业已达120多家。宁波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已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1人。建立了6368人的外地甬籍高级人才信息库。2003年共引进人才25342人,其中博士101人,硕士831人,本专科19488人,中专4491

人。可见宁波集聚人才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显示出其强大的吸引力。

总的来讲,宁波整体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才增长速度仍偏低,高层次人才缺少,顶尖人才缺少。无论在人才总量上、人才整体素质上,人才结构上都显露出与其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协调的状况。一是高层次人才较少,到2003年末,全市硕士以上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0.92%,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为8.6万人左右,占人才总量的22.6%;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约为26.6万人,占人才总量的70%。二是人才的产业分布不合理。人才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2003年为0.4:27.1:72.5。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7.0:55.3:37.7的比例相比,人才在产业中的结构不够平衡。在行业分布上,文、教、卫人才比重占全部人才比重的32.49%,制造业占17.77%,国家机关占14.25%,金融、保险、房地产业人才比重为8.8%。

《纲要》提出,为了有效克服我市人才结构不合理,总体水平仍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十一五”时期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开放港、自由港和创业港建设,加快构筑长江三角洲南翼人才高地。应坚持把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造就一批党政人才、教育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推进“4321人才工程”、“名师工程”、公务员“618培训计划”、“优秀企业家培训工程”、“百千万涉外人才培训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统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后五年每年引进人才2.8万

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400人以上。

四、繁荣文化事业

宁波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稳步推进, 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近年来,我市加大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仅中心城区先后投入200多亿元。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的三江文化长廊和八大文化设施,有音乐厅、美术馆、大剧院、博物馆、科技馆、游泳健身中心、群众艺术中心和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心等,群众文化设施逐渐完善,文化市场布局更趋合理。二是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2年我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5167家,实现增加值85亿元,占GDP比重为4.8%。涉及从业人员20.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5.5%。近年来,我市相继组建了报业、广电和演艺等三大集团,网络文化、文体娱乐、旅游业发展迅速,相关的文体制造业蓬勃发展。三是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稳步推进,改革已初见成效。“十五”期间,我市经过改革整合基本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和报业为主体,电子传媒和印刷传媒相结合的支柱性文化产业。近两年来,我市相继组建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电影公司和演艺集团,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发展,逐步进入市场化运作,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轨。四是文化消费平稳增长,文化需求潜力巨大。2004年我市以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文化产品消费有很大的市场上升空间。旅游、教育、网络、电讯及文化休闲服务开始成为新兴的消费热点。

总体上讲,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一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与宁波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同类城市比较有明显的差距;二是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知名文化品牌少,缺乏个性和原创能力;三是文化产业链不完整,产业之间协作配套程度低,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缺少规模优势;四是体制比较落后,机制不够灵活,文化企业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五是文化产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监督管理不完善。

“十一五”时期,要按照建设文化大市的要求,努力挖掘宁波领事文化精髓,积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一是要繁荣文化事业。应充分发挥我市文化事业的优势,并不断挖掘新的发展潜力,重点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发展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着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印刷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休闲、网络信息、旅游会展、艺术品创作交易、体育服务、文体用品制造销售等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加快重点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整,具有宁波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大力培育文化载体。整合社会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的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引进国内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项目,培育国内外文化交流融合的载体。三是

第二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定《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

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质扶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在本镇实施的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申报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烤烟、茶叶种植已具备相当规模。烤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共种植烤烟4578.9亩,收购烤烟126.8公斤,完成产值685.87万元,税收132万元,烟农直接增加收入685.87万元(含补助),烤烟户人均现金收入8164元。我镇茶叶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xx毛尖的品牌优势,未来几年将培育发展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畜牧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小城镇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县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争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后续产业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镇级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按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内在合理性,缺乏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发展水平与潜能不相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够适应,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工作方式方法等还需更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第三节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抢抓争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镇战略,突出抓好乡镇企业、畜牧业、烤烟、茶叶、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的发展,抓好“创优升位”、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xx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黔南经济强镇、xx市明星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节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

到11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用两年时间,使全镇五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全部脱贫,达到中等村发展水平;用5年时间力争5个村达到小康村;用5年时间建成城镇人口达1万人以上,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用5年时间把烤烟、旅游业、茶产业、畜牧业培养成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发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第二章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种植科技含量,继续全面推行良种化、规范化种植,不断推广应用科学、高效的新种植模式和适用技术,尽力缩短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周期,不断推进粮食种植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免除农业税的有关政策,进一步降低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实施北烟南移战略,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到2010年,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田烟生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促进农民增收。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茶)政策,依托xx毛尖品牌优势和建设“西部茶都”机遇,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继续发动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扶持各村茶叶协会,到2010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茶园10000亩,把我镇建设成为“西部茶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二是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坡脚、样畦、坪洋等公路沿线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通过企业的介入,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力争在2010前,将xx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订单蔬菜种植突破3000亩,西瓜、红枣、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节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建设畜牧大镇

按照州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畜牧产业调大,品种品质调优,经济效益调高,饲养方式调良”的原则,抓住xx市作为肉牛、奶牛、猪、禽基地县的机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的投入,结合州市畜牧行动计划,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大力推广坪洋“支部 协会”模式,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禽专业村,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推广种草养畜,全面推进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创新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把xx建成xx市畜牧大镇乃至强镇。

根据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养殖习惯,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村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专业规模养殖。一是着力培育村为主的肉牛养殖专业村寨,重点发展存栏5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00户,以大量能繁母牛为基础,全面普及牛改冻配,提高养牛效益,各养殖专业村力争实现专业户均饲养2头牛的目标,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养牛业的发展;二是以龙场、甲沙等村寨为主发展二元母猪养殖。重点发展养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100户,把龙场、甲沙建成优质仔猪生产基地;三是在河东发展家禽养殖。重点发展养禽100只以上的养殖户100户,力争2010年全镇大牲畜存栏达7000头,猪年末存栏22000头,出栏35000头,家禽存栏50000只,出栏50000只,肉蛋产量45吨,畜牧产值2000万元。

第四节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

第五节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及试点。合理布局,适度聚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以及改水、改厕、改灶,多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整洁村镇环境,改变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加大文明生态小康村建设力度,为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20个以上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第三章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打造工业强镇

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树立亲商、护商、合同招商的思想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展销会、招商会、媒体、信息网络等多种方式发布招商引企项目,运用一切人力资源,扩大招商引企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抓好铅锌矿采选业的同时,引进一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入驻xx,增加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节村级道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完善鸡坡公路,实现xx至鸡贾中巴线路恢复营运;积极申报或引资修建河东公路,解决制约河东片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建成至宣威泥青公路,xx至甲登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建成甲登大桥,修通甲鸟公路,建成羊亚铁索桥,新建新桥至明英公路;结合文明生态小康村的建设,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

第二节村级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完成新村办公用房建设。

第五章加快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科学规划城镇布局

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城镇建设重点突出“一高”和“四个相适应”。一高是就要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立足长远,超前考虑,对总规、详规、点规严格把关,指导城镇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四个相适应”,一是小城镇的作用要与“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宗旨相适应;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与市东部中心集镇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三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与辖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5-1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相适应。为此,城镇规划范围为:东起坡脚,南至坪洋,西至党垛,北起把朵,面积1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镇人口目标为1万人以上。

第二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实施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要跳出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维定势,利用小城镇建设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繁荣农村经济。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区域中心。要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广聚人源,凝聚人气,努力把xx镇构建成为xx东部区域的中心。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国有土地储备,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确保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六章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镇

我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繁荣。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引用这些优势开发并壮大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加速我镇旅游业与市场化接轨;二是加大投入,对我镇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建成“xx苗族文化展览馆”和象征xx苗族的大型雕塑;四是以芦笙会为载体,举办好每年一届的芦笙艺术节,并以此扩大我镇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研发我镇民族旅游商品;六是规范我镇旅游市场。力争将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经济发展后续产业之一。

第七章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两基”成果,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力争达到100,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合理进行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提高xx的整个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节狠抓计生工作,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继续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巩固“村为主”,建立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实现少生、晚生、优生。

第三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社会治安长效防范机制,完善三级防范网络,着力抓好“文明xx”、“平安xx”的建设,巩固群防群治活动,健全周边联防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积极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进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项安全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完善救灾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改善镇乡消防安全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第四节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以“三个代表”重点思想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文明;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医技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在镇村两级医技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疾病防治能力和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能力。创建条件到2010年,全面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使广大农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第五节抓好民政救济,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

进一步完善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严格低保金和救济款物发放,切实做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和扶贫济困,“十一五”五保供养标准力争达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继续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定期开展非农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面达100,加强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第八章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州委、州政府在全州实施的“四线百乡千村万名党员示范工程”创建为拉动载体,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党委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科学谋划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统筹兼顾、注重协调,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找准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又快又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文明创建活动,抓好集镇“卫生与秩序”及农村“文明生态小康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有利于诚信建设法制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镇有机统一起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健全村务、政务公开,严格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法制尊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界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法三章机制和对权力进行的监督,把勤政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良好法制氛围,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切实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作为、进一步健全违纪违法案件行为惩处制度和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等环节行使监督;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完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章做好规划管理、实施及调整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镇“十一五”期间指导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中期规划。要使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加强政府对全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通过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分的实施,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定和执行计划和财政预算时,分以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域,政府要直接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把本规划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当遇到内外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重点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计划目标时,镇政府要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请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批准实施。

第三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定《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质扶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在本镇实施的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申报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烤烟、茶叶种植已具备相当规模。烤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共种植烤烟4578.9亩,收购烤烟126.8公斤,完成产值685.87万元,税收132万元,烟农直接增加收入685.87万元(含补助),烤烟户人均现金收入8164元。我镇茶叶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xx毛尖的品牌优势,未来几年将培育发展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畜牧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小城镇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县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争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后续产业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镇级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按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内在合理性,缺乏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发展水平与潜能不相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够适应,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工作方式方法等还需更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第三节 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抢抓争快,实施可持续

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及试点。合理布局,适度聚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以及改水、改厕、改灶,多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整洁村镇环境,改变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加大文明生态小康村建设力度,为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20个以上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第三章 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打造工业强镇

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树立亲商、护商、合同招商的思想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展销会、招商会、媒体、信息网络等多种方式发布招商引企项目,运用一切人力资源,扩大招商引企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抓好铅锌矿采选业的同时,引进一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入驻xx,增加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节 村级道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完善鸡坡公路,实现xx至鸡贾中巴线路恢复营运;积极申报或引资修建河东公路,解决制约河东片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建成至宣威泥青公路,xx至甲登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建成甲登大桥,修通甲鸟公路,建成羊亚铁索桥,新建新桥至明英公路;结合文明生态小康村的建设,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

第二节 村级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完成新村办公用房建设。

第五章 加快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 科学规划城镇布局

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城镇建设重点突出“一高”和“四个相适应”。一高是就要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立足长远,超前考虑,对总规、详规、点规严格把关,指导城镇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四个相适应”,一是小城镇的作用要与“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宗旨相适应;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与市东部中心集镇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三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与辖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5-1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相适应。为此,城镇规划范围为:东起坡脚,南至坪洋,西至党垛,北起把朵,面积1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镇人口目标为1万人以上。

第二节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实施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要跳出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维定势,利用小城镇建设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繁荣农村经济。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区域中心。要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广聚人源,凝聚人气,努力把xx镇构建成为xx东部区域的中心。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国有土地储备,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确保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六章 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镇

我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繁荣。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引用这些优势开发并壮大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加速我镇旅游业与市场化接轨;二是加大投入,对我镇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三是

nbsp;第四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作为、进一步健全违纪违法案件行为惩处制度和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等环节行使监督;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完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章 做好规划管理、实施及调整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镇“十一五”期间指导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中期规划。要使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加强政府对全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通过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分的实施,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定和执行计划和财政预算时,分以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域,政府要直接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把本规划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当遇到内外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重点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计划目标时,镇政府要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请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批准实施。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第二章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章 改善农村面貌

第七章 培养新型农民

第八章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第九章 深化农村改革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章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第十一章 振兴装备制造业

第十二章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

第十三章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

第十四章 提升轻纺工业水平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四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十六章 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丰富消费性服务业

第十八章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二章 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三章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强化资源管理

第二十六章 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十九章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深化体制改革

第三十章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十二章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第三十三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三十四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九篇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三十五章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第十篇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十八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三十九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十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第四十二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第十一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十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十二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十三篇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四十五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十四篇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四十六章 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第四十七章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

第四十八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国家规划四类主体功能区 打破传统行政界限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中国国家建设部网站7月1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意见》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编制规划将于9月完成初稿,并开始征求意见。《意见》认为,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绩效考评体系。

“全国主体功能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全国国土空间最新布局办法。根据这一布局,全国国土空间将被统一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意见》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的基本依据。

根据《意见》,四大类功能主体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而按照这一规划标准,全国传统行政区划界限将被打破,包括各类政策以及考核模式等都将以功能区为单位。

《意见》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

国发[2007]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的任务,按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现就做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13

一、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粮食生产规划、交通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同时,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以上述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为支撑,并在政策、法规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二、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前瞻性、全局性地谋划好未来全国人口和经济的基本格局,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13(二)确定主体功能区。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居住、交通和产业发展等对空间需求的预测以及对未来国土空间变动趋势的分析,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

确定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后,要根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明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开发时序、管制原则等。

国家层面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不覆盖全部国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域按照法定范围或自然边界确定;要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阐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开发战略等,明确确定省级主体功能区的主要原则,以及市、县级行政区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的主要职责。

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行政区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确定为相同类型的区域,保证数量、位置和范围的一致性。对行政区国家主体功能区以外的国土空间,要根据国家确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省级主体功能区,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位于省级行政区边界、均质性较强的区域应确定为同一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沿海省区陆地主体功能区与海洋主体功能区要相互衔接,主体功能定位要相互协调;对重点开发区域要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开发时序;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可以适度开发矿产资源,但原则上应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省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域要确定为禁止开发区域。

(三)完善区域政策。

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关键要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主要有: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14 5.人口管理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

6.环境保护政策。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开发区域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域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严格保护。

7.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14

四、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确保工作进度。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9月形成初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意见,经“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评估论证并做修改完善后,于12月报国务院审议。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全面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对国土空间进行专题研究和综合评价;2008年6月,形成规划初稿,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相邻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衔接;2008年9月,根据衔接意见修改形成的规划,再次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衔接;2008年11月,根据衔接意见形成规划送审稿,与专家论证报告一起报省(区、市)人民政府审议。

(二)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支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积极指导并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抓紧组建本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

(三)改进工作方式。要广泛动员多学科力量,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理论和技术路线的研究,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细化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方针,科学系统地安排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承担规划的咨询、论证和评估等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四)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制队伍,加强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为规划编制安排必要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综上所述,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

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6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规划为何迟迟没有出台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内容。早在2006年,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就被提出。此后,该规划一直处于编制和完善过程中。

“十一五”已经进入“收官”之年,规划为何迟迟没有出台?

除了空间规划的编制本身需要一定时间外,樊杰认为,新规划已经打破过去的行政区规划体制,以及以行业、产品、计划为形态的规划,相应社会体制的转型、配套体制的改革等都需要一定时间。

“新规划有很多先进理念。比如如何认识发展问题,从过去追求GDP的增长,到现在要进行强调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这个转变也需要很多时间。”樊杰说。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作为国土空间管制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才能对社会上的各种质疑作出有说服力的诠释。

陈耀认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中的人口需要实施生态移民,如果不能给移民以满意的安置,或者移民规模很大,而转移支付标准很低,那么规划受抵触的可能性就很大。

“规划内容不仅涉及各地区的发展利益,同时也涉及各部门的政策调整,尤其需要测算该规划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平衡问题,如对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的转移支付,财政部门需要估计可能的规模和能力的平衡。”陈耀建议,规划编制要广泛征求当地老百姓的意见,不能只是规划专家和领导定案。

第五篇: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8-10-20 09:20文章来源:寿县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其它

《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商务经济部分中期同评估报告

寿 县 商 务 局

二00八年十月十四日

按照《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商务经济执行“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如下:

一、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

2006年实现23.03亿元,增长13.2%;

2007年实现26.32亿元,增长14.3%;

2008年元至九月份实现22.89亿元,增长22%;

2008年预计实现30亿元,增长14%。

2、进出口呈现增长趋势。

2006年进出口累计237万美元;

2007年进出口累计408万美元;

2008年元至九月份出口累计483.1万美元;

2008年预计出口680万美元,年均增长达到15%。

3、利用外资走出低谷。

2006年利用外资43万美元;

2007年利用外资137万美元;

2008年元至九月份利用外资97.1万美元;

2008年预计利用外资200万美元。

4、商贸流通业逐步繁荣。

①国有商业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国有商业企业改革面达90%以上。全县共有各类商贸流通业经营网点15000多户,从业人员3.7万人,营业面积40多万平方米。各类市场82个,营业面积3.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010万元。民营企业经营网点及从业人员分别占95%以上。全县商贸流通业出现了独资、合资和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成份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民营企业已成为商贸流通业的主体。

②现代流通方式不断涌现,经营业态呈现多样化。由过去封闭式、一对一的传统型柜台销售为主要特征的百货店单一业态,转变为多种业态并存的新格局。城乡涌现了一批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购物广场等新型经营业态。

③商贸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县、乡、村商品流通初步形成网络化。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61家。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3家。接待能力达200人以上的宾馆、饭店6家。2007年底已完成农业生产资料,乡、村连锁经营201家。初步形成了以城区商贸流通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商品流通网络。

④社会贡献增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商贸流通服务业产值占三产总值60%以上,提供税收年均

6000多万元,占工商税收50%以上。

⑤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类型逐步转化。城区逐步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逐步由“贫困型”、“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过渡。

⑥商贸流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行业管理日趋规范化、法制化。2005年10月,在原商贸流通协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商务局,集内外贸为一体。商务局组建以来,从组织机构、职能配置、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整合进程,积极适应由被动管理向主动介入,由管理点到管理面的转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中心工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指导,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再生资源、成品油、酒类及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促进了商贸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5、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截止2008年9月底寿县具有自营进出口企业20家,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3家,出口产品由过去单一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开发出果菜、服装、柳编等多个出口商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由原来1家发展为3家,出口额由2001年的170万元美元,发展为2008年600万美元以上。我县现有注册登记的外资企业有5家。主要来源香港(3家)、台湾(2家)。利用外资由2001年8万美元发展为2008年有可能突破200万美元以上。

6、重点项目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截止2007年底,我县共建设农家店201个,其中:乡级店59个,村级店142个;日用品店74个,农资店127个。乡镇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31%。建设日用品和农资配送中心3个,总投资已超过1500万元。提前超额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二、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商务经济各项指标和任务。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在16%左右,“十一五”末可能突破40亿元。从国家政策看,中央已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扩大消费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加快,扩大消费将成为可能。

2、进出口出现增长势头,“十一五”末可以得到1000万美元。目前,我县外贸进出口虽然增辐较大,居六安市首位,但总量依然居末位。2007年比倒数第二位的县(区)少1.6倍,比进出口总额最高的霍邱少16倍。经济外向度不到0.5%,比全市低4.3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6个百分点。主要存在问题是出口企业个数偏少,缺乏拳头产品,生产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但今年远华柳编开始出口,且势头强劲,今年我县实现进出口总额680万美元左右,创历史新高,2009年可达到900万美元,“十一五”末可以实现1000万美元。

3、开拓利用外资新领域,力争完成年均增长15%的目标任务。除积极引进外企,鼓励原外企增加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尽快把我县建设成为劳务输出基地县,以扩大外资利用总量。

4、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商务经济各项任务,紧紧围绕保市场供应和扩大消费需求做好内贸工作。尽快制定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建成以县城为中心商业区、主要集镇为骨干商业区、乡村连锁店为基础的商品流通网络。抓好重点流通企业的培育工作,抓住原百货大楼改造、官亭街改造、新城区建设和六安市“双百”市场建设工程的机遇,新建、改建、扩建一批规模较大、功能齐全、带动力较强的商贸流通企业,使其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和政府稳定市场运行、保证市场供应的重要支持。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抓手,抓好农村市场建设工作,在加强现有农家连锁店管理,实现“一网多用”的基础上,加大农村连锁店建设力度,到“十一五”末,力争村级覆盖率达到40%以上。加大生猪、成品油、酒类、再生资源等市场管理力度,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和行业健康发展。

寿 县 商 务 局

二00八年十月十六日

下载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