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和谐乡村与村干部的责任
建设和谐乡村与村干部的责任
[内容提要]建设和谐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具有重大意义。和谐乡村内容十分丰富。建设和谐乡村,关键要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村干部要在四个方面担当起责任。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乡村;村干部
[作者简介]陈幼华(1963―),男,湖北黄冈人,湖北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教师。(湖北黄石435000)
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明确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大任务。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的和谐事关全局的和谐。“农村稳,天下稳;农村富,天下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增强、城市农村的大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妥善加以处理。如,如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不使人们之间的贫富悬殊和发展差距拉大;如何使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公平的发展权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权,都能享有法律的保护,都能遵守与维护宪法与法律的尊严,都能彼此友爱、团结互助、和睦共处;如何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到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又不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只有面对现实、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才有可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当前农村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现象。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跨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经济快速发展与矛盾凸显交织的阶段。具体到农村,表现为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财富总量迅速增加了,但城乡差距拉大了,财富分配不平衡了,“二元”结构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增长少,不少农民难以承受孩子上大学、盖房、大病医疗这三件事带来的经济压力,存在着明显的消极情绪;从区镇两级看,信访总量呈上升趋势,“群访”明显增多,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治安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一些农村社会风气较差,许多人热衷于赌博。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损害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损害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与人之间在诚信友爱、融洽互助的社会中和谐相处,建设和谐乡村,有助于凝聚人心、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村小康,使全体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需要有一个长治久安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做到和谐,才能确保稳定;建设和谐乡村,也是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需要。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可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资源与环境的忧患意识,坚持执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减少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使我们能够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安居乐业。
二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处在农村第一线的村支委和村委的同志们无疑在构建和谐乡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乡村,关键要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村干部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模范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带着感情做好村里的工作,带着感情为村民服务,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
在构建和谐乡村的过程中,村干部要在四个方面担当起责任。
1.要成为农村、农民发展生产的“领头雁”。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发展不一定意味着和谐,但不发展,一定不会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村干部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坚持以发展促和谐,通过发展为和谐乡村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农村实际情况看,村集体收入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要求必须加快发展。村干部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者,要为农民致富指好道、引好路,带着群众干,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当前在农村一定要加大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全面和整体推进农村的“三化”进程。包括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广辟增收渠道; 努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继续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大,村干部要加大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引领村民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为子孙后代,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永续的物质基础。要提高为农民服务的能力,主动去发现他们的所需、所盼,指导农民抓住有利时机,选择好的投资项目,做农民的“眼睛”去看市场,做农民的“耳朵”去听信息,做农民的“腿脚”去跑市场。村民在发展生产中缺项目、缺技术、缺资金,村干部就要当好信息员、技术员、协理员;要加大对困难农户的扶助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使他们尽快富裕起来。
2.要做致富守法的带头人。带头示范不仅是对村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也是一个基本的农村工作方法。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主要表现在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执行三大国策,带头完成国家任务,带头兴办公益事业。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只有干部带头做好了,才会有说服力,才有制止群众的违章行为的发言权。村干部不仅要带头致富,还要带头学技术、引项目,做给群众看,首先自身要懂政策、懂经营、懂科技,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成为勤劳致富的能手。要通过自己的成功实践,示范、带动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村干部还要带头模范地遵守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行使。要带头移风易俗,美化房前屋后,珍惜和爱护自然。村干部致富,决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能凭借手中权力侵占农民和集体的财产。
3.要做宣传农民、教育农民的政府好帮手。农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构建和谐乡村也就无从谈起。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团结农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是构建和谐农村的精神动力。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村干部要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把握和谐社会的要旨,按照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要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给农民,如实将世情、国情、县情、乡情告知农民。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村党支部应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建文明新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宣传农民、教育农民的生力军。其次要当好先进文化的传播员,着眼于解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前,一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落后。封建迷信、赌博等不正之风蔓延,婚丧事大操大办之风屡禁不止,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要求格格不入。根除这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已成为农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强政策宣传,教育村民彻底摒弃落后的生育观念,做好钉子户特别是两女户、多胎户的转化工作,未雨绸缪;要教育村民正确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适当、合理地利用自然,节约资源,“能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的重要性,减少干旱、洪水、海啸、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给人类带来灾难与痛苦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总之要善于运用思想引导、法制教育、典型示范等办法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工作,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4.要做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农民利益关系的村民贴心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矛盾层出不穷,涉及方方面面。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使矛盾激化,直接影响一个村的稳定和发展。为筑起构建和谐乡村的第一道防线,村干部不仅要做大“蛋糕”,而且要分好“蛋糕”。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之间的利益关系,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善于发现苗头性问题和各种矛盾的新动向,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常用的法律知识,依法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对村干部之间的矛盾,要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强化民主集中制、健全工作机制的办法解决;对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矛盾,要在教育村民的同时,重点查摆解决村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转变领导方式,做到多关心、多爱护、多亲近村民,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多为村民办好事、实事,村民在生活中办事不方便、衣食有困难、灾时有危险,村干部就要当好代办员、民政员、救护员。如果自认为自己是村干部,手中有点权力,就脱离群众,久而久之,与村民的感情就淡了。对村民之间的矛盾,要耐心听取当事双方的意见,弄清事情的原委,找出矛盾产生的原因,积极化解,依法调处。对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应及时控制,妥善处置。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农村稳定。在处理矛盾问题上有同志提出要做到“四心”,一要正心,就是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办事公道,符合大多数群众利益;二要耐心,就是不厌其烦,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不能有过激行为,更不能公开叫劲;三要静心,尤其对一些突发事件,要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深入分析,不要不分清缘由、盲目处理;四要攻心,就是善于同群众沟通,做通思想工作,特别是要善于和自己持不同意见的群众进行感情沟通。村干部如果真正做到了这“四心”,就能促进农村的稳定,从而为和谐乡村的建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
[3]范鹏.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N].人民日报,2005-10-18.
【责任编辑:刘清荣】
第二篇:“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2010年10月1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品味和内涵的提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自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座谈会以来,我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立足街道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科学分析本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以自然村建设为突破口,将桥头铺村下坞自然村作为示范点,强力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背景与项目简介
竹峰街道位于宁国市区南大门,东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山园区,西邻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皖赣铁路和S215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青龙湾水库有三分之二的水面位于桥头铺村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宜人。2009年,市委在《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中,将竹峰街道定位于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竹峰街道党工委确定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新竹峰”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旅游、千亩蔬菜和万亩毛竹三大工程,把竹峰打造成一流的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优质的有机农产品供应地。下坞自然村位于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竹峰入口处,是桥头铺村委会和周塘旅游码头所在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该自然村共43户,常住人口161人,经济来源以餐饮服务、水上运输和水产养殖为主,人均收入7800元。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也逐年高涨,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品味和内涵,建设美丽和谐乡村,也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了加强对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领导,街道成立了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成立了统筹发展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制定了实施意见,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到村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保证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二是宣传先行,层层发动。我们一方面组织处村干部深入农户宣传,另一方面要求村党总支利用各种会议反复宣讲。同时,在村口公示项目建设平面效果图,树立标语牌,使村民家喻户晓。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建立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统筹资金,加大投入。在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中,我们积极整合项目,统筹资金,加大投入,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首先,坚持森林景观化的发展战略,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万亩毛竹工程。充分运用奖励扶持政策,吸纳社会资金,共投入400多万元,完成库区毛竹造林4300多亩,有效保护了库区资源,也保证了青龙湾的原生态,为美丽和谐乡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引擎,注重引进资源环保型的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综合开发企业,为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增加了新的动力。引进马鞍山客商,投资100多万元,扩建三星级酒店天缘山庄;引进自然农园开发公司,先期投入300多万元,建造三星级休闲度假山庄;引进森林湖科技园投资500万元,扩建划海山庄,计划于今年底完成。第三,充分利用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民生工程,积极争取财政“以奖代补”资金,共投入 万元,先期完成了青龙湾标志性建筑和周塘码头主干道路建设,为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第四,街道和村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分别投入 万元,建设青龙湾文化广场和护坡绿化;鼓励和动员村民参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投工投劳 人次。
三、建设思路与成效
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以周塘码头公路为主线,以青龙湾标志性建筑为起点,以青龙湾文化广场为中心,以码头整治和护坡绿化为两翼,将四点一线建成一条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将示范点建设成宜居的现代农村和品位高、生态美的青龙湾东大门,努力提升周塘景区的形象。
一是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以公路硬化为突破口,同步进行入口、码头、水利堤防综合配套。先期建设周塘景区入口和主干道路,在入口处建成青龙湾标志性建筑牌坊一座,硬化周塘码头主干道路 公里,实现户户通道路全部硬化,公路到户率达 %以上;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新建饮水工程 处,全村 %以上群众用上清洁自来水,新修平湖长堤 米;码头整治方面,示范点农业综合生产和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狠抓“两改一推”工作,着力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人居环境。全示范点共改水 户,改厕 户,新建沼气 口;新建垃圾池 处,排污管道 米,修建旅游公厕两座,安装路灯 盏;聘请保洁员3名,负责垃圾清理工作。走进周塘景区,农户院墙整齐美观,庭院干净整洁,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改观,旅游环境也同步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是生态绿化及时跟进。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大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在周塘码头主干路两旁建设绿色长廊,绿化带干净整齐。同时,将沿码头公路一侧的护坡全部绿化,栽上了树,种了竹子,还铺了草坪,推动生态环境由绿化向生态化和景观化的提升。
四是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先后建起了的农家书屋、村级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各类活动室已全面对村民开放,并适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重点建成了青龙湾文化广场,广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品味较高,现代与传统共存,人文与自然和谐。既有健身器材,也有篮球场和乒乓球桌。广场内芳草凄凄,绿树成荫,紫藤蔓绕,漫步其中,或凉亭小憩,令人心旷神怡。
我街道美丽和谐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先进乡镇比较,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仍存在资金紧张,力量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精心组织,高标准,严要求,把我街道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全面按时完成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任务。
第三篇:加快小康建设 构建和谐乡村
加快小康建设
构建和谐乡村
近年来,安仁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紧紧围绕‚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总体目标,依托本地优势,用全面建设小康工作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积极构筑‚形成合力抓示范,突出产业谋发展,创亲机制出实效‛的工作格局,上下联动,真抓实干,把安平镇石门村、坪上乡桥石村和岸下村作为重点小康示范村建设和‚三农‛工作的亮点来抓,并通过以点带面,在全县掀起了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持续、和谐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面向农民立支点,发挥优势谋发展。我县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委、县政府面对困难,清晰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安仁财政虽穷,但有一大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安仁资源贫乏,交通不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缺少优势,但在外地务工办厂的人较多,大部分农民已解决温饱问题,有些积蓄,迫切希望建设现代化的新居,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根据这一民意,县委、县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农村小康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小康示范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以农业大发展带动农民大增收,以农民大增收推动农村大发展的新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农村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小康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小康示范村建设纳入县、乡(镇)领导目标考核,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每个小康示范村还明确了3-4个县直包村单位,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小康示范村建设‚部门与农户一起建,硬件与软件一起抓,‘口袋’与‘脑袋’一起富‛的响亮口号,激发了群众参与小康示范村建设的热情。特别是组织小康示范村村民代表到长沙印山村、高升村参观学习,使村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想观念,营造了群众想建、干部促建的社会氛围。
二、面向农业攻重点,创新机制兴产业。建设小康示范村,重点在于发展经济,关键在于发展产业经济。县委、县政府大胆开拓思路,积极创新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地优势,精心打造主导产业,用产业来支撑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构筑‚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的多元投入机制。坪上乡岸下村投入产业贴息资金20万元,发放信贷资金80万元,企业投资20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带动全村年产食用菌达1000余吨,种菌户每年获纯利200万元以上。二是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全力支持小康示范村创办村级企业,发展村级经济,按 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带领农民闯市场,共同致富奔小康。安平镇石门村,由村集体和县能源办、镇政府合股创办生态农业股份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1000m3大型沼气池,猪舍200多间,养猪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去年全村出栏牲猪2万头,人平纯收入达4780元。坪上乡桥石村由村集体创办股份制辣子鱼加工厂1个,生产的桥石牌辣子鱼,在2004年省第六届农博会上荣获金奖。该村还办起了农家超市,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本村‚猪——沼——鱼(果)‛生态农业的发展,全村人平年纯收入3600元,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和充分肯定。
三、面向农村建亮点,科学规划绘蓝图。开展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康新村,打造‚三农‛新亮点,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科学规划。在建设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经济发展,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域特色。专门召开示范村规划工作会议,组织规划、国土资源、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技术人员赴江苏、浙江等地参加学习,深入示范村调查研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九图一书‛规划。二是统一建设。按照‚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施工,统一公用设施建设‛的‚五统‛要求,由建房户选出代表与村干部、工作队员共同组建小康 村建设指挥部,负责管理、监工、施工,建设新村。2004年,安平镇石门村、坪上乡岸下村和桥石村分别建成既体现湘南民居特色,又展示现代文明气息的别墅新居37栋,改造旧房39栋。各个村还重点建设一个小区、一个广场、一条主干道、一片绿地,构画了一幅既有现代城镇气息,又富有田园风光的优美山水画卷,成为安仁农村的一大亮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康示范村的成功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县年产食用菌5万吨,一举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之一,10月份、12月份相继迎来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扶贫现场会和湖南省食用菌生产现场会暨学术年会在安仁召开。全县新修通乡柏油路 91.3公里,新修村组公路123.8公里,架桥29座,兴修水利工程5000余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农网改造全部扫尾,全县农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四篇:强化驻村干部服务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
强化驻村干部服务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
洛香镇为配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镇政府韦江平镇长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针对驻村干部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强调“我们驻村干部要强化服务群众意识,深入基层,务必进入每一户,扎扎实实做实事,一定要转变我们的服务态度,亲自入户,带动村干,为百姓排忧解难…。我希望大家下村能实实在在的做实事,我不是要听你们漂亮的汇报,而是要你们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把党委、政府的政策执行到位,让百姓感受到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韦江平镇长还针对驻村干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强化驻村干部服务意识。
二、将驻村干部的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明确驻村工作职责和规范驻村队员的行为,三、镇党委和政府为驻村干部作后盾。驻村干部在教育劝返、消防检查、计生工作等工作上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镇党委和政府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如:教育执法队,消防工作组,计生宣传队等专门的工作组为驻村干部解决困难。通过一系列的支持,为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第五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进程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进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进程营造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为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党委宣传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形式和实实在在的先进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基层干群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的理论不断武装基层干部的头脑,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对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行为提出的“六要六不要”要求,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大宣教”为依托,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在教育对象上,要以乡(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为重点。在内容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任务,突出抓好党的基本理论、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政策法规和党纪条规教育,同时要针对少数基层干部职责不明、在职不在岗、在岗不谋事甚至外出打工领空响以及村干部在新的形势面前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着力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岗位职责教育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教育,促进基层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在形式上,或以县、乡、村三级党校为阵地开展廉政知识培训,或结合“三下乡”活动,编写简易廉政读本、制作廉政事迹光盘、选送廉政电影下乡,或以建设乡(村)两级廉政文化活动室、廉政公益广告、廉政宣传栏、廉政春联等静态的形式,或组建廉政宣传队,以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廉政小戏、相声、小品、歌曲等动态形式,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使广大基层干群学廉、知廉、倡廉、守廉。
二、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为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要不断完善制度。执行制度的主体是各级干部群众,要坚持以人为本,并结合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制度,使制度更符合农村实际,切实可行。如安徽省泗县刘圩镇在实施“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时,坚持“政府引导、分村负责、群众参与、代表监督、干部带头”的二十字方针,并制定了不准镇村干部参与入股承包施工、不准镇村干部向施工方推销原材料、不准镇村干部及工程质量监督员接受施工方宴请等规范镇村干部行为的“七不准”廉政规定,做到“任务分解到村、责任明确到村、议标施工到村、资金筹措到村、监督管理到村”,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选择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基层干群捐资210万元,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就圆满完成了40多公里乡村水泥路的资金筹集和路面铺设任务。二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执行制度上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三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如在村干部选举工作中,按照《选举法》规定,村民有选举、罢免村干部的权力。而实际上村民只行使选举村干部的权力,对于一些不胜任职务的村干部,村民很少动用罢免权,体现了法律落实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因此,乡镇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履行组织指导职责,切实保障村民的政治权力得到正确行使。四是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站所要积极履行职责,为执行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制度的内容要体现责权相符原则。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既要有加强对乡村干部监督的各项制度,但同时也要制定和完善对乡村干部政治、经济权利保障的制度,如经济待遇、政治待遇等;既要赋予乡村干部的责任,也应给予一定的权力,如减少对基层的评比检查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监督检查,为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构建和谐乡村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在监督内容上,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监督检查,维护基层群众的政治权利。加强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维护群众的政治权益,满足群众的参政需求,激发群众参与管理监督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监督检查,维护群众的经济权益。要围绕“三补贴、三减免”等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要围绕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农资市场、扶贫救灾等领域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中上级拨付的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围绕农民的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发生,及时为群众提供发展资金(支农贷款)及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在监督措施上,应以深入农户走访座谈、专项检查等主动监督为主,以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等被动监督为辅;应以事前、事中监督等预防性监督为主,以事后查处等事后监督为辅;监督中,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坚持专项检查与经常性监督检查相结合。监督工作要重点突出,每年可以选择1—2个村,对其落实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既能从中发现问题,又能对其他村干部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在监督力量上,要实行监督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乡两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监督职责,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的职能,建立监督工作协调机构,不断整合监督力量,使人大监督、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
四、严格责任追究,为加快推进和谐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纪环境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逐步加强,特别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项党风廉政制度不断完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乡村干部的宗旨意识、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同时由于随着农村基层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村干部职数的减少,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和监督意识逐步加强,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明显减少态势。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三农”的资金和新农村建设项目逐步增多,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尤其要始终保持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在查办对象上,要重点查办八类案件,一是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案件,二是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三是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或失职渎职等案件,四是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五是为黑恶势力充分“保护伞”案件,六是选举中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七是参与赌博、借婚丧喜庆收钱敛财案件,八是农村学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部门违反政策乱收费的案件,九是查办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各项民生工程中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以及弄虚作假、劳民伤财,搞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案件。在惩处措施上,要完善案件查处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来信来访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坚持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司法处罚相结合,形成惩治腐败的强大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