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入菩萨行论13、14课笔记
第十三课
一、加行所缘广大
A.总说菩提心是一切安乐的根本因。
1.用比喻的方式说明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菩提心如甘露妙药,能遣除所有的痛苦。
2.菩提心的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即便佛陀的智慧也难以衡量。3.菩提心的功德值得赞叹
4.修持菩提心的功德相当广大,修持菩提心是极为殊胜的方便法门,殷重劝请大家修持菩提心。B.修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功德 1.愿菩提心的功德广大。2.行菩提心的功德更大。
3.劝请观察思维自己平时的行为,有没有菩提心。4.修持菩提心功德极大,因此劝请修持菩提心。
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A.众生的愚痴之行,求乐反成痛苦之因
B.菩提心的三个方面:大慈心,大悲心和大智慧,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指出《入菩萨行论》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实修法门,也是修其他的大法的基础。殷重劝请大家修持菩提心:所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菩提心上面。
三、自行利益
A.对比菩萨的帮助众生与世间人帮助众生的不同:
1、动机不同
2、心态不同
B.反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心态,劝请学习前辈高僧大德无条件的利他菩提心 【本课总结】
1.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暂时、究竟安乐的根本因,是遣除所有痛苦的胜妙甘露。菩提心的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即便佛陀的智慧也难以衡量。
2.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功德就已经超过了供养无量佛陀,现在我不但是在心里面“想”,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中这样去“做”,这个功德肯定更大,这一点是毋庸臵疑的。
3.众生都愿意遣除一切的痛苦,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因果取舍方面非常愚痴,行为上行持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断寻找痛苦。4.菩提心具足大慈心,大悲心和大智慧,将所有的快乐赐给我们、遣除我们所有的痛苦、消除我们相续中的愚痴,是最大的善。因为它断除了所有违品、建立所有的顺缘,这就是世间人最喜欢的东西。5.既然菩提心有如是功德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像我们这样业力深重的人为什么不希求、为什么不修持呢?我们一定要杜绝相续中的自私自利心,在日常生活中,应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菩提心上面。《入菩萨行论》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实修法门,也是修其他法的基础。6.和普通世人不同,菩萨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帮助众生,不管你对他好还是不好,甚至故意无端加害,菩萨都不顾一切地帮助。第十四课
一、是殊胜施主 A. 解释何为殊胜施主。
B.广说颂词,从时间、所多方面对比世间一般善行布施与菩萨的布施,说明发了菩提心的大士是所有众生的依靠处,是殊胜施主。C.劝请大家发菩提心
1.劝请大家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
2.我们在座的人既然学习菩提心,就一定要发菩提心。
3.开示世间善心有局限,大乘佛教的菩提心没有设限,从而劝请改掉凡夫的毛病和习气,发起菩提心。
二、是殊胜福田
A.对发了菩提心的人生恶念,如果没有对治, 此人一定会堕入地狱,且堕地狱的时间也相当长。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殊胜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
B.教诫那我们该怎么做才不致于堕落:
1、了解因果,善知取舍2.尽量不要对其他众生产生恶念3.生了恶念后,要忏悔对治。4.要“生净信”
C.对无著菩萨释义的广说。
三、不为痛苦所害
发了菩提心的人不会在违缘面前退却,反而会转为道用,从而使善根越来越增上。
四、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
1、有了菩提心的人,对他的身体值得恭敬、值得顶礼,2、对有菩提心的人顶礼有大功德
3、对发心菩萨加害也能结安乐缘。【本课总结】
1.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所有众生的怙主,是殊胜施主。菩萨对众生恭敬布施的行为从对境上讲,是无量无数的有情。从时间上讲,是漫漫无期连续不断从现在乃至到佛果之间。从所施的事物上讲,也是善逝的无上安乐,从所行的利益上讲,也是满足一切愿望,而不是极少数众生一天两天的愿望。从行为上讲,也是以毕恭毕敬的方式施予。纵然虚空找到了边际,菩萨对众生恭敬布施的行为,永远没有止境。2.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真正的殊胜福田。如果我们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对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一刹那恶念也会一大劫堕地狱。相反,如果任何众生对具有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那么它的果报已经远远胜过恶心的果报。我们应了解因果,善知取舍。尽量不要对众生产生恶念或不好的行为。生了恶念后,要忏悔对治,同时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注意,将所有的众生视为佛菩萨来对待,这是极为重要的。
4.发了菩提心的人,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灾难、疾病、痛苦、挫折,但他并不像凡夫人那样一遇到违缘善心就退了,反而自己的善心与日俱增、蒸蒸日上,一直都不会退失。究其原因,由于他的大悲心、对善法的意乐极为强烈,即使再大的困难和违缘出现,他也不会“知难而退”。
5.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相续中具足了珍贵的菩提心,他就值得恭敬、值得顶礼!因为这样的恭敬,可令自己解脱轮回、获得究竟的安乐。而如与菩萨结恶缘,虽然暂时受了一些报应,但由于他的悲心和愿力,在很快的时间内一定会获得成就解脱。
第二篇:《入菩萨行论》济群法师开示3、4讲学习笔记
《入菩萨行论》第003讲
内容摘要
三、本论的作者——寂天菩萨
1、寂天菩萨是南印度梭罗史吒国国王善铠的儿子,从小就得到过文殊锐智成就法的传承,依此修行亲见文殊菩萨,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后在他父亲去世时,受文殊菩萨引导,放弃继承王位而到那烂陀寺出家。
2、寂天菩萨内勤修学、外似放逸,他在接受文殊菩萨的教法,修习禅定之余,同时还在编辑两部论典:《学处集要》、《一切经集要》。这两部论典把大乘经论里有关菩萨道修行的内容,分门别类地编辑在一起,再加上他个人的一些思考、整理,这也正是后来撰写《入菩萨行论》的思想基础和源泉。
3、在一次寺庙举办的背诵经典大会,寂天菩萨背诵了自己撰写的《入菩萨行论》,在背到智慧品时,身体腾空而起,大家都看不到他了。这让所有看不起他的人,认识到他们看错人了。
4、后来寂天菩萨离开了那烂陀寺,来到南印度一个叫吉祥的功德城,那烂陀寺专门派两个比丘请他回去,但他不回去。但把《入菩萨行论》的内容留下来了。寂天菩萨应该出生在玄奘之后,估计在七世纪末。
四、本论的内容及结构
《入行论》由十品组成,菩提心的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回向品。这十品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为菩提心的生起创造心理环境、心灵环境,就是菩提心的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
① 首先讲究菩提心的利益。A、《入菩萨行论》、《道次第论》都非常重视利益,导师在讲《道次第》的时候,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归纳:一种发心,两种利益,三类设教。一个发心就是菩提心,两种利益就是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
B、大乘的很多经典里,像《金刚经》、《华严经》都会广泛地提到读诵受持经典的功德。功德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利益的说明非常符合我们凡夫心的需要。因为在这个世间上,没有利益的事情没有人去干。
C、佛菩萨非常了解我们凡夫的心理,所以“先以欲钩牵”。菩提心的利益品,就是告诉我们发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和利益,它对我们生命的重大意义。这是我们选择菩提心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营造心灵环境。
② 菩提心是最珍贵的心,我们在充满着迷惑和烦恼的心灵状态中,生起菩提心是很难的,所以首先要集资净障。在印度传统的修行里,集资净障通常使用的是《普贤行愿品》里所说的: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这七支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集资净障。
A、因为《普贤行愿品》的每一个所缘都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对象,以无限的所缘心去修一件善行,它所成就的功德就是无限的。相反,我们凡夫充满着我执我见,心量很有限,所以成就的功德是有限的。我们用有限的心,想要积累成就佛陀无限的功德,是没有办法达到的。
B、《普贤行愿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积累成佛的资粮,快速地消除业障,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打开心量,这很关键。因为菩提心所要成就的是无限的心,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我要接纳一切众生,让我们的心真正能够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a、佛菩萨的心,就是空性的状态。
b、我们的心本来是无限的,跟佛菩萨无二无别,但是因为有我执和法执,内心形成了很多设定,执著于这些设定,我们就会从无限进入有限。
c、《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就在于帮助我们撤消心灵上所有的设定,学会以无限的所缘为对象、以尽虚空遍法界为对象。当我们生起这样一个所缘心,设定当下就被解除了,心灵就会从有限进入无限。具足无限的心,就有能力发菩提心了。
③
《普贤行愿品》里的忏悔品、受持菩提心品,为我们提供了菩提心的环境建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发起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受持愿菩提心的戒、受持菩萨戒,所以叫受持菩提心品,前面三品的宗旨主要是要帮助我们引发、生起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在世俗菩提心里,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2、我们已经发起菩提心了,但是肯定不纯净,我们的菩提心同时还会伴随着凡夫心的贪嗔痴,而且贪嗔痴的力量非常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菩提心很容易被贪嗔痴所染污,所以需要修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和安忍品,强化菩提心在心目中的力量。
① 不放逸品。
所谓放逸就是放纵自己的贪嗔痴,偏离了菩萨的行为准则。所以不放逸品讲,要遵守菩萨学处,避免陷入贪嗔痴,要对治烦恼。如果不对治烦恼的话,就会染污了我们的菩提心,甚至导致菩提心的退失。
② 护正知品。
告诉我们安住菩提心需要保有正知正念,使自己内心不再陷入到烦恼中。持戒的根本在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保有正知正念,事实上是不会犯戒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正知正念,就非常容易犯戒。所以护正知为我们的修行提供了重要基础,从根本上来守护戒律、持戒,以此保证菩提心不被贪嗔痴所染污。
③ 安忍品。
安忍品是通过忍辱的修行,帮助我们消除修行中的心理障碍。
以上的这三品,主要是保证我们已经生起的菩提心和受持的菩萨戒,不被染污、不会退失,在这三品里,重点都是我们的心理建设。
3、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和回向品的内容是让菩提心增长、提升乃至圆满。
① 精进品就是帮助我们进一步地提升。受持了菩提心之后,一方面要精进地去修习菩提心的前行,集资净障到不放逸品、护正知、修忍辱;另一方面要对治懈怠,对治不精进的因素。
② 静虑品讲的是禅修,能进一步巩固菩提心,让菩提心得到更好地增长。在个人的行持上,需要有一个比较简朴的环境,通过禅修来训练、思惟菩提心的力量。静虑品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修行内容,那就是自他相换法,通过自他相换,帮助我们更好地成就菩提心。
③ 智慧品是菩提心的升级,帮助我们从世俗菩提心提升到胜义菩提心,从有漏进入无漏,这一品内容的修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④ 回向,把修行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
这十品内容提供了菩提心的生起到圆满的过程。入行论操作性强,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五、本论的影响
1、在印度佛教史和西藏佛教史上,《入菩萨行论》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并留下了很多注释。
2、在汉传佛教史上,宋朝有一个叫天息灾的论师曾经做过翻译,叫做《菩提行经》。但佛教到了宋朝,已经从一个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了,宋朝时的翻译,文字不是很流畅,读起来也不太容易,虽然是这么精彩的一部论典,但是被翻译出来之后,在佛教界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
3、到了近代,隆莲法师翻译过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个大德——贾曹杰的注解,叫《入菩萨行论广解》。
4、随着藏传佛教的影响,《入菩萨行论》在汉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五明佛学院也在讲《入菩萨行论》;台湾的如石法师翻译过《入菩萨行论》,我们这次上课采用的版本,就是如石法师的翻译。
① 相对隆莲法师的翻译来说,如石法师的翻译更通俗一点,隆莲法师的翻译很精彩的,文字也很优美,但是如石法师的翻译更通俗一点,现代人接受起来更容易一点。
② 如石法师也作了关于《入菩萨行论》的导论、译注、集要,我们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时候,这些也是可以参考的。
5、有一个叫佩玛·丘卓的比丘尼,最近也讲解过《入菩萨行论》,书名叫《生命不再等待》。其实在网络上还有不少藏传佛教的一些大德们,讲的关于《入菩萨行论》的内容都可以参考。
总之,《入菩萨行论》的弘扬,确实对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才选择这一部论,好好地讲一讲,接下来要进入论的内容。
论序
一、申敬礼述宗旨
前言:通常在造论之前,都有一个皈敬颂,也就是需要对三宝生起皈敬之心,这是接受论典的基础和前提。
①
佛教的经典之所以对佛教徒才有效,关键在于信仰,因为我们皈敬三宝,所以才对佛法信受奉行,其他宗教同样也是,皈敬是接受的前提。
② 此外,我们今天能够听到佛法的真理,需要心怀感恩。因为有了佛菩萨的出世,有了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我们才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在听闻佛法之前,需要生起礼敬之心,需要礼敬一切佛菩萨。
1、表达对佛菩萨的礼敬,以及造这一部论的宗旨。
① 我们要礼敬已经证得法身,和圆满果位的佛陀,以及海会围绕佛陀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们。
学佛事实上就是向佛菩萨学习,首先对佛菩萨生起礼敬之心,它代表着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它直接关系到佛菩萨对我们所能够产生的影响,礼敬也是在强化这个分量和影响。
②
我们应该礼敬所有教导过我们的师长,还有菩提心教法、菩萨道的历代传承诸师,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走上菩提道的师长们。我们都应该礼敬,都要心怀感恩。
③ 寂天菩萨表明,《入菩萨行论》是依据佛陀的教法、依据历代祖师大德们有关菩萨道修行的内容来造的。
④ 寂天菩萨要在这部论典里,要用一种最简明的方式,把菩萨修行的内容完整地概括出来,这是菩萨所要遵守的戒律和行仪。
菩萨道的内容非常广泛,散见在不同的经论里,尤其在瑜伽唯识的系统里,比如《大乘庄严经论》、《瑜伽师地论》。对一般的学人来说,去广泛地研究这些论典,掌握菩萨的修行,可能会有难度。通过对这部论的学习,可以正确认识菩萨道,并懂得怎么去实践。
二、示自谦明目的
此论未宣昔所无
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
为修自心撰此论
1、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他造这一部论没有什么创见,所有内容都来自于佛陀的经教,来自于祖师大德的论述——龙树、提婆、无著、世亲这些诸大菩萨们。① 其实我们学习佛法,要做的就是“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在如来的真实义之外有创见,那就意味着不是佛法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契理契机。契机就是针对这个时代的需要,针对众生的根机,用一种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契理就是“愿解如来真实义”。
② 佛法的弘扬在契理上不要有创见,但是在契机上可以有创见,针对各个时期,众生的不同根机,我们需要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需要有善巧的表现方式。
2、作者自谦地告诉我们,因为文学水平不高,所以表达不会很精彩。实际上《入菩萨行论》的表达是非常精彩的。
3、寂天菩萨谦虚地表示,写这部论不敢说可以利益别人,但创作的过程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学习菩提心的机会。
① 这里蕴含着作者的一份谦虚。因为寂天菩萨对菩萨道的修行有长时间的积累,《入菩萨行论》是建立在《学集》、《经集》的基础之上,这两部论典引用了一百多种经论的内容,代表着作者长期对菩萨道的广泛研究。
② 寂天菩萨的所有研究,都围绕着怎么修习菩提心,怎么把经论的内容跟个人的修行结合起来。作者撰写这部论,代表着他菩提心实践的积累、心得、思考,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式的编辑、思考。
4、寂天菩萨以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遵循着这个创作过程,使得他的信心得以增长。导师也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本着理解、接受、运用的方法,要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修行的过程,而不仅是学习。
5、寂天菩萨撰写这部论典,不仅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广泛地利益一切众生,这是他的发心,但是他不敢认为能够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所以再次谦虚地告诉我们,根机、兴趣与他相同的学人,如果有缘见到这一部论典,或许能够从中受益。
作者撰写这部论典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创作的过程,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第一品 菩提心的利益
前言:
1、在这一品里,首先告诉我们菩提心生起的所依,然后进一步总说菩提心有哪些利益。
2、认识菩提心的利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认识到了菩提心的利益后,才能发起菩提心。
① 我们只有了解到生命究竟蕴藏着多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去解答,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
A、从唯物论的观点来看,认为人死如灯灭,这样我们看不出生命有什么价值。
B、一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选择,关键在于你对生命认识的深度。如果你对生命的认识没有深度的话,那么你所认识的人生价值也是很肤浅的。就如我们凡夫对生命的认识很有限,能够选择的空间很小,能够看到的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作为生命的存在,究竟蕴含着多大的价值 ②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佛菩萨才有能力告诉我们,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
A、佛菩萨对生命有着彻底的了悟,这种了悟来自禅修,来自明心见性,通过对生命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找到了最有价值的元素,这个元素就是菩提心。
B、发现菩提心,是佛陀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他为我们找到了生命的永恒价值!佛陀通过多劫以来的深思惟,看到了菩提心蕴含着最大的利益,无量的众生都依托这个心,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所以,只有了解到生命中蕴含的价值,我们才知道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价值是什么。
③ 菩提心是我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心理,如果这个认识能够确立起来,那么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将会成为必然的选择。
A、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对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B、菩提心的利益品,要为我们建立至高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去选择最有价值的生命、最有价值的人生。C、所以首先讲菩提心的利益,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第三篇:《入菩萨行论》济群法师开示1、2讲学习笔记
《入菩萨行论》第001讲
内容摘要
前言:
一、《入菩萨行论》的地位、内容和特点
1、《入菩萨行论》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它对于我们修学大乘佛法,对于大乘佛教的建设至关重要。
2、《入菩萨行论》就是要进入菩萨道的修行,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进入菩提道的修行,它的核心、关键是什么。它是一部以菩提心为核心建立菩萨道修行的论典。
3、汉传佛教虽作为大乘的佛教,但是真正走上菩萨道修行的人很少,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菩萨道修行的关键要素,即菩提心。
二、导师为什么要讲《入菩萨行论》?
1、从导师个人的角度来说。
① 导师个人一直觉得《入菩萨行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只是因为弘法的事情比较多,没有花很多时间去深入学习、研究这一部论典,所以想通过上课这样的一个因缘来促进自己对对这一部论典的学习。
② 导师意识到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的缺失,主要是因为缺少菩提心的精神,所以从2003年开始弘扬菩提心的教法,主要讲菩提心在大乘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菩提心的内容和特征。期间还让学员在大藏经里搜集菩提心的内容,并把它们都摘录出来,发现菩提心在大乘的经论中确实非常重要。《入菩萨行论》是弘扬菩提心教法的一部巨著,它对菩提心在菩萨道的整个修行,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论述,同时也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论典。所以导师觉得对这一部论的学习,不仅是对大家的菩提心的修行会有帮助,同时对导师本人对菩提心的修行,也是一次成长,也是一次修行,也是一次促进。
2、从汉传佛教建设的需要来说,需要讲这部论。因为汉传佛教缺失大乘精神。
3、汉传佛教缺失大乘精神的主要原因。
① 主要是跟我们对大乘精神的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教界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了大乘经典,就是大乘的行者了,而忽略了菩提心。学跟发心、跟行为,有相当程度的脱节。
② 汉传佛教非常重视见地,各种宗派都有非常甚深的见地,都有它的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的理论。但是有关菩提心的修行,在这些祖师们的著述里,内容虽然有,但非常的薄弱。但是大乘佛法最核心的特征是菩提心,而不是这些见地。我们唯有真正地发起菩提心,才能够算是大乘行人。如果缺少菩提心,即便修的是华严的见地、法华的见地,其实也说不上是大乘行者。因为修这些见地,是为了自己解脱,并不是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
③ 汉传佛教的系统里,多数人都会受菩萨戒。但是受戒都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发起菩提心。因为严格地受菩萨戒,按印度或者按西藏的传统,先要受菩提心戒,这意味着你选择了以尽未来际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目标。当我们的生命确定生起这样的一份愿望之后,我们还需要受愿菩提心戒、菩提心戒,还要有一段的时间去实践、去修习,修到一定时候了我们再受菩萨戒,也就是受行菩提心。唯有这样受菩萨戒,才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乘行者。
④ 认识到真正的大乘精神是菩提心。
A、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菩提心,是大乘佛子的标识。当然大乘无自性空的见地,会消除世间和出世间的对立,所以菩萨因为有了这种大乘的见地之后,自然就能够把世间和出世间统一起来,所以他既能够出世间,又能够积极入世。
B、发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开始。作为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首先都要发菩提心,然后再去修六度或者修空观,修习相关法门。有了菩提心、这个法门的修行,它才能够成为大乘的修行。
C、菩提心贯穿着菩萨道的修行。皈依三宝贯穿着整个佛法的修行,皈依三宝就是要成就三宝的品质。而三宝的核心就是菩提心,觉醒的心。我们成佛也就是成就无上菩提,即最高的觉悟、最高的觉醒。从发心,选择、开发、发起觉醒的心,到走上觉醒之道,到最后完全觉醒、觉悟。《入菩萨行论》能够以菩提心为核心,建构了整个大乘修学体系。大乘精神就是菩提心。我们忽略了菩提心,所以导致大乘精神的缺失。如果我们要张扬大乘精神,弘扬大乘精神,那就一定要弘扬菩提心。只有弘扬菩提心,才能真正地开显大乘精神。
《入菩萨行论》第002讲
内容摘要
4、缺失菩提心带来的弊端。
① 缺失菩提心,会导致学人在修行上偏向于自了。
A、在我们汉传佛教的这个系统里,敢于以菩萨的身份自我承担的人是很少的。我们没有办法想象,我们也可以成为菩萨,我们也可以成为大菩萨。我们虽然在学习大乘经典,但是我们对菩萨的内涵,对菩萨身份的认识还是不足。我们没有真正地去认识菩提心,没有去真正地发起菩提心。所以,我们的思想境界要提高上去,就不仅仅要有见地,同时还要真正地发菩提心。
B、这个世界上,人之所以对动物这么残酷,关键的原因是在于,人他只想到自己,自我的需要,没有考虑到众生的痛苦和需要。虽然世间上人对自我的考虑,跟声闻的人追求自我解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只想着自我的解脱,这个心还是比较狭隘,不够广大。
C、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没有菩提心,在修学上就会导致偏向自了。这是造成我们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缺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是导致很多人虽然学大乘,修大乘,但不能成为菩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② 没有菩提心,就会缺少慈悲心,会使我们当前的教界,僧人,佛教徒,对别人,对社会缺少一份慈悲关爱。
在过去的社会,这种现象相对还会好一点,因为出家人跟出家人之间,还有一份法的情谊。我们都共同走在解脱道上,没有这种利益,没有这种对立,所以它有一份法的情谊。我们的书院也是如此。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真正修学佛法,真正重视解脱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僧人跟僧人之间,这种法的情谊,法的连结,越来越弱了。如果没有这个法的情谊,又没有这一份菩提心,那么就会导致教团僧众,就会很冷漠。
③ 缺少菩提心,导致社会大众、教界,缺乏一种弘法的意识。
出家人、佛教的信徒,真正有弘法和分享意识的,不是很多。很多人喜欢造佛像,积累福德,这更多的还是出于一种自我的需要。出家人更多地偏向自了,其实出家人是有弘法责任的,自己修行,同时还要弘法。但是这种风气在我们汉传佛教界里,因为受到禅宗,受到净土宗的影响,所以多数人,他都缺少这样的一种意识。那么这个跟对菩提心的重视不够是有关系的。因为缺少弘法,所以整个社会,就没有形成一个学法的氛围和风气。缺少学法的氛围和风气,所以佛教界迷信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多。
所以在佛教界,一方面要通过提倡菩提心; 另外一方面,要培养佛教界的一种弘法的意识和风气,能够让大家认识到,弘法这是一件最有价值的事。从我们自身来说,是一种菩提心的实践。同时,我们在弘法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自己菩提心的增长。
5、弘扬《入菩萨行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需要。
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菩提心是一颗觉醒而又利他的心。
A、这个时代非常需要觉醒的智慧。
a、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高度无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大众,他们都会陷入到一种混乱的观念和情绪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看不到方向,所以非常的辛苦,非常累,很多人有心理疾病,如焦虑,有压力,恐惧,没有安全感,孤独,还有忧郁症。
b、我们每个人生命内在所具备的这种觉醒的智慧,觉醒的心,是可以帮助我们从混乱中走出来,导向宁静,导向解脱,导向喜悦。
c、所以菩提心,是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一种真正的需要,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唯一的出路。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强大的力量,我们很难从这种,生命的这样一个迷惘状态里走出来。
B、菩提心的另外一个特征——利他,可以解决社会现象中的各种问题。a、这个社会,是一个自我高度张扬的时代,它会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对立,冲突。这种对立和纠纷,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竞争。这种恶性竞争的根源是我执。所以才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很多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导致了如军事竞赛、环境、社会等各种问题的出现。
b、菩提心的这种无我利他的思想,不管是从个体的生命来说也好,还是从社会的健康发展来说也好,它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利他的过程中,就能够弱化我执。在弱化我执的过程,就是在一个开智慧的过程。另外,无我利他说明社会实质上是无我的,是一个缘起的社会。所谓缘起的社会,就是人与人的存在是相互依赖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够考虑到别人的存在,这样就没有冲突,自然就和谐了。
所以,弘扬菩提心,它是这个时代的需要。它也是唯一能够究竟地解决现代这个社会问题的,一个最彻底的手段。
6、弘扬《入菩萨行论》,可以重建汉传佛教的大乘精神。
① 在所有的论典里,《入菩萨行论》可能是对菩提心的阐述是最完整的。在一般的经论里,通常发心就是一个配角。如《金刚经》开始讲发心,但对于怎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什么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问题是没有说的,很多经论基本上也都是这样。所以一般的人很容易就把这个开头就给忽略掉了,重点会放在后边。
② 在一般的经论里,发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但是在这一部论典里,它是贯穿着整个修行。通过这样的一个学习,它会帮助我们认识到,发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修学中的一个核心地位。这样的一个建构和论述,会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修学中的一个核心地位。
③ 一般的经论中,发心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没有一套系统性和操作性的方法。而《入菩萨行论》操作性很强。在《入菩萨行论》里,寂天菩萨他是运用了一套既非常理性,又非常感性的语言,让你觉得你必须这样做,你要不这样做,你就没有退路。
④ 《入菩萨行论》所运用的禅修方法,基本上是属于一套观察修和安住修。运用我们的理性思惟,通过正确的思考,来改变我们的观念,获得一种正确的认知。然后通过认知再去调整我们的心行,把我们的凡夫心,一步一步地调整出来,从错误的观念到正确的观念,从错误的心行到正确的心行。然后一步步地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我们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迷惑的系统,凡夫心的系统,一个是生命觉醒的系统。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如何从这个迷惑的系统,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然后一步一步走上生命的觉醒。那这个过程中,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用正确的思惟,去替代我们错误的思惟。用正确的心态去替代我们不良的心态。一步一步地调整。所以在《入菩萨行论》里,为我们建构了一套操作性非常强的这样一个方法,使我们对菩提心的修行,不再是一个说法,也不再是一个理论,它是会成为我们菩提心修行的,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这样的一个指导。宗喀巴大师撰写的《道次第》,就是受到《入菩萨行论》很大的影响,广泛的引用《入行论》,尤其其中的自他相换法。自他相换就是来自于《入菩萨行论》。
所以对《入菩萨行论》的弘扬,对于我们认识菩提心的重要,以及汉传佛教菩提心的弘扬,大乘精神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学思行笔记(模版)
学思行笔记
3月23日雏鹰学院开了第二次学思行研讨会。通过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学思行笔记以及老师和同学对所共同分享的笔记点评后,让我对自己的学思行笔记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虽然自己在第三期的学思行笔记中较详细的写了这几天的培训内容,但相比写的好的同学来讲自己的笔记在逻辑性和对知识的整合与理解还有所欠缺,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在此过程中,我还发现在写学思行笔记时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重大误区,那就是我一直以为所谓的“干货”就是不能有自己的感想,原来自己错了,我们不仅要记录下学到的点点滴滴,还要记录下心智成熟的一分一毫,记录下自己能力和人格提升的过程。
下面总结一下这几天以来所学到的知识。
一、传输培训:
在此项培训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内容有:
1、IP电话数据传输原理,它不是单独的占用一条数据传输通道,而是像一辆火车向远地运货一样,在起点把所有需要运输的东西都打包然后贴上目的地的标签,到了一个地方就把目的地为此地的包裹卸下来,然后载着其它目的地更远的包裹继续前进到下一个地方,直到所有的包裹都运到标签所写的地方。这样的传输方式就会更节约有限的传输空间,从而传输更多的电话业务。
2、尽量把我们的基站建到闭合环形道上,这样就算其中有一个基站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其它基站的运行。因为其它没有故障的基站就可以逆向运行而不用通过已坏基站传输数据,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基站传输安全度和效率。
3、在双向环的运行线路上不能有多少流量宽度就用多少,要考虑万一出现传输故障要进行信息调头的问题,所以只能用规定限额的一半或略多一点的空间。
二、职场礼仪——个人修养提升培训:
这次礼仪培训主要讲了以下内容:服务行为十准则,其内容有:来有映声、尊称姓氏、问有答声、对视露笑、暂离致歉、唱收唱付、双手接递、关注确认、谦虚致辞和走有送声,我觉得这些都是对客户最基本的礼貌,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于心;仪容仪表,其内容包括男女士的仪容要求,着装要求以及饰品的佩戴问题;形体方面主要讲了礼仪站姿,礼仪坐姿,标准的迎接和指示的手势;沟通方面主要由表情、眼神、语言、声音以及动作构成沟通的一个整体,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为中心,根据对方的水平和状态再来选择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要用的词汇及话语,当然也可以是某些动作,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双方互相了解,相互明白。
当然以上的礼仪内容都是为了打造好中国移动的企业形象,我相信只要我们本着尊敬客户,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那么工作就可以做得好,做得让尽量多的客户满意。当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代表着整个中国移动的形象,所以为了维护我们公司的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声誉,就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懂得约束自己,争取在不给公司抹黑的基础上赢得广大客户对中国移动的赞扬。作为服务业的中国移动,公司职员的服务就是我们公司的产品,要使得自己的产品在质量上和信誉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赢得社会群众良好的口碑,还需要我们全体职员以及众多渠道商的共同努力,通过营业员和客户经理训练有素的把我们的产品直接交到消费者的手上。
三、新业务知识综合培训
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短信、来电提醒、短信自动回复,短信到达通知、短彩俱乐部、彩信、手机上网(彩铃、无线音乐俱乐部、音乐随身听)、手机报、飞信、12580、手机电视、号簿管家、手机邮箱以及手机阅读的特点、资费和分别在手机上、电脑上的开通及取消方式。只有我们先熟练的掌握这些新业务知识才能在帮助用户解决困难的同时向更多的客户推广我们的新业务,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虽然自己对其中某些业务还不是很熟,但是一定会在课余时间多多钻研,争取达到熟练每一项新业务的境界。
四、智能手机的操作与应用
本堂课的内容主要讲了一些主流操作系统如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oid、ihpone os系统的开发商,优缺点和与其合作的手机联盟;手机分类及识别方法,手机按属种分类主要分为正规品牌和山寨机,识别方法主要是看手机字体、图片的清晰度和细腻度以及它支持的软件类型,是否支持软件扩展等方面;手机上网的基础知识、手机上网参数设置以及手机不能上网应该怎么解决。这堂课的内容重点不在于理论知识上而主要在于自己在培训师的指导下拿出自己的手机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际新业务的操作,这样使我们更快的理解了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对中国移动新业务有实际的办理能力,为自己下周就要走上的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以上即为这几天的学习总结,接下来我将讲一下自己这段时间来的思想沉淀。
来攀枝花移动就快一个月了,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日子里我除了觉得自己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以外,更多的感觉是压力,而自己这种压力的根源是因为觉得自己能力的有限和自己队友的优秀之间的反差。经过我的认真观察及与队友的相处和对其的了解,我发现他们每都很优秀,都有值得自己花时间去好好学习的地方。
就这样以前开朗乐观的自己来到这个由优秀的个体所组成的优秀的团队当中时,自己开始更多的观察、听取和沉默,少了笑容少了课堂上的积极发言,其实我心里一直在想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否是正确的,到现在我也没有想出自己的答案也没有人给自己答案,我想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和阅历的增长会的出自己的答案。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学习,努力改进,认真的思考,踏踏实实的工作,努力向一个真正的职业人转变。
第五篇:《现代教育论》笔记
《现代教育论》
提请大家注意:
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教材来复习;
本笔记是教育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真看即可,不必死记硬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具体考试范围要等考前一到两周全校统一公布,我会及时与大家联系,大家不必焦急。杨老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三、教育形态包括: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二、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
《现代教育论》
制度。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正在向终身教育制度发展,并将成为完善的终身教育制度。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自身独特的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经济: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二)政治:掌握着政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掌握教育权,决定着谁能享受教育、谁不能享受教育,决定着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享受教育的类型、程序和方式。统治阶级的这些要求既体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又体现在他们的教育制度上,而且必须借助教育制度加以保障和实现。
(三)文化: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1、大学和高等学校:源自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
2、中学:源自欧洲文艺复兴前后出现的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如英国文法学校或公学、德法两国的文科中学以及之后在欧洲出现的以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
3、小学:源自文艺复兴以前西欧的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
4、初级中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如英国现代中学、法国市立中等学校、德国初级中学
5、职业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发展职业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高级中学: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从20世纪中叶起,各发达国家的教育都经历着一个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高教育水平、普及完全中等教育的时期。现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已普及了高中教育,其他发达国家也正在普及高中
7、短期大学和大学: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的大发展,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高等教育也走向了大众化。美、日、德、法、俄、英等国适龄青年升入高校的已达同龄人的1/5~2/3。有的升入短期大学的比例很高,例如美国短期大学和四年制大学的学生数就大致相等
8、研究生教育机构:随着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机构已成了不少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20世纪中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国家的研究生以高于本科生的速度的2~4倍增长
9、幼儿教育机构:二战后,各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逐步走向普及。与此同时,幼儿教育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即从以保育为主走向以教育为主。幼儿教育机构在不少国家已被列入学校教育系统,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0、成人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以在生产上运用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大生产的产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以欧洲为代表)
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
《现代教育论》
2、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二、学生的地位
1、学生的社会地位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三、学生的发展
即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1、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2、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生理成熟提前;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实用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第三节 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调节
1、师生关系的类型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
2、师生关系的调节
社会调节:主要包括法律和道德调节 学校调节:主要是学校规范的调节
教师调节:主要是内在心理和精神的调节。其原则是教学相长、人际和谐、心理相容。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2、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现代教育论》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学习经验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二、课程理论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巴格莱为代表)
(1)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编订课程、选择教材,有利于学生继承和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2)学科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反映。
(3)通过学校课程来传递知识,易让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1)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2)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
4、存在主义课程论(以奈勒为代表)(1)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2)教材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学生主宰教材。
(3)知识和有效的学习必须具有个人意义,必须与人的真正目的和生活相联系(4)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
(5)注重发掘学生的人生价值,注重学生的情感反应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以多尔为代表)
特点: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第二节 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筛选法、参照法
四、课程标准的定义
五、课程类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六、校本课程的定义: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操作模式:成立团队—环境分析—目标制定—方案拟订—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
八、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九、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1、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政治变革对课程变革的制约表现为: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制约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制约课程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经济因素对学校课程变革的制约表现为: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市场经济发展影响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和课程结构的优化
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文化模式影响课程变革;文化变迁影响课程变革;文化多元影响课程变革
《现代教育论》
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第三节 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二、教学策略的特征: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层次性
三、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第二,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第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第五,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四、教学策略的运用原则: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第二,要树立整体的观点;第三,要坚持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第四,要寻求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配合和变通运用。
五、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阶段;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使学生在规则适用的条件下表现出相应的行动,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
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次只教给学生少量的策略和策略性知识,并且每一种都要教好;教会学生使用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突出策略教学的成功之处;激发学生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内在动机;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坚持长期教学
六、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讲授策略、对话策略和指导策略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一、按照不同的标准,学生生活有不同的分类。按照生活的环境可划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文化生活和同辈群体生活;按照生活的场景可划分为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按照生活的规范性可划分为制度化生活和日常生活
二、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攻击、退缩、焦虑、恐怖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校园暴力触目惊心,欺侮现象日渐增多;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吸食毒品、网上欺凌、不良“短信”)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落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规范失控。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的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
五、“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互动性重要他人”是指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六、学习压力:是指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
七、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学校该如何做?第一、重建教育观(包括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教学观、时空观);第二,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第三,学校重心的转移(包括学校教育实践重心的转变、学校教育目的的转变)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现代教育论》
第十一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一、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二、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由教育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三、教育行动研究质量取决于多种方法的运用,教师要掌握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资料收集法等基本方法
第十二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世界各国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共同特点: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重视提高师资水平;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二、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
(一)学前教育
纵观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有三个共同倾向:保护儿童权利,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学前教育趋于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重视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培养
(二)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初等教育的生师比逐渐合理
(三)中等教育
增加入学机会;中等教育结构的改变;中等教育内容的调整和充实
(四)高等教育
规模的扩大;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三、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一)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二)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三)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四)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四、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