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第三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根据国家民委研究室理论政策处张谋处长在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2月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会议上的讲话改编)
2008年3月14日,少数不法分子在西藏拉萨制造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烧死或杀死藏汉群众18人,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008年3月15、16日四川阿坝、甘肃甘南分别发生打、砸、抢暴力事件。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5”事件死亡人数达到140人。几起事件都关系到了民族问题。
对于民族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简单谈一下。第一个方面是对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个方面是对党的民族政策的理解,第三个方面是对当前民族工作形势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对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呢?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民族问题有三个关系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安康。具体来讲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三个眼光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世界的宽广眼光,第二个是历史的深远眼光,第三个是全局的战略眼光。我们讲世界的宽广眼光,主要是讲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民族的世界,我们全世界有多少民族,其实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估算有2500多个,也有的学者说有3000,民族的数量比国家的数量多得多。所以大多国家都是多民族的国家,以前所说的单一民族已经变成多民族的国家,比如英国和法国。法国的议会是白人的国家,足球队是黑人的国家。2005年巴黎发生骚乱,当时萨科奇任内政部长,法国移民第一代的待遇不错但到了第二代,他们认为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有大量失业引起骚乱。这和民族有关系。一般来说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问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美国的黑人问题,加拿大的魁伯克问题,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法国的科西嘉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人问题,还有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以及俄罗斯的车臣问题。可以说历史上很多的重大事件都和民族问题有关,二战后全球大的纠纷冲突有332起,和民族问题有关的有278起占80%,这样看来民族问题的确是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一个重大的问题,不容忽视。也可以说是全球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回顾20世纪以来,有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主要是一些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席卷了亚洲的广大地区,称为“亚洲的觉醒”。后来扩展到非洲、拉美。像朝鲜的3.1运动,中国的5.4运动,印度的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运动,这些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我们认为是进步和正义的,由几大帝国如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瓦解了。第二次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二战以后到60年代初,在这中在亚非拉和大洋州,建立99个国家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在这一次浪潮中基本被摧毁。这次浪潮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本质上是进步和正义的。影响我们当前的是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这一次是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的过程中爆发的。苏联从一个变成十五个,南斯拉夫从一个变成六个,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变成两个。这一次民族主义浪潮民族意识很强,宗教意识很强,分裂和独立的意识很强,而且更突出的是它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共产党领导。
回顾这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我们要知道民族主义的思想、运动、影响是始终存在的。100多年来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是深刻的。在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中,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解体了,那为什么中国能够抗住这次的冲击呢?主要的是有没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能不能有效的维护民族团结。有的国家受到了冲击比如卢旺达,在1994年发生了大屠杀。卢旺达是两大民族:一个是图西族,一个是胡图族。卢旺达独立后两民族的利益分配没有建立好的机制,在冷战期间有的问题受到压制,冷战后矛盾爆发,发生大屠杀。这个国家原有750万人,100天内死亡100万人,200多万人逃亡。所以说一个国家有没有好的民族政策是一个国家成熟的标志。
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华人都多,印度尼西亚苏哈托时代对华人既打又拉,华人经济实力强和本地人民族问题缠在一起,当民众对政府有意见时就转嫁给华人,而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就开明的多,马来西亚比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好的多。中国要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和民族问题也有关系,在斯大林时期搞大俄罗斯主义,认为民族问题解决了,思想上也放松。1937年到1944年苏联为了保障西部领土的安全,把20多个民族400多万人迁移到西伯利亚和东亚地区,其中11个民族整体迁移,这些民族不被信任包括车臣人。勃列日涅夫时期对民族问题视而不见,戈尔巴乔夫从极”左”转到极右,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引发民族分裂主义泛滥。从1987年1月到1988年发生了300多起民族骚乱,最终苏联在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综合作用下走向解体。苏联解体后车臣问题严重,民族仇恨很深。邓小平曾说苏联问题让我们知道要把坏事变为好事,把好事变为传统。
第二个是历史的深远眼光,在宪法中庄严的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句话概括了过去反映了现实,也昭示着未来。中国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之间有融合的成分,56个民族中汉族血统最杂,汉族如滚雪球越来越大。再有羌族用自己壮大别人,很多民族有他的血统,自身越来越小。古代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和很多民族通婚形成了回族,其他民族也是这样的。20世纪初“中华民族”这个词才出现,但却概括了5000多年民族发展的历史。孙中山时代提出驱除达虏,但中华民国成立后就该为吾族共和。回顾历史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和联合就没有泱泱大中国。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发挥主要的作用,但其他民族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少数民族很大程度的帮助了汉族,他们加入了祖国的大家庭就在政治上帮助了汉族。进一步说我们的祖先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三大宝贵遗产,第一是广大的国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第二是众多民族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大家庭;第三是灿烂的文化。北京语言中有其他民族的语言成分如胡同、涮羊肉、旗袍等。回顾历史哪个朝代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哪个朝代就强盛。
第三个是全局的战略眼光,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民族问题,也就要了解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概括起来是五个字,一是多,就是民族成分多人口数量大;二是广,分布广泛,相对聚居;三是边,地处边疆位置重要;四是丰,地大物博,资源富足;五是穷,发展相对滞后,建设任务繁重。多:汉族占90%多,少数民族只是相对少。广: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12个省区市,占全国少数民族70%以上。边:陆地边境线2.2万公里,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县级单位135个,107个在少数民族地区,2000万人,一般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为边境安全作出巨大的牺牲。云南边境一个村在越南自卫反击战后有78人,78人有87条腿。西藏边境有一个乡只有三个人,父亲是乡长女儿是文书,因为那是中国的领土。在边境就是放政治牧种军事田,即使不能收,只要种就是本国领土。丰: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64%,人口不到10%,从黑龙江的瑷辉到云南的腾冲划一条线,以东是季风区,农业为主人口密集,以西高原沙漠干旱半干旱地区,牧业为主人口不多。资源丰富。穷:经济文化较落后,突出的是吃饭难、看病难、行路难、上学难。云南的高山峡谷靠滑索外出。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国历史特点:天下已定边未定,天下未乱边已乱。
第二个方面怎么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要解决民族问题就靠好的民族政策和策略。总得看就是“4+1”。4就是四条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1就是一个关键,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础,是宪法原则。平等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平等享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的权利,享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人口再少也要有一名代表。民族问题和宗教联系紧密,少数民族有群众性信仰宗教的特点,比如藏族等。比如党员不可信仰宗教,但少数民族就有入党的,可以参加一些活动但不可为宗教领袖。全国代表大会政协会议就有七种文字翻译,方便少数民族,在人民币上就有少数民族的文字。风俗习惯也很重要,比如入土和入口问题。回族不吃猪肉,只是群众的一条。历史上在这方面对回族有歧视,在现在也有这样的事情出现。1993年有个从台湾引进的脑筋急转弯就提出回族不吃猪肉是因为回族的祖先是猪,这个类似事情在1933年也出现,引起穆斯林回族不满,甘肃有大规模游行示威。民族团结是核心也是根本原则。3.14后在一些地方针对藏族民众出现了四拒,拒住拒餐拒载拒卖。7.5事件后在浙江有辞退维吾尔族员工的事情,中央出台文件专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3.14和7.5事件后我们的定性:既不是宗教问题也不是民族问题,而是严重的暴力犯罪问题。
我们要怎么样正确的认识民族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讲的是法律的尊严。处理这些问题,不能把与民族有关的事情就等同于民族问题。如果简单的处理这个问题,那是不是就把“七五事件”等同于汉族与维吾尔族的冲突了?那就成为了民族对立了。宗教问题也是一样。“七五事件”首先它是个违法犯罪问题。处理民族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考虑民族因素。
接下来我们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有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为什么要搞民族区域自治?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长期探索的结果。我们也曾借鉴苏联的经验。但后来考虑到,如果用苏联的方法,会有被大国操纵的风险。我国第一个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它比新中国成立的还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中国是个大杂居,小聚居。苏联不是不想搞单一制,而是苏联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其搞不成。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而中国是土著民族。中国也不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所以,在中国国情的条件下,我们搞了民族区域自治。这样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同时要知道,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因为自治乡太小,自治权行使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很快,也证明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同时,民族区域自治不容质疑,不容动摇,不容削弱。
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根本立场,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例子:一,西部大开发,于1999年提出,背景是当时中国有条件搞西部大开发,如果西部不发展起来,我们就会很危险。西部大开发首要任务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央的决心很大。二,扶持人口交叉民族地区的发展。这些地区发展比较滞后。中央提出不能让一个民族掉队。这些地区的人口加起来有63万人,这些人口大都是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三,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地区,中央会加大扶持力度。这实际和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有人提出有没有必要对少数民族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我认为有必要,因为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条件。一定的照顾、倾斜是有必要的。如高考加分问题,不在乎加多少分,但是原则立场不能动摇,具体加多少分怎么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少数民族干部较了解民族地区的情况,有些话容易说。若没有少数民族干部,很难使少数民族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对此,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创建民族大学等。有个问题,国家机关中少数民族干部较少,国家对此也在探索具体解决办法。
总之,平等、团结、自治、共同繁荣、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这五个方面就构成了我们国家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需要我们全面把握,正确执行。
第三个方面,对当前民族工作形势的认识。
这是社会各界最关注的。中央是很清醒的。我们首先要吃透中央政策:第一,坚定立场;第二,正视挑战;第三,共同努力。
1.坚定立场。什么是坚定立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三个不动摇:坚持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不动摇;坚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形势是良好的不动摇;坚持我国民族关系和大问题是健康的不动摇。这三个不动摇,胡主席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当前,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这是最关键的。有的人提出用民族融合来解决民族问题。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有两层含义,民族消亡与自然同化。民族消亡是遥远的以后的事情。自然同化,马克思是赞同的,挺好,但问题是不是想搞就能搞的。若强迫推进,是不行的,是不可能成功的。人为的抗拒自然同化也是不行的。如满族,刚开始时,人为的抗拒,现在这个民族基本上都消失了。所以只要有一定的环境,同化一定会慢慢的推进的。人为能改变的是规则,不可能改变规律。所以,党和政府不应将民族融合作为一个口号提出来。但我们可以倡导民族间相互学习。只有民族充分的发展,才能有自觉的融合,才会有自觉的消亡。
2.正视挑战。这里需要强调四个更加:第一,影响民族问题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如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七五事件”很快全国都知晓,互联网上七嘴八舌,容易歪曲事实,以至群众激愤,被敌对势力利用,四处点火。还有干部作风问题,当地政府对小问题应对不力。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不能离开社会总问题单独讲民族问题,尤其在民族地区,有很多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矛盾会以民族问题的形式反映出来。所以,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会更加复杂,不仅是现在,而且包括更遥远的未来,应有足够的认识。
第二,境内外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关系对我们西化,分化的形势更加严峻。对中国的崛起,西方没有人会欢迎。西方对我们打民族牌,宗教牌,人权牌是肯定不会手软的。可以说这个不光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问题是一个大国崛起中的共性问题,在历史上,所有新兴的大国都会面临既有霸权的阻挠。一个大国意味着国情复杂,民族众多,而且是文化多样。所以,大国崛起,对现有的世界格局有挑战,既有霸权肯定会遏制你。
第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当前,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改善,和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态势还没有根本的扭转。全国贫困人口有百分之七十二在民族地区,其中贫困人口中有百分之五十二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到少数民族。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的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民族地区内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如“七五事件”的肇事者大都来自贫穷的南疆,新疆内部地区差距就很大。南疆很贫穷,而克拉玛依就很富有。而恰恰民族地区内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民族差距是重合在一起的。加快发展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发展的成果不是某一部分人享受。只有这样的发展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拥护。另外我们还要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的新期待。第四,工作环节上的不适应问题现在显得更加突出。政府要反思工作上的不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可能比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的问题更多,但是我们不能不发展。经济社会越发展,有可能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要求更高。其实,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现在处于信息化时期,人民的权利意识更加提高后,问题出现后处理起来都比当年复杂的多。民族地区出现一种倾向,“不出事麻木不仁,一出事政府买单”。地方政府对很多事情不愿管,不敢管。反映了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增多,这些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共同努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现在我们的民族关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关系,不光是民族地区的事情,不光是少数民族的事,也不光是民族工作部门的事,全社会都要关心,越往后可能越是这样。每个人都要做民族团结的建设者与促进者。在学校里,如何贯彻好民族问题的指导纲要?无论怎么开展,对我们学生来讲有三个方面必须要强调的。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心中有数,才不会发黄腔,才不会乱讲。认识上去了,行动才能跟得上。头脑中有民族问题这根弦,因为这是我们的国情,回避不了。
第二,加强交流,相互包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欣赏别人的文化。我们都要了解一点其它民族的民族习惯,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民族习惯。多搞活动,大家在一起交流。处理民族问题,不要怕麻烦,要敢管善抓。人心都是肉长的,交流沟通起来,一些问题就会很好的解决了。
第三,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大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涉及大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行不要有,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不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就一定能使中华民族的团结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二篇:国情教育3 第三讲 民族团结篇
国情教育 第三讲 民族团结篇
学习目标
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增强维 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2、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快速识记考点十一,自测
1、我国坚持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4、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5、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理解考点十二,明确
各民族为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了哪些贡献?(采用复述法)
三、识记考点十三,检测(分点作答)
1、国家、个人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2、对于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信仰等习惯我们采取什么态度?
补充:
1、民族团结的成就: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车
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①各民族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繁荣;②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③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四、浏览考点十四,理解识记
1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当堂达标 选择题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要维护和巩固这个民族团结,就需要我们()①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行民族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0多年来,西藏的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的民族政策()
①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②消除了民族间的差异③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④是西藏繁荣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有不同的服饰和艺术,也有着不同的信仰。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①批判地继承与发扬 ②予以重视,保护好文化遗产 ③用汉文化取代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 ④予以尊重,平等对待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能直接体现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事件是()
A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B习近平出席2013年APEC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C重庆原市委书记***因违法乱纪被判处无期徒刑 D山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展开对口支援工作
时事聚焦: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大量暴徒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 猖狂打砸抢烧。截止到7月10日23时,“7.5”事件已造成184人死亡,1080人受伤,260部车辆被毁,209间门面受损,2栋楼房被烧毁。“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由“世维会”等三股势力直接煽动、策划下实施的有组织、有预谋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请你思考:“世维会”等所作所为的实质是什么?
你认为“疆独”行为能得逞吗?为什么?
第三篇:形式与教育考试第三讲
主要观点:
一、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原因:
1.自然条件的差异
2.历史条件 3.政策原因 4.体制原因 如何解决:
1.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
2.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资金、技术、人才 和管理要素)。
3.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4.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
二、怎么看就业难
原因:
1.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2.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3.就业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4.当前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给就业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解决:
(一)农民工就业:
1.稳定企业就业。国家实施“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的措施引导企业尽量不裁员、少减员。要保持援企稳岗政策的连续性,减轻企业负担。2.强化就业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择业机会。
3.技能培训。要根据企业用工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开展上门、对口培训和岗前培训。
4.优化创业环境。要把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给农民工创业更大 1 的支持。
5.加强权益保护。
(二)大学生就业:
1.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如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等。
2.各级政府要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争取更加积极地促进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政策。
3.对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4.对大学生自身来讲,应该增强信心,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三、怎么看看病难
原因:
1.政府投入相对不足。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3.公立医院趋利化。4.医保保障水平低。5.药品价格虚高。
6.部分群众不了解基本医疗和健康知识,不管大病小病都直奔大医院,并要求医生提供大检查、多开贵重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如何解决:
1.加快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加快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建设。3.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总之,要构建一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协调有序的运转机制。
四、怎么看教育公平
原因:
1.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2.教育投入不足。3.资源配置不合理。
4.政策制度不完善。
5.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如何解决:
(一)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是“提高质量”,教育公平,主要表现在质量上。2.是“缩短差距”,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西部义务教育。3.是“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
4.是“建立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1.深化流入地政府责任。2.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3.扶持社会力量办学 4.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5.研究制定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三)如何保障经济困难学生上学 1.扩大资助范围 2.提高资助标准 3.动员社会力量 4.落实资金保障
五、怎么看房价过高
原因:
1.投资推动。随着人们收入增加,投资需求日益旺盛。
2.资金推动。因为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足,也就是说市场流
通中的钱过多。
3.低价推动。“土地财政”导致的地价上涨成为高房价的一大推力。4.制度原因。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只有10多年,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5.由于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自然增 3 长,这对住房产生了新的较大需求,住房供应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解决:
以坚决的态度把“新国十条”的贯彻、落实一抓到底,决不动摇,促进房价稳定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明确责任”,就是要明确在贯彻“新国十条”时,各级政府的责任。2.“抑制投资”,就是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的住房需求。
3.“增加供给”,就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给。4.“促进保障”,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5.“严格监管”,就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严格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
六、怎么看分配不公
原因;
1.社会历史的原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之间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2.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则仍然存在,体制不健全必然造成分配不公平。如:不论地区、领域、行业改革的力度不同,而享有的机会、占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所以导致利益分配的差异。
3.相关政策不完善的原因。分配问题不单纯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受到很多方面政策的制约。如:受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限制,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劳动保障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基层社会保障欠缺等。
4.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如何解决:
1.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2.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3.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怎么看腐败现象
1.反腐不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是雷厉风行、坚决打击,表现在:
①“真打”,对腐败分子动真格。反腐败没有停留在口头上,二是落实到行动中。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4504件,结案13280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8708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66人,还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5548件,涉案金额39.1亿元。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立案351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21人。
②“狠打”,严查深挖抓“老虎”。不论职务多高,只要搞腐败,就一查到底,决不姑息。2009年查处了王益、皮黔生、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等一批大案要案,正在立案侦查的还有许宗衡、李堂堂、黄瑶、宋勇、康日新、张春江等。“经济有特区,反腐无特区”,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抓时一位网友的留言,正说明了这一事实。
③“善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推动反腐败工作从着力治标、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转变,努力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合力,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
2.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①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发生和发展必然遵循的一定规律,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把防止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常抓不懈。
②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包括从严惩治的措施,治本的内容,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等等。
③完善教育制度。④完善惩治制度。
第四篇:第三讲关联词
新起点文化培训中心
第三讲关联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联词的种类吧。
(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又„„又„„,一会儿„„一会儿„„。
(2)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不但(不仅)„„而且„„,不仅(不光)„„还„„
„„甚至„„,„„还„„,„„也„„。
(3)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是。
(4)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却„„,„„否则„„。
(5)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为„„所以„„,既然„„就„„,这所以„„是因为,„„因此„„。
(6)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要是„„就„„。
(7)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有(除非)„„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
(8)取舍关系。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一)关联词练习:
1、()不努力学习,我们()会落后。
2、我()喜欢语文,()喜欢数学。
3、关在“笼子”里的()动物,()游人。
4、()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物的一个奇迹,()吸引了许多游客。
5、王红()成绩优秀,()从来也不骄傲。
6、同学们知道,()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7、小杨很爱劳动,只要有空闲,他()打水()扫地。
8、()社会主义,()能救中国。
9、开国大典那天,()群众把嗓子都喊哑了,()觉得不能充分
表达自己心里的兴奋和激动。
10、()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11、()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方法把人的头盖骨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
(二)成语填空
气象()()、风云()()、奇峰()()、()隐()现、()()驾雾、飘飘()()、白云()()、()()万变
有利()()、有机()()、有()有()、有()有()
有口()()、有()无()、有求()()、有志()()
风华()()、出类()()、才思()()、后生()()
文思()()、手不()()、笔下()()、力透()()
(三)小小神医。
1.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2.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3.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使我的素描画进步很快。
4.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5.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四)轻松一刻。
1、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
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
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2、谁是冠军
一场足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
了冠军。”
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足球赛山东队赢了。公报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另一个人说,不对。战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二:阅读篇: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
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
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
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
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
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
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
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阅读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妇孺皆知()秃丘()..
奢华()不解之缘()..
2.“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5.从下面所举的事例中选择一个,联系前后,加以想像并简要回答问题。
(1)当“苹果”电脑公司开发了“鼠标”这种新技术后,“微软”落后了。你认为
盖茨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
6.亿万富翁盖茨,有一次和同事去开会,由于迟到了一会儿,找不到免费停车位,同事建议付12美元停到贵宾车位。你认为盖茨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
(二)放弃天堂的导盲犬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
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
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
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天使鄙视地看了这个主人一样,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由谁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问:“哦,什么比赛呢?”
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主人想了想,同意了。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来,多年来这条导盲犬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轻轻松松赢得比赛。
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主人。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 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
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狱的方向。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 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呢?(200~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第三讲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讲 城市总体规划(1)
一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背景
城市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应突出综合性、政策性、超前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城市总体规划一方面解决着城市发展的技术性问题,另一方面还传接着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并且这种传接过程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往往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划应该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
1.1 国家政策和宏观背景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编制和实施,做到依法规划;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也必须考虑及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切实落实国家方针政策,行业规范和地方实施细则的指导意义。
1.1.1 国家政策和部门法规体系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1.国家政策
1)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背景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 2)国家产业背景
国家产业政策1990年以来集中在6个方面: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强基础产业,努力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严重滞后的局面 三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
四合理调整对外经济贸易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 六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3)国家经济政策背景
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消费结构升级、宏观调控等 4)国家土地政策背景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政策的核心。正确处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近期,我国土地政策收紧,对用地审批进行严格审查。
此外,国家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农业政策、房改政策等的调整对城市总体规划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2.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1)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
3)地方城市规划法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4)城市规划行政规章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5)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6)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 《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
1.1.2近期大政方针对城市发展的宏观指导
1.城市各类开发区的管理规定
2003.12.30出台《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通知,“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整改,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的现象,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违规用地等突出问题,促进开发区规范、协调地发展”
2.城市建设中的有关规定和限制
2004.2.12发布《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通知中与总体规划有关有两项内容:
“一是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的建设,各城市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80米(含80米)的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2公顷(含2公顷)的游憩集会广场。”
“二是规范城市广场、道路建设规划,原则上,城市游憩广场的规模,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1 hm2,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 hm2,大城市不得超过3 hm2,特大城市不得超过5 hm2;城市主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40m,中等城市不得超过55m,大城市不得超过70m,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主干道确实要超过70m的,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说明。”
3.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2003.2.28,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对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要从全局出发,按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确定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确定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确定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明确控制的标准和措施,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
4.城市规划内容的有关确定
2002年8月29日,建设部印发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指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近期建设规划为5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2.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3.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去等相应得保护措施。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1.提出对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意见。2.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3.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治理和建设的意见。4.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指出:本规定所称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分滞洪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区。2.省域内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3.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2.城市建设用地,包括用地规模、发展方向等。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5.城市防灾工程。6.近期建设规划。
1.2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1.2.1 城建部门的要求
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体现在区域协调的各个方面:
1.区域人口和用地指标的协调 2.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 3.区域环境建设的协调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用地布局方面 2.功能分区方面 3.市政公共事业方面
4.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
5.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机制方面
1.2.2 地方政府的要求
地方政府是城市开发的主体,是城市开发的最大获益方,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往往更加强调物质规划和主观规划。
1.夸大经济发展首要位置 2.迎合领导意识
3.过分强调与地方规划设计部门或单位方案结合
1.3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特殊性
1.3.1 审批程序的特殊性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周期长,一方面与规划审批的内容复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规划审批制度有关。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不同规划的审批主体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本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以外的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总体规划审批的一般程序:
前期工作、申报工作、审查工作和报批工作
二 城市总体规划程序
2.1 调研阶段 2.1.1 项目委托对话
1.提出要求,包括:编制、修编和修改三类。其中修编是目前规划市场的主流。
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城市发展需求 2)行政区划调整 3)城市地位变更
2.项目接洽,对项目技术深度和收费标准的谈判。
1)现场踏勘:包括城市区位、地理特征、城市结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城市
重大基础设施现状及布局意向。
2)广泛交流:通过各种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会议和规划城建专业部门会议)深入了解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资料分析:上版总体规划及实施情况、地形图精度覆盖范围及测绘时间、地方城市规划的各项成果
3.签订合同,项目准备书(P38)、合同书。
2.1.2 现场踏勘
1.现场踏勘
1)市域踏勘:各个下辖县、市区城关镇、重点镇和有特色的一半镇的规模、职能、特性、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发展潜力、交通条件和资源区位优势等内容。2)中心城区踏勘:为绘制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图作准备
2.部门访谈
1)分类召开座谈会 2)部分部门补充访谈 3.周边城市调研 4.广义资料收集
2.1.3 基础资料汇总
1)电子资料汇总
图件和文字,首先明确工作地图、核对坐标系和比例尺,其次建立资料库。2)文字资料汇总
将各部门提供的行业资料汇总。3)座谈及访谈笔记汇总
座谈会会议录音记录整理纪要,结合访谈撰写总结,作为现状原始素材。
2.2 初步构思阶段 2.2.1 现状分析
1.绘制现状图
通过现场踏勘,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城市建成区用地现状图。
2.量化统计分析
1)横向分析:一般应用于经济指标分析中,通过对周边城市、同等规模城市或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类似的城市的相同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所规划的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
2)纵向分析:包括用地数量变化分析、历年经济指标变化分析、历年人口变化分析等内容。
3.分类汇总 根据项目组小组成员的专业背景,分工汇总一手资料。
1)人口与经济类分析:包括财政收入、GDP、人均GDP、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现状产业布局、人口综合增长变化趋势、城市化水平及发展动力。通过分析,掌握城市社会经济基础、实力和发展前景。
2)交通类分析:包括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两类。其中对外交通具体包括铁路、公路、民航、航道等现状和规划意向。在市域范围内还要明确公路网结构和大型站场选址。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结构、各项道路指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统计、中药交叉口、各类站场以及加油站、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现状和发展意向。通过交通分析,提出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3)用地类分析:主要包括现状建设用地平衡、对照历史形成用地增长模式图,分析城市各类用地投入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系统分析各大类用地的现状问题和规划意图,包括居住用地,工业仓储、绿化、公共设施。
4)城市重大近期项目和意向分析:通过座谈和分析了解到的近远期城市意向项目,如行政中心的搬迁、新区开发、工业选址、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初步掌握项目位置、占地规模和启动时间。
5)城市市政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城市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供热、环保卫生、综合防灾系统的分析。
4.现状分析汇总
1)建立用地平衡表
根据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分为10大类、46种类、73小类。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划分应以中类为主,部分用地划到小类。
2)城市问题小结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和大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更注重解决城市现状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城市现状问题的把握直接影响城市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师一般从经济发展、用地结构、用地布局矛盾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通过各项数字指标,阐明城市现状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3)城市规划依据的确定
国家的相关政策;地方实施细则或建设部门政策;地方区域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都市圈规划)作为指导性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专项规划成果也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考虑。
4)规划范围的确定 按规划的内容确定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为整个市域范围 城市总体规划工作范围为中心城区
战略研究的范围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国、省、周边城市地区。
5)规划期限的分解
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是20年,近期规划一般5年,2005年以前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以15年为周期,即以2010年为近期,以2020年为远期,2020年以后为远景,2005年以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可按20年周期顺延。
6)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针对城市问题的总结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判断而得出的,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城市规模、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并以此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
2.2.2 初步方案构思
1.根据城市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确定的多种方案,一般称东方案、西方案、北方案和南方案。
2.依据城市的不同发展速度确定的多方案方式:稳步发展型方案、加速发展型方案和跨越发展型方案。
3.依据重点要解决城市主要问题确定的方案方式:交通疏导型方案、新区开发型方案、生态涵养型方案。
实际工作中往往综合三种方式,以1,2,3。。,选定3-5个方案对比,就城市发展方向、主要门槛、城市结构、开发成本、路网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等进行对比,选定最终方案。
例如:
编号
方案
发展方向 主题
经济基础 城市结构 交通布局 城市发展轴 工业格局
城乡区域联系 用地规模
主要开发门槛 景观格局
2.3 规划协调阶段 2.3.1 与委托方协调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般由地方城建部门或规划部门代表人民政府行使委托任务,并负责提出规划目标和规划要求,与设计单位商讨规划深度,同时监督协助编制方编制规划的全过程。
对于中小城市,城市的发展前景因区位条件和市场条件而呈现地域差异大的特点,规划深度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以下5个方面要与委托方协调:
1.规划目标的协调
中小城市政府对自身城市发展的期望较高,往往提出过高的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人口、用地、城市化水平等指标及形象工程用地标准上,而过高的指标将造成城市不切实际的发展,使基础设施投入过度超前,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技术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宏观指导政策、城市发展的大背景,还要掌握城市本身所处的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历史传统,发展优劣势等基本情况,科学推导发展目标。
2.关于总体规划人员的协调
委托方对编制人员的挑剔,从两方面入手解决:
1)阐明规划小组的历史成绩和经验 2)提交给委托方详实的项目准备书
3.关于总体规划内容和深度的协调
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特色,规划深度和侧重点也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以下几项内容,以专题研究或专项规划形式表示:
1)生态环境及环境容量研究
2)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研究
3)区域定位和区域分析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研究)4)城市特色研究
5)城市化与城乡协调研究 6)其他专项研究
《城市规划编制规范》
《江苏省城市规划编制要点》中明确提出专题研究方向,包括城镇发展的区域定位,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选择,城乡人口迁移与分布的机制和趋势,城镇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实施对策研究以及重要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4.关于总体规划程序的协调 按照《规范》,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程序一般分为纲要评审和成果评审两个阶段,这两项成果评审在中小城市均由省建设厅组织,直接按照这个程序,会造成地方意见过多,因此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程序应增加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初步方案汇报会
向地方政府汇报现状调研情况和主要分析结论,阐明规划程序和构思,详细说明比选方案的成本、发展方向、城市结构、重大用地调整等内容,以框架介绍为主,提交规划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人口、用地、城市化水平等),以粗线条表示,精度误差可在10%-20%。
2)准纲要汇报会
3)准成果汇报会
5.关于总体规划进度的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的周期一般为8-12个月,一般增加1-3个月的时间以满足不可预测因素带来的实践延误。
2.3.2 与评审审批方协调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评审方由所在省建设厅承担,因此,总体规划编制组进驻现场前后应在几个阶段与建设厅主管规划评审的部门和人员接洽。
1.进驻现场前后的协调——了解地方建设部门的要求
开始调研时,应要求委托方出示省建设厅同意该城市修编总体规划的涵或通知,正式步入法律渠道。不同省份对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有成文或不成文的特殊要求。例如,江苏省建设厅对长江沿江城市有沿江统一开发规划的要求,对省域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城市化水平目标及用地标准等。
2.纲要汇报前的协调——对规划要点的协调
纲要汇报前有许多关于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包括规划期、规划范围、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战略等内容,要与建设厅主管规划人员接洽一次。
3.成果汇报前的协调——对规划成果修改内容的协调
2.3.3 与合作方协调
编制总体规划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委托方同时邀请多方合作总体规划形式,简称分工合作式;二是编制方就单方面问题邀请专业部门或人员参加的形式,简称协助合作式。
1.分工合作式
为更加科学合理的编制总体规划,编制方通常会聘请不同的设计部门分担部分总体规划的工作,按主要内容分类,包含城镇体系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和工程设施规划三类。按不同的专业背景分,经济地理专业人员擅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专业人员擅长用地布局规划,市政工程专业人员擅长工程设施规划。
2.协助合作式
2.3.4 与地方各专业部门协调
1.召开座谈会 2.部门访谈
2.3.5 与公众协调
1.公示展览 2.问卷调查
2.4 修改完善阶段
经历了各个阶段的规划协调工作进入修改完善阶段,从外业转向内业,从座谈转向总结,并最终确定深化方案。
2.4.1 意见整和
各方的意见都代表着单方向的利益,汇总、整理,分三类意见: 1.明确听取意见修改的(规划工作中的失误)
2.对部分意见改良后明确修改的,即一定幅度的修改 3.不予采纳的意见(对规划的误解、偏差)
2.4.2 深化方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规定了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的内容和成果:
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地位,原则确定市县的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3.原则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 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4.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2.5 评审报批阶段 2.5.1 规划成果与城市建设的协调 2.5.2 组织评审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