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文件
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文件
川青办〔2008〕10号
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
关于切实做好《四川青少年年鉴》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团委,省直团(工)委:
经由中共四川省委批准编辑出版的《四川青少年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我省加强青少年工作科学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对于引导青年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实现跨越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年鉴》自从2003年开始按年度编纂出版以来,得到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已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团省委书记张彤在第十二次团代会报告中对此给予了肯定。为切实做好《四川青少年年鉴》2008年卷入载资料的报送和2007卷发行征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共青团组织和省直单位应不断完善编写工作机 1 构,并于2008年8月底前,向省编辑委员会报送变化后的编写工作小组名单。
二、各级团委要充分认识《年鉴》对于存史与总结交流青少年工作经验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做好向有关青少年教育、管理、服务、科研等机构的发行宣传工作,以不断扩大《年鉴》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切实做好2007年卷征订工作,并于2008年6月20日前向编辑部报送当地征订数。
三、“市(州)、县(市、区)青少年工作简介”篇,为各市(州)、县(市、区)团委2007年开展青少年工作主要内容介绍。撰写体例为条目体,内容结构按概况、主要工作活动与成绩、领导名录等序列安排设置,以三人称客观记述,按规范格式撰写,文稿如实署明撰写者姓名,篇幅按市(州)3500字以内、县(市、区)3000字以内把握。入编文字信息资料所反映内容的时间断限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图片资料截止断限可适当放宽。凡上报“简介”篇资料内容,请于2008年5月31日前以电子版报送《年鉴》编辑部。
四、省直单位2007年所开展的青少年工作活动,概以综合情况反映,一人称格式撰写,分别入载各相关篇章。
五、为总结共青团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2003~2007年)间各市(州)共青团工作经 验,2008年卷《年鉴》拟在“青少年工作发展理论研讨”篇开辟“五年回顾 ”专栏,专门记载市(州)团委书记从青少年工作发展方面进行“实践——探讨——创新”的理论文章,篇幅限在3000字内,2008年7月底截稿。
六、此件请各市(州)团委及时转发至所属县(市、区)团委。
联系单位:《四川青少年年鉴》编辑部
联系电话:(028)86250027
传 真:(028)86256657 电子邮箱:scqsnnj2008@163.com
scqsnnj2006@163.com
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
2008年3月11日
主题词:青少年年鉴 工作 通知
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
2008年3月11日印
(共印200份)
第二篇: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文件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文件
川委办〔1995〕15号
★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
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地、州、县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级各部门:
《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委办〔1987〕19号文件同时作废。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1995年3月6日 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形式和正确途径。为了推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加强对全省文明单位 建设的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总则
(一)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由地方党委、政府授予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文明单位分为省级、市(地、州)级、县(市、区)级,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命名。
(三)我省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居民区、农村村镇,均属创建文明单位范围,都应通过自建或各类共建活动,争创文明单位。
(四)创建文明单位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改善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并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有效措施,保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六)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在县以上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做好工作。新闻单位要加强宣传报道。
二、评选条件
(一)文明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组织领导好。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创建文明单位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干部工作落实,有关方面齐抓共管,领导班子以“四好”要求为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勤奋务实,廉洁自律,作风民主,群众信任;创建活动常年不断,措施有力,制度健全,任务落实,群众参与,实效明显。
2.思想建设好。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3.改革开发好。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认真执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开发、搞活,开拓进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成绩显著。
4.生产(工作)好。坚持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致力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突出,生产(工作)安全、文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济效益高,社会效果好,事业发展快。总的生产(工作)水平(效率)居当地(本系统)同类单位先进行列,生活明显改善和提高。
5.社会主义新风好。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树新风活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耸关系祥和;单位风气好,是非分明,纠正和抑制不正之风;治安秩序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其他案件和违纪现象逐步减少;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做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常化,无计划外生育现象;清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净化、绿化、美化环境成效显著;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类共建和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6.文化活动好。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业务、身体素质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完成各项教育、培训任务成绩突出,经常开展群众性的读书、科技、演讲等开发智力活动和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
(二)文明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抓发展经济、奔小康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改革、开发、搞活方针,广开致富门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兴办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受益面日益扩大,优抚“五保”、扶贫工作落实;总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治穷致富水平居本县(市、区)同类村先进行列。
2.抓思想建设,安定团结好。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干部群众,认真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支部、村委会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领导班子团结好、党风正、荛实、廉洁奉公,群众信任;党政重视创建文明村活动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广泛开展培育“四有”公民、党员“三带”、评选“三户”等创建活动,效果明显。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民兵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明显提高。
3.抓科技文化,开发智力好。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常识的“三普及”教育和“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科普村”活动效果明显;认真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效显著;因地制宜兴建各种群众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移风易俗活动,宣传晚婚晚育效果好,计划生育达到国家要求。
4.抓综合治理,社会风气好。干部群众遵纪守法,遵守乡规民约好,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的现象,基本刹住偷盗、赌博、乱砍滥伐、封建迷信等不法行为,清除吸毒、卖淫、拐卖女儿童乖社会丑恶现象,杜绝各类重大案件和人为的重大灾害事故,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5.抓服务质量,职业道德好。领导干部和办事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工作效率;村办企业、“窗口”服务行业制订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工作规范,纠正和抑制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取得显著成效。
6.抓环境建设,生活条件好。全村环境建设有规划,改善村容面貌和居住条件成效明显,街道、院落、村户环境卫生经常化、制度化,道路平整,饮食卫生符合《食品卫生法》;因地制宜“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井、改灶、改厕所、改畜圈、改环境卫生)成效突出;防病治病措施落实,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三)按以上条件考核衡量不同等级的文明单位时应有所不同,对高一级的文明单位应当严一些。评选省级文明单位,应按以上两个条件考核验收。各市、地、州也可根据以上两个条件的要求,制定属于本地批准命名范围内的、更为符合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文明单位实际的评选条件。
三、命名办法(一)按各地制定的创建文明单位规划,开展自建或各类共建活动达到评选条件,以申报、推荐、考核、批准、命名等程序产生。
(二)省、市(地、州)、县(市、区)三级文明单位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行政公署)命名。省级文明单位,由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推荐申报,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考核验收,省政府批准命名。
(三)文明单位实行升级制。即县(市、区)级文明单位升为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升为省级文明单位。凡已命名一年以上的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在巩固提高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升级手续。
(四)已命名两年以上的省级文明单位,在全省同类单位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居领先地位,社会表率作用好的,经评选可命名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评选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条件和办法,由省精神 建设活动办公室另行制定。
(五)军(警)民共建、工农共建和其他各类共建文明单位的命名,原则上命名共建所在单位,对参与共建的另一方或多方成绩显著的,可给予适当表彰。对参与共建作出突出贡献确需命名的军(警)一方,由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与军(警)一方的上级领导机关协商一致后,再按上述规定程序办理。
(六)凡参与共建的一方或多方因故撤离共建活动后,原共建所在单位应改为自建;已是文明单位的,还应呈报命名机关备案。
四、管理办法
(一)文明单位实行分级管理与委托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日常工作由同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负责,有隶属关系的领导部门协办。省级文明单位由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主管,有隶属关系的省级领导部门协办,日常管理工作以所在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为主。
(二)文明单位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档案建设,搞好经常性的自查自评和创建活动等,落实创建规划,不断巩固提高质量和提高创建水平。
(三)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主管部门和不隶属关系的领导主,都应加强对所属文明单位的工作指导。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考核制度,搞好经常性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和宣传典型等,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四)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对各级文明单位均有直接进行调查指导、检查督促、表扬批评、建议命名机关给予奖励或处分的责任。
(五)对文明单位实行复查制度。凡已命名的各级文明单位,从命名的第二年起,都要在自查的基础上,由同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组织进行复查。县(市、区)级和市(地、州)级文明单位原则上每年复查一次;省级文明单位原则上第两年由各市、地、州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组织进行复查,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进行抽查。经过复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复查合格证书,继续保持文明单位称号;对放松创建工作,质量水平下降或出现其他问题的,应视其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撤销文明单位称号;限期整改无效的,亦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凡不符合条件的,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
(六)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经过两年以上的创建并达到条件的,可以重新申报原有级别的文明单位。
(七)文明单位因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由省内甲地迁往乙地的,应及时向命名机关报告,经核实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可继续保持文明单位称号。(八)因故被撤销、分解、合并的单位,其文明单位称号自然消失,应交回奖牌。凡原是文明单位,因机构调整分为两个单位,其文明单位称号可分别继承,但必须通过验收后予以确认,凡机构合并的单位,也可继承被合并单位的文明单位称号,但亦须通过复查验收后予以确认。
五、奖励与处罚
(一)对验收合格的单位,由命名机关授予同级文明单位称号,颁发命名证书和奖牌。
(二)对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当年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参照下列标准一次性发给在册职工奖金:省级文明单位按人均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发给奖金;市(地、州)级文明单位按人均月工资三分之二的标准发给奖金;县(市、区)给文明单位按人均半个月工资的标准发给奖金。奖金由单位自筹资金解决。
(三)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当年,还应给予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资表彰,奖金来源同上。
(四)文明单位在巩固提高质量和提高创建水平方面成绩突出的,在复查合格当年,亦可比照本办法规定的奖励标准,一次性发给在册职工奖金。
(五)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收回奖牌:
1.领导班子不团结,或主要领导成员严重违法违纪受到处分的;
2.经营管理不善,经济亏损或服务水平明显下降,短期内无法改变的;
3.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严重人身伤亡的;
4.治安状况混乱,发生大案要案,使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5.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现计划外生育的; 6.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7.发生其他重大问题,赞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
(发至县团级)
第三篇:中共四川省委文件
中共四川省委文件
川委发[2008]6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跨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是实施充分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充分开放合作,营造竞争优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载体与平台建设、政策与政务环境建设为主要推动方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推进,把四川建设成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创新的重要基地和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二)工作原则。坚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杜绝承接淘汰产能,防止污染转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政府负责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平台搭建、信息服务。坚持发挥优势与互利共赢相结合。遵循产业价值链和产业聚集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资源、市场、产业、科技、人力等比较优势,促进我省与发达地区之间以及省内各经济区域之间产业的有效对接,实现输出方与承接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相结合。依托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务工、创业,实现由输出劳务向输出产品转化。
(三)工作重点。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创造和利用交通方便、沟通快捷、合作成本相对低廉的条件,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加工业的产业承接,着重承接境外企业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
业转移,着力引进对产业聚集和开放型经济贡献度大的骨干企业和加工贸易、服务外包项目。同时,积极承接周边省(市)的产品扩散和产业转移。
二、促进政策
(四)财政扶持政策。从2008年起,各级政府要整合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促进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建设、鼓励类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财政资金支持和银行贷款贴息的扶持力度。属“飞地工业”模式引进的鼓励类转移园区或产业链企业产生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可由企业原籍地政府参与项目的税收分享,具体分配比例可由转移方和承接方两地政府按因素法等协商确定。
对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减免。投资建设工业标准厂房的,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工业厂房人防费。列入重点科技计划、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高技术产业化计划的项目,自立项之日起3年内政府免征购置新建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减半征收购置存量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
转移企业整体收购我省国有企业,对被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予以核销,对非经营性资产准予剥离;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涉及存量土地、房产转让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免费变更权属;办理水、电、气及其他权证,除工本费外免收其他费用。
转移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符合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的,可享受品牌发展的支持政策。整体转移企业落户四川后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等国家级品牌的,按照有关政策由省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鼓励转移企业开发并申报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经认定为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和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在孵高新技术产品,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大转移项目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可按有关规定从省工业发展资金中给予贴息或资金补助。
从事服务外包的转移企业可按有关规定申请现有高新技术、信息产业、教育、商务等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可列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
(五)税收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区域性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优惠,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有关规定执行。
对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转移企业,2010年前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转移企业为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一个纳税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经省级认定的创新型转移企业,可参照前3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的平均数,实行研发经费预提留列支,年终据实结算。
转移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转移企业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转移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其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
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2010年底以前,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六)金融促进政策。建立协调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改进对企业的资信评估管理,对优质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发放信用贷款,并可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工业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指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转移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允许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转移企业运用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工具,政策性金融机构要运用政策性资金支持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发展。保险机构要做好转移企业的保险服务工作。
(七)要素支持政策。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用地预审,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确保项目及时落地、按期投产。加强交通运输服务,将重点转移企业列入铁路、公路、港口运输重点保障名单,在运输计划、车皮调配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加强各类人才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
三、主要措施
(八)科学规划布局。省招商引资局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科技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环保局等部门抓紧开展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在我省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组织编制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根据全省产业布局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城乡统筹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确定五大经济区和四大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合理分工,建立协同机制和防止淘汰类产业转移入川的工作机制,推动生产要素跨行政区划自由流动,实现产业在区域间的优化布局和产业聚集。
各地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和综合成本优势,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引导政策、激励政策和保障政策,建立主动抓产业承接的长效机制,选准产业的承接点,注重承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成都经济区可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产业和区位优势,重点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率先建成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基地以及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城市群;川南经济区可主动承接能源、化工、机械、纺织、食品饮料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城市群;攀西经济区可重点围绕钒、钛、稀土、水能等优势特色资源承接产业转移,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新材料、精品钢材、立体生态农业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川东北经济区可重点承接天然气化工、纺织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转移,延伸产业链,大力建设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发展特色产业集聚的城市群;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可以清洁能源、旅游、生态农业和特色畜牧业为主攻方向,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九)壮大承接载体。承接产业转移要与发展园区经济相结合,以全省各类园区为主要承接载体,突出产业特色,科学合理规划,加快配套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投资强度,推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充分发挥出口创新基地的载体作用,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大力引进加工贸易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办法,创造新的优势,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各类投资主体来川兴办产业园区,建立“飞地经济”。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鼓励以专业产业园区(集中区)的形式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
(十)搭建承接平台。突出招大引强,充分利用各类投资贸易活动,建立与国际国内500强“一对一”、“点到点”的联系机制。加快推进我省与东中部地区商品市场准入互认、区域名牌合作互认、著名商标共享、质量技术标准一体化,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和技术服务市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各地、各部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信息充分共享、情况快速反馈、问题协同处理。整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模式,塑造四川充分开放合作新形象。充分利用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宣传渠道,突出宣传四川产业特色、环境特色和要素特色,重点开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加工业的宣传推介。
(十一)改善承接条件。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尽快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快速运输通道,构建便捷通畅、全程全网、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将研发、制造、服务等有关流程外包,引导各类中小企业积极主动与大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套协作,形成具有四川产业和地区特色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吸引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和参资入股等方式,参与融资担保、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建设、法律服务等各类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转出地大量吸纳川籍务工人员的企业,对其成建制转移到我省的(包括分厂、车间),要在职工培训、员工招聘和生产要素
保障等方面提供特殊支持。鼓励各类人员来川创业,鼓励企业业主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在川落户,在子女入学、就业、就医、社保等方面提供便利。
(十二)完善促进体系。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多赢”模式,建立“政府—中介—企业(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联动的投资促进体系。强化投资促进部门、各类园区、产业承接企业、回乡创业人员及市场中介组织的工作互动关系。发展改革、经委、国土资源、工商、环保、商务、招商引资、海关、能源、金融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省每年选择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多方联动开展产业承接促进活动。加快投资促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广专业小分队招商方式,提高产业对接的能力和实效。各级政府驻外办事处要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首要工作,在符合财务管理制度前提下,按照政企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促进方式。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驻外办事处的工作保障,使驻外办事处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阵地。
(十三)建立激励机制。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奖励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地区、部门、园区、企业和社会引资人,支持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重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市(州)和园区激励。省政府定期表彰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单位,并调增受表彰单位所在市(州)次年土地、能源等要素指标。支持各市(州)、县(市、区)合作创办跨行政区划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对产业特色突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的园区,由省给予园区建设引导资金支持,并优先安排园区土地、能源和稀缺资源配置。对园区发展进行考核,由各市(州)政府对成绩突出的园区领导班子给予奖励。重大项目激励。对经省政府审定,投资额在3亿美元或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鼓励类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由省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以贴息、专项资金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优先保障要素配置。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形成激励。对形成完整产业链、较强产业配套能力和明显产业集聚效应的地区,优先纳入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在重大项目推荐和配套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对推动形成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或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可由承接地政府给予奖励或补助。
产业创新激励。鼓励转移企业与我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相结合,创办产业创新基地。对符合条件的,可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川府发〔2007〕23号),对创新型企业建设、自主创新产品培育、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和采购、产学研融合机制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投资及引资奖励。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在达到相应投资强度和投资进度前提下,承接地政府可根据实际到位投资额情况给予奖励或补助,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以商招商的龙头企业,奖励标准可适当提高。鼓励市场化投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及社会引资人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根据引进项目的类型和到位资金额,承接地政府作为委托方可给予适当奖励。对转移到我省的重点纳税大户企业负责人,符合条件的,可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任职人选;对贡献突出的外来投资者可授予“荣誉市民”等称号。
部门激励及干部奖惩。对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的政府部门和政府驻外工作机构,增拨专项工作经费,并按规定给予表彰。鼓励政府投资促进部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实行更为灵活的用人管理机制,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表彰的重要依据。对绩效突出的干部按规定程序授予“模范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对损害承接环境的人员予以问责。对敢于创造性地为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勇于承担风险的领导干部,要给予支持和保护。对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优先推荐其参加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的评选。
(十四)提高服务效率。建立以政府信用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保障政策措施的可持续性。加强法制环境建设,保障产业转移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治乱减负”力度,整顿市场秩序,积极协调企业投诉,为产业转移企业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速度。转移企业登记注册时,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任何部门(单位)不得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切实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和服务承诺制,完善“一站式服务”、“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等审批服务方式,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快“大通关”建设,深化口岸通关作业改革,推进口岸联网和口岸查验监管手段现代化建设,提高口岸整体通关效能。
(十五)强化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和督促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举措;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防止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承接产业转移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重大产业转移承接项目和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中签约的重点项目,要坚持部门督办责任制、跟踪落实责任制,实行“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程跟踪和服务,督促、指导、考核产业承接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承接项目加强服务、协调纠纷、解决困难。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8年3月28日
第四篇:共青团合肥市委办公室文件
共青团合肥市委办公室文件
关于做好2010《安徽团讯》推荐
使用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团(工)委,各直属团组织,各直属事业单位:《安徽团讯》是团省委主办的指导全省共青团工作的综合性期刊。做好《安徽团讯》的推荐使用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基础工作和舆论阵地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有效扩大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为切实做好我市2010年《安徽团讯》推荐使用工作,根据皖青办〔2009〕43号文件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市各级团组织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安徽团讯》的发行量、扩大覆盖面。各级团干部要率先垂范,力争做到人手一份;农村要发行到基层团委、团总支和50%以上的团支部;城市、高校和中小学、各企事业单位要发行到团支部;有条件的单位,要继续做好向党委领导赠阅《安徽团讯》的工作,让党政领导了解、关心和支持团的工作。
二、各级团组织可用团费或争取行政经费订阅《安徽团讯》(24元/份/年),鼓励发动团员青年个人订阅,严禁借发行之名搞乱收费、乱摊派。同时,《安徽团讯》的征订情况将作为团市委对各级团组织进行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之一,未能完成《安徽团讯》征订任务的团组织不得被评委优秀团委。合青办〔2009〕13号
三、为减少投送误差,保证及时准确送达,2010《安徽团讯》将由编辑部直接邮递到各征订单位。同时继续鼓励各地各单位将订阅和送发《安徽团讯》作为加强与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及时掌握了解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进展,加强信息采集报送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请各级团组织在2009年11月20日前完成征订工作。鼓励各单位自行在团省委订阅(订阅后请将相关凭据传真至团市委),也可以通过团市委代为订阅。
团省委地址:合肥市长江路419号团省委《安徽团讯》编辑部,联系电话:0551-2835235、2822642(传真),邮编:230061,联系人:刘中原。
团市委地址: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政务办公区一区A座1002室,联系电话:0551-3537566、3537567(传真),邮编:230071,联系人:姜守保、杨大伟。
附件:2010年《安徽团讯》发行指导数分配表
二○○九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宣传 报刊征订 安徽团讯△ 通知抄送:团省委办公室
共青团合肥市委办公室2009年10月20日印发
(共印140份)
附件:
2010年《安徽团讯》发行指导数分配表
第五篇:共青团四川省委2011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四川省委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团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全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抓住党建带团建、实施“十二五”规划重要机遇,着力深化“三效四化”工作理念,以“切实履行四项职能、有力助推跨越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为工作方向,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进我省“两个加快”和实现发展新跨越,服务“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新贡献。
一、努力为“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作贡献
(一)大力深化“青春献枢纽,争做筑路人”主题活动。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开展青工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活动,组织青年突击队开展保质量、保工期、保效益大会战。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行动,在交通、公安、路政等行业系统深入开展青年职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表彰和选树一批为枢纽建设作出贡献的先进基层团组织、优秀共青团员和团干部。
(二)广泛引导青年立足岗位作贡献。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岗位能手培养等工作,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青年职工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参与技术攻关、自主创新和实践创造。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新型青年农民,发展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村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开展节能降耗、低碳生活文明倡导活动,增强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
(三)积极凝聚青年人才助推跨越发展。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博士服务团等项目,参与“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加强青联、学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建设,深化青联委员地方行、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做好青年外事工作。强化青少年交流。
(四)全力参与实施民生工程。深化“暖冬”大行动、“爱心助孤助残”、青少年心理关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全省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和机制建设。完成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绵阳青少年活动中心、德阳青少年宫建设,圆满完成灾区希望小学建设。参与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推进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深化“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实施学校团学工作。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二、大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全面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精神,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带团建领导责任、联席会议等制度,完善基层共青团工作保障、考核评价等机制。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党员电化教育站点等党在基层的阵地和资源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深化县级青少年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事务处理、服务评价、工作考核等机制。
(二)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活跃农村、企业、学校等领域团建,探索村企、区域化联建和专合组织、产业链建团等团建新形式。强化全团带队,组织开好四川省第六次少代会。深化驻外基层团组织建设,全省累计建立各级驻外团组织达到3000个,搭建青年农民工艺术团、农民工夜校、志愿服务队等平台,广泛开展文化艺术、就业创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服务。重点在已建立党组织和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建团,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4500家,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建团累计突破1万家。推进会计师协会、律师协会、非学历教育机构等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在全省所有的镇、街道和80%的乡推广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着力把青年能人、青年协会带头人、青年志愿者、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等吸收为团干部。加大对基层的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力度。
(三)深入推进团的队伍建设。抓住全省市、县、乡、村集中换届契机,配齐配强团组织领导班子。以县(市、区)为单位,分批完成对全省5万名村(社区)团组织负责人的集中培训,每批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天。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驻外团组织团干部和新任职团干部培训力度,做好其他系统团干部调训工作。认真做好全国和全省选派168名高校团干部到我省县(市、区)团委挂职工作,加强对挂职干部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及外出务工青年、民族地区青年中发展团员力度,抓好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员意识培养等工作。
三、有效开展青少年思想引导
(一)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以“党旗辉映团旗红”主题教育为统揽,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5〃12”地震三周年,重点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活动,广泛开展党史学习、形势政策宣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系列教育活动。深化“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四川同发展”主题,开展“灾后重建,青年当先”、“民族团结代代传”、“红领巾心向党”等教育实践活动。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完成培训青年学生3万名。
(二)继续深化青少年引导工作。加强与各级各类主流网站、门户网站、专业网站的融入合作,推进运用手机报、QQ群、动漫、微博等新手段、新媒体引导青少年。增强面对面交流、媒体传播、典型示范等引导实效。研究制定各地具体适用的分类引导版本,建立省、市、县三级团组织分类引导工作联系点制度。强化对大学生、进城务工青年及子女、灾区青少年、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思想引导。
(三)切实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开展“感恩〃奋进——红歌伴我成长”、网络新媒体文化、十八岁成人礼、青年集体婚礼、乡村青年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等文化活动。制定青年文化人才发展计划,加强与文化团体、文化公司合作。创作推荐一批青少年文化作品。
四、有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一)大力深化小额信贷。形成银团合作的良性体系,完善银团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送金融知识下乡、青年创业小额信贷、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等工作。加大与邮储银行、农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强化青年信贷支持。继续实施“四川青年小额贷款”项目,力争实现青年小额贷款在全省所有县(市、区)有效覆盖,力争全年新增小额贴息贷款1亿元、为2万名青年提供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加强青年诚信意识教育和金融法规、金融信用的宣传力度。
(二)继续强化就业创业服务。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就业技能培训。全年通过订单式培训进城务工青年1万人。争取相关部门的培训项目,开展青年高技能培训、青年就业创业素质训练营、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等活动。组织开好专场招聘会、开通青年就业直通车等活动。
(三)切实推进基地建设。全年新增建设400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完善管理,确保已建基地正常运转、取得实效。加强见习岗位提供,全年服务2万名青年见习。
(四)着力打造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强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省青年创业促进会、YBC四川办的建设管理,积极发挥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资金募集、资金统筹、创业指导、导师提供等服务工作。指导和鼓励条件成熟的市(州)成立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会和YBC办公室。
五、切实做好青少年关爱维权工作
(一)大力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新建阳光少年之家(留守学生之家)300所,开展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回头看”活动,发动志愿者个人或团队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子,实现对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的全覆盖。深入开展“快乐学校——农村留守学生课外教育志愿服务计划”,大力培育骨干志愿者队伍。抓好6个市(州)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试点。开展专题调研,探索构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信息平台,完善涉及青少年权益社会事件等舆情的动态监测、收集和反馈机制。抓好对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团组织的对口支援,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和青少年交流活动。
(二)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配合省人大完成《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做好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推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在各市(州)团委和有条件的县级团委全面开展。扩大试点单位范围,推动“三项任务”长效开展。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实践、“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济困助学、青少年心理服务等工作。
(三)扎实推进青少年阵地建设。推动“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全省和相关市(州)“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规划和项目库,加强对市(州)的指导。加大对民族地区及经济发展较薄弱地区团属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维修和加固的投入。加强“12355心灵驿站”等心理服务项目建设,推进“金色阳光工程”心理咨询服务热线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加强四川共青团网站、《四川共青团》、《少年时代》、《新生代》、《四川青少年年鉴》等团属阵地建设,激发团属事业单位活力。
六、牢固树立团干部良好作风形象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党建带动团建,团建服务党建”的要求,实现党团组织争创目标相一致、活动载体相衔接、推进节奏相协调。深化“四抓五结合”,将党建带团建、团的重点工作、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整体推进,推动事业发展。深化公开承诺、领导干部点评、工作检查考评、竞争激励、社会监督等制度,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形成常态。
(二)努力增强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围绕当前青年群众工作的基本状况、有益经验、薄弱环节开展调研,形成科学实用的成果。各级团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带队调研。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积极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创新青年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要继续健全青年接待日、领导联系点、团干部驻点、结对帮扶等制度,继续完善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机制,切实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
(三)不断锤炼团干部党性作风。加强党性锻炼,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加强作风养成,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经得起经得起政治的考验、事业的考验、名利的考验、生活的考验。加强学习提高,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团干部培训、专家讲座、座谈交流等学习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科技文化、经济管理等新知识新本领的学习。
共青团四川省委
2011年2月12日
主题词:共青团 2011年 工作要点
---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
2011年2月12日印---
(共印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