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
项的通知
国资厅发改革[2011]74号
各中央企业:
2012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仍将十分复杂。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等一系列重大工作中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为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确保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现就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未来风险总体形势的研判
各中央企业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结合“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要求,加强对未来中长期所面临风险的全局性、趋势性研判,准确定位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切实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要及时把握并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如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地缘政治更趋复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以及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因素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提高企业对经营环境变化的敏锐性和对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及时调整当期经营策略和应对措施,确保企业抓住机遇,合理控制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要认真总结近一段时期以来企业内外部发生的各类重大风险损失事件典型案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改进,杜绝类似事件在本企业重复发生。
二、进一步健全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
各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企业体检”制度。董事会(经理办公会议)负责督导本企业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企业“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重大海外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应建立专项风险评估制度,在提交决策机构审议的重要事项议案中必须附有充分揭示风险和应对措施的专项风险评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要坚持对上述重要事项的风险评估进行程序性合规审核。要进一步重视风险量化分析工作,逐步提升重大风险关键成因量化分析水平,更好地发挥风险量化工具作为重大决策依据的作用。企业应紧密围绕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在开展年度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企业体检”制度,不断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真正做到全面风险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
各中央企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议)要切实督导本企业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并就本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向国资委负责,总经理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要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加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各业务单位、审计部门的协同配合,切实把风险管理的责任层层落实到位。要结合“三重一大”决策、惩防体系建设、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经营管理和制度流程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管控措施,完善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确保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要逐步建立健全重大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实现对重大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要重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度,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员风险管理意识,促进企业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要探索开展风险管理评价工作,逐步将风险管理考核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四、建立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制度
各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制度,通过报告机制及时掌控企业所属各层级单位风险变化趋势、重大风险管控进展和成效,确保各类风险信息沟通顺畅、共享及时,提高风险管理报告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要结合企业年度工作会议、预算计划会议以及月度、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议等例行工作机制,建立适时风险分析、提示、报告和通报机制,并确保与重大风险管控相关的报告能及时直接送达企业最高决策层和经营层。在此基础上,国资委将逐步建立完善中央企业重大风险动态监控和报告制度。
2012年,中央企业可在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自愿向我委报送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我委将继续编制汇总分析报告和专项分析报告,供委领导、各厅局、监事会及各中央企业负责人参考。2012年拟报送年度报告的中央企业请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经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报告纸质版2份(附光盘电子版)报送我委企业改革局。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可自愿向我委报送半年度、季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联系人: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 李前艺 李军
联系电话:63193095
附件:2012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附件:
2012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本)
一、2011年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简要说明本企业2011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执行情况,以及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议对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
(二)企业重大风险管理情况。
逐一简要说明2011年度本企业重大风险的管理情况。如有重大风险事件发生,请就至少1件已有调查结论的事件,说明产生原因、发生后的影响、解决方案及今后避免再次发生的应对措施。
(三)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监督检查情况。
对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以及对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行检验,并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的有关情况。
(四)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情况。
简要说明本企业及所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有关情况(上市公司情况可以经披露的内控合规报告代替)。
(五)风险管理信息化有关情况。
简要说明本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主要功能、重大风险监控、与企业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六)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他有关情况。
1.本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情况(包括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惩防体系建设对接等情况)。
2.本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包括董事会及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专门委员会、经理办公会议及下设风险管理专门议事机构设立、成员、职能及履职情况)。
3.本企业开展风险管理评价或考核有关工作情况。
二、2012年度企业风险评估情况
(一)结合2012年度本企业经营目标,简要描述本企业2012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并就其对经营目标的影响进行总体研判和简要分析。
(二)企业开展2012年度风险评估的范围、方式及参与人员等有关情况。
(三)按照企业风险分类,列示企业2012年度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经评估确定的重大风险(以附件形式列示企业在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后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时,所采用的评估标准)。
(四)简要说明企业对重大风险关键成因进行量化分析的情况(包括建立分析、预测模型等)。
(五)按照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将企业2012年度的重大风险绘制成风险坐标图。
三、2012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及重大风险管理情况
(一)2012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1.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议对本企业2012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2.企业2012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包括所属主要子企业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二)重大风险管理情况。
1.重大风险描述。
根据企业2012年度风险评估的结果,从风险类别、风险源(要求具体到产生的单位、项目、业务、管理活动)、风险成因、风险发生后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逐一对重大风险进行简要描述。
2.重大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
(1)风险管理策略。包括企业对每一项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及据此确定的风险预警指标等。
(2)风险解决方案。包括风险管理现状诊断(已有的相关制度、流程、控制措施的设计和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责任主体、关键节点、拟采取的管控措施(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以及危机处理计划等)。
3.企业2012年度重大风险同2011年度相比的变动情况及原因。
四、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需要国资委协调解决的有关重大风险问题。
(二)对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资厅法规[2004]263号 【发布日期】2004-11-08 【生效日期】2004-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开展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的通知
(国资厅法规[2004]263号)
各中央企业:
为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加强中央企业法律风险监控,调查了解大型中央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进展情况,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将《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表》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填写,并将《调查表(一)》和《调查表(二)》分别于2004年11月30日、12月30日前报送国资委政策法规局。
Email : fagui@sasac.gov.cn
附件:(略)
1、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表(一)
2、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调查表(二)
国资委办公厅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资厅发评价[2005]43号 【发布日期】2005-10-07 【生效日期】2005-10-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通知
(国资厅发评价[2005]43号)
各中央企业:
为加强中央企业财务监督,规范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根据《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5号)和《关于印发〈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则〉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04]173号)等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财务决算审计管理工作
财务决算审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真实性、合法性的综合检验,也是出资人考核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的重要依据。认真做好企业财务决算审计管理工作,有助于检验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决算审计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质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二、严格财务决算审计范围与内容
各中央企业要严格遵循有关财务决算审计范围与内容的规定:一是除涉及国家安全或难以实施外部审计的特殊子企业,经国资委核准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外,企业财务决算必须由符合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二是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按规定对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及资产损失情况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重要报表数据和报表附注进行审计,恰当发表审计意见;对财务决算报告中其他报表及指标数据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复核并作专项说明,其中对财务决算报告信息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财务会计事项可发表审计意见。
三、统一规范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工作
各中央企业要严格按照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统一要求,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工作。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资质条件必须与企业规模相适应。具体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要求。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最低不得少于40名,其中:企业资产总额在50-500亿元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得少于60名;企业资产总额在500-1,000亿元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得少于80名;企业资产总额在1,000亿元以上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得少于100名。
(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信条件。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一是近3年内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行部分或全部业务、吊销有关执业许可证和撤销会计师事务所等行政处罚;二是近3年内因审计质量等问题被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两次(含)以上;三是近3年内在承担中央企业有关审计业务中出现重大审计质量问题被国资委警示两次(含)以上;四是国资委根据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明确不适合承担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
(三)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要求。为保证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信息沟通障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企业合并资产总额在100亿元以下的,其全部境内子企业(包括实体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下同)原则上只能由1家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企业合并资产总额在100亿元以上、子企业户数在50户以上且地域分布较广的,其全部境内子企业最多可由不超过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合审计。对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审计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审计业务量一般不低于50%,且企业总部报表和合并报表必须由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限要求。根据《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则》(国资发评价[2004]173号)的规定,中央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承担财务决算审计业务应不少于2年,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不应超过5年。连续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起始年限从会计师事务所实际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当年开始计算。各中央企业要严格执行上述要求,对连续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已超过5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进行更换。
(五)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要求。各中央企业应严格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原则和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统一要求,做好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工作。需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由企业总部按照国资委有关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的规定,采用招标等方式确定。凡上纳入国资委统一委托审计范围的企业,如需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应向国资委报告变更原因,经国资委核准同意后,按规定采用招标等方式选聘。
四、切实加强财务决算审计组织工作
各中央企业应认真加强财务决算审计的组织管理工作:一是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协调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二是积极做好企业内部相关业务部门、所属各级子企业的协调配合工作;三是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及时提供审计所需相关材料,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做好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协调工作,但不得干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确保审计工作独立、客观、公正。
五、认真做好财务决算内部审计工作
各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所属涉及国家安全或难以实施外部审计的特殊子企业财务决算进行内部审计,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企业财务决算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符合有关规定:一是在财务决算审计备案中应对所属子企业财务决算采用内部审计方式的原因、涉及的户数及采用内部审计方式的全部子企业名单进行说明;二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相关要求实施审计,切实履行审计程序,恰当发表审计意见;三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六、逐步规范上市公司财务决算审计
各中央企业应加强对所属上市公司(包括实体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下同)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管理:一是合理安排上市公司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计划,不得因为上市公司财务决算公告时间滞后而影响企业集团财务决算工作的整体进度;二是对企业与所属上市公司之间的投资、往来和关联交易等事项进行认真清理,并做好合并报表的抵销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完整;三是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必须满足财务决算工作的统一要求。
七、切实提高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质量
各中央企业要加强财务决算审计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一是按照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统一要求,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明确相关内容和要求,确保审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符合财务决算工作统一要求;二是建立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对于在财务决算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国资委;三是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意见对财务决算进行调整,对审计意见或审计结论存有异议未进行财务决算调整的,应当在财务决算报告中说明,存在较大分歧的,应当向国资委提交专项报告予以说明;四是对所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质量严格把关,并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对审计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审计结果达不到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及时向国资委报告。
八、有效运用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结果
各中央企业应当提高财务决算审计结果的运用效率:一是对审计报告中的保留意见事项、无法表示意见事项和否定意见事项逐项进行核实,在财务决算报告中说明或提交专项报告予以说明,对需要调整账务的应及时调整有关账务;二是对企业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中所反映的其他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切实整改,努力提高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对上财务决算批复中提及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落实整改,并在财务决算报告中将落实整改情况向国资委报告;四是国资委将在企业财务决算审计结束后组织审计质量审核和评估,并将审核和评估结果及时通报企业,各中央企业应认真对照,积极整改。
九、认真做好财务决算审计备案工作
各中央企业应提早安排2005财务决算审计相关工作,并按照财务决算审计的统一要求完成备案工作。各中央企业应于2005年11月30日之前以正式文件向国资委报送中央企业2005财务决算审计备案报告(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并将会计师事务所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和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并报国资委备案。企业本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当在备案报告中说明原因。企业选聘的会计师事务所不符合国资委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统一要求的,国资委将要求企业纠正并重新选聘;企业未按要求重新选聘的,国资委将在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上报后另行组织专项审计调查,在审计调查结束之前暂不确认企业业绩考核有关指标。
各中央企业要加强对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国资委关于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统一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确保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充分发挥财务决算审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五年十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评选优秀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 【发布文号】国资厅发法规[2006]2号 【发布日期】2006-01-14 【生效日期】2006-01-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评选优秀总法律顾问、优秀企业法律顾问和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活动的通知
(国资厅发法规[2006]2号)
各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促进中央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激励企业法律顾问更好地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委决定在中央企业开展评选10名优秀总法律顾问、10名优秀企业法律顾问(以下简称“双十优”)和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评选活动的评选范围为中央企业及所属子企业,其中优秀总法律顾问的评选范围为经我委备案的中央企业总法律顾问或者在中央企业备案的子企业总法律顾问。“双十优”候选人,每家中央企业推荐1名。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各中央企业按系统内法律事务工作人员总数的1%推荐,法律事务工作人员总数少于100名的,每家中央企业推荐1名候选人。
二、评选条件
(一)优秀总法律顾问的评选条件。
1.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企业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清正廉洁,依法办事,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2.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具有全局观念,统筹规划本单位及所属子企业的法制建设,组织协调能力强。
3.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并能对重大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在组织协调处理企业法律事务、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避免或者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4.组织制订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健全制度体系;密切结合企业实际,积极组织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认真指导和协调处理所属子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全面促进企业系统内法制建设的深入开展。
5.重视企业法律顾问的队伍建设,创新法律人才培养和培训方式,大力提高企业法律顾问队伍的业务素质。
6.具有较强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自觉钻研业务,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7.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在企业法制工作领导岗位任职5年以上,在组织落实和实施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方面成绩突出。
(二)优秀企业法律顾问的评选条件。
1.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企业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2.担任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人或为企业法律顾问骨干人员,能忠实行使和履行《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能够努力学习法律和管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法律专业业务水平,在法律专业业务的某些方面具有专长。
4.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多年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能够按照企业法律顾问管理的规定参加培训,及时注册。
5.在保障企业依法经营管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三)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条件。
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忠实行使和履行《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在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岗位上工作15年以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避免和挽回较大经济损失做出贡献。
三、评选步骤
本次评选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2006年1月5日至2006年2月20日为推荐阶段。各中央企业将推荐人选于2006年2月20日前报我委。
(二)2006年2月21日至3月10日为评审阶段。我委组织评审,确定表彰人选。
(三)2006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表彰阶段。我委结合有关会议,对“双十优”和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宣传。
四、评选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坚持评选条件,确保评选质量。各中央企业在评选推荐中,严格掌握评选条件要求,坚持以政治表现、专业能力、工作业绩贡献大小作为衡量标准,要突出当前中央企业法制建设工作重点,保证评选效果。
(二)中央企业及所属子企业“双十优”和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推荐工作由中央企业统一组织。各中央企业要对推荐对象的事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并将申报表、事迹材料各一式5份报我委政策法规局,其中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左右。上报材料时应附推荐对象的《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书》、《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以及取得的有关荣誉、奖励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推荐材料要实事求是,文字简明,并均应加盖推荐单位印章。
附件:1.中央企业优秀总法律顾问评选申报表
2.中央企业优秀企业法律顾问评选申报表
3.中央企业法律事务先进工作者评选申报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六年一月十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中央企业学习型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资厅发群工[2006]19号 【发布日期】2006-04-20 【生效日期】2006-04-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知识
型先进职工评选工作的通知
(国资厅发群工[2006]19号)
各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发展战略,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中央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资委党委《关于印发〈关于中央企业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党委群工[2004]36号),决定2006年下半年评选表彰1000个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1000名知识型先进职工和100个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标杆、100名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现将评选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
(一)评选范围。
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的评选范围:中央企业班组(科室)
知识型先进职工的评选范围:中央企业职工
(二)表彰名额。
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1000个左右,其中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标杆100个;知识型先进职工1000名左右,其中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100名(表彰名额分配见附件1)。
(三)名额分配原则。
以国资委评价局统计的2005年中央企业职工人数和企业报送的班组(科室)数量为基础,适当考虑面上企业的平衡,按一定比例等额分配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和知识型先进职工名额。
在各中央企业推荐的基础上,差额评选100个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标杆和100名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
二、评选条件
(一)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评选条件:
1.有与本企业(组织)相融相通、融入成员个人愿望的班组(科室)共同价值目标;
2.有创建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的计划与实施措施;
3.有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形成了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制度和氛围,达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4.学习、执行、竞争和创新能力强,经常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讨论、创造发明与合作攻关等创新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和效益;
5.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和工作任务,无等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二)知识型先进职工评选条件:
1.具有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设计规划;
2.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理念,结合工作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不断自我超越;
3.具有岗位必备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流的岗位技能,具有攻克技术难关和创造发明的能力,具备适应多岗位需要的技能和本领;
4.能将自己获取的新知识、新技能与工作伙伴交流共享,协助班组(科室)建立交流共享平台,积极关心班组(科室)成长并为此作出积极贡献;
5.立足岗位、持续创新,具有突出的工作业绩与社会认可的创新成果。
(三)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标杆和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评选条件:
成效特别显著、事迹特别突出,为企业改革发展作出特殊贡献,在本企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的学习型班组(科室)和知识型先进职工。
三、评选程序
各中央企业要把开展争创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争做知识型先进职工活动与推荐评选工作结合起来进行,首先提出要求、目标,开展活动,然后进行评比,推荐评选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职工,严格按照评选条件,通过层层选拔,推荐具有示范性、事迹突出的先进典型。对上报的1000个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和1000名知识型先进职工,国资委将对事迹材料按照评选条件进行严格把关,认真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评选。
要坚持民主推荐、层层评选、逐级上报、单位审核的工作程序。要认真填写《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申报审批表》(见附件2)和《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申报审批表》(见附件3),一式3份,其中主要先进事迹要真实准确、重点突出、生动简练,字数约800字,并同时报电子版申报审批表。
各中央企业如有符合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标杆和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条件的,可从申报的班组(科室)和职工中分别推荐1个班组(科室)标杆和1名职工标兵,职工人数和班组数较多的企业,可增报1-2个名额,并在申报审批表“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意见”栏中注明推荐意见。除申报审批表外,另附3000字事迹材料一式3份和电子版。
此次评选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2006年6月10日前为推荐阶段。请各单位于6月10日前将申报材料报国资委群工局;
(二)2006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为评审阶段。国资委组织评审,确定表彰班组(科室)和人员名单,并在国资委网站上进行公示;
(三)2006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为表彰阶段。国资委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大会,表彰获奖单位和个人。
四、表彰奖励
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分别由国资委授予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标杆、知识型先进职工和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奖章和证书。
五、组织领导
国资委成立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由国资委有关领导任组长,委内有关厅局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国资委群工局,具体负责评选日常工作。各中央企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评选工作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和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结合起来,在评选活动中,首先要提出要求、目标,开展活动,然后进行评选,要及时总结本单位开展争创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争做知识型先进职工活动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知识型先进职工的先进经验和事迹,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联系人:毛溪泉 张琳 徐谦
联系电话:(010)63193032 63193062 63193043
传真:63193044
E-mail: pingxuan@sasac.gov.cn
附件:
1、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和知识型先进职工名额分配表
2、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科室)申报审批表
3、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申报审批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