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与管理复习[★]

时间:2019-05-14 08:2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服务与管理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服务与管理复习》。

第一篇:社区服务与管理复习

⒈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1)一定数量的人口。(2)一定的地域范围。(3)合理的区位结构。(4)共同的生活方式。(5)独特的社区文化。(6)相同的社区意识。

2.社区健身环境的内涵是什么?

社区健身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的群众体育。其核心思想是打破行业、单位的界限,为社区居民提供易于参与的体育条件,使居民能方便地在驻地附近得到满足,从而使体育健身生活化。

3。怎样为社区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1)逐步实现部分政府机构、部分企事业单位向社区中介组织的转制。

(2)培育和发展现有的社会团体,充分发挥它们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3)在现有社区群众性组织的基础上,按照社区中介组织的规范和要求,培育若干专门性的社区建设的中介组织。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加入这些组织,并使这些组织逐渐走上制度化、专业化轨道,相对独立地开展社区建设活动。

(4)制定和完善鼓励扶持社区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政策、法规,包括资金、项目、场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为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事业提供良好的制度条件。4。社区环境管理的任务包括哪些方面? ⑴社区区域的环境保护。2)做好社区环境绿化工作。3)做好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4)清理社区区域内的违章搭建设施。5)加强市政公共设施管理 6)搞好车辆交通管理。7)建设各种环境小品。(8)抓好治安管理工作。(9)抓好消防管理工作。(10)建立新型的人文环境。

四、综合题

北京西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西城区是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面积31.66平方公里,设有10个街道办事处,28个居(家)委会。西城区既是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又是重要的金融、商业活动区1995年,西城区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此,西城区从中心城区的特点出发以社区建设为依托,通过开展社区环保行动、社区教育和科普、社区文化、社区医疗服务等工作,先后实施了120多项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开展了一批可持续发展行i动。其中,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始终是西城实验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论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这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精神依托。社区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社区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社区的和谐度是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状态紧密关联的,因为和谐社区需要文化的支撑,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灵魂所在。

第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生活需要的提升。这既是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居民变化了的生活状况的内在要求。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是解决社会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人们在收入来源、利益取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诸多因素的相互碰撞必然导致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城市社区中必然有其表现,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和 挑战。

第四,社区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管理机制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为了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必须大力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案例分析:阅读下列案例,分析北京西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展绿色行动有何成效? 2.西城区的绿色行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包括:(1)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宣传,促进了全区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在创建绿色小区、学校和商店过程中,创建单位普遍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宣传,许多商店编写材料,利用广播、板报、班前会向职工宣传创建绿色商店的意义 普及有环境认证标志的商品知识;采取在店堂内设立科普宣传栏或划出专门的宣传区域,在门前开展社会咨询活动等方式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引导绿色消费。居(家)委会利用小区宣传栏,开展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专题宣传,普及有关的科普知识。各中小学广范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区有关部门加印了市环保基金会编写的绿色行动系列宣传折页数千份,区环卫部门编写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材料,发放到创建单位和街道社区,并组织了专题讲座与培训,。上述宣传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2)为大城市城区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通过绿色行动的开展,无论是居民小区,还是学校商店都有了明确的工作内容,并依此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来开展相应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许多商店,居(家)委会和学校都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开展了回收业务,如新街口百货商场一年内回收废旧电池400多公斤。在节水节电技术及器具的推广应用上,在创建单位普遍推广了节水龙头,如万方西单商场一个单位就更换了137个节水龙头。此外,在创建单位广泛开展了节能灯具的推广工作。西单商场、广电部西便门居民小区采用不同的动态补偿设备,大幅度提高了供电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了用电效率,节约了电能。

(3)在机制转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在垃圾分类清运的组织上,采用了由回收公司与小区业主单位签定协议,回收公司负责无偿清运分类后零散的可回收物品;作为补偿,回收公司同时负责该小区的大宗可回收物品的有偿(按市场价)回收,如废报纸,书本,易拉罐、塑料罐和玻璃瓶等。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政府负担的情况下,已逐步建立起市场化社会化的清运机制。

1.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密切联系体现在哪几方面?(1)物业管理必须接受社区的指导和监督。(2)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内容要依托物业管理来实现和完成(3)物业管理是社区管理的子系统。

2.社区自治的职能和规范有哪些?(1)社区自治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治职能,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②协助职能。③监督职能。

(2)社区自治,应当同时遵循以下四个规范: 1)依法自治。2)党领导下的自治。3)政府领导下的自治。4)社会参与下的自治。

3.简述社区环境绿化建设的基本要求(1)统一规划、合理组织、形成系统。(2)节约用地。

(3)营造良好的社区景观 4)投资经济、方便管理。

4.什么是“绿色消费”理念? “绿色消费”的概念是广义的,主要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万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提倡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狭义地讲,绿色消费”重点放在“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等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安全健康方面的内容,社会监督的重点放在食品、化妆品和建筑装饰材料三个方面上。

四、综合题

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可持续发展 的现代文明社区

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地处汉口江岸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最大的后住新区南端,是武汉市最大的安居示范花园社区。规划用地3700亩,建成后可入住13万人。现已建住宅100万平方米,入住近3万人。百步亭花园小区在可持续社区建设工作上经过不懈努力和成功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走后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小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著名品牌、全国著名社区、全国无毒社金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示范点,并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试阐述如何构建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的和谐关系? 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物业管理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推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发挥社区对物业管理的指导协调作用。①切实加强导与监督,提高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自我管理的能力;②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解决物业管理中的“急、难、愁”问题;③积极化解物业管理方面的矛盾纠纷,创造安定团结的社区氛围。

(2)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形成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格局。物业管理企业或物业小区管理单位作为驻区单位,在做好物业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优势,扩大服务范围,创新工作方式,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去。

(3)共享社区公共资源,创建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互动的良性机制。物业管理与和和谐社区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物业管理企业或物业小区管理单位应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自身建设,积极配合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

(4)处理好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关系。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会相比在目标取向上虽然具有一致性,但它们之间毕竟是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认识上和工作中的差异,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在物业公司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公共关系的处理上,并非仅仅靠单一的真诚沟通就能解决问题,毕竟各方局部利益不同,职能有许多交叉。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在实践中探索改革之路。

(5)尝试“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索构建和谐社区的管理机制。物业管理需要社区指导,社区管理应当尊重物业管理的自主权。物业管理主要是依靠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市场运行机制实施的,物业服务企业是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资格的实体。物业服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求有社会效益,还要求有经济效益。只要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有关政策法律从事经营,社区就应该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否则,干预过多将影响其正常运营。无锡、武汉等城市实施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于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案例分析:阅读下列案例,试分析百步亭花园社区探索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筑新模式有何推广意义? 2.此案例的特点经验及推广示范意义: 武汉百步亭小区坚持社区环境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社会效益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新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百步亭花园文明社区坚持社区可持续发展,一切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实现让普通市民享受高层次文明、高质量的生活,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质,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发展。百步亭花园小区的另一个可以借鉴之处在于小区管理机制的创新。百步亭小区的管理部门本身既不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又不是单纯的物业公司,所有小区工作人员都是由区内居民组成,是架设在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一级社会团体。当地政府财政不出资金,所需要的工作经费来自于小区所有住户的物业管理费。这是一种新型的运行机制,其创新点在于:社区本身具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孕育着经济良性循环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社区的基本原则,适应了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小区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运行管理,初步走出一条具有生命力的新路。这在全国城市社区的管理方面具有全局性与方向性的示范意义

第二篇: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

(一)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主要内容

1.社区公共服务

1)社区就业服务: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提供咨询、培训、信息服务等

2)社区社会保障服务

3)社区救助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建设和管理“慈善超市”

4)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5)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取消不合理收费

7)社区安全服务建立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

2.其他面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服务

1)社区便民利民服务

A 居民生活服务:小吃店、洗衣店、车棚、裁缝店

B 家务劳动服务:保姆、代买粮煤、护理病人、搬运等

C 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组织文化站、图书室、秧歌队、等会、书画展

2)社区自主互助服务

A 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b 对社区困难群体实行辅助性生活救助 c 管理、利用好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 d 开展非营利服务

3)社区志愿服务

a 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培育服务意识

b 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

c 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d 明确当前的重点服务领域

4)社区生活服务类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A 支持和鼓励各种社区社会组织

B 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5)社区商业服务

6)有关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服务设施引导周边单位内部食堂、浴池等向社区居民开放

(二)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工作方法

1.社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方法

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1)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方法

A.协助开展入户调查

B.协助进行民主评议

C.协助进行公示:社区要设置统一的固定公示栏

2)灾害救助工作方法

A.及时报告,协助救灾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原则

B.宣传减灾救灾知识协助演练,开展活动

3)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方法

在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中,预防是前提,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教育是重点,保护是根本

1)开展主动救助服务

2)提供专业救助服务

3)做好预防帮扶服务

4.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方法

(二)社区安全工作方法

1.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

2.协助公安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工作

3.协助消防部门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4.社区矫正工作方法

5.开展无毒害社区活动方法

(三)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方法

(四)社区卫生和社区环境保护工作方法

1.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方法

2.社区环境保护工作方法

(五)社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方法

(六)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工作方法

1.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方法

2.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方法

3.组织社区休闲娱乐活动方法

4.组织家庭文化活动方法

5.办好不同类型的社区学校方法

(七)社区调查工作方法

第三篇:社区服务管理论文

我国城市社区及其发展研究

朱明法

重庆 铜梁 安溪 402569

摘 要: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不完善、自治功能薄弱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立足于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对社区的发展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问题;社区发展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现代化的不断升级,“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呈流动的态势。与此同时,面对着经济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面对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这使我国城市社区面临着许多结构性的变革。伴随着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完善单一地从社区服务,社区设施或社区制度进行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城市社区需要重新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行全面考量。我国自2O世纪8O年代开展城市社区建设以来,在取得许多令人瞩目成效的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社区和社区发展的内涵

2.1 社区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社区和社区发展的概念不尽相同, 歧义很大。“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腾尼斯提出的,在F·腾尼斯看来,“社区”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观、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193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帕克在对社区的研究中,试图从基本特点上对社区下 1

定义。他认为,“社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这些人口与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有密切的联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中”;1981年,美籍华裔教授、社会学家杨庆堃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在这些定义中,界定社区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并不妨碍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化。在一个较为宽广的分析框架下推动社区发展, 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趋势。综合西方社会学家有关社区的各种定义,结合中外社区的发展和现状,我国把社区定义为: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2.2 社区发展的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在研究社区问题时,最早提出了“社区发展”这个概念。1955年,联合国发表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专题报告,使“社区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并指出社区发展的目的是动员和教育社区内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和国家建设,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政府一起大力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过50多年的社会发展,“社区发展”的外延已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已经覆盖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内涵已不再仅仅是落后国家的扶病助弱工作,而是已扩展到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把社区发展定义为:社区发展是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 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 改善社区环境, 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 是塑造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共同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和自治精神的过程, 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建立和谐紧密人际关系的过程, 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从社会过程、社会组织、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社会资本、由下到上等角度来定义和推动社区发展, 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理念。

城市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城市社区的发展,即关系到每位成员的日常生活,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今后社区建设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所以,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城市社区发展的背景

3.1 城市社区发展的背景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起步的。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大量与居民相关的公益性事务需要通过社区来解决。而传统体制下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城市基层面临的大量矛盾和居民急需解决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3.2 城市社区发展的起点

在行政一体化社会,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管理采取“全能政府”的管理模式, 政府覆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层政府控制全部社会资源, 由上到下实行垂直管理, 上级政府通过各条线路将命令层层传导到基层, 通过“命令/服从”的行政推动方式贯彻实施。这样一种体制事实上限制了社区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单位制解体使社会职能从单位体制向外“溢出”, 各种城市问题在传统计划行政体制下难以得到解决, 城市社区发展就是应对解决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这些公共事务而兴起的。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建设开始提到日程;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对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社区商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在社区建设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的培育、社区功能的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加强以及社区社团组织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4.1 社区功能亟待完善

我国城市社区多是为了便于社会控制与城市管理,通过行政划定的,而并非自然形成。因此,社区概念具有很强的行政区位色彩,社区的自然特征较弱,社区缺乏自主发展的环境基础。要承担起城市体制转轨,单位制剥离出来的许多社会职能,依照社区现状难以承载。社区的各项功能有待完善,社区的影响力较弱,社区成员并不对社区寄予

厚望,同时也缺乏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4.2 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服务”而脱离了“管理”,也就是在行使管理职能时按市场规律办事。所谓“行政化倾向”就是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社区的建设,由此,政府也就直接管理并牢牢控制着社区的组织,社区组织带有很浓的“行政性”色彩,形成行政性社区。从而使具有群众性、基层性和自治性特点的社区组织事实上却承担着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责,成为“跑腿儿的”,毫无自主权。社区工作者也是更多地注意上级政府的意图和要求,而忽视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社区组织的工作内容成为“上面下达的任务”,而不是“下面产生的要求”,导致社区工作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而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社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更是借动员社区资源为名,将其自身业务尽可能地转嫁给社区居委会承担。一项对北京某社区的调查显示,43.8%的被调查者认为居委会主任是“介于官与民之间”的,有12.2%的人认为居委会主任是官。在我国的首都尚且如此,这不能不从侧面说明我国社区的行政化趋向。

4.3 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社区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管理需要专业人员,而现实中社区工作者年龄大,文化低等问题,使他们仅凭一份热心而难以承担新形势下居委会工作的重任,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常常力不从心,社区管理人员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一项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调查显示:43.0%的社区工作者年龄在40-50岁之间,50岁以上的占30.9%,而30~40岁之间的占18.4%,20—30岁这一档仅占7.2%。这些工作者中,高中以下学历者所占比例13.5%,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6.5%,而具有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仅占9.9%和1.1%。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开展。另一项调查显示:有10%的居民认为自己向居委会反映问题时,居委会常常“不予理睬”,另有22.4%的人认为,居委会的工作态度“消极搪塞应付”,38%的人认为居委会尽管“热情接待,但往往行动不力,或根本没有行动”。由于社区工作者总体素质欠佳,在社区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处理问题缓慢、工作方法老化、内容单调等问题。

4.4 我国城市社区资本存量不足

推动社区建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区建设中的管理工作又属于一种服务的性质,但开展工作又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来源,现实中社区经费不足是一个相当普遍且严峻的问题。有相当多的社区处在严重资金不足的状况下,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其中有不少组织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有调查显示,北京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居民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服务功能、质量的满意度低。认为社区内服务设施很齐全或比较齐全的仅占8%,相反,认为服务设施较差或很差的占到18.2%。社区娱乐设施的建设更不如人意,仅有5.4%和13.9%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内娱乐设施齐全或较齐全,认为不太齐全或很不齐全的分别占到26.1%和28.7%。

目前大多数城市社区是伴随着旧城区改造工程产生的。旧城改造打破了原有地域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网络结构,社会资本原有的载体受到严重的冲击,新的社会资本载体尚未形成,而旧的社会资本不断地受到侵蚀。由于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一旦受到破坏,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从而出现一种真空状态。普特南认为“某些政府计划本身,例如城市改造和公共住房工程已经不顾后果的严重破坏了现有的社会网络,这些集体价值代价无法用我们现有的计算标准来衡量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们并不存在。我们最终会为社会资本的被剥夺付出代价。”

我国到目前为止的城市社区发展还缺乏系统和成熟的统一规范, 城市社区建设还是边相互学习边共同创新、边探索实践、边系统总结。正是由于社区发展实践的丰富性, 使我们很难在当前阶段对城市社区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格局作出一个刚性的判断。同时, 不同城市社区发展在实践探索中, 已经逐步理性地将社区从传统行政一体化的政府概念中剥离出来, 随着社区组织能力的不断发展, 社区公共资源的组织能力将不断增强, 城市社区运行机制将日益完善, 并会逐步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这将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城市社区发展首先要认清的几个问题

5.1 价值排序问题

这是一个“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的问题”。它是制订社区发展规划的出发点,是整个规划理念的基础。必须首先建立有效的社区组织与管理制度,也就是先要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来管理、约束社区发展中的各类行为。同时,在组织与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地体现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价值排序问题在社区发展规划中的正面回答。只

有先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然后才可以着手社区产业、社区文化的规划。

5.2 资源分配的问题

由于社区发展规划是一个“社区资源”有效分配的长期过程,如何配置社区资源是这个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社区资源,它包括社区内的用地、设施、绿地、河湖水面以及空气等物质,这些物质是相对有限的,如何公平地使用和分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然途径。要区分公益性的社区资源和有偿性的社区资源。公益性的社区资源包括公园、绿地、广场,而有偿性的设施包括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配比例由社区的人口构成、产业构成来决定。这样,社区居民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障,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条例来规定社区资源的分配与使用。

5.3 阶段性与同时性的问题

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双重任务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这并存的双重任务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尤其突出,而东南沿海城市则主要偏重于“信息化”,这是由于不同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结果。我国城市社区的阶段性表明: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尚未成熟,城市房地产热和旧城改建、拆迁,使许多原有的城市社区遭受破坏,而新的城市社区尚只有外壳,还很难创造出真正的社区文化,楼盘物业的封闭管理使社区之间交往变得困难,这也表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的逐步分离现象。

以上两种现象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并存,并且相互影响,正因如此,社区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社区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必须认识到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它决定城市居民的基本素质和开放程度。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时,应对不同的城市采取不同的制度模式,不能一概套用。

另外,对于稳定的旧城区和新开发的楼盘物业管理区。应采取不同的规划控制手段。有时,在同一个城市社区中,这两种类型都存在,甚至还存在着大量流动人口的城中村,在社区发展规划中对这些不同的人员结构应从管理制度入手逐步解决各类社区居民社区资源的分配问题这是社区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难点,是值得学术界重视的问题。

5.4 社区建设内容亟待扩大领域和提高水平

传统的城市基层工作,内容主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服务,则是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救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新形势下的社区 6

建设则是内容更广泛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城市建设和社区安全管理等等。它既包括了传统的社区行政性、社会性工作,也包括了体制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新的内容;既包括了由街居组织直接抓的一些事情,还包括社区建设中应由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和居民自己去干的大量事情。它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综合性的“社会生态”在社区这个避部的集中体现。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5.5 社区建设发展规划与行政区划

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是社区建设工作的开端,它的制订与实施是由区或街道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负责编制,它与城市总体规划是相衔接的,必须根据国家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进行深入细致的社区调查,摸清底数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制订本区的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

为了做到有效地制订和实施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明确社区行政区划是关键,需要在社区建设工作上对区、街的行政职责进行放权,区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市容管理、环境卫生及交通秩序的综合治理,街道办事处应以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为重点,为经济建设服务。

目前许多城市仍存在着市、区两级政府之间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市一级的规划与区一级的规划脱节。另外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是由市一级的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而“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则由区一级的民政部门主管,两者用地设施等规划上有重叠,有时会增加街道办事处的管理难度。因此,如何协调市、区、街道三级政府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使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合法编制程序中去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我国目前社区发展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建立科学的社区发展理论体系,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道路,在理论上建构起有效的术语体系、理论层次、理论框架,并结合各类实际问题,进行方法论高度上的探讨,为城市社区发展理论提供个案与佐证。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社区将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社区工作者在社区问题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打破当前社区工作相对无序的状态,也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

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各类城市的社区建设,我认为应该切合实际抓准以下重点环节:

6.1 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社区服务也是在社区成员的帮助下,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开展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需求的过程。社区服务的目的就是为社区居民分忧解难,创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推进社区服务向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着重引导其向三个方面深化:

一是发挥政策推动的作用,优先办好急需发展的便民利民项目。不管哪个城市,都要首先重视把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人群的服务办好,并把服务同安置下岗职工结合起来,让群众得到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实惠,通过服务达到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之目的。

二是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社区服务中大量项目属于福利性、低偿性、微利性,但这同社会化、实体化经营并不矛盾。在服务业的兴办方式上,坚持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方向,避免过去那种靠行政手段兴办事业单位的办法。要大力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业,特别是重视发展居民自我组织起来兴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企业,以及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兴办的个体私营企业。在服务领域上,要积极向各类新兴第三产业拓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生长点。

三是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解决好服务硬件投入的难题。依靠社区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搞好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则。目前,不少城区有大量企事业单位过去自办社会的服务设施,由于只在内部使用,利用率很低,成为单位的负担。搞好社区服务,首先要通过引导这些服务设施由封闭到开放,由开放到联办,再过渡到社会办的办法。这样,可以一举三得:既可解决社区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又可防止重复建设,还能促进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当然,确定需要新建的服务设施,也应该重视加大投入,但要防止搞形式主义、贪大求洋,不要脱离实际条件去干劳民伤财的事情。

6.2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积极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要想推进社区管理体制,理顺基层条块关系,完善社区管理功能,应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和城区先行试点,逐步展开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实行管理权限下放,增加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的职能。主要在计划管理、劳动用工、旧城改造、环境保护、卫生保洁、园林绿化、文化卫生管理等方面,凡是能下放 的管理权限,应明确由市向区、区向街道下放,明确规定城镇街道在社区经济、服务、卫生、文化、治安、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协调管理职责。

二是对条条垂直管理的几个重要部门,实行按街道对应设置派出机构。地税、公安、工商、房产等部门要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充实基层所的力量,可将基层所在党组织实行街道属地化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纳入街道的总体部署,实行双重领导。

三是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落实社区的自治权利。核心是界定街道各行政部门与社区组织的职责,把社区自治的权利还于社区。区街政府部门立足社区,重心下移,把自己承担的行政事务做好、做足;需要居委会协助处理“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为社区提供协助所需的权利和必要的经费;一些社会服务性职能向社区转移时,应同时转移工作经费,做到“谁办事、谁用钱、谁负责、谁有权”。同时赋予社区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和群众意见反馈监督的权利,将政府的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我国可以考虑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来试点,争取三年左右在各城市形成一种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6.3 逐步完善社区财力机制,寻找一条新出路

居委会的主要经费来源靠什么,这直接关系到社区经济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的问题。目前普遍做法是,生活补贴实行区财政拨发,除此以外的工资缺口和办事经费主要依靠街居组织自办经济实体去创收解决。今后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对城市基层的财税分配政策,让街道成为一级准财政,使街道经济收入来源由过去取决于自办项目的利润变为取决于本区域创造税收的多少,从而逐步从自办经济中脱出身来,积极为发展多种所有制的社区经济优化环境,搞好服务。居委会主动参与协税、护税,必然有利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财政税收的增长。上海、石家庄、南京普遍进行了这方面的政策调整,效果十分明显。石家庄改革后三个月街道以下的税收就增长了三倍。故目前应解决好街道这个层次,根据各市、区的具体情况搞好测算,至少让街道享受与乡镇同等的财政政策,同时对街办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真正推向市场。

6.4 探索各具特色的社区发展模式

不同城市、不同城区有其各自的特点,城市之间、城区之间以至各类居民区之间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在社区发展模式上不应整齐划一,搞“一刀切”。要区别几类情况进行研究探索:第一类是老城区的街道和居民区,可以主要借鉴上海市和湖北武汉市的构筑“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各项工作负总责的经验开展

工作;第二类是新开发的城市居民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共同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第三类是新兴小城市和由郊区村镇扩展而成的居民区,要通过“镇改街”、“村改居”,努力创建新的城市社区模式;第四类是具有特殊性的社区,就是以大型工矿企业为依托的城市居民区,则要认真作好政企共建新型社区。

6.5 培养更多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服务社区

专业社会工作者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制度性要件,搞好这项工作,既是建设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和社区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整个社会文明和社区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社区工作的任务侧重“改变社会”,因为社区工作更直接面对社会发展潮流以及充满协商的政治形势,更关注社会变迁可能带给弱视群体的不幸与不公正,即在追求“济贫扶弱”的使命时,更以“社会改革”为行动宗旨。由此看出专业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建设工作成效影响很大,但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来确保社会工作者是定向培养的人才,在就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很多专业的人才外流,不能切身服务社会。所以没有专职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建设的发展指标就无法落实,创建和谐社区就是一句空话。

结合上述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我认为解决社区问题重点是管理权限的下放,只有社区真正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建设社区,才能切合实际的为社区办实事,才能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在社区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公平、协调与合作的区域性原则,还要使社区各类构成要素形成科学合理的结合模式,使各类要素、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其正功能。在城市社区发展规划中还要强调和重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因为只有大量引进诸如社会工作之类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彻底全面的分析出社区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好的面对诸如流动人口、失业人口和老年人口增加及城乡结合部面积不断扩大等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因地制宜,突出持色。只有在人、社区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社区,实现建设城市文明社区的终极目标。

7结 语:

中国进行社区改革首先应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管理体制,促

进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安全等工作的深化改革,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原有社区服务工作中已构成的组织、服务系统和设施资源。

中国社区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礼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 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如何在尊重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的同时, 促成全社区互相合作, 协力安排共同生活的格局,建设起多样化充满生机活力的、以群众自我管理为主的新型社区, 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今天的社区建设, 应面向现代化, 面向未来。尽管目前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也存在着阻碍发展的一些障碍因素, 但它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需要会在社区层次上获得更大满足。社会转型期, 我们不可能依靠市场和政府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因此, 大力发展和谐社区建设, 建立和倡导一种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维护社会的稳定, 促进社会的整合, 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只有这样, 中国才能完成它的经济变革和社会转型, 才能建成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 萍.新时期社区建设与城市规划法制保障[J].城市规划,2001(6):26-29.[2] 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0-60.[3] 魏 娜.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其理性思考[J].新视野,2002(2).[4] 胡仙芝,等.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2(7).[5] 徐一大,略论城市社区规划[J].规划师,2002(8).[6] 徐一大,吴明伟.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4).[7] 赵 蔚,赵民.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6).[8] 刘君德,汪明宇.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125-150.[9] 文 军.我国城市文明社区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1998(3).[10] 赵 蔚,赵 民.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6).[11] 王 颖.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研究[J].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7).[12] 刘君德.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机制[J].城市规划,2002(3).[13] Rubin,Herbert J.& Rubin , Irene S.1992.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Denelopment, second edition.U.S.A.: Allyn and Bacon,1992(9).[14] Maclver, RobertM.Comm unity: A Sociological S tudy,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1958.[15] [美]科恩著.聂崇信等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6):121-273.[16] 徐永祥,刘东等.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20.

第四篇:浅析社区服务管理之多元化

浅析东花市街道北里西区社区

建设之多元化服务管理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培育壮大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这一载体平台建立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指导,以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辅导,四者紧密结合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构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和谐社区。①

论文通过对北里西区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在社区服务管理中的工作开展情况,对社区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简单的探析,并且针对多元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探讨对策,以期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对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现代化社会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现行社会服务管理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和谐社区建设。

一、相关概念定义

(一)、现代化社会服务管理

所谓现代化社会服务管理是针对当前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社区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多元参与的服务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服务管理,让居住在社区的广大居民有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让他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二)、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所谓四位一体就是指“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培育壮大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这一载体平台建立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指导,以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辅导,四者紧密结合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1.社区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社区党委 社区党委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领导本社 区开展各项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平等基础上,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建立起的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实体。

3.社区居委会 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社区服务站 社区服务站是政府在社区层面设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社区居委会的监督。主要职能是代理代办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协助社区居委会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5.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

6.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办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三)、北里西区社区服务管理的对象

东花市街道北里西区社区是一个老旧居民小区,既有90年代初期建设的商品楼,又有80年代建设的老旧楼房,社区位于东花市地区西北部,北邻东便门大街,南邻东花市大街,东与北里东区相邻,西与崇文门外街道接壤。占地面积约0.18平万公里。社区内环境优美,人员素质很高。社区内共有常住户:1530户、总人数4890人,另有流动人口1091人。社区内人员居住比较密集,市、区机关一些离退休老干部也居住在社区内。老年人人数占社区总人口的23%。北里西区社区内环境整洁优美,楼宇店铺错落有序,植被覆盖率较好,放眼望去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琳琅满目。

1.人 即实有人口,是实际生活在所在行政区、街道、社区内的人口的总称,包括常驻人口、流动人口和散居社会境外人员。

2.地 房屋住宅、桥梁涵洞等重点部位、地下空间、繁华商业场所等重点场所、旅店等特种行业的统称。

3.物 水电气热等重点设施、剧毒物品、放射物品、放射性物品、爆炸物等重点物品、有线电视光接点、社区物防和技防设施等物品和设施的统称。

4.事 需要关注、处置的矛盾纠纷、治安和刑事案件等各类事件的统称。

5.组织 需要关注的各类单位、团体等集体的统称。

二、北里西区社区进行多元化服务管理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一个“重要保证”、两个“必须”是加强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我们这就要求社区党委必须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密切联系社区实际,不断加强社会建设,提高社区服务管理能力,使广大居民生活在社区有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今年东城区提出文化强区、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根据区、街的统一部署,社区进行多元化服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社区建设,实施多元化服务管理是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社会治安和社会矛盾突显,所以要求必须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扩大志愿服务,增加群防群治力量,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这就要求社区必须加强服务管理,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社区建设,实施多元化服务管理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多数居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所以社区文化建设日益提上日程上来。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呈现出扎实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社区服务与管理,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东城区自201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区以来,每年的文明城区复检验收工作便成为全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精神文明宣传,道德模范的学习,都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文明有序开展。

(三)、加强社区建设,实施多元化服务管理是社会为老服务的需要

北里西区社区内人员居住比较密集,市、区机关一些离退休老干部也居住在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850人,老年人人数占社区总人口的23%。居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所以社区党委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广大居民投入到社区建设中。社区党委组织各种文艺团队,合唱团、舞蹈队、京剧队、健身队、夕阳模特队、书画班,巧手编织班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让广大居民在自娱自乐中度过幸福美好的晚年时光。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服务管理,提高他们在社区生活的幸福指数。

三、北里西区社区建设开展多元化服务管理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原则

社区建设多元化服务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对社区内的有需求的居民实行服务管理,变座等服务,为走动办公,对有需求的广大居民进行上门服务。让广大居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大限度的享受国家带来的优惠政策。

(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原则

社区建设多元化服务管理,必须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发挥驻街单位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社区党委实行大党委制,定期召开五方联席会,研究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社区党委发挥驻街单位的作用,定期聘请口腔医院的医生为居民免费看牙,聘请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居民讲健康知识,借用=驻街学操场举办运动会、放电影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三)、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原则

社区建设多元化服务管理,必须坚持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力,做好小政府、大社会的服务管理工作,政府各项执能下沉到社区,社区成立社区服务站,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各项行政工作。有效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原则

社区建设多元化服务管理,必须坚持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则。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社区实施三委一站制度,即党委会、居委会、居民常务会、社区服务站。定期召开联席会,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社区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

社区建设多元化服务管理,必须坚持困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社区实际,突出社区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希望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六型社区的目标,强力打造一刻钟服务圈,让居民感觉到社区建设越来越好。社区服务管理越来越符合居民需求,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北里西区社区进行多元化服务管理模式

现行的东花市街道北里西区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是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有效的服务管理,让居住在社区的广大居民有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让他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北里西区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在工作中相互补台,团结协作。社区党委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具体承担30项工作。社区居委会依照六大委员会各自的职责,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依托,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原则承担85项具体工作。居委会深入社区居民当中,知民情,解民意,主任包楼,让楼门组长作为志愿者,及时反映居民所需所求所想。社区服务站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各项行政事物,是社区居民的服务机构,按照六大工作岗位分工,与街道各职能部门有效对接,服务站具体承担100项服务项目。

(一)、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

北里西区社区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严格按照东城区五星级党组织的标准,开展各项党建活动。社区党委实施大党委制,把驻街单位和社区民警聘为党委席位制委员,定期召开会议,探讨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将社区党建活动融入到社区各项中心工作中。党委对社区党员进行分层管理。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和谐社区创建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社区党委注重深入开展“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走访慰问活动,坚持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根本,关心关爱弱势群体,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党员居民身边。做好两节及四就近老干部、困难、生病对社区有贡献党员的走访、慰问工作。体现党内关爱机制,让他们体会到组织上的关怀与照顾。

(二)、居委会充分发挥自治功能,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自治功能,以活动为载体,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传承民俗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招募机制,做好志愿服务宣传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招募社区志愿者,扩大志愿者队伍。现有绿地养护、共享悦读会、治安巡逻、政策宣传、环境环保等志愿者队伍。西区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由各楼居民组长、积极分子、党员组成,他们每日坚持在小区的主要路口巡逻值班,风雨无阻,成为社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平安社区,被定为社区创建的精品社区项目。社区还通过各种活动,充分挖 掘社区人才,吸纳到社区人才库中,现已挖掘出唱歌、跳舞、书法、摄影、写作等人才。这些志愿者队伍,根据志愿项目,由综治主任,卫生主任和文卫体主任分别负责。并每月召开治安巡逻志愿者例会,以会代训。有时聘请社区民警为他们讲解社区治安情况和当前的治安形式。让他们作为宣传员对社区居民进行治安宣传。

(三)、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

服务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综合服务平台,强力打造亲情服务、微笑服务、满意服务的品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工作人员采取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方式,开展便民、利民服务。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的实际,对社区内15位行动不便的孤寡、空巢老人采取上门服务,为他们办理居家养老助残券,由主任担当志愿者与他们结对子,送去免费理发券、居家养老助残券,并为他们上门安装智能电话,年节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如三十送饺子,端午节送粽子等,平时电话回访,询问他们生活上有什么需求。对于一些阶段性工作,工作人员采取电话通知,预约服务的形式方便居民办理,如领取医疗卡、发放老年证,新办理的居家养老助残券领取等服务。社区服务站为了方便前来办理事物的居民购置了气筒、放大镜、老花镜、无绳移动电话。服务站为了让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助残券发挥更大作用。积极与驻街单位服务商沟通,分别与富贵水饺园、瑞杰康理发店、西区便民理发店、爱意锐驰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方便老年人就餐、理发、买菜等日常生活。聘请了清华池工作人员定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上门修脚服务。并积极为社区居民联系家政服务,小时工,接送孩子等服务。

(四)、加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确保社区安全稳定

社区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社区内的人、地、事、物、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按责任区进行分工,对每个楼门院的重点人、敏感事和重要场所进行细致梳理,明确职责任务,把职责、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并定岗、定责、定人,努力将隐患纠纷化解在社区内、化解在初期。网格人员主动巡视、对社区情况进行动态管理。通过网格人员的走访调查,随时更新社区内人口信息基础数据,实现了对人口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并对过去被动应对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和解决,充分发挥网格工作人员的日常巡视作用,第一时间掌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需求,做到真正掌握每个居民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和提升服务,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同时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今年两节期间,社区充分运用网格化优势维护地区和谐稳定,以网格为单元落实责任,把节前清理堆物堆料的基础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人员力量全部下沉到网格,明确各燃放点、禁放点和销售点的责任人和值守力量,加强巡逻,各负其责。

五、北里西区社区进行多元化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一)、北里西区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社区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匮乏,虽然都是社招人员,但是本社区社工队伍中无一人是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所以在社区工作中真正遇到棘手问题,很难从社区层面得以解决。二是街道各项中心工作需要社区协助的过多,比如每年的文明城区及卫生城区的复检验收工作,今年年初的实有人口与实有房屋调查工作,都牵涉社区很大的精力。三是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没能真正剥离,很多工作还是混在一起。居委会为居民自治组织,首要任务是服务社区居民,了解民需民情,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从政府事物性工作中剥离中来。而服务站主要是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行政事物,代理代办居民各项事物,如政策房的申请初审、老年证及优待证的申办、养老助残劵的申请及发放、低保金的申请等工作。四是社区志愿者年龄偏大,真正参与社区活动的人员不多,特别是现在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入户难问题,只有他需要社区时,才主动找上门来。再有就是邻里之间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每天见面很熟但就是不知对方姓氏名谁,做什么工作的。

(二)、就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大对社工队伍的培训,从社会上要多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社会输入更多的人才。对现有社工队伍要加大培训力度,使之成为专业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社工队伍。二是从街道层面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减压,从纷繁复杂的事物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三是真正实现居、社分离,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社区工作理念,搞好社区服务站,搭建服务新平台。居委会真正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四是充分挖掘社区志愿者,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根据居民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让广大居民对社区有认同感,归属感。

参考文献: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委会组织法》

第五篇:吉林市社区服务管理实施细则

吉林市社区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吉市办发[2013]11号)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职能,完善运行机制,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职责任务

(一)低收入家庭认定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初审

1.核查低收入家庭收入状况,形成低收入家庭初步认定意见。

2.核查低保家庭收入状况,形成初审意见。

3.与区和街道组成“三级联合审查组”,对申请低保家庭进行公开评议,将评议结果在社区公示7个工作日。

(二)协助做好临时救助工作 4.对临时救助申请对象进行资格核实。

5.与区和街道共同核查突发性、临时性特殊困难情况,核定补助标准,公示5天。

6.建设和管理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

(三)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7.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建立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和服务需求台帐。

8.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和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志愿者服务和有偿服务。9.对社区高龄老人津贴发放进行初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代办《老年人优待证》。

(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

10.制定社区防灾减灾预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掌握社区老年人、孕妇、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分布情况,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臵安全提示牌,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11.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落实社区综合减灾措施,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自评,完善整改措施。

(五)开展特殊群体服务管理

12.协助采集、统计、报送社区残疾人信息。为有医疗、康复、就业、教育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介绍服务。

13.受理《残疾人证》办证申请,指导申请人完善申报材料,告知申请人到指定医院进行伤残鉴定并到县(市)区残联领取《残疾人证》。

14.管理残疾人康复训练设施,组织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15.对精神病人进行线索调查、定期随访,及时报告有暴力倾向的重症精神病人动态情况。

(六)协助开展劳动就业服务

16.协助搜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信息,做好统计和报送工作。17.随时掌握社区内有就业需求和培训愿望人员情况,及时发布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开展用工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培训等就业服务。

18.受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申请,审核《就业失业登记证》、缴纳社会保险费凭证等相关材料,逐级报市区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复核。

19.对就业援助申请对象进行初审并公示,对认定的就业援助对象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

20.核查就业失业登记申请人信息,代发《就业失业登记证》。

21.为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人员出具初审意见,告知停止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的限制性条件。

(七)协助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22.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续)保人员身份进行审核,通知参(续)保人员按时缴费,发放社会保障卡。

23.办理迁出、迁入信息变更,参保人员身份转换(职工转居民、学生转居民),低保人员、持证的贫困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续保缴费等确认手续。

24.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卡,每年进行一次企业退休人员生存认证。

(八)协助做好用工维权工作

25.掌握社区内用人单位动态信息,对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进行劳动用工备案。26.督促社区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劳动用工备案率。

27.调处社区内简单的劳动争议和纠纷,及时向人社部门报告重大劳动纠纷,配合劳动监察执法。

(九)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初审和动态管理

28.协助完成本社区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实物分配申请对象的资格初审,形成初审意见,整理统计数据和上报申请材料。

29.协助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对住房保障对象收入、人口、住房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十)计划生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 30.准确掌握婚姻、怀孕、避孕、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各类信息变动情况,及时报送数据报表和报告单,做好流动人口数据统计和信息交换工作。

31.开展人口计生政策、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发放避孕药具。开具婚育状况证明材料,受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居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申请,协助发放扶助金。

32.协助做好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入户调查工作。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除“四害”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工作。

(十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建设 33.加强综合治理宣传,动员和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4.协助落实社区警务制度,健全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指导居民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35.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安全检查巡查,排查和治理消防、燃气、食品、生产、道路交通、公共场所等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登记台帐。制定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防安全演练。

36.完善社区人民调解网络,及时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开展普法宣传,帮助居民申请法律援助。

37.发挥网格员作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好职能范围内的来访接待工作,协调解决居民合理诉求。及时掌握和报告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的信访动态,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重点信访人的稳控工作。

38.登记、核查实有人口信息和出租房屋信息,协助社区民警落实特殊人群管控措施。

39.开展经常性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清理非法宣传标语和非法宣传品,掌控并及时上报邪教人员基础信息,协助落实帮教转化任务。

40.开展社区禁毒宣传教育,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并监督落实。向公安机关报告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情况,提出强制隔离戒毒建议。

41.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协助做好教育矫正和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措施,协助做好就业安臵和生活困难人员救助工作。42.协助做好未成年人维权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十二)加强社区物业服务与管理

43.加强社区环境巡查,报告乱堆乱放杂物、私改房屋结构、搭建违章建筑、私自挖掘、损毁方砖绿地树木、露天烧烤、饲养畜禽、噪音扰民等行为并及时劝阻。组织清理社区内巷路积雪、残冰。

44.每季度召集一次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协商物业服务工作。

45.配合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和业主委员会换届工作。

(十三)履行社区监督职责

46.对基层党委、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指导和服务社区情况进行评议和监督,向其上级机关反映评议结果。

47.组织居民对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公共服务情况以及小区改造、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进行民主评议,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建议,并监督执行。

48.对群众见警率和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县(市)区政法委和公安局(分局)。

(十四)其他职责

49.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经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估和审核批准,协助有关部门完成其他工作任务。

二、信息报送 50.即时报告的重大紧急信息为:五人以上集体访、去市以上越级访、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等重要线索,消防、生产、食品药品、燃气、道路交通等重大安全隐患(事故),重大传染病疫情、流浪乞讨无家可归人员等信息,供水、供电、供热、排水等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信息。

51.重大紧急信息应直报相关主管部门和政府应急办,同时逐级报送市区两级社区办公室,并及时汇报后续工作进展情况。

52.其他信息应通过街道逐级向市区两级社区办公室报送,市、区社区办公室负责信息分转、督办和反馈工作。

53.市、区社区办公室在分流交办有关部门的同时,报送分管领导,重大信息报送主要领导。

54.市、区社区办公室统筹协调社区信息报送工作。各职能部门要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限期办结,及时反馈。对无故拒绝、推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队伍建设

55.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选派街道优秀干部或副乡(局)级后备干部兼任社区党组织书记。

56.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助理和大学生工作人员出现空缺时,经市民政局核定职数,由区民政局面向社会公开选(招)聘并报市民政局备案。57.社区公益岗位人员出现空缺时,按照就地就近原则,由社区根据规定名额和条件组织选聘。

58.社区书记(主任)对社区人员教育管理工作负全责,对社区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任何部门未经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不能借调、抽调社区工作人员。

59.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社区要坚持每日考勤,每月公示并逐级向民政、人社等部门分类报送出勤情况,与个人补贴挂钩。

60.职能部门每年对社区工作人员至少进行一次业务培训。社区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师专业培训。

四、考核奖惩和经费保障

61.对社区工作的考核,要综合考虑社区基础条件、工作量等因素,重点考核职责任务落实情况、信息报送情况、服务管理创新情况和居民满意度。街道负责日常考核,区负责考核。

62.按照优秀、良好、达标和不达标档次,对社区工作进行评比。优秀社区和良好社区分别控制在社区总数的15%和25%以内,由各区差额推荐参评对象,经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考核验收、综合评定。

63.被评为优秀社区和良好社区的,分别奖励工作经费2万元和1万元。所需奖励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各县(市)、高新区和经开区自行解决。64.按照优秀、先进、良好、称职和不称职档次,组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评。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由区考评,委员、主任助理、物业助理、大学生工作人员由街道、社区共同考评。被评定为优秀档次的社区,优秀、先进和良好个人评选比例分别控制在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总数的15%、20%、30%以内,被评定为良好、达标、不达标的社区,优秀、先进和良好个人评选比例原则上依次递减5%。

65.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补贴由基础补贴和奖励补贴两部分构成。党组织书记(主任)基础补贴按照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25%执行,专职副主任、委员、主任助理、物业助理、大学生工作人员基础补贴按照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15%执行,兼职不兼酬。奖励补贴根据考评结果确定,被评为优秀、先进和良好档次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每月分别奖励基础补贴的30%、20%和10%,考核结束后一次性兑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补贴新增部分由市、区按1:1比例分担,各县(市)、高新区和经开区自行解决。

66.全市每年评选2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标兵。67.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经费管理,依据年初预算,及时拨付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工作经费经区社区办审批后,由区核算中心核销。社区要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6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为不达标社区:

(1)信息报告制度不落实,导致发生重大集体访、越级访、群体性事件和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的;(2)因工作不落实,发生系列或危害大、影响大可防性案件的;

(3)计划生育考核不达标的;

(4)居民对社区工作满意度未达到80%的;(5)考核综合评分在70分以下的。

69.不达标社区的书记(主任)不得评定为优秀档次;连续两年不达标的责令辞职或按照相关程序解聘。

7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被评为不称职档次,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劝退或解聘:

(1)迟报、漏报、瞒报、虚报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

(2)未能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或出现严重工作失误的;

(3)群众测评满意率未超过60%,或受到群众投诉举报,经查证属实的;

(4)不服从工作分配,经说服教育仍不改正的;(5)一个月内无故连续旷工超过3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0天的。

五、其他

本《细则》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各县(市)参照执行。本《细则》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下载社区服务与管理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服务与管理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案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案 《环保调查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的自觉性,保护自然环境,维生态平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案例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案例 索伦小学刘永杰 案例:少先队组织学生以“爸爸、妈妈爱打麻将怎么办”为内容,深入课堂、家庭、去调查研究,从而使学生对“打麻将”的利弊有一个正确的......

    社区服务组织管理规定(5篇材料)

    繁华新园社区 社 区 组 织 繁华新园社区服务组织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其依法开展活动,根据国务院《社......

    大学生挂职社区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大学生挂职社区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为提升和谐街道与和谐社区建设水平,我街道组织开展了大学生进社区挂职服务活动。通过建立大学生进社区挂职服务机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接触实践......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什么是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高一(5)班 黄宝艳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我们村的社区服务活动。一连几天的体力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酸甜苦辣,感受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品味到人间的真情。 这几天,一直跟......

    社区服务

    个人所做的主要任务工作及完成情况概述:我的主要服务工作是清除贴在墙上的广告,清扫随意堆放的垃圾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与感受: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假期社区服务活动,。 高中生暑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