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诊断.doc

时间:2019-05-14 08:4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诊断.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诊断.doc》。

第一篇: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诊断.doc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诊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在薪酬管理付诸实施时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导致薪酬改革的失败。此时,对企业进行薪酬诊断就显得迫在眉睫。薪酬诊断可以帮助企业挖掘现有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或建议,从而帮助企业改进现状、提高组织的薪酬管理水平。可见。科学合理的薪酬诊断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多年的薪酬诊断咨询经历,我们发现了企业在薪酬管理上的一些共性错误,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1、缺乏薪酬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其实就是企业谋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规划,就是以未来为基点,为适应环境变化、赢得竞争优势和取得经营业绩而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选择和行动。其所要解决的是回答“我们经营什么与及如何在经营中获胜”的问题。人力资源战略是对企业战略的一个有效支撑,其所要回答的是“人力资源对我们取胜有何作用”的问题。而企业的薪酬战略是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分解和细化,薪酬战略的中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其所要回答的是“整体薪酬制度如何帮助我们取胜”的问题。在这种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公司很少,拥有符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现状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战略的更是凤毛麟角。领先、跟随、滞后的薪酬战略,分别适应于企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在这些企业中,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运用不同的薪酬战略。

2、薪酬理念不明确

薪酬理念明确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是薪酬体系的灵魂。它指明了公司到底为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业绩进行付酬。在大多数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不知道应该对何种价值付酬,薪酬理念缺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按照行政级别、学历和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来进行价值分配,而对职位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员工的技能水平、员工的能力等产生绩效的真正关键因素,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3、未注重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在很多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薪酬的内部不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通常来讲,企业老总们会注意到薪酬管理中公平的各层次——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的公平、同等级员工薪酬的横向公平、不同等级员工的纵向公平等,但他们往往只注重了薪酬设计结果的公平,而忽视了对薪酬界定的程序公平的关注。在这类企业老总们看来,只要使员工得到的薪酬与他们的相对工作价值或企业的贡献相当,薪酬框架的设计与操作是公开和隐蔽的操作并不重要。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了黑箱操作的薪酬框架,这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当企业规模一旦大起来了,就会出现问题。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人员的待遇如何平衡?”、“销售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待遇应如何平衡?”、“同一行政级别,如主任、经理的待遇都应该是一样的吗?”。这些问题的本质上都是:在企业中职位的相对价值问题!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说,对基于价值创造的薪酬体系,如果价值评估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话,会极大地影响价值创造,进而会影响到可分配的价值,价值链的传导作用会得到极大的削弱!如果职位价值的大小不进行清楚地界定的话,就会造成评价不公、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影响员工士气和组织的凝聚力,从而造成公司关键人才的流失。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提高,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需要进入到精益管理的阶段,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按定量的科学的思维习惯来对决策内容进行分析。

4、薪酬结构不平衡

薪酬结构是由各种薪酬单元组成,这些薪酬单元一般可分为固定薪酬(基本工资等)、浮动薪酬(绩效工资、奖金等)和福利、津贴等三类。薪酬结构失衡主要有两种体现:第一种是薪酬结构的失衡。比如在很多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福利这一薪酬要素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薪酬结构失衡会致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员工的短、中、长期激励的组合效果产生影响。很多企业将福利完全变成了保健因素,激励效果很差,自助福利的设计没有引起重视。第二种是各类人员的薪酬单元组合比例失调,如固定工资比例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容易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5、薪酬晋升通道单一

在大多数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里面,没有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进行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缺乏,薪资晋升渠道不畅,不利于员工的有效激励。另一种后果是由于中国的“官本位”意识较为浓厚,人们一般以管理“职业锚”或“官阶”的大小判断他们对企业贡献的多寡。因此,企业内的管理岗位成为各级各类员工的生涯发展目标。单一的“官本位”或管理“职业锚”的发展通道,会诱导企业大多数发展潜力良好的员工首先考虑将其全部精力倾心于职务的晋升上,从而缩小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6、薪酬与绩效脱节,无法挂钩

在大多数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员工的薪酬和绩效没有很强的关联。员工的薪酬变得极具刚性,没有较好地体现出薪酬的激励作用。在薪酬管理中,实行动态薪酬的目的,就是让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团队业绩或者个人业绩相关联,以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一种制度安排。在科学的薪酬管理中,一般会通过调整工资的等差、职位等级的级差、薪酬总额的计划比例、薪点值的调整、考核系数的调整来让薪酬“动”起来。造成薪酬静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较低,没有科学的依据来让薪酬“动”起来。动态薪酬静态化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没有和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出工不出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动态薪酬的发放虽然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但是绩效考核结果不是实际绩效的真实反映,使得动态薪酬的发放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激励作用。

7、薪酬激励不及时

由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加之很多企业的直线经理没有掌握好有效激励下属的技能,这都大大的降低了薪酬激励的及时性。当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杰出的业绩,这个时候,如果直线经理不运用包括薪酬激励在内的激励手段,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这会极大的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同样是奖励,如果过上几个月,它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对其他员工的示范作用也将会大为降低。当员工做出一个公司所倡导的、所鼓励的行为时,他会一直关注公司管理层的行为,如果他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地激励的话,将极大影响其工作主动性和热情。

薪酬诊断可以发现企业薪酬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或建议,进而指导方案实施以解决问题、改进现状、提高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在进行薪酬诊断时,需要我们先对组织的文化进行一个初步的诊断,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宏观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薪酬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薪酬诊断。企业只有根据薪酬诊断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对薪酬体系进行改革,才能不断推进企业向前发展。

第二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诊断报告

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诊断报告(经典)

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些缺点现在虽然还不足以致命,但对于它们的任何忽视和放纵,都将在不久的将来给通顺带来巨大的损失。当然,这些问题大都属于企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而且目前公司的领导也已经意识到并已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我的介入更多的是站在专业的角度,全面、系统、有序地深挖问题所在,并力求探讨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序列与方法,因此,无论对问题的提出还是后续对策与策略的设计,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外的市场前景空前壮大,同时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一些没有完全规范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无疑比以往更加维步艰难,真正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翻开历史陈卷:曾经风靡一时的明星企业、达智大师、巨商富贾(如东北的飞龙、中南的红桃K),都因经营不善,不得不停业整顿。众所周知,国内企业老板的成长经历多是由成功的商人发展而来,企业管理不成熟,大多数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凭以前成功的经验做事,而且所有权和管理权不分,如此形成的只能是不规范的管理,甚至是与规范化管理背道而驰的,企业如人体,一样有生命周期,国内企业多数已走过幼年期(营销创业期),迈向成长发展期,这时候企业更需要关注的是自身体质的加强、企业基础的建设,也就是走向管理规范化的道路。总结现代成功企业的发展经历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企业要想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选择适合自己长足发展的组织模式、经营模式和经营体制,加强内部管理,练好内功,提倡制度化管理,规范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建立培训和激励机制,搭建员工职业发展平台,重视数据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业绩评价体系运作管理,内部加强控制,外部规范市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当前企业存在的病态:

1、现代管理意识尚需提高,管理的思维方式较为滞后。

2、缺乏制定中长期企业战略与战术的运行机制。

3、信息收集和运用的能力薄弱,未将其形成战略性明确的工作内容与环节。

4、内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度较低。

5、行政组织体系功能欠缺,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与控制职能未能有效执行;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相对公司规模是足够的,但都忙于盖章、办公用品采购、传递文件等琐事,公司提出的大行政概念有名无实,这也造成部门分工、职能界定的不清和资源在公司内配置的不合理。

6、公司管理随意性较大,领导缺乏管理力度。

7、品管部门不健全,部门职责模糊(如:品管人员与车间生产管理人员因产品检验标准问题经常发生冲突等),与生产部之间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认定不统一、处理权限的设置不够科学。

8、生产流程存在职能划分与工作衔接的模糊地带,大部分流程可操作性不强。

9、公司人力资源储备、人才培育与选拔、薪酬体系、业绩考核等方面缺少规范、科学、合理的机制,公司企业文化氛围缺乏吸引力和激励性。

10、公司目前并无象样的培训系统。

11、公司对员工缺乏基本的福利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12、人力资源管理极不完善,没有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13、没有合理的激励薪酬方案和考核体系,薪酬体系不合理、不科学,员工的薪酬和绩效评价仅凭老板的主观意识办事。

14、生产计划管理不完善,没有生产计划排程,没有生产现场看板管理,没有完整的生产管理台账。

15、管理层存在工作方法简单,不以身作则现象极为严重,对下属缺乏主动沟通。或仍凭个人魅力来统帅全局,在公司已经发展壮大的今天,已经不再适用,庞大的队伍急切呼吁理性与法制化的管理。

16、缺乏一个合适的激励和发展机制,导致了歪风邪气的抬头,我们觉得这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也有一定关系,这些最终导致了企业人才优势的难以发挥。

17、公司在整个营销网络的建设上还停留在人员营销的阶段,很少考虑营销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技巧性。

18、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苍白,员工普遍对公司理念、企业价值观等概念模糊不清,使员工找不到更高层次的追求。

19、公司内部缺乏学习氛围与机制,导致管理制度的推行不够连续与深入,造成部分管理制度的推行较难得到有效的落实;缺乏相应的培训和企业教育体系,使决策层很好的理念、思想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渗透,员工缺乏基本职业道德认识,对工作缺乏热情,就业态度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得过且过,从外部形象到精神面貌委顿,抱怨很多但不致力于改进。

20、沟通成为公司管理中最大的障碍,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部门之间普遍存在沟通不畅,大家在忙于各自的事务而没时间、没兴趣沟通,或者不愿沟通、感到难以沟通,使得症结到处都是。

21、缺乏风险监控机制,事后控制现象时常发生;

22、现代管理工具运用欠佳。

23、人性化管理没有很好体现

24、公司缺乏适合企业发展的系统性、统一性和稳定性的企业标准、制度、业务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流程。

25、统计与分析工作仅停留在财务上,我认为,仅仅做了这方面的统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就这些统计数据而言,它不足以支持该公司的战略规划的科学性。

28、虽然公司有很多方面的管理会议,但是会议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往往出现同一个问题需要开很多次会议,而每次会议后没有做好执行,而下一次会议又在讨论同一个问题。

26、质量检测方法太原始,没有质量统计分析和质量改进,缺乏科学的质量检验手段。

27、采购管理流程不规范,缺乏供应商评审和管理,须有物料采购计划审批程序,但没有起到真正控制的作用。(没有采购成本控制功能)

28、企业从高层到基层都缺乏授权和控制管理,各环节管理人员缺乏重点管理意识。

29、信息收集与管理工作不足,没有内部信息的传递程序,没有行业内的信息收集,没有对竞争对手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没有客户相关信息的收集,客户投诉等处理没有规范流程; 30、客户投诉效率高,且缺乏质量改善和预防措施。

31、个别部门岗位设计不规范,人员编制不合理,且没有一份象样的岗位说明书。

32、企业虽有一部分的目标和计划,但真正完成情况不佳,且管理目标也不够科学与实用。

33、技术管理不规范,技术资料不完善,车间连一份工艺卡片都没有。

34、公司的指挥功能、沟通渠道、控制功能不规范、不科学,总经理室压力过盛,总经理室没有起到指挥的作用,反成为一个责任部门。

3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较差,尤其是质量理念极为淡薄。

36、没有真正的发挥全员参与管理,员工不敢讲真话,而公司高层不明真相。

37、中层人员是最薄弱的一环,主要是缺乏责任心、遇事推诿,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了整个公司管理链中的瓶颈。

38、企业从上到下在对市场和围绕着市场建立的种种观念的认识上滞后和不足,对做品牌及其艰难性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从而导致整个企业不能高效的运转,造成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阻力和资源的浪费。

三、SWOT分析

水桶理论向我们揭示的事实是:水桶所能盛水的容量并不是由组成水桶的最长的木板长度决定的,而是由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决定的,因此,找到我们组织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并加高“它”,这样我们的组织才能前进!

我们最大的优势:通顺的核心优势是有一个事业心强、眼光长远、极具魄力和个人魅力的领导层;公司在资金筹措等方面的能力;稳定的、暂时的汽配市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已经聚集了一批专业化的技术开发人才。

我们最大的劣势:最大的劣势在于管理上的薄弱乏力。

我们最大的机遇:作为新兴企业,没有任何陈旧的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同时所选择的汽配属于朝阳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前景十分广阔。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我们最大的威胁:威胁来自入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的进入与全面成长。

中国入世以来,汽配行业将直接面对国外大企业的冲击,无论在规模、质量、技术等方面我们都处于劣势,许多汽配行业的先行者,象辽宁国瑞、芜湖豪迈、河北兴浦、万安集团等等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分额,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是我们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同时不断有新的厂商加入,行业竞争有加剧的趋势,国家对汽配行业的管理和监控越来越严格,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合上述的判断和事实,为一个新建的企业,起点高、目标远,有坚实可靠的生产和设计开发为后盾,又有科学的决策做前导,正如大部分员工所认为的那样:通顺公司有着美好的前景。但同样存在种种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

四、改进方向:

1、实施以“职能式管理结构”为主,以“分权式管理结构”为辅助的新的管理体制;在原有岗位职能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权力下放,做到把责任留给自己,把权力下放给下属。这样一来是煅练管理队伍,增强队伍的团队意识;二是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能力。

2、增强管理层的危机意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和组织能力,推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以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为基本原则,逐步调整业务流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4、提升管理层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加强管理层整体战斗力。

5、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6、组织扁平化,缩小管理跨度,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

7、建立职能与分权相结合的组织体系。公司原组织结构高度集中,既造成总经理负担过重,又造成无头管理现象的出现,形成诸多弊端。建议总经理由董事长兼任,并下设常务副总,行使总经理的部分管理职能。

8、生产系统暂不设置生产副总,可设置生产部经理,全面负责生产管理,生产层面上的问题要做好与供应、物流、品管等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9、行政系统应设置总经办主任,全面负责公司行政管理,除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外,包括企业文化的创建,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组织和开展员工学习和培训等各方面以工作计划形式上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10、财务部职能应全面开发,财务部由总经理直接管理,并为公司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各类数据,参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11、品管部职能明确化,品管部与生产制造部属于两个不同部门,并建立质量报告的规范通道。

12、仓库应隶属为生产部,同时常务副总要直接受控。

13、引入目标管理方法,增强每个员工的责任意识,把目标管理作为业绩评价的必要手段,便于公司根据部门或个人业绩进行公正的评价。

14、要有步骤、有计划系统的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建立培训机制,做好员工培训的计划和具体的落实计划。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和理解公司的经营管理思路,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创造和满足客户需求的意识,与客户建立稳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15、积极吸纳新鲜血液,高薪招聘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公司工作,并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使外来人员充分融合在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同时,借助他们带来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

16、建立强大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改善管理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7、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制度的创新,完善各个岗位职能工作标准文件、各项标准(业务考核标准、客户分类标准、客户维护标准、生产质量标准等)、业务流程,并在内部统一执行。通过严格的执行标准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同时也随时总结经验,改变现状,及时提升部门和个人的素质。

18、从“依赖”到相互信任:充分信任员工,鼓励公司内部的交流,对员工的想法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同,改变过去那种只“依赖”于管理层的做法,而是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为该公司出谋划策,把该公司的事情当作大家的事情,将企业的成功与个人的成功联系起来,从而大家“相互依赖”共同为这一目标奋斗。

19、将物质和精神有机结合,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改变薪资结构,实行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为了加强部门之间的竞争与交流,建议建立部门之间考评制度评选出最佳团队和最差团队,评价范围涉及目标的完成、服务质量、客户维护、客户渗透能力等,这样做可以使公司内部形成竞争团队,同时也在内部形成学习氛围,推广好的工作思路及做法,促使后进团队找出差距,迎头赶超。

20、员工管理:组建星级管理制度,实施不同星级不同待遇,并建立星级通道。比如在星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分为五个星档,五星级为最高星级。每档星级都有相应的不同待遇,包括接受培训的机会、晋级的机会、薪资待遇、福利待遇等等。同时还要建立星级通道,也就是说如何让员工明白,一个普通员工如何才能升级为星级员工,达到什么星级能够得到什么利益等。

21、进行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的塑造,建立企业无形资产优势。(导入VI系统)

22、做好员工的沟通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不断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23、生产部应根据对营销部的订单分解到各车间(注:车间应有月、周、日生产计划),同时还要建立生产订单、进度、物料、在产品、半成品、成品、物耗的统计管理台帐。

24、仓库管理一定要标准作业规范,常备物料要有库存标准,信息反馈应及时,出入库单证要齐全,库房和库内设置要合理,一定要有物料领发制度和盘点制度,仓管员必须做到库内物资的料、帐、卡一一对应。

25、加强生产现场规范化管理,各车间应建立标识卡,不良品与良品应分开堆放,物料应摆放整齐,报废品应当天清理,领料应有计划进行,要做到日清日结。

26、对各车间主任进行管理技能培训,能培养则培养,否则只有调入技术岗位工作。(注:车间主任一定要有计划和管理能力)

27、应推行技术标准化管理,完善工艺文件、技术文件和作业文件,监督各车间严格按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28、物料采购应根据生产排程计划进行操作,采购人员针对主要物料要经常关注市场价格的起伏情况,定期提出市场调研报告。

29、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要讲究效率与效能,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整个公司管理要导入ERP、OA系统,采用远程的指挥和控制功能,实行全电脑化管理。

30、加强营销团队建设,完善营销政策,营销部要制定销售目标与计划,采用激励的手段,不断提高销售业绩。

3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倡“制度高于总经理”的口号,用制度说话,用制度办事。

32、应加强物耗管理,对产品用料、模具、工装都应进行定额管理与考核管理,并与现场管理人员、作业员工的薪酬实行挂钩。

33、应加强生产部团队建设,对所有的订单要进行计划排程,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生管部能真正成为生产物资的控制中心。

34、规范订单的运作流程,加强订单的接单、评审和交期确认管理与协调工作,确保交期准时。

35、结合本的经营规划,对各部门的中层以上干部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书面任命。

36、加强工作计划管理,各部门主管应有月、周工作计划与总结,公司应有经营规划,企业应推行经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海尔的OEC管理,努力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37、财务部应抓好成本算和核算管理工作,对各部门要有成本控制指标,并实施考核。

38、应加强供应商的开发与管理,主要物料市场价格可由总经理核准,但供应商评审应由各部门参与,主要是技术部和品管部。

五、各部门职能建设内容: 生产管理方面

1、生产作业表单流系统建设(出库单、领料单、退/补料单、超领单、转序单、半成品入库单、成品入库单、订单号、生产批号的建立健全、车间交接班记录、车间台帐等)

2、生管体系建设(产品定额分析、最大产能分析、生产计划排程作业流程、生产用料预算及核算、订货发货作业流程、制程领发料作业流程、退补料作业流程、外协加工作业流程、呆滞物料管理制度等)

3、生产进度控制;1如何做好跨部门生产进度控制流程与步骤;2如何做好事前计划与决策/事中跟踪与控制;3如何获取正确及时的制程信息;4企业常见的生产异常的原因分析与解决要领;5生产进度落后八大改善措施;6插单、加单产量规划与应变方法;7紧急订单防范处理与应对技巧。

4、呆料的形成与防范技巧:呆料形成的原因分析;如何通过跨部门的参与,防止和有效处理呆料。

5、生产报表系统建设(生产日报、周报、月报规范设定等)

6、生产现场管理与目视化建设:(生产环境的维护、通风防尘设备的配置、生产现场5S管理、目视化管理制度等)

7、物料管理绩效评估方法与技巧:1库存周转率的分析与评估;2库存周转期间的分析与评估;3物料削减率的分析与评估;4物料库存金额的比率分析与评估;5呆废料金额的比率分析与评估;6呆废料处理绩效的分析与评估7物料货龄分布的分析与评估。

8、生产计划与在制品和物料的有效控制:1透过准时化生产机制解决订单频繁变更;2运用看板管理拉动供应商JIT供货;3运用看板管理拉动物料仓库配送;4进行各工序间的在制品拉动。

9、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绩效管理:1制定生产控制绩效考核项目与标准;2准确收集与有效利用考核数据;3绩效不理想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设备管理方面:

1、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2、设备缺陷的处理;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信息传递与反馈及动态资料的应用处理。

3、设备与技术管理建设(设备台帐、设备请采购作业流程、设备规范标识与排线管理制度、设备保养与维护作业流程、调机作业流程、作业指导书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检修作业流程等)采购管理方面:

1、合格供方的选定(建立合格供方档案、供方的开发、定期进行供方业绩评定、及时了解供方信息)

2、供应商物料交期与质量管理:供货商交期管制之道;改善供货商物料品质的管理技巧;供货商物料品质管制实施手法;供应商控制的关键要素与技巧;建立与有效实施供应商评鉴体系。

3、采购过程(物料需求计划控制作业流程、物料采购作业流程采购单、询价、议价采购跟催单、原材料入库单)

4、采购产品验证(产品采购数量、质量、交付日期、价格的验证)

5、仓库管理:仓库5S管理制度、目视化管理制度;进料验收管理;备发料作业管理;呆滞料与呆滞成品管理;库存量管理作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料储运的防护管理;仓库帐、物、卡管理、仓库盘点;仓库报表系统建设(仓库日报、周报、月报规范设定)等。

6、建立进料有效配合生产计划,提高仓储料帐管理的正确有效率及备料管理与领发料程序的要领与技巧。

7、督促物料到位-仓储管理优化与配送管理:以物流运作为核心的仓储业务流程及其优化,仓储与PMC业务协调及其信息流优化;建立与PMC相协调的配送体系。

8、物料库存盘点与盈亏、损耗的处理技巧。品质管理方面:

1、各项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原物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品质标准建设(行业标准、企业内控标准等)

2、检验规程建设:制造通知单的评审(新客户、特殊产品)。来料检验规程、制程检验规程、员工自检规程、最终检验规程、出货检验规程等)。检验规程建设(来料检验规程、制程检验规程、员工自检规程、最终检验规程、出货检验规程等)各项质量标准、检验规范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3、产品质量确认:确认样品的生产、取样与制作;不合格反馈体系建设(来料不合格反馈体系、制程不合格反馈体系、终检与出厂检验不合格反馈体系、客诉品质问题反馈体系等)

4、质量异常分析改善:品管报表系统(品质日报、周报、月报规范设定等)。质量管理圈活动:为培养基层干部的领导及领导能力,以促进自我启发提高人员的工作士气及质量意识,以团队精神共谋产品质量的改善,公司内各部门得组成质量管理圈,以推动改善工作。

5、品质检验制度设计与运用:建立有效的品质管理体系;使品质处于全过程受控状态。设计开发、工程管理方面: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客户需求对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出了挑战:怎样快速的提供新产品,怎样使新产品更受市场欢迎,怎样提高产品质量,怎样降低产品成本,怎样不断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新产品?为了更好的面对这些挑战,公司需要建立有竞争力的研发管理体系。

1、设计开发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研发与生产技术管理设计优化,包括总流程、各类子流程)。

2、设计开发项目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研发工艺技术资料验收及管理研发产品技术资料验收及管理)。

3、设计开发工艺技术变更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1)设计开 发设计的操作标准作业规定。

2)研发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包括研发组织结构、职位体系、考核与激励机制及研发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健全)。

3)各项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的制定。财务内部管理方面:

借助以上契机,推动财务软件正常运行,实现产、供、销、财四大模块的人机联动管理模式,着重如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从完善费用管控入手,建立费用管控制度,制定业务费用和日常办公司费用审批、使用制度,杜绝浪费现象,努力实现增收节支;

2、完善仓储管理,核定各种原辅材料的最小批量安全库存;制定产成品出入库管理办法,加强产成品出入库管理,减少

库存积压,杜绝不良库存产生,拟建立起规范的物料领用、库存管理、产品出入库等制度和作业流程;

3、建立成本控机制,加强成本管理;建立起产品估价报价制度,实现销售价格精细化管理,确保公司预留有合理的利润空间(生产用料预算及核算;备发料作业管理;呆滞料与呆滞成品管理;库存量管理作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

4、在采购费用方面,建立供应商考评机制,与主要供应商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大宗原材料批量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5、信贷管理系统拟制定如下制度并加以推:①新客户和往来客户信用等级评定与内部授信制度;②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 ③应收、呆账管理制度; ④账龄控制制度和欠款催收制度; ⑤业务接单、生产、发货信用控制; ⑥应收回款、考评管理制度; ⑦营销合同评审及台账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办企业就是办人,人是企业第一要素,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首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为此,公司应从企业实际出发,对公司人力资源系统的规划与完善。

1、公司人力资源配置调研和人才招聘。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包括企业组织结构、职位体系):建立推行组织;设计流程改进模式;组织架构优化;关键性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标准化。流程效率、效能和适应性考评。

2、岗位职别分类系统建设(岗位职别系统分类、职位说明书系统的建立);

3、人员的晋升与流动管理。(员工招聘、选拔、借调、离职管理);

4、公司员工岗位培训、培训系统建立(培训计划、培训效果调查方案、岗前培训、上岗培训、综合培训)

5、薪酬体系建设(根据市场/区域/行业现状,进行合理化薪酬分析,制定各部门岗位工资体系)

6、绩效考核体系建设(部门与职位述职考评机制、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生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研发设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等)

7、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设(员工能力测评、职业发展方向测评、职业批配度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建议书等)

8、员工关系管理(核心员工关系管理、次核心员工关系管理、非核心员工关系管理)

9、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励方式的确定、随机性的激励、定期性的激励)

10、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总结、提炼与导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11、员工合理化建议渠道的建立,采纳与应用

13、员工手册、职员手册的建立。执行力方面: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治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或操作方法等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公司有再好的战略、再好的目标、再好的美景,不能有效的实施,不能按质按量地去完成,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建立越光公司执行力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1)、会议机制:经营会议、常务会议、周例会、产销协调会、车间班前会、员工大会、员工申诉系统等。

2)、强化组织分工、明确、沟通工作流程。避免因多头指挥,越级指挥汇报影响日常事务处理,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或混乱的工作方式。

3)、异常事项信息处理机制的完善明确。公司高层所取反馈信息,务必多方位多层次考量其真实性或系统性,必须严格遵循沟通工作流程,多方位听取意见,同该部门系统主管沟通,再作处理。

2、核心团队的组成及运作:由最高决策人核定企业未来经营目标及实施决议。执行经营项目周期性述职,在工作中须遵循:集中讨论评定→拟定兼管→责任人的目标分解→决策人核定→执行分解目标→下周期会议反馈。各系统核心团队的组成及运作其基本步骤为:内容须分解至各分管主管对企业经营决策目标转化为管理执行目标的实施。加强对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控制和对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解并贯彻执行。运作执行的基本步骤为:系统执行分解目标(来自于经营决策)→宣贯→会议讨论分解各主管人员管理目标→执行追踪和考核。

3、高层的管理思维统筹和步骤统一,以确保各项指令上传下达一致性。避免各自为战,建议召开管理人员会议并达成步骤的统一。

4、设定部门工作任务。(本部门工作计划、会议决议、总经理交办的事项,文件制度);中层的“日志”管理。

5、部门工作任务跟进。(成立执行力小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执行状况汇报等);明确阶段性战略目标,严格执行PDCA循环作业。

6、部门工作任务评定。(定期对部门工作任务进行评定,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准则)

建立执行力系统,促进不同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从而提高对事件反应的速度与工作效率。使公司的战略、目标、美景得到有效的实施。行政管理方面:

合理高效的行政系统是提高既是协调各部门工作的一个有效手段,是降低企业成本、控制行政费用的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将对公司的现有行政管理系统进分析,建立一个高效的行政体系。

1、文件制度管理体系的建设

2、办公用品与低值易耗品规范管理

3、费用控制系统的建设,努力做到各项费用去向明确

4、后勤管理工作(车辆管理、宿舍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

5、保护安全管理与办公设备规范管理

6、企业行政办公制度的制订、健全。市场营销与市场开发管理方面: 未来的市场营销体系必须遵循科学、稳健的基本原则进行构建:

1、科学、理性地规划目标区域市场,“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市场拓展与竞争策略,在目标市场(或部分重点城市与区域)范围内构建公司代理商网络,扩张实效终端,抢占市场份额,加强终端管控,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

2、使整体管控与运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即市场运作、人员管理、代理商管控、促销执行等。在上述的各个方面,项目组成员将进行全程深入的指导与协助。

3、总结、规整、提升、充实企业与产品的品牌内涵、个性与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与传播策略,开展各类具有创意和冲击力的促销、宣传与公关活动(促销整合),极力推广企业与产品的品牌个性,巩固和拉升企业及产品的口碑与地位,同时积极探讨品牌延伸(副品牌、子品牌等)与品牌组合策略,增强品牌储备,以及应对区域竞争的能力;

4、深入市场一线(委派专门人员),协助开发与维护重点(或样板)市场,树立公司区域市场典范,总结、提炼和推广竞争模式,培养和提升通顺一线营销队伍,动态调整区域市场开发与管理模式;

5、科学规划公司产品价格体系与组合策略,摸清代理商需求及潜在需求,全面、切实地了解竞品动态,依据越光现有的政策及纲要,提供产品价格与组合策略与依据,延展和丰富公司产品销售途径,为参与竞争、抢占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企业战略与各系统整合:

结合公司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与全面系统资源整合及实施方案。

1、制定公司阶段性发展战略(短、中、长期);

2、根据公司阶段性发展战略,分阶段整合企业执行力系统、生管系统管理、制造系统管理、研发系统管理、现金流资源、供应商资源、经销商资源、人力资源、物流资源、品牌资源等全面供应链。

3、在整合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BPR全面业务流程重组;

4、根据重组业务流程,量身制定企业标准化系统流程作业模式;

5、按标准化系统流程,制定各系统各阶段的动态绩效指标,阶段性,提升各系统资源的绩效;

6、全面推行ISO/TS16949体系及公司内部管理系统整合完成后,进行阶段性系统流程优化与调整,形成阶段性系统提升,为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六、当前企业需要的基本制度文件:

1、企业组织体系和各部门三级职能表

2、各部门职能说明书和各岗位工作说明书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4、考勤管理制度

5、薪酬管理制度

6、考核管理制度及各岗位绩效指标设计方案

7、各部门工作流程

8、生产管理制度

9、仓库管理制度

10、员工手册

11、采购管理制度

12、车间一次交检合格率考核方案

13、全面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14、车间6S管理考核制度15、6S推行手册

16、车间管理制度

17、经理责任制工作管理办法

18、相应的销售政策。

19、文件管理办法 20、设备管理制度

七、进入公司第一个月的主要工作计划:

1、对各部门进一步深入调研。

2、根据企业的实际,设计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体系、部门职能和主管级岗位说明书。

3、编制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书和招聘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执行。

4、编制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

5、编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6、编制各部门的工作流程。

7、编制采购(外协)管理制度和仓库管理办法。

8、帮助生产部门建立生产计划和生产管理台帐。

9、编制文件管理办法。

10、编制会议、档案、保密制度。

八、总结:

有一句话说“如君饮水,冷暖自知”,但我也相信,做为一个“旁观者”,我的观点会为您提供一种验证和反验证,据此您可以做出更科学和客观的思考、衡量、调整和决策,我想这应该就是对内部诊断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最后,祝贵企事业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第三篇:餐饮公司薪酬管理体系模版

薪酬管理体系

一、制定原则

1.竞争原则:企业保证薪酬水平具有相对市场竞争力。

2.公平原则:使企业内部不同职务、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员工之间的薪酬相对公平合理。

3.激励原则:企业根据绩效管理,形成员工薪酬差距。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员工

三、薪酬构成

1.企业正式员工薪酬构成

(1)企业管理层薪酬构成=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岗位津贴+生活补贴+绩效奖金

(2)员工薪酬构成=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生活补贴+工龄工资+绩效奖金

2.试用期员工薪酬构成

企业一般员工试用期为1~3个月不等,具体时间长短根据所在岗位而定。员工试用期工资=基本工资+岗位补贴+生活补贴+绩效奖金(入职后,前15天不予发放)

四、工资系列

1.企业根据不同职务性质,将企业的工资划分为行政管理、前厅部门、后厨部门技术配供四类工资系列。员工工资系列适用范围详见下表。工资系列适用范围

行政管理

(1)企业高层领导(总经理、餐饮总监)(2)各分部餐厅经理、厨师长、部门主管

(3)行政部(勤务人员除外)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所有职员 技术、凉菜厨师、面点厨师、菜品研发部、技术工程部所有员工、采购部门所有员工 前厅部门:

服务人员收银人员传菜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点菜人员迎宾人员 后厨部门:

切配厨师打荷厨师海鲜养殖员初加工人员洗碗工

五、职务岗位变动后的工资级别确定

1、职务提升:凡被提升为主管以上的各级管理人员,自提升之日起,在其所在职务基础上试用二个月,享受该职务等级试用期工资待遇。经考核合格,方可纳入相应职位的转正级别。

2、岗位变动:凡在酒店内部调动,自调动之日起均须经过一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内,若原等级低于本岗位者纳入本岗位等级;若原等级与现岗位等级相同者,其级别不变;若原岗位高于现岗位等级,按现岗位等级执行,高出部分不予保留。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者,按相应等级转正级别执行。

六、新进店员工等级的确定

1、新招人员:有相同工作经历,招入本店后,经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按其工作能力,纳入相应技能等级。

2、各专业学校毕业生(职高、大专、本科)直接来本店实习,根据实习生级别确定生活补助标准。按实习合同期限(一般为1——3个月),实习期满,愿留店工作的,根据所在岗位确定技能等级,可直接评定技能工资,若变动岗位,则按上述第五点岗位变动的工资规定。

3、社会招聘录用有熟练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的人员,根据所在岗位确定等级,进入试用期,经试用一个月期满考核之后,按实际技能等级评定。

4、社会招聘录用无工作经验的服务人员,按实习生待遇执行。

七、调薪

(一)公司原则上根据经营业绩的成长,每季度进行员工调薪。

1、以本季度该员工考核结果为依据;

2、以各岗位级别工资标准为依据。(二)下列情况不在调薪范围:

1、本季度之内因升职或变动岗位而调薪不满一季度者;

2、本季度新入职员工,正式服务时限不满一季度者;

3、已达到本岗位最高薪级的;

4、调薪当月正办理离职手续者;

5、因缺勤停职达10天以上者(缺勤指:病假和事假等,按实际天数累计,旷工按10倍天数累计)

6、本季度内受重大处分者。八、一般员工工资标准的确定 1.岗位工资

2.绩效工资绩效 3.工龄工资 4.奖金 5.员工福利

七、工资的计算与支付

(一)工资计算期间为当月1日至当月月底,工资发放时间为次月的15日。

(二)每月工资以30天计算,每工作15天享有有薪假期1天。出勤工资=基本工资+岗位补贴+生活补贴/30×(出勤天数+应享有有薪假天数)

(三)下列各项须直接从工资中扣除:

1、社保有关费用;

2、违纪罚款及赔偿费用;

3、该月应偿还酒店代垫款项;

4、其他应从工资中扣除的费用等。

(四)每月缺勤工资扣罚按《考勤管理制度》执行。

(五)1、凡每月发生的人事薪资变动,属于晋升工资的范围,均从总经理批准之日算起。

2、凡每月发生的人事薪资变动,属于正常到时转正的,则从转正期满之日算起。

八、工资审批权限

1、主管及以下的各级员工等级工资的确定及调整,由所在部门根据编制、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考核,提出意见报人力资

源部审核并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部门副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等级工资的确定,根据总经理任职命令,人力资源部负责执行。

3、以上人员变动,须有总经理签发的任命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人事变动表》才能生效。

第四篇:浅议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浅议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摘 要: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健全的薪酬管理体系是吸引、激励、发展与留住人才最有力的工具,它向员工传达企业的价值导向,说明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所倡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因而建立和发展一种较之传统薪酬管理体系更科学、公平的薪酬理论和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尤为重要。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建立起多维交叉的员工激励体系。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更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员工的各种需求,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种种措施,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真正建立起适应本企业特色、具有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开放的薪酬管理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薪酬管理体系;激励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的地位逐渐上升,薪酬发放对于吸引、留住和激励企业员工,创造高业绩,实现企业的利润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薪酬都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要想发挥它对员工的有效激励作用,则需要企业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薪酬管理体系。如果说不断改善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是实现卓越绩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不断优化的薪酬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推动力。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并支持员工实施这些行动。

一、薪酬管理体系及其作用

(一)薪酬管理体系概述

1.薪酬的含义

薪酬是指员工在从事劳动、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之后所获得的经济上的酬劳和回报。狭义的说,它是指直接获得的报酬,如工资、津贴、奖金、股权等。广义的说,薪酬还包括间接获得的报仇,如福利。在企业中,员工的薪酬一般是有三部分组成的,一是基本薪酬,二是激励薪酬,三是间接薪酬。

2.薪酬管理的含义

薪酬管理是经营管理者在组织战略的指导下,对员工报酬的支付原则、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薪酬管理已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成为各国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巨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确定薪酬管理目标、选择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计划、调整薪酬结构四方面的内容。

3.薪酬管理体系的含义

薪酬管理体系作为保护和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薪酬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整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向员工传达了在组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一个良好的薪酬管理体系直接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相联系,从而使员工能够把他们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组织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和较好生存的方向上去。

企业经营者只有站在经营管理的角度,系统性地认识薪酬管理体系的定位、管理对象、实施手段,才能全面把握薪酬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发挥的管理作用。

(二)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作用

薪酬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根据员工的需求制定薪酬制度。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是体现企业自我完善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着眼点。约束机制是指为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激励机制是把需求、内驱力、目标3个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要素衔接起来,激励客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去努力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薪酬管理体系是体现经营者管理思想的基础。薪酬水平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保障。企业的薪酬水平设计包括了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三个层面。薪酬调整机制是联系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纽带。企业的薪酬调整机制包括了宏观调整(以企业为主体)和微观调整(以员工为主体)两个方面。、3.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还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人是企业运营中最核心的要素,任何企业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才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财政资源的作用,从而使企业得以运转,产生效益。人力资源配置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水平、效益水平和发展度。

在员工心里,薪酬不仅仅是自己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所以,客观、公正、合理地薪酬管理体系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保证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经济上、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

二、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竞争咄咄逼人,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对薪酬管理体系作用的认识已经经历了从最

初的成本支出理念逐步向管理理念转变的阶段。但是,国有企业对薪酬管理体系作用的认识依然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的不足。

大部分国有企业充分意识到了薪酬管理体系的重要管理作用,并积极推行市场化的薪酬管理体系。但由于对薪酬管理体系缺乏系统认识,其在建立薪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未能深刻理解薪酬管理体系的作用机理,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因素、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而直接套用国外成功的薪酬方案,缺乏科学依据,考核流于形式,延续了政府主导型薪酬管理体系的弊端,改革成效不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薪酬整体水平偏低

受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和历史传统影响,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和同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其核心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员工不具有竞争力。导致员工激励不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提升,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2.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薪酬管理体系中激励手段单一,不能起到提高员工绩效的作用;工作中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同工不同酬”等不平等现象,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一些脏、乱、差的工作岗位,未从利益分配上引导员工的流向;现在的工资制未体现工资同员工发展和能力提升的相关联系,不利于员工成长和职业发展,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薪酬晋级空间小;津贴及补贴标准较低;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缺乏竞争和淘汰机制。

3.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薪酬制度的设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薪酬制度在公平性与激励性的平衡,过去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因为过于注重公平性,而使薪酬制度缺少激励性;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始在分配制度中注重公平与激励的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是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的有效结合,很多的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很完善,绩效考核也很完美,但是更多的时候不执行或者不能有效执行,致使考核结果无法在薪酬激励中表现出来。三是员工对薪酬制度的不理解和抵触。

(二)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薪酬管理是一个使其组织内外环境共同起作用的产物。目前,我国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外流相当严重。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充分利用其雄厚资金实力和优厚待遇,从各方面登陆抢滩,网罗优秀人才,使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竞争和挑战。并且,我国薪酬管理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较低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争取和留住优秀人才,并导致人力资源重置成本的增加。

1.政府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分配主体地位还没有根本确立起来,虽然企业已经拥有较大的内部分配自主权,但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工资总格决定权仍由政府等有关部门掌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实行工效挂钩或工资总格包干办法。这使企业的薪酬管理自主权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

2.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分配方式上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吃“大锅饭”的局面,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是,企业经营者收入普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企业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3.福利涉及缺乏弹性。我国企业员工的福利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福利,缺乏一些西方国家的人性化福利项目,如顾问服务、教育培训福利费、家庭关爱福利费等等。此外,我国企业提供的福利都是固定的,福利设计并没有让员工参与进来,缺乏灵活性。

三、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

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体系,是目前我国很多人事经理和总经理的当务之急。薪酬管理体系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策略来进行优化。

(一)建立以职位工资制为主的薪酬管理体系

所谓职位工资制,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赋予任职者与其职位价值相当的薪酬。建立以职位工资为主的薪酬管理体系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薪酬管理的基础。进行工作分析必须以公司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为大前提,在流程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职位的职责、工作关系、任职资格及考核标准,最后形成职位说明书。第二步: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是一套“因素提取”并给予评分的职位价值测量工具。它是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比如职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评价,以确定职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职位评价重在解决企业内部公平性问题。它有两个目的,一是比较各个职位相对价值的大小,得出职位等级序列。职位等级常常被企业作为划分工资级别、福利标准、出差待遇、行政权限等的依据,甚至被作为内部股权分配的依据,而职位评估则是确定职位等级的最佳手段。但是国有企业仅仅依靠职位头衔称谓来划分职位等级,而不是依据职位评价,这样有失准确性和公平性。在一个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之间,尽管都有财务经理这个职位,但由于企业规模不同,该职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不尽相同,所以职位级别也不相同,待遇自然也不同。二是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职位标准,消除不同公司间由于职位名称不同或即使职位名称相同而实际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不同所导致的职位难度差异,使不同职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础。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精确、最复杂的职位评价方法是因素评分法,又称要素计点法、点值法等。比较复杂和科学的,是计分比较法,它首先要确定与薪酬分配有关的评价要素,并给这些要素定义不同的权重和分数。第三步:建立适合企业业务要求的内部薪酬管理体系

在确定人员工资时,往往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职位等级,二是个人的技能和资历,三是个人绩效。在工资结构上与其相对应的,分别是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更多的时候将前两者合并考虑,作为确定一个人基本工资的基础。绩效工资分为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短期激励主要以月度、季度和奖金的方式发放。长期激励主要以延期支付的方式和股权激励的方式为主。

(二)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企业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

薪酬调查的对象,最好是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同行业的类似企业,重点考虑本企业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体系对比、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趋势分析等。

在分析同行业的薪酬数据后,根据企业的薪酬策略选用不同的薪酬水平。在薪酬策略上,企业可以选择领先策略、跟随策略。

(三)建立技术与管理并重的薪酬管理体系

在传统等级薪酬管理体系下,员工的薪酬增长往往取决于个人职务的提升而不是能力提高,因为即使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企业中没有出现职位的空缺,员工仍然无法获得较高的薪酬。而在技术与管理并重的薪酬管理体系下,员工只要注意发展企业所需要的那些技术和能力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样,员工就不需要为了薪酬的增长而去斤斤计较职位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向员工传递一种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们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此来培育积极的团队绩效文化,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该薪酬管理体系运用于研发机构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很有效,运用该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优秀的专业人才安心本职工作,而不致去谋求报酬虽高但不擅长的管理职位,从而留住技术骨干、降低接受不良管理者的风险。

(四)推行基于EVA的年薪机制和股权激励机制

企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对他们的贡献和成绩予以回报;对他们的失误应承担领导责任和经济责任。通过推行基于EVA的年薪机制和股权激励机制,将企业长期发展与经营者利益相挂钩的利益共享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使企业经营者以股东的心态来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真正建立起企业领导承担风险、享受利益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大薪酬管理的宣传力度

在企业中,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薪酬级别是不同的,应加大对企业薪酬管理办

法、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让每名员工都了解自己的收入情况,了解自己在出勤不同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拿多少报酬,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之间的竞争力,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工作便有了创新,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节约成本、增储创效都非常有利。其次,员工了解了自己薪酬的来龙去脉,则会减少因问题而上访的机率,从而有利于企业队伍的稳定。

综上所述,目前国有企业经营对薪酬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就薪酬来讲,受到的限制因素却也越来越多。除了基本的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政府法律法规外,还涉及到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内部人才定位、外部人才市场、以及行业竞争者的薪酬策略等因素影响。因此,薪酬策略对企业来讲,其发挥效力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对建立企业价值和组织观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企业经营战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企业员工来讲,其发挥效力的基本前提是,在外部具有竞争性,在内部具有价值分配公平性和价值获得对等性。

从薪酬策略进行思考,薪酬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行为,改变了过去那种仅仅将薪酬看作成本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这种投资,即对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其投放在最有效的领域,发挥最有效的作用。如今是人本管理的时代,企业必须设计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树立全新的薪酬管理理念,运用崭新的薪酬管理方法,使薪酬成为满足员工需要,留住人才,保持持续竞争力,构建企业与员工生命共同体的有效力量。

参考文献

[1]李 剑 叶向峰: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第三版

[2]王 强 陈亦难 胡汉辉:人力资源管理十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张 锦:国有企业的薪酬和绩效考核路在何方.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报,2007 [4]李剑,叶向峰.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5]马作宽.组织绩效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孙金利.薪酬管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7]湛新民,张帆.薪酬设计技巧.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8]朱钟棣.21世纪世界经济趋势预测[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9]魏松贤.企业经营者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3)

[10]魏松贤.管理绩效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02,(05).[11]聂相田,陈钰华.企业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4)

[1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13]C,T r e v o r,B,G e r h a r t,a n dT.W.Boudreau,“Voluntary Turnover and

JobPerformance:Curvilinearity and the ModeratingInfluences of Salary Growth and Promo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1997)[M] [14]LiDaYong.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fractal evaluation [J] prediction, 1997,(6)

[15]Patrick.Wright.introduction: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 human resource Systems”,Organization Dynamics,1984,13(1);35-52 [16]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 Inc.,1997

第五篇:与您分享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细节是什么

与您分享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细节是什么

薪酬管理体系作为保护和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只有站在经营管理的高度,系统性地认识薪酬体系的定位、管理对象、实施手段,才能全面把握薪酬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发挥的管理作用。

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最敏感话题,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如果出现一些设计纰漏或管理措施欠妥,就可能会影响到劳资关系的稳定,轻则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说严重点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如果一家企业中,在同一层次和同一级别的员工中,有些人一天到晚忙得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而有些员工却无事可做,喝茶聊天,这说明岗位工作分析出了问题。企业薪酬管理同级别和层次的员工岗位工作量、工作难易程度、岗位职责不一致,其薪酬的公平、公正和薪资对等性肯定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公司的员工一定会是牢骚满腹,轻则造成内部不团结,影响士气,重则造成员工消极、人心不稳,跳槽频繁。

其次、企业薪酬管理的构成一般由基本薪、职位薪、绩效薪、年资、加班工资、奖金等组成。尤其是基本薪、职位薪、绩效薪的比例要合理,基本工资对企业来说一般是通用型,满足当地最低工资水准,体现薪水的刚性。

而职位企业薪酬管理则是根据不同职位的工作分析,来分析岗位的价值,做出科学准确的岗位评估,来体现职位薪水的高低,周景慧(某全球500强公司培训总监、中国职场思维导图研究会钻石专家)某全球500强公司培训总监,国内一流的思维导图专家,从事企业培训教学与研究16年。45岁。现为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钻石职场思维导图专家。先后15年在全球500强公司任中高级管理人员,有多年大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历及培训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和教学经验。毕生致力于思维导图与系统思考等思维训练课程的培训与研发。满足员工内部薪资平衡心理,绩效薪是根据绩效结果的达成,来确定绩效工资多少,企业内不同层次的员工,绩效薪占整个薪资总额比例不一样。

第三、企业薪酬管理水准影响到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和在行业的竞争力。因此,如果一个企业的薪酬水准低于当地同类型企业和行业市场水准,同时又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措施如稳定、较高的福利、便利的工作条件、有吸引力和提升性的培训机会等,就容易造成员工流失,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率和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四、如果一个企业薪酬管理不能做到同工同酬,员工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因此,员工在工作中就会产生消极怠工,降低努力程度,在极端情况下将有可能造成辞职。如果这是一名普工的话,或许他的做法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但却可能使公司名誉受损。如果这是一名优秀员工或者高级主管,他的消极工作态度,甚至是辞职离去,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多在发展中的企业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进而导致其发展的速度非常缓慢。只有认知薪酬管理体系的作用机理、把握薪酬要素在企业营运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思想,薪酬体系才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下载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诊断.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诊断.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装饰企业工程部薪酬管理体系n5篇范文

    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薪酬管理系统工程部薪酬管理系统 工程部作为公司的核心管理部门合理的奖金制度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奖金太高人员容易自行创业奖金太低留不住人才,综合......

    构建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五大举措范文合集

    构建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五大举措 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达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目的。那么,如何发挥其联动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者们......

    工厂管理体系诊断记录

    工厂管理体系诊断记录 生产付总 工作职责:2个车间的生产安排。 生产计划:觉的生产计划流程安排不大合理,目前是由采购直接下计划的。 采购计划: 采购到货情况:不大及时,跟采购计划......

    医院全面薪酬管理体系

    医院全面薪酬管理体系未来的人才竞争必然是全球性国际化的竞争,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也必然是对优秀人才的争夺与凝聚。现在,只要我们翻开卫生行业的报纸,打开有关医院的网站......

    企业管理体系对薪酬激励失效的举措

    企业管理体系对薪酬激励失效的举措员工激励一直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块心病,做得好士气高昂,做不好则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当工资低时,稍有上调,激励作用就很明显;而......

    企业薪酬

    一、薪酬应包括哪些内容?1、工资。工资又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工资制度分职务工资制、职能工资制、结构工资。2、津贴。津贴分地域性津贴、生活性津贴、劳动性津贴。3、奖......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书.

    附表1: 编号: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申请书 申请企业: (盖章 申请考核地址: 生产企业许可证号: 申请考核内容: 按照 □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 按照......

    xxx大酒店薪酬管理体系制度

    xxx大酒店薪酬体系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体现公平及按劳取酬的原则,根据《劳动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酒店的实际情况,经酒店管理层审议通过,经执行董事批准,特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