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意识培养[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8:0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学科意识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学科意识培养》。

第一篇:跨学科意识培养

高考化学新题型分析

点击数:105 次 录入时间:2011/4/20 11:16:00 编辑:zhuofuyu近年来,以选择题和简单填充题为代表的“标准型”习题在化学考试中占很大的比例。标准型有利于知识点的覆盖,也便于“客观”地评分,但往往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利于课外知识的拓展。这次推荐的“应用型”、“开放型”、“拓展型”、“综合型”和“探索型”习题希望能帮助高三同学开阔眼界。

综合型问题

综合型习题分两大类,一是化学本科内知识的综合,如无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多种理论概念的综合辨析,实验条件或现象的比较等;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如化学与物理学或生物学知识的综合等。综合型的能力要求自然比单个知识点的题目高,也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例将少量固体甲投入液体乙中,充分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物和一种难溶于水且在空气中可燃的无色气体产生。甲和乙可能是。

探索型问题这里的探索指的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前面说的拓展是由已知知识向未知知识拓展,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跨学科学习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作者:李文忠 出自:爱的教育浏览/评论:668/1 日期:2008年12月9日 20:22 把自己对跨学科背景下的语文学科的认识拿给诸位,欢迎批评指正。

摘 要:跨学科学习虽早已有之,但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跨学科学习的社会背景,分析课程设置、教材与试题围绕跨学科学习发生的变化,初步总结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和意义。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语文

优化课程结构,改变目前中小学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跨学科学习以崭新的姿态进入教育,迅速得到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的关注。语文学科亦不例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从中可看出,就功能而言,语文学科承担着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任务,需要“跨”出去;就自身发展而言,语文教学也需要“跨”出学科的藩篱,主动和其他学科握手,拓展学习与运用的范围,保证语文学习能够与学生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

“跨学科学习”的特殊意味就表现在其鲜明的动词形态上,“跨”意味着一种交流、对话和融通,意味着对某种既定的隔阂、差异和误解的洗涤和消除;它并没有设置特定的对象和内容,却面对着人类以往创造的所有文化遗产和观念形态。本文试图在跨学科学习的背景下,从必要性、发展现状、实现途径等三个方面,思考语文教学。

一、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 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跨学科教学成为教育决策者、教师以至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信息的扩大和人才流动的高频化。由于对人才的要求的提高,专业化已经成为了过去,综合性人才越来越在求职及事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也基本形成共识:“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标准,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理应顺应这一时代的召唤。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起学生的学科共通能力,打破学科壁垒,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更加适应今后的学习、工作的需要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需要跨出学科的限制。有大量的事实表明,不同的学科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渠道。爱因斯坦说:“陀斯妥也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钱学森也认为音乐对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的影响极大。他们都强调工科专家非常需要文学艺术上的情感与想象。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如何让语文给予科学教育强有力的支持,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惟有如此,语文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基础学科的作用。

2.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规律在各科教学中表现相当突出,重视教学的互动性至关重要。语文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撑。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语文和历史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发挥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又和政治思想学科脱不了干系;学习科技作品,会涉及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朗诵优美的散文,需要配上优美的音乐需要学生想象画面„„语文伴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而发展。

就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而言,其他学科为之提供的帮助也很大。阅读能力与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的准备密切相关。文化知识的准备,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读物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常识及个人的生活体验等。这里提到的背景知识,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其他学科提供。作文教学最困难的环节是学生缺少写作的素材,如果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则可以为作文教学注入活水。有一篇小作文,主要内容是:早晨,一个孩子看到一位老大爷围着大树跑步,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大爷回答:“听说树能产生氧气,围着树跑,就是想多呼吸点新鲜空气。”孩子告诉老大爷:“树是和阳光发生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现在太阳没出来,氧气造不出来,您没有必要围着树跑。”如果没有生物知识的支撑,就不会有这样的创意。

3.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是立足于继承的一场变革,改革针对目前教育的弊端。勿庸置疑,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是弊端之一。以有缺陷的知识结构作为背景去面对社会,可能会得出荒唐的结论。2008年《读者》第14期有一篇文章《数学题里的人道精神》,说的是:一位朋友因为一道数学题跑去学校和老师理论。题目的大意是:发生山难,登山者A君获救,碰到B君和C君。B拿出4条面包,C拿出5条,肚子饿了,三个人平分这些面包。A从身上掏出600元钱,B和C应该跟他要多少钱?这道数学题的正解是:B应得200元,C应得400元。从数学的观点看,命题逻辑严密,解答正确。但朋友认为:“怎么会这样呢?竟然教小孩子向发生山难的人收面包钱?”文章中,科学和人文发生了碰撞,如果跨学科学习得到有效落实,这样的摩擦可能会减少。

新课程也强调继承优良的传统。跨学科本有着很好的传统,李四光的《向沙漠进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华罗庚的《统筹方法》曾长时间作为经典入选语文教材。那一代科学家都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这样的传统对我们的教学还是有影响,跨学科学习一直在以一种微弱的力量发生着,现在只是到了强化这样意识的时候。沈致远先生在《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一书中,沟通科技前沿与中国传统文化,执着地表达着自己的发现。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在有意识地建立与语文联系,一位物理老师这样表述自己的感受:“水是常态,自自然然;水遇热就变成汽,轻飘飘的,就像人遇到赞扬变得忘乎所以;水遇冷就变得坚硬,就像人遇到困难变得坚强。”在这样的表述中,跨学科学习在自自然然地进行。优良的传统,教学中存在弊端,教学中有意无意的继承,都使跨学科学习具备了发展的可能。

二、语文跨学科学习目前发展的现状 1.课程设计发生大的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的概念,综合性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综合”,其中就包括了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高中课程改革特别突出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统一与融合,这反映了人们对高中新课程的更理性的思考。从课程设置而言,是在学科之上设置“学习领域”,“其宗旨就在于打通科目之间的壁垒,将内容相近的科目整合为大的学习领域”。

目前,我市义教段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中的“专题”,就是对课程设置的回应。例如在《狼》专题中,就汇集了蒲松龄表现其狡诈特点的“狼”、毕淑敏表现其智慧特点的“狼”、《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狼”的词条、维持生态平衡的“狼”、英语中有关“狼”的谚语等相关内容,目的就是让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教材发生大的变化

课标版的各科教材与大纲版教材比较,都发生较大变化,变化之一就是,都在有意识地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细胞的能量通货”是这样导入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让我们重温唐代诗人杜牧这情景交融的诗句,想象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思考有关的生物学问题。”这样文学性极强的导入显然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语文之间的联系的意识。

北师大小学数学课本关于数字的教学涉及以下内容三项内容。一首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首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个古代儿童习字字帖的内容:“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明今古。”知识就是认识数字,但是通过这样的途径,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字的奥妙,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数学也在向语文招手。

苏教版七年级教材在“金色年华”单元后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题:

田晓菲从小立志进北大,13岁时这个理想就实现了。可是贾里做伟人的理想却屡屡受挫,现实生活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阅读《石墨与金刚石》,联系田晓菲和贾里的成长道路,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石墨与金刚石

人们称赞金刚石的坚硬和耀眼的光泽,而化学家却告诉我们,金刚石的元素就是碳。金刚石和石墨一样,都是结晶碳,只是前者的原子排列比后者紧密得多。在50000—100000个大气压和1200°C—2000°C的高温下,利用人工方法改变原子排列,就可以使石墨变成金刚石。

一边是人的成长,一边是原子的排列,编者巧妙地将二者组合在一起,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结合从科学知识中获得的启示,抒发成长感悟。这里,语文与化学联手,跨学科学习的意图非常明显。

3.试题发生大的变化

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都在逐渐加大力度。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方式,这样的命题形式显然会对教学产生导向作用。2008年历史高考试题: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该题为选择题,如果学生有较丰富的语文知识,解答这样的试题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政治学科常常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熟语与哲学观点对应,如果不理解这些熟语的含义,怎么能完成这样的试题?

语文试题也在和其他学科握手。太原市2004年中考试题选取了电影《狮子王》中的片段,片段主要内容是:狮子王穆法萨让小狮子辛巴尊重所有的生灵,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辛巴提出疑问:“我们不是吃羚羊吗?”穆法萨的解释是:“我们死后尸体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试题让学生说说对这一解释的理解。试题显然与生物学科中的食物链等内容建立了联系。

4.语文课堂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意识进行跨学科渗透的行为还很少,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开始主动地探首其他学科。原因有二:一是认识不到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二是其他学科理解起来较难,老师们有畏难情绪。其实,只要语文教师作出努力,适当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语文的课堂就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把语文学科放在其他学科中进行思考,可能比单独面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要灵活和深入。

三、语文教学如何“跨学科”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变化,语文学科有必要实现这种“跨越”。跨入其他学科,更好地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服务;让其他学科跨进来,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对语文学科而言,让其他学科跨进来可能更重要。下面,梳理语文课堂教学,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的性质等方面,初步总结跨学科带给语文教学的变化。

1. 引入其他学科知识,简化或充实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对新知识进行讲解,如果适当选择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补充,可以使新知识化难为易。英语的语法结构就和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有诸多相似之处,而这些英语语法是学生学习过的,引入文言文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例如:

英语例句:We know that air holds some of warmth coming from the sun.(我们知道空气包含的一些热量来自于太阳。)

文言例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以上两例中,宾语部分都是有完整意思的句子,而在整个句子中,它们不再独立成句子,只能充当句子成分。英语语法采用的办法是,在谓语后加“that”引领宾语从句,使之失去独立性;而文言文则采用这样的办法,在宾语部分的主谓之间用“之”取消其独立性,这样使句子主干分明而又能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其他学科知识的引进还可以使语文教学得到充实,这一点不需赘述,仅举一例说明。“癌”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字眼,字型怪异,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是如何造出来的呢?《汉语大字典》上解释:病名,恶性肿瘤。我假设这是一个形声字,“喦”的准确读音和含义是什么呢?《汉语大字典》上解释:同“嚴”。而“嚴”有“山峰”和“险要”之意,看来“癌”很可能是一个会意字,但是没有定论。人教版生物教材上有这样的知识:“Cancer(癌)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蟹’,形容癌在扩散时,像螃蟹一样横行霸道,侵害周围的健康组织。”面对前面的难题,我们可能引导学生做出这样的推断:“癌”在造字时很可能受到西方的影响,意思是“险要的病”或者“危险的病”。其他学科知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或新的依据,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其他学科知识,为学生创设培养能力的生活情境。

培养创新精神离不开探究,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做到各科知识的综合渗透,对于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意义重大。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设置发散性的问题,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学习自读课《从宜宾到重庆》一文,关于“城市多位于两河交界处”这一普遍现象,我让学生展开讨论,要求是:大胆思考,看哪个组答案最丰富。学生们热情很高,思想活跃,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便于饮水,便于耕种,便于捕鱼,河岸肯定有树木,便于搞建筑,可以发展运输业,运输业又促进了商业,商业频繁人员流动就大,又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等等,一个小小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力,他们不止是回答了一个问题,而是描绘出一幅古代城市的生活画卷。(2)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学习《内蒙访古》一文,谈完和平谈战争,我让学生分析赵长城与汉城堡的地理位置,答案是都围绕阴山。为什么要围绕阴山呢?因为阴山南北地理环境有较大差异。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呢?我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推断,又求证于地理、生物教师,然后向学生提出了这一问题。一篇课文,融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生物、地理于一身,引发了学生全方位的思考。以上是过去大纲教材中的两篇文章,课标教材中这样的设计可以更丰富,由上面谈到教材内容的变化可知。这样的教学设计,把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最好地体现了知识的价值,也使知识得到内化。

3.思维碰撞,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索新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需要思考,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碰撞后,可以使这种思考更灵活。当然,其他学科知识的进入,也可能因为新的发现从而改变原先的思考。正是这种跨学科的联系,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更为丰富。笔者有体会,曾经写一篇《杨花柳絮满城飞》的文章,原意是练习描写方法,描写杨花柳絮满城飞的可爱。不经意间问生物老师,杨花是什么?答案竟是种子。文章原来的立意变了,既是种子,便是一个小小的生命,一个小小的生命在水泥铺满的城市上空寻找一个生存的空间,引发出的情感是复杂的,引发的思考是深沉的。

跨学科还可以更新我们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写记叙文时缺少感受和不会描写的现状,我尝试着在写作与电影之间建立联系。电影艺术的两个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感受、观察和表达的不足。

一、电影具有“整体的虚构性和细节的真实性”的审美特征。电影的故事是虚构的,但追求细节的真实。电影中的人物、情节、思想都是通过真实的活动的画面实现的,正是这种“活动的画面”使电影显得非常逼真,因而具有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果引导学生认真欣赏电影中的细节,欣赏这些细节是如何组合成活动的画面的,进而把这种手法运用到写作中,就会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学生就会在细节描写方面做得更好。

二、电影浸染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情感在电影的审美心理活动中,主要体现为观众的“移情”与“共鸣”。今天的中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尤其是与父母的交往中,不容易产生这样的沟通与交流,如果我们借助电影的冲击力,给学生一些更直接的震撼,引发他们的思考,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与“人”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各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可以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思想交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化。

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学生有必要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可用板报、摘抄、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神七飞天”“超导研究”等前沿知识。学习科学家们的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获得科学思想则更为重要。教学《赤壁赋》时有一个难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引入了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文中写到居里夫妇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镭“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时时刻刻是自己又不是自己。”镭就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居里夫人放弃了上帝的恩宠投身科研,“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变成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科学与人文联姻,哲理与情感交融,这样的精神影响带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往往带给学生较大的震撼。

5.不同学科思维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刻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

不同的学科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世界,打通不同的学科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面对“三聚氰胺”事件,我们可以研究各学科的不同反应。语文教师就可能运用联想得出这样的结论:“被查出有问题的广东雅士利奶粉出口到孟加拉、缅甸和也门的产品不含三聚氰胺;各厂家所有供应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这条新闻告诉我们,中国的生产厂家执行的是两条生产标准,宁可用毒奶粉喂养本国的孩子也决不给外国友人造成一点伤害。那样的话,毒奶粉将成为某些中国人歧视同胞的最准确的注脚。”而化学老师可能会分析“三聚氰胺”的成分,然后得出结论:“检查奶粉本应该检查蛋白质的含量,质量检查总局却检查氮的含量。三聚氰胺中含氮66%,尿素含氮46%,三聚氰胺具备了无色无味且溶于水的特点,如果尿素具备这样的特点也可能会被添加进去。”比较两个结论,语文教师更侧重批判,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化学教师更注重理性剖析,却同样具有批判的力量。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学科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做出反应,都凸显出各自的性质。

跨学科还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一些疑惑。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位教师让学生品析语言并发现问题,一位学生提问:文中写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黑色”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学生找到的答案很多:①祖母刚去世,父亲是在给祖母戴孝;②说明父亲年纪大了;③说明天气很冷,穿上深色衣服暖和;④烘托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学生得出的四个结论应该说都非常不易。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这些结论应该如何评价。学生之所以得出第③个结论,显然受到物理知识的影响,它和语文学科没有太大关系,我们点评的时候就应该提醒学生。在这样的比较中,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理解也会加深。

语文教学跨学科早有实践,却缺少深入,故而没有系统的阐述。我们试图做出一些努力,让语文教学给科学教育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其他学科更好地服务;让科学知识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语文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2、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3、沈致远:《科学是美丽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4、金元浦:《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随着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全面推进,试题综合性的特点渐趋突出,跨学科综合的比重将不断加大。因此,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进一步加强。

一、文科跨学科综合能力释意。

文科跨学科能力,是指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知识,根据事物及其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将学科知识重组、整合、迁移,使知识、认识和方法相互交融,形成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多角度、多层面分析、解释、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就学科的发展来看,由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呈两种趋势和特点。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专;另一方面,学科间联系又日益密切,综合化、整体化日渐突出。这使得我国课程设置和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与学科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我国的学科课程,有着各自独立的学科体系,认知结构、逻辑结构和学科方法,是人为设定的。这种状况与现实生活往往有一定距离。我们所面对的形形色色的现实问题大多是综合性的,不是单一学科的,如能源、环境、人口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仅以单一学科知识是无能为力的。正因如此,高考关注学生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由此确立了“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基于这一认识,今后的综合能力测试,会在继续注重考查考生对历史、政治、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综合,加大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考查力度,进一步强化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深化学科教学,夯实跨学科综合能力形成的基础。

目前,在教学和复习中,实行的是分科教学,教育行政部门也反对开设综合课。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内容并没有脱离高中现有的各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现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为命题素材和命题情景,考查对学科基础知识的重新整合和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的综合只是有关内容的有机结合点”,这一知识点与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虽有关联,但一般在学科教学中不会讲到。对这些“结合点”的把握,仍要以学科内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为基础,以学科能力目标为基础。学生只有对某一种事物认识深刻了,才有可能旁及多种事物。可以说,文科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政、史、地三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踏踏实实地搞好三科教学,全面地掌握三科的基础知识,建立起完整的开放的学科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学科能力,才能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如果舍弃学科基础知识教学,忽视学科能力培养,一味地进行“综合”训练,既有悖于实施综合能力测试的初衷,也不符合目前高中教学的实际,最终将使跨学科综合能力成为无源之水,得到事倍功半之效,甚至使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落空。

三、加强历史与政治、地理的联系。

历史与政治、与人文地理同属人文社会科学,都着眼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历史与政治及人文地理的天然联系,为在教学中加强历史与政治、地理的跨学科联系创造了条件。

历史与政治的联系是密切的。要实现历史“通古今之变”的目的,必须借助政治学科有关世界观、方法论等政治理论的指导。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把握历史发展趋向最重要的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形成历史学科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等理论是我们认识、把握历史现象的基本观点。对于错综复杂历史现象的认识,更要运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以及矛盾分析等观点。经济常识中商品、货币、市场等理论问题,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现象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此外,我们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时,可以联系政治常识中的政党理论和民族宗教理论等。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广泛联系、运用政治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同时,也可以相关历史事实,进一步阐释、理解各种政治理论。

时政热点多是跨学科综合的切入点,也是与历史、地理、政治联系的交汇点。任何时政热点,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历史和现实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当今众多时事热点问题的发生,都可从复杂的历史中找到根源;而许多已逝的历史现象,仍制约、影响着今天。加强历史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既是文科综合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渗透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还可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与地理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人的一定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地域内展开的,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地理条件。我国古代历史学家,十分注重历史与地理关系的研究,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有十六部编有专门的地理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和发展水平,还制约着国家政权的形式和职能,但马克思主义也反对惟地理条件论。总之,地理因素,是社会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地理要素对历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历史与地理联系的角度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如从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和战关系;再如,结合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全面分析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四、努力寻求政、史、地三学科的交汇点。

三门学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认识,正如文综“考试说明”所说:“社会现象是由地缘、事实、意识三个主要因素构成的。”“地缘因素是指社会现象的空间范畴,它包括人类活动的自然条件、生存环境、文化种类等”,这与地理学科紧密相联。“事实因素是指社会现象的时间范畴,它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根源、表现形式、发展过程等”,这与历史学科相关。“意识因素是指社会现象的精神范畴,它包括人类活动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信仰选择等”,这与政治学科相联。通常情况下,历史从时间,地理从空间,政治从意识,构建起文科综合的知识体系。三个学科虽有各自的学科特性,但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面又有相互关联的条件,各学科知识间交叉渗透,趋向融通,人们对学科联系的综合方式也进一步关注。正因如此,人们常说,政史不分、史地不分。在课程设置方面,人们还将历史、人文地理及政治常识相结合,设立了《社会》、《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

跨学科综合能力测试,冲破了人为设置的学科界线,强调学科之间的交融,突出各学科相关内容的有机结合点。这个“点”,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这个“点”也正是跨学科综合测试的“点”。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善于捕捉和把握跨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在复习中,可采取“点线结合”的方式,把一些现实问题编制成与政史地相关知识的应用表。如人口问题,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点有:人种和人口、人口的增长、人口分布及迁徙;与历史学科相关的知识点有:历代人口数、人类迁徙、人口与赋税、人口观念等;与政治学科相关的有:经济发展与资源、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对人口问题的辩证认识等。通过这种表,建立起三个学科的知识连接,再运用政史地三科的学科能力和通识能力进行阐释和解决。

五、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难度看,跨学科综合的难度是低于学科内综合难度的。但跨学科综合,更强调考查考生对政史地三科知识整体和内在联系的把握上,注重考查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对这种能力考查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目前这部分考题的得分率比较低。因此,要根据综合能力测试的能力要求和命题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培养和提高跨学科综合能力。

要加强对图表解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文综“考试说明”特别强调对数据、图表、公式、简图的意义及关系的把握。图表、数据、公式等是重要的资料,它们储存了有关社会、人及环境资源和事物发展变化的大量信息,也比较明显地反映了政史地知识的综合。要强化对图表等解读能力的培养,运用各种知识领悟图表的含义,充分挖掘其信息价值,进而把握图表所反映的事物特征、规律和各事物间的关系,并对图表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还要根据题目的设问进行准确表述。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并且运用于社会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观、历史观的统一。正是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才使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一样成为一门科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政治、历史学科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正是借助其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才能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矛盾、各种社会思潮,才能正确分析历史的、现实的各种社会和人生的种种问题,才能正确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我们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看待各种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现象,积极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要努力提高通识能力。学科知识及学科能力是形成综合能力的基础,各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应参照“考试说明”中关于记忆、理解、应用等认知目标进行落实。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科各学科中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表述等通识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表述和论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等基本模式,从而对教师角色提出了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换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执行者和唯一的指导者,而且也是多元知识的汲取者、课程生成的开发者和指导课程的合作者。应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赋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权力,重建教师共同分享彼此价值、沟通思想、同伴互助的合作文化。

关键词:跨学科课程;课程模式;教师角色;角色重构

中图分类号:G423.07(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OOO-0186(2010)02-o109-04

一、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

跨学科活动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学科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创建跨学科课程的运动盛行于美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进入90年代以来,这场运动的规模更加宏大。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的主要类型有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1>(一)多学科课程

多学科课程(multidisciplinary curriculum)以学科为中心,教师多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各学科的学习标准。创建多学科课程的方式有很多种,它们会因跨越程度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整合水平,主要有学科内整合(intradisciplinapproach)和融合课程(fusion curriculum:当教师在一个学科领域内整合各级次学科时,他们即是在运用学科内整合的方式。比如,教师们常常在社会研究项目中把历史、地理、经济和政府管理整合起来。在融合课程中,教师把技能、知识甚至态度等融合到常规的学科课程中。比如,在华盛顿蒙特·瑞纳(Mount Rainier)基础学校,教师们把和平的主题融入到了学校的每一门课程中。在阅读中,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特点进行积极分析;在社会研究中,他们会学到各种不同文化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会积累“和平日”(学校没有打架的日子)天数。多学科课程中教师们要谨慎地使他们的活动和各自的学科标准联系起来。

(二)跨学科课程

这里的跨学科课程(interdisciplinarycurriculum)是狭义上的,在这种课程形式中,教师围绕各学科的共有学习内容组织课程,他们共同挖掘各不同学科中共有的学习内容,强调跨学科技能和概念的学习。但和多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美国跨学科学专家波特(A.L Porter)所指出的:多学科好比一床百衲被,而跨学科好比一件无缝天衣,或用化学术语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像混合物和化合物一样。跨学科课程中的每一门学科都是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体系的,但并不像多学科课程那样强调各学科的学科性。比如,佛罗里达州的孩子在学习语言、培训能力的同时还试验制造风和雨的发生模型,因为他们在学习信息交流的跨学科技能(进行有逻辑的、连贯的思考和写作)。教师关注的是学生高一级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风和雨的发生模型上,概念的学习会随着其他科目的学习而迁移。

(三)超学科课程

在超学科课程(transdisciplinary curriculum)方式中,教师们围绕学生的疑问和他们关注的事情组织课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生活技能(1ife skills)。超学科课程主要存在两种方式: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协商课程(negotiating the curriculum)。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学习解决局部的问题,一些学校把这种学习称为问题中心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或位置中心学习(place-basedlearning)。根据学者查德(Chard)的观点,设计项目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根据学生兴趣、课程标准和当地资源,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研究主题;(2)教师要明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形成要探究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给他们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3)学生在活动中要和其他同学合作,最终,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相应的观点并评价该项目。宾夕法尼亚州拉德诺郡的马克·斯布瑞英格(Mark Springer)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创建了协商的跨学科课程。该课程项目是探通术(soundings),在该项目中,八年级的学生们根据兴趣开发自己的课程、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以上三种跨学科课程模式的跨学科程度有所不同,但在课程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诸多跨学科特性。与传统单一学科教学相比,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往往围绕活动主题,内容的融合及渗透涉及多学科知识;跨学科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学生问题、兴趣和需要为生长点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这些都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有效驾驭活动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二、跨学科课程模式中的教师角色

在学科发展向超越学科的界限,向协同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下,跨学科课程应运而生。“儿童的身心发展未分化,他们的生活现实具有未分化性、综合性的特点”。<2>基础教育更需要重视跨学科课程。而任何“排斥教师”的课程都不可能实现其预期目标,跨学科教学要求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一)教师角色转换的客观要求

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体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当教师具有了作为教师职业特有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并发挥出传递人类文化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时,便扮演了“教师角色”。<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教师角色又有所不同。作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跨学科课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课程相比,美国的跨学科课程更注重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和感受去积累经验、体验方法、学会探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之相应,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里的研究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美国跨学科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以及学习方式自主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课程实施中教师具备综合素养,教师角色面临新的挑战。

综观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其显著特点是要求教师角色从单一型走向综合型。单一型教师是指,教师仅拥有单一学科的知识,并在教学活动中仅注意从本学科知识角度进行施教,而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则不予关注。<4>跨学科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转换角色、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二)教师角色转换的具体表现

1.从仅是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多元知识的汲取者 不论是多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还是超学科课程,它们主要区别在于学科领域中的跨越程度不同,但课程均超越学科界限,关注综合性问题。其课程内容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选择的课题往往会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对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性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中小学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跨学科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的专业素质,只有多元知识的汲取才能为教师综合发展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

2.从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转向课程的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只负责“怎样教”,充当了“传声筒”的角色。教师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缺乏生命活力。<5>跨学科课程重体验、重参与、重实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其课程开展是一个不断有新思考和新问题产生,学生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跨学科课程的生成需要教师制定自己的计划策略,教师须根据不同教学需要灵活地创新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跨学科课程的生成取向符合当今基础教育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而赋予教师相应的课程开发的权利,是实现课程生成的重要条件。

3.从仅是唯一的指导者转向指导课程的合作者

跨学科课程活动空间的广阔性、活动时问的延续性以及其综合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决定指导跨学科课程的教师不能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专职的教师。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跨学科课程的指导工作需要教师问的合作与互补。同时,跨学科课程的开放性,要求教师与各种社会力量合作(包括与家长、校外人士、有关部门合作等),以取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跨学科课程的构建不仅是课程概念的重建和课程结构的再造,更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跨学科课程对教师由单一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的转换要求,为中小学教师对自身在课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三、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启示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与课程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人的因素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课程改革质量和改革进展的关键因素。<6>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角色的重构提供了参考。

(一)强化教师课程意识 长期以来,课程的垄断性管理使得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在此种思维模式的支配下,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强烈的“教学意识”。随着课程管理权利的下放,教师被赋予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就先于“怎么教”而提出。这意味着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课程意识。<7>明确的课程意识具体影响教师教育理念的树立、教育行为与教师角色的选择。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以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从目标、内容、教学、评价等多维度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8>宣传培训可以有效争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开展教育实践及其反思会有助于教师建立积极的课程意识,而且建立课程实施规范是确立教师课程意识的保障等,全方位重塑教师科学的课程观、增强教师反思能力是形成课程意识的主要途径。

(二)赋予教师课程权利

跨学科课程强调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以发现课堂动态生成的课程因素,还需要赋予课程权利以使教师能真正根据教学情景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生成。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使得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国家课程管理体制应加大放权力度,扩大地方和学校的权限,培植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存的课程发展机制,从政策上保障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给他们充分的参与权。由此应该提高教师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过程中的地位,让他们对“教什么”、“什么时候教”、“以什么方式教”等问题有更多的发言权。<9>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教师与专家、学者共同讨论进行课程设计决策,教师自主评价课程实施,开发校本课程等措施,使教师的课程权利落到实处。

(三)重建教师合作文化

多学科的融合需要广博知识做支撑,而这需要教师通过交谈和对话以构建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共同体(作为载体)。新课程能否被基层教师接受,进而推进教师自身发展,首要的条件是教师能否改变观念和行为,能否具有一种发自内心并自愿成长的动力;否则,就可能会流于一种行政要求下的非常态的应付而已。<11>实现教师作为指导课程合作者的关键,就是通过相互教学观摩、合作项目研究、共同阅读探讨、构筑网络平台等措施,构建教师共同分享彼此价值、沟通思想、同伴互助的合作文化。

第二篇:如何培养竞争意识

如何培养竞争意识

周二下午第四节,九年级全体同学们在操场上正在进行“体育三国争霸”活动,规则如下:班主任把本班的的同学分为男女各一组,每组挑出10名同学,分别并且根据他们运动能力的差异,先后按照顺序排列起来。三个顺序相同的同学同时进行较量,获胜次数最多的班级就是获胜者。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位,结果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场面。有些同学互相推诿,相互谦让,都不愿出面,生怕出来竞争。经过我一番劝说,终于凑足了参赛人数,但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是被逼的,内心缺乏对比赛获胜的渴望。出现这种情形,顿时感觉到:是应该到了培养其竞争意识、挖掘其内在潜力的时候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便开始想办法、出点子。竞争意识泛指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

首先,努力为学生创设竞争的氛围。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引导他们去竞争。于是,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开展了各种竞赛活动,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挑战自我。在班级开展“卫生竞争”、“纪律竞争”、“优秀作业积分赛”、以及演讲、唱歌、绘画、书法等等。,每开展一项竞赛活动,就在班级设立“XX竞赛评比台”,采用记分制或动态等级评比制,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它永远属于那些积极进取的人。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勇敢面对竞争,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心理锻炼。另外,我们班不但有质量的竞争又有速度的竞争。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每个学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争起床速度(不许提前,否则按违纪论)、争宿舍卫生的质量;大课间又是一系列的争:争到操场列队的早晚、争早操队列是否整齐。晚自习时;争的是谁提前进入自习状态,争的是学习效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凡是学校所提倡的,事事处处时时充满竞争。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实践着、不断完善着自己。

其次,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水平以及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竞争时让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很显然是不现实的。竞争对手比自己的水平高,但差距不大。与合适的竞争对手竞争,成功的几率会倍增,避免了不必要的失败与挫折,学生的自信心会在不断的进步与成功中得以加强,这给竞争平添了许多积极因素,使班级的整体竞争能健康顺利地向前推进。竞争可以选择某一方面相比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势,为了让学生在竞争中尽情展现自身的优势,彰显自我风范,强化竞争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竞赛中与竞争对手比较某一方面的优势。可以让学困生与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比较进步的幅度,比较作业文面的正规性,作业态度的认真度。这种“优惠政策”给学困生设置了相对宽广的比赛空间,他们在希望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同样能获得理想的竞争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把准衡量的标准,以激励为主,最大限度地扩大赞赏范围,加大赞赏力度,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最后,我们特别重视过程的经历,使学生在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过程中滋生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的品质,从而使学生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要保证学生积极地、持久地参与竞争活动,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外,适当的鼓励与赞赏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竞争”这个词 我们中学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它,为考试而竞争,为拿第一而竞争.的确,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如果失去了竞争,一切都毫无意义,我们只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超越别人

一个人总要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同样 竞争也是集体,一个民族,向前发展和进步的真正动力,"爱拼才会赢',我一直相信这句话,因为它激发了我磨练了我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并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增强他们

第三篇:浅谈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重中之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释疑;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充分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去发现新知、形成技能,以此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释疑;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一、创设宽松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学习动机,它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要把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自觉主动地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氛围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情绪状态,积极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并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它孕育着极大的智慧潜力和创造性萌芽。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旧知联系法、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受到感染;思

维发展活跃;追求知识的主动性得以发挥,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各种与学生相关的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在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尊重他的发言,如有偏差时,要先给予积极的指导,遇到学习障碍时,要适时引导鼓励。如在教学加法的速算34+98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在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活动情境,并且在课堂上开展了这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真正使学生从“事理”掌握了“算理”。

二、鼓励质疑、引导释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能长进。”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大胆质疑正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充分体现,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产生疑问,从疑入手,巧设悬念,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从存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质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有学生提问可笑、肤浅,不着边际,我们也要耐心听取,引导,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疑问学习,在疑问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学习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提出除了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以外,还能不能将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来推导,或者将三角形先切割再拼成长方形来推导等。对于这些问题和见解,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必须加以鼓励,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意识逐步形成。

三、鼓励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学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通过摆、拼、剪、折、量、捏、切、拆、画等活动,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操作、观察、思维、语

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常规的归纳演绎推理之外,重要的是帮助、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推出计算公式,明确了算理,这样学生学得活,知识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就是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知识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索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开放性题目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

另外,一个人知识面越广,知识积累越多,其创新思维就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学好课本知识,但决不只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还必须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到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天文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为创新和创造性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多个环节互相结合,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识知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让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发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发挥每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培育具有创新性人才的伟大使命。

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七庄小学

朱玉富王志花

第四篇: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慈母情深》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精彩的课堂教学,潇洒的大师风采,让我受益匪浅。

综观整个课堂的教学,以诵读为主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语文的味。精彩的课堂,如一幅疏密有致、意境深远的国画,让人赏心悦目。课堂教学的精彩,不仅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用语言文字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章的灵魂,它们在文中或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涵深意。抓住这些词句设计教学,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所昭示的人文价值——慈母情之深„„教学中,王崧舟老师为了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那深厚的慈母情怀,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鼻子一酸”的情感主线,成为导引学生解读的切入点,并恰当地链接了学生的质疑:“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感悟人物情感。这一切,在我脑海中定格的是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语文是读的,是品的,是悟的,语文能力也在读中、品中、悟中慢慢接触语言材料中形成的。作为语文老师,更应时时思考:如何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浓厚兴趣,而不是抱怨他们语文眼光,文字直觉太差。毕竟读文字是读者自我判断、选择、反思、批判和创造的吸收过程。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对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思想、情操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自己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理解、想象、抒怀的结果。

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清楚地明白:言语教学永远应该是语文教学之根。我们提倡人文性并不是不要工具性,离开了工具性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言语现象,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注意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有意识帮助学生开始构建或更新他们的言语世界,慢慢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眼光、文字直觉。

感受过大师魅力课堂、聆听过大师魅力教学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在于他们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之根,以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语文气息,传递着语文意识。让我们从心底里折服、感叹什么是有趣的有效的真正的语文教学的同时,更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意识的渗透、训练与培养!

第五篇:篮球意识培养探讨

篮球意识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2

摘 要 本人从实践出发,在强调篮球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在技术,战术训练中强调在观察力、判断力、动作效应等方面重点培养。

关键词 篮球意识 战术思维 自我控制

一、对“篮球意识”的理解

“篮球意识”是指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项目,需要在激烈的对抗中求胜。对于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任何技术的发挥,战术配合的实现,都离不开篮球意识的作用。多年来,各级教练员和篮球界人士已经认识到篮球意识对现代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并将篮球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课题。

二、“篮球意识”的形成

运动员正确“篮球意识”的形成,不只是通过比赛和训练自然形成,也不是通过几次理论课或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场上意识的专门训练所能获得的。必须要重视在整个篮球训练过程中,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训练的同时,始终贯穿“篮球意识”的培养,从而使运动员具有在比赛中自由而正确地驾驭技术支配战术行动的意识和才干。这种篮球运动员所具有的特殊的意识修养水平的高低,已被实践证明是衡量队伍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在技术训练中反复进行“篮球意识”的熏陶与渗透

(一)在练基本技术的同时,渗透意识的培养

在篮球的技术训练中,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多练,特别是技术的主要环节更要多练,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运力定型。并注意及时过渡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要按照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加以训练。在训练中必须重视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熏陶,把学、练与用、变结合起来。运动员在比赛中用正确“篮球意识”作指导,使技术、战术在运用与应变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门窗,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任何一项技术动作、战术的运用,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内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为此在技术训练中的初期就必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运动员的视野训练。

1.加强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训练。

2.技术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如:运动员至多利用余光照顾到球或者不看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全面移动情况。

3.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特别要注意观察,这对运用应变技术、战术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三)提高场上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

养成和锻炼运动员爱动脑筋,提高对球场复杂变化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培养篮球意识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运动员通过场上的观察预测,掌握对方的技术特点及战术规律,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从心理学角度讲,运动员必须具备在篮球上进行感知、分析、判断和思维等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能力,就能准确的判断出对手的配合意图,有的放矢,调动对方,避其所长,攻其所短,采用针对性强的进攻和防守对策。在防守的技术训练中强调“观察判断,意在动前”的防守意识,就是防守对手的意图应在防守对手动作之前,只有做到根据对手的意图,采取先发制人的防守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攻击性防守。如果不注意观察判断,及时发现、分析对手意图,一味盲目地跟随对手动作进行“应答性”防守动作,就很难摆脱防守固有的被动性。

要正确分析判断对手的进攻意图,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密切注视球的传递变化和进攻队员的活动。呆板、懒散、一时疏忽都将导致致命的后果。运动员通过观察,预测出进攻者将采取的真实意图,对其动作的真假虚实能有合理判断,以便在必要时间内用必要的防守动作,先发制人地阻挠进攻,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防守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发挥防守的攻击性。

(四)在对抗性训练中,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由于篮球比赛十分激烈,对抗性强,瞬息万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然而,每个动作在运用中从结构特点到运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对手不同制约条件下,都可能造成动作结构、形态上的变异。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有“对抗观念”。要求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战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在各种因素反复刺激下,巩固、运用与发展技术,形成独特的技术特点,增强正确“篮球意识”。

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自我设计“对抗因素”,创造“对抗条件”,从而不断通过自我熏陶,根据不同情况制造假象,争取主动。在激烈的攻守过程中,利用技术动作的幅度、速率、节奏、方向、位置和真假的变化,造成“三差”来调和迷惑对手,从而在比赛中主动制造战机,提高攻击效果,增强在实践中运用与应变技术的能力。

例如,篮板球是我国篮球队的薄弱环节,篮板球对抗应是经常性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在训练时要求队员不计较冲撞犯规,习惯对抗拼抢,在练习抢篮板时,对进玫者可松些,基本在对抗中不吹犯规,目的是为了锻炼防守。篮球的争夺者,能应付任何严重的对抗局面,而且能抢到还能一传,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

再如在练投篮时,要求运动员的动作要简练、快速、准确。要强化他们出现机会必须投篮的意识,并能在复杂情况下,激烈对抗中合理地运用各项技术,与对手斗勇、斗智(利用眼神、动作的真假变化,使对手产生错觉,从而自如地投篮),提高在强对抗的比赛中的投篮命率。

四、在战术训练中强化“篮球意识”

(一)牢固树立快攻意识

快攻是我国篮球运动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篮球进攻战术中,由守转攻时,首先应争取一切机会发动快攻。而发动快攻又要首先加强快攻意识,这就要求每个运动员都要有快的欲望和配合能力,要充分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创造机会。这要先靠平时在思想上认真对待,持之以恒地反复磨练、强化,以加强队员的快攻意识,这样就能在比赛中,力争一切时机,最大限度地发动快攻;反之,如快攻意识薄弱,即便具备快攻的技术能力,也会丧失许多快攻时机。

(二)掌握阵地进攻的普遍规律,形成牢固的进攻意识

随着篮球攻守转换速度的加快,各队都重视对快攻的抑制和制约,这就要求在进攻中两腿走路,既能打快攻,阵地进攻也能根据其普遍规律,采用各种移动进攻的战术配合,实施有效的攻击。阵地进攻中战术配合的规律,不外乎是在前锋、中锋、后卫之间所做的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四种基础配合上的各种人员的多少,方向、位置、角度、路线以及时间、空间的变化。

运动员在掌握战术配合规律的同时,还要明确:五个人都必须协同地有节奏地在移动中进行配合;队形部署,要保持一定的纵深距离;强侧与弱侧人员的流动要合适,做到点面结合;一经同伴投篮结束进攻,要组织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个人持球不宜久,要以球的转移和人的移动相结合来调动对手;一旦结束进攻(失球或投中),要及时组织转防措施,“保持攻守平衡”。

运动员具备以上意识,掌握战术配合的一般及自己队的具体配合中的特殊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使他们之间的基础配合更熟练,运用更灵活,有针对性的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使“篮球意识”建立的清晰、牢固,更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继续创新上升。

(三)重视防守意识的培养

近几年来,世界篮球运动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难动作发展。进攻技术的不断提高,势必要求防守技术、防守战术也要有新的创新与发展。七十年代后期,美国、南斯拉夫等国家研究和提出了防守要“以球为主,球、人、区三位一体”的防守战术体系。加强对球的争夺,抑制和破坏进攻配合,提高获球的机会,增加进攻次数,争夺更多的得分。它充分体现了防守的主动性、灵活性和攻击性,它对运动员的防守技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防守者视野范围扩大,具有快速反应判断能力和协防意识;还要求全队集体防守组织更加严密。防守队员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人和球,而且能观察其他人的移动配合情况,并在必要时敢于大胆放弃自己原来的对手或区域去补防或抢断对方传球。

要贯彻“以球为主,球人区兼顾”的防守原则,在训练中除进行个人防守能力和协同配合外,在意识方面也应同时提出各种要求:积极地进行抢位防守的意识;失去球权后,立即进行防守的意识:打破固定看人界线的意识;对持球人的防守,应根据进攻队员的特点,机动变化,采取措施,起近防守,做到防投、影响控制对方传球和借机抢断的意识;对无球人防守包括:强占断球路线,随时准备断球的意识;护送的意识;队形机动变化意识;抢篮板球及反击意识。

五、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训练是加强培养“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们在训练中存在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脱节现象,另外还存在着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截然分开的现象。他们错误的认为,只要把技术练好了才能练战术。其实技术是无止境的,而技术训练脱离比赛的各种战术配合,孤立地练技术,这正是目前有些队员单个动作很漂亮而不会运用的根本原因、篮球运动员是从一开始就应当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有经验的教练既要抓单个技术动作(例如,教传球,开始可以先在原地练习基本动作,主要是抓动作规格,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更要抓配合中的运用技术(例如,结合快攻情况的长传,结合供中锋的各种缩传,这就不仅是动作正确与否的问题了,还涉及到时机、方向的选择、力量、假动作的运用等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有要求在刹那间经过大脑分析、判断之后,做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也总是正结合技术练习,进行正确篮球意识培养的过程,因此不止是教单个动作,还要教在各种攻守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动作)。

六、重视文化和理论的学习

实践证明,智力训练已成为现代科学化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力的发展是以知识为粮食和原料,并在进一步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发展的。没有知识,就难以论证、思维和创造。而具有广泛知识的人才易于新的联想和独创的意见。这对提高篮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作为大脑机能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智力与有关知识的结合。

目前,我们的运动员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影响战术意识的提高。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对运动训练的科学原理、篮球发展趋势和比赛的规律就很难理解;比赛时,在技术运用上就会缺少灵活性和预见性。

七、结束语

篮球意识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篮球界的普遍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意识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但它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行。

在训练中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大力发展观察力和思考力;训练时要狠抓基本技术,结合实践,加强对抗性训练,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锻炼运动员的意识、意志和实战能力。

下载跨学科意识培养[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学科意识培养[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文化意识

    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吴忠芬 摘要:文章立足于《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

    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精神的内涵:创业精神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 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是着重于一种创新活动的行为过程,主......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 洋州镇中小 李花 当孩子在观看蚂蚁时,当孩子在想象中做画时,孩子的好奇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生活中保护它吧,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请听专家对你说—— 家长如何对......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些单薄,只有协作才能够移山填海。”“一......

    如何培养员工职业化意识

    推荐文章 如何培养员工职业化意识 互联网转载 职业化 " 通俗地理解就是员工以自我经营的观念对待自己的事业,树立为自己打工工作的意识,具备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规范、......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余庆县沙堆小学:万从云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产生的教育新模式。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应努力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而......

    培养跨文化意识(推荐阅读)

    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内容摘要】: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交叉渗透。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时不可能脱离所处......

    如何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性,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数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