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第一,人类社会究竟向何处去?人类究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存在状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人类理想社会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对此,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向着马克思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既然在马克思那里,一方面人类属于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而两者原本非但不冲突,而且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是伙伴关系,它们之间是完全平等的。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不仅是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而且也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社会。把自然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强调共产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最根本之处。
第二,我们正面临着生态危机,那么这一危机究竟对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它究竟会把我们人类引向何处去?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本质,充分认识到生态危机对我们人类的危害的严重性。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将使我们人类充分认识到人类社会究竟能否继续下去,就取决于当今人类能否跨过生态危机这个坎。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态危机将使我们人类丧失基本的生活要素,生态危机不消除,我们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非人。如果我们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取那种富裕的生活,那么这样的生活由于以人与自然相对立为前提,从而根本谈不上什么幸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无止境地侵犯自然,自然界也会对人类做出报复,其结果是人类社会必然毁灭。
第三,当今人类重要的是要知道,生态危机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是一些人所说的由于科学技术、现代性、工业化本身造成的,还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态危机是人类追求现代文明的一个必然归宿,还是可以消除的?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最有价值之处,是论述了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由资本逻辑带来的。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就是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关系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对当今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如果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要摆脱生态危机就只能是梦想。
第四,当今人类究竟如何着手去消除生态危机呢?消除生态危机固然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但是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是什么呢?由于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于资本逻辑,从而它就必然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消除生态危机就是与一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人类反对生态危机与反对资本主义应当是同步的。
当我们强调按照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以利润为宗旨的资本逻辑之时,还须指出,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逻辑决裂也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对当今的人类来说,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肯定是一个奋斗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目标,但同样肯定的是,当今人类除了这一目标之外还有其他目标的存在。人类不可能为了一个目标而舍弃其他目标。当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需要人类与资本逻辑决裂之时,其他的目标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实施资本逻辑。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在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真正找到主攻方向,这就是把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与反对资本逻辑结合在一起,但在如何具体付诸行动时,我们必须持冷静、科学的态度。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综合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弄清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常话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认识不到位,就不能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工业文明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例如:震惊全世界的“六大污染”(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八大公害”(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和“十大事件”(北美死湖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雅典“紧急状态事件”、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据有关数据显示,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威特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扩散到长90公里、16公里的范围,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就使数万只海鸟丧命,并毁灭了波斯湾一带大部分海洋生物。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 “泄漏事故”,导致22人遭核辐射,21万人紧急疏散,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这些公害和污染事故,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导致许许多多正常人及动物非正常死亡,残废,或患病,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人类从这些事件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自我反思,于是生态文明观念应运而生。随着人类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虽然堪称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中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在逐步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中国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四)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阐释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人类文化中有关人生观的思想评析,对中西文化进行概要比较,对当代社会特点加以分析,从而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新的阐释,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关系,诸如个性发展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奉献与享受的关系,目的与和手段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得与失的关系等等,进行辩证得分析,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思维,而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和当代实践相结合,把思想理论教育科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结合起来,对新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个别章节中存在的理论深度不够,概念堆砌,和某些形而上学的观点有所纠正。
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进行新阐释,说明当点,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人生观中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 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 人生观
人生问题是大学生最实际的问题,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自觉性如何却因人而异。正如一首古诗所云:“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对自己经历的事情未必有深刻的认识。大学生的成分很复杂,其生长的环境、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知识结构、心理结构、人格特征有所不同,所学的专业也不同,而且人的感性和理性并不统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个人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形成比较深刻与合理的人生观念。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既成的文化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也没有统一的人生理论和人生实践模式可供选择。因此很有必要对人生问题展开探讨,以帮助我们形成比较自觉、合理的人生观念和态度,指导我们的人生。
一、积极探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产物,一方面受到特定时代文化观念、时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人的自由选择相关。人的本质不是先定的,而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社会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特定的空间,而个体自我的努力和追求也决定人生的质量。人的个性决定人生观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评价的标准,这就决定人生观的复杂性,因为人生观既具有人类理性的成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的色彩,与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实践相联系,处在动态的过程中。个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不同的人生观。但是,从一般的人类文化的角度看问题,人生观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要素,有一般的特征。人生模式也有一定的类型,可以进行价值评价。
(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系
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意义、目的、价值、效果的观点,是比较具体的观念形态,要受到一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只要人生活在世界上,都会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有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所获得的系统的哲学或宗教的世界观。世界观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之分;唯物主义世界观之中还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之分。不同的世界观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使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都是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的物质实体,社会运动的本质的实践是人的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客观的、社会性的、物质的运动,实践是主体的价值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总体的趋势是主体性的增强。在人类文明社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的不发展、经济剥削和政治专制,曾经剥夺了多数人自由发展的空间。而在当代信息社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得更多的人的人生焕发出光彩。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看问题,就会对人生问题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认为人生观的构成必须把主观愿望和客观社会条件相结合,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人民的利益相结 合,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采取科学的人生态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但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把主观的和客观的精神看成世界的本体,割裂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或者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看不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把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把主观动机和社会效果割裂开来,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宣扬超自然的神灵和命运的作用,忽视人的主体地位。这样一种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容易形成与社会隔隔不入的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盲目自大,在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容易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由于与社会的对峙而造成封闭的心态,内心世界很容易失衡。持这样的世界观,在人生观上脱离实际:有的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知感恩,不知回报,不讲德性;有的悲观厌世,消极沉沦,不思进取;有的随心所欲,相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事不考虑后果;有的缺乏自主意识,做人浑浑噩噩,庸庸碌碌。
所以正确的世界观对于人生观的指导作用很大。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也可以形成自发和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很容易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自觉地学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很有意义的。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以自身的人生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不仅是革命和建设的指南,也是人生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倡导构建和 谐性社会,以便为人性的发展提供最广阔的空间,是理想和现实结合的范式,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并不排斥历史形成的观念文化中的有价值的成分。
2、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在价值关系中,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需要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包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和高层次的情感和尊重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只有被整合到人类实践的目的中才能得到实现。社会文明越进步,越能满足更多的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反映主体需要的价值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现实生活中,主体有各种层次和类型,人类、社会、民族、阶级、群体、个人等都可以是具体价值关系的主体,由于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和个性的差异,对于同样的客观事物人的主观评价是不同的,因此,价值是多维、多面、多重的,所谓青菜萝卜个人喜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价值的主观任意性,由于事物的性质、结构和属性的客观性、由于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同样受到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制约,价值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价值关系的内容非常宽泛,具有较大的主体选择的自由的空间。但是在某些领域,由于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受到物质利益的制约,受到自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受到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约束,根据个体心理平衡机制的需要,社会对价值关系有普遍性的文化规约。人 类文明的进步也在不断调整价值关系,使之更加合理,符合人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价值体系中,一般来说,西方人更加看重个体的价值,而中国古典文化更看重社会的价值;公有制社会标举奉献的价值,而私有制的社会提倡索取的价值;市场经济倡导高效率的价值,而自然经济则形成慢节奏的价值;集权政治提倡服从的价值,而民主社会则倡导自由和创造的价值;高雅文化倡导精神的价值,而功利主义追求感官享乐的价值。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个体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由此形成一定类型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观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首先,价值观决定人生的需求和目的。价值观反映主体的需求和目的,目的性是人类实践的第一要素,也是个体心理的动力,是至关重要的。在理想的社会,所有人的幸福成为社会的主导倾向,也成为社会个体的人生追求,人与人互为手段和目的,使社会全体得到公平的待遇。但是在私有制和专制的社会,往往只给少数人提供发展的机会,而是更多的人处在被剥夺和被压制的困境。以致于人性异化,使得很多人失去基本的人性,人格变态,沦为自卑性和自大性人格,有些人把别人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有些人失去人生的目标,由此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造成人生的悲惨局面,使得人处在极端焦虑、恐惧、孤独和痛苦的境地。因此,伟大的哲学价康德指出,人是目的本身。每个人都应该既把自己当作人,也把别人当作人,自尊和尊重别人应该成为人生的首要目的。人的本性就是劳动,要通过相互合作的诚实的劳动来获取生活的资料。
其次,价值观影响人对生活需要的看法。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按照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看法,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西方学者,他更强调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西方人过分强调自我,也导致西方社会的深刻的社会矛盾,和个体心理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但是从东方人的观点看,个体的社会归属的需要也许更加重要。而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社会的全球化,人类的合作非常重要。社会为个体的自由阿发展提供的空间是有限的,个体不仅要自我扩张,还需要一定的自我限制。现在随着全球人口的膨胀,地球的物质资源越来越有限,因此个体必须限制对物质的需求,扩大对精神的需求。而且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精神的需求,爱的伦理精神、审美的意识、人生的信仰才使个体超越自我,达到自由的境界,使个体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索取受到限制,而给予则是自由的。
再次,价值观影响人生活动效果,价值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彼此之间可以构成价值链,具有目的手段关系。有些东西,比如金钱、权力、知识、名誉、地位也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只能当作人生的手段,而不能当作人生的目的来追求。如果把它们当作人生目的来追求,超越自己的能力拼命来追求这些东西,甚至以牺牲他人为代价,将导致极坏的后果。在这个意义上,佛教关于人生皆空的观念,儒家关于“义大于利”的观念,传统美学关于“美的非功利性” 原则都有一定的道理。上述东西都是身外之物,要看淡一点。
此外,价值观决定人生的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使人可以正确 评价人生的效果,有幸福的人生体验。老子云:知足,衡足矣。做人恬淡为上,宽宏大量,乐于奉献,兴趣广泛,这样就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快乐自在。
(二)人生观的基本构成
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意义、目的、价值、效果的观点,具有丰富的内容。从它的基本构成来看,要包括对人生的形而上的观念形态,以及关于人生的基本过程和活动方式及其效果的形而下的意识形态,诸如学习观、劳动观、职业观、人际观、恋爱婚姻观、享乐观、生死观。人生既需要能上升到哲学的形而上的观念的引领,才能使我们超越一己的狭隘,与人类的普遍的经验相融合,得到人类精神的营养,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达到宗教般执著的人生信仰的高度,使我们能够正确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辩证地看待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有与无,用出世的态度来入世,从容地面对人生,创造和享受人生每一个过程,慢慢走,欣赏啊!人生也需要形而下的经验层次的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善于处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生活,掌握生活的艺术,获得人生的自由。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人人都要终生学习,否则就要被淘汰。当代大学生尤其要珍视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要刻苦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完善知识结构。不仅要从书本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学;不仅要向老师学,而且要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不仅要学好专业,而且要学习专业 以外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要有灵活的学习方式,在大学期间将就要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为自己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劳动是人的本质,职业是人生的物质基础。大学生要把自己的学习部分地和就业联系起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来设计职业生涯。大学生既有远大的理想,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又要脚踏实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而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结果蹉跎岁月,一事无成。
在当代社会,人际互动大大增强,已经超越国际。社会能力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不仅在工作中,需要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人生幸福的保障。大学生要学习社会知识,要懂得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确人在社会中所具有的角色地位,意识到人际关系受到社会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的制约,受到一定的文化观念的支配,为人处事既不要过分单纯和天真,不谙世事;也不要老于事故,投机专营。而要不卑不亢,合情合理,围绕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设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要懂得人生的成长,离不开宇宙万物的恩泽,离不开父母和社会的培养和关心,要有感恩心,要有责任感,使个人的生命成为人类生命大树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彼此同呼吸,共命运,唱响生命之歌。对人要宽容、博爱,富有同情心,多赞美。少指责,多种善因,才能多收善果,人生之路才会越走 越宽广。在恋爱方面要把青春期的情感冲动和理性相结合,要把对爱的朦胧向往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使之成为完善自我的动力,而不要沉湎于其中,影响学业,更不要因此而消沉和堕落。
人生的享乐本无可非议,但是要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大学生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能沉湎于享乐,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享乐也有高低境界之分,高雅的享乐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改善人类的心理,而低级的享乐则会腐蚀灵魂,瓦解人生斗志,使人失去本质。
生死乃大矣!人生观的核心是对待生与死的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热爱生命,热爱人类,与人生的困难作斗争,一息尚存,就要努力,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要有意义,死要值得。但是也有人对人生抱消极悲观的态度,遇到一点人生困难,就想轻易放弃生命,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大学生受到党和人民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是国家的人才,更要热爱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类伟大事业中去。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断奋进。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是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对人生问题的看法,是对人类文化积累中有价值的观点的总结,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对个体人生指导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在人类原始社会,虽然人类的生产力非常落后,科学也才刚刚萌芽,但是由于人类没有分裂,人性没有异化,人类是积极向上的,充 满对生命的热爱,在原始的宗教、神话和艺术中,展示了对生命的无限的激情,对奉献人类的英雄的讴歌,中国古代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都反映了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但是自从进入阶级社会,由于社会的对抗,人性的异化,才萌发了损人利己的人生观念、功利主义意识、纸醉金迷的人生态度,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尽管如此,在人类文化中,依然贯穿着先哲们对人生有意义的探索的宝贵的思想。在人类思想的宝库中,对人生的探索最为激动人心,因为它关注人类个体的生存的命运,最能激动起人的情感,引发人无尽的思考。归根结底,人类的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幸福,人生的智慧是最高的智慧。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文明社会对人生的看法都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把以个体和群体、主观和客观、目的和手段相脱节为特征,具有某些唯心主义成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以人类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为基础,倡导把主观和目的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统一起来,倡导以人为本,人性的全面发展,使个体的幸福建立在人类整体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成为现实的可能。因此,在当代社会,正确的人生观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导向,对人类文明长期积淀对人生问题的思考的正确、合理的成果加以继承,对各种腐朽、没落的人生观加以批判,对人类成功的人生实践加以总结,对个体的丰富的人生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勇于实践,实现理想的人生目标
人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是每时每刻伴随着人的生命过程的,是最真实的。人们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中,从快乐和痛苦的体验中,感悟人生,领悟生命的真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从抽象观念出发,有些人从个人本能出发,经常在人生道路上走向歧途,甚至陷入绝境。人生挫折在所难免,但是能否从失败中总结教训,需要人的自觉性。人生问题不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人生的自觉性,完善自我,书写人生壮丽的画卷。
(一)努力追求,实现高尚的人生
人是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体,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人不仅需要物质手段来维持自然的生命体,而且需要精神的支柱,以实现人对自我的不断超越的本质。自然的动物尚且具有自然天性,具有一定的种群意识,相互依恋,人类更具有社会的意识,能够为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而贡献自我,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运用科学、艺术、管理才能去服务社会。因此人类的生活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人的生命历程可以有高远的境界。
高尚的人生,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人不可能不具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要通过劳动来解决生活问题,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类社会越发展,给个体创造的自由的空间越大。因此,那种依赖别人的人是不完整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把别人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这样的人是卑鄙的。高尚的人生应该把个人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成全他人,以此来超越自我,实现更加宏大的人生意趣。高尚的人生还应该有丰富的精神内容,因为人生虽然不能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把人和宇宙万物区分开来的是人的高贵的精神——人的信仰、人的理性、人的情趣。物质是被动的,精神是能动的。在现代社会人被汹涌的物质流所包围,精神有所困乏,有些人炫耀的是地位、金钱、财富,缺少的是社会的责任感、人道主义的情怀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宁可挥霍浪费,也不愿意帮助同类,在靡靡的享乐之中,空虚度日,这样的人生是荒诞不经的,低级的。
(二)勇于实践,实现成功的人生
成功的人生必须把高尚的目的和务实的手段相结合。因此大学生在设计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一定要把美好的理想和社会的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对专业的选择。对职业的规划都要联系社会客观实际。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的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社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使得社会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既给个体创造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也给个体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我国来说,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尤其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薪金的岗位更是有限,更多的岗位是需要大学生去拼搏、去开拓、去付出辛勤劳动的。这就要求广大的大学生要有高尚的情操,乐于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的态度,去适应社会的多样性的需求。
成功的人生要求大学生能够正确地摆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社会越发展,高等教育越普及,因此当代大学生不再是一个特殊的精神贵 族化的群体,那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当代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人与人的平等意识,人与人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地位的差别。大学生更应该引领时代潮流,具有广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融入社会,为大众服务,只有这样,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广。况且大学生虽然多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但是还缺少社会实践的知识,所学的知识未必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整合、补充、扩展、完善,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是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大学生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诚恳地向社会大众学习,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功的人生以对社会的贡献和自我的评价为双重尺度。对社会贡献多,是每个个体的向往,但是并没有一个同一的标准。对社会的贡献要与每个人的能力和机会相联系,对于个体来说,只能尽力而为,不必苛求。人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不必强求,每个人应该根据自我的个性特点设计人生,不必一定要求轰轰烈烈,平凡的人生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只要社会有需求,都是有意义的。对于个体来说,衣食无忧,有所追求就是成功的底线,人生的价位定得太高,难以实现,超越生命负荷去工作,是违背人性的,那种高消费、高支出的人生未必可取。至于为了过度的享乐,挺而走险,以致于触犯法规或社会公德的做法,更是葬送自我。
(三)完善自我,实现幸福的人生 幸福的人生是主客观的统一,幸福一方面依赖于客观的环境,另一方面根源于主观的内心体验。一般来说,健康的体魄、温暖的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业和事业的成就、闲适的业余生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是幸福的诸多的主客观条件,但是,在一个人身上这些方面很难得到完全的统一、由于自然天赋的差别,社会条件不同,个体的人生际遇有很大的差别,人生没有统一的模式,幸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客观的环境是人很难控制的,因此幸福更多地体现在人生的坚定的信仰、持之以恒的努力、纯朴而简单的心灵、真实而美好的体验。
幸福的人生首先是奋斗的人生。人的本质就在于自由地创造,作为大学生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要善于自我规划和自我设计,在校时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要拓宽就业面,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幸福的人生还在于拓宽自己的心灵,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与社会保持和谐,对生活充满情趣,无时无刻不感受生活的无比美好。要有感恩心,感谢大自然的恩泽,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社会的培育,感恩的心是幸福的心;要有宽容心,人性是有弱点的,如果不能容忍他人的人性的弱点,那么任何人都是难于相处的;要有平淡心,对社会的名利要淡泊,这样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事纷争,也不会过于劳碌,以致于无暇享受生活的美好,甚至带来对健康的损坏。因此,个体的道德修养、审美的趣味、和谐的心理是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要保持对幸福的体验,对心理情绪的适当的控制也很重要,要克服自 卑心理、嫉妒心理和傲慢心理。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完美的,但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同样是不完美的。人要提高对自我评价的能力,适当的欣赏自己是必要的;对他人也不要苛求,不要歧视,要平等看待,多赞美,少指责,要为他人的成就而欢呼。对人对事要有热情、激情,但是也不要太执著,尤其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人与人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给自己和他人都留有自由的空间。要热爱大自然万物,要有艺术的情趣,生活的情调。自由而恬适的心灵是幸福的体现。
人生难免有波折,因此意志的坚定也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每个人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有些人甚至为了生存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历尽人生的种种磨难。在人生的困境中,正是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才使人有着对幸福的体验。同时,我们也要慈悲的情怀,要爱人如己。在当代中国,还有很多人生活很艰难,我们要善待他们,相互帮助,相濡以沫,在痛苦的枝干上,嫁接快乐的根苗。
三、知行合一,创造实现完美人生的条件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生是具体的生命过程,是知与行的合一。虽然每个人都要经历人生,但是有些人的人生是自由自觉的,有些人的人生是无知和盲目的。任何个体都有人性的弱点和经验的局限性,都需要接受人类集体经验的借鉴。因此作为大学生要博览群书,从人类知识的宝库中,吸取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专 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多地接受这方面的知识,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相对较少地接触这方面知识,但是无论任何专业,专门介绍人生的知识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与人生的需要是不对称的。而人生是个体生活的全部,关系到个体的命运和幸福。进入当代社会,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人生的意义更加重要,要求个体对人生有更高的自觉性。所以大学生除了要完成专业学习外,还要围绕着人生问题,去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人生问题的相关知识。所以,要扩大阅读的范围,多读书、读好书。
与人生问题相关的知识范围也是很广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主要有哲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传记文学等等方面。以上概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对人生观的指导意义,要掌握其精要还需要我们大量地阅读原著以及原理方面的书。此外,人类历代思想家的著作也值得一读,中国古代的《易经》、老庄的道家哲学都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于个体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提高自生修养,获得人生自由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非常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积极地人生态度。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倾向于群体的归属,注重个体内心的和谐,但是对个体的个性发展以及社会客观条件的作用认识不足;与此相反,西方文化更加强调个性的发展和个体的自我奋斗,构建适合个体自由竞争与契约合作的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体系,虽然并未完全实现,但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代社会,中西文化的互补,有助于构建自我与 社会和谐的新的人格,创造更加完美的人生。
人类的宗教意识虽然属于唯心主义的体系,但是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由于世俗文化的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内在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才导致宗教的滋生。宗教信仰的执著,对爱的情感的弘扬,对不良情绪的调控,都是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因素。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读一些宗教方面的书籍,从中吸取有益于人类心灵的养分也是很好的,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放弃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努力。
人类的审美文化通过激发主体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完美对象的欣赏和创造,提高人的情趣、丰富人生。审美活动是主客体的内在统一,人在感受美的刹那间,完全进入忘我的状态,获得幸福的体验。审美意识是组织成功的人生经验,主体欣赏和创造的是适合于生命节奏和生命情感的对象的形式,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超脱了世俗的功利的生活,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培养审美的情趣,读一点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特别是传记类文学,对于丰富人生是很有用的。
人生更重要的是实践和体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开放自我,拓展人生。要热爱大自然,融入社会,多实践、多体验,丰富自己的人生。人生的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把握生命和生活的本质。大学生要培养顽强的意志,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与生活的能力,学会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处理好人际关系,通过社会竞争与合作,去做一番事业。在生活中,要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得与失的关系,平衡心理。对生活始终保持乐观态度,享受生命的每一个过程。
(二)以成功者为楷模
个体经验的局限性,决定任何个体都要接受社会文化,个体的学习可以通过社会模仿来进行。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生经验对于个体都很有参考价值。
古今中外成功人士不计其数,有各种成功的典范,既有领袖人物,也有普通百姓;既有科学家、艺术家,也有各行各业人士;既有成就一番大业的伟人,也有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事迹的人。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夺目的光辉,体现了人格的伟大力量,表现出战胜巨大困难的顽强的毅力,奉献人类的崇高的精神,以及成熟的智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从这些成功者的身上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前进的动力。
(三)超越自我
人生有很多指导的原则和规范,也有很多的榜样,但是人生的本质在于创造。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优势设计人生,要善于把握社会的各种机遇,不断地进取。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大学生要不断调整人生的观念,不断地克服自身弱点,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不断地超越自我。当代大学生要用青春的热情去书写人生最美丽的篇章,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参考资料:
①谢新观、王道君主编.哲学原理[M]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年.20
2007
第四篇: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有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放进辩证法)〖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辩证法: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出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缓解,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的观点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是指事物或者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重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超纲,理解即可)
〖原理内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超纲,理解即可)
〖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超纲,理解即可)、〖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1.要重视量的积累2.要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3.要把握好度的界限,防止过犹不及 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要求我们:1.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2.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
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索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认识论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1.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査,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方法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又要反对相对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审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休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方法论〗: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理论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在实践中,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第五篇:世界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也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恋爱观等。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二、高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正确的世界观:(1)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2)崇尚科学,反对迷信;(3)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正确的人生观:(1)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2)人生之中有苦有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4)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关心他人。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3.正确的价值观:(1)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的手段合法的渠道来获取金钱,反对拜金主义;(2)理性消费,不互相攀比;(3)珍惜粮食,反对浪费;(4)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与生活;(5)自觉履行义务,平等享受权利(6)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7)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统一;(8)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9)勇于创新,反对因循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