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

时间:2019-05-14 08:2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

第一篇:论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

论美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综合性威胁;

摘要:美国从地理位置上讲与我远隔万里,但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却近在眼前。中美关系像天气一样,时有变化。美国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与我国进行过战争较量。中美建交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政策走向来看,无论是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速度。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制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国家。

1.政治上,加紧实施“西化”、“分化” 战略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全球霸权主义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企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采取军事威胁、政治渗透两手并用,实现其独霸世界和“消灭共产主义”的野心。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大终将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美国视我为其称霸的主要障碍,明确将我列为2015年后美全球战略对手之一,因而始终对我怀有敌意。其对华政策的实质是诱压兼施,两手促变,归根到底是企图最终将中国纳人西方体系。政治上,美将继续利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对我进行牵制,加大西化、分化的力度。经济上,企图按美国的模式将我纳入美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攫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强对我的经济渗透、控制与打压。

2.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

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近年来,利用其绝对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加紧在我周边地区投棋布子,对我进行预防遏制的战略部署。通过强化军事同盟和对我周边国家进行军事渗透,逐步缩小对我的军事包围圈。从90年代以来出现的美售台武器、“银河号”事件、“小鹰号”事件、美航母编队干扰我演习、用导弹袭击我驻南大使馆、海南岛撞机等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随着美全球战略的逐步推行和对我军事部署的完成,美利用军事手段对我进行牵制、打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旦我被迫用武力解决台湾、南海等问题,美国必然进行军事干涉。在我面临的可能对手中,美对我构成的威胁是最大的、全局性的,也是长期的。我安全方面面临的问题几乎都有美国的背景,祸根大都在美国。

3,利用台湾问题进行战略牵制

近年来,美国更加明目张胆地推行实质上的“一中一台”政策,暗中支持“台独”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台湾问题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战略筹码。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是我实现祖国统一的严重障碍,也是可能诱发台湾政局动荡的重要根源。军事上,以提供先进武器为标志,扩大对台军售。二是售台武器性能先进。三是转让先进技术,协助台湾发展先进武器。

1)美国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与我国进行过战争较量。中美建交后,美国与我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政策走向来看,美国对我国安全构成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性威胁将长期存在,是我国在国际斗争中的主要战略对手。(2)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战略,与我国存在着根本利益冲突。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意愿十分强烈。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全球霸权主义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企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民主”、“自由”、“人权”为幌子,采取军事威胁、政治渗透两手并用.实现其独霸世界和“消灭共产主义”的野心。而冷战后,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趋势势不可挡,中国自然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于是中美之间出现了一种结构性矛盾,就是建立一极独霸还是多极共处的世界秩序问题。除了这一结构性矛盾之外,中美之间还存在着重大的政治制度矛盾。因而与我国在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上存在着尖锐对立和根夺冲突。

(3)美国视我国为长期战略对手,力图以政治、经济手段“西化”、“分化”和遏制中国。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大终将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因而始终对我国怀有敌意。苏联解体后,美国把我国视为“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和长期战略对手,其对华接触政策的实质是诱压兼施,两手促变,归根到底是企图最终将中国纳入西方体系。

(4)美国军力强大并在亚太地区保持前沿部署,具有威胁我国安全的军事实力与潜在企图。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其经济和军事力量均对我国形成绝对优势。近年来,美国重新把我国列为“敌性国家”和潜在作战对象。其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有明显针对我国的一面,一旦形势需要,随时都可对付我国。

(5)美国推行实质上的“一中一台”政策,是我实现祖国统一的严重障碍。台湾与祖国统一最大的外部阻力来自美国。近年来,美国更加明目张胆地推行实质上的“一中一台”政策,暗中支持“台独”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台湾问题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战略砝码,并连通西太平洋一线对中国达成包围态势。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是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严重障碍,也是可能诱发台湾政局动荡的重要根源。

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的主要举动

1、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美新一轮全球军事调整重点是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力,完善作战指挥体制,加强军事基地建设,提高对该地区安全事务的反应能力和干预能力。一是改组、整合和完善太平洋美军作战指挥体制,裁撤驻日、驻韩美军指挥部,建立“东北亚司令部”,统一指挥协调美军在东北亚的行动,辖区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及台湾海峡,以提升协同和跨区作战能力。二是加强以关岛为核心的战略基地建设,强化在西太平洋的海空军力量。准备将关岛建成美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空军保障基地、最大的弹药储存基地以及对亚洲大陆实施纵深打击的最大战略前哨基地。三是加强在东南亚和南中国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努力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准入权”。在获取了新加坡樟宜军事基地后,先后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泰国、菲律宾等国签署了有关军事基地的使用协定。四是谋求在阿富汗和中亚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强化与中亚各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五是制定在亚太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中长期规划,构建美日澳导弹防御系统网,并企图将印度、台湾纳入其中。

2、强化与传统盟国的军事安全合作,并极力扩大盟友队伍。一是强化与日、澳、韩等传统盟友的合作。将美日同盟作为美在亚太战略的基石,强调美日同盟的核心作用,极力推动日成为其全球伙伴,强化军事同盟,建立深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机制。2005年2月19日,美日外长和防长在华盛顿召开安全磋商委员会例会并发表联合声明,拓展和充实美日同盟的领域、内涵和层次,第一次把安全合作范围扩大到台湾、南海直至印度洋,明确列出两国在地区乃至全球的共同战略目标,强调将在同盟框架内加强在国际事务、地区安全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朝鲜半岛、大规模武器扩散、中国军事动向、海上战略通道等作为共同战略目标,大力拓展和提升美日同盟关系。将澳纳入导弹防御计划,在澳建立两国联合军事训练中心,强化美澳同盟。借朝核问题加强与韩国的军事合作。二是极力扩大盟友队伍。加强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的军事关系,频繁举行联合军演。2003年10月、2004年3月先后宣布菲律宾、巴基斯坦为其非北约盟国。不断加强与蒙古的军事合作,建立准军事同盟关系。日益加强与印度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印军售力度。

3、加强对该地区能源、战略要地和通道的渗透和控制。美借反恐占领阿富汗,驻军中亚,强化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企图控制里海油气资源。鉴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战略地位,美以反恐为借口于2004年3月提出在马六甲海峡实施“区域海上安全倡议”,企图部署军事力量,染指和控制马六甲海峡。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期的

美国从地理位置上讲与我远隔万里,但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却近在眼前,美国的干预和影响渗透到了我国周边的大多数地区,中美关系时有变化,总是处在不断的摩擦和碰撞之中,近期的中美关系,处在由轰炸我驻南大使馆而引发激烈对抗后的平静期,但从长远看,中美之间的对抗将长期存在,美国对我国安全将构成长期、严重的威胁。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政策走向来看,无论是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脚步。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制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对我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

经济方面: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频繁,合作领域和层次也随之不断拓宽和加深。但是更深刻的现实是,美国仍然不放弃任何机会对我国实施经济制裁。因此,在研究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经济影响时,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中美之间的汇率问题已经出现,并且将在短期内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摩擦热点。汇率的剧烈而不适当变动对中国的出口、就业、外汇储备、金融体系以及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都将产生严重影响。

第二,随着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增强,贸易摩擦将持续上升,贸易战将不可避免。从“谷物战”到“汽车战”的各种贸易战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贸易战,就会引起美国舆论对中国的大肆攻击,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第三,技术出口控制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打破美国的技术壁垒,将是我们的长期艰巨任务。中国不仅需要美国的军事技术,更多的是需要普遍适用的民用技术,如能源节约和环保技术、农产品增产和保管运输技术、医药和医疗设备技术、交通和建筑技术等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尖端人才特别是年轻一代人才向美国流失的趋势正在增强,这种技术软资源的丧失比技术硬资源的获取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四,美国对华投资可能引起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美国大公司对中国国有大企业和重要战略资源的直接投资和并购对国有金融大企业可能构成生存威胁;同时,中国股市的逐步开放,对美国投资基金的巨大冲击难以提防。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而金融体制的弊端和漏洞恰恰给了美国资本大规模打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第五,在国家制度上,美国始终把中国定位在“非市场经济国家”。由此带来的种种限制和歧视也是不可避免的。美国把中国定位在“非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是政治标准,即没有实行多党政治,其中还隐含着西化中国政治制度以及和平演变的意味。

除此之外,与非传统安全相联系的其他经济因素也在上升。其他战略资源如粮食和矿产的供应,中国的脆弱性仍很突出。在防止跨国疾病传播和环境恶化方面,美国的技术仍大大领先于中国。美国针对中国的弱点可以找到新的施压手段,令人防不胜防。

文化方面:

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威胁我国周边的安全,而且在文化上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区文化交流合作的日趋频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并开始大范围的传播渗透。美国将其文化力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引发了地区上的文化安全问题。那美国是通过什么来进行它庞大的文化渗透呢?

我将之概括为以下三点: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

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3.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西方文化代言人 美国针对中国青少年的人才战略: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清华、北大和复旦等中国一流高校中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利用教育优势,放宽美国的留学政策,不断从中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突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培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美国式的工作理念、生活习惯,成为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的“白领文化”,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文化。所以,面对美国如此强势的文化渗透,采取措施来保持我国本土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陈词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看到,美国在战略上视中国为潜在战略对手,这一点是长期不变的。中美之间的关系连着一条敏感的神经,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一触即发。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各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是一种战略行为,对此我们不应该抱有幻想。但是,只要我国在研究、分析、抵制、抗衡美国的种种经济战略手段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危机反应能力和制度建设能力,就能为和平崛起开辟出更大的空间。

第二篇:美国八大金刚对中国信息安全的威胁

中国在美国“八大金刚”面前几乎赤身裸体

一位在信息安全领域沉浸了20多年的专家称: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几乎是赤身裸体地站在已经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八大金刚‟(思科、IBM、Google、高通、英 特尔、苹果、Oracle、微软)面前。”

被西方国家及媒体频频指责是安全威胁源的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无形的网络安全阴影之下。

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监测显示,2011年有近5万个境外IP地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了我国境内近890万台主机,其中有超过99.4%的被控主机,源头在美国。而仿冒我国境内银行网站站点的IP也有将近四分之三来自美国。

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出中国网络安全的脆弱现状。中国的信息安全在以思科为代表的美国“八大金刚”(思科、IBM、Google、高通、英 特尔、苹果、Oracle、微软)面前形同虚设。在绝大多数核心领域,这八家企业都占据了庞大的市场份额。一位在信息安全领域沉浸了20多年的专家称: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几乎是赤身裸体地站在已经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八大金刚‟面前。”

多位信息安全专家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除美国在信息安全方面采用进攻型策略以外,其他国家都只能防守。而如何防范可能被插进体内的獠牙,国内相关部门应当拿出更多办法。

而本刊获得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九成的网络战发端于美国。而网络设备正是网络战必备的武器。

在此威胁下,已有中国大型央企觉醒。思科在中国的第二大客户中国联通,正在更换已经使用的思科网络设备。中国联通及江苏联通向本刊确认称,截至 10月底,中国两大骨干网之一的China169骨干网江苏无锡节点核心集群路由器已搬迁完成,而被“扫地出门”的路由器正是思科的产品。江苏联通综合部 部长向记者证实,此次搬迁是来自中国联通总部的统一安排,并不是江苏联通的决定。

中国联通还称,不排除有其他省级公司继续弃用思科产品。

这或许是这艘来自美国的通信领域航空母舰在中国第一次遭受挫折。在18年前,它驶入一片荒芜的中国通信海域大展拳脚,凭借强悍的技术实力与公关能力横行无阻。

也有专家呼吁,因为承担着振兴国家经济命脉的重任,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应当率先警惕使用思科等产品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

技术漏洞还是另有玄机?

美国与以色列曾经借助电脑蠕虫病毒令伊朗的核设施瘫痪——之所以该病毒具备如此威力,是因为几乎伊朗每台电脑都安装了微软的 Windows 系统。

在传统的四大战争空间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网络空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任命微软的前安全总管霍华德·施密特作为网络安全总指挥。五 角大楼甚至成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司令部,担任领导的是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将军,他的任务是保卫美国的军事网络和攻击他国的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打信息战之后,在美国本土以质量牢靠著称的思科在中国开始问题频发。

资料显示,2005年7月12日,承载着超过200万用户的北京网通ADSL和LAN宽带网,突然同时大面积中断。根据事后统计,此次事故影响 了至少20万北京网民。最初有消息将矛头指向网通员工操作失误,随后北京网通负责人公开澄清称此次事故主要原因是互联网路由器出现问题。而肇事的服务器,正是思科提供的设备。

这引发了行业大范围反思。在某门户网站的网络调查中,超过七成网民认为,我国电信部门在关键设备上如果过度使用国外产品将带来安全问题。

事故发生后,思科对外表态称此事件“不说明思科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更矢口否认思科控制了骨干网络,仅认为这是一起孤立事件。

但事实证明这起曾引发业界警醒的事件并非偶然。自2011年至今的两年时间内,全国各地因为思科“设备故障”引发的通信事故密集上演。2011年初,厦门电信城域网使用的思科设备经常出现下挂IPTV业务异常问题,平均每两周出现一次,故障很难定位。

与此前一样,思科一再辩称设备不存在问题。但经专家多次研究分析,确认思科设备出现错误,思科才被迫承认该设备存在“技术漏洞”,并直至2011年6月27日才提供了新的软件版本解决。

此外,上海联通、沈阳联通城域网及辽宁联通等都因为思科的某些设备出了问题而影响正常运行。

究竟是纯粹的技术漏洞,还是另有玄机?坊间莫衷一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纯粹的技术问题,思科在国外的处理态度也与国内截然不同:2004年 一个外国互联网聊天室中展示了思科公司主要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的部分源代码。随后思科公开证实该源代码档案确实是属于思科所有,但至于是否因为网络遭外人入 侵导致专属源代码外流,思科旋即对外界发表声明,称公司已全力调查源代码外泄一事。

本刊记者调查得知,在业界主流的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中,思科的操作系统上存在着不安全的明文密码系统、低级的加密算法、协议设计方面的安全漏洞。以思科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的成熟产品CISCO 7600业务路由器为例,某电信运营商由于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扩容,在对设备进行版本升级时,工作人员发现,思科工程师在思科设备上配置了一个账号的密码 后,用键盘就可以调出已配置的密码,而且该密码采用明文显示,根本没有安全性可言。

在明文密码外,密码后门更加受到运营商关注。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系统和网络都可能处于他人的控制之下,其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2010年,在信息安全领域颇具知名度的“黑帽安全技术大会”上,IBM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黑客可轻易地利用思科操作系统中的 后门,在忘记密码的情况下,通过恢复系统的出厂配置进入操作系统,对路由器进行管理配置。在特殊模式下加载一个新的路由器软件大包,就可以改变路由器之前 的功能。

如果这个新加载的软件大包被恶意篡改过,植入了新的软件程序或者逻辑炸弹,一旦系统重新启动,单台设备、整个网络、全网应用都将存在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

断网、后门、明文密码,未来一旦战争爆发,使用了思科设备的中国几大核心领域的信息安全,将如纸糊一般脆弱。

思科把持中国信息系统中枢?

由于美国在软件上的绝对优势,美国政府能够决定所有软件如不设有木马程序则禁止出口。当计算机内出现具有“与美国开战”字样的文件或有其它外界的触发时,这些隐藏的程序就会被激活,其结果可以是格式化计算机硬盘或将用户电脑里的文件发给美国中央情报局。

——1997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网域空间政策研究所学者Reto E.Haeni《信息战导论》

与众多中国企业在美国遭到封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思科为代表的美国“八大金刚”在华长驱直入,中国几乎丝毫不设防。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信息技 术关键基础设施,也大多应用美国的技术和产品。这不得不引发对我国信息安全现状的反思和忧虑——在西亚北非的政局动荡中,谷歌等网络公司正在扮演非常重要 的角色。

而在中国,此类企业的典型代表非思科莫属。

思科进入中国后发展顺风顺水,国内各级政府对思科几乎没有设置任何门槛,并且在很多方面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这让本就实力强大的思科如鱼得水。

目前思科在中国拥有员工超过4000人,分别从事销售、客户支持和服务、研发、业务流程运营和IT服务外包、思科融资及制造等工作。思科在中国设立了12个业务分支机构,并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大型研发中心。

思科的旗帜已经插遍了国内几大领域的核心企业,其客户名单中包括中国国家金融数据通信骨干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石化、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政府等众多央企及政府部门。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调查发现,中国骨干网络几乎被思科产品全面占据。中国电信163和中联通169承担了中国互联网80%以上的流量,思 科占据了中国电信163骨干网络约73%的份额,把持了163骨干网所有的超级核心节点和绝大部分普通核心节点。从169网来看,思科占据了中国联通 169骨干网约81%的份额。Internet骨干网络是公众因特网的核心,所有的数据都要经过骨干网进行转发,Internet骨干网络的安全性是电信 行业的重中之重。

除电信行业外,思科在其他领域也处于垄断地位。据互联网实验室出具的数据显示,在金融行业,中国四大银行及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全部采用思 科设备,思科占有了金融行业70%以上的份额;在海关、公安、武警、工商、教育等政府机构,思科的份额超过了50%;在铁路系统,思科的份额约占60%; 在民航,空中管制骨干网络全部为思科设备;在机场、码头和港口,思科占有超过60%以上的份额;在石油、制造、轻工和烟草等行业,思科的份额超过60%,甚至很多企业和机构只采用思科设备;在互联网行业,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新浪等排名前20的互联网企业,思科设备占据了约60%份额,而在电视台及传媒 行业,思科的份额更是达到了80%以上。

而在这长长的名单背后,思科的扩张仍在继续。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说:“思科把持着中国经济的神经中枢。有冲突出现时,中国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

思科之所以能如此快速扩张,得益于中国地方政府的“不设防”甚至是欢迎的态度。思科CEO钱伯斯在2007年11月宣布的对华160亿美元的投 资正在发酵:它被拆解为与相关部门的若干备忘录、新的供应链体系、50家被投资公司和一支针对创业公司与小型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250家新开设的思科网 络学院,以及和成都的“智能城市框架协议”。

但多位安全专家也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表示,思科潜在的网络安全隐患,正在对中国政府公共事业、金融、石油化工和军工等敏感领域的安全造成威胁。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变成事实,将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害。

即便是有如此严重的安全隐患,思科仍能在中国众多关键领域获取如此多得市场份额,除了思科近20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经营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认为,由于GDP至上的发展思路,地方政府日益“公司化”,热衷于招商引资,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涉足 投资等领域。显而易见跨国公司因为先天的优势能为地方政府提供其所需要的拉动GDP的必然动力,所以在招商引资时其难免会向跨国公司倾斜,甚至不计后果地 给予更多的照顾。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在政府采购、公共采购上,现阶段可以参考的法律是2001年的《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但是两部法律对政府采购国产化产品的界定比较模糊。

倪光南认为,在过去的时间里,国内对网络安全问题重视的高度不够,这也造成了在基础设备采购上,思科在国家的系统,央企的系统中占了太多的份额。要约束思科,就要在公共采购时增强信息主权的意识,有效地保障信息主权。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相关领域技术人才缺乏,一些工作人员并不是十分精通思科的设备以及软件,即使思科对中国的信息安全造成了损害,相关工作人员也只能像一个未带测速仪的交警一样,对这种超速行为浑然不觉。

该人士还从技术角度剖析了思科产品的危险系数。在思科网络产品中,其镜像功能(仅仅需要管理员就可以操作,没有任何政府管控)、合法监听(仅仅 是用SNMP v3协议进行管理,而这个协议本身并不安全,政府机构无法了解这些功能是否被滥用)、DPI内容安全审计(无法区分流量统计分析和内容审计功能,SCE产 品可以对包括电子邮件、语音RTP流、网页、文件等数据进行还原操作,在机要部门网络中一旦部署,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对机密信息的“窃取”)等功能,都是 在没有政府授权的情况下就能够开启、配置、生效,因此,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部门,一旦选择思科的产品,几乎就等于选择了安全隐患。

方兴东则认为政府必须要出台真正有效的措施。他说:“必须要搞清楚思科的安全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在方兴东看来,对于安全性存在问题的设备,可采取的对策有两个,第一,应该限制使用;第二,逐步采取安全性高的产品进行代替。“中国经过十多年 大力自主创新,国内厂商生产的设备,无论是技术、质量还是价格,基本可以替代思科。从产品替代性来看,国内很多厂商的产品可以替代思科产品。”

项立刚认为应该对思科进行一些合理的反制,他认为中国应尽快建立及完善信息安全审查制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政府多出台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比如 不允许在骨干网以及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采用国外产品等。” 他说,美国会将中国高技术值、高附加值的产品挡在国门之外,比较常见的办法为专利控制、反倾销和国家安全三种办法。

在制度上,方兴东则建议可以采用源代码托管和首席安全官制度。“首先可以采用的办法是源代码托管,很多国家在采用这种办法对信息安全方面进行监 管。但在中国更方便借鉴的是首席安全官制度,在欧美很多国家的大企业都有这样一个职位,首席安全官既是公司的员工,也受国家安全部门直接管理,在涉及到安 全领域的大量采购时他拥有一票否决权。国内的一些央企或者大型企业也有必要设立这样一个职位。”

后果几何?

国安局同电信公司和计算机公司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有彼此高层中的少数人才知晓。

——《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里森在2006年出版的《国家战争》

思科正是一家和美国国安局有着极其亲密关系的电信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国会议员中有71位在思科公司中拥有比例不同的股份,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不排除已经或将会影响思科公司的决策。

此外,思科公司还在去年成立了全球政策和政府事务部门,专门负责影响技术领域的政策和监管措施。思科公开的资料显示,该部门由前政府高官、立法者、议员、监管机构官员等组成,与政府部门关系密切,以通过影响政策制定来促进思科的商业利益。

在倪光南看来,思科绝不是唯一一个和政府密切合作的美国企业:“美国大量企业高管都是由美国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有数据显示,仅仅是二战以后的 美国金融界,西点军校就大概培养了1000个董事长,5000多个企业高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本富则表示:“在美国的民用企业 中,有很多高管来自美国空军,比如说麦克·纳马拉就是先从专业军人成为了福特公司的CEO,后来又成为了美国的国防部长。”

吕本富称,思科和美国政府走到一起,不仅有利于拓展自己的盈利空间,更能为政府获取网络用户信息提供诸多便利。由此展开,思科在美国能够为政府 获取用户信息提供便利,那么思科在中国所涉及的政府公共事业、金融、石油化工乃至军工等敏感领域,其作用和角色不得不令人产生联想。

美国几乎是全世界最重视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十多年来,美国先后制定了《美国爱国者法案》、《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标识国家战略》、《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网络情报共享与保护法》,并组建了网络战司令部等机构,作为独霸网络空间的保障。

需要警惕的是,早在2001年10月26日,美国就颁布了《美国爱国者法案》。根据法案的内容,警察机关有权搜索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减少对于美国本土情报单位的限制。

在此法案下,“八大金刚”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向美当局交付信息。谷歌就曾公开承认,已根据《美国爱国者法案》的规定,把欧洲资料中心的信息交给了美国情报机构。微软也坦承该法案可获取欧盟云端资料。

方兴东认为,这两家美国公司的表白,证明欧洲的资料已不安全。“可以进一步推想,在美国政府的某种理由之下,任何一家美国公司,不论是谷歌、微软还是思科,都可能无法保护有关的资料不受到检查。”

这或许跟美国在互联网领域一向的战略有关。方兴东对记者表示:“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在互联网领域都是采用防御型的战略模式,只有美国一家是进攻型的。中国在互联网方面的实力应该参照德国、英国等国家,因为我们正处于有实力和有必要进行互联网防御的阶段。”

美国陆续发布的一系列战略和规划,大大加强了政府对网络公司和通信设备公司的管制。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于2012年4月通 过了《网络情报共享与保护法》。这项法案表面是防止网络攻击、保护网络安全,实际上绕开了隐私保护的相关条文,使政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全球电信与互联 网用户(包括个人、商业机构与政府部门)的隐私,还可以掌握到商业秘密、国家机密。

思科是全球最大的路由器、交换机骨干网络设备制造商。方兴东说:“思科和谷歌、微软、高通等不同,思科主要的领地在网络基础设施领域,这是整个网络的命脉所在。”

而事实上,近几年美国“网络战”兴起,思科在其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2006年2月610日,美国进行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网络风暴”网络 战演习。演习由美国国土安全部指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财政部、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115 家政府部门参与,思科是演习的重要设计者之一。

从军事角度来看,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网络攻防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在战争状态中,美国政府极有可能利用思科在全球部署的产品,利用思科对于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的掌控与监控能力,对敌国实施致命打击。

信息安全研究者崔光耀认为,美国极有发动信息战的可能。他说:“全球最大黑客组织是匿名者黑客组织,实际上它的总部就设在美国,有5000多个成员。匿名者黑客组织就是在五月份发起对中国政府攻击的组织。我们是有确凿证据的。”

联想到思科发言人约翰·恩哈特曾经公开表示的将采用“更具竞争力的措施”来反击惠普、华为以及Juniper等竞争对手,再结合2010年、2011年思科的游说费用的走势,思科和美国政府的关系不言而喻。这种“关系”和思科在中国业务领域的宽泛,或许将成为中国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截止付印,思科未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采访申请作出有效回应。

第三篇: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

1、东北亚方向: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中日问题。

(1)朝鲜半岛因核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朝核危机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我国的安全。首先是地区无核化能否实现,如果朝核问题谈判破裂,日本、韩国甚至台湾都会以此为借口发展核武器,届时东北亚地区则完全笼罩在核阴影之下,我国也面临核武器的直接威胁;其次是朝鲜政权是否稳定,如果朝鲜现政权垮台,西方敌对势力必将趁虚而入,则我国防御纵深大大缩短,必然会有大批朝鲜难民涌入东北,给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2)中日磨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

日本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明显增长,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日本作为战败国,无视亚洲人民的感情,修改历史教材,否认战争罪行,屡次尝试突破和平宪法,国防战略也逐渐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一直保持国防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费用世界首位的状态。

2、中亚方向:一是“三股势力”的威胁;二是中亚局势。

(1)所谓“三股势力”,就是指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它们企图推翻中亚各国的世俗政权,并按照所谓“纯粹民族教义”建立“纯粹伊斯兰政权”。鉴于中亚局势的复杂性,特别是种族和宗教等因素,不论是采用武力还是其他手段都无法根除在中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三股势力”。对其进行标本兼治以及防范打击仍将是长期、不能掉以轻心的任务。

(2)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印之间曾因边界领土争端爆发了1962年的边境武装冲突,此后两国在政治上对立、军事上对峙了多年。80年代中期以来,两国之间也没有签定过涉及中印边界具体位置的条约和协定。除此以外,印度还积极支持**集团分裂国家的活动,妄图分裂我西藏地区。作为敌手与共同发展的“朋友”,印度不可不防。

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冲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尔问题升级,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变化、大国争夺的影响,印巴关系再次扑朔迷离。一旦爆发大规模冲突,将使我国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印度封锁印度洋,将影响我还上石油供应线的安全,并对我边境地区的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美国和西方势力正积极插手中亚国家的事务,企图发动一连串的所谓“颜色革命”,大力扶持那里的亲西方反对派通过“合法程序”的选举夺取政权,使独联体面临解体的危险,也使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有利于西方的重大变化。这对以中俄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特别对我国的西部安全环境来说,无疑是新一轮的巨大冲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警惕。

3、东南亚方向:台湾问题,南海问题

(1)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持续恶化,台独势力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连宋访问大陆以后,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近来,美日联手干预台湾问题的势头明显加强,这对我“遏独、止独”的战略意志、决心和战略能力都是历史性的重大考验。(2)在南海3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有200余万平方公里在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却声称“南海是东南亚人的海”,同时也不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越南甚至还坚持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目前,除中国外的南海毗邻国家均已宣布建立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有的国家还宣布了领海基线,相邻或相向国家间有的还签订了划界协议。按其单方面宣布的界线和协议,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的海域大部分被分割侵占。中国海域便出现了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重局面。对此,中国政府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在争端解决之前“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为海上边境地区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从目前情况看,实现以上诸多争议问题公平合理的解决,尚需进行艰巨的谈判。

4、美国的全方位威胁

近年来,美国以反恐为名不断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投入,调整和加强在我国周边的军事存在。美在我国周边地区投棋布子明显存在对我国进行战略挤压和遏制的长远考虑,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主要影响有:

(1)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客观上对我国形成战略“合围”之势,将增大对我国的军事压力,使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加紧构筑从中亚、南亚、东南亚到东北亚的基地链,在我国东部加强与日、韩军事同盟,在我国南部加强与澳、菲、新军事合作,在我国西部加大对中亚的军事渗透,在我国北部加强与蒙古军事合作,将使我国处在美四面包围之中,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2)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构成强大牵制和潜在威胁。美提升亚太驻军的“远程机动作战”能力,将给我国解决诸如钓鱼岛、南海等问题增添新的难度。特别是美加强在台湾周边地区的军事存在,增强应对台海危机的能力,将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构成强大牵制和潜在威胁。美扩大在东南亚的“军事准入权”,使一旦发生“台独”重大事变我被迫采取断然措施,美军可以从冲绳、菲律宾、印尼等较近的军事基地迅速投入战斗,并为其后续部队跟进作战提供跳板;美驻军中亚,不但对我国保持长期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构建西北战略安全屏障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一旦台海地区爆发冲突,美驻中亚空军将对我国西北战略腹地航天、能源等重要目标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极大地牵制我国在台海地区的行动。

(3)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油气等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目前我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打开中亚石油市场。若美长期驻军中亚,控制该地区油气生产与运输,将钳制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马六甲海峡全长900公里,是一条海上大动脉,每年有6万多艘300吨以上级船通过,世界原油的一半、贸易量的1/4都运经这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也是进入我国东海和南海的重要通道。美若在马六甲海峡驻军,控制马六甲海峡,将对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直接产生威胁。

目前,美国虽然仍将反恐、防核扩散和维护本土安全作为当务之急,暂不会把我国视为最大安全威胁。但是,美一只眼睛紧盯着国际恐怖主义和“无赖国家”的同时,另一只眼睛却盯着中、俄军潜在竞争对手,始终未放松对我国的防范和遏制。奥巴马上任后,仍对我国继续实行“接触加遏制,合作加防范”的两手政策,对我国进行战略挤压和威摄,牵制我崛起和在周边影响的扩大,构成对我国外部最大安全威胁、严重影响我国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对此,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来考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第四篇: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对策

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逐年增加,未来我国将不得不依赖于石油进口,一旦海外石油被切断,将对我国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国石油安全当前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势必造成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不确定性。此外,一些国家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石油、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使得中国海外石油进口价格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一些国家多方面遏制中国石油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内对石油的需求旺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家,使得世界能源战略格局发生根本变化。这使得一些国家,加紧在全球布局争夺油气资源,甚至在国际上散步中国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等。

三是世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中国石油安全外患严重。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自然与政治分不开,这就是石油政治。美国等一些国家通过政治外交甚至军事手段其势力已经渗透至中东等一些重要产油地区。中国的石油进口大部分聚集在这一地区,加上目前叙利亚、伊朗政治形势严峻,这为未来几年中国确保海外石油进口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

第一,大力实施煤化油战略和积极开发原油替代品,加紧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和研发海洋采油技术。我们要从整个能源战略出发,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应重视煤炭液化、气化技术的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达到煤炭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增值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第二,实施石油贸易的多元化。今后我国的油气资源外部供应线路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方针而绝不是像目前的这种单一的和绝对的海上运输路线,改变石油贸易上长期的偏向中东和非洲的地域保守做法,开发地域盲区,充分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从国际市场上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规避当前石油集中带来的风险。

第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立法先行是国际石油战略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石油储备建设,务必走“要储备,先立法”的道路。加快石油立法,尽快制定出台我国的《石油法》、《石油储备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石油储备建设的目标、管理、资金、方式等问题,使我国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有法律保障。

综合以上,我们要尽快解决石油安全问题,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早日成为世界强国。

第五篇:论美国的“双反”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论美国的“双反”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征收的依据是什么?

征税的依据分别是:反倾销则是针对倾销的,倾销指以低于正常市场价格出口商品从而造成进口国相关产业实质性损害的产品。

反补贴是针对补贴的,补贴是指政府以及政府控制的第三方机构通过直接资金支持、放弃债权、政府采购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的超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并且由此形成对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实质性损害。

两者征收的对象相同吗?

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征收对象不同。反补贴的应诉主体为政府。补贴是政府行为,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反倾销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和特定行业,征收反倾销税时,不能采取歧视性做法,对所有被认定倾销的进口产品都要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则会影响被调查国的贸易和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总体经济战略。

美国对中国某些产品采取“双反”措施,对我国外贸有何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及入世过渡期的终结,我国面临的贸易磨擦压力逐年增加。美国在既未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又未承认涉案产品市场经济导向的情况下,密集发动的一系列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收政策对我国外贸产生深远影响。

“双反”措施即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指一国对其进口的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同一种产品同时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以救助国内受损产业的贸易救济手段。它可能是同时对某一种产品分别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而合并调查,并同时做出终裁或征收关税;也可能是有先后地对反倾销、反补贴分别地进行立案调查,但其调查期间和实施期间具有重合性。

“双反措施”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国外企业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由于近年来美国对我国产品的“双反”调查,不少海外投资者不得不放弃我国而转向其它国家。此外由于大量新兴电子、石化产品刚刚开始出口就遭到调查,我国新兴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损害。这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厂停产、工人失业,使我国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能力,直接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美国频繁对我国的出口产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使得许多产品的出口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与此同时,在美国“双反”的示范连锁效应下,其他国家也纷纷对原产于我国的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今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双反”案例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都将进一步降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影响我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与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其后果便是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此外,美国频繁对我国产品实施“双反”调查,我国产品受阻于国外市场,势必返销国内市场,导致内销市场竞争加剧。由于出口产品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后,其国外竞争力下降,国外市场逐渐丢失,其产品将与本国原有的产品重新抢夺国内市场,造成国内市场供求失衡,价格下跌,产品严重积压,工厂被迫停产,大批工人失业,这将严重影响国内产业的正常发展。

美国涉华“双反”措施严重损害了我国出口行业的利益,对我国工业转型生产造成严重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维护我国的利益。

(一)政府应规范对企业的补贴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

(二)涉案企业应联合起来,积极参加应诉工作

(三)利用“双反”措施,对美国发起“双反”调查“双反”措施作为一种“合规性” 的贸易救济措施,具有易实施,对企业的打击力度大的特点。美国不顾实际情况,频繁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双反”措施,严重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利益。我国政府也应充分利益“双反”措施的优点,对美国以报复。

下载论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

    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周边安全环境形势非常严峻,改革开放改善了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崛......

    美国校车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校车对我国的启示 (转)[博客帖] 文章提交者:Will.nan 加贴在 社会聚焦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校车作......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汇编)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

    论东北亚问题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去的威胁和挑战

    论东北亚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威胁和挑战 东北亚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争端、韩国与日本的矛盾、朝鲜问题以及中国-朝鲜的关系问题。 就过去的情况来看,俄罗......

    论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看我国如何防范金融危机

    论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看我国如何防范金融危机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市场动荡波及的范围在不断扩展,金融风险传递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金融......

    论新时期加强我国安全政策

    论新时期加强我国安全政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摘要:人类进入新世纪,影响和平和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在新世界的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

    论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一改革开放的进程二改革开放的成就三改革开放中的问题三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论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摘要】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

    论对构建我国司法审判权

    法律监督机制的建议 监督与被监督,本来就是一对矛盾,被监督者对待监督者的监督,又往往是监督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法院接受监督的最大思想障碍就是少数干警常常把监督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