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

时间:2019-05-14 09:1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

第一篇: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

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 已有 6248 次阅读 2014-3-17

我有幸于2009年访问了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 分校,有幸在Lotfi A Zadeh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father of Fuzzy Logic)的实验室BISC访问学习了1年,还在计算机系的旁听了一年的免费课程。每周,Zadeh教授都有一个研讨会,记得一般在周三中午(讨论会上有甜点,会后有聚餐);Michael I Jordan 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机器学习的开创者之一)每周也搞一个茶会,叫ML Tea(Machine Learning Tea),记得一般是每周五下午(边喝边聊)。

虽然吃了Zadeh教授的很多匹萨、甜点,甚至台湾餐馆的中国菜,喝了Jordan 教授的很多的可乐、咖啡和饮料,很遗憾的是,自己的原创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好在,耳闻目睹,也增加了见闻,我来分享一下Zadeh教授的一篇引用已经超过5万次的传世佳作:伯克利的一个传奇学者的传奇论文。

Lotfi Zadeh 教授的详细介绍,我就不赘述了,请参考我的系列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352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30773.html

这篇传奇论文,我认为揭示了以下3个原创的奥秘: 其一,这篇论文所需要的科研经费是0 USD,还节省了一顿饭钱。因为本来Lotfi晚上要和一位朋友共进晚餐,结果朋友有事爽约。Lotfi一个人在宾馆无事可做,于是想起了一直在思考的有关集合边界的问题,突然Fuzzy Set 这两个字出现在脑海中,于是提笔写出了这篇原创论文。所以,搞原创,经费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是灵感和安静的环境,能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要少饭局少应酬。有闲比有钱更重要,心静比忙碌更重要。如果Lotfi那天参加饭局了,也许模糊之父就另有其人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央的六项禁令,狠刹吃喝风,将会提升中国学术界的原创能力。

其二,这篇论文不是很难,最重要的是观念的突破,突破了传统集合论,非此即彼(非0即1)的概念,变成一个从0到1之间连续的概念。一般本科数学水平就能看懂,也能写出来。所以,原创未必要非常难懂深奥,重要的是观念的突破,思路的转变。

其三,这篇论文当时看来一点用没有,而且在饱受批评10年之后才出现第一个应用。

记得2009年在伯克利,一个记者来实验室采访,Lotfi骄傲地说,日本在家电制造业应用他的理论,已经创造了数以千亿美元的产值。在讨论会上,我有时会傻乎乎的问Lotfi,他的一些新想法有啥用,能解决啥问题,他的回答是:“I donot know, maybe you should do something”.所以,原创未必当时就有用,用急功近利的心态搞原创是难以成功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76891.html

美国工程院院士Lotfi Zadeh: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师

已有 7371 次阅读 2013-10-23

注:本文又名“我在UC Berkeley访问美国院士Lotfi Zadeh

(五)”或者“我眼中的美国工程院院士Lotfi Zadeh”。

莎士比亚说“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Lotfi经历传奇,阅历丰富,作为Fuzzy理论的开山鼻祖,结识之人数以万计。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Lotfi。下面,我根据在UC Berkeley访问1年的亲身经历,谈谈我眼中的Lotfi,一孔之见,犹如盲人摸象而已。

1)五十年磨六剑的学界传奇

估计Lofti没有学过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的”剑客”一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但他确是“十年磨一剑”精神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与我们整天追逐热点的研究截然不同,Lotfi不仅仅是“十年磨一剑”,而且持续磨剑50年不停顿,正可谓学界传奇,终于磨出了6把削铁如泥的宝剑:

1965年Fuzzy Set, 1973年Fuzzy Logic,1981年possibility theory, 1990年Soft computing , 2002年computing with words, 2010年General theory of uncertainty…

2)不愿挂名的独行侠

Lotfi写的绝大部分论文只有一个唯一作者,当然就是他自己。他的论文总引用已经接近12万次,H-index为90,单篇最高引用为4.8万次,引用次数超过1000的论文约有20篇。这些高水平论文中只有一篇是和动态规划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Bellman 合作的。与我们大量的挂名论文相比,Zadeh教授不愧为学术界的独行侠,艺高人胆大,江湖任我行!

Lotfi曾经对我的2篇论文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我想挂他的名,被他委婉的拒绝了。后来我才知道,Lotfi即使是自己指导的博士生,也不轻易在学生的论文上挂名。不挂名,一方面说明Lotfi对自己的研究有足够的自信,不需要挂名,另外说明他对年轻人的信心,不愿意让年轻人依靠他的大名;或者说不愿意瓜分年轻人的研究成果。大师就是大师,确实能点石成金,经过大师指导的论文,后来都被著名的SCI期刊录用了。

3)深得和谐思维的和蔼老头 Lotfi虽然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但是一点架子也没有,对于和谐社会理论无师自通,乍一看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记得有一次他特意请了一个反对Fuzzy理论的助理教授来介绍概率论和贝叶斯网络,讨论非常热闹,大家都很高兴。Lotfi对每个人的报告都是鼓励赞扬的多,有次轮到我做报告,我介绍了有关软计算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Lotfi也给予了很多鼓励和赞扬。尤其在最后访问评价中,给了我很高的评价,甚至对我开会发言和写邮件求解他提出的问题都记得很清楚。其实,具体评价是啥不重要,关键是给的信心,正所谓黄金有价,信心无价。

在Lotfi的论文中,他直接引用美国科学院院士Kalman对Fuzzy理论的猛烈批判(Fuzzy 理论是科学的可卡因),而在他的论文说道:我的好朋友Kalman,对我的理论有不同意见。看来Lotfi,对于他的批评和指责,一点也不生气。对比最近科学网上两位著名教授为了评选科学院院士,不惜大打出手的做法,真是情何以堪!看来,Lotfi已经深得中国和谐社会思想的精髓,为了科学界的和谐,他对那些猛烈的批判,不去用激烈的言辞去反驳,而是通过写论文来温和地来解释。概率论说模糊理论没有用,Lotfi说这两个理论是互补的,都是研究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而且最好能统一起来,形成不确定性的一般理论。

正是由于Lotfi的人格魅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来到Berkeley 朝圣者络绎不绝,有我记得最多一次,一周有3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来访问BISC中心。对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Lotfi有时会请大家是去附近的台湾餐馆吃中国菜。这个餐馆在Berkeley 算是比较高级的,而与中国的餐馆比,简直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常菜馆,估计人均消费也就是15到20美元。台湾餐馆地方很小,好像没有包间,菜也是普通的家常菜。看来,美国也不是处处领先,至少在餐饮方面,我们领先美国很多。

4)不被美国主流学术界接纳的著名学者

尽管Zadeh教授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无数学者所推崇,奇怪的是,他的理论在美国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不被主流学术界的多数人认可。有一次,我们也一起讨论此事,他好像说可能是因为名字没有起好,但是当时很难想到一个更好的名字,现在想改也不可能了。看来,还是我国的老子聪明:“不敢为天下先。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

在伯克利,不仅有很多著名科学家,也有很多牧师。牧师在美国可不好当,有的还是神学博士学位。教授做学术报告,牧师的工作是布道。在讨论中,我突然想到有个牧师介绍的耶稣在家乡也不受重视的故事,就引用了路加福音中的一句话 “Truly I say to you, no prophet is accepted in his own country.”(4:24)“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路4:24),逗得Zadeh教授开心的笑了,其他人也跟着笑了。Zadeh教授多年前已经是美国自动控制界的主流专家,但是他不为名利所束缚,坚持自己的想法,锐意创新,无所谓主流不主流。今天的主流在昨天其实是非主流,今天的非主流也许是明天的主流,学术界的不确定性,谁又能精确预测呢?

5)没有做过大项目的工程院院士

开始,我以为Lotfi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后来才发现,他是美国工程院院士。通过秘书了解,Lotfi 没有主持过很大的工程项目。奇怪了,项目不大,团队人员很少,经费也不多的Lotfi,既没有申请院士,也没有经费去到处活动,居然当选了院士!。看来,美国工程院是表彰他的理论,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授予他工程院院士的称号。

更为奇怪的是,作为工程院院士,Lotfi不去领导或者组织大的项目,而是醉心于他的不确定性一般理论。记得在2009年,他至少在Berkeley 做了2到3次较为大型的学术报告,介绍他的想法和理论进展。有一次有个坐轮椅的著名教授也亲自来参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Lotfi,一个不做工程的工程院院士,再次证明的他的人生信条,不随大流,特立独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35248.html

我在UC Berkeley访问美国院士Lotfi Zadeh

(一)已有 5437 次阅读 2013-9-26 最近收到Zadeh教授的邮件,是他有关Possibility(可能性)和Probability(概率论)讨论的文章,认真读过,受益非浅。更重要的是,这封信把我的思绪带回到4年前,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的快乐时光。想到当时就这个专题,Zadeh教授也曾经组织过几次讨论。

我在2009年1月到2010年1月期间,有幸去了伯克利,访问了Zadeh教授,在他的指导下,度过了1年真正的学术研究生涯。本来,回国就想写一篇文章来总结这段访问经历,没想到回国之后一直忙忙碌碌,加上研究上也没有太大进展,也不好意思写,以免辜负了UC Berkeley的鼎鼎大名。

没想到,回国弹指一挥间,已经3年多了,如果再不写,我恐怕我的记忆实在是太模糊了,对不起提出模糊理论的Zadeh教授。Zadeh教授一直宣称模糊理论其实不模糊,而是试图以精确的数学来描述模糊现象的。

1、初识美国院士Zadeh

我认识Zadeh教授其实是在中国广州。记得2005年,广州开ICMLC大会(机器学习与控制论国际会议)。当时,会议的征文通知上,明确指出,美国工程院院士、模糊理论之父、加州伯克利大学的Lotfi Zadeh教授将出席大会,并做主题报告。当时,我刚博士毕业2年,还是一枚普通的讲师,靠讲授本科生课程模糊系统争点工分,也做了一点有关模糊理论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研究来应对考核。想到没有Zadeh教授的理论和方法,我可能就年度考核通不过,具有被解聘的风险。一看到Zadeh教授将来中国的消息,我非常兴奋,立即决定投稿。运气不错,没不久就收到录用通知后,当时经费很少的我,立即就定了机票去广州,很有现在90后追星的感觉。

记得ICMLC2005开得相当成功,人山人海,基本都是看在Zadeh教授的面上。在大会主席的隆重介绍了Zadeh的经历和头衔,头衔实在太多,经历实在太传奇,好像都讲了快20分钟之后,Zadeh教授终于闪亮登场。我的位置距离讲台不太远,Zadeh的个头似乎不太高,约170cm,头上已经没有头发,看来聪明绝顶是没错的。Zadeh给我第一印象有点像星球大战中的尤达大师,这完全没有不敬的意思。

Zadeh教授非常有激情,报告的题目好像是讲GTU,也就是“不确定性的一般理论”,也就是如果将模糊理论和概率论统一在不确定的大旗下。我知道有些概率论专家对模糊理论大肆攻击,认为模糊理论能解决的问题概率论都能解决。Zadeh教授当时已经有了和谐社会的思维,不去攻击概率论,而是说概率论和模糊理论相互补充,并力争将这两者统一于不确定理论中。4年后,我在伯克利又听了Zadeh教授一次同样标题的报告,当然内容更深入了一些。后来,我到伯克利才知道,Zadeh教授一个题目一般都研究10年,才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而且会继续该题目,开展新的工作。而不像我们经常换题目,什么热门做什么,年年换题目,到处刨浅坑。

会后,大家将Zadeh教授团团围住,提问的提问,合影的合影。我当时运气比较好,和Zadeh教授合了张影。后面,到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是普通票,吃的是自助餐。根据中国特色和惯例,Zadeh教授当然是在VIP包厢,和大会主席等一起共进午餐。其实,大会也是这么安排的。在我正准备吃饭的时候,突然看到Zadeh教授也端着自助餐的饭盒坐在我们桌子旁边。后来才知道,是Zadeh教授主动要求和普通参会人员一起吃饭,坚决不去VIP包厢的。Zadeh教授一边吃饭,一边和我们青年人聊天。我的运气实在不错,很快轮到我发言了,我简要介绍了我的研究工作和模糊系统的教学,Zadeh教授非常高兴。当然交谈的机会只有几分钟,就被其他人员打断了。能听到Zadeh的大会报告,我已经感觉到很满意了,没想到还有机会和Zadeh教授聊一次,这简直是意外惊喜,真是不虚此行,完全对得起注册费和机票钱了,简直是物超所值。2.申请访问Zadeh教授

从广州会议见到Zadeh教授后,我的运气好像就开始好转了,在2005年底顺利评上了副教授。在申请研究生课程的时候,我又申请讲授软计算课程。这次,我的运气依然不错,课程申请也很快被批准了。软计算也是Zadeh教授在90年代初提出的新的理论,是在他1965年提出的模糊理论基础上深入发展而成的。

2008年,我申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可以到美国访问一年。记得当时的规则,是先拿到资助,再联系导师。我就冒昧地给Zadeh教授写信,介绍我的工作,说到广州时和他的相逢,并发了一份详细的简历和论文列表。没想到,几天后,居然收到Zadeh教授的回信,他同意我去伯克利做他的访问学者,还特意提到每年都有几十个人申请,他只能接受几名,这让我非常感动和激动。而且,这也说明了Zadeh教授具有惊人的记忆力,3年前的事情居然还有印象。而且Zadeh教授还特意指出,对于应用模糊和软计算理论解决城市交通和轨道交通问题非常有意义。这更让我倍受鼓舞。

在填写完成大量的表格,盖了无数的章之后,我终于来到了美国大使馆签证处。第一次签证居然没有直接过,签证官在问了我几个问题后给了我一个Check。我还想解释一下,签证官明确告诉我如果不服就直接给拒签。我只好悻悻然离开。在经过漫长的2个月等待之后,我终于拿到了Visa。当时很有上非诚勿扰的感觉,真想大声喊道:Zadeh教授,我来了,你在哪儿?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28096.html

我在UC Berkeley 访问美国院士Lotfi Zadeh(二)已有 7231 次阅读 2013-9-29 2009年1月9日,我从北京机场出发,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到了美国加州旧金山。到了美国还是1月9日,好像生命白赚回一天,感觉真的不错。在经过2天的倒时差、简单安顿和适应环境之后,我迫不及待来到世界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时,在北京已经是冬天,到了加州还是阳光灿烂,校园里鲜花盛开,还有很多人穿着短裤在跑步,给我的影响极深。

3.印象伯克利

伯克利是一个美丽的偏僻小镇,远离大都市,人口约10万,以学生、教授、研究人员、访问学者和访问学生为主。伯克利风水好,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到处是草坪,到处是参天大树;旧金山湾区气候,四季如春,几乎天天都是蓝天白云,空气质量优是家常便饭。在伯克利,草坪可以坐,可以躺,可以晒日光浴,也可以扔飞碟。我最喜欢的是在傍晚时分,躺在草地上,一边看看蓝天白云,一边欣赏伯克利钟楼奏响的美妙音乐。

伯克利大师云集,约有1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40多名科学院院士,80多名工程院院士。在伯克利,院士没有啥特权,院士的办公室和普通助理教授的办公室几乎没有区别。在伯克利,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个特权:就是专用的停车位,以免浪费时间寻找停车位。2009年伯克利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开玩笑地说,他之所以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能获得一个免费的停车位。从伯克利1868年建校以来,培养的诺贝尔奖约70位,平均每隔2年就有1个,可谓真正的诺贝尔奖的摇篮,每年随便一摇,中奖率为50%。尤其在2009和2011年,分别有3位诺奖得主不是伯克利的培养的学生就是在伯克利工作的教授。从这个指标来看,伯克利明显超过了哈佛和MIT。哈佛和MIT虽然建校历史远远长于伯克利,但是其培养的诺贝尔奖也只是略多于伯克利,从这个角度看,伯克利才是美国最牛的大学。

据说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共有4000多名院士,中国两院院士目前约1500名。根据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也许应该有16000名院士。所以,如果对中国院士规模进行大规模扩编,也许就自然没有啥特权了,大学到处都有院士,院士才能真正恢复为荣誉称号。在伯克利校区周边的小餐馆里吃饭,也许在你前面排队的大叔,在你对面进餐的大妈,都有可能是某个领域世界知名的美国院士。所以,在伯克利不管干啥,都要小心,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4.加州再见Zadeh

Zadeh教授小传,1921年出生,分别在伊朗德黑兰大学、MIT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1959年加入UC Berkeley, 1963年成为终身教授,早期兴趣为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分析等,在系统辨识和Z变换等方面有开创性突出贡献。1965年,发表了Fuzzy set论文(该论文目前被引用超过4万次,所有论文引用超过11万次,h-index为90),独立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90年代提出Soft Computing概念,创立BISC中心。Lotfi Zadeh是美国工程院院士,Fellow of IEEE,AAAS, ACM, AAAI, and IFSA,是世界10多个国家的科学院和工程院外籍院士,获得国际性大奖无数,2011人选人工智能名人堂。

我首先见了计算机系的秘书,办理了相关手续,拿到了校园一卡通。在Zadeh私人秘书的帮助下,预约了Zadeh教授。几天后,我终于在Soda Hall 729办公室,再次见到了Zadeh教授。与4年前相比,Zadeh教授的身体明显没有以前硬朗,但是精神状态还是很好。Zadeh的办公室比较狭小,约12-15平米,完全没有我想象中院士办公室的气派,到处堆满了书籍和期刊。Zadeh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告诉我每周3中午,一般都在Soda 415进行学术讨论。Zadeh教授的办公室外贴满了他的日常安排、研究成果和主要的会议征文通知,还有一文件袋,如果见不到他,可以把材料放在里面。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而对于Zadeh教授来说,是“活到老,创新到老”。Zadeh虽然已经退休有些年,当他仍然坚持上班,研究问题,讨论问题,写论文,做报告,完全不是为了应付考核,因为在50多年前他已经是终身教授,不需要年年应付考核了。

在Soda Hall 和其他大楼有很多开放的会议室,不用预约,也没有门,更没有锁,几个有相同兴趣的人可以随时讨论。在每层的过道上,到处都有饮用水设备,可以免费饮用,这种待遇在北京2008奥运场馆内也可见到。

在Soda Hall 415每周的研讨会中,Zadeh教授会带来一些小甜点和小故事,我们下次再聊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28924.html

我在UC Berkeley访问美国院士Lotfi Zadeh(三)

已有 5795 次阅读 2013-10-3 5.从BISC看世界科学中心 Zadeh创立的BISC中心并不大,共有3.5个办公室,总面积50-60平米,只有1个教授(Zadeh教授),一个专职秘书(和另外一个教授的秘书分享一个办公室),2个博士后,10多个流动的访问学者和访问学生。

BISC位于Soda Hall,Soda Hall 是加州一个姓Soda 的夫妇捐赠的。在伯克利,几乎所有的大楼都是一些富人和大公司捐赠的,大楼内一般都有捐赠者的雕像和介绍。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甚至每一把椅子背后都有捐赠者的姓名和捐赠目的。据说,伯克利一半左右的经费都是来自于社会捐赠,其他著名的私立大学捐赠比例更高。美国除了UC Berkeley 和UCLA等少数公立大学,几乎一流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办好私立大学,非常值得我国教育界深刻思考。

BISC的研究人员不多,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印度、中国。一不小心,BISC都构成了八国联军了!后来,我逐渐发现,在UC Berkeley 的其他实验室也是类似的人员结构,很难在一个实验室碰到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除了中国人和印度人。在我访问的一年期间,还有20-30位世界各地来的学者,因为出差或者开会,在Berkeley 逗留1到2天,并来BISC做学术报告。他们来自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地。

在伯克利,我终于领悟了世界科学中心的标准,不是有多大的校园,多辉煌的建筑,多少的经费投入,也不仅仅有大量引领学术前沿的知名教授,还要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生和来自五湖四海的访问学者。当然还要有一个安静美丽的校园、绿树成荫、蓝天白云以及清新的空气。尤其,在伯克利到处可见的松鼠,也给校园增添了活力和生气。

在伯克利,我也对世界级科研团队的标准有了新的认识,不是有多少研究人员,不是有多大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也不是有多大的经费投入和很多重大科研项目,而是要有具有创新思维的著名教授,要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当然也需要有一个平等轻松自由的研讨环境。尤其,在伯克利,为研讨会提供的各种食物和饮料,为活跃研讨气氛发挥了一定作用。

伯克利不仅是世界科学中心,也是美国言论自由(Free Speech)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在学校到处都可以见到很多人在演讲,观点涉及到各种,有反对政府政策的,有反对进化论的等等。言论自由深刻影响了在伯克利的每一个人,校园中心位置还有一个Free Speech Movement Café,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进去喝一杯聊一聊,也许这也是伯克利不断涌现出有创新思维的著名学者的原因之一。

6.BISC研讨会,甜点加匹萨

终于到了周三中午,我早早就来到了Soda 415研究室,来参加每周的例会,也是我在Berkeley 参加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我和其他人员寒暄了一会儿,大约12点,Zadeh 教授来了,并带来一个甜点盒。大家都上去问好,我记得很多人都亲切叫Lotfi, 只有我们少数人叫Prof.Zadeh.看来,还是叫Lotfi得更亲切,Zadeh和一些热情的女士还拥抱了一下。然后大家开始边吃甜点边聊天,这些甜点大部分都是世界各国来访问Zadeh的人赠送的小礼物。在BISC,你可以分享到世界各国各有特色的甜点。

在BISC,每周开会一般有一个人主讲,大家边听边发言,Lotfi经常打断提问,Lotfi年纪虽然大,但是思路更清楚,逻辑性也很强。如果讲不清楚,Lotfi就亲自到白板上写。在美国,要提问要抓住机会,没有人请你发言的,也不必等到报告结束才提问。约到1点钟,秘书提醒是Pizza Time到了。然后大家就一起去Soda Hall 旁边的Levis Pizza 店。秘书一般都点两个最大的Pizza,一荤一素,因为有些人是素食主义,还会要一个可以免费续杯的大杯可乐,初步估算平均每人消费6-8美元,当然是Lotfi请客,秘书买单,不用开发票,收据就可以了。

后来,我慢慢发现,很多学术报告都会提供食物,有Pizza,有汉堡,也有简单的自助餐。看来在伯克利听学术报告,不用担心饿肚子,也不用担心来的人太多,而没有足够的食物,因为这样的报告实在很多。我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还是商学院的伙食最好。

几个故事吧。

老人都爱讲故事,Zadeh是老人,所以Zadeh也爱讲故事。下次我们专门聊聊Lotfi最爱讲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29700.html

我在UC Berkeley访问美国院士Lotfi Zadeh

(四)已有 10276 次阅读 2013-10-7 老人都爱讲故事,Zadeh是老人,所以Zadeh也爱讲故事。这次我们专门聊聊Lotfi最爱讲的几个故事吧。为了能够更方便读者理解,我还是将Zadeh讲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串一下,这就构成了Zadeh的传奇人生。

7.Lotfi Zadeh的传奇人生1)虽富二代,有志于学

1921年2月4日,Lotfi Zadeh出生在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Baku。父母都是伊朗人,父亲是伊朗一个主流报纸驻Baku 的记者,同时也是一个商人。母亲是医生,Lotfi是独生子,家里有女仆和管家,显然是富人家庭。

不同于我们今天的富二代,Lotfi小时候就立志成为一个科学家。他说当时在前苏联统治地区,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作为一个富人家庭的独生子,不但不拼爹,不坑爹,而且有志于学,Zadeh传奇人生一开局就有些与众不同。

2)转学混乱,皆能适应

1931年,由于食物危机,Lotfi的父母带着10岁的小Lotfi同回到了伊朗的首都德黑兰。在Baku,Lotfi完成了小学3年级的功课。Lotfi的父母将他注册在德黑兰一个美国教会学校,由于管理工作的疏忽,Lotfi居然直接注册到了8年级,当时他还不懂英语。Lotfi说,他也不知道如何适应过来的,称之为“Miraculously I survived”。

好不容易Lotfi的8年级结束了。伊朗教育部颁布了一个新的命令:所有在国外学校读书的孩子必须在伊朗的学校至少读完6年级。然后,Lotfi又进入一个伊朗小学重新回炉读6年级。一年后,他重新回到美国教会学校读9年级。这真是一个小学传奇:从3年级直接到8年级,从8年级再到6年级,然后再从6年级到9年级。这体现了,小时候的Lotfi就具有超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出场不凡,胜任任何位置,初现传奇。

在教会学校,Lotfi爱上美国和美国价值观,而且他也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Fay, 尽管当时他们还不是很亲密的朋友。一面之缘,多年之后,美国重逢,终成眷属,Zadeh的婚姻也有些传奇。

3)高考状元,德大名人

中学毕业后,Lotfi报考了当时伊朗最好的大学德黑兰大学。他以全国第三的突出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并成为当时学校的名人之一,类似我们今天北大清华所宣称的“高考状元”。在德黑兰大学,Zadeh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确立的他的人生信条:Nonconformity,可以翻译为“不随大流”或者是“特立独行”。

1942年,Lotfi以优异成绩在EE(电子工程)系毕业了。当时,伊朗是盟军受控制的地区。当时Lotfi的父亲掌管一个供应建筑材料给盟军的公司,他们全家过着上层社会的生活,有女仆,有司机,有管家。

4)追随梦想,来到美国

Lotfi毕业后,由于他流利的英语,担任他父亲公司和盟军波斯湾司令的中间人和翻译,有很高的收入。但是好的生活,豪宅跑车,不是Lotfi所追求的,他的内心一直有个Calling(召唤):去美国学习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于是他开始申请MIT(麻省理工学院)。1944年,他来到了MIT,他很快感到他处在一个新时代的前沿,很多东西对他都是新的,他疯狂地吸收各种新的思想。德黑兰大学虽然不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但是对学生要求很严格,Lotfi受到了严格的应试教育,就像我们今天中国的北大清华。在MIT, Lotfi很快在考试上崭露头角,就像我们今天大陆在美国的留学生,他说他一般的考试只有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成绩也是非常好。既然考试很容易应付,Lotfi将大部分课外时间都用于研究新问题上,并对电路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优异的考试成绩,Lotfi不沾沾自喜,而是醉心研究,也有些传奇色彩。

5)因为爱情,来到哥大

在MIT学习了1年半左右,在1946年2月,Lotfi顺利拿到了EE的硕士学位。看来,我们中国的硕士培养时间太长,2年半完全没有必要。中国现在的硕士培养其中有1年的时间在上课,再加上假期和找工作,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能大幅度减少课程学习时间,半年之内完成课程学习,1年半到2年对硕士培养来说应该够了。

在MIT求学期间,Lotfi的父母来到了New York,还有他以前的好朋友美女Fay 也来到New York 生活。他乡遇故知,才子遇佳人,年轻的Lotfi和美丽的Fay很快陷入爱河。刚刚拿到硕士学位后一个月,热恋中的Lotfi和Fay 就结婚了,他说“My move to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marrying Fay were decisive events in mylife”。

有一次,Zadeh在伯克利的台湾餐馆请我们大家吃饭,Fay 也参加了,虽然80多岁高龄,依然能看出当初肯定是一个光彩照人的美女,难怪年轻的Lotfi不管MIT教授的诚心挽留,毅然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我估计是为了能经常与Fay 见面。Fay 不仅是美女也是才女,还写了一本销售量不错的书“My life and travels with the father of fuzzy logic”。据Lotfi介绍,他10多年前,最多一年出国访问50多次,平均1个星期一次,这也是一个传奇。

短短3年时间,Lotfi在1949年顺利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研究内容是关于时变网络的频率分析。当年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差不多,优秀的博士毕业一般都留校工作。Lotfi博士毕业后,在哥大留校任教。此时,Lotfi迎来了第一个创新高峰,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0余篇,有广泛影响力的代表性的工作有2个:“In 1950, I published a significant paper "An extension of Wiener's theory of prediction”, co-authored with Professol Ragazzini.In 1952,I co-authored with Professor Ragazzini a paper on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the z-transform method-a method which is in wide use today i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凭借这些突出工作,Zadeh在1954年成为副教授,1957年破格成为正教授,并成为当时系统分析和信息系统领域的知名专家(visible figure).当时哥大EE系和美国空军支持的实验室ERL合作,ERL希望EE系给Tenure职位给实验室的雇员。估计,为了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EE系做出了妥协。Lotfi对这类研究,称之为“以金钱为中心(money-centricity)的研究”非常失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Lotfi正好收到UC Berkeley 的EE系主任John Whinnery教授的邀请。于是,1959年7月,Lotfi决定举全家离开哥大,离开他目前舒适的终身教授职位,来到UC Berkeley任教,开创新的研究领域,谱写新的传奇。

6)开宗立派,植根加大

在UC Berkeley,在新的环境中,Zadeh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必须要更加努力的工作。但是,Lotfi喜欢压力和挑战,在Berkeley自由开放的气氛中,很快就取得了新的成绩,发表了一本新书,关于新的状态空间法的线性系统分析方法,是现代控制理论的经典教材。1963年,尽管Lotfi对于行政管理不管兴趣(“administration was not my cup of tea ”),意气风发的他还是接受了EE系主任的任命。

由于对计算机科学(CS)发展前景的洞察力,他担任系主任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率先在全美国将EE(电子工程)和CS(计算机科学)合并成为第一个EECS系。后来很多大学纷纷效仿,多年以后,Lotfi被授予IEEE Education Medal。

1964年7月,Zadeh到纽约参加一个会议,住在他父母家。他父母不在家,他约了一个朋友一起吃晚饭,但是朋友临时有事饭局被取消了,于是Lotfi一个独自在公寓里无事可干。闲得无聊的Lotfi于是开始思考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集合边界的不清晰性(unsharpness of class boundaries),突然Fuzzy Set这个概念进入了他的脑海,他马上就提笔写关于Fuzzy Set论文,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论文草稿,该论文目前引用已经超过4万次,也是一个传奇。这就是fuzzy set理论的起源。可以称为:一场取消的饭局带来的一个重大创新。中国学术界可能饭局太多了,导致很多科学家没有时间来深入思考问题,也许是缺乏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原因之一。自从之后,Zadeh独立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成为了Fuzzy 理论的开山鼻祖。Lotfi没有满足,心情不懈怠,创新不停顿,方向不动摇。1965年,fuzzy set;1973年,fuzzy logic;1975年,fuzzy logic and approximate reasoning;1981年,possibility theory;1990年, soft computing;2000年,general theory of uncertainty;...50多年来,Lotfi植根加大,沐浴着加州的灿烂阳光,呼吸着旧金山湾区清新的空气,漫步在伯克利美丽的校园中,潜心思考,特立独行,原创成果不断。如今的Fuzzy理论大树,已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真是一个学术界的传奇!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730773.html

第二篇:引用部分不超过35%的文字

引用部分不超过35%的文字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单位:蓟县第六小学

姓名:张 英 琦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内容摘要: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指出低年级的学生其注意力相当短暂,其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直观性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感知接受能力,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多媒体运用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本书在三尺讲台之上传道、授业、解惑。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从而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也突破了教室空间与课堂40分钟的局限,扩充了学生的信息量,简化了学习的复杂性,使他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心理学研究指出低年级的学生其注意力相当短暂,其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直观性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感知接受能力,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多媒体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自然他们才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陶醉于学习之中,乃至达到自我境界,形成一种期待的求知欲望。导入是一节课最重要的部分,好的导入能在课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使其快速进入情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因此,在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活化石》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师:这节课老师先要带大家到博物馆去参观一下好不好?(课件展示博物馆内动物、植物的化石)

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板书:化石)

师:知道什么化石吗?不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有一句话向我们传达了有关化石的信息,赶紧打开课文读一读。师: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结合刚才参观看到的你知道化石是怎么样的呀?(很久很久以前的、动物和植物变成的。)

师:是呀,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就是化石。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活到现在,它们就成了特殊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板书“活”,齐

读课题。在此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出示一幅幅动物化石的图片,把孩子们带到了博物馆让学生身临其境。孩子们看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的化石不仅发出惊叹,有的还拍手鼓起掌来,他们思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很快进入了新课的情境中,并且自然的拉近了与“化石”这种本来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十分陌生的事物,引发了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教师和学生必须攻破的问题,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重点词语、关键句子和主要段落,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干巴巴地讲解,并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即使暂时记住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如果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化难为易,化整为零,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总量,还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得课文重点难点变得准确、直观、形象、生动,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如教《锄禾》一文,讲解新课时,设计一组动画: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勤劳的农民拿着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人稻田里。”让学生对此情此景,先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刚才“明于口而不明于心”的心理状态,立刻解决。锄、汗、粒等字的解释也是一触即发了。再比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对乌鸦想出的办法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了呢?教学时,我就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乌鸦到处找水,以及往瓶子里一颗一颗放小石子的情景。像这样运用多媒体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

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效果,创设课堂情境,能使学生充分、自然地融入课堂、融入文本,感知其中的人文情怀,才能形成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是一首儿童诗歌,歌颂雷锋叔叔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献出爱心的崇高精神。在讲授这一课时,由于雷锋叔叔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比较久远,对于他的事迹孩子们在头脑中是生疏的,不曾了解,因此在指导这篇诗歌的朗读时虽然老师努力发挥示范朗读,但是孩子们的情感平平,无动于衷。我灵机一动随即在课上用 CAI 课件放映了录像片,展现了雷锋叔叔雨天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和踏着荆棘送老大娘的艰辛场面,而雷锋却总在帮助别人后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些生动的故事情节再现,一下子让雷锋这个人物形象在孩子面前丰满起来,再也不是诗歌中陌生的,冷冰冰的雷锋,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令人敬佩,无私奉献的“活雷锋”。此时指导孩子们朗读水到渠成,孩子们兴致高涨、饱含热情,在书声中传送了敬佩、赞美之情,情感在情境的再现中油然而生。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识字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并不仅仅是认识几个汉字,而是开发智力,培养下—代有创意、有理性、有高度想象力和创造性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所以如何提高识字效率,便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而小学生,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直观,注意力随意、不稳定,苦口婆心的劝说、枯燥乏味的训练效果不佳。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把多媒体技术的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从而激发孩子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减轻学生负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象形字“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电脑演示:太阳图)生:太阳。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他们是怎样记录太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动画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方便书写,就把这曲线的笔画写成直的笔画了,(电脑动画演示“日”字)。同学们,在我们的汉字有不少的字就是这样从图形变化来的,以后的学习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

认识字形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进行书写。书写过程中的难点是笔画的书写以及每个字的笔画顺序的记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范写来传授给学生的。限于空间和时间,这种传授过程效率低下,学生也对此索然无味。对此,多媒体可以辅助汉字教学,实现笔画笔顺教学的动态书写,并在书写每一笔画时读出该笔画的名称,全部书写完,还会读出汉字的读音。多媒体使枯燥的字形教学、书写教学生动化、趣味化。它不但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字形结构也能心领神会,轻松快乐地记住这个字,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加深了印象,是记忆更加牢固,书写也便会更加正确

和规范。

可见,多媒体课件能让一些抽象的汉字变得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完成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操作,变复杂为简单,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动静结合的画面,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能诱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求知欲,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

五、运用电教媒体,培养说话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空间概念不深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 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重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范围的特点,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从面提高观察效率,降低“说话”难度的一种方法。在教学《秋天》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

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广柑黄澄澄,石榴露白牙,逗得娃娃口水三尺长”;“秋天真美丽啊﹗”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攻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尤其是低年级课堂教学,具有重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2版 3.刘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J].中外教学研究.2003,12.4.于成兵 《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的探索》 《中国电化教育》(2003)

第三篇:论文引用格式

J——期刊文章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载体类型标 〔文献类型标识

第四篇:论文引用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3): 62 – 67.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Can the Subaltern Speak?”[A].In C.Nelson & L.Grossberg(eds.).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50-78.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并列写出来。

最后,引用毕业论文属于学位论文,如格式5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第五篇:论文引用格式

一.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页.[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1998-08-16/1998-10-04.[7]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二、注释的格式

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5)引用报纸文章例:

陆全武:《国营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94年8月20日《经济日报》,第3版。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199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第7版。

2、当再次引用同一著作中的资料时,注释中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的页码;如引文出自报刊文章,报刊名称及出版日期则可以“上引报刊”四字代替。

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79页。

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第140页。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第435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上引报刊,第44页。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上引报刊,第7版。

下载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篇引用超过5万次的论文揭示的原创奥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引用格式

    论文引用格式 毕业季就要到来了,大学毕业可不轻松,毕业论文可是一大难题啊,从初稿到定稿,有时候还要重复修改,为了修改次数减少,一起来看看论文的格式吧。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

    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总体要求:1.文献数不能少于50个。2. 按作者及编者的英文字母书序排列,若为同一作者则按时间顺序排列,不可用阿拉伯数字排列。3.如果是专注、学位论文的话,不用标注页码。其他的......

    生命的奥秘 选修课论文

    基因工程——人类的福音 作者:方玉英 摘要: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人类健康领域是基因工程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深入,应用前景最广......

    Word添加论文引用标注

    word文档加参考文献引用(zz) 添加论文引用标注的两个方法一 插入交叉引用 当参考文献编排完毕后,将插入符定位至正文需要插入引文标注的位置。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菜单,选......

    论文中期刊怎么引用

    期刊 作者. 论文题目[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译著 作者.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论文集 作者. 论文题......

    学位论文引用注释规范

    学位论文引文注释规范 为规范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的参考文献和注释,从现在开始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和注释参照《中国社会科学》写作。 一、 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论文引用注释的格式

    论文引用注释的格式 3. 文中引文(包括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须注明出处,即进行参考文献著录(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中引文出现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按序编码予以标明,并......

    科技小论文《泡沫的奥秘》

    科技小论文《泡沫的奥秘》当你站在大海边的岩石上,会看到那汹涌澎湃的海水敲击着岩石,飞溅出晶莹美丽的浪花。但是这些浪花不管怎么美丽,她们的生命都很短暂,顷刻之间就会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