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班级教育环境有效建构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班级教育环境有效建构的策略研究
所谓班级教育环境,是指以班级独特的群体育人功能为目标指向,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班级每一位成员(含班主任)创建人文性的、非物质化的精神环境,让每一位成员在精神上得到发育与成长。由于现阶段我们对班级环境建设不甚重视,导致班级教育环境缺乏生机,班级功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生成。本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通过班级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功能得到再生与发展。
一、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班级教育环境有效建构的理性思考
营造让学生得到良好发展的环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可以使班级功能的拓展与衍生,特别是在今天实施新课程这一历史背景下,如何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更新组织管理班级的理念,使之对学生的教育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是每一个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发挥
从大的方面看,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智能。对于班级文化虽然不能讲得那么高,但是从一系列调查表明,现代学生受到班级文化,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文化互动的影响十分明显。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潜移默化的力量。班级中流行的语言,学生谈论的话题,喜欢的小玩意儿,甚至女同学的发型、发饰,男同学喜爱的偶像音带等都会成为班级文化的一种象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或者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研究班级文化,并因势利导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显得十分有意义。
用文化学的观点研究班级文化的传播和传递过程,可以使我们对班级教育环境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模仿、学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可以从班级文化中认识自己,也可以从非功利性的探求,对真实性的关注,对普遍性的向往,对参与活动的需要,对创造新的观点、新的活动方式的需求等方面关注班级教育环境的构建。运用文化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对于改进班级教育环境,提高学生集体学习的效果,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学生成长的潜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习惯与健康的心理和人生态度等都是十分有利的。
2、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
从现代教育理论来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翁。然而事实上,学生依然经常受到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权威的教师的压力。许多学生反映在学校里常常会发生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偏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却不能做或者无法做。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学校、教师 及学生学习的压力面前,教师不愿意自己的学生成绩下降,家长更不愿意看到学生的成绩不如别人,而学生本身在分数面前也是战战兢兢,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因素实在太多。在一些家长强烈要求学校加强学生课业辅导和补习的特定环境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可以说是难乎其难。
但是不可否认,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班级功能拓展的主流,是班级形成积极进取学习风气的基础。问题是我们在创建班级教育环境中还不知道如何张扬学生主人翁的地位,讲到要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常常只是局限于“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缺乏更深层次的学生主体行为和思想的开发与培养。在班级教育环境的创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与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在知识经济社会能够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让进取、理性、公正、诚信、理解、同情、团结、勤奋等成为学生自己追求的目标,使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成为更富有觉悟,更富有理智,更具备责任感与牺牲精神的集体成员。在这种班级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一定能使自己比其他人更成熟,更具备优良的品质,他们的学习也一定更容易获得成功。
3、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成员的整体合作得到体现
班级的最大功能是使班级成员在各方面得以合作,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这是最弱的。因此,在今天的班级教育环境创建过程中,如何倡导班级成员的整体合作,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是班级教育环境建设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许多事实表明,抑制与批判最容易伤及弱势群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当一名学生发现自己被教师与同学在集体中遗弃时,心中会产生巨大的恐惧,甚至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班级的整体合作要十分细致地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创造条件让他们振作起来,使他们感到同学们没有忘记他,集体也缺不得他的一份力量。班主任如果能在促进班级教育环境的整体合作上下功夫,就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良好气氛,使每位学生在这一集体中获得充分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在集体中经受磨砺与升华。
4、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融入了社会大环境中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个人的经济动机合法化,追求利益、追求财富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条件下,如何因势利导使班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培育一代新人发挥积极作用,很重要一点就是让班级在新环境的建设中融入社会大环境中。班级是一个团队,也是一种教育环境,班主任教育理念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班级教育环境的创建活动应该渗透在学生的方方面 2 面,渗透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始终把自己看做集体一员,都能以集体行动的准则要求自己。因此,班主任在指导班级教育环境创建活动的时候要善于因地制宜,利用班级、学校、社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教育情境,甚至在书信、日记、电话、电子邮件中都可以通过信息和感情的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四大操作策略: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
(一)建立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以赏识为主流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的文化氛围对人的品性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创设一个人文的、以赏识为主流的班级文化,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班级教育环境构建的要求。
1、以公正的态度赏识每一个班级成员,用机制创造公平
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渴望得到老师与同伴的关注和赞赏,如果班主任老师及班级成员都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学生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附庸物”的绝大部分学生弥足珍贵的自尊心、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集体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所以,班主任老师不仅自己带头而且要教育班级的每一个成员一定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同伴。如班里要选干部了,一双双闪亮的眼睛里流露出无限向往的神情。投票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果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和满足,建立全员上岗管理制度,让全体学生管理班级的事务。那么,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了起来,尝到自己是班级真正主人的甜头,于是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了。由此可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集体中的“主角”,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期待,不仅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内驱力”,还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干,从而为班级集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以发现的目光赏识每一个班级成员,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潜能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生生间的禀赋、品性也各有差异。要使学生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挥,班主任就必须抛开“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这一狭隘思想的羁绊和束缚,用善于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学生王хх生性好动,在班里经常惹事生非,虽经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有一次,体育老师偶然在班主任面前表扬他的某项技能不错。班主任抓住机会,对他进行表扬,并鼓励他多练,争取在学校比赛中拿冠军。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了该项目的第一名。在老师和班级同伴的一片尊重、赞扬声中,他变得懂事了。经大家的推荐,他当上了班级的体育委员。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需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有时欣赏他们微小的闪光点,3 比喝斥其显著的劣迹更有效。
3、以宽广的胸襟去赏识每一个班级成员,接纳每一个成员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学生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班主任要成为一名欣赏者,不仅要多看学生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学生的不足之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可见,宽容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如某一天,班上有两位同学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眼看就要动手了,此时,班主任及时把两个学生一起叫到跟前,全当什么也没看见,布置他俩在午间一块儿去清洗包干区。劳动结束后,老师予以表扬。使得两个学生不好意思了:本来,他俩准备硬着头皮挨批评,却意外地得到了老师的激励和器重。一个即将激化的矛盾就这样不着痕迹地化解开了,两个学生也从中受到了教育。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学生,正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二)形成以生活教育为抓手的班级教育新途径
立足生活世界,使班级教育贴近生活,是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使班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更贴近生活,促进班级每一个成员的道德素质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培养班级每一个成员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
1、从生活中提取有争议的道德事件,引发班级成员进行讨论、思考
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体谅模式即以一系列生活中的人际和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该模式使用的教材《生命线丛书》由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和社会情景。这套情境教材成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尽管理论界对该模式非议颇多,教师和学生却欢迎备至,说它既有趣又有效。生活世界是丰富的,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把生活中特别是学生身边有争议的道德事件搜集起来,引进课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小品,戏剧等形式回放,组织讨论、思考,比如班长为保住文明班组的荣誉向学校隐瞒班上两同学违纪的事件,甲同学帮乙同学做作业并接受2元钱报酬的事件等等。由于这些道德事件来自同学身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更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情感和理性的投放,容易完成知、情、意的整合。
2、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对班级成员进行随机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态度具有定向作用。人先天具有趋向积极,回避消极情感性。不断积累积极的情感因素和体验,到一定程度后对人的行为有调节作用。要多积累体验就需要学 4 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强化。如一位班主任看到新学期开始家长陪伴学生报到现象若有所思,第二天便作了题为“不要让父亲弯腰”的激情演讲,不少同学羞愧得低下头,大家相约“在漫漫的人生历程中,要给父亲捶背,不要让父亲弯腰”。根据学生道德表现随机教学,及时强化,会使良好道德行为者备受鼓舞,使有不良道德行为者及时感悟。
(三)构建符合新课程的班级家园共同行为准则
把班级当作一个家,每个成员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这是为学生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的重要方法,要营造一个家庭式的环境,就必须建立符合新课程实施要求的每一个班级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
当今社会每个家庭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在整个家庭中成为中心,学生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从他们内心而言,他们都愿意成为班干部,成为集体的中心。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学生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人人都需要较强的适应力和管理水平,因此每一个同学都需要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作为一名班主任,就一定要全面锻炼学生们的能力,帮助每个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价值。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把班级当作家的同时,决定建立家庭成员全员上岗管理家园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就是指在仔细分析每个家庭成员个性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在班级家园中设立各种不同的岗位,使每个成员都能在适合自己岗位的前提下,为班级家园的管理发挥所长,出工出力。
班主任要根据每一个成员的特点和能力,设立了多种岗位,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管理别人,有机会为班级家园服务,帮助每一个成员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每一个成员自信健康的个性:
——学习优秀,综合能力强的家庭成员经过民主选举安排为班委。因为他们脑子灵、点子多,能带领班级的同学开展更多的活动。
——学习优秀,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家庭成员经过民主选举让他们担任各科课代表、各组的组长。课代表要负责各科课前的准备、课后的评分。组长每天都要负责收发语数各项作业,工作量较大,而这些人做事认真踏实,能胜任工作,同时在每天的工作中,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习较差,综合能力强或学习较差,综合能力较弱的家庭成员平时在班级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甚至在其他成员心中的形象不好,因为他们成绩不太好,有的纪律性也较差。为了调动这些成员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重新塑造形象,就设置一些特殊的岗位。
(四)建立以自我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机制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潜能的开发与发展,不是 5 一蹴而就,而是要给他一个适宜于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以自我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机制。
1、建立以自我教育为主线的自我约束机制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落实学生“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地位。学生是班级的主角,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治能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型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开放、民主的、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学生班主任”,在班级中按学号每人轮流当一天“班主任”。在这一天中,其工作职责是组织全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做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督促检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以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意识行为,变“别人要我干”为“我必须这样做”。由于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因此,即使班主任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开展工作。而在这过程中班主任并非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建立适应新课程的班级活动形式
班级活动是形成班集体的基本载体,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没有活动就没有真正的班集体。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和上进心。新课程强调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合作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改革由教师包办代替的空洞说教的“保姆型”或“警察型”的管教式的班级活动模式,建立由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班级活动模式。要本着“活动主题关注学生热点、解决学生难点、锻炼学生能力”的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同时,班级活动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走出班级,走出校门;走入社区,服务社区,是新课程理念的一大创新。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引入新课程的理念,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的各项工作不断进步,改变了以往班级工作过于僵化、千佛一面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和谐、公平、人性化的班集体。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然选择。我们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加区教委的指导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教改实践带动学校的学科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倡导全员参与、全方位投入、全过程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大兴教科研之风,为学校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简要回顾
在实践与研究中,我们以分析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基础,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根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2006年11月,学校承担了地区和加区组织的《小学语文能力评价研究与实验 》课题推进会的教学研讨活动,推出的语文研究课两节,省语委办到加区进行小学一年语文教科版教材调研评估到我校听课评课指导,曹雪飞、王丹华在专家的亲自指导下做课,课堂形式别具一格,意义深远,体现了新课改实验的整体性,均衡性,促使我校参与新课改的教师在自我成长的道
1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07年地区组织的课题推进会上李晓萍出课《掌声》,在“金烛杯”大赛活动讲课教师也纷纷取得好成绩,在担任地区校本教研现场会研讨活动中学校三、五年组的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教学研讨获得与会的赞赏。几年来课题活动丰富多采,通过丰富的科研活动,使学校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二、研究目标
1.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和应用,形成操作性很强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取得显著的课堂教学效益。
2.探索并构建小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3.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细则。
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改革、规范和不断完善。
三、研究内容
1.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师备课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2.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如何创设有益于构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氛围,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等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3.教学监控策略的研究。它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四、研究措施与方法
(一)健全教育科研机构,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是课题研究得以深化的关键,建立了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建立了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 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管理体系。
(二)健全制度管理,促进教育科研规范开展
根据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自身特点,逐步健全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制度,如:《教育科研的常规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的学习制度》、《课题研究例会制度》、《科研资料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的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促使教育科研工作落到了实处。为了使科研活动落到实处,我们积极开展校级科研活动和区级展示活动,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我们确立了学校的主课题,并形成了从主课题到教研组到教师个人的三级课题网络。为了保证课题正常运作,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①开学初制订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③每学期上好一节课改实验课;④每月上交一篇理论摘抄和教育随笔;⑤期末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总结。教科室对“五个一”进行考评,结果纳入教师平时考核项目。教科室积极优质课比赛,定期召开学术沙龙。每学期都邀请教研员来校讲学指导。在教师中大力推进读书活动,每月至少去阅览室读书两次,开展教师读书笔记展览活动。
(三)建立了以分析有效教学策略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研究伊始,我们就认真学习了相关课题的理论,但是如何把课题的研究和教师教学的自觉需要结合起来,怎样在教学中实施我们仍感茫然。一次偶然的研究课让我们找到了研究方法。
在一次研究课后,三年级组的几位老师的评课让大家耳目一新——以前大家评课就是走走过场,泛泛而谈。而这次评课,评课者有备而来,紧紧围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策略”这一研究课题来评课。寻找课堂教学中问题所在,研讨教学策略和学法的改进方法,通过对一节课的研究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在研究时,以日常教学中的各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教师们在教
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障碍、问题,共同确立某个课题作为本学期的研究主题。课题组老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学预设,然后轮流试讲一次,其他老师根据自己在课前所确定的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分析思考,研究者与执教者共同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作出合理解释和重新决策。
(四)建立了以分析有效教学策略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迫切地感受到: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有效、低效还是无效,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评价细则去衡量。课题组的教师在反复观摩、实践、反思、研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五、研究效果
1.教师教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研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了教学行为,提高了研究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教学行为已经从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不仅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还落实到了教学行为上。
2.教师教学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回顾研究之路,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实施策略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多人次被评为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单位,优秀论文十于篇。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六、思考与反思
我们看到收获时,也在思考我们仍然需要努力的地方。第一,提高教学研讨活动的实效,保证每位参与教师有明显收获,在个性与共性上如何体现与结合好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第二,丰富校本研训形式,满足教师不断提高的研训需求。并为教师提高个性化服务,促进更好的个性化专业化成长。第三,加强课题管理,提高教师研究课题能力。
今后,我们要在继续抓好课题研究的础上,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使实验成果上升为理论,为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而不懈努力。2008年10月
第三篇: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
《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对课程的性质、功能、内容、实施以及评价都进行了重新定位。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要求的提出就势必要引发旧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在这个环境背景下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概念界定:
1、新课程改革:新世纪之初,在全国推行的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以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为切入口,实现了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2、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它由“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和“活动程序”四个要素构成。
三、研究目标和理论价值
1、研究目标
(1)通过学习和培训,重新理解和认识课堂。课堂不只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引导学生的场所;课堂不只是知识传授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知识探究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执行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2)通过探索与研究,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3)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新型评价制度,强调评价功能的转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平时的阶段性评价。(5)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并在各学科教学中实践和探索新课程理念和思路,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推动大批优质课堂的涌现。
2、理论价值
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是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学生观,形成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的理论价值:该课题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面向学生的生活回归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凸现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从而更切实有效的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化。
它的实践价值:新课改增大了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以新的教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使我校师生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树立新型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观、学生观,逐步形成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模式。
四、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教育文献的研究,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调查法:在初一年级及家长学校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3)行动研究法:在对初一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预案,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充实和改进,提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4)个案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作具体研究,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分析档案,及时汇总。
2、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6——2007.6)
①加强市三中课改领导小组及课题组建设,明确人员职责和分工 ②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重点实施学科及年级班级
③查找、收集、借鉴相关课题的研究方法,组织课题人员学习、探讨
(二)实验阶段(2007.7——2008.7)①抽样调查摸底,了解实际跟踪情况 ②逐项改革,边实验边操作,积累材料
③教科室合理调控,修订计划与方案,实行阶段验收
(三)总结评价阶段(2008.8——2009.8)
①将实践所取得的材料分析研究,进行科学评价和经验总结 ②撰写研究报告,召开结题会,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指导和评估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措施
1、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意识的转变(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教学信念,它是教育工作者的认识、经验行为在其头脑中的系统反映,来自其对教学实践的理性认识,也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准则,对教学行为起着统率和指导作用。学校将通过专家讲座,理论学习、下发材料、观摩公开课、教研组、备课组研讨互动等形式从思想上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以使每位老师接受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的课改理念,真正树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思想。(2)定位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我校教师将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方式,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师角色,完成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
2、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转变
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可控制、可操作、可移植的清晰状态,是提高知识传承效率和质量的快捷手段和形式,但它使在学习过程中人的情绪、情感、个性、能力、创造性等受到忽视甚至压抑。而新课程环境下建构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讨论对话、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三年中,我们将围绕课改中心,大力探索各学科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之日趋完善和成熟;大力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力求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成为其能力形成、人格完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以上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具体为三个原则和六个优化: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以能力为中心的全面性原则,以活动教学为重点的活动性原则,使课堂根本摒弃传统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注入式”,“填鸭式”,“地毯式”而实现知能结构优化、时间结构优化、认知结构优化、信息结构优化、训练结构优化和创新结构优化。
3、新课程下教师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1)学校将开展各项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提高各年龄段教师对新课改课堂教学的认识,如“五四”青年教师大练兵、备课组长引路课、教研组长精品课,骨干教师展示课等。在这些活动中,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能得到锻炼,提高参与课改、参与探索课堂模式建构的积极性。
(2)学校提倡备课组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力求提高备课的质量。学校明确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即课堂教学结束时要使学生达到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明理到导行,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要求;为此,该目标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高度统一。(3)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要写教后记,并定期进行检查。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4)学校建立完善的随堂听课制度,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5节,加入“导师”制的年轻教师每学期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0节,每堂课后及时写听课评价并上交教导处。通过听课制度的推行,尤其是让所有行政干部(特别是校级领导)始终坚持关注第一线的教学实际,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情况,并准确记录。每周一的例会上由教导主任汇报听课情况并作简单评价与分析。以此把科研视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尝试将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为学生营造被接纳、被信任、被尊重及真诚对待的课堂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被肯定和欣赏。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
(5)每学期学校都将召开学生座谈会,通过发放学生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各位任课教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对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做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六、组织管理
1、在校长直接领导下,学校教科室全面负责,各教研组密切配合,课题组人员具体操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与开拓性,同时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力争快出成果,早出成果。
2、建立课题信息库,课题人员经常进行情况、资料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定期交流学习。
3、时间、经费、设施向课题组适度倾斜,使组员有充分的研究条件和研究设施开展研究工作。
4、确立子课题,分组实施。我们确立了如下三个子课题:
(1)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意识的转变(2)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转变研究(3)新课程下教师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5、定期进行总结、鉴定、考核。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但随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日益改变着教师的教学。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观念和行为上重新审视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更是一种科学。教学问题不仅有来源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用实验、观察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伴随着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开展,有效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㈠有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于逾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㈡有效率。教学效率可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或者表达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㈢有效益。是指教学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的理念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从教学活动的目标与结果来看,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应该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得到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
能。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结构分析发现,“学生投入”和“教学投入”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两个变量组。其中的“学生投入”是学校教育无法在短期内施加影响的变量,相对于“教学投入”而言,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成是恒量,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我们重点分析“教学投入”对有效教学的影响。而“教学投入”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活动。这种观念具体表现为:①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决定。教学活动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②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着教转。教师多关心怎么教,而少关心学生怎么学。教师多关心这堂课上得好不好,而少关心这堂课学生学得怎么样。③以学科为中心,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地理教学的目的似乎变成是培养成千上万个地理学家,“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想根深蒂固。④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围绕着几本教科书。教科书变成该学科的“圣经”。离了教科书,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
2、在传统教学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教学行为,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能,具体表现为:①盲从性教学行为。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缺乏主见,盲目赶时髦,形式化,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如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滥用表扬,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曲解对话,削弱基础,等等。学生活动量大了,但思维含量少了。②强制性教学行为。表现为教师凭着社会赋予他的与职业具来的权力,凌驾于学生之上,一切“教师说了算”,“我教你学什么,你就得学什么”,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讲解过度,指导过度,包办代替,课堂交往和有效互动建立不起来。③偏失性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得到整合。④偏见性教学行为。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的满足状况,在课堂提问、课后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对优生、“后进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⑤随意性教学行为:一些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效率效益观念,一味强调增加学习时间和刻苦用功,教学中存在着只问产出、不问投入的偏误,从而使许多学生的学习处于投入大、负担重、效率低、质量差的被动境地。⑥阻隔性教学行为。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取的“秧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范围与互动方式受到限制,课堂中处于“活动地带”(教室前排和中间地带)以外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空间阻隔”。这些学生离教师较远,很难与教师通过眼神、表情进行交流,很少得到教师的暗示和及时反馈。除了空间阻隔外,师生之间的阻隔还包括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阻隔。
三、地理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并获得成功。教师应积极面对每个学生身上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观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地理课堂教学不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而是一种交流、互动的过程。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能动的反映。主体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和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互动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①交流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等。②交流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准备阶段的目标制订、教学材料选择、学生起始能力测定;包括实施阶段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还包括评价阶段的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评价。③交流方式的多元化,包括直接的对话交流,通过网络媒体的交流,可以个体与个体的交流,可以个体与群体的交流,可以小组与小组的交流。
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绝对主体、权威的状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体现师生平等的观念。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平等的合作。有效教学应当在一种平等尊重的气氛中进行。
4、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来自于生活中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同化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包括生活化的地理问题、生活化的地理案例、生活化的地理活动等。
四、地理有效教学的七类策略
㈠目标制订策略
1、制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告知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或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2、陈述学习者可观察到的行为。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测量、可观察、可评价。如计算、写出、归类、画图、列表等。
3、详细说明学习者行为产生的条件。如“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画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条件要素包括:需要利用的材料,材料的来源,时间因素,行为出现的地点等。
4、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的制订有时可以让学生参加,如一些地理活动课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制订。㈡真实性教学策略
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与学生个人、家庭、社区经验相联系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要把学校抽象的知识真真切切地下放到现实生活中去,与家长、社区多多合作,找到学习与参与的合适方式。
1.尽可能地以学生已有的家庭、社区与学校经验为基点; 2.根据学生熟悉的知识与用语,设计对学生有意义的教学; 3.帮助学生把他们的所学应用于家庭与社区; 4.师生合作设计以社区为本的学习活动; 5.向家长提供机会,参与学校教学活动; ㈢提高教学清晰度策略
1、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的、逐步进行的教学次序。当然具体次序应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针对逻辑性强的新知识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呈现教学目标—提供先行组织者—用讲授、图解、示范等来解释新知识—回顾总结。
2、要使用清晰的语言和明确的地理概念和术语,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
3、避免养成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如口头禅等。
4、教学目标要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最好能在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
5、设计并展示小结性的板书,清晰的说明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㈣教学对话策略
1、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把学生的日常用语引入教学对话中。
2、注意倾听学生的谈话或回答,并及时做出反映。尊重学生,尽可能不伤害学生。
3、对学生之间的讨论要适时加以控制和管理,事先告知讨论的规则。
4、师生对话中,应让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机会,尽量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㈤课堂提问策略
1、提问的数量和难度都应该适中,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
2、提问的时机应把握恰当,做到课初、课中、课末均有问题;尽量做到先易后难。
3、提问后应留给学生几秒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再让学生回答;回答后,也应稍等片刻再做出反馈。
4、尽量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避免集体回答。
5、学生回答有困难时,不要马上换另外学生,而是进行适当的暗示,做到学生回答的成功率能达60%-70%。㈥组织管理策略
1、使用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将学的新内容中来,如挑战性或生活化的问题,视觉刺激、举例等。
2、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变化目光接触、语言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混合使用各种奖励手段;偶尔使用学生的意见来教学等。
3、以最小的扰乱课堂的代价,制止不当行为,保护教学时间,如预先制订课堂纪律条例等。
4、四处巡导监督学生课堂作业,检查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肯定和赞许。
㈦反馈评价策略
1、做到及时评价,不论是课堂内的回答、讨论,还是课外的作业、测验。
2、既有表扬也有惩罚,以表扬为主,惩罚为辅。表扬应该有意义,惩罚要适度,不能伤害学生。
3、制订测验安排进度表,并提前告知学生。包括课堂内的练习,章节练习,单元测验等。
4、作业、测验的难度适中,与之前制订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 崔允郭 《教育参考》 2003-6
2、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 张璐 《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0-11
3、再议有效教学 张璐 《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2-3
4、有效教学方法 鲍里奇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黄习315700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马建华
【摘要】: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使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判断自身行为的有效性,那么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极大地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对新课程有效,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成效。文献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理论界对着眼于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仍显不足,体系的建构还很不完善,更缺少对新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效指导。因此,本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以及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和教师在实践中的行为转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澄清人们对教学行为的模糊认识,为广大教师在新课程中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在本研究论文的视野里,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生活中的生命活动方式,是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教学行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教学行为是联系教学系统中观念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纽带,可以改造教学观念,选择合适的物质条件,主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学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于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可以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被划分成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教学行为,所以人们总是以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来表达对教学的价值追求。因此有效教学行为的判断也应以
课程与教学目标为依据,有效教学行为应是对课程与教学目标有效的行为,无效教学行为则相反。本研究表明,有效教学行为在总体上表现出时代性、文化性、情境性、整体性、功能多样性和有效的相对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现阶段的中国,由政府制定的新课程标准理应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代表。据此,现阶段有效的教学行为应是对新课程标准有效的教学行为。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行为应该体现出开放、解放、反思,支持以及公平的特征,符合世界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发展潮流。本研究的观察结果证明,中小学教师正在努力摆脱传统的影响,开始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衡量自身教学行为以及整体教学的有效性,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行为逐渐丰富,并向开放性、目标的整体性方向发展,这些变化标示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教学秩序管理和教学时间管理都面临着挑战,学生的两级分化严重,教学行为的个体适应性不足,教学行为的使用比较刻板,教学行为选择具有随意性,更缺乏理性的引导。目前,我国 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全面推进阶段,教师新的教学行为方式还没有完全确 立,旧的行为模式也很难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变革,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我们应将问 题作为新课程改革深化的契机。
导言7-10
一 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10-25(一)什么是行为10-11(二)教学行为的概念11-16(三)教学行为系统的多重分类16-22(四)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22-25 二 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25-32(一)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时代性25-26(二)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文化性26-27(三)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情境性27-28(四)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整体性28-29(五)有效教学行为的功能具有多样性29-31(六)有效教学行为总是相对有效的教学行为31-32 三 新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理性分析32-46(一)判断现代中国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标准32-38(二)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38-46 四 新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的实证考察46-76 (一)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学行为的转向46-56(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具体教学行为有效性特征的分析56-71 (三)课堂观察中发现的问题71-76 总结76-78
主要参考书目78-79 致谢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