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

时间:2019-05-14 09:2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

第一篇: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

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

崔 莉 芳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

一、建国以来党对社会矛盾的界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在这个过渡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毛泽东在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尚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是国内的,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最紧要的工作是尽快恢复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尽快解决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国民党残余的问题,将精力尽可能多的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刘少奇在八大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首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极低,生产力水平低,正致力于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正致力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时的中国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依然不高,人口多,物质文明还不 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二、十九大提出的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依据 当今的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增长到八十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一)从社会需求看

到2020年建党一百年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广泛,将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表现在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已经由量转到质的追求,例如买东西不再问有没有,而是看质量好不好,工作之余出现了更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样的生活中,如果还单纯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多方面的需求。

(二)从社会生产看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 问世。”中国的科技水平在很多领域已经领先于世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就会给人们带来质疑,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三)从发展目标看

“十九大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与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整整提前了十五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就会使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缺乏底气,不具有强有力的信心。

三、从新界定社会矛盾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精髓,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首先要了解人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来,党看到了人民的需求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提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辽宁省,辽东、辽南地区的发展就比辽西北快,比辽西北好。我们的党能够实事求是揭示国家发展现状。能够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 布局很不均匀。生产力布局不平衡问题势必影响到教育公平性、收入水平、养老保障和居民日常生活品质,对幸福的追求,对安全的追求,获得感等。这说明,进一步推动我国发展,既要从全局解决生产力布局不平衡问题,也要解决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生产力发展不充分问题。实事求是阐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针对社会矛盾的转变,切实解决中国社会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十九大提出的社会矛盾转变的问题,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当下的国情,民情,实事求是的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在理论上做出的科学判断。

第二篇: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问题是在特有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出现的,表现出和其他国家很不相同的一些特征。

第一是民生需求重于政治诉求。

有调查显示,中国民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前六位都是民生问题,而且是基础性的民生问题,一般是社会保障、通货膨胀、医疗、公共卫生、教育问题、养老保险问题,还有一些地方对环境生态特别关注。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民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中国现在的主要矛盾问题,80%以上根源于民生问题。民生解决不好的话,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矛盾。

第二是劳资矛盾非第一矛盾。

调查发现,社会矛盾排在第一位的是官民,第二位是贫富,第三位是劳资,这与马克思时代很不一样。那时,劳资矛盾是第一位的。官民矛盾,一个原因是民众对于政府有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民众对于政府有些不满,另一方面,又离不开政府。民众对于政府有着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惯性依赖,有事不找法院,什么事都找政府。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定位的错位、缺位、越位。现代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公共服务型政府,而我国在毛泽东时代是全能型政府,改革开放后实际上定位为经济型政府。现在,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还是温家宝总理,都强调公共服务型政府,但我们政府这个公共服务型组织角色扮演的还不是很好,甚至缺位,民众的需求得不到一定的满足。另外,有些官员在具体工作时,直接侵害了民众的利益。本来民众对政府就有很多要求,对政府很依赖,现在既满足不了他的一些要求,还损害他的利益,官民之间肯定会产生矛盾。而且有些地方的政府理念没有转过来,甚至有的时候跟民众对立起来,直接引发了官民之间的纠纷、矛盾和冲突。

第三是个案问题容易演变成群体化的矛盾。

在实际中,50%的群体事件原本是很简单的个案问题,但由于处理不好,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地区化的、规模化的、群体化的社会矛盾冲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05年6月,安徽池州的一起普通交通事件,就是因为传言政府袒护“老板”,进而引发了一起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有调查证明,中国的群体事件有个特点,卷入群体事件的绝大多数人往往与诱发群体事件的导火索无关。这说明,现在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改善,主要群体有弱势化的趋向,人们心里不满,需要发泄,找到机会就借机宣泄、借题发挥。所以,有学者把这种现象叫做无直接利益冲突。

第四是利益诉求方式(抗争方式)总体上相对温和。

和别的国家比,在中国现阶段,民众抗争方式总体而言以温和的方式为主,激烈的利益诉求方式只是少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上访、静坐、集体“散步”等方式。马克思时代工人运动是捣毁机器、捣毁工厂,更进一步的是拿起枪支走上街头,推翻现有政府,成立了巴黎公社,与政府有激烈的冲突。而现在我们国家不是,这跟民众的理性行为方式的选择有关。

中国民众总体上是比较理性的,普遍会考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性价比。一方面要扩大影响,引起上级的重视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避开违法的嫌疑,以不被界定为违法行为为出发点,减小自身的风险,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于是,种种温和的方式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从历史上看,引发激烈暴力行为有几种可能性。一个是极端的生存危机出现,容易引发暴力事件。而这种情况在大部分国家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除此以外,还有三种容易诱发激烈冲突的因素,而这三种因素在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在中国或是一去不返,或是压根没有历史基础和民众基础。哪三种因素呢?

第一种容易引发激烈冲突的因素是极端意识形态。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陷入到极端意识形态中,那就意味着势不两立,不同的群体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我们国家曾经经过这个时期,即“文革”时期,一个民族陷入了疯狂。

第二种因素是极端的种族主义。中国在这个因素上既没有意识基础也没有现实基础。史上最典型的极端种族主义代表是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宽容、包容的民族。在汉族成长的过程中,汉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混血民族,是上百个民族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也是空前的,他不排斥任何一个民族。当希特勒打击犹太人时,犹太人往各个国家跑,别的国家都拒签,可是一个中国领事就发了几万张签证,一大批犹太人跑到中国来,到上海去了。所以,犹太人对中国非常感恩。

第三个因素是极端的宗教意识。极端的宗教意识把异教徒甚至是本宗教中不同的派别视为敌人。中国从历史上来看,极端宗教意识是没有基础的;从现实来看,也没有民众基础。所以,在中国没有极端宗教意识膨胀的可能性

第五是解决问题处两难境地。

中国复杂的社会矛盾此起彼伏,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如,房价太高了,但打得太低也不行,打得太低会让大批中等收入人群的财富严重缩水,而我们很重要的目标是要造就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再比如说劳动权利的维护。如果把劳工标准提得很高,那么企业成本就会提高,而我们国家现在大多数制造业利润都不高,出口产品是微利,人力成本增加,加上人民币又在升值,那产品怎么能卖得动。尤其企业一旦倒闭,对民众影响就更不好了,大批的人会失业,连工资都挣不到,这就是两难。

第六是社会矛盾生长空间较大。

从社会矛盾演化的角度看,现在只能说社会矛盾刚开始不久,生长空间较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新的一轮城市化“大跃进”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问题。各个地方正在或准备开展新一轮的城市化“大跃进”,我们中国有一百八十多个地级市提出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这是很吓人的,美国也没有这么多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个“大跃进”一旦开始,大量的征地拆迁,新的矛盾就会形成了,围绕着强行征地拆迁就会形成新一轮的社会矛盾。

二是以往历史遗留问题的“倒找”。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没有相应配套法律,就“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做法往往没有法律依据,现在,人们法律意识增强了,倒过来一看不对,这也引起了很多社会矛盾问题。

三是劳资矛盾和纠纷将会大幅度上升。劳资矛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城市化在推进,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劳资关系覆盖面越来越大,几乎覆盖所有的领域。而且劳资关系的特点是集中程度高,组织纪律性强,在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别的地方可能联合性地作出反应。另外,现在民众维权意识、平等意识开始增强,但现有《劳动法》又有偏差。不出意外的话,劳资矛盾未来几年将会超过官民矛盾,跃居第一。中国未来是否能够和谐、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资矛盾如何解决。无论是从一个层面还是从主体的角度来讲,劳资矛盾都将占据着压倒性的位置。有两个数据能证明这个问题:从1997年到2006年这10年间,中国 GDP 每年增长幅度在10%左右,而劳资纠纷案件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而2008年这一年劳资争议案件比前一年上升了98%。对这个问题必须有前瞻性考虑,一些政策调整和安排应尽早着手

第三篇: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从开源节流,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等等方面着手,降低生产、加工成本的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就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其收入而开展的,这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同时也是在为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准备;

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可参照前文,基本没有大的出入,大目标一致,意义大同小异

答: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环静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争力。最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三、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1、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尽然要求。

3、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4、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5、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6、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7、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安定和边疆安全。

8、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的意义: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4、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6、建设资源节约型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篇:新时代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时代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晋江市首峰中学:杨少伟(2013、4、22)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进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课改。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新世纪的教育职业要求教师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而充实、提高自己的智慧与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成为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教师还应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教师还应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而今天,新课程是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外在表现形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为手段.涵盖学校生活各方面的一次整体性变革。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要用新的理念.演活自己的角色。教师角色的职能转变应当是新课程得以全面实施的首要条件。没有教师的变化,就不会有课堂的变化,也就不会有学生的变化,也就不会有师生关系的变化,也就不会有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新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从传统的教材教法走向课程。所以,应当给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

1、变“塑魂的工程师”同时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定位。是对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充分肯定,但新时期的教师同时还应当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把握住学生在新形势下的特点,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学生的品格、智力、非智力因素等都是教师开发的资源,必须进行因人而异、科学合理的开发,促进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和培养良好的思维、智力品质,为其将来的成长、学习、工作、做人打下良好的智力、品格、精神基础。

2、变“辛勤的园丁”同时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种定位,形象地肯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功能.但它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教师只能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朝着止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绽放出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人生之花.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3、变“无私的蜡烛”同时为师生互补的发展者。

“教师是无私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种评价,是对教师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爱岗敬业精神的高度赞扬,但它忽视了教师的自身发展。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育环境和气氛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身示范,彼此尊重、信任,师生才会有良好关系的建立,学生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才会打心里信服教师,才会主动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进而在活动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变“桶水滴注的巨匠”为学生探究的促进者。

质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质疑,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传统的说法是“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种观点是对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的要求和肯定,也说明了一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即教师主动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多少,学生接受多少。这样就把学生置身于被动地位。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确定学生存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探索中求知,去温故知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才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5、变“甘为人梯的导师”为教育教学的创新者。

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以及教育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和把学生当成“贮藏器”,而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由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教学.由偏重教法转向偏重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面向少数”转向“面向多数”。

6、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策略

(一)“反思日记”制度化

要求教师具有反思能力和对反思性教学的强调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理论层面的诉求,但是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这就涉及具体的实践教学操作问题。笔者认为,以反思日记为载体的方式是形成教师反思能力与批判精神,进而取得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主要策略。下面以一个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案例来说明反思日记对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性。

案例:一名教师的教学反思日记

“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接受任务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行动,我参与了离我比较近的两个小组的活动。这两个小组的组长迅速分配了角色后,组内的同学开始绘声绘色地朗读,其中一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朗读了两遍,另一个组有一名学生对组内其他同学的朗读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五分钟过去了,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朗读任务。这时我环视了一下教室,只有一个组的读书活动还在进行,我心想,按照时间计算,朗读活动已经进行了七八分钟,为什么还有的组没有读完呢?我只好再多等一会儿,这时教室里只有他们这组的读书声。或许他们不愿意过多地浪费大家的时间,或许他们真的读完了,半分钟后我们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在评课研讨时,碰巧听课的一位专家就在这个小组旁边,她告诉我一个使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情况:这个组从开始就围绕到底谁读哪个角色而争论不休,谁都想读自己喜欢的角色,谁都不愿意为顺利地进行小组活动而放弃自己的”个性“,小组长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最终这个组也没有完成分角色朗读任务。为什么小组活动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为了弄清原委,我分别找这个小组的4名学生了解情况。其中3名组员都说到:我想读某某角色,别人也想读。我又问他们:是读自己想读的角色重要,还是完成小组的任务重要?他们都回答完成小组的任务更重要。他们真是这样想的吗?我又找小组长,小组长是一名性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的男孩子。我问他:那 3名同学都想读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时你应该干什么?他回答说:”我给他们分配了,他们都

不听我的,我也没有办法。“(”我就想读自己喜欢的角色。“"我给他们分配了角色,他们都不听我的,我也没有办法。”这两个事实抓得非常到位,这可能也是在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障碍。)简单而又真实的回答使我意识到这节课以及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要使小组合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在本案例中,这位老师通过反思日记的形式,发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原本不是一个简单而是复杂的过程,这促使他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原来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遇到如此实质性的障碍,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疑,反思日记的形式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有利的,当前,教师利用“反思日记”,来转变其教学观念的方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更没有制度化。笔者认为,“反思日记”制度化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策略,只有这样才会更加有益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二)参与“教育科研”习惯化

教学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而反思的旨趣是促进教学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开始阶段。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教师参与科研的前提是基于问题的解决,这个前提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供了基础。在产生教育教学问题时,教师一般会有意或无意地想到,为什么产生这样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是否教学观念出了问题,如果是教学观念出了问题,又具体是哪些教学观念,等等。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思,产生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冲突,为其教学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其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过程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获得新教学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就会主动分析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对策。为此,教师查找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就问题求教于其他教师,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对话。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过程容易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改造和转变。然而,教师仅仅参与一次或几次科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积极致力建立各种便利的条件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并使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意识习惯化。实质上,教学和科研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教

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为科研提供问题基础,科研使教学更加有效。

第五篇:如何理解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国开电大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5月29日;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网上考试。

试题:如何理解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前提,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时代”这个词,在《辞海》中解释为:指历史上依据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新时代”的内涵有五点:第一,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联系上看,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第二,从我们承担的历史使命看,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第三,放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看,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第四,放到民族复兴的角度看,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第五、放在世界大局中看,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依据

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判断,一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依据。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两个“前所未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则是进人新时代直接性的标志。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是衡判时代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对新时代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就是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就是进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就是进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进入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就是进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就是进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新时代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时代变了,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时代变了,第一要务没有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993年,邓小平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十九大报告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发展起来以后面临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解决发展起来以后面临的问题,也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当然,这里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时代变了,初心和使命没有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同志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实际上就是向全党发出了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重要宣示。这个初心和使命,不会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而改变。

下载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讲 李娟 (2018年5月14日)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 我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

    理解新时代 领会新思想 要有新作为

    理解新时代领会新思想要有新作为**2018.03.15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

    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己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如下: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带动......

    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社会矛盾纠纷和由此引发的各类刑事、民事和上访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农村乃至全社会......

    “新三农”问题的社会矛盾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中国选择并一直维持了城乡二元结构式的社会体制和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农业被安排承担起了原始积累的重任,农民被限制在农村里、土地上......

    如何解决拆迁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问题

    如何有效缓解拆迁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问题 摘要:文明化、现代化的建设改造绕不开“征地拆迁”问题。“征地拆迁”的经济学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在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开发商......

    中国当今社会矛盾问题的几个判断

    中国当今社会矛盾问题的几个判断及应对思路与措施 第一、常态的、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 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怎么表现的?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具体表现为个别的地区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