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
社会心理科学 第23卷 总第97-98期2008年第3-4期总第299页
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
丁 玲 韦 炜
摘 要: 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的处境引起了许多的关注。这种特殊的处境对儿童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分析这种特殊的处境存在哪些因素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发挥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人格特征 影响因素 1.引言
留守儿童是在新时代中国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者是出国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由于诸如无法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经济负担不起等各种原因,他们的孩子都被留在家乡由他人(包括祖辈、亲戚、老师等)代养。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普遍认为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出外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儿童称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会受到影响,因此留守儿童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个弱势群体。近年来,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放在学习、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
众所周知,完整的家庭结构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的正是父母在身边的亲自教育。因而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引起了众多的关注。王东宇[1]采用陈仲庚修订的少年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对 206 名小学“留守孩”进行个性特征研究后发现,同同龄儿童常模相比,“留守孩”较为内向,情绪较不稳定。田小兵[2]在对 677 名农村 6 ̄l4 岁留守儿童采用 《儿童 l4 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 进行测查,并将结果与父母在家的同村儿童比较后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儿童表现出容易激动、焦虑、神经过敏性高同时伴随内向的性格特征。林宏[3]在福建省的大型调查表明,有 55.5% 的留守孩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 ”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等人概括了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 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谈、孤独; 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 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 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 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 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 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众多实证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更多人格方面的问题,那么留守状态到底如何影响留守儿童人格的发展呢?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呢? 这些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下面将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影响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等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2. 影响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
2.1 留守儿童的代养人类型及其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影响
按照李庆丰(2002)[6]的观点,留守儿童的代养人可以分为三种:(1)隔代监护,是指由留守儿童的祖辈(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监护。调查表明,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这种监护方式。眉山市妇联、市妇儿工委(2005)对 3118 名双亲外出留守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照顾的,占全体留守儿童的 81%。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养的留守儿童普遍具有任性冲动、自制力差、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等人格特征。祖辈相对来说,年龄已经比较大,体力精力都已渐渐衰退,且家事繁多再加上若是多个孩子寄养,根本没法全身心的投入照顾正值青春年少的儿童。因而,对这些孩子往往采取宽容放任的态度。大多数祖辈文化水平低,只懂得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没有选择的满足,只满足孩子物质的温饱,而完全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使这些儿童普遍具有任性、放纵的特点。王东宇[5]对福建省福清市 6 所中学的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采用民主教养方式的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溺爱的其次,放任、专制的最差。溺爱的更容易使留守孩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儿童的智力发展,好奇心及其知识水平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祖辈,导致长辈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威信,使他们不听长辈的话,从而养成了他们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的习惯。
(2)上代监护,就是由留守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朋友)监护,更多的是由亲戚(如姑姨叔舅等)代为抚养。亲戚朋友大多有自己的孩子在抚养过程中难免偏心,就算亲戚朋友对留守儿童不偏心,也基本是只一味的满足物质需求,生怕孩子的父母怪罪,而不顾孩子的精神需要。另外,代养人自己也正值青壮年时期,自身事务繁多,负担重不能够也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在关注留守儿童上,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有强烈的被忽视感,从而造成孩子抑郁压抑,忧虑不安,自卑拘谨,冷漠寡言,敏感过激,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的心理。(3)自我监护型,这种情况是在没有祖辈和 亲戚朋友可以代养孩子的情况下,而孩子达到可 以照顾自己的年龄(大部分到初中阶段左右),父母不得已采取的方式。虽然孩子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但缺乏父母双亲的爱,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而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其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自律性都还未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差,他们的社会化都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才能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因而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往往难以抵御社会的各种诱惑而形成各种不良嗜好,如沉迷网络,抽烟,早恋等。而父母由于对这类留守儿童的愧疚,往往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满足,给他们大量的钱,供其自由支配。这就更增加了儿童形成不良习惯的几率,使他们往往铺张浪费,不懂得节约,自律性差,为所欲为。
2.2 亲子分离时间以及亲子沟通频率和效果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影响
周福林、段成荣[7]曾经总结了留守儿童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 父母外出流动多长时间的孩子可以被视为留守儿童,是 1 年以上,还是半年以上,或者 3 个月以上,或者其他时间长度标准?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未得到一致的答案。大部分研究没有明确的讨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对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亲子沟通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而不良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密切相关。不少研究表明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人格发展、情绪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亲子沟通良好的儿童比亲子沟通不好的儿童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更小[8]。
人们之所以把留守儿童视为弱势群体,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或者父母的一方不在身边,无法给予这些儿童父母应该给予的关爱,缺乏必要的亲子沟通。那么这种缺失,必然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由于经济以及工作等原因,很多父母无法经常回家看望孩子,甚至很少打电话回家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的儿童心理问题越为突出。与父母的长时间分离,儿童缺乏必要的爱和支持、信任感和安全感,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敏感、偏激、孤独的性格特征,特别容易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无法回家看望孩子的情况下,大多数父母是以打电话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孩子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对孩子来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他们与父母交流的唯一渠道和途径。沟通的频率和效果对亲子关系和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父母经常主动的打电话回家,能够适度的缓解留守儿童独自在家的孤独感,使儿童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沟通效果可以包括父母是否对孩子谈论的内容感兴趣,是否能够理解孩子,是否能够更多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而不仅是物质需要,是否能够满足儿童情感交流的需要,这些方面都对孩子的心理状况有影响。如果沟通频率太低,沟通效果不好,对于尚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儿童,容易形成不正确的归因,如父母不关心自己,不爱自己,长此以往,儿童容易自暴自弃,形成极端的性格如暴躁偏激或极度自卑。相反,如果沟通频率高,沟通效果好,可以一定程度弥补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不良影响,让儿童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减少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概率,也有助于儿童的人格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3 父母教育观念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影响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行为习惯,儿童都会从父母那里获得学习的榜样。父母自身的素质和观念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虽然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教育他们,但是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仍然非常大。父母对留守儿童只关心物质需求是否满足,不注重满足精神需求; 父母一味的以物质供给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无条件接受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断的谈论如何赚钱、金钱的重要性,而忽视对孩子学习、做人方面的教育;父母自身变得势利,因赚钱而忽略孩子等等都会给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榜样。有的父母甚至不再以勤劳诚实来教育孩子,而亲自教育孩子要适应社会世俗;不再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而要求孩子学会圆滑处事; 不再教育孩子礼遇谦让,而教育孩子要争名夺利,不甘落后。这些都会使留守儿童变得惟利是图,自私自利,以为金钱万能,读书无用,导致他们不爱学习甚至过早的放弃学业,过早的接触社会,从而丧失了青少年该有的纯真和基本的道德意识,导致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
反之,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利用自己在城市或国外学习到的新的多元化的观念教育孩子,积极的引导孩子,那么对于留守儿童的发展有利而无弊。相对于留守儿童的所在地(大多数留守 儿童在农村)来说,他们父母所到的地方,无论经济还是文化一定更加发达和先进。那么,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吸取先进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文化知识来教育孩子,甚至父母把在城市的见闻告诉孩子,或者有机会让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带领孩子到城市增长见识,都能够给孩子形成积极上进的正强化,引导孩子设立奋斗目标,鼓励
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如学习),走出农村、走出贫困,走向先进的城市。这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归因,养成积极上进、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儿童能够对自己负责、有自己的目2.4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正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那么学校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很多老师的眼里,留守儿童大多是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仅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进行特别的教育,反而对他们有偏见,没法做到公平对待,把他们当作“心头刺”,甚至对他们采取放任不管的策略。留守儿童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以致他们厌学、逃学,更有甚者,流入社会成为街头小混混,危害社会。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和依赖感,没有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爱,道德情感缺失,只知道接受不知道付出,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对社会充满怨恨,是犯罪高发的人群之一。
倘若学校和老师能够对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见,老师能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留守儿童多加关心和照顾,并且鼓励其他学生热心帮助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不仅能够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独自生活的困难,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还能够让留守儿童体会到老师同学的温暖与爱心,弥补感情缺失,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3. 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从家长到代养人,再到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3.1 慎选代养人,为留守儿童提供关键的“保护性因素”
根据心理弹性理论,若把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亲情的缺失)看作是一种逆境,那么要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功能不受损伤,能够完好发展,必须为留守儿童提供关键的“保护性因素”。在心理弹性理论中,“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这里主要讨论外部环境因素对儿童的保护性。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其家庭结构不完整,能够给他们直接提供支持的就是他们的代养人。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认真选择留守儿童的代养人,最好能够选择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能够担负起教育儿童的责任的人来托付孩子。在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中,至少有一个成人能够很好的了解和理解孩子并能够很好的照料他[9]。有条件的话,尽量避免隔代抚养,已有研究证明隔代抚养对儿童的发展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代养人应能够真正关心留守儿童,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育,而不是为应付留守儿童的父母,抱着只要孩子不生病不出事就无愧于心的心态; 仅仅只关心孩子的温饱问题,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毫不过问,这些都是阻碍孩子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3.2 加强亲子沟通,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归因
为弥补不在身边所不能给予孩子的必要的关爱和支持,父母因尽量多回家看望孩子,无法回家看望孩子的情况应该尽量多打电话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关心孩子的需求(物质和精神必须同步)。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应理解孩子,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努力提高亲子沟通的效果,满足孩子情感交流的需要。并且父母应该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利用自己接触和学习到的先进知识和教育观念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对所处的困境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归因,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看待压力和挫折,帮助孩子往积极上进的方向发展。
3.3 消除偏见歧视,给留守儿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
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和老师首先要消除偏见和歧视,做到对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视同仁,并且对于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能够以充分的爱心和耐心来特别关心和爱护他们。对留守儿童,老师要多留一个心眼随时关心他们的状况,尤其是心理变化,争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他们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其他同学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如帮助留守儿童干家务,给成绩落后的留守儿童补习功课等,这样既能够拉近留守儿童与同学的距离,避免孤独感和被遗弃感,让留守儿童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的温暖,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又能够使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时间,更加专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业成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建立自信心。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应该想尽办法消除留守儿童的困境,帮助和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354—355. [2]田小兵、杨正伟,四川农村外出打工者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第5期. [3]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3 期: 132- 135.
[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 ”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 [5]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477-479. [6]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25-29. [7]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6 年第 3 期:60- 65. [8]张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4.
[9]屈卫国,心理弹性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7 年第 5期:32- 34.
第二篇: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人格品位
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人格品位
松桃县普觉镇猫猫小平小学
雷宗华
随着经济的腾飞,城乡之间的联系差距越来越短。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劳动力,而广大的中国农村便是一个劳动力蕴藏得十分丰富的“聚宝盆”。为了加大中国的发展步伐,我国各个城市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优秀待遇,在这些优秀的“糖衣炮弹”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抵制住金钱等各种手段的诱惑呢?数以亿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唱着改革开放的豪哥,开始一步步,一个个的向城市迈进。他们长年累月的在异国他乡工作,他们忍痛着离妻别子的悲恸,肩负着不敬不孝的骂名为的是什么呢?是为自己吗?是为国家吗?是为孩子们吗?谁又能够回答呢?
数以千万的家庭变得冷冷清清,数以千万的孩子变得冷漠无情。他们得到千万元的收获了吗?没有。他们失去的却是百个、万个千万也买不回来的情和爱。家里的孩子由谁来监督、抚养、照顾„„家里有老人的,由老人看管;家里没有老人,找亲戚、朋友来照顾。就是这么一群,原本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被他们的父母们活生生的遗留在遥远的家乡,中国的社会没有忘记他们,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留守儿童。
他们因为长期离开双亲们,没有得到父母的真实、亲切、贴身的关怀;没有得到父母们一同嬉戏的机会;没有得到“家”的温馨滋润。因而,在一天天等待中慢慢长大,而且是越“涨”越大。活泼、可爱长大成了孤僻、冷漠;温柔、自信长大成了倔强、残忍;礼貌、健康的的身心长大成了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他们面临着失去情爱,他们是真实意义上的“孤儿”,无家,无爱,无人问津,就这样渐渐地形成了以下独特的个性。
一、感情冷漠。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他们的确是铁石心肠。如在学校里他们与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他们的表现是格格不入的,像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似的。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原来,这群孩子长期没有得到亲人的的照顾、教育,相反的是长期和隔代人生活在一块儿。由于上上代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知识文化水平、行为处事作风等都烙有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具有时代性。尽管新的思想文化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没有动摇过,更没有被同化。如,他们在上学的途中或在校园里若是遭到其他学友们的殴打、辱骂的话,他们会作出:或回家告诉大人;或在学校大哭大闹,要死不活的;或干脆弃学;或另择学校转学„„他们的所谓的“大人”们或许来到学校兴师问罪;或在回家的路途中以以牙还牙的方式殴打肇事者;或不问青红皂白就在学校污言秽语一番。这些诸般事在乡村的生活中耳濡目染,数见不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群留守儿童得到爷爷奶奶们的超过度溺爱,变得胆大包天,无所不为,只要他们的武器:一哭二闹三上吊被请出时,他们的爷爷奶奶们没有谁不被吓一跳,只好万般都依“闹”。
二、思想狭隘、心灵畸形。俗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是每个人都有的事情,不必惊慌,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犯同样的过错的话,那就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了。在山区里成长着的那群留守儿童们,因为长年累月的生活都比较清贫、艰辛,爷爷奶奶们给予他们的零花钱寥寥无几,个别的就算每天花上一个“大洋”(一元钱),他们的脸上也绽放不出带笑的花朵。相反,社会上每天都有新鲜的玩意儿出现在眼前,“玩具”、“时尚”追求成了他们的生活主题。随着那颗颗好奇的天真的童心,他们是多么期盼自己能拥有它们。如,某天,看见学友带来一个新鲜的玩意儿,他们总是投去羡慕和霸占的眼光,或许趁学友不在时偷走他的玩意儿;或者悄悄地拿出去毁坏,再在他的文具里填上一张“我没有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的纸条。倘若老师追查到他们时,他们常常逃学,不上班主任的课。课后,看到老师去他家家访时,他早以人去楼空,见到的爷爷奶奶们也只是口上说说要教育罢了,并没有多少人真真的去管管他们。在中学里,时常还会看到有追求“时毛”的影子:女孩子穿高腰衣,低腰裤,整个儿身体有三分之二露在外边,远远超出了“冰山原则”的要求。冬行夏令,给人一种四季不分的感觉,染发,浓妆艳抹等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三、知识文化、技能差。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都很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等。即使被老师处罚重做的的学生,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老师的要求,不会把作业当作是学习的任务,甚至有些留守儿童干脆和老师理直气壮的理论,说:“不做就是不做”,他们的话里面带有硝烟味,他们要与知识、老师冷战到底。教师们面对这群孩子也是焦头烂额,无可奈何。再说新教育观也明确的提出:要信任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学生,在对待孩子时不能体罚、处罚、变相体罚等,要平等的把学生当成是发展的个体,用爱心去感化、滋润像橡皮泥似的孩子们。在我们的山区特殊环境里,我们大家都明白光用爱去教育他们,根本起不到效果。于是,许多老师采用“文武之治”,双管齐下来教育和管理他们。“文治”单枪匹马,左右碰壁后就换成“武治”,“武治”又遭到《素质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的制止。在寸步难行后,取折中之法,干脆形成这种共识:只要学生在学校和班级里,不发生伤、残、死亡等事故,把本职的工作做到就行了,学习成绩的好坏已不重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这样一种认识。因而,他们的学习成绩、文化技能远远地落后在其他学生之后了,再也和志趣相投的文字找不到一种默契和容身之处了。
四、不讲文明、不讲礼貌、不塑造个人形象。在山区里成长的孩子们,除了要抵制新鲜玩意儿的诱惑,还要饱受乡村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的戕害。在偏远山区里,土生土长的民族在这里生生息息,多年来形成的不良习气已经慢慢的变得可以被人们广泛接受、传播、发扬了。殊不知,这种自欺欺人的文化与先进的文化格格不入,互相排斥。如,在乡村的小路上有随便大小便的人,有出口成“脏”的“知识分子”,呼其名。取混名,揭伤疤等普遍现象。在这里没有尊敬、平等的立场,这里是没有公正的“人间地狱”。因而,这些留守儿童与否在街道、小路上可以随便大小便,不论身前身后有没有别的异性人,他们也是“外孙打灯笼——照旧”。我们的日常礼仪里有:“人要脸,树要皮”,可是,他们却认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假如老师在路边看到就会委婉或语气较硬的批评他们,他们也有对付你的法宝:“管你什么事”,好像老师不该干涉他们的自由似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每况日下,而没有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的机会,有时,你努力地伸出手去搀扶他们时,他们早就做好了把我们的手推开的准备。偏远山区里留守儿童们,存在着诸多缺点。我们的素质教育核心理念不是“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吗?“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当我们的留守儿童们在他们人生成长的旅途中,冒着风花雪月、狂风暴雨的摧残时,他们只能眼睁睁望着我们,如饥似渴般的等待着。我们怎么能让他们孤军奋战呢?面对着留守儿童的眼神时我们又有什么感想呢?我们该如来提高留守儿童们的人格品位呢?诸般疑问,笔者将从下面的观点来剖析留守儿童们的通病和治疗方案。
首先,思想品位的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位的高尚和低劣,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它是通过后天的长期不断培养、塑造、加工提验而来的。那么,留守儿童不是容易犯错吗?我们何不用高尚人格的人物故事来感化、同化他们呢?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杰出人物,如同银河星系的璀璨星光,永垂不朽。我们可以用先辈们的精神和事迹来消灭残留在留守儿童心灵深处的畸形思想,学习经典人物事迹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留守儿童们的情操、意志、智商等。读名著,读经典之作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其次,知识文化品位。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为升官还是发财?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读书的意义:读书是为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有礼貌、有品位的个体,学习知识是为了立足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我在留守儿童的档案里统计得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差,但他们的记忆力很好,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对待学习的恒心异变迁等,他们就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在对待这些问题时,我们的校园何不在学习园地、墙报、走廊等空闲的地方栽上知识文化的种子呢?让整个校园充满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学校处处洋溢着知识的火花,让点点滴滴的火花去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星星之火,让星星之火燎原起来呢?
最后,礼仪品位。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仪的品位的话,就算他知识如何的渊博,他也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也只能算是半个人、半成品。在中国的璀璨文化里,礼仪文化是中国人的灵魂文化。世间任何人都不能践踏我们民族的灵魂文化,继承发扬礼仪之邦文化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留守儿童们因为缺少双亲的真实情感的滋润,往往性格变得奇怪,难以接受和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多给于他们一点爱,一份情,一丝温暖,一缕关怀,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态度变得谦和起来。用爱的火花去治疗他们“结石病”。
我想,我们在教育留守儿童的时候,不妨试着去融入他们的生活,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心与心的摩擦产生爱呢?抱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态度去查找他们的病因,对他们采取对症下药的治疗。这样,留守儿童就不再是真实意义上的“孤儿”了。
第三篇: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必定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游戏者自身条件影响等方面。
第一节 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一、游戏机会
1.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到学习各门学科的困难,特别是没有参加过社会角色游戏的儿童,这种困难更为显著。由此可见,游戏机会的提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为儿童游戏提供“均等”的机会尤为重要。所谓“均等”即有平均、平等的意思,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要为儿童提供平等的、适宜的参加游戏的时机。
我们必须给儿童提供一个平等、适宜的机会,让每个儿童都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范围内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游戏,让幼儿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凭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拥有游戏的机会;最终并非每个儿童都能如愿以偿,但正式这种主动去体验的过程,让幼儿从中得到一种社会化的学习。
因此,为儿童提供均等、适宜的游戏机会,对儿童游戏的发展极其重要
二、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研究表明: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
在较长的游戏时段(约30分钟)儿童才有时间逐渐发展出社会和认知层次较高的游戏形式(包括完整的游戏活动、团体游戏、建构游戏、团体一戏剧游戏);而在较短的游戏时段(约15分钟)儿童没有足够的时间结伴游戏,不能相互协商、讨论或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建构材料,往往只从事一些社会和认知层次较低的游戏形式(包括平行游戏、旁观无所事事、转换行为等)。
三、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的空间,是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场地的大小、在室内还是在户外、场地的结构、空间的密度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1.室内环境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行为。
活动室的大小—不可用空间的大小
空间密度=——————————————————
儿童的人数
所谓空间密度是指每个儿童在游戏环境中所占的空间大小,即室内拥挤程度。不可用空间即指家具所占的区域、家具之间的狭窄区域、教师所占的区域等。
2.室内空间的安排方式也会对游戏的质量产生影响。
希汗和德发现将大型托儿所分隔成较小的区域,可降低粗暴行为的发生,并使自由活动时社会交往的机会增多。
3.儿童在不同的游戏角落,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社会性游戏。
4.游戏设备在游戏场地位置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设备放置在中央位置时,其使用率较高,且可导致儿童产生更多的相互作用的游戏。
5.游戏场地的类型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是指户外游戏场地的类型,包括传统的游戏场和现代化的游戏场。
四、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它既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同时对游戏的性质、内容等产生影响。
玩具材料的提供与儿童游戏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给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儿童在游戏中解决问题时就表现出更多的发散思维行为特征;给儿童提供没有固定玩法的游戏材料时,儿童就会创造他们自己的玩法;完全陌生和比较复杂的玩具材料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只有中等熟悉和复杂程度的材料比较容易导致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和练习性游戏行为的产生。
一个儿童如果在游戏期间,被提供的机会越多,发生新的学习的可能就越大。
玩具的种类决定了儿童对该玩具的反应。
一、父母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生活的气氛、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对儿童的抚养方式、家庭的结构以及家庭的居住环境等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
1.父母是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从外部实现的。
2.父母的作用会对儿童游戏的性质产生影响。
3.父母对待男、女儿童的不同方式,对儿童游戏中的性别差异影响极大。
4.父母对儿童游戏的影响,还来自于对儿童房间的布置上。
第二节
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一、同伴
同伴主要是通过直接参与、榜样和强化来影响儿童的游戏。
儿童是通过游戏与同伴交往的,而儿童语比自己年长儿童的社交经验有助于促进其社交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年长儿童还能促进年幼儿童游戏质量的提高。
同伴的性别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发生有影响,同时还影响着儿童对玩具的偏爱及其游戏的风格。
二、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
儿童游戏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自身的条件。
对2岁孩子的家庭活动和3-4岁幼儿的班内活动观察表明,在活动的选择上,男女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幼儿园里,孩子游子中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在社会性游戏中,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同性别的儿童作为游戏的伙伴。
儿童的性别还直接影响他们对玩具的偏爱程度。
三、健康状况
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其游戏也会产生影响。
威廉姆斯比较了2岁半和5岁半正常儿童与语言损伤儿童的象征游戏,结果发现语言损伤儿童的象征性游戏明显比正常儿童低。
迈徳斯研究了74名残障儿童的社会及认知游戏,结果发现残障儿童并不因年龄、性别、智商或残障程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游戏行为,但患有智障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非游戏行为或单独游戏行为,联合游戏或合作游戏行为的比例较少。
约翰森和艾希勒比较了一般儿童与残障儿童在玩具的使用及社会与认知游戏上的差异。虽然他们所处的教室环境不同,但结果却极为相似。
四、认知风格
有关学前儿童游戏爱好的研究发现,场依存性认识风格儿童的社会性兴趣更加明显。,而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儿童更喜欢单独游戏。
想象力的高低对儿童游戏也会产生影响。
第三节
二、电视
第一:看电视的时间影响游戏行为。第二:电视能促进儿童的想象和游戏。第三:电视妨碍或干扰儿童的想象性游戏。第四:看电视时是否伴随玩玩具对游戏的影响。
第四篇: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必定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游戏者自身条件影响等方面。
一。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1,游戏机会
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到学习各门学科的困难,2,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3,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的空间,是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场地的大小、在室内还是在户外、场地的结构、空间的密度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4,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它既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同时对游戏的性质、内容等产生影响。
二.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1,同伴
同伴主要是通过直接参与、榜样和强化来影响儿童的游戏。
2,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
儿童游戏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自身的条件。
对2岁孩子的家庭活动和3-4岁幼儿的班内活动观察表明,在活动的选择上,男女存在显著的差异。
3,健康状况
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其游戏也会产生影响。
4,认知风格
有关学前儿童游戏爱好的研究发现,场依存性认识风格儿童的社会性兴趣更加明显。,而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儿童更喜欢单独游戏。
想象力的高低对儿童游戏也会产生影响。
三.家庭的影响
1,父母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生活的气氛、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对儿童的抚养方式、家庭的结构以及家庭的居住环境等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
a.父母是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从外部实现的。
b.父母的作用会对儿童游戏的性质产生影响。
c.父母对待男、女儿童的不同方式,对儿童游戏中的性别差异影响极大。
d.父母对儿童游戏的影响,还来自于对儿童房间的布置上。
2,电视
第一:看电视的时间影响游戏行为。
第二:电视能促进儿童的想象和游戏。
第三:电视妨碍或干扰儿童的想象性游戏。
第四:看电视时是否伴随玩玩具对游戏的影响。
第五篇: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姓名:陈鑫媛 学号:2010411203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1班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陈鑫媛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1班,2010411203)
摘要:
创造力人人都有,尤其孩子。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活跃。许多理论与实践表明:发展创造力,能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1]因此,激发儿童的创造力非常重要。而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由还给儿童,儿童须先有自由方能创造。
关键词:儿童 创造力 培养 影响因素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自于自身潜能的发挥,而潜能的核心就是创造力。所谓创造力(Creativity),即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现有研究表明,儿童阶段的创造潜能的开发不仅可能,而且异常重要。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与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Creativity),即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发展创造力,能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因此,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三.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一)独立的人格: 美国创造学家吉尔福特曾指出,创造性思维中独特性(对于某一问题产生与众不同的观念的能力)是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2]儿童要有独立自主精神,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认识及观点,自信而不盲从,自尊而不骄狂,尊重但不轻信他人,勇于向常规挑战,勇于并善于怀疑权威,不满足已有的结论,能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待寻常的事物。
(二)坚定的意志: 从创造的含义中可看出,“创造”意味着创造一种过去没有的东西,这正揭示了创造的本质。任何创新的过程都包含对“旧东西”的“破坏”,“旧”既包含来自自身狭隘的思维定势的“旧”,也包含对固有信息的认知,期间必然会有坎坷、阻碍以及艰辛,这需要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既定的目标,百折不饶。[3]
(三)强烈的求知欲: 儿童只有对自己不知的,知之不多、知之不明的东西,保持旺盛的获取的欲望,才能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储备。
(四)已有的知识水平
创造活动是一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问题解决必须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加涅(Gagne)认为,问题解决的内部条件就是问题解决者必须能够回忆先前已经学会的相关规则,即相关知识。[4]斯腾伯格认为知识在创造力中充当重要角色,“我们不可能对一无所知的事物产生新异观念。”他认为观念以被证明有用的方式进行扩展、修正、联结时,创造性思维就产生了。[5]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中认为,专家之所以比新手能创造性地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是因为专家比新手拥有更为程序化了的知识和多而大的知识组块,以及策略性地使用知识,并且能够深层次地对问题进行表征。[6]我国学者董奇(1993)研究指出,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创造力与知识的量成正比关系。[7]因此,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要尽可能地丰富充实儿童的知识经验。然而,一般认为,儿童的理解力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就想当然地认为儿童只能做游戏,还没有能力进行知识性学习。这显然矮化了儿童知识性接受能力。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只要方法方式得当,儿童对那些高知识、高科技、高深的理论,以及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认可。因此,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无须只给儿童讲解小猫小狗的童话和寓言。当然,在知识经验摄入时要考虑方式方法上对儿童的可接受性。
很多创造都是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的,因此,知识水平必然会影响到儿童的创造力。
(五)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对创造力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智力水平低的人,创造性低;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性高。
(六)自由
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由还给儿童。而要实现这种自由,就是要保护儿童的需要、动机、兴趣,保护儿童的尊严,保护儿童的独到见解与独立人格。儿童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且要学会自我保护。只有学会自我保护,才能使自己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而有了真正的自由,才能拥有其他一切。
四.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一)保护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现实生活中,被成人无意识的扼杀的孩子的创造动机、兴趣、意识、精神等例子俯拾皆是。有相当多的成人不欣赏孩子的探索行为,有的甚至认为那是顽皮、淘气、故意破坏行为而斥责他们,这就扼杀了他们珍贵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有相当多的成人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创造与创新是可贵的,这就扼杀了他们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因此,当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时,我们千万不要用我们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而应该敏感的捕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加以正确、科学的引导。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想象和思索,以促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萌芽的发展。
(二)激发儿童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儿童乐于学习、积极创造的动力。教师首先要激发起儿童的兴趣,比如班里购置新的玩具,教师可以先自己操作,让儿童欣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兴趣一产生,儿童创造的动力就有了。另外,儿童在进行创造活动时,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对儿童产生创造性思维也会起到激励作用。因为教师的肯定不但能让进行创造的儿童增强自信心,了与创新,敢于创新,还能丰富其它儿童的想象,让每个儿童产生创造与众不同的事物的欲望。
(三)为儿童创造却轻松、和谐的表现环境
创造型人才的产生对精神环境条件是有特殊要求的。就创造性的表现而言,当一个人感受到最大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其创造性表现的最为突出,最为充分。教师要为儿童创设轻松、融洽、健康、活跃的气氛,鼓励儿童大胆想象,乐于创造;鼓励儿童勇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也不必有所顾忌,使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教师懂得孩子探索、好奇的个性,恰当的给予肯定和理解,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四)充分利用感观积累创造素材
创造性思维活动不是凭空而来的,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形象的支持。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儿童创造运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让儿童去看、摸、闻、听,在头 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慢慢的由依赖实物思维变成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为他们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条件和基础。
(五)让创造贯穿于日常生活
儿童对天空、对白云、对树影,甚至一个简单的原形都会闪现创造的火花,可以说儿童的创造力无时无刻不在。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密切注意孩子的一切活动,及时发现儿童的创造性,并加以肯定和指导。第六,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不同年龄的儿童知识经验是不同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注意有计划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只要我们注意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并能有意识的加以熏陶和引导,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创意的人,一个能以灵活的头脑来面对现实生活的人,一个有理性、有个性、有高度想象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晓艳.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安庆科技,2006(2)[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3]余思慧.浅谈艺术设计中影响创造力的变量[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12):40 [4] [美] 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王映学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 187·
[5] 张景焕.创造力投资理论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J].教育研究, 1998(1): 54-55·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6]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技术出版社, 2000(8): 188-207· [7]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