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宽容品质的缺失及教育对策
中小学生宽容品质的缺失及教育对策
“宽容是一种建立在对人与世界的多样性、真理的相对性与人性的多面性自觉意识基础上的理性和明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人生态度,是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所存在的差异、矛盾和冲突时所表现的一种成熟通达的美德和境界。”[1]宽容与纵容不同,宽容不是无原则地认同一切,宽容者有一定的限度,同时,宽容也不是冷漠,宽容是人们的一种自觉品质,是在认同他人的言行有合理价值基础上的一种积极克制,是对他人自由价值的尊重。总之,宽容在现代社会是一种重要的必需的品质,而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我行我素、专横跋扈、个人主义等现象盛行,表现出宽容品质的缺失。
一、当前中小学生宽容品质缺失的表现
1.人际关系冷漠
在学校中遇到事情不善于和同学沟通、交流,对别人的事往往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是社会的动物,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得与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交流、交往则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条件。现在,大部分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上下学时大多有家长接送,放学后基本上也没有与同学交往的时间,周末和节假日也都被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所占据。可以说,学生的交际面比较狭窄,对友情、亲情等体验不深,往往会有漠视感情的现象。如在家中对待父母不冷不热、谈不上什么关心父母;有的连父母的年龄都不知道,更有甚者需要钱的时候才去和父母说话,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和父母多说话。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狭隘的个人主义色彩,不为别人着想,一味追求自我的实现。
2.学校生活自私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家庭条件非常好,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往往看不起那些家庭贫困的同学,对他们的着装、言行等嗤之以鼻,甚至有的条件较好的学生之间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团体。在班级中,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也要恶语相加,甚至有更为不理智的行为。他们总是寻找别人的缺点,不去思考自身的缺陷,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宽容、理解与尊重。
3.学校学习自傲
因为学生的基础和物质条件不同,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请家教或者从网络等其他渠道获取知识,因而,认为自己学的知识“多”、“新”,就骄傲自大,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认为老师的知识“老化”,没有新鲜感,对老师所讲的东西不屑一顾。在同学面前自高自大,认为其他同学视野狭窄,处处不如自己。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建议不以为然,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合理意见,偏执己见。自己取得一点成绩就大肆宣扬,显示自己优于别人。
二、宽容品质缺失的原因探析
1.教育内容的功利化
教育内容的功利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着重教授学生要应试的文化知识,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往往是根据学生考试的科目来设置课程和分配课时,考试科目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他如思想品德、音、体、美等课程成为点缀。“考什么”就“教什么”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学生即将面临考试之时,那些“点缀”也直接被省略掉。在功利化的影响下,教育变成了有用知识的训练场,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学生在具体的、感性的教育生活中的自由尝试、真切体验受到排斥,学生的自我练习、自我学习、主动探索遭受压抑。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只有一种价值,那就是实用的知识;只有一种活动,那就是学习;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听话。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知识的暴政,宽容完全被抛弃。
2.教师宽容教育的缺位
教师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对学生的智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宽容教育的缺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宽容德行的缺失和教师在教学中的求同心态两个方面。教师的宽容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榜样。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正如乌申斯基所言,教师的道德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2]。因此,只有宽容才能影响宽容。教育过程是教师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有可能学习和模仿,特别是思想品德这方面。
3.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可以实时地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在网络中隐藏着大量不健康的信息,这对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很容易受到侵害,使一些学生产生错误的想法,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导致学生民族观念逐渐减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沉迷网络,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找到了“自由”,摆脱了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这样容易产生为所欲为的冲动,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三、培养学生宽容品质的教育策略
1.要注重宽容品质的培养
首先,要形成宽容的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宽容依赖于教育,教育为宽容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具有宽容品质的个体,并且通过“宽容的个体”发挥智慧、才能,培养出具备宽容品质的族群和制度。可以说,宽容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宽容理念,培养他们健全的宽容意识和态度,使他们养成宽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宽容的存在方式。培养具有宽容品质的“宽容个体”是宽容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包括培养个体的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在一定意义上,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境界,更是一种教育智慧[3]。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学生的宽容意识。如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因为集体观念的培养不仅是宽容意识的桥梁,而且能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利用广播、电影、多媒体,通过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道德情操;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使其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另外,学校可试着制定有“人情味”的规章制度,着力建设更具人性空间的学校管理环境。
2.教师要践行“宽容”
首先,要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宽容学生。许多教师往往把学生看得过于简单,以至于在他们敏感、微妙的内心活动面前表现出粗心大意、麻木不仁。如果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就不会对学生妄下结论以致误解学生。另外,教师还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否则就可能出现错误,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其次,要善于自我反思。教师的反思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的行为表现及其依据进行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过程。宽容的面很广,赏识教育、皮格诺玛利翁期待效应都可以成为它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期待都将成为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它们带给学生的是发自内心的震动。巴奴姆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不管他们如何表现,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如果老师心里这样定位每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那么,学校里将没有差生的存在了。对行为的反思,要找出问题,加以分析,将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才能寻根问源,找到症结所在。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映、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因此,只有不断地反思,才可能使新的教育观念在自己头脑中得以内化,才能使自己的行为不会背离理论与实践的要求。
3.加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从来都是双刃剑,提供信息平台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不良影响因素。当前,一些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充斥着不少冲突、暴力、凶杀等阴暗、丑陋的内容。这些不良和有害的信息对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念形成阶段,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成型,但却具有很强模仿、学习能力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那些充斥着暴力、色情的信息,具有诱惑力的游戏和赌博类的节目等,对中小学生造成的有害影响已经越来越严重。我国大陆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正处在起步和实验阶段,国家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培养要求。但是,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必需的,也符合我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需要指出的是,宽容有一个边界,超越这个边界,就走向宽容的悖论。正如波普尔所指出的:“如果人们主张一种绝对的宽容――即使对不宽容者也是如此,而且不保卫宽容的社会来抵抗不宽容者的进攻,宽容者就会被消灭,宽容也随之消失。”[4]
参考文献
[1] 朱家存.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2] 杨四耕,林存华.走向“宽容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4(11).[3] 张梦飞,周小花.论大学生宽容品质的培养.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统战理论与实践,2007(2).[4] 张俊华.教育宽容的四种境界.中国教育报,2008-06-24(06).(责任编辑付一静)
第二篇: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生命教育:不能缺失的人生一课
——从校园凶杀案看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2008年2月27日,广东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惨案。该校一辍学男生在学校晚自修期间,手持一把长刀在教室里行凶,当场砍死两人,砍伤人。随后,凶手刺伤自己腹部后从六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对这些如花生命的逝去,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他如此漠视生命。
生命为何如此脆弱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面对学习、生活、就业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由于自身欠缺经验和抵御挫折的能力,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面对困境、挫折,轻则怨天尤人;重则采取报复、毁灭他人的极端方式。由此产生的青少年自残,杀害他人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并日益严重。据统计,青少年侵犯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例数已占犯罪总数的30%。同时,卫生部门2003年“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此外还有200万自杀未遂。在中小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自述“特别想自杀”的占17.4%。
为什么一些学生面对挫折时,往往采取令成人难以想象的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呢?为什么一些青少年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草芥?为什么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把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或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呢?笔者认为这与我们的教育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生命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围着升学这个指挥棒转,升学率被看作是教育的全部,也是多年来社会、家长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同时,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受一些不良媒体和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学生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越来越淡薄;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的压力,一些价值观的扭曲,家长望子成龙的奢望,导致一些青少年内心痛苦,他们感到缺乏理解,生活压力太大;分数的压迫,考试的威逼,家长的训斥,老师的不满,造成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青少年采取了残害他人或自杀的方式。
以生命的名言呼唤生命教育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本。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
一、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首先提高全校师生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
所谓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简言之,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包括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尊重生命,更重要的是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这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此,我们推行生命教育,首先转变教育价值观,改变“重智轻德”,反生命的社会现象,使教育能够真正地以生命的发展为本直,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都关注生命,通过教育引导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多彩。
其次,加强师资培训、激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
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生命意识的强弱以及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教师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生命意识表现出来的示范效应和对生命意识相关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授和引导。教师自身对生命理解,对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因而,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配套激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很多学校已陆续开展生命教育,但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笔者认为,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
(一)教育对象的针对性
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应特别关注那些易冲动、易产生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少数“问题孩子”及受欺侮者。对性格孤僻、家庭情况复杂、经济贫困、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困难的同学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拒斥现象,要积极寻找原因,而不应让受欺侮者忽略、忍耐或者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生命贯穿了人的一生,生命教育是终身教育,应当让学生始终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把“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健康”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1、加强生命与安全教育。生命教育首先应是安全教育,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是人的基本人权,没有生命的安全就没有人的发展,加强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我们应要求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定期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及逃生的本领,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2、生命与健康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耐挫力和容忍度,乐观面对命运的挑战,活出人生的精彩,笔者认为在加强体育与健康、卫生与健康等教育的基础
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系统的向学生传授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知识,使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解决学生中一般的心理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学期还对应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排队,确定特殊学生名单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进行跟踪教育,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帮助,确保其心理稳定、缓和,顺利完成学业。
3、提升生命与价值教育。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重要的是活出价值,体悟人生的意义,这是热爱生命的升华。我们可以把理想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动力,让学生懂得正确的理想,并能激发其为追求理想作出努力,从而进一步确定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欣赏生命、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同时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自识、自省、自励、自律”,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让每一次的成功与进步成为生命成长中的活力,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发展。
(三)具体方法的针对性
1、通过学科教学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单纯是健康教育,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教育。学校首先要使各位教师明确“生命教育” 的意义,只有教师有了生命教育的意识,并且热爱生命,他才能将生命教育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教学中,才能在课堂上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可以将生命教育同一些边缘科学(心理课、政治课、品德课、生物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事例向学生讲述生命对于我们的重大意义。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他人生命和其它物种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
2、通过专题教育实施生命教育
充分发挥专题教育、国旗下讲话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3、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它在现实的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者理论,而大多是通过举动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特殊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育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如请交通管理员给我们作报告,讲讲交通事故对生命的无情吞噬;请消防员讲讲水火对生命的残酷毁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等,了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正确的生命意识。
三、启动立体化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项学校、家庭、社会积极互动的系统工程。需要三方面密切配合,实现立体化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家庭、社会各方面应该全力配合,形成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氛围,共同担负起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
为形成教育合力,我校通过举办“家长心理教育、生命教育学校”的方式来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帮助家长认识、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又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人的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命,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通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邓庆平表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当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辉煌。因此,生命教育应当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全面渗透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当中去。
第三篇:职校生学习目标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职校生学习目标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李春勇
摘要:学习目标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或力量,有证据表明,在有目标的条件下,即使不指导学生如何做,他们的行为有时也会比无目标时更具有创造性。目前,职高生学习目标普遍缺失严重。本文通过调查,对职高生学习目标缺失的几个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初步研究了相应的教育对策,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学习目标
目缺标失
教育对策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一叶无人驾驶的小舟,漫无目标的随风漂荡。目标对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可是我们的很多学生至今却没有目标或只有一些无效目标。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的调查分析,发现有27%的人,根本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多变;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87%的学生目标意识严重缺失,而只有17%的学生有相对合理可行的学习目标。因此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调查走访,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目标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追求“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 许多学生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希望学到的东西马上能用到实处。只对专业技能课感兴趣,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很不情愿,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
另外学生还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学习没有持久性,意志力不强,三分钟热度,常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久而久之,一直看不到学习效果,他们便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二、学习目的不清
我们的高中是职业高中,学生多是初三分流的中、差生或是普高招生后的落榜生,都是出于无奈才上的职高。据调查,职高生中真正是自己主动愿意、且有充分的学习预期,决心通过刻苦学习,争取学有所成的并不多。大多是他们的父母硬逼着来的,而他们自己根本就不想读书。因此父母也不指望他们有什么大出息,只是由于他们还未成年,出去上班不宜,晃在社会上又怕他们出事,自己也没时间管,就把他们推到学校来,让老师帮助管教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说,只要安分的待在学校把自己养养大就行,其他的都无所谓。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俨然把学校当成了“幼托班”!
三、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并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有两个:
1、有的同学由于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由父母代劳的,专业和兴趣不对口,因此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
2、有些学生对专业的期望过高,和实际不符,因此产生失落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就拿我们计算专业来说吧,很多学生在选计算机专业时,大多认为学计算机的肯定是每天都要上机做东西的,但实际上计算机专业还要学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比如,《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等课程。当实际与他们期望的有一些差距时,他们就觉得是被学校欺骗了,整天怨天尤人,惶惶不可终日。
四、抗挫能力比较差
许多学生的抗挫能力比较差,只要遇到一点困难、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受不了,对于突如其来的失败,有的学生甚至会大哭大闹。今年正逢江苏单招改革,且不论这个改革是好是坏,但当学生听到技能考试今年全省统一,并且要以满分300分的分值加入高考总分;而且从今年开始学校招生人数也要有所减少,特别是本科录取人数明显降低这个消息后,学生的学习劲头一下子就被磨平了,顿时没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个别学生甚至说:“这样一来我肯定是考不上的。这太不公平了,我们受骗了,我不读了,混个职高毕业算了。”许多学生只要遇到一点点失败和挫折就会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动力。
五、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许多学生看到现在社会上一些学历不高的人依靠一定的社会关系却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一年比一年吃紧,为了找到一份工作,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重新学习新的知识。这就给了我们的学生一个心理暗示,只要有“门路”,没学历也能找到好工作,再说了如果现在学了将来没有用的话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等以后工作了再学也来得及。因此,这些学生整天无所事事,生活没有了目标。
要帮助职校生重新树立学习的目标意识,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一、师生结对,帮助制定学习目标
就是一位老师负责对口管理几个乃至十几个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当然学习无定法,具体的学习方法还要靠学生自己去摸索)并且进行跟踪管理。对于他们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有长期的,又要有短期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具体我们可以遵循“目标分解法”来做,先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大目标,比如,要学会独立编写程序。然后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当然这些小目标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这些目标应当是他们蹦一蹦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无目的、无方向的生活。比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先把别人写的程序读懂,等到他能读懂程序的时候,我们再鼓励其模仿着自己写一段程序,等到他又能做到的时候,我们再试着让学生自己独立去编写一个程序,成功之后,他最终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在上述过程中只要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就要给予具体的表扬,甚至可以将表扬夸张一些。体验到了成功,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逐渐的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但是由于职高学生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在上述过程中结对老师应该进行跟踪管理,督促学生认真执行,防止半途而废。
另外我们需要告诉学生如果此项计划无法进行,就须由另一项计划替代。但是一定要牢记:我们可沿着成功之路改变计划,但不要轻易改变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职高生年龄一般都在17岁左右,动手能力强,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要能把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就会自觉的去学习和发现问题。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让学生能从这些情景中引出好奇点,引起他们的疑惑和惊讶,这样就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比如,我在上编程课时,先拿出一张白纸,找学生量下它的厚度,然后再找学生回答珠峰的高度,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感到奇怪,白纸和珠峰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这时我再故作神秘的跟学生说,“一张白纸经过N次的折叠可以和珠峰一样高哦。”顿时,同学们发出了惊呼,连连摇头说不相信,“那要折多少次啊?”有的学生插嘴说,“这个嘛,老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程序来算。下面请同学们先想想怎么来设计这个算法呢?”这样一来学生便会觉得学习编程并不是没有用的,它确实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对编程有了好奇心,也就有了学习编程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新鲜感,好奇心,好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达到“我要学”。
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遭受失败和挫折,尤其是职高学生,遭受的失败和挫折可能会更多。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失败和挫折,从失败和挫折中寻找新的立足点。例如,对于江苏单招改革,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虽然改革力度比较大,大学也没有以前容易考了,但正是因为录取率降低了,所以这张录取通知书的份量也就更重了。对于每个人都能有的东西,那就算不上是一种优势。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新的平衡点,使其重拾信心,更加努力的学习。
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不良现象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眼光看待社会,让学生明白个别现象是不能取代社会主流的,现在讲的是知识经济,没有知识就意味着被淘汰。另外给学生多宣传正面典型,多介绍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科技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清除灰暗心理,培养积极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职校生学习目标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反复的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允许学生的反复和反弹,深入的了解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第四篇: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经 济 管 理 论坛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年第 9 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005
糜 婷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311201
摘要: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与国家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 种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加大失信 成本、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来强化社会诚信。关键词:社会诚信;缺失;失信成本;对策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稳固的信用 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我国要发展 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广泛倡 导社会诚信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建立 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完 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 大行其道,安徽埠阳劣质奶粉事件,黄金周旅 游中的一个个陷阱让人防不胜防。学生考试 作弊,助学贷款还款率低。政府中协议性垄 断,行贿受贿时有发生。诚信问题成为了全社 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是通过建立经济或市场游戏的规则等一系列手
二、强化社会诚信的对策
社会诚信的缺失,破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
段,追究失信行为的经济责任,给予严厉的法律 惩治,改变守信与失信两种行为方式机会成本,使守信者获得公允回报,失信者得不偿失,甚至 付出法律上和经济上的沉重代价。比如让造假 的人倾家荡产,牢底坐穿;比如让不讲诚信的公 司法人代表上黑名单,1 0 年内不得办公司,情 节严重的得坐牢;比如让使用假文聘者,永远不 能提干、评职,甚至取消现有的职务;比如让考 试作弊者退学。
4、加快信用立法,完善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信用 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制是信用的保障。健全的 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仅靠良心、道德,不可能有效约束债权人的经济 行为,必须依靠法律力量,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 法制的轨道,才能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 境,为市场经济建立必要的法制基础。从完善、强化法制入手,构建有效的信用制度,是关乎当 前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当前 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中,还没有一部完 整的、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也缺乏 相应的法规、制度。所以,要加快我国的信用立 法。从实践角度考虑,我国的信用立法工作难以 在短期内完成,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客 观又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在这种 情况下,可以从两方面推进信用立法工作:一是 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 规,在此基础上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 形式颁布,为构建诚信社会奠定制度框架。发达 国家的法律体系还有一个特点,即法律处于不 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先以部门规章的形 式出现,为今后正式法律的出台积累经验。二是 抓紧研究、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 本法,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定下基本的制度框架,以促进信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总之,社会诚信的重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 的课题。它的解决,需要个人、企业、政府共同 努力。
营活动,给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巨大的无效成本; 破坏社会法治的基础,使社会法治流于形式,严 重危害了社会的发展。强化社会诚信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 识
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 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通过各种宣 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 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信用道德培 养和教育。二是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 权知识,并能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三 是引导和培养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 会评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
2、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 查询系统
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 询系统,目的是解决社会交往中信用信息缺乏 和不对称的问题。可以通过整和工商、质监、财 政、税务、审计、司法部门和银行系统的信贷信 息等资料来建立信用资料数据库。其中个人信 用档案数据库应包括个人基本状况,如职业、收 入、学历、家庭财产、社会地位及道德品质等; 经济信用记录,如存贷款、还贷、纳税及其他信 用交易情况;司法信用,如诈骗、违法违规等。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主要包括企业所获各级各 类荣誉情况,银行信用等级,企业之间交易的不 良记录情况,未经司法部门裁决或仲裁机构仲 裁过的经济纠纷、商业欺诈,税收上缴情况,签 订合同的履约情况等。
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牵 扯到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而现代市场经济 的发展又特别需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信息体系。因此,国家要制定个人信用信息收集的相关政 策和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法大力支持个人信用 信息的采集和汇总,特别是那些在市场经济秩 序的形成和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个人信用信息 的采集。
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形成一个公用、通 用的信息平台,行为主体可在进行经济交往活 动前通过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交往对手的信用记 录为是否与其交往提供决策依据。该系统建立 后,还能将信用记录不良者排除在社会经济活 动之外,使失信者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再得逞,而 是被自然淘汰在经济活动中无立足之地,促进 良好社会经济信用秩序的建立。
3、加大失信成本: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的 追究和惩治
既然社会经济信用程度过低的根本原因是 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那么提高社会经济 信用水平的努力也必须从这个方面入手,重点
一、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
社会诚信的缺失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 的,主要是由于:
1、社会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是 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同。由于社 会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多的一方就可能利用 其掌握的信息做出不利于信息少的一方的行 为,尤其是在隐蔽成本小于其所带来的收益 时,这种行为就会大量发生。
2、失信成本低。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程 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 低。经济交往中,违约如违反经济合同借款不 还、销售伪劣产品等一般能取得短期的直接 利益。而对于这种违约行为,在中国目前法律 不够健全、执法效益不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等不良司法环境下,受害者往往难以追究其 责任,使破坏信用的一方在经济上、法律上没 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造成失信成本过 低的局面。失信成本低使违反社会信用的行 为屡禁不止。
3、利益的驱使。层出不穷的制假,目的 只有一个——利益。为了获得一时的超额利 润,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为了通过某次关系前 途的考试,请枪手冒名顶替进场。为了提干、为了评职称加工资使用假文凭。据一次全国 性调查发现,国内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 5 0 万。
4、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不成熟 不完善,是造成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一个十 分重要的政治原因。如在现代政治诚信观方 面,无论政府官员还是社会公众都存在着许 多模糊的认识,在诚信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 多空白、漏洞或者不足之处,社会主义民主的 公正、公平、公开之精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 现和体现;在政治诚信实践方面,还存在着许 多失信于民又纠误不力的地方,比如官僚主 义、形式主义泛滥,虚假风、浮夸风屡禁不止 等,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 和道德约束,腐败现象的滋生,直接影响了政 府的公共形象和公信力。国家政治生活中的 变化势必会直接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董迎春《诚信问题与制度环境》[J]《工人日 .. 报》.2002 年 12 月 19 日
[2]李晓琴.《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J]. 《光明日报》.2003 年 5 月 29 日
[3]郭松江.《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J].《学习论坛》.2004(8)74-76 [4]叶国标,俞丽虹.《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走 2004 年 11 月 15 日
向深入初具雏形》EB/OL[ ].http://www.sina.com.cn
-76-
第五篇:企业信用管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信用管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李建桥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01期
摘 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环境下,赊销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这就要求企业要有有效的信用管理,本文针对企业信用管理缺失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确立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客户关系 企业信用管理 对策
客户是企业真正的财富,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在现代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时代,唯一能把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是客户关系。这种新形式下,企业所关注的重点由单纯提高内部效率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吸引更多的客户为主的新型管理机制上,通过优化客户关系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就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念。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企业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刺激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赊销方式盛行一时,在绝大多数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赊销方式下完成的交易额已占到60%-90%。赊销已成为我国居主导地位的交易结算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以及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落后,企业间交易呈现出一种严重信用失控的混乱局面。“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许多企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企业如何实现对客户信息和资源统一有效的管理,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信用管理模式,如何做到“客户满意,企业盈利”。这些问题成为摆在企业面前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缺失的主要原因剖析
(一)目标错位导致信用管理流于形式
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尽管有较为科学的信用管理方法与流程,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销售目标错位,使得方法与流程无法实施,机制安排广遭非议,最终导致企业的信用管理流于形式。这其实都是错误的目标定位导致的结果:盲目追求帐面销量,这是在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偏差尤其对传统产业中的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个传统产业中的企业的陷入困局。最典型的例子是四川长虹在海外市场的销售。2004年财务报表显示,四川长虹共亏损36.81亿元,每股亏损1.71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彩电大王出现巨额亏损的呢?众所周知,在倪润峰时代,从历次点燃的彩电降价战到垄断彩管的石破天惊之举,长虹“价格屠刀”的背后是数量和规模。但在2000年后,整个中国彩电业找不到产业升级的机会,只能寻找产品的泄洪地。倪润峰选择了美国,合作者是APEX,此举最终让长虹背上了
4.675亿美元的应收账款。长虹2004年计提应收坏账、存货减值37亿元。其中对APEX欠款计提高达3.1亿美元,长虹事例足以证明一句商业警言:“在贷款回收之前的所有销售只是成本!”这句话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很多成功的销售经理的座右铭。
(二)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信用管理执行不力
由于认为信用管理会干扰销售工作,降低业绩,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信用管理执行不力。这种观念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四川长虹在巨亏之前的2003年的净利润还达2亿元。即使在2004第三季度报表中,长虹的每股净资产还是6.10元。尽管长虹声称公司亏损进一步增加的原因是针对存货的计提减值。按照会计常识,这些减值的存货肯定不是近期入账,而是在过去若干年里遗留下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长虹过去销售业绩带来的账面利润只是一个“虚胖”的数字,它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非现金流量的应收账款。这部分资产数量巨大,它不仅挤占了公司可以调配使用的现金流,同时还增加企业还债负担,雪上加霜。长虹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除了体制改革的需要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现金流支配压力。对一个企业而言,一组虚胖的利润数字抵不上一笔可支配的现金流。信用的作用正是在于维护与提高公司的现金流,避免公司落入现金干涸的局面。四川长虹假如采用了合理、科学的信用管理,即使海外市场发展有限,也不至于如此被动,如果在与APEX的合作中,采用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与手段,有效地降低、转移风险,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也可以大大地改善历年销售的真实业绩。对于企业来说信用管理能起到提高现金流业绩、改善销售质量的作用。
(三)对客户过度纵容导致信用管理荡然无存
信用管理势必要涉及到对客户的评价及追讨应收账款等工作,这些工作多少会令客户不太痛快。在CRM环境下,企业中常常会有人反对信用管理,尤其是销售部门及客户关系管理部门的人员。他们的理由是,在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维持客户尚属不易,更何况这个举措会破坏客户关系!有了这样的观点之后,他们对于客户必然是纵容过度,客户想拖就拖,想欠就欠,有钱也不给,认为占用企业资源是合情合理的,信用管理荡然无存。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总体看来,信用管理能够改善与提高客户关系。首先,有效的信用管理有利于鉴别哪些客户是友善的、值得信赖的;哪些客户是不值得信赖的。在这个鉴别的基础上,销售部门与客户关系管理部门可以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分配到前一类客户,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第二类客户采取比较严格的管理措施,甚至可以列入“脱离关系”之列,实行适当的“优胜劣汰”式的客户关系管理,有利于公司客户基础的整体水平提高,使公司拥有更多的高质量客户。如此以来就能够更加牢牢地留住优良客户,加强企业与他们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专业的企业信用管理对于优良的客户自然会接受这种管理,相反那些以前滥竽充数的伪劣客户自然会强烈反对这种管理,这时就自然形成一个筛选机制。所以,这个管理系统不仅不会影响企业与优良客户之间的关系,反而能吓走一部分伪劣客户。另外,当这种管理机制正常运行,成为一种商业习惯时,客户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四)管理制度的缺陷制约企业信用管理
大部分企业在信用管理机制上的严重欠缺,使得信用管理执行不力,难以到位。在中国企业内部缺乏对领导者的制约机制,领导的权威不容质疑,这是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有了某些领导的首肯,信用管理完全流于形式,甚至有时连形式也没有。CRM环境下为了
照顾客户关系,在市场上销售经理或更高一级上司的关系户在业务员那里提货极其方便;在企业里,总裁董事长的指示是坚决照办。众所周知,在倪润峰时代,从历次点燃的彩电降价战到垄断彩管的石破天惊之举,四川长虹登上中国彩电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倪润峰也批上家电教父的光环,所以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选择APEX后,虽然中途有人对APEX的资信产生过怀疑,但是没有人敢挑战倪润峰权威,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到美国。长虹的治理机制虽然说谈不上绝对完善,一般信用管理流程还是存在的,然而在对APEX一事上,却一直是放任自流,直到赵勇上台。企业内部的过度集权,使企业的决策过于集中,风险和责任也高度集中,信用管理机构如同虚设。企业家在信用管理上的失察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五)组织结构不完善导致企业信用管理有名无实
CRM环境下,客户利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导致信用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在我国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却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深人研究发现,由于管理目标的差异、权责不配套,同时部门间缺少协调,缺少独立的专业化分工,这两个部门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的职能。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以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二、企业内部重建信用管理制度的对策与设想
(一)建立企业信用文化
企业信用问题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过程而逐渐突显出来的。信用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领导、经理人员与营销人员、财务人员以及客户的通力配合与努力来实现,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解决信用问题。然而这些人员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信用管理障碍重重,企业必须建立信用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信用风险的认识,改变对信用管理与维护客户关系两者之间的错误认识。企业信用文化的内在伦理价值是“诚信”二字。企业应树立求“真”的理念,不欺人也不自欺,导入并重视商业伦理教育,加强信用道德规范和信用知识教育,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又要大力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专业知识,开展各种层次的信用管理专业培训,提升企业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在企业内部设置规范化的信用管理职能,对外鼓励和弘扬守信行为,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和规范运行,如此以来,对内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信用管理业务流程,对外在对客户的信用政策执行上起到较好的统一、协调作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地实施信用管理,由于企业明确的信用政策和统一的监督执行机构以及企业自身良好的信誉,企业的信用管理是能够得到绝大多数客户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形成良好的客户关系,使得绝大多数客户都能遵守公司规定的付款期限,缩短应收帐款平均回收期。
(二)再造业务流程
现阶段信用交易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销售/回款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过去销售/回款业务流程中,在客户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客户的资信重视严重不足,能与客户签订定货合同即可,随后根据所签合同数额发货,最后由企业派出的专门的收款员上门收取货款,缺乏合理有效的信用管理。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有效地将企业销售和回款业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流程设计的方法,跨职能部门地实现销售业绩增长和降低收帐风险这两个最基本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实行有效的信用管理需要建立和改进的业务流程包括如下一些基本项目:客户开发与信息搜集业务流程;客户信用评级业务流程;订单处理与内部授信业务流程;销售风险控制业务流程;贷款回收业务流程;债权处理业务流程。企业通过上述各项业务流程的建立和改进,将在销售/回款这一企业最重要的价值链中获得较大的增值。著名的例子是曲美的销售业务流程,在新产品上市之初就开始建立销售/回款业务流程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管理组织结构上,除了明确规定董事会、总经理及原有各业务部门(主要是各销售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用管理权责外,着重建立了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专业化地承担各项信用管理业务。
(三)推行“3+1”信用管理模式
“3+1”信用管理模式是欧美企业盛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即“三机制一部门”,所谓“一部门”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全面协调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负责企业信用管理下信用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在最大限度销售产品,达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也就是坏帐和逾期帐款控制在最低限度。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信用管理部门,估计今后几年大中型企业都将陆续建立起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三机制”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即包括前期管理的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中期管理的债权保障机制、后期管理的应收帐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其中,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从交易前期的客户筛选,评价和控制的角度避免信用风险;债权保障机制在交易中期转嫁和规避信用风险;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则在交易的后期密切监控账款回收,最大限度减少信用风险。其中,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就是要在交易前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科学的信用决策。四川长虹就是缺乏对APEX的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经营过程中,会接触许多不同的客户,必须对新老客户的资信状况了解清楚,然后评估是否可以授信口建立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才能准确把握商机和信用风险的区别。债权保障机制,就是在签约时保障或转嫁信用风险。四川长虹如果能够得到银行提供的担保、保理,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保险,担保公司提供的信用担保或者是APEX的抵押担保,就不会出现几个亿的坏帐准备。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监控账款,保障账款按时回收。一旦账款逾期,立刻分阶段加紧追收。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信用管理就是追账,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其实,追账只在信用管理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当货物销售出去后,应该对销售的货物和客户时时监控,保证货物和销售的安全,保证客户得到满意的服务和适当的压力。在账款过期后,要根据程序不断施加压力,争取早日回收账款。只有推行“3+1”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系统设计信用管理的规章制度,全面实施信用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客户满意、企业赢利”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谢旭,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2]朱荣恩,徐建新,现代企业信用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5.[3]韩家平,蒲小宙,“3+1”科学信用管教程[M],2002.(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