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佚名转贴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点击数:2631文
章录入: taixue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发、创造的课程。不仅要从理论方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价值,而且要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及其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并从教师培训方
式、课程资源库和人才资源库的建立以及课程实施评价等方面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与价值;课程形态;实施与评价
黄雪然,重庆市北碚区教育研究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小学课程、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
张学敏,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要求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其他学科都具备的《课程标准》,更没有《课程标准》下编写的教材,把大量的创造空间留给了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因此,较全面和深入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应是中小学教师实施操作的必要前提,而实施操作乃至评价等问题亦需多方面探索。
一、目标与价值
(一)社会与个人最大限度的统一
一切从社会需要出发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雷锋形象的树立、大公无私精神的大力宣传,应试教育、精英主义教育等,都是仅从社会功利出发来设计人的发展。然而,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和内在的生存与发展要求,否则,便将最终失去勃勃向上的活力和创新进取的原动力。如果只从满足社会现有需要的角度,尤其是只从直接满足社会功利的角度看个人,这不仅对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不利,还直接影响社会长远的发展。
所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改变着这种极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倾向。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1]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追求。[2]综合实践活动更趋向于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相统一,既注重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发展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又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题,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的教育思想,它既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也重视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使学生的个性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它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
(二)整体性与生成性
1.整体地认识世界。
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最初的发展,并没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分,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是浑然一体的,哲学是所有智慧活动的总称。正是这样的原因,才出现像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他既是哲学家,又是教育家、还是物理学家,马克思不也是这样的世界伟人吗?他既是数学家,又是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还有很多东西方的古代哲学家如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是这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然而,人类为了进一步认识世界,把世界进行分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先后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进而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进一步分离。在现代社会,或许有出色的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然而,你很难再找出多领域都出色的人才。世界本身因为人类的分离而改变了吗?没有,他依然是浑然一体的。在实际生活中,你找不到一个纯数学问题,也找不到一个纯教育学问题,我们必须综合地运用知识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为培养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而设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跨学科的、网络式的、平等对话的、流动鲜活的,是现代教育的集中体现。现行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为了教学的方便把整体的世界分解得支离破碎,教学不但没有成为人发展的动力,反而成为人发展的羁绊。综合实践活动“不只是改变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3]其所追求的是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此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价值。
2.学习过程具有生成性。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无疑是必须的,然而,在传统教育中这几乎成为教学的全部。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每4年有75%的知识被更新。可以设想,进入21世纪,知识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如果不能让知识增殖,知识本身并无多大实质意义。如果不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无法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发展和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在知识总量迅速膨胀,知识陈旧周期日益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能不能使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设置的重要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问题解决,更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解决问题的体验,促进学生从国际、历史、文化等角度看待事物,促进多样知识的统整。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认为:除了过程,知识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他是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正是因为杜威认识到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只是形成新理论的素材,他才提出相应的五步教学法。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为我们开启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大门,教育的过程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素养的过程,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制定力所能及的探究方案。在这一切自主活动中,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使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学生在不断生成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不断地构建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
二、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不是其他学科的简单综合,也不是某一学科的课外延伸,更不是课外活动的代名词。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综合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独立的课程形态,从本质上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则更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在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前提的条件下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它只是教学层面涉及的问题,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在教育目标、学习方式、课题选择上与活动课都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综合实践活动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比活动课宽泛,形成新条件下的独立课程形态。
活动课只是经验课程。从活动主题的选择上看,它很多时候与德育相联系,所选择的主题较多关注德育意义,很多时候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即使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活动一旦结束,一切内容便随之消失。从活动方式上看,活动课的活动过程大多不具有研究性,不能体现探究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显得单
一、零乱而缺乏教育学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层面的概念,它涉及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等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4]并要求这些活动领域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等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更贴近,联系更紧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研究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目标更趋向于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相统一。从学习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是教育部中学学科委员会规定的学科以外的、由基层学校经过地区教委批准以后自己开发的、用以满足本校学生特殊需要的课程。地方课程则不受中学学科委员会制定的统一课程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框架的限制,是由省市教育委员会或教育业务部门,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发的适合本地文化、风俗、历史、经济、生活的课程。无论校本课程还是地方课程,经过一定的研究、开设后都可以编写一定的教材而用于本学校或本地区的教学。
地方课程是教育者、专家层面研究的问题,以专家开发为主,最终形成地方教材,如《重庆历史》等。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内容用于本校教学的课程。从某种角度讲,学生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更多的是接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没有固定的教材,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可能研究不同的问题,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研究相同的问题。学生主动选择课题、主动研究课题,注重学习的过程,课题的结论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尽管如此,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某些方面也是可以互相联系相互交叉的,因为每所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相同,所选择的课题可能与校本课程的内容交叉、重叠,但只要是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即使交叉、重叠,仍然具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三、实施与评价
(一)研讨式培训:教师成长的阶梯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具体的实施者和操作者。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的认识,还只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理想能否转化为教育现实,教师的作用就尤其重要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为必修课程,但没有课标,更没有教材。对教惯了现存教材的教师来说,突然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我们应该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使教师的培训不可能借助常规办法,而采取“研讨式教研培训”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实施之初,教育研究部门可以设计一些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价值、特性的主题活动,对教师进行研讨式教研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是序列活动,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把学生的整个活动展示出来的。因此,培训时,只能让教师观看活动片段,从活动片段了解学生活动的全部。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研究、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体会教师的任务、扮演的角色;领悟如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其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开发、研究切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目的。
(二)社区资源调查:构建课程资源库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需要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资源库。首先,调查社区资源。包括: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历史与现实状况;地方或社区社会活动;社区及学校传统活动等内容。其次,构建课程资源库。在社区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本地区广泛适用的问题作为一级课题;在此课题下设置多方面的二级课题(以能适应学校的社区资源);根据二级课题还可提供一些相关的具体活动主题。大致框架如下:
一级课题(较大范围)→二级课题(稍作细化)→提出相关的参考活动(适合本地区各学校)
现行教育制度,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习惯于考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而课程资源库的构建,则有利于在尊重学生个性,贴近学生生活的前提下,既正视学生和地区的差异,又能为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还能在最初的实施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扩大队伍:建立指导教师人才资源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跨学科的、网络式的,它要求指导教师知识面要广,实践能力强,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能够有效指导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就方式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权仅保留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手中,他们独立组织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指导,将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带来很多困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学校以及学校以外的指导教师队伍,呼唤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的建立。
第一,根据构建的课程资源库,相对固定地聘请一些有能力的人做指导。第二,邀请一些其他学科教师一起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第三,开通学生家长这一渠道,挖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人才。把家长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利用起来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让家长了解新课程、理解综合实践
活动;二是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对孩子也更了解,更能理解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同时还可缓解综合实践活动人才匮乏的矛盾。
(四)课程实施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关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学校不断发展、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实施以来,笔者就如何评价学生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用成长档案记录袋记录学生活动过程;用评价量表对学生参与活动时的表现逐一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都不失为好的评价方式。但无论哪一种评价方法,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探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都采取“自我参照”的原则,而不以“科学参照”为标准,即以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参照系。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整齐划一,变以前的“齐步走”为“便步走”。“走”及“走”的过程是最为关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促使学生行为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还应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事实上,教师在组织、参与、配合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时候,迫使自己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拓展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时,增强了关注社会、关爱自然的意识,提高了开发课程的能力,增进了对学生的理解。而这一切也应成为整个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有它独特的课程价值,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善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但教育界还有不少人没有从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人的发展去考虑问题。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知识主义等倾向依然主宰着学校文化,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为名,上其他课程的现象还存在,没有完全按国家标准设置课程。或许国家评价体系、高考制度的改革能使这一切“主义”烟消云散?或许始作俑者不在于高考制度,而是考试的内容与千真万确的标准答案?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这里姑且称之为“教学”)又有步入新的程序化、模式化的倾向(当然仅仅是倾向),基本形成“教师抛出主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课堂交流、汇报——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固定模式,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体现得不够充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是五彩缤纷、流动鲜活的,如果把它程序化、模式化,它将失去这美丽的光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因此失去它存在的价值。
注: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2][3][4]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6,72,6.
第二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但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也是此次改革的难点,笔者从课程实施主体入手试图揭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
自2001年秋季教育部要求各地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时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校、指导教师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落实在操作层面的过程,是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过程。
从目前实施的总体情况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识不断增强,有的学校有意识地进行了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有的学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有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应该说,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停留在规划设计层面,而不付诸实施,它的独特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教师和学生也就不能从活动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状况,反映了学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折射出学校与教师全面落实新课程的状况,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及家庭对新课程改革的关心、重视及支持程度。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参与课程实施的主体多,但起主导、核心作用的是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此,笔者试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浅谈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实施主体,学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资源开发、校本培训、对课程实施进行管理评价。然而,作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主体,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一)学校对课程的管理问题
制度的有效建设和执行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更加需要制度的支持。然而,有的学校没有及时建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及措施,不能通过制度措施的保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而且,有的学校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的现象严重。
(二)学校在指导教师的配备和安排上不合理
尽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最为自由、最为自主的课程,但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当他们走出课堂,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的时候,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当他们在活动中面临困惑时,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可以说,教师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有的学校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教学。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活动一般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一个班的学生最少也会分为几个小组,教师人数太少,势单力薄,必然会在教师生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极为的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向纵深发展。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课程分给班主任,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有素质的考虑。
(三)学校对课程的要求过于注重活动的结果,而忽视活动的过程
一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成果的规划和总结上,有的甚至在活动还未开展之时就开始部署如何出版学生的论文集、作品集,举办学生的成果展示会,甚至邀请各方人士、社会贤达参加成果展示会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总结阶段固然值得重视,但过多地渲染成果而忽视实实在在的过程,忽视过程中的丰富教育资源的挖掘,是非常可惜的,也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背道而驰的。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落实者、指导者和管理者。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实施相比,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涉及因素多、时间长、场所多、安全要求高。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畏惧思想和情绪,而且多数教师缺乏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能力,碰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确实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视活动的实质
目前,我国各地小学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鼓舞下纷纷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通过活动展示、报告会、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交流和研讨。从各种各样的活动展示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活动组织得热热闹闹,形式丰富多样,但这些热热闹闹的活动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实施的教师也说不清楚。这往往是由于教师在课程设施缺乏对课程目标、价值的把握和准确追求导致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形式主义的、限于表面化的活动固然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满足,但对学生的发展缺乏实质性的贡献,这种现象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追求。其次,一些教师用学科教学的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目前,一些教师采用“教”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甚至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都是采用“彻头彻尾的学科教学方式”来上,按“复习已有知识”、“引入新课题”、“教师进行传授”、“学生课堂讨论”、“进行课堂练习”等环节进行。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这是由于这些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区别尚未清楚,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及基本要求尚不明确,往往用学科思维来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问题。
(二)有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整体管理
有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一股热情,但缺乏科学精神,缺乏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和学生学习负荷的认识。曾有一位教师为四年级学生安排了十三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而且每个主题的活动都涉及调查研究、网络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结果学生课外忙得不可开交,部分家长也只好代替子女去“访问”、去“调研”、去“写作”。
(三)一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课程与生活、社会的有机联系,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也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不足,把课程资源仅局限在教材等文本资源上,对素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或者是开发利用的面太窄;也有的教师责怪学校的资源太少,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条件性资源。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施加影响的主要对象,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但是,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到的体现。
(一)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兴趣转移问题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查找资料、参与活动过程、展示活动作品、进行自我评价等。在课程实施初期,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然而在活动的中、后期,学生的兴趣往往会发生转移,出现与预期活动目标不相符的现象。如果这时有的教师强迫学生去参加活动,有的学生就会被动应付,有的学生则是中途放弃,这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问题
受传统观念和家长的影响,再加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他们认为能考上重点学校是他们的努力目标,把分数看成是自己唯一的成绩,因而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正常课程的学习。因此,学生没有能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缺少积极的驱动力。
(三)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活动方式的选择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教师指导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选择主题,但是不同的主题学生所采取的活动非常单一,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多种活动方式的选择,只是局限于同班同学之间的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而很少参与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的合作探究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因此,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3-152.[2]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2-215.[3]许兴海.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2).[4]李建年,陈小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及思考[J].贵州教育,2003,(6).作者简介:
我叫文放,女,1988年10月出生于南漳县武安镇七里店村。现工作于南漳县清河管理区黄莲树完小,任教数学、品德、美术等学科。我认为好的教育就应该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我的电话是***,电子邮箱:okyggg@126.com,邮政编码:441500
第三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自2001年秋季教育部要求各地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时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校、指导教师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落实在操作层面的过程,是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过程。
从目前实施的总体情况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识不断增强,有的学校有意识地进行了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有的学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有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应该说,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停留在规划设计层面,而不付诸实施,它的独特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教师和学生也就不能从活动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状况,反映了学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折射出学校与教师全面落实新课程的状况,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及家庭对新课程改革的关心、重视及支持程度。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参与课程实施的主体多,但起主导、核心作用的是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此,笔者试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浅谈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实施主体,学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资源开发、校本培训、对课程实施进行管理评价。然而,作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主体,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一)学校对课程的管理问题
制度的有效建设和执行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更加需要制度的支持。然而,有的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及措施,不能通过制度措施的保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而且,有的学校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的现象严重。
(二)学校在指导教师的配备和安排上不合理
尽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最为自由、最为自主的课程,但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当他们走出课堂,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的时候,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当他们在活动中面临困惑时,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可以说,教师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有的学校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教学。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活动一般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一个班的学生最少也会分为几个小组,教师人数太少,势单力薄,必然会在教师生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极为的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向纵深发展。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课程分给班主任,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有素质的考虑。
(三)学校对课程的要求过于注重活动的结果,而忽视活动的过程
一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成果的规划和总结上,有的甚至在活动还未开展之时就开始部署如何出版学生的论文集、作品集,举办学生的成果展示会,甚至邀请各方人士、社会贤达参加成果展示会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总结阶段固然值得重视,但过多地渲染成果而忽视实实在在的过程,忽视过程中的丰富教育资源的挖掘,是非常可惜的,也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背道而驰的。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落实者、指导者和管理者。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实施相比,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涉及因素多、时间长、场所多、安全要求高。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畏惧思想和情绪,而且多数教师缺乏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能力,碰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确实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视活动的实质
目前,我国各地小学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鼓舞下纷纷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通过活动展示、报告会、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交流和研讨。从各种各样的活动展示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活动组织得热热闹闹,形式丰富多样,但这些热热闹闹的活动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实施的教师也说不清楚。这往往是由于教师在课程设施缺乏对课程目标、价值的把握和准确追求导致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形式主义的、限于表面化的活动固然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满足,但对学生的发展缺乏实质性的贡献,这种现象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追求。其次,一些教师用学科教学的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目前,一些教师采用“教”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甚至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都是采用“彻头彻尾的学科教学方式”来上,按“复习已有知识”、“引入新课题”、“教师进行传授”、“学生课堂讨论”、“进行课堂练习”等环节进行。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这是由于这些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区别尚未清楚,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及基本要求尚不明确,往往用学科思维来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问题。
(二)有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整体管理
有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一股热情,但缺乏科学精
神,缺乏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和学生学习负荷的认识。曾有一位教师为四年级学生安排了十三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而且每个主题的活动都涉及调查研究、网络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结果学生课外忙得不可开交,部分家长也只好代替子女去“访问”、去“调研”、去“写作”。
(三)一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课程与生活、社会的有机联系,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也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不足,把课程资源仅局限在教材等文本资源上,对素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或者是开发利用的面太窄;也有的教师责怪学校的资源太少,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条件性资源。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施加影响的主要对象,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但是,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到的体现。
(一)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兴趣转移问题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查找资料、参与活动过程、展示活动作品、进行自我评价等。在课程实施初期,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然而在活动的中、后期,学生的兴趣往往会发生转移,出现与预期活动目标不相符的现象。如果这时有的教师强迫学生去参加活动,有的学生就会被动应付,有的学生则是中途放弃,这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问题
受传统观念和家长的影响,再加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他们认为能考上重点学校是他们的努力目标,把分数看成是自己唯
一的成绩,因而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正常课程的学习。因此,学生没有能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缺少积极的驱动力。
(三)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活动方式的选择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教师指导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选择主题,但是不同的主题学生所采取的活动非常单一,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多种活动方式的选择,只是局限于同班同学之间的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而很少参与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的合作探究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因此,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处理好“区分”与“结合”的关系
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特征把握不准确,实践中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课程特点不突出,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纠缠在一起,界限不清,成了“四不像”。综合实践活动一会儿姓“语”,一会儿姓“数”,一会儿又姓“校”,就是不姓“综”。为什么?没有做好“区分”与“结合”的文章。
要先做“区分”,拉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距离,然后再考虑“结合”的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借用学科教学资源,但不能盲目整合。
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但都带有明显的学科特点,肩负着学科教学的特殊任务。这些内容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性资源,但不能简单拿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更不能互相取代。二者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完全相同,活动侧重点不同,学生收获也不一样,简单“整合”会两败俱伤。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跳出学科视野,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确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活动,这是学科综合性学习很难做到的;以综合实践活动取代学科综合性学习,又很难充分兼顾学科教学目标,因此也不可取。周新奎科长强调“慎言整合”,切中了问题的要害,观点非常正确,应引起高度重视。有的老师认为:“六一”儿童节把歌曲、舞蹈、小品、游戏、魔术、诗朗诵等等整合在一起,运动会把诗歌与体育整合在一起,室外美术才艺展示活动将学生所学的美术技能打破年级界限进行交流,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观点有道理,但不完全对。“六一”儿童节、运动会本来就是非指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当然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室外美术才艺展示属于学科综合性学习内容,带有明显的美术学科特点,与综合实践活动就不是一回事了。可见有相关的学科参与,不一定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关键看活动设计是从学科教学出发,还是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活动是否达到了一定的综合程度。当前我区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普遍比较低,原因大多是受到学科视野限制。不解决这一问题,学科化倾向就无法避免。
2、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资源可以借用,活动可以结合,但也不能盲目整合。
借用、结合、整合、融合,概念含义不同。借用、结合,都没有失掉特点,根本上说仍是各行各的路,只是在局部有些交叉;整合、融合则不同,有了“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意思。如果能“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为什么还要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划分?都混为一谈了,三类课程的价值目标还能保障吗?
“走进母亲河”既可以开发成校本课程,也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
地方课程教材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借用,但不能简单用作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听过几节用《探索活动》内容作教材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伦不类,基本上是科学课的课后延伸,延伸得还比较低效。同样的实验内容,科学课上做过了,再来摆弄一遍,教学没深度,学生没兴趣,时间浪费得可惜。有了这样的文本材料作教材,师生的视野被框住,教学活动又回到“教材中心”老路上去,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还如何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
3、四大领域各有各的任务、特点,也要“慎言整合”。
有的单位提出四大领域之间怎么整合的问题,积极探索具体思路,是有必要的。“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作为主要内容和载体,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方法,把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作为必要的手段”,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具体实施,合理性如何,我还没搞清楚,需要再深入调研学习。探索要积极,但态度要审慎,要做充分论证,不要轻言整合。《指导纲要》指出:“四大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什么是“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如何“彼此渗透”,都需要深入研究。
三、强化指导与管理
学校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完成课程内容规划后,就要层层抓计划落实,把课程规划变成每一位指导教师的活动指导实践。
1、完善指导、管理机构。乡镇办教委要像抓语文、数学一样,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明确一名有头脑的基层领导或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具体负责全乡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规模较大的乡镇小学,可考虑组建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下设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项目组,借用“弹性项目组”组织方式,组成力量精干的课程指导管理机构。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项目组组长可享受中层待遇,但要通过公开竞争答辩选聘,明确任期和发展目标,每学期公开述职,接受一线教师和领导的考评,不称职者辞职另聘。通过这样的机制,把真正有事业心、有研发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推上前台。所有小学都应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正常开展教研活动。
2、建立课程分级审查的制度。学校课程规划完成后,要责成指导教师根据学校课程规划要求制定学期指导计划,明确学期活动指导目标、内容主题、大致时间划分和保障措施。然后再根据指导计划具体制定每项活动的指导方案。活动指导方案可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时间规划、过程设计、指导措施等重要内容。乡镇教委课程指导组负责审查学校课程规划,学校课程开发管理中心审查各年级学期指导计划,课程教研组审查指导教师每项活动的指导方案,分级负责,分层把关,不合格的重做。不要只是备案待查,要充分发挥审查环节的指导功能,把问题消灭在活动实施之前。要实行问责制,凡是通过审查的计划、方案,出了问题应追究审查人的责任。
3、加强研讨交流。为了尽快提高基层管理干部、指导教师的课程规划、指导能力,要及时分层组织交流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探索成果、攻克难关。组建课程指导管理机构,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完成课程规划,制定学期指导计划,层层审查把关,这些工作应于开学前完成,确保课程开学后正常实施。其间应组织多次研讨交流,解决突出问题。开学后,要通过经常性课程教研活动,结合具体活动案例展开专题研讨,帮助指导教师解决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活动指导水平。教研室也将通过召开调度会、组织网上交流等方式加强宏观指导。
四、尽快完成教师培训的两个过渡
老师们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概括为“三条线、四领域、五特点”,简明、易记、好懂。这样的培训,能让老师尽快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目标、内容领域等,作为课程实施前的岗位培训是有必要的,但层次还太浅。老师们理论上明白了,但一对具体活动就又容易犯糊涂。必须尽快由一般性的理论培训向专题性的实践培训过渡,由宏观的研究探索向中观、微观的研究探索过渡。
宏观层面:三条线——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每条线都是一个活动领域,都可以产生无数个活动主题。每条线可以引出哪些活动主题,如何规划这些活动主题,每个主题活动应怎样展开,如何指导,需要一条线一条线地去研究探索。
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不同的领域有什么特点,活动方式、指导策略有哪些不同,不同领域之间如何共享资源、结合进行,都需要具体研究。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劳动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尤为突出。
上一节信息技术教育课,孤立地学习某一程序操作,与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距离。《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中之。”“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这三点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让学生制作水果拼盘,课前做做准备,课上做一做,课上完活动也结束了,算不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单纯组织一次植树活动,算不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指出:“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等方面。”“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有关的内容,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融合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手脑并用为特征,设计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选择哪些内容,如何综合运用知识,应融合哪些方面的教育视野,都有具体说明。不认真研读《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凭经验理解想当然,很容易使课程“变味”。
中观层面:五大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每个特点在活动中如何具体体现,活动指导中须注意哪些问题,都牵扯到具体的实践策略,需要结合具体活动进行培训。
比如“自主性”,目前多数单位学生的自主作用没受到足够重视,选题、方案设计、活动组织、效果评价仍掌控在教师手中。老师指定选题,老师代替学生制定活动方案(老师制定的应是活动指导方案,而不是活动方案,制定活动方案是学生的事),老师代替学生组织活动,代替学生进行评价等等,一切都是老师主宰。体现自主性,教师就要“退居二线”,甘当指导者,而不是主宰者。
再比如“生成性”。如何及时发现、利用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有资源意识,关注活动过程中生成了什么,哪些是有价值的资源,如何及时利用它拓展延伸活动。精心预设十分必要,方案设计应尽可能完备;在此基础上要关注生成,及时发现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活动指导计划。这样才能使活动的时空打开,充分体现“开放性”。
再说整体性。整体性有不同的层面,学校、学年、学期课程规划设计要体现整体性,一次活动的设计组织也要体现整体性。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利用需要整体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发展也需要整体性考虑。从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说,要跳出学科局限,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学生生活、发展需要出发提炼主题,围绕活动主题组织探究、体验活动,提高活动的综合性。
又如实践性。要明确实践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不只是动手制作、操作才算实践,现场观察、采访、调查、网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炼印象感受,制作宣传品、发出倡议书、小组
合作探究,整理、交流收获、成果,都需要实践技能和习惯。这些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指导的视野要开阔,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
微观层面:就一个个具体的主题活动而言,教师如何精心预设、制定尽可能完善的活动指导方案,怎样指导学生选题、制定活动方案,怎样指导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拓展深化(包括如何及时发掘生成性资源拓展延伸),怎样组织指导成果交流,怎样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活动结束后教师如何自我反思总结提炼活动指导成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来得及研究解决,教师心中茫然,乱打乱撞,直接影响了活动的质量。这样的专题培训只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才有意义,老师才最欢迎。
有些单位,课程实施前就没认真组织岗前培训,领导、老师都没认真学《指导纲要》,稀里糊涂仓促上马,结果至今连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都还没弄清楚,老师们大多在按照课堂教学的路子“教”,课程变成了“四不象”,带有明显的学科化、课堂化、简单化倾向。
1、“课堂化”倾向:用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看综合实践活动,总把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一节课,课前做什么准备,课上开展什么活动,课后怎么拓展,完全以课堂为中心,偏离了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本质要求。要搞清楚以下几点: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课程,而不是一种“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些环节会在课堂上进行,但那与一般的“课”有本质区别。对此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就容易出现课堂化倾向。
(2)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些环节需要在课堂上集中进行,但活动的主要空间应在课堂之外。具体哪些活动要在课堂外,哪些在课堂内,要看活动需要。
(3)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路和策略不能套用课堂教学研究的老路子,“研究课”、“说课”、“评课”等“以课堂为中心”的教研模式有很大局限性,需要转变思路。为什么叫“活动指导案例”而不叫“教学案例”、更不叫“课例”?为什么叫活动指导方案“预设”而不叫“备课”?——基本理念不同。我一直不赞成搞什么“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为什么?容易误导老师!可以叫师生活动现场展示、活动现场观摩研讨,就是不要叫什么“优质课”“研究课”。此外,除了现场观摩研讨,还可以有更多的研讨方式,如活动实施前的指导方案交流,活动中的问题研讨,活动后的反思交流,如何细化活动目标、如何指导学生反思、如何准确把握教师的“活动指导者”角色等各种专题性的研究交流,都很有针对性。
2、学科化倾向。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局限性明显。有些教师的论文、案例就叫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选编自己的作文选”,这更像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也还算不上综合实践活动。
3、活动简单化倾向。不少教师的活动指导思路总是展不开,活动设计过分简单。《我与电视》《制作水果拼盘》《植树》,都可能成为很好的活动主题,但要展开活动指导思路,体现多方面综合。比如利用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就可以组织多方面的活动,植树节的来历,古今中外与植树有关的文化传统,与植树有关的传说、故事、英模事迹,植树的科学常识,当地植树绿化的历史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规划,多少内容可研究啊!完全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等活动领域整合起来,组成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主题活动。事先布置学生带工具、提醒注意安全,一节课植树,回到教室简单总结几句,完了,再也想不出还能干什么,活动主题就萎缩了。
解决设计简单化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活动前广开思路,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发掘课程资源,预设多方面的活动。如可以围绕活动主题画一张平面图,尽可能多引出几条线,列出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活动内容,再把这些活动内容排列组合,形成活动序列;也可以以某一领域的活动为主,把相关领域的活动整合进来。
二是活动中及时发掘生成性资源,不断拓展延伸活动思路,使活动序列更完善,活动内容更丰满。
三是加强活动反思指导,及时反思活动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彻底解决重活动轻反思感悟、为活动而活动的问题。反思总结交流不一定总在活动后,活动过程中也需要经常反思交流。一项活动可能预计开展一个月的时间,但通过反思交流又发现了新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就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活动计划,将活动延伸开去。有活动未必有教育,有教育未必有实效,关键是看活动前做了哪些工作,活动中进行了哪些指导,活动后组织了哪些活动。活动中形成的感受、体验未必都是积极的,有些甚至是反面的,可以通过反思交流修正感受、深化认识。魏晓岑《走得慢一点,走得远一点》活动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教师要强化反思指导的意识,将反思指导渗透到全过程中。方案设计出来了,交流交流,感悟感悟,有哪些得失;活动开展了一个阶段,再交流交流,反思反思;活动结束了,全面反思总结,把最突出的感受、感悟整理一下,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感悟,学生经验体系得以完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才能得以落实。
此外,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如何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课程内容规划、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如何进行课程实施质量(包括学生活动质量、教师指导质量)的监控评价,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与学科教研活动的联系与区别,等等,都是全新的课题,需要加强管理层的培训。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这次课程改革首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置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课改的鲜明特征,是对传统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是本次课改的热点和亮点,同时也是课改的难点。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的领导和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认真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它所需要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实践能力的要求,都不是课程理念本身就能解决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价值层面、操作层面以及技术层面的问题„„
一、问题分析
困惑
困惑一:综合实践活动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是一回事吗?
困惑二:新教材中已经安排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为何还要单独设立这门课程? 困惑三:没有“大纲”与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怎么上?
分析
这是还没有从理性层面上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思考
思考一:综合实践活动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是一回事吗?
应当说,近几年以来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强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观点:追求综合 立足实践注重活动 自主选择 合作探究
思考二:新教材中已经安排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为何还要单独设立这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一门新课程,它与其它学科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学科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中展开的,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
开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走进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书本里、课堂里、学校里。观点:回归生活,不能将学生永远禁锢在文本世界中。
思考三:没有“大纲”与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怎么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从做中学而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它有计划,但却没有固定的框架,它的目标、内
容、主题、成果都是在动态中变化和生成的。问题和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纽带和载体,而问题和课题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展开研究。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变过去教材是学生的整个学习世界为整个世界都是学生的学习教
材。
观点:综合实践活动赋予了师生最大的自主权,是最能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
疑虑
疑虑一:学科教师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吗?
疑虑二: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课题,能研究出有价值的结果吗?
疑虑三:家长不赞成学生活动怎么办?
分析
“疑虑”反映出的问题既有认识层面的,有操作层面的,也有技术层面的。主要是没有
解决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对学生的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
思考
思考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成长中的、有差异的独立个体;同时是有潜力的、有活力的生命主体和学习主体。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家长是等待开发的巨大教育资源。相信他们,依靠他们,你会得
到意外的惊喜!
思考二:
教师----营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条件、协调人际关系、调控学习过程。
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团结协作的观念,努力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规划能力和
设计能力。
教师----秉持多元价值标准,尊重每一个儿童个性的独特性与具体性,面向全体学生,而
不是仅仅面向少数“尖子”学生。
教师----积极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争取社会支持。
思考三:
教师----忌包办代替
教师----忌放任自流
教师----忌求全责备
观点: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实践与活动是创新的摇篮。
担忧
担忧一:工作负担重,没有时间指导怎么办?
担忧二:影响学习时间,影响升学率怎么办?
担忧三:学生安全谁保障?
分析
“担忧”中同样反映出认识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问题
思考
思考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导综合实践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决不尽仅仅在于新设一门课程,而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育人
模式的重大挑战,它将是中国基础教育有史以来最深刻的革命性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既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也重视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使学生的个性需要和
社会的发展需要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它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
安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限制性因素,必须引起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思考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安排应做到灵活机动,有分有合: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固定
与弹性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遵循安全性的原则,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当活动需要走出教室,要到
大自然或生产现场去的时候,除事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外,还应制定组织和行政
措施,对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有预置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当室内活动涉及到电源、火源、可燃物质和某些化学药品的时候,应事先向学生传授
操作规程、明确具体要求,以杜绝因“误操作”和“误使用”可能造成的危害。
要严格禁止组织学生到灾区、疫区、严重污染区以及其他危险地区开展活动,遇有危
及安全的变故发生时,应当机立断,采取应急措施,直至终止活动。
观点:教师的责任不是送学生一程,而要关心学生的一生。
二、原因分析
教育行政层面:缺乏宏观决策和规划----谁来管理?谁来监督?谁来评价?;
教育研究层面:缺乏专业引领和研究----怎样开发资源?怎样指导研究?
学校层面:缺乏周密计划和安排----谁来计划?谁来支持?谁来实施?
教师层面:缺乏系统培训和学习----学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三、实施建议
宏观推进策略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2、统筹安排,科学评价
3、抓好研究,专业引领
4、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学校推进策略
1、与学校特色融合2、与学校课题挂钩
3、与常规工作接轨
活动操作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探究动机
2、悉心规划过程,绘制活动蓝图
3、全程参与指导,激励合作创新
4、提供展示舞台,分享成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