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立和推进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工作动态
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建立和推进综合行政管理体系 工作动态
((第第五五期期))
综合行政管理体系推进办公室2009年3月6日
省局举办绩效管理知识讲座
3月5日,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冷连波亲自主持了省局绩效管理专题讲座,该讲座由哈尔滨铁路运输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主讲并以视频方式进行授课,全省检验检疫系统的有关领导和人员参加了讲座。
哈铁检察院的绩效管理模式建立和运行已历经8年,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所建立的绩效考核模式多次参加国内外研讨,实现了与国际先进管理体制的接轨;该院工作特点和我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值得借鉴。讲座分为自然概况、绩效考核的基本模式、绩效考评体系在实践中运用的实效以及不断完善做法等内容。
会后,二位专家还和省局推进办的同志就绩效体系的建立和推行进行了座谈。推进办同志就绩效考核的方法、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从繁到简的过程、考评电子软件引入的最佳时
机等向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绥芬河局安排部署与省局
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对接工作
3月2日,绥芬河局召开部门负责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与省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对接及进一步深化完善绥芬河局“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等工作,确定了“积极对接体系、补充完善内容、深化已有模式”的指导思想,为全年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党组书记、局长苏永泉在会议上提出了五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做好与省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对接工作。要求在认真学习领会省局《建立和推行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积极与“推进办”沟通汇报,在组织机构、推进时限、“5S+1”管理等方面做好对接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完善绥芬河局“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修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优化部门绩效考核和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三是结合实际,探索实行适合我局需要的能级管理模式;四是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规范部门管理,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五是积累经验,为明年体系优化整合打好基础。
今后工作,绥芬河局将围绕省局推行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共建和谐、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实行北京检验检疫局“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取得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强机关行政效能管理,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理念,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绥芬河局丁洪涛供稿)
省局机电处认真研究落实推进
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工作
二月二十三日以来,机电处召开了三次专门的会议讨论如何在落实省局要求和推行建立综合行政管理。会上处长付世芳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体人员都要参与进来。
同时,机电处成立了由付世芳处长担任组长,副处长和科长为成员的综合行政管理工作组,付处长提出了要求,要求全体人员按照局里工作计划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
在会上,全体人员讨论了机电处的工作内容,经过讨论,确定需要编写1个程序和17个作业指导书,下发了四个文件清单表格(管理文件清单、国家法规文件清单、产品及其相关标准清单、质量记录清单),并要求各个科长在三月十日前将清单交综合科汇总,于15日前按时上报到省局推进办公室。
会上还对如何编写作业指导书做了进一步说明,处长付世芳要求全体人员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的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机电处范滨供稿)
第二篇:建立“动态管理110”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
建立“动态管理110”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
为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和执政基础,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村级组织建设科学化,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班子“瘫了治、治了瘫”这一长期普遍存在的难题,菏泽市本着“早预警、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按照“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矛盾问题调处解决经常化、动态管理信息传输制度化、村级班子建设规范化、组织领导机制化、工作措施科学化”要求,围绕“弱班子变强、强班子变优、转化班子不反弹”的目标,落实“党委抓、抓党委,书记抓、抓书记,部门抓、抓部门,领导抓、抓领导,支部抓、抓支部,党员抓、抓党员”责任,遵循村级班子动态转化规律,积极探索建立了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发现村级班子存在的潜在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抓倾向、早发现、预测在前,抓苗头、早处理、预防在前,抓征兆、早整顿、治理在前,彻底扭转了一些村班子存在的“出了问题不反映,出现滑坡不反馈,致使瘫痪难治理,年年转化年年有”的被动局面,有效确保了村级班子“不会瘫、没法瘫、瘫不了”,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健全三个体系,夯实工作基础。
为确保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健康有效运行,菏泽市狠抓了“三个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1)市县区委分别设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监控及管理中心。明确市县区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监控及管理中心主任,分管部长为副主任,在市县区委组织部设立办公室,明确专门人员做好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加强对“动态管理”机制运行的领导、指导、调度和督查;责成问题涉及部门牵头解决有关问题与矛盾;搞好“动态管理”指标的登记造册、巡查监控,及时发出警示,限期整改;注意发现、培养、总结推广典型;定期组织召开“动态管理”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安排工作;组织开展后进村班子的治理整顿工作。(2)乡镇党委设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站。明确分管副书记为站长,组织委员为副站长,建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包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主要负责抓好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反馈及督查落实;建立动态管理信息台帐;认真研究指标变化情况,派出工作组及时进行专项治理,并将专项治理情况上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备案;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测评,将汇总结果上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加强对乡镇“动态管理”员及村信息员的教育、培训、管理。(3)村党支部设立“动态管理”点。选派一名乡镇包村干部为村动态管理员。主要负责全面了解掌握行政村的基本情况,搜集一线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和梳理,能处理的及时处理,需要上报的及时上报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排查掌握不稳定因素,并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报告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出县区。市县乡村四级互动的组织体系,为建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健全指标体系,细化具体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及和谐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出发点,把影响村级班子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细化、量化、深化为5大类、30项、90个指标,涵盖“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形成一个科学、完整、具体的指标体系。第一大类是党的建设情况,包括9项、28个指标,涵盖了班子建设、配套组织、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干部作风、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务公开、远程教育等内容;第二大类是新农村建设情况,包括7项、20个指标,主要有经济发展、村庄规划、新村建设、环境保护、村容村貌、精神文明等内容;第三大类是平安建设情况,包括4项、13个指标,分别是社会治安、调解工作、宗派矛盾、信访问题等内容;第四大类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包括3项、9个指标,重点是基层民主、村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等内容;第五大类是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包括7项、20个指标,涉及计生工作、农民负担、土地延包、宅基安排、公益事业、惠民政策、临时工作等内容。结合使用好远程教育系统,市县乡村分别设立 “动态管理”机制电子监控图版,把“动态管理”的5大类30项90个指标,分别以绿、黄、红三种彩灯予以显示,绿灯表示“正常”,黄灯表示“进入警示状态”,红灯表示“急需治理整顿”,信息内容不停滚动的电子监控图版,时时反映全市每个村级班子的运行状况。三是健全工作体系,强化随时监控。信息是“动态管理”机制运行的关键,是确保整个机制有效运行的“生命”,是实施监控的有力“抓手”。为此,菏泽市突出抓好了三个方面:(1)信息搜集。信息搜集及时快捷、内容准确真实是整个机制运行的“生命”。各村都建立了由村“两委”成员、“两组两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离任村干部、离退休人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组成的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热心村级事业、热心为民服务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了“干部抓、党员抓、群众抓”人人抓的局面。信息员人数根据行政村的自然村数、村民人数和村情确定。一般情况下,好村、小村少配,大村、差村多配,每个自然村至少有1名信息员,规模较大的村500人选配1名信息员。信息员分布广泛、分片负责,搜集触角能够覆盖到每户村民,确保信息搜集网络无“盲区”和“空点”。乡镇管理员通过信息员、村情收集箱、民情电话、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乡镇“动态管理”站通过村动态管理员、乡镇直部门及对重点村户的巡查掌握信息。(2)信息真实。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与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与动态管理员及村信息员层层签订“动态管理”工作责任书,制定了《动态管理员及村信息员管理考核奖惩办法》,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曹县规定,发现迟报、漏报、瞒报1条重要信息的,给予批评教育并扣发当月奖金;发现累计迟报、漏报、瞒报2条重要信息的,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并扣发半年奖金;发现累计迟报、漏报、瞒报3条以上重要信息的,给予停岗半年,扣发全年奖金处理。单县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影响的,当年不得评为先进,是党员的予以党纪处分,两年内不得提拔重用。为防止村信息员工作受到乡村干扰,在全县统一聘用了2825名信息员,每月发放补贴180元。鄄城县对信息员因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后果的,随即予以解聘。通过落实责任追究,有效的解决了漏报、瞒报、慢报、慌报及“报喜不报忧”等信息失真问题,确保监控系统真实、有效、管用。(3)信息传输。村动态管理员获取信息后,对信息及时进行分类处理,真实、准确、完整地上报有价值的信息;乡镇“动态管理”站在接收到驻村动态管理员上报信息后,结合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对信息再进行汇总分类,登记台帐,并做出妥善处理,对重大信息,及时上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市县乡村四级配备专用微机,实行微机联网,确保了村级班子动态管理信息及时传输。(4)信息利用。村动态管理员及时掌握各行政村的不稳定因素,掌握动态管理指标变化和趋势,发现动态管理指标有变化时,及时登录“动态管理”系统,录入相关情况,市县乡“动态管理”系统同时发出警示,乡镇“动态管理”站根据电子监控图版上红、黄、绿灯显示情况,向村“动态管理”点发出警示通知,及时进行跟踪复查,保证问题发现在经常,处理措施及时到位,有效提高防范能力。在跟踪复查中,发现有重大情况或上访苗头的,立即进行上报,同时作出相应处理。对警示指标进一步恶化、经教育说服无效或不彻底的,及时上报情况,由市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向有关部门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对警示的指标已好转或消除的,均做详实的记录。同时,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进行登记造册,随时输入微机,实现全天侯、无缝隙监控。2008年11月份,郓城县郓城镇西八里庄村个别党员群众反映:该村换届时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李军不是在本村入党,对其党员身份持怀疑态度,准备到上级上访。这一信息被管理员录入“动态管理”系统后,市县乡的电子监控图版上该村马上亮起黄灯。县“动态管理”中心很快发现这一问题,迅速责成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郓城镇党委进行调查处理。经查,李军原为县第二建筑公司某项目部经理,符合党员条件,并严格按照入党程序由二建党支部发展为党员,后返村。通过向群众反馈有关情况,消除了误解,管理员登陆系统,撤消了警示,图版上该村又亮起了绿灯。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有效运行。
完善纵横协调、关联配套措施,保障“动态管理”机制有效运转。一是建立监控网络。市县区委“动态管理”机制运行系统,与市县区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部长的办公电脑联网,建立指挥终端,及时实时领导和指导,第一时间掌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成为农村党建工作的“110”和各级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形成了市县乡村一体化的监控指挥网络。二是加强组织巡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重点村、重点户进行抽查、测评,建立专门的抽查和测评档案,每月通报一次抽查和测评结果,为年终考核奖惩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抓好限期整改。各乡镇党委把监控指标列入了重点监控范围,特别是显示为“黄灯”或“红灯”的,乡镇党委都要组织专门力量,在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及时、妥当地进行处理,把不良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搞好动态警示。“动态管理”机制的运行,对村班子实施了全天候、全方位的观察预测,一旦发生滑坡乃至致瘫苗头,即可通过监控系统迅速反馈到指挥系统,指挥系统经过综合分析,可随时决定对其实行具体的指导帮助,直至派出工作组实施整顿治理。它从体制上克服了以往信息不畅、指挥不灵、对农村党支部疏于监督、忽视指导,以至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难以迅速决策、果断处置的种种弊端,从而为及时快捷地做好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村班子的防治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巨野县田庄镇佃户屯村动态管理员吕厚稳同志了解到因村务公开不及时等问题,致使部分群众心情激愤,酝酿要到县里上访。他及时登陆系统录入了这一信息,并通过电话向镇管理站反映情况。县镇工作人员同时发现了红色警示信号。县委“动态管理”中心及时责成民政局牵头,抽调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深入到该村走访调查处理,了解到该村在拍卖本村废弃小学校舍时,没有召开群众会、党员会,交易过程不透明,所得数额没有公示,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工作组要求村“两委”公开村小学废弃校舍交易的全部细节和相关证据,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向群众道歉,很快事态平息。工作组为该村建立了制度规范,重新组建了民主理财小组,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受到群众好评。
三、构建联动机制,形成防范网络。
为把“三级联创”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菏泽市在“齐抓”与“共管”上动脑筋,在“真联”和“真创”上下功夫,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防范联动机制。一是建全完善上下联动机制。纵向层面,建立了由市、县、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及村党支部为主体的“组织抓、抓组织,书记抓、抓书记”上下联动机制。市县区乡镇村各级党组织层层签订了农村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市委书记抓县区委书记、县区委书记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抓村党支部书记,市、县、乡党委分管负责人靠上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落实。市县区委组织部通过电话、信函、座谈、走访、查阅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等方式,认真做好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工作,随时掌握各乡镇情况和工作成效。对经验性、典型性的动态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推广。乡镇党委把建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及时进行专项处理等措施,真正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解决一个、巩固一个,消除了不良隐患。为推进机制的规范化运行,市县乡三级建立了村级班子信息数据库,推行了微机网络化管理,为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了真实、准确、快捷的情报。二是建全完善部门配合机制。横向层面,市县区乡镇建立了“部门抓、抓部门,领导抓、抓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组织、纪检、信访、审计、土地、计生及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督促积极履职,并反馈在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求涉及哪个部门,就由哪个部门牵头解决,并负责到底,有效解决了一些部门抓党建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各有关部门结合处理来信来访等工作,认真做好了指标的监控和档案管理,及时向市县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提供相关信息。同时,还建立了首问责任制,认真做好了接访问题的处理及跟踪回访工作,充分发挥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使村级班子建设由原来组织部门自导自演的“小合奏”变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同频共振的“大合唱”,使过去县乡党委主演的“单弦乐”演变为各部门竞相参与的“交响曲”,真正实现了“齐抓共管”。三是健全完善高效速动机制。交叉层面,本着“精干、快捷、高效”的原则,根据整顿后进村班子的实际需要,市县乡分别组建了人员精干、富有经验、行动迅速的整顿后进村班子工作机构,形成了“随时发现、及时处理、尽快解决”的高效速动机制。对情况复杂、转化难度大的后进班子,由市县区直涉农部门抽调熟悉农村政策、经验丰富、长于协调、善于解决复杂矛盾的人员组建工作组,进行专门培训后,协助乡镇党委做好后进村班子整顿工作。对整顿工作难度小、易见效的后进班子,由乡镇党委负责组建工作组,驻村帮助整建班子、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共对216个村进行了集中整治。菏泽开发区佃户屯办事处孔庄行政村的村民董芳春、刘锦业因为荒地纠纷,发生矛盾至相互厮打,后经过法医鉴定互为轻微伤,双方家族人员又发生对峙,一起群殴械斗随时可能发生。紧急关口,该村的动态管理员迅速将情况登录“动态管理”系统,市、开发区及办事处发现警示后,开发区管理中心、办事处管理站立即责成土地、司法、公安、卫生等部门组织力量赶往事发现场进行调处,矛盾很快得到解决,“红色”警示消除。
四、严格考核奖惩,激发内在活力。
将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运行情况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内容,并作为评价班子、考察干部、检查工作、评先树优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大力表彰,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作风浮漂、敷衍了事的予以严肃批评。对因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扎实导致瘫痪班子数量增多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组织处理。明确规定,凡新增加1个瘫痪班子的,对乡镇党委书记通报批评;增加2个瘫痪班子的,乡镇党委实绩考核降低一个档次,党委书记写出书面检查,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取消评优资格;增加3个瘫痪班子的,乡镇党委实绩考核降低两个档次,县区委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对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组织调整。同时,把各乡镇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运行情况纳入实绩考核内容,每半年进行一次初考,每进行一次终考。近年来,各县区委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15个乡镇党委进行了通报表扬,给予乡镇党委书记记一等功奖励;对5个未及时上报“动态管理”指标变化的乡镇党委,由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进行了记录备案;对2个造成不良影响的乡镇党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乡镇党委书记做出了诫勉半年的组织处理。全市共有31个农村党支部,因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运行不良出现问题,被取消先进村党支部的评选资格。
实行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了“排查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监控效果”的工作链条,有效地解决了“上对下管理粗放,下对上信息棚架,问题不暴露不清楚,矛盾不激化不重视,乱子不出现不反馈”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管党意识,压实了各级部门的党建责任,提升了村级班子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全市村级班子“动态管理”系统共发出“黄色”警示1867次,“红色”警示326次,治理软弱涣散村班子26个,排查涉及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征地拆迁、宗族矛盾、邻里团结、社会治安、村庄规划、计划生育、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作风、组织建设、农民负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2193件,已解决2011件。各级党组织还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吃水难、贷款难、务工难、增收难等突出问题。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都及时向群众作出了解释和说明,或者承诺解决时间,明确解决单位及负责人、承办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党组织共举办林木种植、花卉栽培、特色种养殖、微机、烹饪等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694场次、培训群众33.8万人次;为群众提供科技、市场营销等致富信息1.5万多条;协调资金贷款3649万元;修路366公里,修桥270座,修涵洞303座,修渠345公里,新建维修活动场所115个,资助困难学生1336名,新修建校舍553间,改水改厕7126户,帮助185个村解决了吃水难问题,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户1.9万多户。目前,全市“五好”村支部到达30%以上,经济发展型村支部到达70%以上,村风文明型村支部达到90%以上,和谐稳定型村支部达到99%以上;同时,还促进了村班子成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群众有话愿意找村干部说,有事愿意找村干部办。今年以来,全市516个村班子带领群众新上和创办了816多个致富项目,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月报
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月报
(2014年10月)
主办:宿迁实华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江苏公司关于《零售公路承运商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司安全管理的需求,建立安全生产长期有效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安全、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认真贯彻HSE管理体系的推进工作。强化职责的落实,提高企业HSE管理水平。积极做好各项健康安全环保工作,使企业在2014年在管理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力争全年无上报事故,真正贯彻落实HSE体系管理理念。
十月份HSE运行工作情况:
1.全面落实HSE管理体系工作。公司安全管理小组根据岗位职责规定做好本职工作,总经理全面指导监督安全工作;安全调度副经理负责公司车辆人员合理调度; 专职安全副经理分管安全工作,包括上级文件传达、安全工作计划与组织实施。另外有GPS监控管理人员与现场车辆例检安全员分管专项安全检查工作。根据市公安交通局文件关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制定了公司专项行动方案,管理小组人员将根据行动方案执行具体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各项安全工作。10月份共计自行组织HSE管理小组会议4次,提出并解决相关管理问题36项。
2.进一步完善与细化公司内部管理工作。明确分工,HSE管理小组分工合作,在车队与黑鱼汪油库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做好基本台账与日常维护,重点加强对车辆隐患排查与治理的管理,同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驾员日常行为(如驾驶室是否整洁、驾员是否佩戴防护工作服装鞋帽与工作证、车内是否带有烟、火、桶等违禁物品、每天出车或者收车是否有进行即时检查并且记录)进行督查、检查,本月共计检查3次,检查整改问题7项。
3.积极做好十月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在开展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通过短信以及会议方式对全体员工展开安全知识培训,截止10月25日,共计发送安全行驶与操作、防恐等提醒短信9次,QQ群上传防恐知识以及危险品车辆事故讯息、安全行车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油品知识等信息42次以供驾押人员学习了解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我公司强调驾员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得有三超一疲以及违反油库及加油站装卸油等相关规定的行为发生。同时,我司领导组织办公人员对驾员的思想进行进一步与日常化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解除隐患,使每个驾员以最佳状态完成每日运输任务。
4.加强防偷盗油方面的管理工作。公司安排于黑鱼汪油库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所属车辆的封铅进行抽查,同时加强对驾驶室的检查力度,检查有无涉嫌偷盗油的工具。公司已与宿迁市公安局内保队进行对接,联合进行打击偷盗油行为的工作。同时号召公安、管理者亲戚朋友、同行企业、并增加聘用行风监督员等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有奖举报行动,从各方面控制,杜绝偷盗油事件发生。坚决保证油品数质量安全。
5.通过GPS平台对车辆安全及偷盗油行为进行监控。对所辖车辆行进路线进行实时监控,并随时查询车辆在途情况。根据实际修订GPS监控管理制度并发布执行。通过GPS监控对可见可控的超速等违法违规行为我们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进行提醒。对不按规定行驶、未经上报超时间停车的驾员给予重罚直至辞退。同时加油站站长反应送油服务不好的驾驶人员一律给予谈话,留用观察或辞退。全面监管杜绝内部员工与外人相互勾结进行偷盗油行为,给公司带来损害,妨碍正常工作的进行!
宿迁实华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0月27日
第四篇: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的探析
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的探析
董存良
【内容提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关键一环。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执法体制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近几年主要是进行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推进工作,相继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文化综合执法局等综合执法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仅仅是几个部门执法权限的整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存在的重复执法、执法软弱等弊病。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按照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建立起独立的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以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的乱象和软弱涣散的局面。落实到基层就是要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快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并且开始啃硬骨头,向最难改的地方开刀。行政执法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的诟病,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软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历史形成的政府机构职能重叠交叉、部门职责分工错乱有关,还与行政机关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不规范有关。行政执法的软弱涣散导致了公众对法律的漠视,造成了对法律的消解。这种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背道而驰,造成对法制建设的极大破坏。因此,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出发必须加强行政执法,维护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靠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刚性来重塑公民对法律的敬畏,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公民基础。而行政机关的执法现状不管从执法队伍、执法装备、执法的严格规范等方面都不能胜任这一神圣而繁重的任务。必须对现有行政执法体制进行改革,整合执法力量,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行政执法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拳头,有效解决行政执法软弱涣散的问题,使违法者必受处罚,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强化公众遵法守法意识。具体措施就是要在基层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
一、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明确要求:“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在我国,80%以上的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实施,但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对此,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按照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系列要求,整合执法主体,凝 聚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落实到基层,就是要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
二、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是解决目前行政执法存在的诸多弊端,实现严格执法、刚性执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攻击,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机构设置存在着职能重叠交叉边界不清的问题,表现在行政执法上就是多层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统一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干扰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同时,行政执法还存在许多缺位的现象。目前县级行政执法力量分布在建设、交通、环保、工商、食品药品、林业、农业等二十多个部门,致使力量分散。各部门的行政执法队伍参差不齐,相对强势部门的执法队伍还能勉强应付,但是大部分部门的执法队伍软弱涣散,甚至有的部门连执法人员都没有,执法装备更是落后破败,这就造成行政管理的许多领域有法不能执、不敢执,致使管理不能真正到位。行政执法的软弱涣散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法律法规的漠视。法律的严肃性和刚性不能通过严格执法表现出来,使人们觉得除刑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法规都是软法,遵不遵守都无所谓。使人们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消解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应起的作用,造成人们法制意识的淡薄。这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实现全民知法、守法、尊法的目标,只靠单纯的教育是不够的。要实现人们对法律的敬畏,严格到位的执法是必不可少 的。新加坡的经验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目前行政执法的现状来看,其执法队伍、执法方式、执法效果等方面都不能担当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任,甚至会起到负面作用。同时我国要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也离不开严格规范的行政执法。因为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八成以上都是靠行政机关来监督执行的,行政执法的现状不足以形成社会治理的规范有序,甚至成为了社会治理的软肋。因此,必须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组建相对独立、集中统一的行政执法机构,建立起强大有力的行政执法机构,将行政管理的职责落实到位。这就要求在县级建立行政综合执法局,使其担负起这一重要职责。
三、建立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的机构设置构想。目前由于各部门组建独立执法队伍、分散进行执法,致使出现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编制和执法经费不足、执法制度和程序不完善等问题。只有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执法资源整合起来,把“五根指头”捏成“拳头”,集中保证编制经费,优化机构设置和装备条件,加强培训上岗和日常管理,切实增强执法队伍力量,实现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正规化。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来看,综合统一执法确实比以前分散执法在执法的严肃性、规范性以及执法水平和执法方式上都有了明显提升。其队伍整齐、纪律严明、程序规范是有目共睹的,为维护城市的秩序,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虽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自成立以来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指责,其负面消息频出。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因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面对的是城市基层市民维持生计的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他们的习惯,要使他们服从管理是很难的,因为这直接危及到他们的生计。在执法中一旦发生冲突,舆论往往会偏向于弱势一方,不管执法者有没有过错都成为被指责的一方。致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执法中也是缩手缩脚,小心翼翼,恐怕引起冲突,甚至有的地方采取了柔性执法、温情执法等许多不伦不类的执法方式。这更使部分不法商贩目无法律,嚣张跋扈,成了没人敢管的人,造成社会上违法对守法的驱逐。因此我们不能怂恿舆论对执法局不明真相的一味诋毁,特别是各种媒体要负责任地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不能受舆论情绪化的误导。“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良法不足以自行,所以执法环境的改善、公民法制意识的提高最终还是要靠严肃执法、严格执法来完成。
具体到县级行政综合执法局的组建有两个思路两个方案。一是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执法资源统一整合为一个新的行政综合执法局,其职责为除公安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外的所有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二是在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原有资源组建新的行政综合执法局,将分散在其他部门的执法权都划归给它。这样在一个县域内就只有公安和行政综合执法局两个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机构。这就能使政府部门与行政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彻底划分清楚,实现政策制定与服务职能同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将县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定位为审批服务和政策落实。新组建的综合执法局应定性为行政机关,要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行政执法方面 的行政编制收回,统一分配到新的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工作经费由财政统一核拨,所有收费、罚没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不得作为经费来源,以保证执法工作的正常性和连续性,保证执法人员的公正与廉洁。要配备高素质年轻的执法人员、配齐配强执法装备,将行政综合执法局打造成为现代化的精简、高效的行政机构,使行政执法人员挺直腰杆,勇于执法、敢于执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要赋予综合执法局更多的强制执行权,以保证行政执法的及时有效。虽然《行政强制法》赋予了行政机关部分强制执行权,但还有很多领域的行政执法没有强制执行权,必要时还需申请法院执行,这就使行政执法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及时有效地震慑违法行为以教育群众。应该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在所有执法领域内除限制人身自由的所有强制执行权,使行政综合执法局能够独立完成执法全过程,减少对行政执法的掣肘,实现行政执法的高效、便捷,及时有力地震慑违法行为,从而营造全民守法尊法的局面,促进法治社会的早日建成。
【关键词】 行政执法 综合执法 体制改革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主任 高级讲师
邮编:261300 电话:*** 邮箱:***@163.com 6
第五篇:某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总结
某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阶段总结
某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自2010年5月开始试运行,至今已四个月,现将试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体系试运行情况
(一)绩效考核情况
绩效考核以部门为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能够按规定作为考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本部门的考核组织、实施。部分人员能够按照岗位工作职责及其承担的工作内容月初制定工作计划,填写日常工作写实,记录本人当日工作完成情况,根据月初计划、日常写实及当月工作完成情况等内容,按照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定档打分。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自我评估能够进行认定,并在领导评价栏目进行打分评定,并于每月初汇总上月绩效考核结果及相关材料。其中大某岛办事处、工业品科、监察室上报及时,填写规范。
(二)行政执法与工作质量检查
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体系办制订了《行政执法和业务工作质量检查计划》和《行政执法和业务工作质量检查手册》,组成三个检查组于2010年4月末至5月初,对某办事处、某港办事处、局内各业务科室的行政执法情况和业务工作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听取工作介绍、调阅档案、核对有关文件材料,共抽查报检单185份,并通过沟通反馈、综合评议的方式确定各部门的检查结果,力求达到全面、客观、公正。
近几年来,通过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局行政执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法制工作成效显著,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各部门行政执法有关工作制度完善,行政执法队伍管理规范;能够建立健全各个执法岗位的检验检疫工作规范和程序,并认真执行;各业务部门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时限规定完成各项检验检疫工作;检验检疫工作依据充分,标准现行有效,抽样依据充分,检验检疫证单质量明显提高,证单归档及时,无计费差错;执行行政许可公示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行政许可项目,程序合法,行政许可档案齐全。
二、综合行政管理体系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上报不及时。检查中发现,不按时上报考核结果的现象普遍存在。
2.填写不规范。月计划、日写实及考核评估表中缺少负责人签字;月计划、日写实月份标明错误,有的没有填写月份,个别没有制定月计划;考核评估表中民主测评和领导评价没有进行测评和评价,相应的定档评分栏没有按规定填写;月计划与日写实不符。
3.评分随意性大。评估表中评估档次4档4分超过5个,且认定4档4分的没有评分依据;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员自我评估结果不按照要求认真审核评价,上报结果有误。
(二)行政执法与工作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
1.部门管理记录有缺陷。工作记录表格制定缺少科学系统性,追溯性不强,未建立总目录,缺少编号信息,查询不便。
2.部分文件落实情况不好,未根据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针
对性检查,缺少相关工作记录。
3.个别部门和个人在完成工作以后不能及时进行记录,而是习惯于检查前临时补记录,既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又会使记录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1、部门负责人对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2、对我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透,认识不到位,对体系文件学习研究不够。
3、由于我局目前尚未建立电子化信息考核平台,致使上报结果不及时。
四、解决办法
1.综合行政管理是提升我局工作质量、规范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效能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要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2.以部门为单位开展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绩效考核办法、定档评估标准等体系文件的学习培训。
3.尽快建立电子信息化平台,简化程序,方便操作,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为某局实施绩效考核提供有力支撑。
五、今后要求
1.作为被考核对象,月计划与日写实要一致,要将主要工作记入日写实中,自我评估要切合实际,领导评价应客观公正,每月考核结果应于下月第5个工作日前报体系办。
2.体系办将于每月第7个工作日,将上月的绩效考核结果在局网上向全局通报。
3.从9月开始,将部门绩效考核工作执行情况,包括表格编制规范程度、结果上报是否及时、考核结果是否客观准确,列入对被考核人、部门的考核项目。
4.对不按时上报考核结果的,将在6.3项(工作效率)中扣部门负责人0.2分。
5.被考核人的原始评估结果,需在本部门保留3年。
6.各部门上报的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对被考核人考核的结果使用,是局党组确定被考核人员职务晋升、岗位轮换、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7.体系办要加强我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的学习和研究,探讨不断提高体系运行的质量办法。
8.各部门要及时将在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好的建议反馈给体系办。
9.尽快对我局现有的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完善。
某局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