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统计重点 2012

时间:2019-05-14 21:3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路运输统计重点 20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路运输统计重点 2012》。

第一篇:道路运输统计重点 2012

名词解释: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的科学,其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等。

道路运输:指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从事旅客运输或货物运输的位移活动 道路里程是指报告期末道路的实际长度

货运量: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质量。

货运周转量: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质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货物平均运距:货物周转量与货运量之比。

集装箱运量:直达集装箱运量,中转箱运量。

集装箱周转量:报告期内车辆运送的每个集装箱与其相应运送距离乘积之和。

实载率:指报告期内车辆自载换算周转量占其总行程载货(客)量的比重。

拖运率:报告期内挂车完成的换算周转量占自载及拖载换算周转量的比重。

里程利用率:报告期内载运行程占总行程的比重。

吨位利用率:报告期内载货汽车自载换算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货量的比值。

客位利用率:报告期内载客汽车自载换算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客量的比值。

行包赔偿率是指报告期内所有从事旅客运输的客车所支付的行包赔偿金额占行包营业总收入的比率,单位‰

货物质量事故频率是指报告期内完成百万吨公里货物周转量发生货运质量事故的次数,计算单位:次/百万t·km

货运质量事故赔偿率:报告期内货运质量事故赔偿金额与货运营业收入总金额的比率,计算单位‱。

简答:

1.道路运输统计的概念和特点:

道路运输统计:以道路运输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为研究对象,研究道路运输经济现象的具体数量、数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变化的界限等。

道路运输统计的特点:

(1)道路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物品产品的生产部门,生产过程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并不改变其劳动对象的形态或属性。因此,道路运输统计具有独特的产品统计指标体系。

(2)道路运输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其产品既不能储存,也不能调拨。为适应和满足客货流通不均衡的需要,道路运输业在线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载运能力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储备。在此过程中反映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数量、质量及其运用情况的相关指标便构成了道路运输统计的重要内容。

(3)道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本行业内,而且更多用于反映社会经济效益。因此,道路运输统计指标的设置要满足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的需要,并取得协调一致。

(4)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运输方式,虽然他们各有特点,但其共性都是以实现运输对象的“位移”为目的。为分析和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生产协作关系和经济效益,道路运输统计建立了既有专业特点,又便于分析和比较的相关统计指标。

(5)道路运输业具有特殊的生产环境,给统计资料的收集和传递增加了难度。为此,根据各种管理形式,道路运输统计建立了多种有针对性的统计调查方式。

2.道路运输网应如何进行统计?

答:道路运输网是道路运输的主要基础设施,体现了道路线路在空间上的布局和技术水平。道路运输网应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统计。

(1)道路运输网统计的数量指标:a.车道里程 b.营运里程 c.营运班线里程d.营运班线数 e.营运班车通达(乡镇、村)数 ;(2)道路运输网统计的质量指标:a.道路密度 b.等级道路比率c.道路通达率d.道路班车通达率e.路面铺装率 f.道路线路的适应性。

3.运输质量的概念及构成: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即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用户使用和消费的程度。运输质量包括3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运输产品质量、运输服务质量、运输工作质量。①运输产品质量是指满足旅客、货主对客、货位移特定需求的一种特性,反映了顾客在物质方面的需求;②运输服务质量是指在实现运输对象位移过程中,运输生产应能满足顾客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一种特性,反映了顾客在精神方面的需求;③运输工作质量是指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各种设施、设备、制度、规范、文化等符合有关质量要求的特性,是运输产品质量和运输服务质量的保障。

4.道路运输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

(1).道路运输业增加值:指一定时期内道路运输业户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和劳务活动为社会提供的最终成果的货币体现

(2).道路运输业增加值统计的意义:①道路运输增加值统计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②建立道路运输增加值指标可使道路运输业统计指标体系系统化;③能真实反映运输业的生产成果及其为社会所做贡献,有利于进行行业间对比和反映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5.道路项目经济效益的分类及组成:

分类:(1)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2)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3)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

组成:(1)运输成本降低的效益(2)运输节约时间的效益(3)运输事故减少的效益(4)运输里程缩短的效益(5)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6)提供就业机会的效益(7)治理环境污染的效益(8)提高运输质量和信誉的效益

6.道路运输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道路运输业增加值不包括总产值中的燃料、材料等中间消耗的转移价值。

联系:运输业总产值包括非物质消耗(运输税金及利润、个人所得税、对非物质生产部门支付的劳务、对物质生产部门支付的劳务)和物质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基金、材料燃料动力消耗)。

7.道路运输统计范围:

(1)按照行业管理范围确定:道路旅客运输统计、道路货物运输统计、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统计

(2)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确定: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和道路运输辅助活动。(流通领域的运输统计工作做得较为完善、扎实,而生产领域的运输统计工作做得很不到位;营业性运输统计工作做得相对系统,而非营业性运输统计工作涉及较少。)

分析:

1.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④规定调查时间⑤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1).确定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是指该次调查要掌握哪些资料,解决什么问题。调查目的要根据统计分析研究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实际可能的条件进行确定。调查目的要明确、具体,避免大而空泛。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目的确定后,就要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指要调查的客观事物的总体,有性质相同的许多个体组成。调查单位就是调查总体的每一个个体,也就是调查中所要登记其特征的个体。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实际上就是规定调查的范围和界限。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

确定调查项目就是确定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它是确定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各项标志,调查项目的确定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为完成调查中各个项目的调查,必需拟定调查表格,往往采用一张或几张简捷﹑科学的统计调查表,以便将调查项目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上。这样的表称为调查表,是统计调查的主要工具。

(4).规定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或时点),常称为标准时点。对于某些事物如流动中的运输工具,只能登记一个时点上的数字。另一种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对于一项调查工作,要求其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完成,以保证上级单位汇总工作顺利进行,发挥资料的时效性。

(5).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为了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应制定具体的计划。其内容一般包括:组织调查的单位,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经费的开支等。另外面对于大型的调查,在正式开展之前还需要组织试点工作,目的在于训练人员、摸清规律、取得经验,必要时修改原来的调查方案的部分内容。

2.道路运输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

问题:(1).法律规范体系尚待完善:目前我国在道路运输统计方面,在执法中仍然以《统计法》为依据,没有相应的道路运输统计相关的法律制度。

(2).统计制度不完善:首先,我国现行道路运输统计报表制度不够严谨,其次,道路运输业的部分统计报表制度的指标体系并不十分健全,最后,报表制度的形式化,笼统化

(3).报表中没有明确的统计手段和方法:报表中只是针对统计指标的解释以及逻辑关系的罗列,没有明确各指标之间逻辑关系的推导和演算,造成在计算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使得统计手段和方法不科学。

(4).原始记录不全面,统计台账不规范:有些交通统计数据数出无源。统计台账信息不全面,不规范,使得统计数据可信度低,可利用性不高。

制度完善:(1).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统计法律:道路运输行业必须用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引导行业的建设和管理,道路运输统计行业的立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确保统计制度的全面,科学:设计、应用全面、科学的统计报表制度是保证交通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主要体现在健全的指标体系和清晰的范围口径两方面。

(3).不断提升和改进技术手段:统计手段技术化,统计工作信息化是道路运输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行业统计服务水平的决定因素。

(4).实行定期的布置及培训制度:定期的道路运输行业统计工作布置会及培训会的召开对于促进行业统计工作非常必要,一方面,会议的召开给道路运输行业统计工作人员提供了定期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布置会上可以结合当前行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强调下一阶段的行业统计工作要点,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培训,增强交通行业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统计技能。

3、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统计不足分析及内容改进:

(1).不足分析:①统计内容有限,统计的经济性水平低②道路运输统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持作用远未发挥③某些具体技术细节有待改进:a.样本的稳定性较差 b.某些调查指标比较敏感,计算误差大。

(2).内容改进:

①扩展内容:a.在运输对象上,对于旅客运输,关键的数据缺口包括:旅客出行类别、旅客出行目的 b.在经济效益上,关键的数据缺口:每运次的营业收入、支出成本 c.在运行状态与产出成果上,关键的数据缺口为道路运输的运行效率

②指标设置:a.在运输对象上,有旅客出行类别,旅客出行目的 b.在经济效益方面,可直接调查每运次营业收入、支出成本 c.在运行状态与产出成果方面,设置“平均车日行程”指标。

4、道路货物运输统计改进:

(1)扩展内容:a.在运输对象上,对于货物运输,关键的数据缺口包括:货物种类与货物价值 b.在经济效益上,关键的数据缺口:每运次的营业收入、支出成本 c.在运行状态与产出成果上,关键的数据缺口为道路运输的运行效率

(2)指标设置:a.在运输对象上,货物种类、货物价值可直接作为统计指标进行统计。b.在经济效益方面,可直接调查每运次营业收入、支出成本 c.在运行状态与产出成果方面,设置“平均车日行程”指标。d.在地理信息方面,由于调查表格中不可能填写详细的运输路径,在实际调查时,可填写途径主要的公路名称,结合运输货物的起讫点,即可获得运输路径信息、标志地理信息。

计算题:

1.总车日=日历天数x平均车数

完好车日=总车日x完好率

工作车日=完好车日x工作率

总车公里=工作车日x车日行程

重车公里=总车公里x里程利用率

重车吨(座)位公里=重车公里x平均吨(座)位

主车换算周转量= 重车吨(座)位公里x吨(座)位利用率

主挂车综合周转量=主车换算周转量x1/(1-拖运率)

2.差额分额法:A=xyz基期:A0=x0y0z0报告期:A1=x1y1z1

△x=(x1-x0)y0z0△y=x1(y1-y0)z0△z=x1y1(z1-z0)

△=A1-A0△=△x+△y+△z

3.(1)按百车公里附加百吨公里燃油消耗定额形式计算其燃油应耗量

①客车:燃料应耗量=百车公里燃油定额×总行程/100 +附加千人公里燃油定额×旅客换算周转量/1000

②货车:燃油应耗量=主车百车公里燃油定额×主车总行程/100 + 挂车百车公里燃油定额×挂车总行程/100 +附加百吨公里燃油定额×主车综合换算周转量/100+ 附加百吨公里燃油定额×挂车综合换算周转量/100

(2)①百车公里燃油消耗=燃油总油耗量*100/总行程

②百吨公里耗油消耗=燃油总消耗量*100/总换算周转量

(3)行车燃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检查:

①用绝对数:差额=实耗量-应耗量(正值为超耗量,负值为节约量)

②用相对量:节(亏)油率=燃油节约或超耗数/按定额标准计算的应耗量x100% ③完成燃油百分比= 实耗量/应耗量

4.(1)平均百车公里燃油实耗指数=报告期平均百车公里燃油实耗量/基期平均百车公里燃油实耗量x100%

平均百车公里燃油实耗量水平变动所节约或超耗的燃油数量=(报告期每百车公里燃油实耗

量-基期每百车公里燃油实耗量)x报告期总行程/100

升降率=平均百车公里燃油实耗指数-1

(2)平均百吨公里燃油实耗指数=报告期每百吨公里燃油实耗量/基期每百吨公里燃油实耗量x100%

平均百吨公里燃油实耗量水平变动所节约或超耗的燃油数量=(报告期每百吨公里燃油实耗量-基期每百吨公里燃油实耗量)x主挂车综合换算周转量 /100

升降率=平均百吨公里燃油实耗指数-1

5.各因素对百吨公里燃油消耗量的影响:

百吨公里燃油消耗量=百车公里燃油消耗量×(1-拖运率)/(里程利用率×平均吨位×吨位利用率)(单位:L/100t.km)

耗油变化量=报告期换算周转量/100×百吨公里燃油消耗量变化量

Eg:①百车公里耗油指标变化:(30.2-30.1)*(1-0.483)/(0.509*4*1.027)=+0.025L/100t.km 增加耗油量:63600/100*0.025=159L

②里程利用率变化:30.2*(1-0.483)/(4*1.027)*(1/0.515-1/0.509)=-0.087L/100t.km 降低耗油量:63600/100*(-0.087)=-553L

第一章 绪论

4.道路运输统计的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7.道路运输统计的主要内容:①道路运输生产条件②道路运输生产过程③道路运输生产成果④道路运输生产经济效益

8.运输统计的研究过程: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

第五章

1.道路与公路的区别:公路是指在中国境内,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并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可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

道路是指道路、城市街道和胡同以及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公路是道路概念里的一种,道路是由公路、城市街道和乡间非机动车路等各种类型的通道组成。

3.道路里程统计分组:

(1)按道路技术等级分为高速道路、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和四级道路里程;

(2)按道路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通道里程;

(3)按道路路面铺装情况分为有铺装路面道路里程、简易铺装路面道路里程和未铺装路面道路里程;

(4)按道路通车情况分为晴雨通车里程和晴通雨阻里程;

(5)按道路绿化情况分为可绿化里程和不可绿化里程.第十章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

4.道路运输服务质量的评价:①安全性指标②及时性指标③经济性指标④方便性指标⑤服务性指标

5.第140页,(1)主要因素图,(2)因果分析图

第十一章

3.道路运输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总产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主营业务利润+工资增长费+销售费用+教育附加费

(2)分配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增加值=支付给个人+支付给国家+留给本单位+支付给其他单位

4.道路运输增加值统计应注意的问题:①采取两种核算方法相互进行修正,以提高核算的准确度②合理、准确界定核算范围③尽可能全面的将企业自营运输反映到道路运输增加值核算体系中来。

第十二章

1.客运站生产统计主要指标:①营运班线数量②营运班线里程③班线运量④日发班次⑤日过站班次⑥日均发送量

2.货运站生产统计主要指标:货物吞吐量和换算货物吞吐量。

第八章

计算:第105,106,107,108页

第九章

计算:第119,例9.1;第120,例9.2 ;第121页,例 9.3。

第二篇:道路运输统计课程设计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物流是在流通领域的物资流动,包括原材料从供应地到生产企业,商品从生产地到销售地再到消费者的全部流通活动。物流以物为主体,以运输和储存为两大基本功能,同时辅以包装、搬运、装卸等其他功能,形成了一个多功能服务体系。本文主要讲述运输中的运输路线优化与应用研究。运输路线的优化是在运输的外部条件已经定的情况下寻求运输距离最小化。我首先对物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进行了综合性的理论概述,接着对运输路线优化选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如何优化运输路线进行分析,最后举出运输路线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

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现状

(一)国外现状

国外道路运输业信息化,是在世界经济已转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在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移动通信技术MC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CMS和电子商务技术等,迅速地改造传统运输产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商贸文件、运输单据传递和处理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服务的质量。货运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商业文件,如发票、货运提单等可通过因特网方式来传递,公司与客户的结算也可通过因特网来进行,大大降低了商业文件成本,减少了文件传递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了文件传递的速度,从而提高了运输企业的工作效率。利用因特网使它的用户可以实时地跟踪自己托运货物所在的位置和到达的时间地点,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二)国内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交通运输量也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和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和铁路提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开始得到发挥;运输管理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取得进展,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投资渠道与投资方式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公路、内河水运等运输方式运价基本与市场接轨,运输市场正在逐渐全面放开,市场对运输资源的配置作用日趋显现,用户可以通过运输市场选择经济、合理和服务质量高的运输方式及运输企业。

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风起云涌,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发展势头强劲,但是,由于它是一套全新的技术,同时还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所以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难题。在电子商务“三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中,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成熟、电子商务网站的蓬勃发展以及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观念的普及,信息流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而随着各大银行纷纷开展网上业务,以及支付网关的建立和加密技术的成熟,网上支付已经在许多网站上成为现实;然而,我国

传统的物流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建立、发展起来的,与目前的电子商务环境已经无法相容。现今物流体系的落后现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官员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交通运输业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十几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从过去的封闭和垄断走向了开放和竞争,百姓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货物运输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快速化,旅客运输更加高速、舒适、便捷。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改变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状况。一家一户的运输生产,车辆自有,自我服务、不能形成规模,且动量需求有限,难于自我调剂,因而容易经常出现空驶,动力选择不当(因为运输工具有限,选择范围太窄)、不能满载等不合理现象,且配套的接、发货设施和装卸搬运设施也很难有效运行。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的社会化运输体系较为完善,而公路运输由于小生产作业方式非常普遍,所以是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的重点。社会化运输体系中,各种联运体系是其水平较高的方式。不断开发特殊运输技术和采用先进的运输工具是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例如,利用专用散装及罐车可以解决粉状、液态物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等问题,袋鼠式车皮、大型半挂车可以可以解决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滚装船”可以解决车载货的运输问题,集装箱船比一般船能容纳更多的箱体,集装箱高速直达车船加快了运输速度等,这些都是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合理化。运输合理化还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撑。要实现运输合理化,还必须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6]例如,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共同运输、集运等策略。直达运输是乞追求运输路线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它可以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装,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在一次运输批量和客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了一整车时直达运输的优势最为突出。企业也可以实施“四就”直拨运输,首先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然后就厂、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将物品分送给客户。在运输实际工作中,应推进共同运输,即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进行合作,协调运输计划,共同利用运力。

影响物流运 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有五个方面,称作合理运输的“五要素”,包括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时间、运输工具、运输费用,物流过程的合理运 输,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即运用 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优化运输路线,以最短 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运输活动。因些,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是物流管理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做好这项工作,物流管理就 成功了一大半。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致使企业的发展趋向多国 化、全球化的模式。面对全球化激烈竞争的趋势,企业的战略对策之一是专注 于自己所擅长的经营领域,力争在核心技术方面领先;而本企业不擅长的业务则 分离出去,委托给在该领域有特长的、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物流管理与物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 物流管理与物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 条件下,上升到与成本控制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日益拥挤的交通条件导致物流运 输线路的选择成为物流管理中急需要解决的突出难题,只有线路选择合理,才能 达到最快的速度,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中,这一点非常重要。拥挤的城市交通 条件下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由于交通拥挤给企业带来的运输成本增加,运输线路 优化选择应担负起此重任。

3、物流管理中路线规划中的最短路径计算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导致运输 线路不能达到最优选择。由于物流运输每次配送活动一般都面对多个非固定用户, 并且这些用户坐落地点各不相同, 所以对于它们的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也都不 尽相同。如果配送中心不进行运输路线的合理规划, 往往会出现不合理运输现象, 不仅造成运输成本上升, 而且导致配送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因此经常对配送路 线进行规划调整是大多数配送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配送中心进行运输路线规 划时, 除了两点之间最短路问题外, 多点之间最短路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 如:旅行商问题和中国邮递员问题, 但它们的核心算法也都可以是最短路径算法。而最短路径的计算没有最佳方案,丞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运输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指标选取 运输路径的选择中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质量、运输服务水平的高 低是几个重要因素。运输费用包括各段的运费、中转费、仓储费。运输时间包括 各区段的运输时间、中转站的中转时间、仓储时间。服务水平主要包括设施条件、手续便捷度、运输信息畅通度和港口、场站的服务质量等。建立联运通路时由于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软硬件条件、管理部 门协作能力等相关因素存在差异,必须对备选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系 统性、层次性、可比性原则,节点城市主要考虑的要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 件、商贸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主要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工业总产值、GDP 来衡量,交通条件主要从运输成本、运输安全性、运输便捷性、铁路货运量、公 路货运量和水路货运量等方面考虑,商贸环境从企业数量和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 两方面来考虑。

运输网络设计一般分5 步:审计顾 客服务水平;组织和开展研究;确定目标基准;网络构架;渠道设计.设计这个决策 首先要考虑物流的一些基本特性,如产品的体积、生产周期、季节性、物理特性 以及特殊的处理需要等.由于大量的厂商和客户分布地点很不集中,使货物直接 从厂商直接输送到客户的成本很高,并且带来迂回运输和相向运输现象,使交通 线路过于拥挤,严重降低运输效率,许多厂商就在交通枢纽处设立配送中心,实行 集中配送(见图

1).这样就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及时向顾客交货和提高竞争力.运输网络设计决策还需要考虑其它的操作领域的成本,例如库存和配送中心的成 本.物流管理与物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 图1 4.1.

2、组织运输及其路线决策 集货配送网络框架 当运量大、客户响应程度比较重要时,运输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影响非常 大,企业应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企业内部的自行运输体现了组织的总体采购战 略,便于控制.但是实施低成本、高效率的自行运输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广 泛的合作和沟通.通常企业有自己的车队的原因是:服务的可靠性;订货提前期 较短;意外事件反应能力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运输路线决策作为 物流管理与物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 法是车辆整合法(integration),承运人将同一工作的连续两个或几个活动同时 处理,从而使该组活动完成成本节约.具体做法是将不同的货物装到1 辆货车中 以达到车辆满载,以这种方式来整合运输.第四种整合方式是车辆整合与站点整 合进行组合,取得组合效果.承运人将同一工作中的不同活动,或者不同工作的 不同或相同活动进行处理,依靠公司在某一时间断内的特殊运力配置使运输成本 减少,从而使物流运输可以获得成本的节约.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物流过程是路线决策的最大特点,决策者利用信息技术来 确定运输路线是当前物流管理的一种趋势.运输路线选择模型 大型的配送或运输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 许多 点如中心仓库、仓库、零售商通过物理的或概念性的线段连接在一起, 服务通常 是大量的车辆在网络中各点运送货物来完成的。在这个服务过程中, 基本的运营 问题是在已知的客户地点、需求的运输量情况下解决车辆行驶路线和行程安排。

实际上, 路网中的交通流量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而车辆在路 网中的运行时间是随着交通流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简单的将其假设为固定不变 的时间, 必然导致计算出的最优结果往往在实际运行中不是 最优的线路, 有时甚至是很差的路线如果将取为路线距离, 更不能反映路网交 通状况, 而且可能导致选择的最优路线是交通最拥挤的路线。随着城市社会经济 的发展, 交通拥挤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交通拥挤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是每 个商

业车辆运营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因此, 企业在进行运输路线选择时必 须考虑道路交通环境可能对其运营产生的影响, 在设计运输调度模型和算法时 要考虑道路交通条件。

动态运输路线选择模型 道路交通环境对物流运营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流运输一致性的下降。物 流运输一致性是物流运输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 如果物流运输中缺乏 运输一致性, 一是影响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准时衔接, 大大降低了运输可靠性二 是收货人的安全存货要增加, 库存成本相应增加三是物流运营表现在运输时间 方面的成本会增加。因此,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在商业车辆运营中都把对 运输一致性的追求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物流运输路线选择是保证运输一 致性的根本。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动态运输路线选择的概念性模型。企业运输路 线选择和行程安排考虑了三方面因素, 即路网动态交通条件、客户和企业运输能 力。通过对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企业就能够设计出既满足客户要求, 又能 适应变化的交通环境的最优路线, 保证了企业物流运营对运输一致性的要求。动态运输路线选择对车辆运营完成了很大的成本节约。

车辆在运营过程中, 其全部成本由三部分组成车辆的固定成本与出行时间和花费在客户处等待时间 成正比的车辆运营成本在客户指定的服务时间窗口之外的早到等待的费用或延 误处罚的费用。在选择运输路线时, 考虑路网动态交通环境和不考虑路网动态交 通环境引起的车辆运营成本的差异主要在与出行时间成正比的运营成本上, 如 人工成本、生鲜冷冻食品由于时间延长损失的成本、多式联运由于时间延长无法 衔接损失的成本等。本文采用荷兰的货物运输成本分析方法来分析动态运输路线 选择的车辆成本节约。

第三篇:道路客运隐患整治重点

道路客运隐患整治重点

为进一步巩固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切实解决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6月2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从六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

以县级客运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客运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客运企业要认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填写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切实做到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资金和预案“五到位”。

进一步加大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力度,将专项行动与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加强道路巡逻管控,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完善安全管理和防护设施。

开展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客运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督促客运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动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督促运输企业加快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进度,落实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制订完善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管理规定,实行24小时专职人员值班监控制度,充分利用动态监控平台,建立健全对违法驾驶人的处罚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全面排查整治货运隐患,将预防货运车辆导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对货运企业、货运车辆及其驾驶人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逐车逐人建立管理档案,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货运企业、货运车辆及驾驶人要限期整改。

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活动,进一步加强客运企业和场站的宣传阵地建设,以客货运驾驶人、危险化学品运输驾驶人为重点,建立交通安全信息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在客运企业大力倡导和开展规范使用安全带、选树文明安全驾驶人活动。

第四篇: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运输的作用:(这个得自己总结着来~)

A.道路运输是最便捷也是唯一具有直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B.道路运输具有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C.道路运输的通达深度广,覆盖面大

D.道路运输的发展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高效、快捷运转的重要手段,起主导作用 E.道路运输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3.道路按其用途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等。

4.公路按功能可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三类。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四类。

公路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5.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6.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7.设计阶段: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阶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8.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直线最小长度,31页自己看吧.....10.横向力系数μ=v²/127R—ih

11.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37页.......也自己看吧..........12.缓和曲线的作用:a.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b.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c.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d.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13.回旋线的基本公式:rl=A²

14.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有3s。

15.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线:地面线,设计线。

16.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前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17.汽车的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18.动力因数,是指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19.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四级公路山岭、重丘区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20.缓和坡段,63页,也自己看.........21.最小纵坡不小于0.3%,为保证路面排水,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22.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68页,例题71页,计算题

23.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a.拉坡前的准备工作 b.标注控制点的位置 c.试坡

d.调整 e.核对 f.定坡(不能简单地这么回答,要自己总结的更详细些,80页)

24.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25.路肩作用:a.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b.供临时停车用c.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d.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e.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26.一侧车道加宽值b=A²/2R

27.超高过渡方式:a.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b.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28.横断面超高值计算,106页自己看

29.视距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30.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117页自己看.....31.横断面面积计算方法:积距法,坐标法。124页

32.调配计算,128页,计算题

33.平曲线的长度,132页

34.平面线形要素的计算,135页

35.组合设计原则:a.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b.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c.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d.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36.选线的步骤: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

37.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注意土壤水文条件,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38.越岭线指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其特点是需克服很大的高差,路线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个问题。

39.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40.大体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又称分水岭。

41.路线布设方式:平坦地带——走直线,较陡横坡地带——走匀坡线,起伏地带——走直线连线和匀坡线之间。

第五篇: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道路的分类: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

快速路、主干路(Ⅰ、Ⅱ、Ⅲ 级)、次干路(Ⅰ、Ⅱ、Ⅲ 级)、支路(Ⅰ、Ⅱ、Ⅲ 级)。(Ⅰ级—大城市;Ⅱ级—中等城市;Ⅲ级—小城市。)

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5、路面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 组成:面层、基层、土基。

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土基:

6、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

(1)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测、初步设计、设计预算、定线测量、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3)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7、重要概念:

(1)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设施的道路。

(3)计算行车速度:又称设计车速,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如弯道、坡道),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安全顺适行驶所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4)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

(5)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在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最大的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在正常可接受的运行速度、行车舒适、车辆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7)城市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间的宽度为道路的用地范围。

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

1、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汽车运动时所受的力可分为:①路面摩擦力②路面凹凸不平产生的力③路面构形产生的力(包括路拱侧向力、路面形状而产生的力、弯道引起的力)。

2、牵引力如何产生:

来自内燃发动机。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因此牵引力取决于发动机的性能。

3、行驶阻力包括哪些?方向如何?每种阻力有哪些影响因素?

行驶阻力和方向:滚动阻力(正)、空气阻力(正)、坡度阻力(上坡正,平坡零、下坡负)、惯性阻力(加速正,等速零、减速负)。影响因素: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汽车总重量。空气阻力:迎风面积、空气阻力系数。坡度阻力:车重、公路的坡度角。

惯性阻力:车轮惯性影响系数、发动机飞轮惯性影响系数、汽车回转质量换算系数。

4、汽车纵、横向行驶稳定性的受力分析(P33)

5、汽车在道路上重心轨迹的几何特征:①轨迹连续且圆滑。②曲率是连续的。③曲率变化是连续的。

6、重要概念:

(1)附着系数:是附着力与车轮法向(与路面垂直的方向)压力的比值。(2)道路阻力系数:坡度阻力系数与滚动阻力系数之和。(3)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

第三章 道路平面设计

1、确定直线的最小、最大长度考虑哪些因素?

最大长度: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最小长度:当设计速度不低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考虑哪些因素? 最小半径:横向力系数、路面横坡

最大半径:考虑测设、施工。不超过10000m为宜。

3、圆曲线的计算

4、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

①缓和曲线曲率渐变,线形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从而使线形缓和,消除了曲率突变点。②由于曲率渐变,使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

③使平面线形更为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更能与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协调、配合。④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复杂。

5、缓和曲线的曲线参数的选取

与回旋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回旋曲线上任一点到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有关。

6、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考虑哪些因素?

①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②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7、缓和曲线的计算

8、最大超高坡度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计算确定。

9、超高方式、超高旋转的过程(书:P56)

10、超高设计值的计算和超高设计图

11、超高缓和段长度的确定

①超高缓和段长度应采用5m的倍数,并不小于10m。

②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曲线时,横坡度由2%(或1.5%)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③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但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为保证排水),而只设在该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

12、确定加宽值考虑的因素?

几何需要的加宽、汽车转弯时摆动加宽。

13、停车视距、超车视距的主要组成部分? 停车视距:司机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超车视距:加速行驶距离、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超车完毕,超车汽车与对向来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成的过程中,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

14、不同行车视距的适用情况?

①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②二、三、四级公路,一般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③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路线总长度10%~30%。

15、图解法确定视距切除范围?

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的地方开始,按距离定出多组视线;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

16、平面线形的组合(回头曲线、S型曲线、复曲线等)

回头曲线:指在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展线时所采用的,其圆心角一般接近或大于180°的曲线。

S型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

复曲线: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径相连接(Lf=0)或插入缓和曲线(Lf≠0)的组合曲线。

17、平面交叉的分类及适用情况?

加铺转角式:交通量不大、速度不高、转弯车辆少。分道转弯式:交通量不大、转弯车辆较多的岔路口。加宽路口式:交通密度较大的交叉口。

环形交叉:多条道路相交,左右转弯车辆多,交通量500-3000辆/h,地形平坦。

18、平面交叉口边缘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19、熟悉不同地形处交叉口的等高线分布趋势(P81~P83)20、掌握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方格网法(便于测设):绘出5×5m或l0×l0m平行于路中线的线,确定方格网角点处的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

设计等高线法(清晰反映竖向设计线形状):选定路脊线和划分标高计算线网,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画设计等高线。二者结合法:综合二者所长。

21、路线平面图设计内容

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网络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路线交叉位置。

22、基本概念:

(1)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2)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力就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这时路面就可以不设超高。

(3)停车视距: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并与对向来车保持所必要安全距离所需的最短距离。

(5)横净距:公路曲线范围最内侧的车道中心线行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的曲线内侧空间的界限线的距离。

(6)视距曲线: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的地方开始,按距离定出多组视线;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7)交织长度:环道在两相邻岔道口导流岛边缘之间的净距离。(8)交织角:两相邻的岔道口以转弯圆曲线车道边缘内侧1.5m(相当于外侧车道中心线)为定点,同时向中心岛边缘外侧1.5m(相当于环道内侧车道中心线)作圆弧的两条外公切线,这两条外公切线代表岔道与环道之间车流交织线,它们相交时所夹的锐角。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1、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平均纵坡考虑的因素?

最大纵坡:汽车的动力特征、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工程、运营经济。最小纵坡:长路堑路段、横向排水不畅路段。平均纵坡:路线长度两端的高差、路线长度。

2、最大坡长、最小坡长考虑的因素? 最大坡长:汽车动力性能。

最小坡长: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设计速度。

3、如何确定组合坡长? 当连续陡坡是由几个不同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应按不同坡度的坡长限制折算确定。

例:三级公路(30km/h)最大坡度限值:8% —— 300m;6% —— 700m。问:8%长120m,则6%可设多长?解:120/300=2/5;剩余的3/5的额度可用来设计6%的坡度,即3/5*700=420m

4、合成坡度、缓和坡段主要在哪些情况下要考虑? 合成坡度:公路等级、设计速度。缓和坡段:位置、大小、长度。

5、竖曲线计算

6、竖曲线(凹、凸)最小半径考虑了哪些因素?

凹形:①限制离心力。②前灯照射影响。③跨线桥下视距。凸形:①限制失重。②纵面行车视距。

7、竖曲线最小长度如何确定?

在竖曲线上3s的行程时间控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

8、爬坡车道在何种情况下需设置?

公路:① 上坡行驶的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② 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

城市道路:① 纵坡度大于5%的路段。②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路段通行能力。③沿上坡方向大型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到50km/h时,或行驶速度降低到40km/h。

9、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①连续性。②均衡性。③安全性。④配合性。

10、纵断面设计步骤:

①准备工作。②标注控制点。③试坡。④调坡。⑤核对。⑥定坡。⑦设计竖曲线。⑧高程计算。

11、纵断面图中需表达的内容: 比例尺。

上半部分:①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②桥涵。③隧道。④与道路、铁道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⑤水准点的位置、编号及高程。⑥断链桩位置及长短链关系。⑦沿线跨越河流的现有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位。

下半部分:土壤地质情况、施工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长及坡度、里程及桩号、直线及平曲线。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1、我国公路限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书:P126)

2、中间带、路肩的组成及作用。路肩:

组成:土路肩、硬路肩。

作用:①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②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③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④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⑤增加公路的美观。中间带:

组成:中央分隔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作用:①分开车流。②防眩光。③为沿线设施提供场地。④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⑤视线诱导的作用。

3、行车道宽度的构成(侧向余宽)

车与车之间的余宽和车与边之间的余宽之间的余款。(侧向余宽值的大小与车速和交通组成有关,且与车速成正比。)

4、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一块板(单幅路): 优点: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二块板(双幅路):

优点: 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三块板(三幅路):

优点: 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四块板(四幅路):

优点: 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

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

5、了解常用路拱、边沟及边坡的坡度设置。路拱:路肩横坡略大于路面1-2%。

边沟:一般同路线纵坡,若路线纵坡为零,边沟也应保持0.3-0.5%。

边坡:若路堤基底情况良好,边坡高度≤20。若边坡高度>20m,需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6、“两图两表”包括哪些内容?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7、掌握土方调配的方法。(书:P146)

8、基本概念:

(1)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2)中间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带状构造物。(3)路基宽度: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4)计价土石方: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予计价,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就近借土就应计价。

(5)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L= B/T+L

经免

下载道路运输统计重点 20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路运输统计重点 20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学复习重点

    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道路与公路。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 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公路:则是公共道路的简......

    道路交通安全考试复习重点(FZU)

    第一章 一、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车辆;道路;在运动中;发生事态;损害后果;(6)心理状态是过错或意外 二、交通事故现象: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6)爆炸;(7......

    重点道路桥梁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合同书

    工程施工合同书 发包人: 承包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发包人、承包人就下列建......

    交通运输统计能力建设现状与建议[五篇范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交通运输统计能力建设现状与建议 交通运输统计能力建设现状与建议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统计是支......

    2010年宜兴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

    2010年宜兴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预防和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态势持续稳定,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

    关于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重点整治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城区交通秩序问题重点整治的 实施方案 XXX党委、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根据上级文件通知,我县城区交通秩序问题被列为重点整治点,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有效,取得成果......

    XX镇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方案

    XX镇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21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净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决定在全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有序推进工作,特......

    工程建设指挥部重点道路工程收尾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

    市指挥部: 为全面做好经一路槐荫区段收尾阶段的整改工作,根据市总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道路工程收尾工作的通知》和市指挥部有关会议要求,我区在前期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