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试验室
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被确认为交通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05年再次被列为交通部首批建设重点实验室,为南方地区道路工程的科研、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先后取得沥青路面抗裂设计理论与方法、路面结构大型足尺试验研究、高速公路路面检测评价与路面加铺技术、膨胀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加固土作用原理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的影响及其处治措施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1项。实验室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职称年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治学严谨、专业配套且稳定的具有一流水平的学术队伍。现有亚洲唯
一、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型室内直线式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大型土工离心试验系统、美国SHRP计划开发的沥青材料成套设备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设备、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等材料微观分析设备以及落锤式弯沉仪等现代化的路面使用状况无损检测设备等一系列配套完善、国际先进的道路工程材料、结构试验与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价值4000多万元。并形成特殊土路基稳定与加固、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道路材料、测试及施工控制和路面评价与养护管理技术等四个相对稳定的在国内有重要影响或发展前途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第二篇: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依托于重庆交通大学1979年组建,1999年被认定为交通部重点实验室(现更名为“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00年被认定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是“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重庆市和交通部重点学科)的重要科研基地,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桥梁及结构工程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概况
重庆交通大学结构工程实验室组建于1979年,1999年被认定为交通部重点实验室(现更名为“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00年被认定为重庆
市重点实验室,是“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重庆市和交通部重点学科)的重要科研基地,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桥梁及结构工程实验室之一。结构工程实验室实行开放的运行管理体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出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及建设任务,指导实验室学术活动,审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和实验室开放课题;由实验室主任管理实验室日常事务、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实施对外服务工作。实验室主任为梁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郑皆连院士。
实验室已有建筑面积4847m,已完成基本建设和设备总投资近3900万元人民币。拥有包含五通道结构动态试验系统(MTS)、材料试验系统、64通道动态信号采集及分析仪、24通道动态信号采集及分析仪、10000kN压力试验机、多种大型的反力设备(反力架、反力墙、建研式加载机)、SUN-ULTRA 60计算机工作站、MSC/NASTRN及MSC/MRAC2001有限元分析软件、UCAM-70A-
10、7V14日产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和软件约568台(套),设备总值近2300万元人民币。
作为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的依托,结构工程实验室承担西南地区桥梁与结构工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是我校进行科学研究与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目前,结构工程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32人(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其他人员6人),其中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交通部科技英才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聘请特聘教授1人(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客座教授10人。实验室根据长期的科研工作基础和技术优势,确定了如下多个研究方向:“大跨径桥梁设计理论与工程控制”、“混凝土桥梁结构行为与新技术研究”、“桥梁结构损伤机理与耐久性研究”、“桥梁深基础及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长大公路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
研究”。支撑着“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点以及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和“工程力学”硕士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含在读研究生)。
作为西部地区主要从事桥梁与结构工程试验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交通大发展、重庆大建设的良好机遇,针对西部和西南地区桥梁、隧道建设的难题,结合自身研究特色和优势,完成了大量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关键科研试验任务,获得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优秀成果。近5年来,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实验室研究人员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9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27部、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交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项。
路桥行业权威招聘网一览英才网旗下路桥英才网
第三篇:江苏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试验室
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4开放基金项目指南
为了探讨在材料的制备、使用、废弃和循环应用过程中如何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消除所产生的污染,从而做到在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过程中进行绿色过程控制,在材料废弃后得到绿色化的工程治理,从源头开始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扬州大学)设立了开放基金,面向全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科技工作者进行开放。开放基金的申请和获得资助后的管理按照重点实验室的相关规定执行。实验室制定了2014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指南,供申请者参考。1.环境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绿色医药和农用化学品研究;绿色日用化学品研究;绿色化工生产技术研究;绿色生物材料研究;可降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技术研究;通用材料的绿色制备技术研究;绿色能源和信息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2.环境检测技术与污染预测研究。污染物及其环境污染过程分析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环境污染产生机制与预警和预防研究。污染物生态效应的产生机制、风险评价;重大环境污染的预测和防备;新型污染源的中远期预测和预防技术研究。
3.环境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固体废弃物处置新技术及资源化研究;生活和生产污水的处理技术机理和工程应用研究;环境工程材料研究(环境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有害物降解催化材料、环境工程设施及环境污染物吸附材料的应用和机理研究);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被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研究。4.本继续鼓励在环境快速和在线检测技术和原理的研究方面开展工作。优先资助为重点项目。
本在所申请项目中遴选部分重点项目,资助金额为每项3-4万元。一般项目的单项资助额度为每项1-2万元。本开放总经费为30万元左右。请重点项目申请者要在申请表中选中重点项目栏目。并提出本项目申请重点项目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成果的显示度(在预期成果中标明发表论文的篇数和影响因子、专利数、获奖等级、应用效益等)。希望申请者在项目的目标设定、人员配置、本单位配套条件以及项目研究内容等方面考虑相对集中力量以便于项目能获得重要成果。
凡江苏省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者均可申请。本次开放基金申请方法为校内外研究者联合申请。项目负责人为校外申请者,但申请者必须与扬州大学内的研究者合作申报。本开放基金经费不外拨,通过校内合作者在扬州大学报销。请申请者于2015年1月19日前将申请书电子版发给扬州大学张明老师。(电子邮箱lxyzhangm@yzu.edu.cn)
申请书使用修改过的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见附件。
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4年12月30日
第四篇: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准备工作总结
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准备工作总结
总工办
紧张的专家现场认定评审会已于2007年8月30日结束。回顾整个准备工作、总结有益的经验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十分必要。
纵观整个准备工作,可以概括为:领导高度重视、计划周密得当、团结协作全所一盘棋、工作分工明确细致认真、定期检查督促,重视外围工作。
一、完成的工作情况
在整个准备工作中总工办即充当了领导的助手、参谋,又承担了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起到了协调、联系的管理职责,作为各项准备工作的主要力量,根据2007年初所里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在所领导的统一领导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组织并承担编写了《认定申请书》、《认定指标测评表》等申报材料及其他相应的工作总结;
2、组织并承担了反映我所研究水平与贡献方面的资料准备
主要包括:①科研合同、研究成果(包括开放课题)118项、论文181篇、三大检索20篇等材料的准备、补充、修改完善;②开放交流、运营管理、会议记录、获奖证书、专利等佐证材料的补充、完善;③协助其他科室对实验室条件建设、实验设备先进性、实验室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料准备工作。
3、承担完成“总体工作汇报文稿撰写”和“寒区公路路面技术研究”、“寒区公路养护技术研究”和“寒区公路桥梁技术研究”三个方面的代表性学术成果的整理、汇报;
4、协助所领导多次组织准备工作期间的协调会、并督促检查。协助所领导策划评审会期间的工作应对方案,并参与整个评审会期间的工作。
二、参加的人员和时间情况
总体时间回顾:总时间跨度8个月。
第一阶段:2007年元月初至2月初:动员阶段
第二阶段:2月初至2月底:摸底、查资料找差距、准备申报阶段(工作25天,加班5天)
第三阶段:2月底至4月中旬:自检、自评、制定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专家咨询、提出需求内容等阶段(工作45天,加班15天)
第四阶段:4月中旬至4月底:申报认定评审材料阶段(工作15天,加班14天)
第五阶段:5月初至8月初:准备所有核查材料和设备、修改、补充完善阶段,通过初审 1
(工作90天,加班60天)
第六阶段:8月初至8月末:通过初审,最后准备迎接专家现场认定评审阶段(工作30天,加班29天)
涉及的人员(总工办的工作人):郑纯雨、李煜、陈东、韩继国、马志芳、李世杰、于
丽梅、李平、李爽、苏靖、小魏、谭永波、秦卫军
人事科:曲涛、吕宁准备资料。
情报室:帮忙出版、检索;记者站:阚记者、李记者1天
以上六个阶段工作内容各有侧重,个人加班工作时间不相同。最长加班约120天。
三、总结
1、领导高度重视。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经常性召开会议。
2、准备工作早。工作早作准备,资料准备齐全。
3、整个计划周密得当。从一开始的“实施方案”到最后的“审查应对方案”,认真细致。
4、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重视团结协作、全所一盘棋。这是本次工作的特点,几个部
门之间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
5、目标明确、工作细致认真、分工明确。
6、定期检查督促。厅里和所里领导组织定期调度会,保质保量完成准备工作。
7、重视与外界沟通、联系,重视外围工作。利用以往工作关系,经常咨询相关专家,补
充完善资料,同时重视外围工作,了解对手情况,做到知彼知己,充分发掘自身特点和实力。
四、不足和认识
1、开始阶段,部分人存在认识不足、后期认识逐步提高的现象。
2、要重视科研项目报奖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获较高级别奖励,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同时
鼓励科研人员投稿,争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并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
3、部分所内科研项目鉴定报告、获奖证书和专利证书等资料还保存在个人手中,不便收
集,应设立制度,上交相关部门扫描存档管理。
4、所内以往存档资料不规范、存放方式欠妥,要改进今后的科研档案管理方式和存放条
件,并设专人管理。
5、为今后更好地完成类似工作,要加强全所性工作的协调管理,健全配置相应机构和固
定人员,可以和ISO质量认证工作结合起来,防止临时忙乱出错。
第五篇: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试验室
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一 总则
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具有仪、光、电、控等学科交叉优势,遵循求实、创新、协作的研究风格,围绕智能仪器与系统、可测性设计与故障诊断、光电测试技术与信息处理开展关键性、原创性科学技术集成研究,促进团队发展、学科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资助范围与条件
1.申请人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国内外科技人员,在相关领域有相当的技术积累,且有稳定的科研队伍支持项目执行。课题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实验室基金项目,已经承担本实验室基金项目且未结题的负责人不能申请。
2.主任基金的申报对象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相关学院的科研人员,开放基金的申报对象不能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
3.申请人须根据重点实验室课题资助方向进行申请。申请项目应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解决的科学问题要明确,研究路线或技术方案可行,研究重点突出,考核目标明确。
三 申请与评审
1.申请人按规定的格式,认真、如实填写申请书,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应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2.所有申请均须报送电子申请书和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1份),电子申请书和纸质申请书的内容必须一致。
3.评审将按照“发扬民主、公平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书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
四 实施管理
1.获得资助的项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实验室主任签署批准意见并及时通知申请者。
2.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按照通知要求填写项目任务合同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寄回重点实验室办公室,由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划拨项目经费。
3.项目批准之后,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并定期向本实验室汇报项目的执行和进展情况,每年12月31日前应提交全年研究进展报告,内容包括:(1)进展情况报告及下一研究计划;(2)成果和论著的复印件1份。如果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或负责人发生出国/调离,无法按计划实施项目,实验室有权中止经费支持。
4.由重点实验室资助的项目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以及申报成果时,研究者须署名“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英文: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Automatic Detect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和研究者所在单位,且均须标注“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英文:“Supported by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Automatic Detect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字样和项目编号。
五 项目结题
1.项目完成项目任务书确定的目标可申请书面结题,报本实验室审查后,对项目给予结题确认。
2.自研究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项目负责人应当向本实验室提交项目结题申请和相关结题材料。项目负责人应当对项目结题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实验室受理项目结题申请后,组织项目审查或者项目验收。对符合项目结题要求的,准予项目结题并书面通知项目负责人。
六、经费使用管理
1.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开支范围参照广西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执行,限于资助项目研究工作直接需要的费用,利用资助经费购买的专用设备,所购设备归实验室所有。
2.开放基金项目经费的不拨付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开放基金项目经费由实验室统一管理,用于支付开展项目研究和学术交流等相关费用。
3.主任基金项目的经费,依据广西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桂电科〔2017〕3号),按照纵向科研经费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