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绩效管理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21:3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税收绩效管理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税收绩效管理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税收绩效管理的研究

关于税收征收绩效管理的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税务管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借鉴相关税务机构绩效管理的书籍与专家的研究论文等知识,从税收征收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税收征收绩效管理的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便加深本人对税收征管的再认识。

关键词:税收绩效管理方法

据调查,目前在我国的税务系统中,绩效管理还处于起步或试点阶段,但是绩效管理在税收征收管理中却显得越来越重要。从现代的管理模式来看,将细节管理与过程管理、质量管理与效率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重视服务和效能,讲求质量和成本,正成为当今国内外行政管理改革的新趋势和发展潮流。税收是我国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为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税收的征管工作不可懈怠。如何以最小的投入使税收征管工作在公共服务与管理中发挥最大的效用?用什么方式来规范和考核税收征管工作的绩效?意义何在?值得思考与研究。

一、现状概述。

我国税务机构承担着依法治税和组织财政收入等重要任务,其工作绩效如何历来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对我国税务机构工作绩效如何测评和考核,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组织有不同的角度和重点,税务机构内部和外部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和方法。这些工作绩效评判对推动和引导我国税务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提高执法质量和工作绩效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受传统行政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制约,对税务机关工作绩效测评其标准和方法仍停留在简单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上,存在着科学性和客观性差、重过程轻结果、考核角度不合理、指标设置不全面或缺乏可测性等问题,导致税务机构的工作结果与初始设定工作目标相背离或产生差距,严重影响税务机构工作绩效的提高。为此,本文按照公共行政管理原则,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探索适合我国税务机构工作绩效的管理体制。

二、我国税收征收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缺乏指导,缺乏投入。我国税收绩效管理还处于起

步或试点阶段,缺乏公信力。绝大多数人以为这是财政部门的事,我税收部门搞好税收就行。因而,从思想上还未引起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税务局未必就真的执行了,很多地方税务局才刚刚引入绩效管理,对大多数相关信息都缺乏了解,可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政府来说也只能谨慎投入。

(二)绩效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尽管我国在税收的征管中已经建立了“以

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科学的税收征管模式,但是细化到绩效管理就显得空洞了。大

多都是表面的工程,是否能真正保障绩效考核与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考证。

(三)绩效考核和评价标准单一,缺乏科学分析。在税收收入中,做好税收收入

计划是很重要的,但是以税收收入的多少来评价绩效就显得片面了。如果按时、按质完成了税收计划任务,但是却没有惠及到纳税人,其他工作也没做好,则这种税收绩效管理仍被视为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四)缺乏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金

税”三期工程,税收实现了电子化,信息管税在税收征纳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绩效管理中缺乏这样有效的信息系统,更缺乏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即使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标准,也难以实施。

(五)缺乏有效监督。有关绩效管理的监督机构还不够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

对于税务人员的监督缺乏独立性,公众参与监督过少,对于实施效果的公开程度也令人怀疑。

(六)绩效考核和评价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发展空间狭隘。绩效管理工作做完

了,没有什么表示,势必会打击下属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奖励先进和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三、西方发达国家税收绩效管理的借鉴。

(一)美国国内收入局的平衡测评体系

按照其职责范围,美国国内收入局把其工作战略目标分为三大类:一是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或对每个纳税人的服务程度;二是事业成果或是对所有纳税人服务的结果;三是雇员的满意程度或生产力改善程度。所有的这些战略目标在三个层次上测评,一是战略高度测评,二是运行情况测评,三是工作一线测评。经济数量指标测评在三大战略目标的运行情况和战略高度测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一线测评中尽量不采用经济数量指标。特别是对单个雇员的工作测评一般不采用经济数量指标。

(二)澳大利亚税务局的绩效测评体系

从1999-2000财政年度起,澳大利亚税务局与其他政府机构一道在实施绩效产出和效果测评的基础上,开始实行绩效财政预算,以推动公共行政部门最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各种资源。所有公共机构必须按照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的要求明确它们的绩效产出和绩效效果,并必须确保其绩效产出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设计效果和战略目标相一致。

依照这些要求,澳大利亚税务局的绩效效果是:通过形成和有效经营税收体制,为澳大利亚社会和公民提供服务和资金,并影响社会和经济政策。其绩效产出为:设计、形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税收管理体系,管理税收征收和支付,鼓励遵守税法,最小化遵从成本,支持相关部门工作,保持社会对税务机构的信心,成为一个高效、适应性强的组织。并精心选择了用于测评其绩效产出和绩效结果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如:税收收入增长率,纳税人遵从成本率和相关客户的投诉率,客户满意率等。

(三)主要经验借鉴

从以上两个西方国家税务机构工作绩效测评体系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一是税务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在绩效测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要测评的目标是那些社会、政府、公民和纳税人最希望取得的目标。二是测评的观念和原则要贯彻彻底,从始到终,从最基层到最高决策指导层。三是设置的指标必须精心选择、含义丰富、深刻和互相不矛盾、不冲突,而且相关信息和数据必须是能够被及时、准确、客观地测量或调查到。四是绩效测评中不能过分强调

一、两个指标的重要性,平衡测评应该受到重视。五是绩效测评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有必要建立绩效测评循环体系,这样不仅税务部门工作绩效可以得到不断改善,绩效测评体系本身也可以得到不断改善。

四、如何使我国的税收征收绩效管理出“绩”和“效”?

(一)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把税收征收绩效管理的思想纳入税收征

管的体系中,加大投入,发挥税务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在绩效测评中的主导地位的作用,明确绩效管理主体的职责。

(二)建立健全税收征收绩效管理体系,对绩效管理中实施主体、对象、范围、方法、原则,责任等有明确的规定和调整方案。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使方法多元化。

1.经济绩效定性指标测评,应该划分等级通过民意测验、公众测估、专家评议、企业纳税人评议等方式来进行测评;经济绩效定量项目指标应重点测评税收收入完成数、税收收入完成数与实际税源之间的比例、税收收入增长比率与经济增长比率之间的关系变动、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变动情况、自愿缴税的纳税人数占总纳税人数的比例等。

2.投入产出比例测评。如测评税务机构征收每百元税款付出的税务经费,纳税

人为缴纳百元税款付出的工作成本和经济成本。还可测评税务人员人均征税税额等,投入产出比例测评有利于树立效率意识,找出工作中的漏洞,克服传统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重投入、轻产出,重规模、重过程、轻结果等弊端,有利于提高资金和人员的使用效率。

3.行政开支与业务经济开支的比例测评。为了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绩效测评时

要经常关注行政开支与业务开支的比例变化,使尽可能多的资源用于工作业务。

4.人均开支测评,人均工作负荷测评。通过不同组织人员工作负荷、开支方面的横向比较来确定效率水平。

5.工作质量测评,如税务执法、办案差错率、查处个案平均时间、行政诉讼胜

诉率等,还包括工作制度是否健全,程序是否科学、公开,税收政策执法过程是否公开透明等。

6.社会公众纳税满意度测评。可以通过日常记录或民意测验专家评议等方式,设计调查表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税务工作效果、效率、执法水平的满意程度,对税收执法服务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也包括纳税人的抱怨和投诉率。

(四)完善税收征收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加大软件开发投入,安排相应的培训与

继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为绩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大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配合力

度,提高公众参与度,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反馈调查活动,提高监督的效率与效力。

(六)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鼓励先进、评选优秀与奖惩结合,提

供更多培训再深造的机会,体现人本思想。

总之,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实现绩效的最大化,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不断地加强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可以使税务部门的工作绩效得到不断改善,绩效测评体系本身也可以得到不断改善。税收征收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要把测评的观念和原则贯彻彻底,从始到终。最后,希望我国的税收征收绩效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于海峰,姚凤民.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李安泽.地方税收管理与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3]徐曙娜.走向绩效导向型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4]李大明.税收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第二篇: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2007-12-15 22:43:0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2)

--声明:第1文秘网(http://)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法定的程序,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组织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新的《征管法》也将加强税收征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征管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

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一、新征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一)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影响整体功能发挥。

1、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征管改革将稽查业务分为“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本意是要强化对稽查权力制约,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各环节间协调不力,相互扯皮,互不通气,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协调制度和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

2、对个体稽查重视不够。调查表明,对个体户的稽查虽是月月查天天查,但在大部分的稽查过程中对案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较低,影响了稽查效果;二是投入个体稽查的人员整体素质不够,影响对个体稽查的广度和深度。

3、稽查效率低。这里既有稽查管理、稽查内容不规范方面的因素,又有稽查责任心、稽查技术水平等原因,更有纳税户偷税手法隐蔽等问题。

(二)是集中征收以后,随着税务人员和办税地点的相对集中和部分中心税务所、征收点的撤销或合并,对一些零散税源的管理有力不从心和鞭长莫及之感,出现了不少漏管户,尤其是偏街小巷和农牧区、集贸市场零散个体商户的管理力量削弱。二是对于已纳入税源管理的户数,仍然责任不明,底数不清。三是重点税源分析比较浮浅被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从税务机关对税源变化情况的掌握来看,对于一些经济指标,既没有运用微机实现数据共享,又没有精力深入企业收集。靠纳税人自行编报,有的资料重复收集,有些收集不到,况且企业提供的数据可信度也值得质疑。四是由于对税源掌握了解的深度不够,分析不透,预测性不强,加大了稽查难度,增加了选案的盲目性,弱化了日常税收管理。

(三)新表、证、文书设计繁杂,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一是栏目设计与征管实际不吻合无法操作。二

是某些文书传递手续设计繁琐,不便于开展工作。如个体工商户定税要经过层层审批,个体工商户仅仅会因为定额审定委员会的延迟召开等好几个月。

(四)是对表、证、单以及税务文书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基层税务人员文字表述能力差,不能准确运用规范性语言填写文书。

2、对政策、法规、条例的实质把握不好,尤其是稽查文书对案件的定性,难以用准确的法规语言表述清楚。

3、部分涉税文书中缺份、少页、漏项、编号混乱。

4、对文书的审批权限界限不清,有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乱审批现象。

5、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上述问题表现是:一是选案不准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案源资料不完整。二是结案率低。受稽查效率低、稽查力度不够和人情因素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未申报户数占应纳税户数比例较大,居高不下。

(五)一套征管业务规程,难以兼

顾城市乡村。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业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新征管规程的运行相对平稳。但在农牧区或经济欠发达县市或地区,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纳税业户分散,税务所与县局距离较远,运行规程的难度较大。表现在:一是执法权相对集中,税务成本增大。由于新征管规程将执法权集中在县局以上税务机关,作为一级征收机关的中心税务所面对业户停歇业、委托代征协议签字的审批等都需上报县局。而各中心税务所距离县局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远,仍要完成征管责、权分离;二是发票领购、开具渠道不够畅通。发票的领购和建筑安装、运输业发票集中在县(市)局管理,其它发票则集中在中心税务所管理。业户如果需领购或开具这两种发票,就需要既跑县局办税服务厅,又要跑中心税务所,难怪他们怀疑我们的服务质量。

二、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征管的改革意识,为深化改革打牢思想基础。征管体系的改革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不断强化三个意识:一是依法治税意识。二是服务意识。三是规范意识。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选择和调整征管模式。应对各县(市)区的征管模式进行一次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第三篇: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声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

法定的程序,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组织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新的《征管法》也将加强税收征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征管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一、新征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一)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影响整体功能发挥。

1、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征管改革将稽查业务分为“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本意是要强化对稽查权力制约,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各环节间协调不力,相互扯皮,互不通气,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协调制度和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

2、对个体稽查重视不够。调查表明,对个体户的稽查虽是月月查天天查,但在大部分的稽查过程中对案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较低,影响了稽查效果;二是投入个体稽查的人员整体素质不够,影响对个体稽查的广度和深度。

3、稽查效率低。这里既有稽查管理、稽查内容不规范方面的因素,又有稽查责任心、稽查技术水平等原因,更有纳税户偷税手法隐蔽等问题。

(二)是集中征收以后,随着税务人员和办税地点的相对集中和部分中心税务所、征收点的撤销或合并,对一些零散税源的管理有力不从心和鞭长莫及之感,出现了不少漏管户,尤其是偏街小巷和农牧区、集贸市场零散个体商户的管理力量削弱。二是对于已纳入税源管理的户数,仍然责任不明,底数不清。三是重点税源分析比较浮浅被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从税务机关对税源变化情况的掌握来看,对于一些经济指标,既没有运用微机实现数据共享,又没有精力深入企业收集。靠纳税人自行编报,有的资料重复收集,有些收集不到,况且企业提供的数据可信度也值得质疑。四是由于对税源掌握了解的深度不够,分析不透,预测性不强,加大了稽查难度,增加了选案的盲目性,弱化了日常税收管理。

(三)新表、证、文书设计繁杂,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一是栏目设计与征管实际不吻合无法操作。二是某些文书传递手续设计繁琐,不便于开展工作。如个体工商户定税要经过层层审批,个体工商户仅仅会因为定额审定委员会的延迟召开等好几个月。

(四)是对表、证、单以及税务文书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基层税务人员文字表述能力差,不能准确运用规范性语言填写文书。

2、对政策、法规、条例的实质把握不好,尤其是稽查文书对案件的定性,难以用准确的法规语言表述清楚。

3、部分涉税文书中缺份、少页、漏项、编号混乱。

4、对文书的审批权限界限不清,有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乱审批现象。

5、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上述问题表现是:一是选案不准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案源资料不完整。二是结案率低。受稽查效率低、稽查力度不够和人情因素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未申报户数占应纳税户数比例较大,居高不下。

(五)一套征管业务规程,难以兼顾城市乡村。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业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新征管规程的运行相对平稳。但在农牧区或经济欠发达县市或地区,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纳税业户分散,税务所与县局距离较远,运行规程的难度较大。表现在:一是执法权相对集中,税务成本增大。由于新征管规程将执法权集中在县局以上税务机关,作为一级征收机关的中心税务所面对业户停歇业、委托代征协议签字的审批等都需上报县局。而各中心税务所距离县局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远,仍要完成征管责、权分离;二是发票领购、开具渠道不够畅通。发票的领购和建筑安装、运输业发票集中在县(市)局管理,其它发票则集中在中心税务所管理。业户如果需领购或开具这两种发票,就需要既跑县局办税服务厅,又要跑中心税务所,难怪他们怀疑我们的服务质量。

二、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征管的改革意识,为深化改革打牢思想基础。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不断强化三个意识:一是依法治税意识。二是服务意识。三是规范意识。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选择和调整征管模式。应对各县(市)区的征管模式进行一次实

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根据各基层征管单位的人力、财力和辖区的税源分布,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地理交通通讯条件,本着既有利于税收征管,又方便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原则,因地、因税源条件,因纳税人情况,调整选择好利于税收管理模式,使之协调、规范、高效运作。

(三)细化完善各种制度,增强模式的可操作性。

1、制订税务稽查协调工作制度,以提高

稽查效率、质量为目标,用制度规范各环节工作,制约权力运用,使稽查各环节职责明确,指标过硬,衔接顺畅,确保运行状况良好。与此同时,可通过制订稽查要则,完善稽查组织,规范稽查内容,增强稽查力度。分税种、分行业、对稽查目标的实现,提出具体指标,增强稽查针对性,提高稽查效率。

2、建立健全税源管理制度,对税源事前、事中、事后实施有效临控:一是建立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制度,通过与工商部门的合作,加强税务登记的发放、验证和换证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户源段管、片管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制,确定责任人,通过定期考核检查,掌握户数增减变化,从根本上杜绝漏管户。三是建立协税、护税工作制度。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协税护税员、密报员或通过地方政府强化护税协税网络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在不违背征管改革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适合农村山区特点的简易征管业务流程,做到既体现依法征管,又方便纳税人。

(四)突出计算机管理,加快应用步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涉及到税收征管的各部门和各环节,涉及到人财物的统一分配与协调,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为此,要加强领导,统一协调,调动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五)改进和规范表、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法定的程序,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组织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新的《征管法》也将加强税收征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征管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新征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一)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影响整体功能发挥。

1、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征管改革将稽查业务分为“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本意是要强化对稽查权力制约,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各环节间协调不力,相互扯皮,互不通气,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协调制度和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

2、对个体稽查重视不够。调查表明,对个体户的稽查虽是月月查天天查,但在大部分的稽查过程中对案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较低,影响了稽查效果;二是投入个体稽查的人员整体素质不够,影响对个体稽查的广度和深度。

3、稽查效率低。这里既有稽查管理、稽查内容不规范方面的因素,又有稽查责任心、稽查技术水平等原因,更有纳税户偷税手法隐蔽等问题。

(二)是集中征收以后,随着税务人员和办税地点的相对集中和部分中心税务所、征收点的撤销或合并,对一些零散税源的管理有力不从心和鞭长莫及之感,出现了不少漏管户,尤其是偏街小巷和农牧区、集贸市场零散个体商户的管理力量削弱。二是对于已纳入税源管理的户数,仍然责任不明,底数不清。三是重点税源分析比较浮浅被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从税务机关对税源变化情况的掌握来看,对于一些经济指标,既没有运用微机实现数据共享,又没有精力深入企业收集。靠纳税人自行编报,有的资料重复收集,有些收集不到,况且企业提供的数据可信度也值得质疑。四是由于对税源掌握了解的深度不够,分析不透,预测性不强,加大了稽查难度,增加了选案的盲目性,弱化了日常税收管理。

(三)新表、证、文书设计繁杂,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一是栏目设计与征管实际不吻合无法操作。二是某些文书传递手续设计繁琐,不便于开展工作。如个体工商户定税要经过层层审批,个体工商户仅仅会因为定额审定委员会的延迟召开等好几个月。

(四)是对表、证、单以及税务文书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基层税务人员文字表述能力差,不能准确运用规范性语言填写文书。

2、对政策、法规、条例的实质把握不好,尤其是稽查文书对案件的定性,难以用准确的法规语言表述清楚。

3、部分涉税文书中缺份、少页、漏项、编号混乱。

4、对文书的审批权限界限不清,有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乱审批现象。

5、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上述问题表现是:一是选案不准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案源资料不完整。二是结案率低。受稽查效率低、稽查力度不够和人情因素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未申报户数占应纳税户数比例较大,居高不下。

(五)一套征管业务规程,难以兼顾城市乡村。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业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新征管规程的运行相对平稳。但在农牧区或经济欠发达县市或地区,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纳税业户分散,税务所与县局距离较远,运行规程的难度较大。表现在:一是执法权相对集中,税务成本增大。由于新征管规程将执法权集中在县局以上税务机关,作为一级征收机关的中心税务所面对业户停歇业、委托代征协议签字的审批等都需上报县局。而各中心税务所距离县局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远,仍要完成征管责、权分离;二是发票领购、开具渠道不够畅通。发票的领购和建筑安装、运输业发票集中在县(市)局管理,其它发票则集中在中心税务所管理。业户如果需领购或开具这两种发票,就需要既跑县局办税服务厅,又要跑中心税务所,难怪他们怀疑我们的服务质量。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征管的改革意识,为深化改革打牢思想基础。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不断强化三个意识:一是依法治税意识。二是服务意识。三是规范意识。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选择和调整征管模式。应对各县(市)区的征管模式进行一次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根据各基层征管单位的人力、财力和辖区的税源分布,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地理交通通讯条件,本着既有利于税收征管,又方便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原则,因地、因税源条件,因纳税人情况,调整选择好利于税收管理模式,使之协调、规范、高效运作。

(三)细化完善各种制度,增强模式的可操作性。

1、制订税务稽查协调工作制度,以提高稽查效率、质量为目标,用制度规范各环节工作,制约权力运用,使稽查各环节职责明确,指标过硬,衔接顺畅,确保运行状况良好。与此同时,可通过制订稽查要则,完善稽查组织,规范稽查内容,增强稽查力度。分税种、分行业、对稽查目标的实现,提出具体指标,增强稽查针对性,提高稽查效率。

2、建立健全税源管理制度,对税源事前、事中、事后实施有效临控:一是建立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制度,通过与工商部门的合作,加强税务登记的发放、验证和换证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户源段管、片管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制,确定责任人,通过定期考核检查,掌握户数增减变化,从根本上杜绝漏管户。三是建立协税、护税工作制度。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协税护税员、密报员或通过地方政府强化护税协税网络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在不违背征管改革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适合农村山区特点的简易征管业务流程,做到既体现依法征管,又方便纳税人。

(四)突出计算机管理,加快应用步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涉及到税收征管的各部门和各环节,涉及到人财物的统一分配与协调,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为此,要加强领导,统一协调,调动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五)改进和规范表、证、单、书的使用,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表证单、文书的改进和规范应分级进行。建议上级税务机关研究改进和解决表证单、文书的设计问题。

第四篇: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一、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及对策

四、总结

三、

第五篇:日本税收情报管理研究

日本税收情报管理研究

税收情报是现代税收管理活动中的一个关键词。在建立纳税人自主申报制度的国家里,税收情报是税收管理的根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情报就没有税收管理。在日本税收管理中,税收情报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他们在思想高度重视情报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税收检查是支撑现代税收管理的关键,而获得、使用丰富的、高质量的税收情报又是有效地实施税收检查的关键。为此,他们在日本国税系统内部有一个比较严密的税收情报管理机制。在我们借鉴学习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推进税收管理专业化进程中,非常有必要关注并深入研究日本税收管理中的情报管理工作。

所谓税收情报资料是指,与纳税人有关的范围广泛的信息、情报,包括:经济交易、取得资产、事件、传谣等。税收情报的主要形式包括:法定情报和非法定情报。

税收情报的主要功能:为税收检查选案提供参考;作为深度检查的基础;不断改进各个行业税收遵从水平;保障、维护和改进自我评定税收制度。

一、情报收集

收集税收信息的渠道包括:税务检查中的同事,税务人员掌握的记录、文件,媒体信息,税务人员的经历或观察获得的情报。被检查的纳税人,纳税人提供的情报,媒体,税务官员观察获得的情报等。

二、情报管理的机制

1、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专门人员

在国税厅内部没有直接从事税收情报收集工作的机构,但负责对区税务和税务署的情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在区税务局和税务署设有专门负责情报工作的税务官员。日本国税系统在区税务局约有1006人从事这项工作,约占区税务局总人数的9·4%。税收管理和税收检查检查部门都设有专门从事税收情报的工作部门。他们不仅指导基层税务机关做好税收情报工作,还直接从事税收情报的发掘工作。全国国税系统的税务署也有930人从事税收情报工作,主要包括:收集各种情报,指导纳税人依法报送各种资料,分类、分发和发送在税收检查活动中获得各种信息资料。

在税务机构中,设立专门从事税收情报来源开发的特别检查官。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官员和助手们(其中包括:54名特别检查官,102名助理特别检查官和149名特派检查官)被指派到那些大城市、俯县所在地的税务机构中,承担的主要责任:与政府、官方机构、大公司等接触,获取信息,对那些虚假交易、可疑的、不清晰的交易进行检查。开发情报来源,从事其它特别重要的情报工作。

2、情报会议与负责情报工作的官员

情报工作的管理主要在于一批在区国税局和税务署与其它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税务官员。举行由每个相关部门、组织的官员组成的情报会议,会商情报工作基本运作政策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具体地说,要求所有部门在收集情报工作中协调统一地开展工作,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收集资料和情报,情报会议的作用在于不断改进情报意识,增强税务署内部情报控制塔的功能。

三、情报收集活动

按照方式的不同,情报收集分为依法收集的法定情报和非法定情报。

A 法定情报的收集

在日本现行税制中,法定信息共47种,其中:所得税法规定了36种法定信息;遗产税法规定了4种法定信息;特别税收措施法规定了7种法定信息,其中包括一种关于为了保障适当的国内税收而要求报送的跨境支付和收入报告。

法定情报信息收集活动包括:确定谁依法应当报送法定情报;对法定情报报送工作的指导;法定情报内容的审计。

从2001年4月起,法定信息可以用软盘(floppy disk)或光盘(magneto-optical disk)提交。B 非法定情报的收集

所谓非法定情报是指为了实施检查的目的而专门收集的情报。非法定情报的情报收集有四种方法:检查时收集、“情报日”收集、专门收集和日常收集。

——检查时收集

检查人员根据法定的权力询问和检查获得的情报,能有效地用于与地下交易、虚假交易联系起来。在检查过程中,收集情报的工作日要作为整个检查活动的一部分予以保证。同时要全面教育检查人员认真收集税收情报的重要性。积极、公正地估价突出的情报收集业绩,促进官员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

——情报日收集情报

每年,每一个税务署都要安排一定的工作日用于情报收集工作。在情报日收集情报工作中,税务官员一起根据包含在国内税收申报、附列表格、调查报告和书面决定中的内部文书和记录中的事实联系,处理那些被认为用实际使用价值的情报信息。

——开发情报资源工作

专门从事有用情报资源开发和专门从事检查虚假、欺诈、有问题或模糊交易的情报开发专家,被派遣到区国税局和税务署工作。这些官员既是专门从事情报开发的官员,即专门负责情报的特别检查官或辅助情报检查工作,也是特遣检查组。他们的职责是调查有用信息来源,通过仔细研究观察产业经济形势、结构变化、区域趋势、交易模式和拥有资产的变化,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发掘信息来源的方式,并应用于情报收集工作。

——一般收集

一般情况下,有关下列项目的细节由情报收集书面问卷发给公司、独资企业,由个人供应商或与纳税人合作的顾客确认。销售、购买、给合同方折扣及支付价款、材料成本、维修费、娱乐及社会活动费、广告宣传费、官方提供费用等。

——特别收集 在通过一般收集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有时要实施特别收集,这种情报或者是从新开发的渠道收集,或者是由国税厅或区税务局制定或选定。

——分类、分发、传递情报

过去,情报分类、分发和传递工作由临时工手工作业。1989年以后,全国通过信息单和磁盘报送的信息被输入电脑,根据姓名和地址进行分类。这种分类的情报被储存在电脑中,根据工作要求,以适当的形式满足工作要求。不过,那些有关黑交易或欺诈交易的情报被单独作为重要情报储存。这种情报不进入情报系统,相关的收集记录单独进行评估。

下载关于税收绩效管理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税收绩效管理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绩效管理是提高国家政府绩效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公务员绩效的评定工作等都影响着国家的政策和信誉。公务员的绩效管......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毕业论文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5 公共管理学论文题目: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学生姓名马晓迪专业经济管理层次081批次高起专学号W110407081009学习中......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五篇范文)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赵雷摘要: 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营绩效,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固然密不可分,但具体的表现更是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因此通过绩效管理对员工业......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综述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正在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公司所采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所重视。国内外很多管理学者、专家及相关人员对......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综述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正在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公司所采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所重视。国内外很多管理学者、专家及相关人员对......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及考核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主动力,而组织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即通过组织内的员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因此,组织管理......

    扶贫绩效研究

    扶贫绩效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研究背景 贫困是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落后的总称,它是由人们自身收入低下造成的一种自身生活必须物品匾乏,相应服务设施不足,以......

    本科学年论文 麦当劳绩效管理研究

    本 科 学 年 论 文学年论文题目:东莞麦当劳绩效管理研究 系别: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目录 1.引言…………………………………………………………….…….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