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1

时间:2019-05-14 21:5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1》。

第一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1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

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见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控制贪污、受贿案件的缓刑适用,统一全省对此类案件缓刑适用的尺度,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审判实践,现对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提出如下意见:

一、贪污、受贿数额三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具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情节,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报中级人民法院审核平衡。

二、贪污、受贿数额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原则上不适用缓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的,应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平衡:

(一)同时具有自首和立功情节,且犯罪情节一般的;

(二)完全出于悔罪而主动投案自首,且犯罪情节一般的;

(三)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较轻的从犯;

(四)其他可以适用缓刑情形的。

三、贪污、受贿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适用缓刑:

(一)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影响恶劣的;

(二)拒不退赃,无悔罪表现的;

(三)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非法经营、走私、赌博、行贿等违法犯罪活动的;

(四)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

(五)曾因经济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的;

(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捐助、社会保险、教育、征地、拆迁等款项和物资的;

(七)在纪委调查、检察侦查阶段抗拒查处,或者干扰审查、审判活动影响恶劣的;

(八)其他不宜适用缓刑情形的。

四、贪污、受贿犯罪原则上不得免予刑事处罚。但贪污、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下,犯罪情节轻微、积极退赃、有悔改表现,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五、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同意适用缓刑的,应当将审核结果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六、人民检察院收到适用缓刑的判决书后,应当在三日内将起诉书、判决书报审核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贪污、受贿案件中认定自首、立功情节时,必须根据刑法、司法解释和我省有关自首、立功认定的规定,严格掌握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认定标准。

八、各地要严格按照本意见对贪污、受贿适用缓刑案件进行审核把关,并注意总结经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的,应及时层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

九、本意见施行以前我省有关规定的内容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十、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一○年六月九日

第二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浙江省公安厅 文件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浙江省公安厅 文件

浙检会(研)〔2006〕18号

关于印发《关于办理盗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

见》的通知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现将《关于办理盗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已经办结的案件不再变动,尚未办理或正在办理的案件,按本《意见》执行。

民检察院

浙江省公安厅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送:省委政法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内司委、法制委,省政府办公厅,省法制办,省司法厅。(共印510份)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2006年11月30日印发

校对:邓楚开

关于办理盗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依法办理盗窃案件,依照《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当前办理盗窃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盗窃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百分之八

2十,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财产损失的;

(二)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三)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以破坏性手段盗窃,是指为盗窃而损害盗窃对象以外的其他财物。

二、入户盗窃,虽不构成盗窃罪,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翻窗、撬门、开锁手段入户的;

(二)携带凶器入户或者入户后准备凶器的;

(二)对户内财物进行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户内人员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

(四)其他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宁的。

发文单位: 办公室发文日期:2006-12-18

第三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办理寻衅滋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本省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局:

现将《关于办理寻衅滋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印发给你们。本《意见》自收到之日起执行,此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一般不再变动。

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关于办理寻衅滋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正确适用刑法关于寻衅滋事罪的规定,严厉打击寻衅滋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现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在司法实践中办理寻衅滋事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中的“情节恶劣”或“情节严重”,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1、在两年内实施三次以上寻衅滋事行为的;

2、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一人以上轻伤或三人以上轻微伤的;

3、追逐、拦截、辱骂他人,致使他人无法正常生活、工作,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4、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任意损毁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或者任意占用公私财物1万元以上的。

因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中的四项行为之一而构成其他更重罪行的,以重罪论处。

二、非法插手民间纠纷,殴打他人的,以随意殴打他人论;强行收取各种形式的保护费,或者非法插手民间纠纷,以强迫手段索赔、讨债,从中牟利的,以强拿硬要论。

第四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全省法院在省委的领导、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最高法院的指导下,在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化“八项司法”,为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全年新收各类案件108万件,结案107.6万件,首次突破100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0.6%和11.3%,一线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185件,是全国平均数的2.3倍;上诉率为6.3%,二审改判发回率为7.8%,生效裁判息诉率为99.2%,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继续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一、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宽严相济惩治犯罪。严格执行新刑事诉讼法,确保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新收一审刑事案件8.62万件,审结8.63万件,同比分别下降2%和1.2%,判处罪犯12.46万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的1.05万人,同比下降26.1%。审结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杀人、抢劫、绑架、强奸、放火、涉黑涉毒等犯罪案件1.02万件;加大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及假药犯罪的惩治力度,审结752件,判处罪犯1346人;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1179件,判处罪犯1358人,其中处级66人,厅级5人;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344件;依法审慎适用死刑,完善死刑犯临刑前会见制度,我省死刑案件被最高法院核准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审结强制医疗申请案件70件,依法对62名精神病人决定强制医疗,使社会免受侵害,也使精神病人得到妥善治疗。对3.38万名尚属初犯、偶犯、从犯、未成年人犯等具有从轻情节的,依法从宽判处缓刑。为8019名没有钱请律师、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告人,通知法律援助的律师出庭,获得刑事辩护的比例领先全国。对公诉案件8名被告人和自诉案件中4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裁定准予检察机关撤回起诉152件。

做好刑事冤错案件的纠正预防工作。对发现“两张叔侄强奸案”和“萧山5青年抢劫杀人案”的冤错,省高院及时启动复查、再审程序,改判无罪并作出国家赔偿。深刻反思冤错案件的病灶病根,剖析发生冤错案件的7个特点、5条教训,提出了6项对策、11条建议。按照总书记对浙江法院反思冤错案件的重要批示,贯彻保障人权、疑罪从无原则,推动各级法院与公安、检察机关完善预防冤错案件的工作机制,联合出台关于死刑案件证据收集审查、证据补查程序等规定,共同坚守纠正预防冤错案件的法律底线。

调判结合妥处民商事纠纷。贯彻新民事诉讼法,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和实体权利。共受理一审民商事案件52.68万件,审结52.63万件,同比分别上升7.7%和9.1%。对婚姻家庭、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相邻关系等民间纠纷,注重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区环境;对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案件,从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理性医患关系的角度,注重利益平衡,尽可能减少对抗冲突;对涉及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案件,实行“绿色通道”、优先清偿赔付、司法救助等措施。审结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72.6%,劳动报酬、赡养、扶养、抚育等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偿付率达89.3%。对于不宜调解、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依法作出裁判,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行为规范和法治意识。成立涉军案件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审结涉军案件352件,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执法化解争议。充分发挥司法审查职能,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理一审行政案件3611件,审结3626件,同比分别上升1.1%和下降2.6%。行政机关败诉的占全部判决案件的19.7%,经法院协调促成和解撤诉的占34.7%,九成半行政争议得以实质性化解。完善指定管辖、提级管辖,开展行政案件跨区域相对集中管辖的试点。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专题破解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问题,出庭率达89.3%。落实高中级法院院长与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府院联席会议制度,共商破解执法难点热点问题。省高院连续六年向省政府发送行政审判白皮书,全省已有63家法院跟进,及时反映政府执法的成效和不足,李强省长批示各部门引起重视,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坚持司法为民,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破解执行难。新收执行案件34.8万件,执结34.6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2.1%和22.6%。注重运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建立健全网上“点对点”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车辆、户籍、出入境、婚姻登记、房地产等执行新机制。与在浙58家商业银行建立了网上查询被执行人存款系统,与25家银行建立了网上冻结存款机制,共查询被执行人存款107万人次,14.2万件案件得以执结或部分执结。与公安、民政、国土、工商、机场等单位建立被执行人身份和财产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威慑力度,促使6.3万名被执行人自行给付。完善上下级执行联动机制,执结涉党政机关、村委会等特殊主体的执行积案115件。加大对抗拒执行、逃避执行的惩治力度,拘留、罚款3749人,对拒不执行构成犯罪的30人依法判刑。

健全诉讼便民利民。推动基层法院设立“站点式”巡回审判,健全立案信访窗口标准化建设,打造“一站式、低成本”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行12368短信服务、在线诉讼服务、网上远程视频庭审与询问取证等便民方式。一审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78.7%,3.2万件案件通过小额诉讼程序实现一审终审,有效提高司法救济的及时性和便利性。加大刑事被害人和执行案困难当事人等救助力度,缓减免诉讼费4852.2万元,为2493名被害人、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4439.5万元。

保障申诉信访权利。在全国各高院中率先出台意见,全面规范刑事申诉复查、再审工作,畅通申诉渠道。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5092件,加大对民事再审审查案件的调解、协调力度,再审调撤率达16%。做好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协调化解了一批信访老案。推动法治化解决涉诉上访难题,既畅通合法合理诉求的渠道,保证确有错误的案件得到纠正,又依法严肃处置无理违法闹访缠访行为,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保障“三改一拆”、重点工程和整治环境污染等工作依法推进。省高院制定司法保障“三改一拆”工作18条意见并报省委转发,率先在全国全面推开“裁执分离”机制。依法稳妥处理涉重点工程的土地及房屋征收等行政案件,兼顾重点工程、城市化建设等公共利益需求与被征收人合法利益保护。共审结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搬迁、拆除违法建筑案件4876件,依法准予强制执行3461件,不准予636件,撤回226件,作其它处理553件,无一起对抗失控的恶性事件发生。依法支持环保部门处罚违法排污等行为,裁定准予强制执行2287件。落实污染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省高院明确环保联合会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依法制裁污染环境的侵权违法行为,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35人依法判刑。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坚持涉诉困难企业差异化司法处置,运用集中管辖、活扣押、债转股等司法手段,帮扶有市场前景的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审结涉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的借贷纠纷、投资合同纠纷3.7万件,兼并、改制、股份转让等案件2641件。出台企业破产案件简易审纪要、破产财产变价分配纪要等指导性文件,发布企业破产审判白皮书,依靠当地党政加大破产企业司法重整、重组或清算的协调化解力度,加速有效资产的重新配置,逐步建立市场化导向的破产企业有序退出的常态机制。全年共受理破产案件346件,审结269件,同比分别上升145%和265%。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连续5年邀请外国驻华机构、境外媒体列席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首次发布《浙江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审结专利、商标、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等案件1.16万件,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妥善审理各类涉外商事和海事海商案件6613件,最高法院批准我省具有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增加到36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为外向型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优化金融法治环境。省高院及时出台审理民间借贷纠纷10条意见,推动民间融资的规范化、阳光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法保障温州金改和丽水农村金改的先行先试。集中开展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核销专项活动,审结金融纠纷案件4.5万件,同比上升15.8%,结案标的额845.1亿元;执结银行为申请人的金融债权案件2.02万件,标的额362.4亿元;妥善审结民间借贷案件11.5万件,同比上升3.7%,结案标的额613.6亿元,有效防范了区域性金融风险。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进一步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结合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大力推行委托调解和立案协调等工作,在诉前成功化解了民商事纠纷5.4万件,把矛盾纠纷最大限度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工作,依法办理减刑假释4.7万人。改进外地籍被告人缓刑平等适用和社区矫正工作,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出司法建议868份,七成得到采纳落实,有效延伸了司法活动对优化公共决策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力。

四、坚持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

抓好阳光司法指数测评应用。推行省高院联手浙江大学研发的国内首创“阳光司法指数评估体系”,选取最能直接反映司法公开实际水平的36个评估指数,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我省103家法院进行客观监测和量化评估。根据该院测评反映的问题,倒逼全省法院有针对性地抓好立案庭审、裁判文书、执行、审务公开中薄弱环节的改进,努力形成开放、透明、便民、现代化的阳光司法新机制,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批示予以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法院在京联合召开了“浙江法院阳光司法指数新闻发布会”,受到国内外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改革。实行“公开网拍优先”,全省105家法院中已有101家借助淘宝网进行了司法网拍,拍品种类已经涵盖了汽车、房产、机器设备、公司股权、海域使用权、商位使用权等几乎所有涉诉资产,真正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零佣金”,有效杜绝了传统拍卖中串标围标低价拍卖牟利的暗箱操作潜规则。目前已成交1946件,平均每件网拍的围观人数达1.2万人,总成交额为42.9亿元,成交率96.5%,平均溢价率45.6%,比传统拍卖分别提高19个百分点和26.6个百分点,为当事人节省佣金9127万元,受到当事人、网民和中小微企业界的一致好评,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刊发简报予以推广。

加强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全省法院均已建立门户网站,并开通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依托全省法院审判质效电子评估体系,强化案件流程管理,实现对所有案件流程节点的网上全程监控。开通案件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在网上查询本案的审理、执行进度。发挥数字化法庭的优势,选择典型案件在互联网和当地广场视频上开展庭审直播、点播,拉近法院与公众距离。全省法院已上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共计91万余篇,数量领先全国。全面启动案卷档案的数字化采集、存储工作,逐步实现全省已结案件的网上调档、网上查阅,为当事人、律师安全快捷查阅卷宗提供便利。

提升新媒体时代的沟通应对能力。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运用好网络、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全省法院均已开通官方微博。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1769次,社会公众5万余人参加,召开新闻发布会214次,扩大全媒体环境下法治先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坦诚回应舆论关切,浙江纠正冤案的舆情应对满意度在中国青年报发布的首期舆情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取得了较好效果。

五、坚持自身建设,提升司法能力

改进司法作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出台浙江法院“10项措施”。通过开展回访案件当事人、全省律师评法院、干警座谈会、院长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对梳理后可立即整改的59个问题,做到立说立行,即知即改。加强审务督察和明查暗访,对1312场庭审程序作风进行了视频抽检督察,把发现的问题瑕疵及时制作成短片,集中播放通报。对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萧山法院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最高法院和省委联合召开了追记陶蛟龙同志一等功追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向全国法院和全省推广我省的这个优秀领导干部典型,年前入选央视“2013致敬英雄”。

深化司法廉洁。开发廉政风险预警系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深入开展司法廉洁教育,做好每年法官授职典礼和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的廉洁司法教育活动。组织拍摄《柔性处理艺术拒绝――法官拒礼、拒请、拒托廉洁司法教育》情景剧,编印违纪违法干警忏悔录,深化警示教育。共查处违法违纪干警12件12人,旗帜鲜明地坚持反腐的零容忍。

落实科技强院。构建了网络互联通、业务广覆盖、数据大集中、资源共享用的浙江法院办案信息化体系,有效服务基层审判,缓解法官办案压力,受到最高法院的多次肯定和推广。1758个审判用法庭全部实现数字化,开庭案件全程录音录像。在90个看守所建立了92个远程视频提讯室,使一大批简易刑事案件可通过该系统完成提讯或开庭。省高院数据中心已汇集到全省法院758万个案件的涉案信息,为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分类检索和比对研判奠定了基础。省高院和多数中院已建成集庭审督察、执行指挥、司法公开、安保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集控中心。

加强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固本强基观念,着力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中央和省级拨给法院的办案、装备补助等专项资金100%分配到基层法院,去年中央计划增编数的80%分配给基层法院,为201个人民法庭完成了统一标识工程。出台青年法官培养工作意见,完善青年法官导师制,对5016名基层法官进行了办案实务技能培训和指导,编写出版《审判实务技能》丛书11册,填补我国法官培训教材空白。组织开展司法警务安全保障的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涉诉群众、法官和法院安全及正常秩序。

六、坚持接受监督,促进法院工作

认真贯彻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省“两会”代表建议、政协提案34件。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工作情况,并根据审议意见和决定抓好整改落实。继续做好三级法院院长分工定向联络人大代表工作,向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定期通报情况,听取意见,改进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约监督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参与执行、接待信访。开展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人民陪审员参与合议庭审理一审案件11.8万件,陪审率达93.4%,领先全国法院。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认真研究检察建议,依法审理抗诉案件,健全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机制。审结的621件抗诉案件中,维持242件,改判和发回重审249件,调解撤诉89件,其它方式结案41件。

各位代表,全省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对法院工作的监督、理解和支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法院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有的干警业务素质和司法能力不强,司法作风不正,导致个别案件质效不高、裁判不公,一些群众反映的执行难等老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极少数干警违纪违法,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二是一些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职业保障问题有待逐步改善。信访不信法、暴力抗法、威胁恐吓法官、网上恶意炒作个案等突出问题时有发生,干扰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案件持续增长,案多人少矛盾使审判工作保持正常循环的压力更加突出,一些法院人才流失等问题凸显,一些法官身心健康堪忧,上级法院对下监督指导亟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努力加以解决。

2014年,全省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深化“八项司法”,推进人民法院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当前,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维护社会稳定,而且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仅要求实体公正,而且要求程序公正;不仅要求享有知情权、表达权,而且要求享有参与权、监督权。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敢于担当的责任感、紧迫感,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加快司法改革步伐,着力在推进司法管理体制、深化司法公开、完善人权保障、健全审判权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等改革方面取得新进展。坚守法治,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审判,努力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进一步实施好新刑事诉讼法。坚守防止冤错底线,建立废止劳教后轻微犯罪案件的简易速裁机制,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完善诉调衔接工作机制,重视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中的涉案应对,妥善化解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更加重视审判领域的民生保障问题,落实便民诉讼措施,加大对污染环境、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制裁力度,妥善审理好医患纠纷、欠薪、征地拆迁和社会保障等涉民生的各类重点案件。深化司法公开,全面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改革,综合运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多种执行措施,争取各方协助,合力破解执行难,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的合法权益,提升司法公信。做到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

建设过硬队伍。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腐败现象,清除害群之马。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关心关爱法院干警,千方百计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优化基层司法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五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__浙江省司法厅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司法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事诉讼与人民

调解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切实贯彻落实调解优先的原则,促进和保障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合法、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独特优势和作用,有效节约审判资源,及时、妥善化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及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通过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在民事纠纷受理前、审理中和执行程序参与调解工作,以及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依法进行审查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人民调解协议予以法律支持等方式,实现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的有效衔接(以下简称诉调衔接)。

第三条 对于事实清楚、纠纷当事人争议不大或其他适宜以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在立案前积极引导当事人先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 1 决纠纷。

第四条

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受理的民事案件,认为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将纠纷委托相关人民调解组织调解。

第五条

在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认为适宜和解解决并且当事人同意交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民事案件,可以委托相关人民调解组织调解。

第六条

人民法院在诉前劝导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事纠纷、在审理中或在执行程序中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事纠纷应当遵循依法、自愿、便民原则。

对于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民事纠纷,符合人民调解组织受案范围的,人民调解组织不得拒绝调解。

第七条 县级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在立案场所设置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组织为独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其名称统一为××县(市、区)民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庭也可以设置人民调解组织。

民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一般应当有三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根据需要可以选聘若干名兼职或特邀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由当地司法行政机关会同人民法院在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择优选聘。

第八条 设置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的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经费及调解员的报酬、补贴由司法行政机关会同人民法 院共同向当地财政部门争取落实。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表现给予适当的补助或奖励。

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应当为设置在本院、庭内的人民调解组织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为人民调解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便利。

第九条 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民事纠纷,可以劝导当事人申请或委托设置在人民法院或人民法庭的人民调解组织、辖区内或纠纷发生地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一)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纠纷除外);

(二)涉及相邻关系、共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筑物区分权等物权保护纠纷;

(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民间借贷、合伙协议、买卖合同、劳务合同、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借用合同、典当合同、赠予合同、供用电、水、气合同和物业等债权纠纷;

(四)财产损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饲养致人损害赔偿、工伤损害赔偿、雇员及义务帮工损害赔偿等侵权纠纷;

(五)其他适合劝导当事人申请或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

第十条 人民法院对于正在处理的民事案件、刑事附带 民事诉讼的民事纠纷部分,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或邀请人民调解组织派员协助调解。

第十一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意见》第九条所列案件的(下同),人民法院应在当事人咨询或递交诉状时告知各方当事人关于开展诉前调解的有关规定,引导当事人先行接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并出具《建议人民调解函》。

第十二条

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经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将纠纷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的,应当出具《委托人民调解函》。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邀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助调解案件,应当出具《协助调解函》。

第十四条 纠纷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或者撤销人民调解协议,或者请求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一般应通过适当方式通知出具人民调解协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旁听案件的审理。

人民法院如果认为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调解解决的或者调解是必经程序的,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邀请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调解。

对于虽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但可以适用诉讼调解解决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积极推行法官主导下的纠纷发 生地人民调解组织协助参与调解的工作机制。

第十五条 诉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达成协议,如当事人双方申请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立案,并在按简易程序依法审查调解协议内容合法性的基础上,出具民事调解书。

诉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反悔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当事人反悔而起诉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受理;

(二)对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调解协议,当事人反悔的,除调解协议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情形外,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三)对已生效的具有金钱、有价证券给付内容的人民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反悔的,对方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可依法按照督促程序的相关规定办理;

(四)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具有债权内容的人民调解协议,债权人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债权人可直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五)当事人起诉请求变更或者撤销人民调解协议,或 者请求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严格审查,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审理。人民法院变更、撤销或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应将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副本方式通知出具该人民调解协议书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并以适当方式告知人民调解协议书被变更、撤销或者确认无效的原因。

第十六条 诉前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或诉前达成调解协议又反悔,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该纠纷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情况,在裁判文书中予以说明。

第十七条 诉讼中,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并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

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依法审查后及时出具。

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

第十八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开展调解:

(一)审查材料。受理纠纷,应当审查以下材料:人民 法院《建议人民调解函》或《委托人民调解函》、有关纠纷材料的复印件。

(二)填写《人民调解申请书》和《民事纠纷受理登记表》。《人民调解申请书》由人民调解员指导当事人填写;《民事纠纷受理登记表》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人填写。当事人在填写《人民调解申请书》前反悔拒绝接受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函告相关的人民法院。

(三)调解纠纷。一般纠纷,可由1名人民调解员独任调解,复杂、疑难纠纷,可由2名以上人民调解员共同调解。调解过程中应做好调解笔录,并由人民调解员及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四)调解结案。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对于委托调解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应报当地司法所备案,其中属民事纠纷调委会或行业性调委会办理的,应报当地县(市、区)司法局业务部门备案。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应当做好调解记录。调解不成包含下列情形:

1、当事人明确拒绝调解的;

2、经多方工作仍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

3、规定期限届满仍不能调解结案的。

按上述方式结案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填写《人民调解结案单》,连同必要相关材料复印件于3日内退回相关的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诉前申请、诉中委 托人民调解案件交接档案。省司法厅将专门制发诉调衔接工作统计表。

第十九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在30日内结案。如在规定期间内不能结案,应当终止调解,按照第十五条

(四)款规定办理,并将终止调解的事由在结案单中载明函告相关的人民法院。

调解期间自当事人填写《人民调解申请书》之日起算。委托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第二十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或者经人民法院制作民事调解书的,人民法院依据有关规定减半收取案件受理费。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的民事执行案件,应当按照本《意见》规定的程序、办法办理。

当事人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应将该协议交人民法院审查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应当遵守人民调解工作纪律,按照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做好调解案件的跟踪回访。

第二十三条 根据本《意见》制定的《建议人民调解函》、《委托人民调解函》、《人民调解申请表》、《民事纠纷受理登 记表》、《人民调解协议书》、《人民调解反馈函》、《人民调解结案单》作为本《意见》附件,一并下发执行。

第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变更、撤销人民调解协议或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案件,可以通知参与调解的人民调解员旁听庭审,并及时将审理结果告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注重在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推荐和选聘人民陪审员,尽可能将政治素质高、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民调解员选聘为人民陪审员。

第二十六条 律师在参与诉讼过程中,应当引导和说服当事人以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在合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配合人民调解组织共同做好调解息诉工作。

对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说服和督促当事人依法履行协议约定的相关事项。

第二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诉调衔接工作的质量;积极推进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诉调衔接机制。

人民法院应当切实履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通过选派资深法官为人民调解授课、适时组织人民调解员参与诉讼旁听、庭审观摩、协助调解以及开展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积极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第二十八条

县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庭应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制度。县级人民法院应指派资深法官担任设置在本院的民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人民调解工作窗口和辖区内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员”;基层人民法庭应指派资深法官担任受案区域内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员”,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法律咨询、对重大疑难纠纷的调解给予具体指导。重点指导调解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调解依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人民调解格式文书使用是否规范等。

第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应将诉调衔接机制实施情况列入各自工作的考核范畴,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适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条 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共同承担对诉调衔接机制的指导职责。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所负责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指导和管理。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承担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应建立完善诉调衔接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信息、总结经验,协调和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十一条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本《意见》与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司法部规章及政策性规定相冲突时,以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和司法部规章及政策性规定为准。附件1

编号:

建议人民调解函

××人民调解委员会:

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现将×××与×××一案建议你委进行调解,并请将调解结果函告我院。

随函转此案相关材料复印件。

年 月 日

联系人(法院):联系电话:

┄┄┄┄┄┄┄┄┄┄┄回 执┄┄┄┄┄┄┄┄┄┄

编号:

贵院转来的×××与×××一案的材料已收悉,相关材料复印件共×××份,×××页。

收件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2

编号:

委托人民调解函

××人民调解委员会:

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现将×××与×××一案委托你委进行调解,并请将调解结果函告我院。

随函转此案相关材料复印件。

年 月 日

联系人(法院):联系电话:

┄┄┄┄┄┄┄┄┄┄┄回 执┄┄┄┄┄┄┄┄┄┄

编号:

贵院转来的×××与×××一案的材料已收悉,相关材料复印件共×××份,×××页。

收件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3

人民调解申请书

××人民调解委员会:

本人因 事由与 发生纠纷,现自愿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特此申请。

申请人: 年 月 日附件4

民事纠纷受理登记表

(按司法部规定样式)附件5

人民调解协议书

(按司法部规定样式,考虑建议或委托相关内容)

本调解委员会于××××年××月××日受理由××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议或委托人民调解的×××与×××纠纷一案。于××××年××月××日,经本委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附件6

编号:

人民调解反馈函

××人民法院(人民法庭):

对贵院转当事人×××与×××民事纠纷一案,现当事人反悔,拒绝人民调解。

特函告。

××人民调解委员会

年 月 日

调解员: 联系电话:

┄┄┄┄┄┄┄┄┄┄┄回 执┄┄┄┄┄┄┄┄┄┄

编号:

你委返回的×××与×××民事纠纷一案的材料已收悉,相关材料复印件共×××份,×××页。

收件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7

编号:

人民调解结案单

××人民法院(人民法庭):

对贵院转当事人×××与×××民事纠纷一案,我委经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场,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对该案进行了调解。现将调解情况反馈如下:

经调解,当事人×××与×××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未达成调解协议),详见人民调解协议书(调解记录)。随函将转来有关材料退回贵院。

附:相关材料。

××人民调解委员会

年 月 日

调解员: 联系电话: ┄┄┄┄┄┄┄┄┄┄┄回 执┄┄┄┄┄┄┄┄┄┄

编号:

你委退回的×××与×××一案的材料已收悉,相关材料复印件共×××份,×××页。

收件人(签字):

年 月 日

下载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贪污受贿刑事案件适用缓刑的意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