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一会两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工商局)

时间:2019-05-14 21:4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宽城“一会两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工商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宽城“一会两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工商局)》。

第一篇:宽城“一会两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工商局)

2001年以来,宽城工商局、消费者协会在推动农村维权网络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全县各乡镇普遍建立了消协分会,在205个行政村建立了投诉举报站,并在投诉举报站上开办农民消费夜校,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交给农民,实行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及股所队长包7个乡镇典型示范消协分会和30个村级消费者投诉举报站制度。

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全县的农村维权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发挥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乡、镇、村干部对“一会两站”工作的目的、意义、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会两站”原本是解决农民群众投诉难、消费纠纷处理难、降低投诉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在部分乡镇却出现了诸多不和谐“音符”:

1、部分乡镇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受理消费者投诉,解决消费纠纷是工商局和消协的事,乡镇村抓发展、上项目还忙不过来呢,哪有时间管维权,况且乡镇有乡镇的工作职责,村里有村里的工作范围,应当各司其职,加上打假维权还需要许多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2、受理投诉、解决纠纷是磨破嘴、跑细腿的苦差事,又不发工资,尽的是义务,上边有检查的挂上牌,制度上墙,应付应付算了,工作中存在敷衍的现象;

3、有的乡镇村还要凭与工商局和消协的关系行事,关系好就好好准备,关系不好人走了牌子就没了,已上墙的工作职责、组织机构也没影了,甚至在有的村工商局花钱做好的牌子已换了三茬,都不知弄到哪去了。

(二)“一会两站”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难以完成繁重的维权任务。在乡镇分会和村投诉举报站的工作人员,因为都是兼职,不注重学习维权的相关知识,不用说维护其他人的合法权益,解决消费纠纷,就是自己上了当,受了骗,都不知摸哪门。难怪有的消费者说:“有的乡镇消协分会和村投诉举报站的人连句专业术语都不懂,还不如我们呢,我们有事找他们也是白费功夫。”有些“一会两站”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面对消费者投诉力不从心,面对消费者的咨询张口结舌,在消费者面前没威信,不能做到依法调解,以理服人,因此门前自然冷落。

(三)“一会两站”解决消费纠纷,维护消费者权益常常受到经费问题的困扰。因农村地处偏僻,居住分散,解决消费纠纷有的要跑十几里路,书纸笔墨、交通费都得“一会两站”工作人员自己搭,仅宽城镇三异井村投诉举报站站长、村党支部书记任子信每年由于调解纠纷用于摩托车的燃油费就达300多元。农村投诉举报站除了县工商局发的牌匾、工作职责、组织机构和《工作手册》外,其他用于维权的办案经费没有保障,“干让马儿跑,不给马儿草”,客观上挫伤了“一会两站”尤其是村级投诉举报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各乡镇、村干部对来自省、市的检查、验收、评比活动应接不暇,感到十分头痛和无奈,抓“一会两站”工作明显精力不足。乡、镇、村的工作千头万绪,大体需要检查、验收的工作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化、教育、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生态文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维权打假、保护农民、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哪项都强调,哪项工作都重要,哪项工作都是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资格,乡、镇、村干部被搞得焦头烂额。有时这拔刚走,那拔又到,粼粼总总,真是应接不暇。有的乡、镇、村干部说标准、评比、验收虚得很,不如办几件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实事受欢迎。因此,乡、镇、村干部一听说省、市要对“一会两站”工作进行打分验收十分无奈,甚至反感。

(五)在农民群众中仍然存在着不敢维权、不愿维权、不会维权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着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经济条件差的户不敢维权也无力维权的现象,经济条件较好的户好面子不愿维权、不会维权的现象,他们大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不能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将“一会两站”工作真正纳入各乡镇、村目标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重奖,每半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经验做法和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

(二)积极培育典型示范分会和村级投诉举报站,并推行由县工商局股级以上干部包扶“一会两站”制度,负责协调解决“一会两站”建设工作的实际问题,实行包硬件建设,包规范工作制度,包培训工作人员,包理顺关系,包难度较大的纠纷调解。每年都要巩固发展占总数三分之一的典型示范分会,七分之一的村级典型示范投诉举报站,每半年要由县政府组织召开“一会两站”工作人员培训暨经验交流会一次,年底召开表彰大会,使“一会两站”工作学有样板、赶有目标。

(三)建立“一会两站”基金,多方筹措资金,有步骤地解决“一会两站”硬件设施,通讯、交通工具及维权经费问题。有条件的可以向县财(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政申请下拨部分经费,还可以接受社会上的资助,创立内刊,宣传企业先进典型,接受企业赞助,为“一会两站”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在夏季利用天气炎热,农民晚饭后在大街上聊天的机会,随时随地的开办农民消费课堂,唤醒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他们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及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相关常识,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教给农民,让他们不再是弱者。

(五)把农村“一会两站”的检查评比验收工作转到沉下心来,俯下身来,指导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上,变指手划脚挑毛病为教工作方法和真心实意地制定改进措施,变空洞的说教为帮助改善硬件环境,并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一会两站”的办事能力和维权水平。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两创”战略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两创”战略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三农”稳市策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争先创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64元,居全省县市第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建立和健全。土保参保人数居全省的1/

10、宁波的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参合率达到96.11%。扎实开展了新环境百村改造工程和庭院整治,创建省级和宁波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7个。全面完成了农村康庄工程,行政村通等级公路达到100%。初步实达到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创业创新的目标要求。但对照省里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我市新农村建设领域制约“创业”、“创新”问题剖析

扎实有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这就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的事业,必须带领农民创业,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党委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改进新农村建设服务,使群众得益。但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创业、创新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统一难。一是个别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定位把握不准。由于基层长期以来以工业、城市发展为主,部分基层干部先入为主地认为抓好了工业和城镇,新农村建设就会自然上去,对新农村建设认识片面,含糊不清,没有自觉地把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位臵,导致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力度上出现偏差。有些干部认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不错 了,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有些没有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急于求成,导致各类问题产生。二是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相当部分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对新农村建设缺乏主动性,存在“上头热、下面冷”的现象,表现是上面比下面热,基层比群众热,企业比基层热。三是部分农村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不够。对新农村建设有畏难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投入,而镇村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片面强调自身存在的客观困难,工作被动应付,有“等、要、靠”思想。有些基层干部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无从着手。有些镇(街道)干部认为现在乡镇有责无权,只能是配配套,跑龙套,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规划融合执行难。规划滞后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一是系统性不够。偏重于空间规划,对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公共服务等方面重视不够;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编制,偏重城镇扩张和工业发展,忽略村庄内土地规划编制和村庄建设;同时,镇域范围各村规划缺乏通盘考虑,相互之间衔接不够,有重复建设现象。二是实效性不强。镇村规划动辄花重金请高规格设计部门编制,看似档次很高,实际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而且成本过高;有些地方规划编制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盲目照搬照抄,其结果是加重了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负担;有些地方规划执行意识不强,虽然有规划,但实际操作却另行一套。三是特色性不明显。一些村庄规划没有突出个性特点和地域特征,更没有很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和巧借山水景观,存在村村建设“一个样”等现象。

(三)要素保障落实难。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但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仍然受到各方面要素保障短缺的制约。土地问题主要是受用地指标和用地性质的限制,导致新农村建设的一些 正常性用地也难以保障,新环境百村改造工程进展慢,农民建房难、住房困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村 “建房难” 问题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难题。这几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些办法,拿出一批土地指标,但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地之间矛盾相当突出。农民富裕了要建房,但缺少建房指标;有了指标也没有地落户;而且没有做好规划,污水设施、管道不完备不配套,新建的房子缺少整体感);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少,资金需求缺口大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各类人才缺乏,存在“知识恐慌”(农业发展过程中,真正的扶农技术、扶农队伍非常薄弱)。

(四)体制机制突破难。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和长效性。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公共财政体制不够完善,支农资金在安排、使用上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内容重叠、结构不适”等问题,支农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不高。二是基层管理体制尚待理顺,职能转换滞后,责权利脱节问题突出,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三是出台的一些政策由于配套细则不到位,具体操作有困难。四是对于基层如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还缺少具体指导办法。

(五)工作合力形成难。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推进难度大,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全市统筹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统筹工作相关的职责分设于各部门,难以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信息沟通、情况综合少。基层有很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农村建设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有办法、有经验和思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往往受到部门各种规章、政策的制约,部门工作缺乏实事求是,从基层实际出发的灵活性,导致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不能很好地加以推广。有些部门和单位对新农村建设支持的主动性不够,考虑问题总是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各类收费项目多,政策制约多。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领域“创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省里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创业热情,完善新农村建设各项规划,强化新农村建设各方力量投入,营造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强大声势,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有序,扎实推进,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各级要率先垂范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自觉带头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镇(街道)、村制度,亲自进村入户,抓点做样,探索加快建设的发展路子,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要把领导干部蹲点开展成效列入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市级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把职能延伸到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建立包村结对共建机制,在资金、技术、实物、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切实抓出成效。镇(街道)、部门要解放思想,努力消除不适时宜的规定,只要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基层干部群众的探索和实践,都要积极鼓励,合理引导,大力扶持。此外,各地各部门积极整合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要在确保原有支农资金存量的基础上,市财政要把新增财政收入的50%和土地收益形成的可支配财力的40%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增量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等领域,镇(街道)按比例配套支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资金,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支农资金使用机制,提高支农资金效率。充分发挥我市民营经济发达、企业经营者致富回报家乡意识强的有利条件,围绕“千企百村共建新农村”目标,大力开展村企结对工作,努力实现村企结对的全面覆盖、立体式覆盖和复合式覆盖。建立村企共建长效机制,通过发挥村企双方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以及平安建设等,努 力形成企业发展、农民得益、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良好局面。始终把村级集体经济放在重要位臵,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实用、节约、管长期的理念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规划有三个层面:一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下,明确新农村建设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分阶段实施,扎实推进。二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抓紧做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布点。三是村庄建设规划。按照市里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布点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并做到因村制宜,体现特色,征求方方面面意见,走出一条土地集约利用、公共服务配套、村民居住条件改善的“多赢”村庄建设之路。

(四)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基层干部的先锋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主动投身到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上来,从“要我建”转为“我要建”。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让农民真正受益。基层干部素质特别是村干部素质是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关键,要定期分批次分类型组织开展对镇(街道)、村基层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深化认识,拓宽思路,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素质。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因势利导,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充分运用舆论引导、专题辅导、形势宣讲、下乡调查、联镇带村、村企结对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的把握,明确本地本部门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和具体措施,确立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导向,切实改变“上头热、下面冷”、定位不准、畏难情绪、急于求成等现象。及时总结 和推广基层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特别是自身积极努力、群众广泛参与、建设效果明显的典型,使基层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激发基层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动力。

三、我市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创业创新的重点工作

结合省、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精神,下步,我市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工作要求具体要做好“富民强村、富民美村”工作,“富民强村”就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振兴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经济实力。“富民美村”,就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升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重点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创新工作:

(一)创新农业地方扶持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基础。当前我市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进农技服务体制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思路,按专业、品种设立跨区域农技推广服务站,落实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的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农技体制改革,为农民和基地实行“零距离”专业化农技服务,支持社会化农技推广机构的发展。目前,由农业局牵头,已经制订完成了农技改革方案。

(二)创新规模经营形式。土地经营权流转事关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比较效益提升,事关都市创汇农业基地建设。当前,随着前一轮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期陆续届满,我市个别土方出现了分散经营的回潮趋向。因此,要突出巩固土地规模经营成果。要把握四条件原则:一是确保总量。规模经营面积只能增长,不能滑坡。二是拓展规模。推行50亩以上的家庭规模经营,力争新增一批千亩以上的土地流转。三是延长期限。鼓励承包期在五年以上的土地流转。四是创新方法。针对土地流转难问题,探索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大力发展“四统一型”、“一村一品型”、“季节性规模经营”等新型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臵。积极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进行合作生产。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把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工作导向体现到即将出台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法、征地补偿办法等政策中去。

(三)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户小额担保机制。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四)适度有序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我市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农民增收致富 把保障和维护农民权权益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充分利用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有利时机,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发展致富机会。具体就是要让农民拥有“四金”。一是“薪金”,就是让农民拥有就业岗位和劳动工资收入。深入做好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开展分类、分层次培训,深入做好专业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职工和城乡后备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培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土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就业技能提高。二是“租金”,就是要通过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拥有自己居住以外的房产和物业经营收入(农民至少拥用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三是“股金”,就是要让农民拥有股份和股份分红收入。要深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使农民每年在村级集体中获得稳固分红。四是“保障金”,就是要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农民拥有社会保障和保障金收入。当前,主要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等政策落实到位,扩大覆盖面和受惠面。

(三)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全面振兴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事关政治,事关经济,事关长远,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对我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市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已经制订“1+3”政策。即《关于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关于开展“百村千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若干意见》、《慈溪市振兴村级集体经济考核办法》。把“1+3”政策落到实处,主要要把握“一个目标、四项措施”。“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在本届市委市政府任期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翻番。到2011年,全市村级集体年可用收入超5.5亿元,村集体资产超7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达到30%以上,集体经济年可用收入40万元以下村实现全部转化,符合条件的城中村、近郊村、镇中村和经济强村,基本实现社区股份制改革。四项措施,一是落实村留用地。今后行政村土地征用,要按征收的集体土地面积,为村级安排落实一定数量的村留用地或留用产。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加强对经济薄弱村日常支出的财政转移支付。从明年开始,原由村级承担的村专职干部报酬逐步由市镇两级补助。三是优先配给优质资产。重点抓住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以村入股、镇统建等形式,把一些经营性地产等资源,优先配臵给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村级稳固财源。市里将把市中心最好的商业用地、商业房产切出一部分给全市集体经济最薄弱的10个村,作为村级集体固定收入的来源。四是推进多形式村企结对。深入开展百村千企结对行动,引导企业广泛参与,通过出资金、出点子、兴项目等形式,多渠道、多方法支持和促进农村发展。

(四)创新农村建房方式,推进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慈溪人多地少,村均规划可用土地仅60余亩,再沿袭农村原来的单 家独院为主的建房方式已不现实。为此我市设想启动实施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主要要围绕“三句话、三种方式、四个转变”开展工作。三句话:即,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本要求是“控制单家独院、推广多户联排、鼓励多层公寓”,简单地说就是“排齐、粘牢、叠高”,向天要空间。三种方式:即,今后,我市将对农村建房方式实行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一是中心城区9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按照《中心城区旧城(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执行。二是各城镇规划建成区内的农村全面实行多层公寓和多户联排的建设方式,停止审批单家独院,同时打破村界集中建设多层公寓,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建设高层公寓。三是其他区域内的农民建房在规划保留区内推行多户联排和梳理改造的方式,有条件的推行多层公寓建设;确实不能联排建设的,经村、镇审核和国土部门审批,可以梳理式改造,或原拆原建;按规划需拆除的村庄停止一切建房审批。具体可分三种模式改造:近远期需要逐步搬迁的、户数少于50户的自然村,冻结原拆原建,实行萎缩式迁移;规划保留的村庄,着重做好“排齐”和“粘拢”,实行梳理式改造;需要整体拆迁的,推行全拆全建,实行拆迁式改造。四个转变:即,对原有的农村宅基地政策进行调整,一是农村住房审批方式由原来的分户审批向联户审批转变;二是农村建房标准由原来的以户为标准向以人均为标准转变;三是农民建房审批标准由原来的单纯以批建筑占地面积为主向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结合转变;四是农民建房供地方式以集体土地为主向国有(行政划拨或国有出让)和集体用地结合转变。

(五)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分配模式,扎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围绕“一手抓城市深化、一手抓农村延伸”的社区建设思路,在深化城市社区建设的基础上,把社区建设的理念和做法引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新社区建设路子,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目标。今后五年,要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化建设。主要做好以“一二三四 五”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一”,就是 建立一个农村新社区服务中心,“二”,就是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两项工程,“三”就是建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三支服务队伍,“四”就是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民主制度,“五”就是开展文教、卫生、治安、保障、便民等五大类社区服务。把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行政村分为三种类型,即集镇村、城郊村、偏远村。对集镇村和城郊村,重点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村级服务体系;对地理位臵相对较偏、由纯农业人口构成的行政村,突出抓好村庄建设和环境改造,整合社会公共资源,着力提高村庄环境质量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篇:村民自治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20多年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己充分展现了村民自治的生命力和有效性。村民自治发挥的作用既表现在物质制度又表现在思想精神层面。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村民自治的制度体系已基本确立,使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三是村民自治的精神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它们严重地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及其深化。

一、当前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村民自治制度是与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制度。从1980年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建立,到80年代中期,各地普遍建立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因此,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也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村级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和村级民主监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萌芽至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也必然面临一系列 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村民自治制度配套法规的欠缺,无法使之发挥最佳效应。村民自治制度在设置和可操作性上显得过于粗略和原则化,在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的规范上显得空泛。如现行法律制度对村民的界定、权利、义务,村民对村务管理的参与途径和方式等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村党支部与村主任之间的关系和权限不明,往往造成乡镇一级或村党支部事实上取代村民自治组织行使村级事务的决策权、管理权。随着农村流动人口增加(本地人口外流,外籍人口流入)导致此类人员的民主权利和应该承担的村民义务难以落实,需要相应的制度来保证他们的权利义务的实现。另外,在村委会中引进有志青年的机制,有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的尝试,囿于缺乏制度规范和保障,难于得到推广。

二是村民自治过程受观念意识上的阻碍,导致村民自治制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有极为漫长的君主专制集权的历史,而无民主法制的传统与经验,农民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管理,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清官统治上,导致村民普遍自治意识不强。很多村干部素质较差,思想观念未跟上,致使村务公开不规范,甚至流于形式。加上村民自治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作风、工作方式转变不到位,群众与村干部的关系不太融洽,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关心程度不够,不愿意参与管理和监督,缺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群众基础,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难以深

入开展。

三是村民自治中的行政化倾向使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流之于形式。村民自治是村民直接管理自己,自主处理村级事务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然而很多地方的村民自治在实践中,都自觉不自觉以行政手段安排工作,有一些本应由乡镇完成的职责也被“分解”到村委会,使村委会体现出强烈的行政化色彩,在工作中主要考虑的是先向政府负责而不是向群众负责。自治组织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政权性组织或者是乡镇的附属行政机构,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关系演变成实实在在的领导关系,这些都弱化了村民自治的性质,与国家推行村民自治的本意不符。

四是乡镇与村委会的关系不畅导致国家政策执行不力和乡村事务管理不顺。目前在基层农村管理体制中, 乡镇政权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行使基层自治权。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是工作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认和维持无疑是村民自治正常、规范运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但现实中的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关系又常常与成文法律规范存在着种种“偏离”,严重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最经常也最突出地表现在许多乡镇仍然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指挥式的管理方式,对村委会从产生到日常工作进行行政干预。乡镇对村委会强有力的控制还表现在,乡镇党委(•目前乡镇大都是乡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通过对村党支部的

有效领导,来间接地“领导”而不仅仅是“指导”村委会(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也基本上是一肩挑)。另外,一些乡镇还借助于“村财乡管”对村级财务实施管理来强化对村委会的控制。虽然主观上乡镇是本着良好的愿望,是为了管好村级财务,防止他们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但客观上弱化了乡镇同村的新型指导关系,强化了传统的领导关系,进而不利于村干部改变过去那种对上不对下的工作作风来服务群众。另一方面,依据村委会自治权,存在少数村委会为了自己特定的利益,有意识地强化乡镇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当村民责怪村委会不能维护村民利益时,村委会就将全部责任推向乡镇,而当乡镇责怪村委会协助工作不力时,它们又把责任全部推给村民。在他们看来,村民自治就是本村村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村委会作为村民的合法代言人和代理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内部事务,没有必要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于是,他们对承担的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职责,抱着消极、冷淡的态度。

五是“两委”矛盾冲突使党务村务管理两难。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不协调目前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两套班子两种管理模式,导致有的村委会不能自觉地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把村民委员会引导村民自治同村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和保障作用对立起来,加上有的村党支部班子涣散,使村党支部起不到村级组织的核心作用。也有的村级组织的权力过分集中到村党支部,甚至集中在村支书个人手中,村委会和村民会议的自治

权力实际上被悬空。村支书虽说形式上是由村中的党员选举产生的,但实际上往往是由乡镇党委决定的。党支部成员由任命产生,而村委会则由选举产生,于是便形成了“上级来人找支书,村民有事找村主任”的局面。民主选举使村主任在村事务决策中的位势增高,而传统制度仍然捍卫着党支部书记的优势地位。党支部是传统的村务决策实体,而选举产生的村委会要依法行使村务决策权力。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大大降低了村民自治的质量。二是现在很多地方通行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两套班子两种管理模式“二合一”,即通过一些操作途径,让村支书选上村委会主任,或让选上的党员村委会主任当选村支书,或培养新当选的非党员村委会主任为党员,再选任为村支书。这样,两委合二为一后,党组织对村委会的控制加强了,工作中的对立和摩擦也少了,上级对村委会的管理也容易了。但对村委会来说,村民自治事实上就大打折扣了。

另外,税费改革后,虽然村干部的报酬进入了比较稳定的保障时期,农民群众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日益增长,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流动人口增加、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村干部竞争加剧、村组合并,干部职数精简、选举经费缺乏来源等等。

二、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规范配套。以往的农村治理体制是国家从乡村获取资源,这也是导致农村各种矛盾根源。目前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进行转移支付补贴的税制改革。这些为村民自治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村民自治开始走出体制性困境。“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最终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经过20多年的实践,农民通过逐步学习和掌握了村民自治的知识和技能,培育起自治的意识,开始运用村民自治法律维护和扩展自己的民主权利。因此,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规范配套,完善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在制定村民自治制度配套规范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提高村民自治程度和质量的智力因素。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民的流动导致智力的流动成为常态。现行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村民的界定不应以户籍为唯一依据。愿意为农村建设施展才华的现代知识型青年的进入,对村民自治的长足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在具体制度规范的设计上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考虑。

二是加大对村民的民主意识的培养和强化。首先,必须在农村加强文化教育建设。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将对农村文化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结合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以学校为依托,建立政府补贴型的分区式的文化活动室,既为学生也为村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文化活动场所。其次是要加大对国家有关村民自治政策及党的各项惠民利民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这种宣传可以结合中华民俗采取各种健康文明而又生动活泼的形式。再次是提高县乡村干部素质,使他们能认真指导村委会

实施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指导村民在参与中提高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让村民直接参与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既可以启蒙大家的民主意识,也可以使大家体会到这些民主制度给他们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为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以后的村民自治活动奠定基础

三是理顺乡镇政府、村委会、党支部三者之间的关系。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做了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乡镇政府是国家设立在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承担着对所辖乡村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职能,依法在所辖区域内开展各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政务。在这些职权范围中,不存在村民自治的问题,亦不属于村民自治的范畴,应当行使其领导职能,在所辖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法律规定的各项政务工作。村委会是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不能像过去对待行政组织那样,采用行政手段领导村里的工作,而是要从法律、政策、工作上给予指导。村民委员会也应当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教育和推动村民依法履行应尽的义

务。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接受上级党委的领导。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村党支部是政治上、思想上进行领导,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民自治是在党领导下有秩序、有计划进行的,是国家法律范围内的自治,而不是毫无约束的自治。对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党支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处理,虽然各级党和政府下发了一些文件,在实践中仍然难以做到有效落实。

因此,要推行村民自治制度,首先就必须从法律上确立村委会的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某种程度上与乡镇政府平等的法律地位,否则难免又陷入控制依赖关系。

四是疏通信访渠道,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自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相关部门接待的有关村民自治工作的来信来访量呈大幅度增长态势,而且大量的是集体或群体上访。农民上访反映最多的是村干部违法施政、集体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贪污腐败、选举程序违法、村务政务不公开等问题。有许多问题是农村基层管理中多年积累而成的,并不是村民自治本身造成的,长期以来农民找不到反映的渠道,有些问题即使反映了也没有得到解决。实行村民自治,特别是《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给农村多年积累的矛盾找到了一个“出口”。这是村民自治上访增加的重要原因。农民上访说明农民群众还相信党和政府,相信相关部门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说法,也说明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在增强,法律意识在提高,以及对自身民主权利的重视。

因此,有关部门应相互配合,认真接待处理农民群众的来信来访。通过疏通信访渠道,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各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以确保《村委会组织法》的顺利实施,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另外,实行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是有成本的,需要经费支持。因此,应该明确经费渠道,最好是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经济相对落后村的村民自治,地方财政也应考虑给予适当补助。随着村干部职数精减后出现的工作量问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分解,培育各种农村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是很大的促进。目前,在我省部分城中村、贫困村、上访村、难点村、宗族房头问题突出村实行的选举观察员制度出发点不错,只是由于制度不完善,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完善选举观察员制度,必须不断完善选举观察的内容、形式、观察员的选聘、培训、管理等方式。

第四篇: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通过对一些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给少数心怀不轨者中饱私囊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工程建设领域成为经济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贪污贿赂案件的“高发区”,一些地方“工程上马,干部落马”,致使国家遭受严重损失,影响了政府形象,因此,加强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管理已是刻不容缓,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项目立项程序不尽规范。个别重大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随意扩大建设规模,凭地方政府领导的好恶,盲目上马,使项目决策过程流于形式,导致“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的出现。

(二)项目管理组织薄弱。大多数重大项目的管理,均由政府领导亲自挂帅,抽调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临时“指挥部”,领导力量强,但具体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项目结束各奔东西,导致责任感缺失,使“指挥部”成为头重脚轻的“空架子”,施工管理工作落不到实处。

(三)项目招投标监管不深入。缺乏具体的《招投标法》实施细则,纪检监察部门只能监督招投标工作的开标、评标过程是否依法按程序进行,但对前期资格预审、评标办法、标书制作、邀标范围等重要环节缺乏监督手段,对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难以察觉,出现问题成为有关单位推卸责任的借口和“挡箭牌”。

(四)项目监理不到位。对监理人员缺乏监管,部分建设项目实行同体监理,即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具有隶属关系,出现“儿子”监理“老子”的怪现象;有的监理不负责任,默认施工单位随意变更工程;有的工程变更联系单签证不规范,签证内容不全,甚至弄虚作假,违规签证,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高估冒算提供了可趁之机。

(五)项目预决算不尽规范。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预决算均为同体实施,缺乏监督。一是很多项目存在以行政领导的好恶为标准,对在建工程随意更改,人为出现大量的计划外工程,导致投资失控和超投资现象的发生。二是个别项目故意抬高工程造价,存有“审漏就赚”、“审出就减”的想法,导致竣工结算高估冒算,出现低预算、高决算现象。

(六)项目建设监管不明晰。重大项目多为政府直接组织,在工程质量、财务管理、招投标等关键环节上政府实行多头管理,表现为相关部门多头监管,但权责划分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方面存在部分领域重复监管,另一方面又存在监督盲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发现。

二、具体原因

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体制、机制上的因素外,从纪检监察的角度来看,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教育虚化。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在一些项目建设单位被认为是做虚功,“不打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抑或敷衍了事,不注意结合实际改变教育方式,一味地墨守陈规,使廉政教育死气沉沉,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达不到预期目的。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建设单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片面强调工作忙、没时间,放松政治理论学习。这些不正确做法导致了部分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蜕变,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滋生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给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二)制度不健全。目前,关于建设项目的法规制度不甚完善,特别是与新体制配套的政策、法规、制度、措施严重滞后,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监管缺乏依据,只能从面上强调,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和监督措施,同时正面要求规定多,惩戒处罚措施少,强制性、综合治理作用差,缺乏法规制度所应具有的权威性,给腐败现象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监督乏力。大多数项目经理集人、财、物大权于一身,仅靠内部的监督机制,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制约。纪检监察部门对具体业务深入学习不够,只能从宏观上发挥威慑作用。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在监督力量上缺乏各监督主体的有机整合,尚未形成监督合力,产生监督盲区,导致了个别人员行为失范。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好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立足预防,提前介入,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有效调动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整合监督资源,形成合力。

(一)强化宣传教育,建立思想道德预防机制。只有教育到位,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把廉政教育作为预防重点项目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教育、宣传、培训、测评等制度,针对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党风廉政宣教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从政道德为主题的示范和警示教育,定期对项目管理和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积极开展民意调查、行风评议、民主评议等活动,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防。

(二)公开透明,建立重大项目权力约束机制。权力不受约束,必然导致腐败。从现实情况来看,要加强对重大项目权力的约束,重点要严把三个关口:一是把好项目决策关。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确定委托前期工作相关文件的编制单位,并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前期研究招标制。充分依靠专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多方案比选,科学论证和确定项目最佳方案。二是把好项目审批关。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尽快建立“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网”,实行行政审批网上申报办理,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三是把好项目招标关。尽快制订结合我市实际的招投标操作细则,明确界定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与权利。严格评标专家资格认定,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积极建立招投标社会咨询服务机构,促使招标投标管理机构与招标代理机构相分离。

(三)注重科学,建立重大项目规范管理机制。只有紧紧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重点环节,逐步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减少

和杜绝违纪行为的发生。目前,除了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安全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外,重点应建立以下制度。一是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按照项目总造价的一定比例,确定廉政保证金的额度,由施工单位进入项目现场前将保证金打入专用廉政账户,如在该项目建设中发生腐败行为,除没收保证金外,并将予以严肃查处,反之,在项目建设结束后,则发还廉政保证金。二是建立廉政合同管理制度。重大项目在签订项目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廉政合同,将廉政工作纳入合同制管理。三是建立工程监理管理制度。加强监理人员管理,引入激励机制,对发现问题的监理人员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奖励费用从施工单位扣除),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四是建立同步审计监督制度。推行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对项目建设进行同步审计的办法,提前发现问题,防止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五是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和诚信档案制度。参与重大项目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如有违纪违法行为,应在一定范围及时通报,并将其载入项目建设违纪违法档案库,以便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提供否决和终止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资格的依据。对在重大项目建设中遵纪守法,成绩突出的,可以在招投标活动中增加一定的分值,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此外,还必须建立竣工验收与后评价制度、行业自律制度、重要事项备案制度等。

(四)明确责任,建立赏罚严明的奖惩机制。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明确项目负责人为该项目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签订重大项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工程质量主管部门行政领导人责任制、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制。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除追究当事单位和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单位行政领导人在项目审批、执行建设程序、干部任用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失误的责任。三是建立廉政激励制度。对廉政建设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把个人廉洁勤政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评定、奖励处罚、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重大项目监督工作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以改革统揽全局。在工作中坚持用新理念、新观点看待和处理反腐倡廉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行政一把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式,做到公共投资项目建设到哪里,全程监督工作就跟踪到哪里。

(二)形成整体抓格局。重大项目监督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专业性强,仅靠纪检监察部门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由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和实施,督促各业务主管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形成整体抓格局。

(三)找准工作切入点。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群众关注的问题入手,抓住新旧体制中权力运行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侧重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从政行为的规范,确定切入点,总体筹划,分步实施,构建起一道预防腐败的“防火墙”。

总之,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全程监督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执法监察工作职能,关口前移,惩防结合,见于未萌、禁于未发,抓重点,抓关键,才能有效保证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群众满意,投诉举报率下降。

第五篇: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社团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一)社团缺少长期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明确的培养目标。(二)社团文化的出发点大都满足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上,忽视了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那么社团的质量,教育性,创造性等都不行。(三)社团缺乏总体规划工作的系统性和计划的延续性,对活动的创意,培养目标,活动宗旨等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再加上经费的不足,指导老师的缺乏,使得社团活动流于简单的形式,在低水平上徘徊。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往往使得学术研究停在较低的层面,缺乏深度,难以担当引领社团文化的重担。

2、必须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激发潜能,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把学生社团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时间平台,让同门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和综合素质。

3、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精神,通过演讲,竞赛,讲座等等方式来对成员进行培训,提高社团管理干部和社员的整体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社团干部与社员的凝聚力,在社团内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精神,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社团文化,以人格人品,才能才华和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强社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内塑精神,外属形象。

4、社团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转体制不够完善,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学生社团是志向、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张扬个性,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也是共青团工作延伸的重要载体。[1]深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对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近期,我们对高校的学生社团骨干、一般成员和部分老师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做了专项调查。调查形式有:匿名问卷调查、上网查询、抽样分析和座谈等,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对我省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1.学生社团的数量规模,从人数和类别来看;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各校学生社团规模的大小,一般在20个左右,多则30、40,少则10个左右,而规定各社团的规模必须35人以上,一般而言其成员大都是百十人上下,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5%;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综合等六类。这些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锻炼成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活跃、最丰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2.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总体来看,呈现出参与的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自愿性表现在,加入社团与否,实全由自我决定,社团成员自愿聚集在一起。[3]这种在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形成的社团组织,能促使学生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探寻新的知识领域。同时,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松散,对成员没有强制的约束力,有相对宽松活泼,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灵活性则指社团活动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走向社会。正是这种自愿参与,活动灵活的特点,适应了当前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社团另一特点就是开放性。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生交流;并且由于共同的定向、爱好和兴趣,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发展态势。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到现在的“兴趣+务实”转变。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的目光不再是单纯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团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过去的学生社团更多地注重人文知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满足于人文氛围的营造。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层面,而是注重将科技元素充实到学生社团的文化内涵,以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协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正悄然兴起。

4.学生社团活动的覆盖范围。形成了由校园型向社会型扩展的态势。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区域,过去是以校园为主,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对于缩小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因此,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是,家教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常规载体。

二.学生社团发展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改革发展,事关大学生群体,大学老师群体和校方管理者三个方面。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健康、蓬勃发展,在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在调查中还是发现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关系缺乏理性认识,参与热情逐年降温,没有持之以恒。A.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年龄比较小,层次比较低,多为低年级学生,其中一年级者又居多(他们参加社团的动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占受到调查总人数72.1%,即占绝对数,而且呈低年级向高年级逐年递减的态势。如大

三、大四,特别是研究生的比例较小,仅占2.3%。B.认为加入学生社团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者,所占比例仅为20.6%。

2.社团成员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没有真正到位,甚至有各种模糊,甚至有错误的看法。A.学生认为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非常重要,应当积极参与者占受调查总人数的42.3%。B.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参与科技活动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5.3%。C.学生认为缺乏科研兴趣和基础者占调查总人数的32.8%。D.学生认为专业课压力太大者和英语过级压力太大者占调查总人数的35.6%。

3.学生社团的活动规律不够正常,制度缺乏和管理不善,成员参与活动缺乏主动性。据统计,每学期开展一次到二次活动的社团比例为32.5%,认为社团制度缺乏者占24.3%,认为社团干部水平不高和管理不善者所占比例为39.2%。

4.学生本人参与科技活动的形式有:其中小发明、小制作和技术转让所占比例为23.5%,参与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产品维修服务者,所占比例为30.7%。参加学校、市局和国家级举办的高校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者,所占比例为12.1%。其中获奖的几率较低,获奖的等级也不高,能参加大学生全国“挑战杯”的作品更是少得可怜。

5.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当中,学生对学校学生科技创新现状的评价不高,其中:认为良好占10.8%,认为较好占8%,认为较差的占52.3%,认为很差占28.9%。

6.现有的20多个学生社团,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横向联系,仅仅停留在学校组织的少数大型活动层面上,或者局限于社团主要骨干的一般性交际应酬,甚至少数社团的领导有时会为各自的某些利益,缺乏精诚合作和平等竞争的意识,从而造成互相攻击、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还有的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生命力。相当一部分的社团活动存在着忽冷忽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对社团核心人物的依赖性过大。社团核心成员在位时,重视活动是轰轰烈烈,而忽视必要衔接,以至核心成员离伍,社团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一些社团成立时招收会员无条件限制,来者不拒,致使社团成员之间层次不一,缺乏梯队建设,使社团发展后劲不足。

其次,从老师参与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 1.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科技创新没有老师指导和老师不力者排在首位,占调查总数的48%。

2.要求聘请德才兼备的指导老师,占受调查总数25.5%。

3.不少老师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压力大、任务重,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介入学生社团活动,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4.一些教师感到学校与系部对该项工作没有长期系统的计划,且有关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管理竞争机制,而且在经费、场地、设备、计算工作量等方面扶持的力度也不明确,因此造成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5.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认为:学校的部分单位领导和一些教师对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科技创新都没有明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社团的自主性活动原则,采取的往往是被动应付,甚至敷衍的态度,任其自我发展。

最后,从学生社团自身发展和校方管理的角度分析:

学生认为社团经费缺乏,活动场地不足是阻碍和制约社团发展的占56.8%。学生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大对社团的投资占58.1%。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制约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社团绝大部分筹资能力薄弱,使社团发展受到限制。在活动场地方面,除一小部分社团有固定场所以外,绝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活动的管理和策划,这也是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学生社团管理,不断完善社团建设的对策。

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一定按照党的要求承担对学生的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的核心作用,经常研究社团工作,把握社团发展的规律,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政策,完善机制,抓好队伍,推动高校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学校各级领导首先高度认识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切实转变观念,不能使社团管理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文娱体育活动上,也不能满足于学雷锋、做好事、家电维修等一般性社会服务上,而应聚集于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科技含量和创新点方面,力求将科技活动的普及与提高,精英教育与通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者应当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认真制订长期和全面的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2.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学生社团,尤其是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实践学分制,科研专案攻关的招投标制。师生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横向合作制度等制度,以教学科研课题立项的形式,给予承担科研项目师生的优惠。要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聘请德才兼备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实行责、权、利相配套,教学工作量,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相结合的鼓励措施,从而以点到面,逐步形成群体效应。

3.在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时,首先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促进各类社团的有序发展。特色出材,特点出效益。一个社团生命力的强盛与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团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工作,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应立足于创办、发展有特色的学生社团。要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生存与发展的不同规律,进行分类指导,要按照“大力支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性社团,积极倡导志愿者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既要在重大问题上严格把关,又要在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放开学生的手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各具特色的社团工作局面形式。同时,要加强各大学生社团的交流,积极引导“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协会的优势,带动高校学生社团共同发展。4.规范管理,抓好骨干,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高校团组织要着力抓好四项工作。第一,要健全学生社团各项管理制度,使学生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学生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第二,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科学合理配置,因势利导,量体裁衣,使有关学生加入适合其本人发展的相关社团,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防止学生社团出现低年级热情高涨,高年级一落千丈。第三,要适当稳定好社团的骨干队伍,抓好新老骨干的成员搭配,搞好传、帮、带,要防止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发生。第四,要加强社团的规范管理,避免出现因管理或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社团“出轨”的现象,同时还要争取学校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给社团发展提供经费、场地、设施等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社团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社团衰,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作为自发性群众组织,在个性化与流行化并存的时代里,越来越彰显出它存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它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升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它独特的积极作用。我们要立足于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人才的全局战略高度,与时俱进,务实创新,重视学生社团工作,谋划学生社团工作,加强社团管理,支持学生社团发展,让各级各类高校学生社团真正走上健康、规范、有序、有效的正常发展之路。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品位,鼓励社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广大的社会空间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展示自身价值,塑造社团形象。这些品牌社团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大学生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长期的实践和与他人的切磋、协作不断提升着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社团中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促进着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品牌社团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无疑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三、建立和健全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一)成立社团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全校的学生社团均纳入社团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以加强对社团的宏观引导和有效管理,确保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把好三个关,即社团成立审批关、社团负责人资格审核关和社团活动内容审查关。

(三)要制定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关社团经营的理念、策略、领导与沟通;社团未来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以及招新、迎新、训练、成果展、出版、成员大会、改选大会、经费申报、送旧、监察制度、财务制度、档案建立与管理、成立社友会等活动,都要整体全面规划,认真执行,从而使社团明确工作的目标,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构建合理结构。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要大胆放手,留有空间,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结构。日常活动开展中,按照“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培育充实社会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方针进行分类指导。

(五)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干部岗位责任制及考核细则和奖惩措施,重点扶持科研学术性团体,定期检查评比,在各方面完善社团星级评定,及时整顿,优胜劣汰,确保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总之,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建设与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但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对社团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校学生社团必将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世纪高校的一道亮丽

下载宽城“一会两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工商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宽城“一会两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工商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

    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观察了解社会变化的窗口,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功能和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其相......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贵锋(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重庆 九龙坡 40005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群众文化活动成......

    道路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路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绿地面积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城市的宣传名片。生态城市的建设重点就是城市绿化建设,城市道路绿地建......

    浅析消防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消防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战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不少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还比较严......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结构有了很大提高与改善,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地......

    我县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大全

    我县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我县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受客观条件制约,矿产资源初加工项目仍是我县项目建设的主体,缺乏投资规模大、链......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也成为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热点,经过全国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