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的建议
关于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的建议
局领导:
根据2012年12月17日局务会关于将环境统计工作移交污染控制股的决定,为保持环境统计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我市环境统计工作水平,现就有关工作建议如下:
1、2012年度环境统计工作仍由环境监察大队负责,污染控制股配合;
2、自2013年开始,环境统计工作由污染控制股负责;
3、为保持与孝感市环境统计工作的衔接,落实用于环境统计工作的有关设备(清单附后)。
妥否,请批示。
污染控制股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关于做好公司的统计工作的建议
关于做好公司的统计工作的建议(草稿)
一、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统计是数字转化成管理成果的有效方式,是企业制定经营计划,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加强产品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制定工人绩效机制、完善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做大做强离开不了科学的统计管理。企业经营者而言要抓管理,降低消耗,节省费用,减少成本开支,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那么就离不开统计数据资料,通过运用统计数据的记录、分析和描述手段来监控、描述经济活动。可以说,在对经济活动和经济指标的分析方面,统计是最有力的方法和手段。
对企业而言长期忽视统计工作,不善于运用统计方法来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造成公司经济活动的原始记录不全面、不准确,质量、成本、生产等各方面缺乏准确的记录和完整的核算,导致企业各种经济数据失真,在管理上只能看到结果,不能分析其原因。不能通过数量分析来揭示矛盾的内部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趋势。成为导致企业管理混乱,费用失控,经济效益低下的关键所在,导致在管理措施上只治标、不治本,在经营上感情用事,盲目决策。使公司的管理水平长期低下、粗放。因此,切实加强公司的统计工作,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已经成为解决上述诸多矛盾的突破口,为公司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成为改进经营管理,完善经济核算、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的基本建设。
二、实施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结合我公司具体实际,对任何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全面加强统计工作,配齐统计人员。公司在财务部门或人事部门(直接对总经理负责)设立一名专职综合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全公司综合计划统计工作,侧重做好工业生产、劳动工资、财务成本、安全生产等项综合计划统计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各部门、车间的统计(兼职)工作,统一管理各种统计报表资料,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各部门和生产车间应配备兼职统计人员,全面负责完成所在部门和车间的统计工作。其中由于业务部承担着从供方——公司——顾客价值链的管理业务,因此,必须配备有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兼职计划统计人员。12、综合统计人员必须按照总经理的要求,在公司内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全面的向总经理提供统计报表资料,完成各种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任务。积极组织指导各部门、各车间的统计业务工作,培训指导各部门、车间的统计人员。定期(时间待定)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和产、供、销、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统计核算,实行统计监督,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3、提高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请总经理授权综合统计人员有权要求,独立的向各部门、各车间进行统计调查,查阅各种原始凭证,业务凭证和有关的票据,收集各种统计信息资料。各部门、各车间应积极予以协助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刁难、推委、搪塞和拒绝。为使公司综合统计人员全面了解生产经营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公司综合计划统计人员有权列席参加生产经营方面的有关会议,包括生产经营调度会议,经济核算会议,经济活动分析、质量分析会议,生产经营计划会议等。
4、各部门、各车间统计应在公司综合计划统计人员的指导下,按照公司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按要求定期向公司综合计划统计上报统计报表资料,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5、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因此要求各部门应如实反映情况,实事求是的填报统计资料。不准弄虚作假,不准虚报、瞒报。
6、建立起规范、完善的统计工作对加强公司全面管理,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有推动意义。因为我们要评价一个部门、一个员工的工作好坏,不能仅凭领导的印象和群众的评价(减少主观性),还应通过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通过对工作过程数据的记录,来评价和衡量其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一系列生产指标、质量指标、费用指标完成情况的核算(进行量化,增强客观性),来评价其工作的完成情况。
如果没有科学、完善的统计数据和统计记录,那么要建立起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公司领导要做好公司的管理工作,就应该从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与支持入手,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业务学习、培训机会与条件,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以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各部门在调换统计人员时,必须事先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综合计划统计人员,办理好统计业务衔接和交接手续。并且把统计工作完成情况,做为考核各车间、各部门全
2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的,部门、车间负责人个人不得评优(建议,由领导决定)。
三、具体实施办法
建立强有力的统计信息网络。要加强各部门、各车间统计与公司综合统计的业务协作,保持合理的工作分工。现将各部门、各车间统计的主要职责确定如下:
1、车间统计:主要负责产品品种、产量、产值、质量、生产进度的统计和产品质量的核算;负责原材料、燃料、设备、动力消耗的统计及单位生产成本、车间生产成本的核算;负责对工人出勤、劳动工时、生产定额、设备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
2、业务部门统计:负责公司原材料、燃料、设备、零配件和外协配件等生产用或非生产用物资采购、供应、调拨、库存的统计、记录和核算。负责公司合同订货数量、金额、合同执行情况、货款结算情况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产品销售量、销售额的统计与核算;负责营销广告发布数量、广告发布费用的统计;负责建立产品用户调查档案和客户档案;
3、质量部门统计:负责公司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及赶超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记录;负责原材料、产品及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查情况的统计和记录。
4、财务部门统计:主要负责产品销售收入、净产值、生产成本、费用、税金、利润和利息的统计;负责公司公司资产、负债及营业外收支情况的统计,负责公司质量成本的核算和统计;
5、人事部门统计:负责公司机关人员的劳动工资统计和技术、业务培训方面的统计业务;
总之,各车间、各部门应根据上述统计业务,建立有关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内部报表制度。
第三篇: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统计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决策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经济结构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党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从而也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但是统计工作还面临很多问题,社会上很大部分人对统计数据有很大的质疑,认为统计数据是统计人员凭空估计的。这对统计数据的公信力是很大的威胁,使统计部门的权威大打折扣,对统计人员也是很大的挑战,作为一名统计人员,要敢于迎接挑战,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要全面了解其他专业的统计知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对统计数据的收集要不怕繁琐,全面收集,应统尽统,严格审核,及时上报。紧紧围绕“三个提高”——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目标,创造和发扬统计精神。
一是发扬五种精神
在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各种精神,比如:“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等,所以作为统计系统,也应当有自己的统计精神。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一定能完成“三个提高”的目标。
一是学习精神。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作为一名统计人,一定要发扬学习精神,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变为适应社会需要我读书为主动的我要读书建设社会,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二是团队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基础上,齐心协力,紧密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本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求真务实精神。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发扬务实精神,就是想问题、做工作,不好高骛远,沉下心思,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四是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品质。奉献精神,对于统计人来讲,更有着特别的意义。统计工作服务的是宏观决策,着眼于事务的总体,无权有责,清苦、贫寒,没有奉献精神就无法干好统计工作。
五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源泉,是统计部门前进的长远动力。作为统计人,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策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变“等待式”统计为“主动出击式”统计,摈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充分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统计调查方法,力争把统计数据搞准、搞全、搞实。
二、强化五种意识
一是服务意识。统计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于公众利益、服务于长远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理所当然要强化服务意识,为政府,为公众服好务,当好人民的公仆。
二是大局意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摒弃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用发展的眼光、遵循有利于全局的原则看待具体事务。当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
三是进取意识。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人生态度和处事标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作为统计人,要在各种困难面前,锐意进取,勇往直前。
四是纪律意识。古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就是规矩,用之于规范秩序、规范程序的制度。规范大范围、大行业、大环境的纪律,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制定。规范小单位、小范围的纪律用制度的形式体现。作为统计人,不仅要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五是服从意识。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一条铁的纪律。除非上级决策有重大失误和隐患,否则任何人、任何单位均不得违背、均不得打折扣。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毫不犹豫地服从领导的安排,不能拈轻怕重,瞻前顾后,再苦再累,也要勇挑重担。
三、提高五方面的能力
一是业务能力。统计是一门科学,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日益扩展。我们从事统计工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而且要熟悉掌握一定的统计技巧,这样才能成为统计行业的行家理手。
二是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一大规律,人类也如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就是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武装头脑,游刃有余地运用新的统计手段。
三是写作能力。统计部门的工作就是处理统计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研究、开发、表达出来,就需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
四是分析能力。统计工作是“针线活”,有一定的准确性。统计的原始资料是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出内在的规律,反映出潜在的问题,解释出问题的实质,靠的就是分析能力。
五是调研能力。调研就是调查研究,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具体的情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作为统计人,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谋。
(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要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与信息沟通。
四要整合统计资源。一方面,要充分用好用活人口、经济、农业等各项普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调动部门和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用活月度和季度统计数据,加强非公经济、劳务经济、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等新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主动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出版、网络、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树立统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推进区域性先进统计文化建设。
(三)天长市长提出“四个着力”做好统计工作
日前,天长市统计局召开全市首席统计员、统计员培训会议,市长杨东坡到会讲话,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着力夯实统计基础,提升基层统计能力。基层基础工作关系到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决定着统计数据和服务的质量,是统计事业发展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工作。统计人员要做到勤动腿、多调研,要做到“六跑”,即一跑村庄,二跑农户,三跑市场,四跑机关事业单位,五跑企业,六跑工地。
二要着力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方位、多角度、高频率地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客观、准确、快速反映全市经济运行状况。要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准确研判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要着力转变统计服务发展方式。要适应上级统计部门在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定期监测、反映产业结构升级进展,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减排情况的跟踪统计。
四要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将提高数据质量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统计数据质量审核检查和评估机制,认真做好统计数据审核把关工作,多出统计精品,确保发布的每一个数据真实可靠,全面、准确反映天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
(四)马建堂:坚决贯彻执行统计法 为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提供法治保障
坚决贯彻执行统计法 为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提供法治保障
新统计法的出台,使我们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统计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推动统计工作特别是统计法制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多年来,统计法在总体上得到了贯彻执行,但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执行得不够好,甚至存在着公然违背统计法的现象,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要切实增强对统计法的敬畏意识,切实增强执行统计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挺起腰板,擦亮眼睛,以不怕挨扳子、不怕挪位子、不怕丢帽子的“三不怕”精神,勇于亮剑,敢于斗争,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坚决捍卫统计法的尊严。
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的法治理念。理念是一种信仰,有了坚强的理念,我们就会不屈不挠地去追求、去奋斗。每一位统计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统计法,牢固树立统计法治理念,使统计法治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浸透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统计法的各项规定作为行动指南,以统计法赋予的职责、职权为“三个提高”提供法律保障。统计法规定应当做的,必须坚决地、不折不扣地照办;统计法禁止做的,必须坚决地、毫不含糊地不做。
严格依法规范统计调查活动。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对统计活动的管理,严格按照统计法律规定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不断提高统计调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要依法健全统计调查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确保乡镇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要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制度,强化对统计调查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审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矛盾;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从严控制承接委托统计调查项目;要严格依法搜集统计资料,依法审核统计资料,依法加工汇总统计资料,坚决抵制对统计数据的各种干扰;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严禁借评估之名擅自修改或者篡改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
严格依法管理和公布统计资料。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是统计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三个提高”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重要作用的迫切需要。要加快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建立健全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统计资料的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发布统计数据,严格执行统计资料公布审核制度,切实维护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进一步增强统计工作的透明度,积极诠释统计指标,加大统计调查过程和方法制度的公开力度。要严格执行统计资料保密制度,统计工作中获得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坚决查处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贯彻执行统计法,推进“三个提高”,必须认真履行统计法赋予的监督检查职责,坚决查处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敢不敢查办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案件,敢不敢追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责任人的责任,是对各级统计机构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大局意识、法治观念和坚强执行力的具体检验,是对各级统计机构推进“三个提高”的重要考验。对于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干预统计数据或者对弄虚作假行为失察的,对于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编造和篡改统计数据的,要下大力气严肃查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第一,各级统计局、调查队负责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从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统计法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贯彻执行统计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第二,要大力推进统计法制队伍建设。各省(区、市)统计局都要把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按照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构建由市级以上政府统计专门执法机构和县级专职执法人员组成的执法体系,大力充实统计执法检查力量,力争今明两年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实现新的突破。第三,要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各级统计局、调查队必须牢固树立不执法就是不作为、就是失职的观念,建立健全统计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推动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统计法制机构和法制工作人员,是统计法律尊严的维护者,是统计法律利剑的执柄者,是反对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尖兵,要敢于充当、善于充当与形形色色弄虚作假行为作斗争的“黑脸包公”。第四,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以统计法进党校、进行政学院为抓手,重点抓好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对统计法的敬畏意识。要充分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机,充分利用宣传、司法行政部门的宣传渠道、宣传阵地和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广泛开展面向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普法宣传。主动通报和公开统计违法案件,发挥警示和教育作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制环境。
第四篇:做好亭湖区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做好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我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48.4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创新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动摇,企业创新集群发展不断增强。在创新载体方面,全区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以上级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和省、市级院士工作站各1个。在创新人才方面,人才资源总量达12.68万。
2、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区聚焦节能环保、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和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深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协同联动,引进各类高精专人才和紧缺急需专业研究生、本科生。
3、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放大。以园区为主、辐射乡镇为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已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区拥有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高新区和新洋2个经济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集聚。近年来,我区环保科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效应、集聚程度和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区域地位逐步显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整体规模偏小。我区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但是在全省尤其是与苏南地区相比,仍处于中下游水平。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看,2019年,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01.48亿元,2020年11月产值完成超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20家,仅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14.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仅为21.3%。
2、产业辐射影响较弱。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对其他产业的引领带动还不强。节能环保、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是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但本身存在产业规模局限,在全国范围比较,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产能无法做到井喷扩张,也无法对区内其他产业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区内其他新兴产业发展则更弱,龙头企业竞争力也不强,航空航天、软件工程、海洋与核工程技术等代表世界高端科技水平的产业发展基本没有。
3、产业研发投入较少。全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值虽然每年有增长,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36%,列全市第四,距离完成小康社会2.5%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受大环境经济下行影响,资金短缺,开展研发投入动力不足,导致研发项目滞后,研发队伍技术水平提升有限,制约了企业的成长速度。区内还有相当一批企业根本就没有研发投入,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建筑业企业、服务业企业。
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区委、区政府应制定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激励机制,特别是在省“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市“创新十条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进行技术攻关,有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全区科技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挖掘、培育及全方位服务,采取量身打造、积极指导、优化培育等手段,帮助企业明确培育目标,对照寻找不足,尽快弥补短板,加快发展进程。
2、培育产业主体,促进创新增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我区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高新技术不能没有传统产业做依托,从发展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事实上,我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都是脱胎于传统产业。我们要借助世界正在转向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加强在汽车零部件、轻工制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广泛运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着力解决传统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高新技术的采用与辐射,使传统产业高新化,催生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换,逐步实现企业质变,从而扩张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
3、强化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制定完善产业导向、科技进步、创业投资等政策,引导企业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激发企业对科技成果应用的内在需求。重点支持那些市场规模大、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改造的项目。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支撑技术项目的研发,并予以重点支持。重视新产品开发项目。支持企业以市场为目标,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形成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重点支持那些技术上专、精、特、新,市场上紧缺或空白的新产品项目。
第五篇:环境统计工作情况汇报
综合计划科
关于环境统计工作情况的汇报
何局长:
为了进一步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真实,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在上级环保部门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环境统计管理办法》,不断强化措施,环境统计工作有序开展,较为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我市环境统计数据,为实施总量控制、环境决策和编制环境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将环境统计工作现状和今后改进工作的建议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环境统计类型。自2006年开始,环境统计由往年的年报、半年报变更为现在的年报、季报;年报数据为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实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核定我市总量控制的依据,每年底前上报,统计时段为上年的12月到当年的11月;季报数据不参与总量的核定,统计时限为每年的四个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
2、统计范围。季报企业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定,按照各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65%进行筛选,我市共有17家企业,但由于迁安第一造纸厂已停产,目前填报16家(名单附后)。年报企业原则上由唐山市环境保护局确定,按照各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我市排放总量的85%进行筛选,“十一五”期间
唐山市未下发我市年报企业名单。我们依据我市排污申报确定年报企业30家,另外根据省里要求,填报了3家医院和1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名单附后)。
3、数据核算。近两年,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数据(目前我市填报的重点企业中,近年来几乎没有达标的监测数据,少部分使用了监测数据,但核算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又非常小),我们主要采用了系数法进行了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4、填报原则。一是保证总量控制指标。为确保我市的总量控制指标,自2005年以来,把全市重点钢铁企业列入统计范围。二是保证总量削减比例。主要采取了提高除尘效率和脱硫率来核算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三是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为确保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圆满完成,在填报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增加了废气排放总量的办法,保证填报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存在主要问题
1、由于目前大部分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监察大队在排污申报过程中使用物料衡算法核算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但不考虑企业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为保证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我们使用了系数法进行了推算,造成上报数据不一致。
2、钢铁企业污染治理不到位,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为了保证填报数据达标,我们曾将废气量扩大了近10倍。同时钢铁企业主要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核算的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加大,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总量削减相悖。
3、造纸企业近年来的生产不正常,同时经监测,污染物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统计过程中采用的是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最高值进行计算。但我市上报的COD排放总量一直不能达到唐山市下达的COD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4、企业不重视,填报人员素质较差。同时由于综合计划科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造成了企业上报数据不及时、不真实,有漏报、瞒报、错报现象。
三、下步工作建议
1、强化全市钢铁、焦化、水泥等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力争到2007年底前主要污染节点实现达标排放。同时进一步深化全市造纸企业、弘业地毯有限公司、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废水治理,2007年底前工程必须全面完工,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同时深入开展铁矿治理整顿专项行动,实现铁矿废水“零排放”。
2、加大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的监察力度,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行为。同时强化重点污染源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力争2007年底前全市60%的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监控企业治理设施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3、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排污企业按照规定的种类、浓度、总量等持证排污;并按照“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的目标,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分解到各企业。制定各企业的总量控制方案,逐步削减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
4、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发挥监测数据在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加大协调力度。对在此项工作中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上报环境统计报表的企业,由监察大队从严从重加收排污费,并给予处罚,提高企业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和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地配合我们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