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通湖建群众工作站架起“连心桥”
大通湖建群众工作站架起“连心桥”
大通湖区办公室
近年来,大通湖区始终将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谋划。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察民情、护民利、解民需”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有效地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为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大走访活动成果,创新群众工作方式,2011年,大通湖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合为一体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全区近400名干部深入村(社区)工作,群众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架起了一座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
一、科学决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形式与内容
联系服务群众,联系是形式,服务是内容。大通湖区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形式主要是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确定工作日。从区、镇两级抽调了372名干部,每4人一组,分配到93个联系点(行政村、社区、生产队),每站明确一名站长,全面负责各站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同时,区委、区管委下发了《关于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进一步深化“察民情、护民利、解民需”大走访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大通湖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人员工作守则》,确定每月的最后两个工作日为联系服务群众日,要求当日各工作站的干部都必须停止机关办公,下到工作站开展“一服务五促进”工作,即: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
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四洁”工程开展,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二、切实加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密切干群联系,大通湖区采取了三大有力的措施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大通湖区成立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亲自任组长,所有区级领导参与,并按照年初区领导联系乡镇工作安排,担任各乡镇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的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各镇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镇长或办事处主任为直接负责人,镇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应到村或社区,直接负责点上的工作。
(二)健全督查机制,加强落实。成立了由区纪委、区人大政协联工委、区办公室等相关人员组成的5个督查组,每个督查组负责1个片区,由区领导带队,在每月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日对93个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将督查结果通过电视台、区门户网站向全区通报。
(三)制定铁的纪律,加强约束。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向所有工作人员提出了三大纪律要求:一是工作日停止机关办公,全部下基层。每月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日两天,全区各单位除本单位值班和市级及市级以上有会议接待等工作任务的需安
排干部外,其余干部一律停止机关办公,全部下到各自工作站,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二是要为区委分忧,为群众办实事。坚决按照区里统一部署,切实为当地群众办些实事;三是要树立良好形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工作站的同志在工作日期间不准饮酒,工作餐由本单位进行每餐10元的补贴,不准接收联系点的任何宴请与馈赠。
三、抓实抓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重点环节
形式与内容,及其保障措施明确之后,如何抓实抓好联系
服务群众工作非常关键。活动开展以来,该区着重抓好了三个重点环节:
(一)注重宣传发动。大通湖区在精心谋划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案的同时,广泛开展宣传发动。一是召开会议,层层传达精神。区委召开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动员大会,各镇场和区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大通湖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领导小组组长龚政军作重要讲话,要求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工作上来。随后,各单位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二是以会代训,提高服务水平。全区对372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的干部进行了集中授讲,授讲内容包括农业农村工作、涉农惠农政策、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以及做好群众工作的相关要求等,增强了工作人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媒体宣传,让群众认知。大通湖区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文件精神、具体工作部署及相关要求,通过电视台、网站向社会广泛传播,逐步提高群众的认知程度。
(二)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按照“一服务五促进”的要求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着重突出民情调查、城镇卫生创建、农村清洁工程等群众关心的重点工作,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大规模行动。一是开展创建平安县区行动。3月中旬,政法系统结合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组织600余人次干警进村入户,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防控”活动,掌握社情民意,排除苗头隐患,促进社会稳定。二是开展城乡卫生专项整治行动。3月24日,区委、区管委以创建文明卫生城镇为主题,将中心城区河坝镇划成21个卫生责任区,并按区直单位工作力量大小权衡分配。各镇镇区的创建任务由各镇负责抓落实。同时,区督查室、区两创办组织联合督查,对区镇两级创卫开展情况进行专题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向全区通报。三是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日行动。4月28日是大通湖区首个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日,区领导机关和区直各单位停止机关办公,93个工作站走访村(社区)93个,走访群众3800余户,发放宣传册5000份,共排查和发现问题200余个,已化解或解决问题近100个,涉及交通建设、居民住房改造、环境污染、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质量、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群众反响强烈。4月29日,全区机关干部分成10个工作队,对应事先经过调查摸底的10个重点村,进行卫生突击整治。各镇、村也全面出动,划定地域,清除垃圾和沟港漂浮物,出动挖机10台,清脏船只12艘,清理垃圾200余吨。
(三)强化领导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区领导和各级各单位领导始终站在最前沿,躬身力行,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一是带头走访群众。区领导和区直单位、各镇场一把手都是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站的站长,群众工作日期间,他们都按照区委统一要求,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驻工作站,与镇村干部一道,走访农户,宣传政策,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带头参与重点工作。全区统一部署的三次大行动,各区领导分别到各自联系的乡镇和行政村指导开展工作。各区直单位和镇场主要领导都亲力亲为,率领本单位干职工,较好地完成了区里制定的工作任务。三是带头督促检查。各单位主要领导既当战斗员,又是督导员,对本单位人员到位、工作质量、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现场随时督查,及时调整或纠偏。全区5个督查组都由区领导带队,纪委、人大政协联工委、区办公室领导参加,进行巡视督查,使督查工作既有档次又有强度,有效地促进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开展。
(稿件联系人地址:益阳市大通湖区办公室信息中心李松华
邮编:413207联系电话:073756650***08)
第二篇: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自查报告(范文模版)
推行“服务百姓档案”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初稿)
2008年以来,临安市为了更好地掌握村情民意,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大力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建立了集全市农户基本信息、需求信息和党员干部办事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了一个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有效实现民情实时收集、定期分析、分级办理的为民服务新体系。
一、实施背景
近年来,临安市在“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不少问题凸显,推行“服务百姓档案”,正是为破解以下三大矛盾:
第一,为每一位百姓建档,破解百姓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对称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需求日趋多元化,希望得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民情信息,难以准确提供有效服务。缺乏畅通全面的政民沟通渠道,最终导致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取向与百姓个性需求脱节。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创造一种“点对点”的为民服务新模式,为每一位百姓建档,将分散的、差异化的农户需求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反射到达政府,形成“民意集中场”和“公共决策的导航器”,使政府可按人按需做出准确、高效、有针对
性的服务决策,并分别落实,达到“用统一的平台,实现差异的服务”效果。
第二,为每一位干部建档,破解干部为民服务与百姓监督、政府考核脱节的矛盾。
对于服务百姓,干部天天在承诺,年年讲考核,而百姓却难以跟踪监督,政府也无从具体考核。是否真为民办了实事,一切由干部自己说了算,导致为民服务虚无化、形式化,背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创新干部服务群众的透明监督机制。“服务百姓档案”信息平台记录每一位干部的办事信息,使干部服务群众全程透明化、可查询、可监督,使责任到点、到人,从根本上实现干部办事、百姓监督与政府考核三方有机对接。
第三,为每一位党员建档,破解党建科学化要求与基层党组织弱化现实之间的矛盾。
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要求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而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载体相对单一,社会群众参与、了解和评价较少,运行活力缺乏,面临虚化、软化的困境。同时,党员队伍中一些人自身能力素质有待提高,主动学习、自我规范不足,服务群众的意识在淡化。破解这一问题,必须创新党建载体,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服务百姓档案”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有效记录党员服务群众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大量党务工作以数字化、程序化的方式通过“服务百姓
档案”信息平台对接群众,强化党群互动,促进党员创先争优、服务群众,扩大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和辐射范围,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技术创新和载体创新。
二、实施过程
1、萌芽起步阶段:2008年8月-2010年3月,青山湖街道在全省率先展开百姓档案工作。从设计百姓档案调查表、专题部署,到培训工作人员、宣传动员群众,再到走村串户调查登记,建立覆盖全街道所有住户和企业的百姓档案,最后统一录入百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加强动态管理和开发利用。青山湖街道的经验,为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全面实施阶段: 2010年4月-2010月12月,完善智能化信息系统,全面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基本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动员部署:全市召开动员大会后,各乡镇(街道)成立“服务百姓档案”工作领导班子,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流程。对乡镇(街道)机关干部、村两委会干部、调查员和大学生“村官”进行思想动员和业务培训。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扩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
(2)调查走访:进村入户调查,登记《住户信息卡》,完成农户信息采集、审核和梳理。完善“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科学 3
划分片组网格,抓好联户党员培训和配套制度落实。深入推行党员干部“办事档案”,统一规范地记录办事情况。
(3)集中服务:全面建立“服务百姓档案”信息平台,统一录入纸质住户信息卡内容。探索建立民情问题梳理、分析、交办、解决和反馈的机制,规范市、乡镇(街道)、村三级为民办事的程序和方法。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为民服务月”活动,通过机关部门、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着力帮助基层群众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总结推行“服务百姓档案”的好做法好经验,构建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
(4)考核验收:实行市、乡镇(街道)两级考核制度。各乡镇(街道)对所辖行政村(社区)进行考核验收,市“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街道)进行考核验收,表彰先进,抓好整改。
3、巩固提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全面梳理、查找“服务百姓档案”信息平台创建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升级完善信息平台。认真总结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的做法与经验,着力构建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难度
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涉及面广人多,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1、载体设计难。
农户信息涉及面广,通过什么样的平台才能客观、全面反映
和有效利用农户静态和动态民情信息,并进行科学分类,如何准确、及时地体现政府为民办事的动态过程,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
2、系统协调难。
“服务百姓档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人员多,工作量大。民情信息的搜集、更新与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维护与升级;市、镇、村三级关系的妥善处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有效协调联动,过程相当复杂。
3、观念转变难。
一是党员干部观念转变难:一些党员干部心里有抵触,习惯了传统工作模式,对“人—机—人”的创新工作方式不适应;另一些顾虑重重,对“服务百姓档案”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心中没底,甚至认为是“没事找事”、“瞎折腾”。二是百姓群众观念转变难:部分民众担心这一项目仅是走形式主义,或是“三分钟热度”,无法发挥实际作用,不能坚持长效。
四、创新亮点
1、理念新:
“服务百姓档案” 充分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其中,“档案”是平台,“百姓”是重点,“服务”是宗旨,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服务百姓的价值取向,实现政府服务“三个转变”:即工作重心由公共管理向公共服务为主转变;由普惠式单项服务向系统性、个
性化服务转变;由传统的被动、静态服务向主动、动态的常态化服务转变。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基层政府和党员干部主动将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组成多个服务团队,每周定期“现场办公”,变“固定政府”为“流动政府”,变 “一个固定政府”为“多个流动政府”。
2、手段新:
建立集农户基本信息档案、需求信息档案和干部办事档案于一体,市、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百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民情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处理、反馈、决策的网络功能集成。分别开发设计了“内网”和“外网”两大服务网络。内网是由市乡村三级网络管理员控制的网络系统,村民和群众不能直接进入内网;外网是基于满足百姓直接登录和使用“服务百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而建立的网络交互平台,主要功能为农户和个人信息的查询核对,群众服务诉求的网上提交、职能部门对百姓诉求的办理情况查询、相关意见建议提交等。内网和外网通过政民互动平台实现连通。
3、模式新:
“服务百姓档案”信息系统是信息时代政府为民服务的新模式,起到一个G 2 C(政府服务公众)电子政务平台作用,不单是联结政府和群众的信息枢纽,也是“一站式”服务平台。整个服务百姓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需求表达精准化,确保百姓基本信息和需求信息输入和传输无遗漏、不失真;二是服务职责精
细化,对百姓的诉求归类处理、落实责任,明确“谁负责、谁处理、谁反馈”;三是服务流程规范化,每件事“由谁办、进展如何,结果怎样”,群众都可以实施全程了解、评价反馈,政府督查部门可以定点追踪、监督考核。
4、机制新:
(1)建立民情信息多渠道收集机制。将定期走访调查定期化、常态化、制度化,形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民情收集常态化机制;党员干部利用走访、短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随时联系服务村民,收集信息,实现民情信息随时反馈、动态更新,形成民情信息开放式收集机制和动态跟踪收集机制。
(2)建立民情信息多元化分析机制。市、乡、村定期召集民情分析会,听取下一级汇报联系走访过程中发现和收集到的问题,建立三级民情分析研判机制,将本级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上一级研究解决;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筛选分类、统计汇总等功能,建立民情信息智能化分析机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3)建立百姓需求联动办理机制。整合部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资源,形成市、乡、村、党员干部“四位一体”、“三级联动”的办理服务机制;设立“服务百姓档案”督查机构,建立全程督查机制,评估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督查审核对百姓诉求的答复、处理以及已经办结事项。
(4)建立服务评价双向反馈及考核机制。建立办结反馈机制,事项一经办结,将结果从“办事档案”一端向“百姓档案”
一端反馈;村民收到事项办理反馈后,及时向网格负责人或通过其他途径反馈,对办结事项作出评价,形成办结满意度反馈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对办事干部的考核依据,将考核结果纳入综合考核,与干部评优、使用、提拔挂钩,建立“服务百姓档案”考核机制。
五、实施成效
我市特色项目主要是在青山湖“百姓档案”的基础上,利用和整合了现有的人、财、物资源,改版升级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建立起来的,投入不多,成效很大。
1、社会效益高。
“服务百姓档案”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和拓展,切实为百姓办事、办实事、做好事,动员面大,受益面广。自2010年4月份全面实施以来,共有▲名党员干部走村访户、调研民情、服务群众,共走访农户▲家,召开民情分析会▲次,为民办事▲件,解决群众矛盾纠纷▲件。2010年全市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件、▲人次,件次同比分别下降▲%和▲%,信访量大幅下降,反映了“服务百姓档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好。
通过推行“服务百姓档案”活动,共免费培训劳动力▲人次,创造就业机会▲个,解决就业▲人;健全覆盖全市乡镇(街道)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大病医疗保障体系,为▲人解决社会保障问
题;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全年建设精品村▲个、特色村▲个,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大幅度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3、管理效益优。
“服务百姓档案”工作,拓宽了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提升了民情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增强了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2010年1-10月份,“服务百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共收集汇总信息▲条,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信息有▲条。群众对党员干部办事服务的满意度为▲%,并且群众对每位办事干部的满意度成为上级考核的参考依据,对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激励作用加大,大大改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4、示范效应强。
“服务百姓档案”工作影响面广、示范效应强。首先,受到省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学习时报》以《关注民生,厚待百姓——浙江省临安市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实施“服务百姓档案”工作综述》为题,中组部《党建研究》杂志以《临安市建立“服务百姓档案”》为题,《人民网〃共产党员新闻网〃七一社区》以《临安市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打造为民服务系统工程》为题,《浙江日报》以《跟踪百姓诉求,临安构建百姓档案》为题,《共产党员》杂志以《临安“服务百姓档案” 提高办事效率》为题,《今日浙江》杂志以《推行“服务百姓档案”构建信息时代为民
服务新模式》为题,分别报道和评价了临安的创新工作,充分肯定了临安推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杭州日报》、浙江在线、求是理论网、中工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媒体也多次报道了临安的创新工作。其次,杭州市领导王金财、于跃敏、杨戌标等肯定了临安“服务百姓工作”的创举和成效,要求予以总结推广。
第三篇:矶滩乡群众工作日架起干群连心桥
矶滩“群众工作日”架起干群连心桥
为深入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矶滩乡党委决定,每月10日作为大走访活动“群众工作日”。“群众工作日”当天,由1名领导班子成员和2名以上工作人员组成群众工作组,合理安排好本职工作,深入各自联系村、企业,围绕走访村组农户、宣传政策法规、开展调查研究、帮扶困难群众、协调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等开展工作。
走访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最关心的事、最想做的事、最基本的需要和最实际的困难。11月10,乡党政主要领导带领有关工作人员深入塔坑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在新畈组83岁陈荷花老人家中,仔细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就老人关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与她促膝交谈。又到低保户丁邦海、危房改造户丁宪元了解生活状况和危房改造房屋建设情况,随后到该村正在施工的村部、山塘除险加固现场进行调研。并要求村里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统筹开展好各项工作。
宣讲政策,帮助解疑释惑。积极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活动。通过电子屏幕、标语、横幅等,广
泛宣传,把政策法规交给广大群众,把各级的重大决策部署送进群众心里。使基层群众知道党委政府在干什么、要干什么、要怎么干,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合力。11月10日晚,由县委办牵头,在沟汀村开展送科技、送文化下村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寓教于乐、贴近生活的表演内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
为民办事,解决实际问题。在“群众工作日”,坚持“带案下访”,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认真听取信访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切实解决合理诉求,做好思想教育、法律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对于走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现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带回,在乡党政班子会议上商讨解决办法,在下次回访中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围绕群众增收致富,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从根本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大走访中,全乡共搜集梳理群众意见和建议27条,解决18条。
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干部与群众间架起一座真情连心桥。
第四篇:人民医院架起医患连心桥演讲稿
人民医院架起医患连心桥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架起医患连心桥”。
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今医患关系确实比较紧张,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医疗资源紧张导致供求的矛盾,医患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也是重要的因素。
站在医生的角度看,如今做医生真不容易,早晨七点多就要到医院,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病人,人命关天,时时刻刻绷着“安全第一”的弦,我们甚至没有正常的休息日。
我在家写这篇演讲稿时,我妈妈在我身边说:“你呀,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好医生当然是大多数,但有些医生确实需要加强修养,病人很可怜,是弱势群体”。我的母亲恰恰是作为一个老百姓,站在病人的角度这样说。我在想:假如我是病人,我最担心什么?我想:一是医疗质量,二是费用支出。因此,完善和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减轻患者负担,增强病人信心十分重要。
今年10月12日,我们内分泌科接诊了一个特殊的病人,他是50多岁的男性,因反复发作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4个多月,家人带他到全国多家大医院诊治,做过CT、验血等 检查,在外院均以“精神病”给予治疗。这次,因病情再发入住我科,测他的血糖只有正常人的十分之一,结合种种临床表现,我们考虑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内分泌疾病:“胰岛素瘤”,他的精神症状是由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引起的。这个疾病在诊断过程中,需多次抽血化验、做CT等相关检查,需要医疗费用,病人经济条件比较差,对此颇有抵触和顾虑,我们的医护人员一直耐心解释,反复沟通,顺利完成了临床诊断,及时转入我院普外二科手术切除了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了我科的诊断,病人症状完全消失。过去这种疾病,一般都是转诊到XX、上海等大城市,正是我们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良好的沟通,使病人在家门口得到了很好的诊治,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出院时,病人及家属十分感谢。
我们内分泌科有一个重要的病种“糖尿病”,而为“糖尿病足”病人换药,可以说是又脏又累,有时一个病人来了,整个走廊气味都不好闻,不说别人,有时甚至连病人的家属也常常避之不及,我们的医护人员总是以爱心和耐心积极宣教沟通,努力让患者家属增进对患者的关心,让病友之间消除歧视和睦相处,让病人最终得到最好的治疗与康复。这些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小事,说不上感天动地,更说不上多伟大,但我想这正是医患沟通的真谛!
中国有句古话,叫“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相向六月寒”,我认为一个医生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安慰患者,与他们感同身受,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在医患关系中其实我们处于主导地位,比病人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所以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医患沟通,换位思考,凡事多想想“假如我是病人”。
医患沟通是心灵和感情的沟通,良好、畅顺的医患沟通让病人深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病人选择医院,更多的还是看管理和服务水平。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去沟通维护,愿医患之间有更多的理解信任,用理解和信任架起我们的连心桥!
第五篇:青海“省长信箱”栏目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青海“省长信箱”栏目
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点开青海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省长信箱‛栏目,一股‚忧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的浓浓情意扑面而来。一封封满怀期待的群众来信,一件件交办问题圆满解决后的回复,一句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的话语……‚省长信箱‛以其便民、快捷、高效、务实和公开透明的特点,成为民情民意迅速、畅通传递,党和政府及时、广泛了解百姓呼声的重要渠道,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今年5月,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吧浪村的村民反映,吧浪村是通往多巴、湟源的必经之路,这一带居住村民较多,但公交专线车人员爆满、趟次少,出行非常不便,希望能开通一路通往市区的公交车。‚省长信箱‛收到信件,马上转给西宁市,由西宁市交通局了解办理,最终确定,在吧浪村公交专线增加运营车辆,满足村民的出行,同时决定于今年6月20日前开通公交序号为301路、302路、303路、304路四条快速公交线路,解决西宁四区周边村民的出行。吧浪村的村民们或许没有想到,自己一封寥寥数语的电子邮件竟然促成了这么大一桩利民好事!
‚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省长信箱发了一封信,没想到很快就有回音了。‛民和县返乡大学生马超达告诉记者。马超达2012年3月27日发出信件,希望能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投入生 1
猪养殖产业,使猪场运作标准化,规模化,将来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的农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县畜牧局以及乡上、村上的工作人员都来看过了,现在正帮我申报‘四五’计划创业项目,并承诺给予贷款贴息,以及棚圈建设、养殖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马超达说。
5月份,民和县前河乡甘家川村杨家川社村民投诉,该村进村土路‚硬化路‛改造不但没把路修好反而将好路修成了‚病路‛。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村民们再次联名给‚省长信箱‛发来感谢信:‚民和县政府和民和县交通局、前河乡政府都特别重视,以最快的速度给我们村解决了此事,感谢政府,你们真正是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工作作风。‛
原青海省祁连山铜矿的退休职工异地医保金一直未能发放问题,经西宁市城东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核实,由区社保局申报,门诊费用已由省医保局直接打入职工本人的银行卡中。
……
有群体性投诉,咨询建议,也有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放在全省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事,似乎小得不能再小,可是对于群众来说,这却是天大的难心事。圆满解决这些‚小事‛,带走的是问题、矛盾和困难,带来的是信任、决心和发展。认认真真办实事、解民忧,赢得的是弥足珍贵的民心!
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省长信箱‛共受理有效投诉541件,‚省长信箱‛办公室按《青海省信访条例》规定转送有关责任地区和
部门办理,并加强交办督办工作,切实做到件件交办、每信必复。按期办结499件,办结率为92.2%。
民生无小事,点滴皆关情。省长骆惠宁十分重视‚省长信箱‛,他告诫信访部门的同志:群众给省长来信,寄托着对人民政府的期盼,务必做到件件有办理、有回复。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彰显了骆惠宁省长群众第一的殷殷民生情怀,正如他当选省长后道出的肺腑之言:‚为全省人民的福祉竭尽全力,是我最大的夙愿。‛
为此,‚省长信箱‛办公室始终坚持把给来信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作为衡量‚省长信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认真办理,不推诿、不敷衍,凡能解决的及时协调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或要求过高、诉求不合理的,则通过网上公开回复群众,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理解。他们认真建立了一整套电子投诉信件的受理、登记、送阅、交办、督办、通报、回复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了投诉事项的办理效率和质量。
‚省长信箱‛始终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逃避问题、不回避矛盾,这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决心。在‚省长信箱‛中,群众更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刺话,直接反映的是民生、民意、民怨,政府及时有效地掌握了社情民意,使一大批城市管理、交通秩序、环保、教育、治安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发现和解决,有效保障了和谐青海建设。
(来源:青海日报,记者/张月环)